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奈爾大學訪問學者
⑴ 張進的簡介
張進,男,漢族,1966年2月生,甘肅會寧人,中共黨員,教授,博士,博士後,博士生導師,文藝學研究所所長,美國康奈爾大學訪問學者,從事美學、文藝學和比較詩學的教學與研究。2002年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文藝學專業研究生畢業,獲文學博士學位。2005年入選甘肅省555創新人才工程第二層次,2005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主持國家精品課程《文學概論》(網路教育類)。2009年4月任文學院副院長。
主講文學概論、文藝美學、審美學、中國文學批評史、西方文論、比較詩學、馬列文論與當代文藝批評等課程。主持2006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005年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項目、2004年甘肅省社科規劃項目、2003年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項目,以及其他各類項目共10項。完成學術著作2部,參編著作5部,參譯著作2部,發表論文40餘篇,被《新華文摘》、《文藝理論》、《美學》和《中國學術年鑒》等刊物摘錄或轉載20篇次,論著獲甘肅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甘肅省高等學校社科成果獎、中國人民大學優秀博士論文獎、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優秀論文獎等獎勵多項。2009年獲「蘭州大學隆基教學骨幹」、「蘭州大學師德標兵」稱號。擔任中國文藝理論學會理事、全國馬列文藝論著研究會理事、甘肅省美學學會常務理事、《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編委會委員等學術職務。
⑵ 園藝專業有哪些名師PS:只要他們的名字和簡單介紹就行了。謝謝!
生物技術系、園藝系教師簡介
--------------------------------------------------------------------------------
楊星昊教授 博士: 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葯物制劑研究室主任。主要承擔葯物制劑方向科研工作和《葯劑學》等教學工作。兼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江蘇省科技計劃咨詢專家、《Journal of Pharmacy and Pharmacolo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等國際葯學核心刊物審稿人、中聯天然葯物新型給葯系統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等。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新型葯物傳遞系統設計和機制研究;2、創新葯物篩選和開發。近五年先後主持或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十五」重大科技專項、江蘇省高校自然科學重大基礎研究項目、江蘇省新葯創制發展基金項目、江蘇省高校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在SCI源刊、國內核心刊等發表研究論文30餘篇;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四項;曾承擔多項企業委託的新葯開發或技術改造, 近年主持創制自主知識產權的新葯「復方柴術片」,該品種對於臨床高發疑難疾病-腸易激綜合症,具有療效顯著、毒副作用小等優勢。
虞德源農藝師:江蘇蘇州人,國家農業部任命的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應用生態相似引種原理,在農林作物和樹種引種馴化中,從與滬、寧、新等生態相似的國內有關省市以及美、日、法、波、荷等國引進馴化,擴繁野生新優林木花卉新品種及培育適合新疆西部地區國家級甜菜多倍體新品種。主持課題獲第五屆花博會銀獎和「全國特色種苗基地」稱號。先後在中國花卉報、中國花卉園藝、中國甜菜等報刊發表論文數十篇及撰寫《甜菜良種繁育學》等專著。為江蘇省勞動模範,全國農林科技先進個人,全國農墾科研先進個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吳國榮教授: 南京師范大學生科院有影響的專家(原南師大生科院生物技術專業主任),在植物葯的提取、鑒定、修飾及功能性開發研究方面做了許多有價值的工作,主持參與十多項國家與省部級的相關科研項目,在功能性化妝品、保健品、日用品等的研發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果和較好的市場效益,在國內外發表相關論文30餘篇,獲省部級科技進步成果獎等多項。
