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中以什麼方式訪問設備
Linux中以文件的方式訪問設備,在Linux裡面一切都是文件,設備對應的是設備文件,訪問某個設備文件就等於在訪問設備。
⑵ 在Linux操作系統中,設備都是通過特殊什麼的方式來訪問
通過文件方式來訪問,就是將設備當做一個特殊的文件來進行讀寫等操作
⑶ 在Linux系統中,以 什麼 方式訪問設備
在Linux系統中,以 文件 方式訪問設備 。
⑷ linux目錄結構
通過命令ls/可以展示Linux系統目錄結構,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bin
bin是Binary的縮寫, 這個目錄存放著最經常使用的命令。
2.boot
這里存放的是啟動Linux時使用的一些核心文件,包括一些連接文件以及鏡像文件。
3.dev
dev是Device的縮寫, 該目錄下存放的是Linux的外部設備,在Linux中訪問設備的方式和訪問文件的方式是相同的。
4.etc
這個目錄用來存放所有的系統管理所需要的配置文件和子目錄。
5.home
用戶的主目錄,在Linux中,每個用戶都有一個自己的目錄,一般該目錄名是以用戶的賬號命名的。
6.lib
這個目錄里存放著系統最基本的動態連接共享庫,其作用類似於Windows里的DLL文件。幾乎所有的應用程序都需要用到這些共享庫。
7.lost+found
這個目錄一般情況下是空的,當系統非法關機後,這里就存放了一些文件。
8.media
linux系統會自動識別一些設備,例如U盤、光碟機等等,當識別後,linux會把識別的設備掛載到這個目錄下。
9.mnt
系統提供該目錄是為了讓用戶臨時掛載別的文件系統的,我們可以將光碟機掛載在/mnt/上,然後進入該目錄就可以查看光碟機里的內容。
10.opt
這是給主機額外安裝軟體所擺放的目錄。比如你安裝一個ORACLE資料庫則就可以放到這個目錄下。默認是空的。
11.proc
這個目錄是一個虛擬的目錄,它是系統內存的映射,我們可以通過直接訪問這個目錄來獲取系統信息。
這個目錄的內容不在硬碟上而是在內存里,我們也可以直接修改裡面的某些文件,比如可以通過下面的命令來屏蔽主機的ping命令,使別人無法ping你的機器。
12.root
該目錄為系統管理員,也稱作超級許可權者的用戶主目錄。
13.sbin
s就是Super User的意思,這里存放的是系統管理員使用的系統管理程序。
14.selinux
這個目錄是Redhat/CentOS所特有的目錄,Selinux是一個安全機制,類似於windows的防火牆,但是這套機制比較復雜,這個目錄就是存放selinux相關的文件的。
15.srv
該目錄存放一些服務啟動之後需要提取的數據。
…………
在linux系統中,有幾個目錄是比較重要的,平時需要注意不要誤刪或隨意更改內部文件,主要包括/etc、/bin、/sbin、/usr/bin、/usr/sbin以及/var。
⑸ linux內核怎麼訪問設備節點
設備節點代表是每個機算機硬體,那個軟體要用那個硬體,它就會打開那設備節點嘛。。。 /dev/ttyS0這個是串口0 也就是windows 裡面的com1 ,只有要用到串口0的程序才會打開這個設備節點。 個人愚見,僅供參考,望及時採納
⑹ 在linux系統中以什麼方式訪問設備
1.字元設備 字元設備是能夠像位元組流(比如文件)一樣訪問的設備,由字元設備驅動從程序來實現這種特性,通過/dev下的字元設備文件來訪問。字元設備驅動程序通常至少需要實現open、close、read和write等系統調用所對...
