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密碼管理 » 依法處理信訪問題

依法處理信訪問題

發布時間: 2022-09-19 17:38:11

1. 法院信訪案件的處理程序和方法

法院信訪案件的處理程序和方法:通過聯席會議、建立排查調處機制、建立信訪督查工作制度等方式,及時化解矛盾和糾紛。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的負責人應當閱批重要來信、接待重要來訪、聽取信訪工作匯報,研究解決信訪工作中的突出問題。
法律分析
信訪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採用書信、電子郵件、傳真、電話、走訪等形式,向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意見或者投訴請求,依法由有關行政機關處理的活動。採用前款規定的形式,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意見或者投訴請求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稱信訪人。各級的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應當做好信訪工作,認真處理來信、接待來訪,傾聽人民群眾的意見、建議和要求,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努力為人民群眾服務。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應當暢通信訪渠道,為信訪人採用本條例規定的形式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意見或者投訴請求提供便利條件。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打擊報復信訪人。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應當科學、民主決策,依法履行職責,從源頭上預防導致信訪事項的矛盾和糾紛。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統一領導、部門協調,統籌兼顧、標本兼治,各負其責、齊抓共管的信訪工作格局,通過聯席會議、建立排查調處機制、建立信訪督查工作制度等方式,及時化解矛盾和糾紛。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的負責人應當閱批重要來信、接待重要來訪、聽取信訪工作匯報,研究解決信訪工作中的突出問題。
法律依據
《信訪條例》 第九條 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應當向社會公布信訪工作機構的通信地址、電子信箱、投訴電話、信訪接待的時間和地點、查詢信訪事項處理進展及結果的方式等相關事項。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應當在其信訪接待場所或者網站公布與信訪工作有關的法律、法規、規章,信訪事項的處理程序,以及其他為信訪人提供便利的相關事項。

2. 信訪案件的處理程序和方法

法律分析:信訪形式有來訪、來信、來電、網上舉報等。 處理程序和方法:1、登記來訪情況。 登記信訪人的基本情況,登記人數、姓名、身份證號、所屬單位、人員身份、之前信訪單位等。 2、聽信訪人陳述,了解信訪人反映的問題共有幾個,各屬於什麼性質的問題。 3、答復受理范圍。 根據信訪人反映問題辨認信訪人的訴求應該歸哪些部門管,哪些屬於紀檢監察機關受理,哪些不屬於紀檢監察機關受理,能當場答復的當場給予答復。 4、業務范圍內的,進一步聽取其詳細介紹情況。 每個問題盡量了解全面,了解清楚被反映人、線索來源、信訪要求、真實動機與目的。 群眾信訪目的與動機多種多樣。 5、填寫信訪舉報登記表。 由工作人員提出處置意見,報領導拿出最後處置意見。

法律依據:《信訪條例》 第三條 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應當做好信訪工作,認真處理來信、接待來訪,傾聽人民群眾的意見、建議和要求,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努力為人民群眾服務。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應當暢通信訪渠道,為信訪人採用本條例規定的形式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意見或者投訴請求提供便利條件。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打擊報復信訪人。

第四條 信訪工作應當在各級人民政府領導下,堅持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依法、及時、就地解決問題與疏導教育相結合的原則。

第五條 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應當科學、民主決策,依法履行職責,從源頭上預防導致信訪事項的矛盾和糾紛。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統一領導、部門協調,統籌兼顧、標本兼治,各負其責、齊抓共管的信訪工作格局,通過聯席會議、建立排查調處機制、建立信訪督查工作制度等方式,及時化解矛盾和糾紛。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的負責人應當閱批重要來信、接待重要來訪、聽取信訪工作匯報,研究解決信訪工作中的突出問題。