連賓教授 博士:安徽鳳陽人,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環境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博導。1985年獲安徽師范大學理學學士學位;1988年獲浙江農業大學農學碩士學位;1998年8月至1999年9月在加拿大McGill University農業與環境保護學院做訪問學者;2000年獲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理學博士學位。2002年至2006年先後在南京師范大學和南京大學做生物學和地質學博士後。分別於1991、1994和2003年榮獲貴州省科技進步獎,2001年獲國務院特殊津貼。2005年12月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 2009年2月至5月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化學系高級訪問學者。主要研究方向是地質微生物學、微生物生態學和環境生物地球化學。先後參加或主持完成了國家基金、省基金和中國博士後基金等課題。在微生物與礦物相互作用的過程與機理、礦山廢水生物修復和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等方面取得創新性成果。已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90餘篇,獲授權專利6項。目前承擔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項目863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項目專題以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優群體項目子課題等。
陸長梅副教授 博士:江蘇省植物生理學會理事,南京師范大學細胞生物學專業博士畢業,研究方向為植物與環境的相互關系與植物資源利用。先後主持江蘇省高校自然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子項目、國家十五攻關項目子項目等多項課題。在Belg. J. Bot、植物分類學報等國內外專業期刊發表論文30餘篇。
張光富副教授 博士:IUCN/SSC中國植物專家組成員,副組長。1999年在華東師范大學環境科學系生態學專業獲理學博士學位。2000年赴法國里昂第一大學進行國際合作研究。國內外期刊發表論文近40篇,先後主持省級課題及國家重點實驗室課題、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獲同濟大學吳新久環境工程獎、《山地學報》創刊20周年優秀論文獎、江蘇省優秀教學成果獎等多項。主要研究方向為植物區系生態、分子生態及珍稀瀕危植物的保護生物學研究。
戴亦軍副教授 博士:江蘇泰州人。主講《發酵設備》和《發酵工藝學原理》等本科生必修課以及研究生課程《微生物專題》、《文獻閱讀與檢索》、《高級微生物學》、《微生物轉化專題》。主要研究領域為微生物生物技術,環境微生物學。目前主要從事微生物轉化及其分子生物學研究,有機污染物的微生物代謝與降解等研究。現主持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1項、環境保護部-環保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1項,江蘇省高校自然科學基金1項,參加了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江蘇省教育廳重大項目等課題研究。近三年來,發表論文10多篇,其中SCI收錄6篇,EI收錄1篇,獲授權中國發明專利兩項。2004年曾獲中國微生物學會基礎微生物學專業委員會優秀論文獎以及江蘇省微生物學會優秀論文獎各一項。
尚廣東副教授 博士: 安徽全椒人,在中國醫學科學院醫葯生物技術研究所微生物與生化葯學專業獲理學博士,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和康奈爾大學博士後。科研方向為微生物葯物生物合成和代謝工程,葯物中間體的生物工程,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學部主任基金-雷帕黴素生物合成基因蔟的異源表達和「十一五」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項目-重組工程在次級代謝來源的葯物研究和開發中的應用等研究課題資助。
