二戰期間英國有個什麼密碼
㈠ 二戰時圖靈在英國哪裡破譯密碼
布萊切利園(英語:Bletchley Park),又稱X電台(英語:Station X),是一座位於英格蘭米爾頓凱恩斯(Milton Keynes)布萊切利鎮內的宅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布萊切利園曾經是英國政府進行密碼解讀的主要地方,軸心國的密碼與密碼文件,如恩尼格瑪密碼機等,一般都會送到那裡進行解碼。
㈡ 當時二戰時同盟國是怎麼破譯德軍的恩格爾密碼
俘虜了一艘德國潛艇,密碼機沒有來得及毀壞,在後來的一部電影里有體現的,U571。
㈢ 克里斯蒂的密碼講述了一段什麼故事
講述了二戰期間英國情報機關間諜湯米和塔彭絲·貝雷斯福德的故事。
二戰期間,英國皇家空軍奮力阻擋納粹德國空軍的進攻。同時,英國面臨的更加危險的威脅是來自「混在內部的敵人」——潛入英國偽裝成普通市民的納粹分子。
隨著形勢愈加緊迫,英國情報機關委任了兩名不太可能的間諜,湯米和塔彭絲·貝雷斯福德。他們的使命:挖出隱藏在海濱旅館桑蘇西的形形色色客人當中的兩個身居高位的叛徒,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但這項任務不是僅僅沿著海濱大道散步那麼輕松——畢竟,N和M剛剛暗殺了一名英國最優秀的特工……
㈣ 二戰時期最早使用的密碼是什麼
恩尼格瑪密碼機(德語:Enigma,又譯啞謎機,或謎)是一種用於加密與解密文件的密碼機。
㈤ 二戰時期英德之間的密碼戰 謎是什麼
「迷」是德國的迷密碼機的名字。
「迷」密碼機就是把輸入的字母改成另一個字母輸出,讓敵人完全看不懂德軍進行什麼行動。
例如:我使用「迷」打入we attack the emeny in sunday. 「迷」就會編碼 bu eppelf xqu uwg nc tkwyeg. 結果就是這樣子出了一篇誰也看不懂的文章,但是只要把bu eppelf xqu uwg nc tkwyeg.輸入「迷」來進行反向破解,就會得出we attack the emeny in sunday. 。如此下來就能保護行動計劃。
由於「迷」的編碼方式會經常修改,再加上英國人不懂「迷」的結構,所以一直無法得到德軍的情報「後來英國得到了「迷」密碼機,這讓德國的大量行動計劃外泄。
㈥ 二戰中英軍美軍蘇軍用的是什麼密碼為什麼只見過英國人破譯德國人的密碼德國人從來沒破譯過敵軍
德國也曾經破譯過美國的黑碼,但是很快就被美國獲悉,從此在2年時間里黑碼成為美國故意散布迷惑性欺騙情報的一個重要渠道。
德國戰前的哥廷根大學從高斯時就是歐洲的數學中心,後來建立的該校的數學研究所更是成為全世界的數學研究聖地。可是隨著納粹的上台,反猶主義狂潮席捲德國科研學術機構。哥廷根大學數學研究所的猶太所長和所有猶太研究人員都被驅逐,很多都流亡國外了。德國的數學優勢一落千丈。戰後統計,戰時服務於英美盟國情報機構的原德國猶太數學家佔到20%的比例。
㈦ 二戰中最出名的密碼
二戰中神奇的「無敵密碼」
孫子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二次大戰中,英國傾全國之力,破譯了德國的「謎語機」密碼,為戰勝納粹德國作出重要貢獻;美國則破譯了日軍密碼,由此發動空襲,擊毀日本大將山本五十六的座機。丘吉爾說,密碼員就是「下了金蛋卻從不叫喚的鵝」。
