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密碼管理 » 博士訪問者

博士訪問者

發布時間: 2022-12-10 13:22:32

1. 【高分】求英語中【以or為後綴,且表示人的單詞】,越多越好

一、doctor 博士,醫生;actor男演員,上帝;agitator鼓動者,攪拌器;ambassador大使,代表;author作家,作者,泛指用自己名字或筆名發表過作品的人,不強調是否以寫作為主職業;

collector收集家,收稅員,收取款項的人,收集器;compositor排字工人;conctor售票員,導體,指揮;

二、conqueror征服者,勝利者;creator 創建者,創造者,上帝;creditor債權人,債主;debtor 借方,債務人;director董事,經理,導演,,主管,指揮者;editor編輯,編者,影片剪輯裝置;

三、generator發電機,發生器;governor統治者,管理者,理事,州長,總督,調節器;innovator改革者,刷新者;inspector檢查員,巡視員,巡官;

四、instructor教師,講師,指導書;inventor發明家,創造者;operator操作員,技工,管理者,報務員;professor教授,老師;sailor水手海員,水手,扁平的硬邊草帽;survivor倖存者;

translator翻譯家,翻譯者;tutor家庭教師,導師;visitor參觀者,訪問者,訪客;

五、administrator 管理員;行政人員auditor 審計員,旁聽生;competitor 競爭對手;counselor 顧問,參事;decorator 裝飾者,室內裝潢設計師;ressor 強迫者;

六、ecator 教育者;elector 選民;inspector 檢查員;mentor 向導,顧問;opressor 暴君;reporter 記者;surveyor 調查員;tenor 男高音。

2. 數學家華羅庚的故事

關於數學家華羅庚的故事

華羅庚(1910.11.12—1985.6.12),漢族,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市人,世界著名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他是中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守函數論與多元復變函數論等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和開拓者,也是中國在世界上最有影響的數學家之一,被列為芝加哥科學技術博物館中當今世界88位數學偉人之一。下面有我整理的關於數學家華羅庚的故事,歡迎閱讀!

數學家華羅庚的故事

1930年的一天,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熊慶來,坐在辦公室里看一本《科學》雜志。看著看著,不禁拍案叫絕:“這個華羅庚是哪國留學生?”周圍的人搖搖頭,“他是在哪個大學教書的?”人們面面相覷。最後還是一位江蘇籍的教員想了好一會兒,才慢吞吞地說:“我弟弟有個同鄉叫華羅庚,他哪裡教過什麼大學啊!他只念過初中,聽說是在金壇中學當事務員。”

熊慶來驚奇不已,一個初中畢業的人,能寫出這樣高深的數學論文,必是奇才。他當即做出決定,將華羅庚請到清華大學來。從此,華羅庚就成為清華大學數學系助理員。在這里,他如魚得水,每天都游弋在數學的海洋里,只給自己留下五、六個小時的睡眠時間。說起來讓人很難相信,華羅庚甚至養成了熄燈之後,也能看書的習慣。他當然沒有什麼特異功能,只是頭腦中一種邏輯思維活動。他在燈下拿來一本書,看著題目思考一會兒,然後熄燈躺在床上,閉目靜思,開始在頭腦中做題。碰到難處,再翻身下床,打開書看一會兒。就這樣,一本需要十天半個月才能看完的書,他一夜兩夜就看完了。華羅庚被人們看成是不尋常的助理員。

第二年,他的論文開始在國外著名的數學雜志陸續發表。清華大學破了先例,決定把只有初中學歷的華羅庚提升為助教。

幾年之後,華羅庚被保送到英國劍橋大學留學。可是他不願讀博士學位,只求做個訪問學者。因為做訪問學者可以沖破束縛,同時攻讀七、八門學科。他說:“我到英國,是為了求學問,不是為了得學位的。”

華羅庚沒有拿到博士學位。在劍橋的兩年內,他寫了20篇論文。論水平,每一篇都可以拿到一個博士學位。其中一篇關於“塔內問題”的研究,他提出的理論被數學界命名為“華氏定理”。