余書勤副教授 碩士: 湖北潛江人。基礎醫學研究生,微生物與生化制葯專業、生理學專業碩導。先後承擔了《新葯評價》、《動物生物學》、《葯物毒理學》、《葯事管理與法規》、《葯理學》、《應用毒理學》、《高級生理學》等課程。近年來從事的研究主要包括新型葯用輔料及新葯的臨床前代謝動力學及安全性評價,系列b-環糊精衍生物安全性評價,多烯紫杉醇b-環糊精衍生物包合物的葯效及葯代研究。從事炎症信號傳導與新葯靶點研究,致力於急性肺損傷及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等肺部疾患的炎性發病機理及葯物干預研究。發表論文40餘篇,作為主要參加者獲新葯證書4個,國內專利6項,國際專利1項。
陳育如副教授 博士:江西豐城人,中國微生物學會永久會員。先後師從歐陽平凱院士、岑沛霖教授從事生物化工研究工作多年,持有國家環保總局頒發的環境影響評價資質證書。先後主持江蘇省高技術研究計劃項目、省高校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項目和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及國家煙草總局項目多項。2005-2006年在澳大利亞格里菲斯(Griffith)大學進行訪問合作研究,參與澳大利亞自然科學基金項目(ARC)與澳大利亞農林部在悉尼的科研項目。在國內外SCI\EI及權威期刊\核心期刊發表論文30餘篇,申請了包括煙草和美洲一枝黃花綠原酸提取、異甜菊醇制備等在內的國家專利10餘項,參與撰寫專著一部,參與完成的省部級鑒定成果三項,先後獲得省、市級科技進步成果獎。
⑶ 福建·福安有什麼歷史和現代的名人
【福安名人錄】福安歷代名人(全)
終於把福安的名人都收集起來了,好累啊,感覺現在應該是比較全的了。接下來如有再有發現新的便會馬上補上。再重新整合出來。同時各吧友也可補充。 :
) 同時本人也會不斷的補充完整。
最近看到不少論壇里有轉載這篇文章,挺高興的。只是希望轉載的網友請註明轉自何處。。
--------------------------------------------------------------------
福安三鄉賢——唐.薛令之、宋.謝翱、宋.鄭虎臣。
福安古詩人--林卓午--劉中藻--李枝青--陳從潮--楊復--黃干--羅文藻--繆氏子--劉必成--趙萬年--劉季裴--陳元老--孫升--陳從潮--郭東山
薛令之(682~756)
字君珍,號明月先生,祖籍河南高陽,其祖上薛賀曾為粱天監年間(502—515)光祿大夫。唐神龍二年(706年),24歲的薛令之赴京應試,一舉登科,成為福建歷史上第一位進士。唐朝開元中(713—741)薛令之歷任左補闕兼太子侍講。後來唐玄宗寵愛楊貴妃,重用李林甫。玄宗對薛令之下逐客令。薛令之心灰意冷,便託病告老還鄉,以全晚節。唐肅宗李亨即位後,十分掛念薛令之,下旨召他回京任職,可惜薛令之已經病故。唐肅宗為薛令之的清廉所感動,敕封石礬津為「廉村」,村前小河為「廉水」,村後山嶺為「廉嶺」,從此「三廉」名揚遠近。
後唐(923—936)時,有陳姓從福州連江與薛聯姻後遷入廉村。如今村人多姓陳。而薛令之後人則一部分遷往鄰近的高岑村,一部分遷往廈門,成為開發廈門的先人。
謝翱(1249~1295)
南宋末散文家、詩人。字皋羽,晚號[日希]發子。南宋淳佑九年(1249年),生於福安穆陽白雲山北麓的曉洋村福,後遷霞浦縣,其詩傳於今者約200餘首。
19歲時,應進士試不第。景炎元年(1276)七月,文天祥起兵,他率鄉兵數百人投效,署諮議參軍。文天祥被俘遇難,他不仕元,漫遊兩浙以終。 南宋亡國前後,散文煥發光彩,謝翱是其中代表作者之一。黃宗羲贊揚他的文章,是天地間的"至文"(《吾悔集》卷一《謝皋羽年譜·游錄注序》)。他的《登西台慟哭記》,是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為哭祭文天祥而作,曲折地表達了他滿腔沉痛悲憤之情,感人至深。他的寫景之文,如《游赤松觀羊石記》寫羊石群象,形神俱肖;《金華洞記》寫洞中靈怪,形象生動。其文風格 峭勁,得力於柳宗元的散文。謝翱師法李賀、 孟郊,其奇崛處可追步孟郊,幽險處可頡頏李賀。
鄭虎臣(1219~1276)