3. 公安信訪處理流程

首先要進行登記,然後根據信訪事項是否在職權范圍決定受不受理,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公安機關信訪工作機構接到信訪事項後,能夠當場告知是否受理的,應當當場書面告知信訪人;不能當場告知的,應當自接到信訪事項之日起15日內書面告知信訪人。
一、信訪是什麼意思?
信訪,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組織採用書信、電子郵件、傳真、電話、走訪等形式,向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意見或者投訴請求,依法由有關行政機關處理的活動。
二、信訪方式:
1、辦轉信
國務院1996年《信訪條例》規定了辦理信訪的總的原則是「分級負責、歸口辦理,誰主管、誰負責」。2005年新《信訪條例》又強調「屬地管理、分級負責」。
其中分級負責、屬地或歸口辦理就產生了一個信訪機關是以辦信為主還是以轉信為主的問題。 國家信訪局局長周占順2003年指出,群眾信訪問題。
「80%以上是基層應該解決也可以解決的問題」。所以,「分級負責」意味著,除基層之外,上級信訪部門的主要工作就是向下轉信而不是辦信。
2、走訪
新《信訪條例》列舉了信訪的形式為「書信、電子郵件、傳真、電話、走訪」,並處處透出不鼓勵「走訪」,而鼓勵書信、電話、傳真、電子郵件等狹義「信訪」的信息。
三、信訪特點:
1、主體的多方性,包括:被信訪人、信訪受理人、信訪人。
2、內容的復雜性,信訪內容涉及面寬,除信訪人反映的土地、腐敗、城建、勞動人事、民政、政法等問題外。
凡是生活中發生的涉及政治權力運行和政府職能行使的問題都可以信訪。由於信訪內容涉及多方利益和廣泛的社會關系,從而形成了信訪制度內容的復雜性。
3、形式的靈活性,除了傳統的書信和走訪形式以外,信訪的基本形式也在不斷增多,電子郵件、傳真、電話等都可以作為信訪的形式。
隨著互聯網技術和政府辦公網信息化建設,信訪的渠道在不斷增多,通過部門領導公布的微博、QQ等信息化手段來反映問題,可以做到信訪足不出戶。
4、運行的程序性,信訪制度運行的程序是指信訪的方式、步驟、路徑。程序性是指這些方式、步驟、路徑由有關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所規定,具有相對確定性,而不能是一種無序的狀態。
信訪案件的受理、轉辦審批、回復期限、督辦審查、答復上訪人的方式方法等均有相應的規定,各信訪部門之間的職責劃分、案件的終結也有相應的規定。
信訪講求程序性就是要以最小的運行成本換取最大的成效。
法律依據:《公安機關信訪工作規定》第二十二條 各級公安機關信訪工作機構接到信訪事項後,應當做好登記,並區分情況,在15日內按下列方式處理:
(一)對不屬於公安機關職權范圍的信訪事項,或者依法應當通過訴訟、仲裁、行政復議等法定途徑解決的信訪事項,不予受理,並告知信訪人向有關機關提出或者依照法定程序提出;
(二)對屬於本級公安機關管轄的信訪事項,予以受理,並根據所反映問題的性質、內容確定辦理單位;
(三)對屬於下級公安機關管轄的信訪事項,應當轉送下級公安機關。對其中的重要信訪事項,可以向下級公安機關進行交辦,要求其在規定的期限內反饋結果,並提交辦結報告。下級公安機關應當自收到轉送、交辦的信訪事項之日起15日內決定是否受理,並書面告知信訪人。
地級以上公安機關信訪工作機構應當定期向下一級公安機關信訪工作機構通報轉送信訪事項情況;下級公安機關信訪工作機構應當定期向上一級公安機關信訪工作機構報告轉送信訪事項的辦理情況。