今年7月26日,美國總統布希在國會山上舉行隆重儀式,為一些已經沉默了半個多世紀的印第安「特殊密碼員」頒發了美國政府最高勛章——國會金質獎章。當年,正是他們編制出不可破譯的「無敵密碼」,為盟軍最終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
攻佔硫磺島「無敵密碼」顯身手
對這遲到了半個世紀的表彰,布希也不勝感慨。他說:「他們勇敢工作,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務……他們對國家的貢獻值得所有美國人尊敬和感謝。」
在表彰儀式上,4名白發蒼蒼的印第安老戰士更是激動異常。當年,正是包括他們在內的29名印第安納瓦霍族人,編制出了這套「無敵密碼」。現在,其中25人已離開人世。
一名叫布朗的密碼員激動地說:「讓我們永遠不要忘記歷史。」納瓦霍族語密碼員協會的主席薩姆·比利森也接受了獎章。他表示,他對此悲喜交加,但不覺得苦澀,因為「土地是我們的母親,而保衛母親是做人之本」。
用納瓦霍語編制軍事密碼,是一個叫菲利普·約翰遜的白人出的主意。約翰遜的父親是傳教士,曾到過納瓦霍部落,能說一口流利的納瓦霍語,而在當時,納瓦霍語對部落外的人來說,無異於「鳥語」。極具軍事頭腦的約翰遜認為,如果用納瓦霍語編制軍事密碼,將非常可靠而且無法破譯。因為這種語言口口相傳,沒有文字,其語法、聲調、音節都非常復雜,沒有經過專門的長期訓練,根本不可能弄懂它的意思。另外,根據當時的資料記載,通曉這一語言的非納瓦霍族人全球不過30人,其中沒有一個是日本人。
1942年初,約翰遜向美國太平洋艦隊上將克萊登·沃格爾提出了這個建議。約翰遜說,根據他的實驗,用納瓦霍語編制的密碼可以在20秒內將三行英文信息傳遞出去,而同樣的信息用機器密碼卻需要30分鍾。
沃格爾接受了約翰遜的建議。1942年5月,第一批29名納瓦霍人被徵召入伍,並被安排在加利福尼亞一處海濱編制密碼。他們根據納瓦霍語共創建了有500個常用軍事術語的詞彙表。由於納瓦霍語沒有描述現代軍事設備的詞語,因此他們經常使用比喻說法和擬聲詞。
在太平洋戰爭期間,美國海軍陸戰隊共徵召了420名納瓦霍族人充當密碼通訊員。這些納瓦霍族人參加了美軍在太平洋地區發動的每一場戰役。他們用密碼下達戰斗命令,通報戰情,緊急時還參加戰斗。他們的英勇獻身,為最終打敗日本軍國主義者起到重要作用。
攻佔硫磺島是美軍在太平洋戰爭中打的一場經典戰役,美軍把旗幟插上硫磺島的照片,成為美國在二戰中浴血奮戰的象徵。硫磺島戰役結束後,負責聯絡的霍華德·康納上校曾感慨地說:「如果不是因為納瓦霍人,美國海軍將永遠攻佔不了硫磺島。」當時,康納手下共有6名納瓦霍密碼員,在戰斗開始的前兩天,他們通宵工作,沒有一刻休息。整個戰斗中,他們共接發了800多條消息,沒有出現任何差錯。
諾曼底登陸科曼切語密碼報捷
除了納瓦霍語外,美軍在二戰中還曾使用另一種印第安語——科曼切語作為密碼。納瓦霍語主要在太平洋戰場使用;而科曼切語則在歐洲戰場大顯身手。查爾斯·希比蒂是目前惟一在世的科曼切語密碼員,現已78歲,居住在出生地俄克拉荷馬。他仍然清楚地記得參戰的經歷。
老人回憶說:「我是1941年1月入伍的,當時不滿20歲,還是個孩子。我是看到當地報紙上的廣告後參軍的。廣告說,『徵召年輕的科曼切人。要求未婚、無家庭拖累、會說本族語。』他們在語言方面要求極為嚴格。如果你說得不流利,他們就不要你。」