字廷翰,又字景兆,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生於福建路長溪縣柏柱南山(今福安市溪柄南山洋頭村),德佑元年(1275年)任會稽(今浙江紹興)縣尉。其父鄭塤,宋理宗時任越州同知,遭奸臣賈似道陷害,流放至死。鄭虎臣受株連,被充軍邊疆,後遇赦放歸。後鄭虎臣在押解大奸臣賈似道途中將其誅殺,為天下除奸。事跡被載入《閩都別記》。 翌年,賈似道的同夥陳宜中逃至福州,擁立趙獉g,捕殺鄭虎臣。鄭虎臣遭害後,葬於南山村的館園旁,鄉人及其後裔在村前建祠紀念他。明朝抗倭名將俞大猷在木棉庵前的石亭中亦立下石碑,並親書「宋鄭虎臣誅賈似道於此」。明代王紫衡也就鄭虎臣誅賈一事寫詩雲:「當年誤國豈堪論,竄逐遐方曝日奔。誰謂虎臣成勁節,木棉千古一碑存。」
繆氏子 - 神童詩人
福建福安人,從小聰慧。七歲應試時做詩《新月》,從小就有大志。表達了經世濟民的氣概。所著作《新月》《賦新月》收編入《全唐詩》。
著有《繆氏子詩選》等 新月詩:『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掛在碧霄邊。時人莫道蛾眉小,三五團圓照滿天。』至今仍流傳甚廣。
詹羽
字翔父,福安賽歧(今屬福建)人。孝宗隆興元年(一一六三)特奏名,官主簿。事見明嘉靖《寧德縣志》
詹鎬
按福安縣志:鎬,字德。武廩生,鹿斗人。城陷傑然不懾,賊入門縛之,奮拳捶罵剮死。
在唐末宋初就有賽公後裔五子登科的記載,受到宋理學家朱熹:「學易樓前觀萬象,登科榜上看群龍」贊譽。及至明清時期,學風不減、人才輩出。如詹羽、詹緒、詹坤、詹汶、詹提、詹鎬等,不僅潛心舉業、學有所成,而且為官清正,名垂史冊。到了近現代,福安詹氏的表現更加突出,如詹如柏烈士,在閩東第一個拿起槍桿子帶領人民鬧革命,被推任為閩東特委代理書記;又如詹毅市長的父親詹茂山,早年參加革命,生前曾被選為福安縣人民政府第一屆副縣長等等。福安詹氏先輩的傳統美德和光輝業績,在過去、現在、還是將來,無疑都是激勵後輩不斷開拓進取,奮發有為的寶貴精神財富。
張紹鈴 - 博士後
張紹鈴博士後,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福建福安人。1961年12月出生。從事果樹學及生殖生理與分子生物學專業。1999年畢業日本國立三重大學,獲生物資源學博士學位。1999年到2001年在南京農業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現在南京農業大學工作,南京農業大學果樹研究所副所長,南京農業大學園藝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持(含已完成)國家自然基金、「863」項目等國家、省部級項目20餘項。累計獲得科技成果獎8項,其中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獎5項,如,2002年教育部提名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排名第一),2004年江蘇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排名第一);申請國家發明專利3件,如,一種核糖核酸酶的提取方法;出版著作、教材9部;發表了60餘篇論文,主要研究在Sex. Plant Reprod.、HortScience、Scientia Hort.、J. Japan. Soc. Hort. Sci.、 植物學報等刊物上發表,其中SCI收錄8篇,ISTP收錄1篇。
李曉華 - 博士後 西藏科技廳副廳長
祖籍福安 1992年上海交通大學獲得雙學士學位,1995年在廈門大學獲得化學系碩士學位,1999年在美國喬治亞理工大學獲得化學博士學位,
1999—2001年在美國康奈爾大學醫學院作博士後研究員,目前在美國哈佛大學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任分析實驗中心主任、高級研究員。
2003年至今,回國掛職,任西藏科技廳副廳長,並組織留美博士到西藏開展服務活動。
馮鈺錡 - 博士生導師
男,1962年生,福建福安人,漢族。1978-1985年就讀於蘭州大學化學系,獲學士和碩士學位, 1991-1993年獲日本文部省國費獎學金在日本茨城大學研修,1996年獲日本千葉大學博士學位,1996-1998年武漢大學博士後,2002年分別在美國Iowa州立大學和加州大學Riverside分校做高級訪問學者。現任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色譜學會理事、副秘書長,湖北省化學化工學會色譜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武漢市公安局緝毒委員會顧問。目前主要從事的研究領域為:(1) 新型分離介質的設計、合成及其在現代分離分析技術中的應用; (2)樣品預處理新方法及其在體液、食品、環境等復雜樣品分析中的應用; (3) 葯物中微量雜質的提取分離及結構鑒定;(4) 中草葯中活性成分的制備分離技術。迄今己發表學術論文120餘篇,被SCI收錄71篇,申請中國發明專利10多項,已獲授權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