4. 信訪案件的處理程序和方法

信訪案件的處理程序和方法:
1、登記來訪情況;
2、聽信訪人陳述,了解信訪人反映的問題共有幾個,各屬於什麼性質的問題;
3、答復受理范圍;
4、業務范圍內的,進一步聽取其詳細介紹情況;
5、填寫信訪舉報登記表。信訪形式有來訪、來信、來電、網上舉報等。登記信訪人的基本情況,登記人數、姓名、身份證號、所屬單位、人員身份、之前信訪單位等。根據信訪人反映問題辨認信訪人的訴求應該歸哪些部門管,哪些屬於紀檢監察機關受理,哪些不屬於紀檢監察機關受理,能當場答復的當場給予答復。每個問題盡量了解全面,了解清楚被反映人、線索來源、信訪要求、真實動機與目的。
《信訪工作條例》
第十七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採用信息網路、書信、電話、傳真、走訪等形式,向各級機關、單位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意見或者投訴請求,有關機關、單位應當依規依法處理。採用前款規定的形式,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意見或者投訴請求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稱信訪人。
第十九條 信訪人一般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提出信訪事項,並載明其姓名(名稱)、住址和請求、事實、理由。對採用口頭形式提出的信訪事項,有關機關、單位應當如實記錄。信訪人提出信訪事項,應當客觀真實,對其所提供材料內容的真實性負責,不得捏造、歪曲事實,不得誣告、陷害他人。信訪事項已經受理或者正在辦理的,信訪人在規定期限內向受理、辦理機關、單位的上級機關、單位又提出同一信訪事項的,上級機關、單位不予受理。
信訪舉報如何處置
信訪舉報處置方法有:
1、反映促辦,對一些重要情況和問題信訪舉報部門通過信訪簡報,來信來訪摘報,專題報告,原信送閱等形式報領導批示,促使問題盡快得到解決;
2、轉交承辦,對不屬於本級紀檢監察機關受理的問題轉交下級紀委監察機關處理,做到件件有交待,平轉要下級酌情處理,但不能不處理,信便函發函要求下級紀委核實處理,處理結果報告上級紀委,要情況,要結果,俗稱兩要案件,要求下級紀委報詳細情況和處理結果,調查人員的調查報告,下級紀委的意見,處分決定,被處理人意見,反映人意見全部上報;
3、移送承辦,對涉及本級黨委,政府管理的黨員幹部,國家公務員,國家行政機關任命的其他成員問題移送給本級紀檢監察機關有關部門辦理,移送時辦理移送手續;
4、直接查辦,對一些亟待查明,易查易結以及打擊報復舉報人的問題,由信訪舉報部門直接查辦。

5. 信訪工作的原則有哪些

法律分析:五項主要原則

1.方便信訪人的原則。是指各級行政機關要為信訪人提出信訪事項,了解信訪事項的受理、辦理信息等方面提供各種便利條件,促進信訪人反映的情況、意見、建議和投訴請求得到迅速反饋和處理的制度精神。

2. 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這條原則是根據現行行政管理體制,在總結信訪工作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來的。主要目的是明確各級政府及其職能部門在處理信訪問題中的責任和分工,處理好「條」、「塊」關系。

3. 依法、及時、就地解決問題與疏導教育相結合原則。「依法」是指要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解決信訪問題。「及時、就地」是指要盡快、就近解決群眾信訪反映的問題。「疏導教育」是指在處理信訪問題過程中,要有針對性地做好說服、解釋和思想政治工作,解疑釋惑、疏導情緒。

4. 標本兼治、預防和化解相結合原則。這一原則強調信訪工作的主動性和整體性,要求變被動為主動,不僅要及時處理信訪問題,而且要深入分析信訪問題的成因,超前預防,正本清源,標本兼治。

5.責任原則。責任是行政權的核心。責任原則,是處理人民來信來訪是各級政府和政府部門的法定職責,如果不積極履行職責,認真處理信訪事項,造成後果的,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責任原則的核心是通過強化責任,建立「事要解決」的長效機制。

法律依據:《信訪條例》 第四條 信訪工作應當在各級人民政府領導下,堅持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依法、及時、就地解決問題與疏導教育相結合的原則。

6. 無理信訪怎麼處理

法律分析:無理纏訪、鬧坊、非正常上訪行為應認定為違法行為,並依照有關法律、法規依法予以處理。對無理纏訪、鬧訪、非正常上訪行為的追究,由現場處理單位根據信訪人無理纏訪、鬧訪、非正常上訪的違法行為提出追究請求,報市處理信訪突出問題及群體性事件聯席會議同意後,由公安機關依法調查、取證並做出處理。

法律依據:《信訪條例》 第二十條 信訪人在信訪過程中應當遵守法律、法規,不得損害國家、社會、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權利,自覺維護社會公共秩序和信訪秩序,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在國家機關辦公場所周圍、公共場所非法聚集,圍堵、沖擊國家機關,攔截公務車輛,或者堵塞、阻斷交通的;

(二)攜帶危險物品、管制器具的;

(三)侮辱、毆打、威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或者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

(四)在信訪接待場所滯留、滋事,或者將生活不能自理的人棄留在信訪接待場所的;

(五)煽動、串聯、脅迫、以財物誘使、幕後操縱他人信訪或者以信訪為名借機斂財的;