應征入伍後,希比蒂和其他12人隨即被送至喬治亞州本寧堡接受基本軍事訓練,學習無線電發報技術。但直到當年夏天,他們方才明白工作的真正性質。8月,他們被召集到了閱兵場。一名叫休·福斯特中尉告訴他們:「對信號連來說,你們的土語非常重要。它從未用文字書寫。除了你們沒有人說這種語言,也沒有人聽得懂。這意味著,它是無法破譯的,是絕妙的密碼。美國陸軍需要你們去執行一項特殊的任務。需要你們成為密碼通訊員。」
美軍根據科曼切語創建出包括250個軍事術語的詞彙表。在這個詞彙表裡,轟炸機成了科曼切語中的「懷孕的鳥」,自動化武器由於發出時斷時續的聲音而被稱為「縫紉機」。一天,福斯特與這些印第安人見面時帶來了一張照片:「我們需要給這個人起一個代號。」這些印第安人看了看照片,那是一個黑發、留著卓別林式鬍子、表情嚴肅的德國男子。希比蒂想起了他看過的歐洲新聞短片,於是說:「『瘋了』怎麼樣?或者『瘋狂』?」後來就確定使用「瘋狂的白人」來稱呼這個元首,而此人就是希特勒。頗有意味的是,戰後一些精神病專家分析說,希特勒確實有歇斯底里症和癔病。
1944年1月,希比蒂在入伍近3年後被派往英國,旋即參加了諾曼底登陸戰役。當他登上猶他灘時,他聽到指揮官在向他喊話:「酋長,我需要你發報。通知總部我們成功登陸了。重復一遍——登陸成功,現正准備佔領敵方陣地。」
頂著炮彈掀起的沙子和海水,希比蒂掏出他的無線電發報機,迅速用科曼切語發出了這條信息。這似乎只是歷史上一個微不足道的瞬間,但美國陸軍竟在近半個世紀的時間里,一直拒絕公開承認這個事實:科曼切密碼通訊員希比蒂發出了第一條登陸諾曼底的信息。
猶他灘上,炮彈和曳光彈不斷在頭頂上爆炸。一陣靜電干擾之後,無線發報機重新開始工作:「信息收到。守住灘頭陣地,弄清敵人方位。增援部隊很快抵達。完畢。」希比蒂迅速將電文從科曼切語譯成英語,並報告給他的指揮官。
繼在諾曼底灘頭大顯神通之後,希比蒂又被派往法國,親眼目睹了盟軍在巴黎的軍事行動。
對於這種密碼,納粹德國的情報部門也絞盡了腦汁,甚至他們在確認這是一種語言之後,也始終未能找到破譯的方法。
但同納瓦霍族密碼員一樣,科曼切族密碼員沒有因為作戰勇敢或為國服役而在戰時或戰後獲得表彰。相反,五角大樓命令他們嚴格保守秘密。當時的五角大樓出於冷戰的考慮,認為這些密碼員可能再派上其他重要用場,因而不宜暴露。直到世界邁入新的世紀,密碼技術的進步,使得這些密碼顯得多餘,這些密碼員才終於獲得了遲到的榮譽,但他們當中的大多數都已經默默無聞地離開了人世。
㈧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圖靈負責破譯哪個國家的密碼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圖靈負責破譯德國的密碼,圖靈是英國著名的數學家和邏輯學家,被稱為計算機科學之父、人工智慧之父,是計算機邏輯的奠基者,提出了「圖靈機」和「圖靈測試」等重要概念。曾協助英國軍方破解德國的著名密碼系統「謎」(Enigma),幫助盟軍取得了二戰的勝利
㈨ 超級機密的二戰利器
在倫敦郊外的一片綠樹叢中,有一個神奇的庄園——布萊奇雷庄園。它是一幢維多利亞式建築,但奇怪的是,在這座裝飾華麗的大廈周圍,還有不少小窩棚,看上去極不協調。這是英國密碼破譯機構的所在地,聚集了眾多的傑出人才。他們之中有的是數學家和語言學家,有的是國際象棋大師和方格字跡填寫專家,也有的是電氣工程師和無線電專家,更有銀行職員和博物館館長。這里是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地方,除了在這里工作的人員以外,只有英國國家首腦和最上層的情報官員才能到這里來。至於其他的人,無論職務再高,也「謝絕入內」。