承擔和完成的主要科研項目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劃1項、其它科研項目及企業合作項目10多項。
陳貞 - 植物病理學家,農業教育家
湖南農大植病教研室的奠基人之一。
從事植物病理學教育和科研工作,在水稻品種對白葉枯病和細菌性條斑病的抗性機理研究,以及水稻細菌性病害的流行規律、病原菌鑒定及防治研究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
陳貞,1921年10月25日出生於福建省福安縣。父親陳文翰系前清秀才,民國政府時曾在福建省長公署任職。 1951年,湖南農學院成立(1993年更名為湖南農業大學),陳貞受聘任植保系助教,開始了從事植物病理工作生涯。在40多年的農業教育與科研工作中,陳貞多次被評為校先進教師,1978年和1983年兩次獲湖南省「三八紅旗手」稱號,1983年獲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1978年獲湖南省科學大會先進個人獎,1987年和1990年兩次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994年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991年經國務院批准,榮獲有突出貢獻的專家稱號,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陳貞於1951年參加中國民主同盟,198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任民盟湖南省委員、常委、副主委,任第六、七屆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第二、三屆政協委員、常委、執委。長期擔任湖南省植病學會理事長,省植保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植病學會中南區分會副理事長,曾任中國植病學會理事和中國植保學會理事,湖南省科委專家顧問委員會委員。現任湖南省植物病理學會名譽理事長。
蘇瑞隆 - 亞洲文學博士
祖籍福建福安,1962年出生於台灣台北。1984年東海大學外文系畢業,1988年獲比較文學碩士學位,後師事康達維教授,專攻中國古典文學,1994年美國西雅圖 華盛頓大學東亞系博士,1994 - 1996年任教於美國威斯康 星大學東亞系,現任教於新加 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專攻漢魏 六朝文學及歷代辭賦。
1994年獲亞洲文學博士學位。迄今發表有關辭賦及漢魏六朝文學論文數十篇。
⑷ 江全元的介紹
江全元,男,籍貫湖北省黃岡市,現任浙江大學電力系統自動化研究所副所長、浙江大學工會青工委員、中國電工技術學會電力系統控制與保護專業委員會委員;浙江省傑出青年基金創新團隊項目負責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浙江大學學術帶頭人後備人才出國研究專項計劃」(簡稱「新星計劃」)首批資助者,2006年7月至2008年6月為美國康奈爾大學訪問學者。主要經歷
⑸ 郭強的介紹
郭強,男,1972年,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美國康奈爾大學訪問學者。2003年12月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管理學院,獲管理學博士學位。現擔任海南大學旅遊學院副院長,海南大學旅遊企業發展研究所所長,主管學院研究生工作。郭強博士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通訊評審專家,《管理學報》等重要刊物的審稿專家,海南省515人才工程「管理學」第二層次人選。
⑹ 上海海事大學法學院的師資簡介
●職稱:教授
●學位:法學博士
●教育經歷:
中國人民大學,博士(2004.9-2008.1)
中國人民大學,碩士1998.9-2000.7)
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士(1983.9-1987.7)
美國康奈爾大學法學院和加州大學伯克利法學院,訪問學者(2006.4-2007.5)
●研究領域:民法學(侵權責任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學 職務、職稱:法學教授,上海海事大學法學院院長 學位:法學碩 教育經歷: 1982年畢業於上海海事大學遠洋運輸系,獲經濟學學士學位;
1985年畢業於上海海事大學,獲法學碩士學位。 研究領域:海上貨物運輸法、租船合同、海上保險法、海事法。 職稱:講師 學位:法學博士 教育經歷: 1994-1998年南京財經大學;