(六)擾亂公共秩序、妨害國家和公共安全的其他行為。

7. 信訪案件的處理程序和方法

法律分析:1.處理方法:信訪形式有來訪、來信、來電、網上舉報等。

2.處理程序:(一接待工作) 1、登記來訪情況。登記信訪人的基本情況,登記人數、身份證號、所屬單位、人員身份、之前信訪單位等。

2、聽信訪人陳述,了解信訪人反映的問題共有幾個,各屬於什麼性質的問題。

3、答復受理范圍。根據信訪人反映問題辨認信訪人的訴求應該歸哪些部門管,哪些屬於紀檢監察機關受理,哪些不屬於紀檢監察機關受理,能當場答復的當場給予答復。

4、業務范圍內的,進一步聽取其詳細介紹情況。每個問題盡量了解全面,了解清楚被反映人、線索來源、信訪要求、真實動機與目的。群眾信訪目的與動機多種多樣。

5、填寫信訪舉報登記表。由工作人員提出處置意見,報領導拿出最後處置意見。

法律依據:《信訪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信訪,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採用書信、電子郵件、傳真、電話、走訪等形式,向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意見或者投訴請求,依法由有關行政機關處理的活動。

採用前款規定的形式,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意見或者投訴請求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稱信訪人。

第三條 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應當做好信訪工作,認真處理來信、接待來訪,傾聽人民群眾的意見、建議和要求,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努力為人民群眾服務。

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應當暢通信訪渠道,為信訪人採用本條例規定的形式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意見或者投訴請求提供便利條件。

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打擊報復信訪人。

第四條 信訪工作應當在各級人民政府領導下,堅持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依法、及時、就地解決問題與疏導教育相結合的原則。

8. 法院信訪案件的處理程序和方法

處理程序:
1、登記來訪情況。登記信訪人的基本情況,登記人數、姓名、身份證號、所屬單位、人員身份、之前信訪單位等。
2、聽信訪人陳述,了解信訪人反映的問題共有幾個,各屬於什麼性質的問題。
3、答復受理范圍。根據信訪人反映問題辨認信訪人的訴求應該歸哪些部門管,哪些屬於紀檢監察機關受理,哪些不屬於紀檢監察機關受理,能當場答復的當場給予答復。
4、業務范圍內的,進一步聽取其詳細介紹情況。每個問題盡量了解全面,了解清楚被反映人、線索來源、信訪要求、真實動機與目的。群眾信訪目的與動機多種多樣。
5、填寫信訪舉報登記表。由工作人員提出處置意見,報領導拿出最後處置意見。
信訪是指採用書信、電子郵件、傳真、電話、走訪等形式,向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意見或者投訴請求,依法由有關行政機關處理的活動。
信訪人對復查意見不服的,可以自收到書面答復之日起30日內向復查機關的上一級行政機關請求復核。收到復核請求的行政機關應當自收到復核請求之日起30日內提出復核意見。
拓展資料:法院信訪案件辦理期限是多久?
對反映下級人民法院執行案件辦理問題的信訪材料,上級法院的承辦人應當於15個工作日內完成甄別工作,緊急情況應即刻辦理、及時報告、及時採取措施。也就是說,信訪材料必須在20個工作日內得到初步處理;根據辦理初訪案件的要求及實踐,各地法院承辦人對反映本院問題的信訪材料的辦理時限是30日。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進一步加強法院信訪工作的通知》第一條今年是我們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特殊意義的一年,維護社會穩定的任務仍然很重。維護社會穩定是人民法院工作的政治任務,各級法院必須從講政治的高度進一步增強做好信訪工作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堅決貫徹落實中央政法工作會議精神,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積極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全力維護社會政治穩定,為改革和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熱點內容
內置存儲卡可以拆嗎 發布:2025-05-18 04:16:35 瀏覽:335
編譯原理課時設置 發布:2025-05-18 04:13:28 瀏覽:378
linux中進入ip地址伺服器 發布:2025-05-18 04:11:21 瀏覽:612
java用什麼軟體寫 發布:2025-05-18 03:56:19 瀏覽:32
linux配置vim編譯c 發布:2025-05-18 03:55:07 瀏覽:107
砸百鬼腳本 發布:2025-05-18 03:53:34 瀏覽:943
安卓手機如何拍視頻和蘋果一樣 發布:2025-05-18 03:40:47 瀏覽:739
為什麼安卓手機連不上蘋果7熱點 發布:2025-05-18 03:40:13 瀏覽:803
網卡訪問 發布:2025-05-18 03:35:04 瀏覽:511
接收和發送伺服器地址 發布:2025-05-18 03:33:48 瀏覽: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