這里工作人員的任務只有一個,就是利用先進的機器,破譯德軍發出的密碼電報。後來,從這里發出的情報一律使用一個代號——「超級機密」。「超級機密」便是來自布萊奇雷庄園的情報。正是來自布萊奇雷庄園的「超級機密」,使蒙哥馬利在阿拉曼戰役中大大受益,成為他的得力「助手」。 要了解「超級機密」的情況。還要從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的數年前德國納粹使用的一種特殊密碼說起。
納粹在獲取德國政權後,使用了一種不同於當時所有國家使用的新的軍事密碼,這種軍事密碼是由一台機器編制的。這台機器被恰如其分地稱作「迷」(譯音為「埃尼格馬」)。
1938年6月,英國情報六處的副處長孟席斯上校接到了他在東歐的一名特工吉布森少校的報告:一名拒絕說出自己真實姓名的波蘭猶太人通過英國駐華沙大使館同吉布森接觸,聲稱他曾在德國首都柏林製造「埃尼格馬」機器的秘密工廠當過技術員和理論工程師。後來因為他是猶太人,被驅逐出德國。現在,他提出可以憑自己的記憶為英國製造一部最新式的軍用「埃尼格馬」密碼機,而作為報酬他要求一萬英鎊以及給他及其親屬頒發英國護照,並允許他們在法國居住。孟席斯上校接到這個情報後,向英國情報當局作了報告。後來經過1個月的調查和甄別,英國情報局認為這個猶太人的話是可信的,因此決定答應他的條件。
英國情報人員為他安排了一個十分秘密的居住地點,並為他的復制密碼機的工作提供了必要的條件。那人憑借自己的回憶,不久就復制出一台「埃尼格馬」密碼機。用英國密碼分析局人員的話來說,「那是一部完美的密碼機,是仿製工程的一個奇跡」。這個密碼機,在剛開始的確幫了英國人的大忙。然而一年以後,即1939年夏季,德國人又製造出了更加先進和復雜的密碼機。這樣,英國的情報人員又不得不想盡一切辦法破解新的謎團。
正當英國情報人員被德國新式密碼機所困擾時,波蘭軍事情報部門出於戰略上的考慮,將他們數年工作的破譯成果,以及仿製的樣機轉讓給了英軍情報部門。為了對付來自德國的威脅,波蘭情報部門很早就開始對納粹密碼機的研究工作了,他們所取得的成果超過了英國。波蘭人轉讓給英國的除了有「埃尼格馬」樣機外,還有可以確定密鑰設置,解開其密碼的「博姆」機。波蘭的「埃尼格馬」樣機和「博姆」機的圖紙抵達英國不到一星期,德國軍隊便開過了波蘭邊界。消息傳到布萊奇雷庄園,專家們默默無言。英國情報專家諾克斯緩步走到窗前,兩眼濕潤,喃喃自語道:「波蘭,就像一名在倒下之前將自己的利劍遞給盟友的武士,了不起啊!」 英國情報人員在富於創造性的波蘭人奠定的基礎之上,向德國情報機構的機密發起了最後沖刺。由於兩個關鍵人物的出色表現,加快了解開納粹謎團的步伐。這兩個人一個是諾克斯,另一個是圖林。
諾克斯是個數學家,是世界上第一流的密碼專家,是少見的密碼破譯奇才。圖林是諾克斯的助手。經過諾克斯和圖林的共同努力,一部「萬能機器」終於研製成功了。這部兩米多高,外形像一個老式鑰匙孔的機器,實際上是一部最早的機械式數據處理機。使用它可以把「埃尼格馬」的密碼解密。 1940年5月的一天,天空明凈,陽光明媚。在大選中剛剛獲勝不久的丘吉爾正在他的辦公室忙碌著。這時,已經提升為情報六處處長的孟席斯走到首相的辦公桌前,向他遞交了一張紙條。丘吉爾接過紙條掃了一眼,只見上邊寫著有關德國空軍人員的調動和駐丹麥德軍的補給分配等詳情。這份情報價值不大,丘吉爾看後就隨手將它扔到了桌上。但是,當首相抬起頭來看到站在他面前的孟席斯時,突然意識到了什麼。他重新拿起情報仔細看著,然後抬頭問道:「是它?『超級機密』?」