2.塊設備 塊設備通常是按照塊為單位來訪問數據,比如一塊為512KB。 塊設備也是通過/dev目錄下的文件系統
⑺ Linux內核引導時,從哪個文件中讀取要載入的文件系統
一、 Linux內核引導時,從文件【 /etc/fstab 】中讀取要載入的文件系統。
二、 Linux面試題部分享:
1. 在Linux系統中,以 文件 方式訪問設備 。
2. Linux內核引導時,從文件 /etc/fstab 中讀取要載入的文件系統。
3. Linux文件系統中每個文件用 索引節點來標識。
Linux文件系統使用索引節點來記錄文件信息,作用於Windows的文件分配表類似,索引節點是一個數據結構,它包含了一個文件的文件名,位置,大小,建立或修改時間,訪問許可權,所屬關系等文件控制信息,一個文件系統維護了一個索引節點的數組,每個文件或目錄都與索引結點數組中的唯一一個元素對應,系統為每個索引結點分配了一個號碼,也就是該結點在數組中的索引號,稱為索引結點號。
Linux文件系統將文件索引結點號和文件名同時保存在目錄中,所以目錄只是將文件的名稱和它的索引結點號結合在一起的一張表。目錄中每一對文件名稱和索引結點號稱為一個連接。
4. 全部磁碟塊由四個部分組成,分別為引導塊 、專用塊 、 i節點表塊 和數據存儲塊。
Linux系統中的每個文件都被賦予一個唯一的數值,這個數值稱做索引節點。索引節點存儲在一個稱作索引節點表< inode table>中,該表在磁碟格式化時被分配。每個實際的磁碟或分區都有其自己的索引節點表。一個索引節點包含文件的所有信息,包括磁碟上數據的地址和文件類型。文件類型包括如普通文件、目錄和特殊文件這樣的信息。
linux硬碟組織方式為:引導區、超級塊(superblock),索引結點(inode),數據塊(datablock),目錄塊(diredtory block)。其中超級塊中包含了關於該硬碟或分區上的文件系統的整體信息,如文件系統的大小等;超級塊後面的數據結構是索引結點,它包含了針對某一個具體文件的幾乎全部信息,如文件的存取許可權、所有者、大小、建立時間以及對應的目錄塊和數據塊等;數據塊是真正存儲文件內容的位置。但是索引結點中不包括文件的名字,文件名是放在目錄塊里的。目錄塊里包含有文件的名字以及此文件的索引結點編號。
⑻ Linux裡面系統的基礎目錄結構都有什麼目錄
通過命令ls/可以展示Linux系統目錄結構,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bin
bin是Binary的縮寫, 這個目錄存放著最經常使用的命令。
2.boot
這里存放的是啟動Linux時使用的一些核心文件,包括一些連接文件以及鏡像文件。
3.dev
dev是Device的縮寫, 該目錄下存放的是Linux的外部設備,在Linux中訪問設備的方式和訪問文件的方式是相同的。
4.etc
這個目錄用來存放所有的系統管理所需要的配置文件和子目錄。
5.home
用戶的主目錄,在Linux中,每個用戶都有一個自己的目錄,一般該目錄名是以用戶的賬號命名的。
6.lib
這個目錄里存放著系統最基本的動態連接共享庫,其作用類似於Windows里的DLL文件。幾乎所有的應用程序都需要用到這些共享庫。
7.lost+found
這個目錄一般情況下是空的,當系統非法關機後,這里就存放了一些文件。
8.media
linux系統會自動識別一些設備,例如U盤、光碟機等等,當識別後,linux會把識別的設備掛載到這個目錄下。
9.mnt
系統提供該目錄是為了讓用戶臨時掛載別的文件系統的,我們可以將光碟機掛載在/mnt/上,然後進入該目錄就可以查看光碟機里的內容。
10.opt
這是給主機額外安裝軟體所擺放的目錄。比如你安裝一個ORACLE資料庫則就可以放到這個目錄下。默認是空的。
11.proc
這個目錄是一個虛擬的目錄,它是系統內存的映射,我們可以通過直接訪問這個目錄來獲取系統信息。
這個目錄的內容不在硬碟上而是在內存里,我們也可以直接修改裡面的某些文件,比如可以通過下面的命令來屏蔽主機的ping命令,使別人無法ping你的機器。
12.root
該目錄為系統管理員,也稱作超級許可權者的用戶主目錄。
13.sbin
s就是Super User的意思,這里存放的是系統管理員使用的系統管理程序。
14.selinux
這個目錄是Redhat/CentOS所特有的目錄,Selinux是一個安全機制,類似於windows的防火牆,但是這套機制比較復雜,這個目錄就是存放selinux相關的文件的。
15.srv
該目錄存放一些服務啟動之後需要提取的數據。
…………
在linux系統中,有幾個目錄是比較重要的,平時需要注意不要誤刪或隨意更改內部文件,主要包括/etc、/bin、/sbin、/usr/bin、/usr/sbin以及/var。
⑼ 如何在Linux中訪問硬碟DOS分區、軟盤和光碟
在我們的機器中常常有多個操作系統,能不能在Linux中也能夠使用硬碟的DOS分區、軟盤和光碟呢?我在使用Linux的過程中,逐漸摸索出了實現上面要求的方法,現總結如下。
