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控制定義
『壹』 什麼事訪問控制訪問控制包括哪幾個要素
訪問控制是幾乎所有系統(包括計算機系統和非計算機系統)都需要用到的一種技術。訪問控制是按用戶身份及其所歸屬的某項定義組來限制用戶對某些信息項的訪問,或限制對某些控制功能的使用的一種技術。
訪問控制包括伺服器、目錄、文件等。訪問控制是給出一套方法,將系統中的所有功能標識出來,組織起來,託管起來,將所有的數據組織起來標識出來託管起來, 然後提供一個簡單的唯一的介面,這個介面的一端是應用系統一端是許可權引擎。
(1)訪問控制定義擴展閱讀
實現機制:訪問控制的實現機制建立訪問控制模型和實現訪問控制都是抽象和復雜的行為,實現訪問的控制不僅要保證授權用戶使用的許可權與其所擁有的許可權對應,制止非授權用戶的非授權行為;還要保證敏感信息的交叉感染。
為了便於討論這一問題,我們以文件的訪問控制為例對訪問控制的實現做具體說明。通常用戶訪問信息資源(文件或是資料庫),可能的行為有讀、寫和管理。為方便起見,我們用Read或是R表示讀操作,Write或是W表示寫操作,Own或是O表示管理操作。
『貳』 訪問控制的定義,通俗地講是什麼
通俗地講,你來我家參觀,客廳是public的,你可以隨便看;卧室是private的,你不能訪問,但是你可以通過我的轉述來了解卧室,因為我的轉述是一個public方法。你想摸我家的狗,它不讓你摸,但是它讓我的朋友摸,因為這是protect的,只能被友類訪問。
我的小孩和我有同樣的許可權,因為他inherit於我。
『叄』 訪問控制列表的基本定義
訪問控制是網路安全防範和保護的主要策略,它的主要任務是保證網路資源不被非法使用和訪問。它是保證網路安全最重要的核心策略之一。訪問控制涉及的技術也比較廣,包括入網訪問控制、網路許可權控制、目錄級控制以及屬性控制等多種手段。
訪問控制列表(Access Control Lists,ACL)是應用在路由器介面的指令列表。這些指令列表用來告訴路由器哪些數據包可以收、哪些數據包需要拒絕。至於數據包是被接收還是拒絕,可以由類似於源地址、目的地址、埠號等的特定指示條件來決定。
訪問控制列表不但可以起到控制網路流量、流向的作用,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保護網路設備、伺服器的關鍵作用。作為外網進入企業內網的第一道關卡,路由器上的訪問控制列表成為保護內網安全的有效手段。
此外,在路由器的許多其他配置任務中都需要使用訪問控制列表,如網路地址轉換(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NAT)、按需撥號路由(Dial on Demand Routing,DDR)、路由重分布(Routing Redistribution)、策略路由(Policy-Based Routing,PBR)等很多場合都需要訪問控制列表。
訪問控制列表從概念上來講並不復雜,復雜的是對它的配置和使用,許多初學者往往在使用訪問控制列表時出現錯誤。
『肆』 什麼是訪問控制機制
一、訪問控制機制 (access control mechanisms)
定義:訪問控制機制是指對主體訪問客體的許可權或能力的限制,以及限制進入物理區域(出入控制)和限制使用計算機系統和計算機存儲數據的過程(存取控制)。
訪問控制的目標就是防止對信息系統資源的非授權訪問防止非授權使用信息系統資源。
二、訪問控制機制的分類
基於訪問控製表的訪問控制機制
發起者的訪問控制信息是一個唯一的身份標識。目標的訪問控制信息是一個訪問控製表,該表示一組登記項,每個登記項都有兩個欄位,一個是身份標識,另一個是該標識對應的發起者的動作描述(允許或拒絕的動作)。
基於能力的訪問控制機制
發起者的訪問控制信息是它可以訪問的目標和對目標進行的操作。目標的訪問控制信息是唯一的身份標識。
基於標簽的訪問控制機制
發起者的訪問控制信息是一種安全許可證書,該證書 表示的內容很容易和其他安全標簽比較。目標的訪問 控制信息是其擁有的全部安全標簽。