這張小小的紙條的意義非同尋常,它們正是布萊奇雷經過幾年努力破譯的第一批「埃尼格馬」密碼情報。從這一天起,「超級機密」就成為了丘吉爾及盟國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一張王牌。
「超級機密」問世之時,也正是不列顛之戰激戰正酣之時。這次戰役為它提供了展現威力的大舞台。當時,正在英格蘭上空與德軍奮戰的英國皇家空軍並不知道,「超級機密」就像一隻無形的巨大手臂支撐著他們。常常是戈林剛剛下達命令,布萊奇雷便立刻截獲並將其破譯,傳到皇家空軍的戰斗機指揮部。這樣,在德國戰機從法國基地起飛之前,英國空軍指揮官就可以知道起飛飛機的數量和要轟炸的目標,從而有針對性地採取相應的防禦措施。
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超級機密」是英國一個最機密、最重要、最可靠的情報來源。為了保住這一情報渠道的安全,英國情報部門從一開始就採取了一系列極其嚴格的保密措施,布萊奇雷庄園是絕對機密的地方,除了戰時內閣和軍方少數幾個決策人物外,沒有人了解其中的內幕。戰時內閣明確規定,「超級機密」情報只能口頭向英軍作戰的指揮員傳達,不得以任何文字形式出現在戰場上,以防止德軍繳獲「超級機密」文件。除少數幾個高級將領外,其他指揮官都不知道戰爭情報的來源,他們只是知道這是絕對可靠的情報。
另外,為了防止德軍可能從英國對抗措施的有效程度上推斷其密碼已被破譯,所有「超級機密」情報都偽裝成來自其他渠道,如間諜,德國的叛徒、繳獲的德軍文件、納粹人員的疏忽失密等。
在布萊奇雷庄園的數百名專家,是當之無愧的無名英雄。他們當中幾乎沒有職業軍人,對軍銜、職稱和權力也很陌生。但是,他們憑著滿腔的愛國熱情,憑著對納粹暴行的痛恨和對事業的獻身精神,不僅在戰時,甚至在戰後30年中也未曾泄露一絲一毫有關「超級機密」的內幕。正如首相丘吉爾稱贊的,他們是「下金蛋的鵝,從不咯咯地叫」。直到英國政府宣布「超級機密」保密期結束,他們才和人們講起自己當年的事情。
1942年10月下旬,隆美爾的給養頻頻告急。希特勒督促有關人員盡快派出軍需船運送給養,並發電報通知了隆美爾。當隆美爾收到這封電報時,英國的布萊奇庄園已經把它破譯了出來。然而德國人這次派出的5艘運輸船沿不同航線行駛,而且海上大霧彌漫,如果這5艘船隻都遭到襲擊,「超級機密」就會有被暴露的危險。10月26日午夜已過,負責監督「超級機密」保密程序的溫特博瑟姆用保密電話向丘吉爾說明了他進退兩難的處境:哪一個更重要?是擊敗隆美爾?還是保護「超級機密」?丘吉爾躊躇了好半天也沒有做出決斷。直到最後,才下令擊沉這些船隻。這是在第二次大戰中,丘吉爾甘願冒「超級機密」被暴露的風險的幾次不多的行動之一。
隆美爾得知此事後大發雷霆。恰恰在他的部隊進入這次戰役中最激烈的戰斗時,英國人卻一夜之間幾乎把他的全部軍需品報銷了,這種高度的巧合使隆美爾對此事產生了深深的懷疑,於是他給德國本部發了一份長電,要求調查一切可能泄密的來源,搞清楚在海上有霧的情況下英國人到底是怎麼發現這些運輸船隻的。但是,直到戰爭結束,德國人最終也沒能弄明白問題究竟出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