Linux的文件系統
當你以root(系統管理員)身份登錄進入Linux系統後,在系統的#提示符下,先用cd/命令,退回到系統的根目錄。用ls-l命令可看到Linux系統的目錄結構。在Linux系統中,用戶所見到的文件結構是樹狀結構。與DOS一樣,也是根在頂部,各個目錄和文件從樹根向下分支延伸。一個與DOS不同的地方是Linux中的根目錄表示為"/",而不是DOS的"\"。
對用戶而言,這樣的一個目錄結構就像一個完整的實體,用戶只能看到目錄和文件。但實際上,在這樣的一個目錄樹中的許多目錄都是置於一個磁碟、不同磁碟甚至不同的計算機的不同分區中的。當這些磁碟分區之一被連接到目錄樹中被稱為安裝點的目錄上時,安裝點及其以下所有的目錄就被稱作一個文件系統。
當你在Linux系統的根目錄中用ls-l命令查看目錄時,會看到一些目錄,這些目錄組成了根目錄的內容,它們也為其它文件系統提供了安裝點。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將另一個硬碟、軟盤、甚至光碟通過選擇一個安裝點來將其安裝到Linux中,這就為用戶使用別的存儲介質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Linux中各種設備的使用方法
Linux系統與UNIX系統一樣,在系統中使用一種設備並不像在DOS系統中那樣簡單。在Linux中,各種設備是以系統設備文件的形式存在於系統設備目錄/dev中的。這些文件用於訪問系統中所有不同類型的硬體。例如,/dev/mouse文件對應滑鼠設備文件,用於讀取滑鼠輸入的;/dev/fd0文件對應軟碟機設備文件,用於處理軟盤讀寫的。通過這種方法組織對硬體設備的訪問,可使系統的靈活性增強。如果增加一個新的設備,用戶只需要建立一個對應的設備文件,同時編寫相應的驅動程序即可,從而使系統的可維護性增強。
進入/dev目錄中你可以看到許多文件,這些便是系統中的所有設備的設備文件。例如,/dev/hda1對應我的486機器上的硬碟的DOS分區,/dev/fd0對應機器上的軟碟機,/dev/cdrom對應機器上的光碟機。如果不知道有哪些設備可用,不妨用編輯程序vi來查看一下/etc/fstab文件,該文件是系統設備列表。從中你可以了解系統中有哪些主要設備以及它的設備標識。知道了這些,我們便可以將這些設備安裝到系統中任意一個目錄---即安裝點上,以便在Linux系統中進行訪問。
進入/mnt目錄,可以看到有cdrom目錄和floppy目錄,前一個很明顯是用來安裝光碟文件系統的,後一個則是用來安裝軟盤文件系統的。
用mount命令進行文件系統的安裝。mount命令的基本格式如下:
mount系統設備名稱安裝點
現在安裝光碟文件系統,可以在命令行上鍵入:
mount/dev/cdrom/mnt/cdrom
稍候片刻,光碟文件系統便安裝上了。
如何進行驗證光碟系統是否正確安裝了呢?你不仿進入/mnt/cdrom目錄,用ls命令看一下,是否能夠看到光碟里的內容。若能看到一些文件,那麼我應該祝賀你了!但如果什麼也沒有看到,系統就返回到提示符,則說明你的安裝有誤。需要仔細進行檢查,重新安裝。另外說一句,如果你已經安裝了音效卡,你就可以欣賞優美的MP3音樂了。
同時,應該注意,對於已經安裝了的系統中的文件系統,在卸載文件系統之前,不能將文件系統的介質從系統取出。例如,當你安裝了光碟文件系統之後,你在卸載該文件系統之前,是不允許通過按光碟機前面板上的Eject按鍵,將光碟取出的。否則,會破壞Linux的文件系統。硬碟和軟盤也是如此。
值得說明的一點是:Linux系統對文件系統的保護可謂用心良苦:軟盤的退出鍵,是純粹機械的,用軟體系統無法控制。那麼光碟機的進退盤系統不完全是機械的,是否可以控制呢?實踐證明,Linux對光碟機進出盤系統的控制是令人滿意的。如果你在Linux中安裝了光碟文件系統,在卸載該系統之前,企圖用按E�ject鍵來退出光碟,是無法成功的。這樣Linux對各種文件系統達到了最大程度的保護。
一般C盤DOS分區在系統中的設備文件為/dev/hda1,軟盤的設備文件為/dev/fd0,你不仿試一試將它們安裝在Linux中,看看能不能在Linux中看到你久違的工具軟體。
例如,安裝軟碟機,可以在#號提示符下鍵入,mount/dev/fd0/mnt/floppy
其中dosc在
⑽ Linux里「掛載」是什麼意思
"在DOS/Windows中,C盤和D盤是並列的最頂級目錄,但Linux中沒有C盤D盤E盤的概念,整個文件系統就只有一個頂級的根目錄(/),所有的物理磁碟都是根目錄(/)下的一個子目錄而已。所以,如果你要給現在的系統加快硬碟或添加分區,就先創建一個目錄,然後用MOUNT和相應的格式參數把
硬碟或分區掛載到你創建的那個目錄中去,成功後,訪問那個目錄既是訪問你加上的硬碟或分區,另外你是感興趣的話可以看下劉遄老師寫的《Linux就該這么學》作為入門的書籍,覺得不錯的話採納下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