2001-2004華東政法大學;
2005-2008華東政法大學 研究領域:刑法學 職稱:教授 學位:法學碩士 教育經歷: 1984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法律學系經濟法學專業,獲法學學士學位;
1997年畢業於南京大學法學院國際經濟法學專業,獲法學碩士學位。 研究領域:民商法學、國際法學等學科。 職稱:副教授。 學位:碩士學位,博士在讀。 教育經歷:
1998年6月,華東政法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法學碩士學位
2006年8月至2007年7月,公派美國聖路易斯大學訪問學者
2009年9月起,西南政法大學博士研究生在讀 研究領域:經濟法,民商法。
⑺ 周誠的簡介
少年時期因日寇侵華,被迫先後隨家遷居天津、西安、成都等地,顛沛流離。抗戰勝利後,他先後在北平輔仁大學、北京大學攻讀農學,1950年—1952年在中國人民大學計劃經濟系農業經濟研究生班學習,結業後留校任教。多年來,周誠教授一直從事農業經濟與土地經濟的教學與研究工作,是中國農業經濟學術領域中的資深學者、農業經濟系的「四大泰斗」之一,中國土地經濟學術界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曾赴美國康奈爾大學做訪問學者1年。上世紀70年代末期,曾在中國農業部工作5年(借調)。曾任人大農經系副系主任、農業經濟教研室主任、土地經濟研究所所長、人大不動產研究中心主任,北京農業經濟學會會長、中國土地學會副理事長,現任中國土地學會顧問、北京農業經濟學會名譽會長。
⑻ 康奈爾大學訪問學者bench fee多少錢
1500是與時俱進的價格了,不算高,板凳費少的幾百,多的好幾千,反正CSC能報銷上限是1000。你可以和學校砍價。
⑼ 肖晞的介紹
肖晞,女,吉林長春人,法學博士,吉林大學行政學院教授(破格晉升)、博士生導師、國際政治系主任,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吉林省高校首批「學科領軍教授」,吉林省第三批拔尖創新人才,吉林大學首批「哲學社會科學青年學術領袖支持計劃」入選者。兼任吉林大學青年文化書院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全國高校國際政治研究會理事,吉林省政治學會理事,長春市青年聯合會第十六屆委員會委員,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教育部第二批重點教材《當代中國外交》專家組成員。美國康奈爾大學訪問學者(2007年-2008年,國家留學基金項目),奧地利薩爾茨堡全球論壇研修學者(2010年11-12月,歐盟委員會全額資助)。
⑽ 有人申請過康奈爾大學的訪問學者嗎分享一下經驗
你好,厚 譜 教 育(訪問學者申請領跑者)資深顧問為你解答。
我給你分享一個成功案例。
田老師的申請其實是我們所有的申請中最普遍的一個案例,我們在不到2個月的時間順利為田老師獲得常青藤盟校的邀請信,我也很欣慰,每一個客戶獲得了邀請,我也如他們一樣,替他們高興,同時也是對自己工作的一種認可,也非常感謝金東方海外顧問申請團隊的辛苦工作。
Doctor 田現在是國內某高校老師,在職的博士生也順利獲得博士學位。生物專業,研究方向是血液細胞和幹細胞培養。本來最初是想申請國外的博士後,雖然他本人的科研項目經歷多,但真正有高質量SCI文章不太多,加上現在的年紀稍大,我們還是建議他考慮申請訪學。田老師目前的工作穩定,到國外主要是為了到更發達的國家學習和了解國外科研最先進的技術和知識,發一些高質量的文章。而且田老師還是可以申請國家公派的名額,鑒於此,我們最初的評估結果,還是明確告之田老師考慮申請美國的交流訪問學者,這樣一方面可以豐富他個人的經歷,另外直接進頂級名校的機會更多,對於他的經歷也有非常大的幫助。
田老師最初是通過郵件跟我咨詢,一般都是發郵件問一下了解的情況,通常我這里是直接獲得國外的訪學機會和博士後職位,偶爾有新的覺得合適的職位就會發給田老師。經過一段時間的溝通,他也非常想出國,也就順理成章簽約,我們也開始有序不紊的申請工作。
生物專業我們是非常善長,我們對於申請雖然輕車熟路,但絕不盲目,在這期間,我們的一個海外顧問哈佛的大學的生物博士後幫了很大的忙,另外,我們的海外顧問,在美國也開始幫助找教授。文書部的許麗娜老師也一直與田老師保持密切的溝通聯系,在經過1個半月的時間就獲得了美國的康奈爾大學的訪學邀請。其實以田老師的經歷,到了學校工作一段時間,教授一般都會主動給予資助的,所以有一些申請訪學的理工科專業的申請人根本不用擔心,最後都會有一些生活費用的。之前有很多客戶都是到了美國教授再給生活費的。
以上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