基於上下文的訪問控制機制
訪問控制信息包括:
上下文控製表:由登記項組成的登記項序列。每個登 記項都有兩個欄位,即上下文描述和操作描述。
上下關聯信息,該信息從執行動作處的上下文獲得
三、訪問控制機制的實現方法
利用存放對等實體訪問權的方法控制信息庫
利用鑒別信息(如口令、證書等)
利用授權
利用安全標簽
利用試圖訪問的時間、路由或持續時間
參考網路:http://ke..com/link?url=50DSX--6aWt8NzHbatDz0Ww_DwFKgfxMl7hMzYJxqs5Hfk_
『伍』 訪問控制是指確定什麼以及實施訪問許可權的過程
訪問控制是一套身份驗證和許可權管理機制,用於保證用戶是其所聲稱的身份,以及授予用戶訪問公司數據的恰當許可權。
沒有身份驗證與授權,就沒有數據安全。每一起數據泄露事件中,訪問控制總是最先被調查的策略。
無論是敏感數據意外暴露而被終端用戶不當獲取,還是敏感數據經由公開伺服器上軟體漏洞而暴露的Equifax數據泄露事件,訪問控制都是其中的關鍵部分。
只要沒有恰當實現或維護好訪問控制,其結果都有可能是災難性的。
『陸』 《網路信息安全》訪問控制技術概述是什麼
訪問控制是指主體依據某些控制策略或許可權對客體本身或其資源進行的不同授權訪問。
包括三個要素:
1,主體:提出請求或要求的實體,是動作的發起者。某個用戶,進程,服務和設備等。
2,客體:接受其他實體訪問的被動實體,例如信息,資源和對象都可以被認為是客體。
3,控制策略:主體對客體的訪問規則集。簡單地說就是客體對主體的許可權允許。
訪問控制的目的:控制主體對客體資源的訪問許可權。
訪問控制的任務:
識別和確認訪問系統的用戶,決定該用戶可以對某一系統資源進行何種類型的訪問。
『柒』 訪問控制機制的簡介
訪問控制機制 (access control mechanisms)
訪問控制的目標就是防止對信息系統資源的非授權訪問防止非授權使用信息系統資源。
『捌』 什麼是訪問控制
既是對你要訪問某個軟體或地址進行的一種限制。有的採用許可權,有的採用專用的軟體控制技術,還有從硬體方面考慮的技術,象流量控制,IP地址過濾等方法。
『玖』 訪問控制技術是什麼
訪問控制是網路安全防範和保護的主要策略,它的主要任務是保證網路資源不被非法使用,它是保證網路安全最重要的核心策略之一。按用戶身份及其所歸屬的某項定義組來限制用戶對某些信息項的訪問,或限制對某些控制功能的使用的一種技術,如UniNAC網路准入控制系統的原理就是基於此技術之上。訪問控制通常用於系統管理員控制用戶對伺服器、目錄、文件等網路資源的訪問。
訪問控制涉及到三個基本概念,即主體、客體和訪問授權。
主體:是一個主動的實體,它包括用戶、用戶組、終端、主機或一個應用,主體可以訪問客體。
客體:是一個被動的實體,對客體的訪問要受控。它可以是一個位元組、欄位、記錄、程序、文件,或者是一個處理器、存貯器、網路接點等。
授權訪問:指主體訪問客體的允許,授權訪問對每一對主體和客體來說是給定的。例如,授權訪問有讀寫、執行,讀寫客體是直接進行的,而執行是搜索文件、執行文件。對用戶的訪問授權是由系統的安全策略決定的。
『拾』 自主訪問控制與強制訪問控制的區別
一、類型不同
1、自主訪問控制:由《可信計算機系統評估准則》所定義的訪問控制中的一種類型。
2、強制訪問控制:在計算機安全領域指一種由操作系統約束的訪問控制。
二、目的不同
1、自主訪問控制:根據主體(如用戶、進程或 I/O 設備等)的身份和他所屬的組限制對客體的訪問。
2、強制訪問控制:目標是限制主體或發起者訪問或對對象或目標執行某種操作的能力。
三、特點不同
1、自主訪問控制:由客體的屬主對自己的客體進行管理,由屬主自己決定是否將自己的客體訪問權或部分訪問權授予其他主體,這種控制方式是自主的。
2、強制訪問控制:每當主體嘗試訪問對象時,都會由操作系統內核強制施行授權規則——檢查安全屬性並決定是否可進行訪問。任何主體對任何對象的任何操作都將根據一組授權規則(也稱策略)進行測試,決定操作是否允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