華羅庚以一種熱愛科學,勤奮學習,不求名利的精神,獻身於他所熱愛的數學研究事業。他拋棄了世人所追求的金錢、名利、地位。最終,他的事業成功了。

華羅庚把科學研究與實際應用緊密結合起來。華羅庚把數學應用到工農業生產上,對我國現代化建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數學家華羅庚的故事

同學們都知道,華羅庚是一位靠自學成才的世界一流的數學家。他僅有初中文憑,因一篇論文在《科學》雜志上發表,得到數學家熊慶來的賞識,從此華羅庚北上清華園,開始了他的數學生涯。

1936年,經熊慶來教授推薦,華羅庚前往英國,留學劍橋。20世紀聲名顯赫的數學家哈代,早就聽說華羅庚很有才氣,他說:“你可以在兩年之內獲得博士學位。”可是華羅庚卻說:“我不想獲得博士學位,我只要求做一個訪問者。”“我來劍橋是求學問的,不是為了學位。”兩年中,他集中精力研究堆壘素數論,並就華林問題、他利問題、奇數哥德巴赫問題發表18篇論文,得出了著名的“華氏定理”,向全世界顯示了中國數學家出眾的智慧與能力。

1946年,華羅庚應邀去美國講學,並被伊利諾大學高薪聘為終身教授,他的家屬也隨同到美國定居,有洋房和汽車,生活十分優裕。當時,不少人認為華羅庚是不會回來了。

新中國的誕生,牽動著熱愛祖國的華羅庚的心。1950年,他毅然放棄在美國的優裕生活,回到了祖國,而且還給留美的中國學生寫了一封公開信,動員大家回國參加社會主義建設。他在信中坦露出了一顆愛中華的赤子之心:“朋友們!梁園雖好,非久居之鄉。歸去來兮……為了國家民族,我們應當回去……”雖然數學沒有國界,但數學家卻有自己的祖國。

華羅庚從海外歸來,受到黨和人民的熱烈歡迎,他回到清華園,被委任為數學系主任,不久又被任命為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所長。從此,開始了他數學研究真正的黃金時期。他不但連續做出了令世界矚目的突出成績,同時滿腔熱情地關心、培養了一大批數學人才。為摘取數學王冠上的.明珠,為應用數學研究、試驗和推廣,他傾注了大量心血。

據不完全統計,數十年間,華羅庚共發表了152篇重要的數學論文,出版了9部數學著作、11本數學科普著作。他還被選為科學院的國外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學家的院士。

從初中畢業到人民數學家,華羅庚走過了一條曲折而輝煌的人生道路,為祖國爭得了極大的榮譽。

數學家華羅庚的故事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在學習中,既肯下苦功,又善動腦筋。他十四歲的時候,有一次,數學老師王維克在課堂上給同學們出了這樣一道題:“今有物不知其數,三三數之剩二,五五數之剩三,七七數之剩二,問物幾何?”此題出自古代的《孫子算經》,意思是說:有一種東西,不知道數量,如果三個三個地去數它,最後剩二;五個五個地去數它,最後剩三;七個七個地去數它,最後剩二。問這種東西共有多少。

王老師剛把題讀完,華羅庚的答案就脫口而出了:“二十三!”

“怎麼,你看過《孫子算經》?”王老師驚詫地問。

華羅庚回答說:“我不知道《孫子算經》這本書,更沒有看過。”

“那你是怎麼算出來的?”王老師又問。

華羅庚有板有眼地答道:“我是這樣想的,三個三個地數,餘二,七個七個地數,餘二,余數都是二,那麼,總數就可能是三乘七加二,等於二十三,二十三用五去除,余數又正好是三,所以,二十三就是所求的數了。”

“啊——”王老師簡直被驚呆了,“算得巧,算得巧!”

數學家華羅庚的故事

華羅庚(1910~1985)-中國數學家、數學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江蘇金壇人。

華羅庚的父親是經營雜貨店的小業主,由於經營慘淡,家境每況愈下,致使上中學不久的華羅庚輟學,當了雜貨店的記賬員。在繁瑣、單調的勞作中,他並沒有放棄最大的嗜好--數學研究。

正在他發奮自學時,災難從天而降--他染上了可怕的傷寒症,被醫生判了“死刑”。然而,他竟然奇跡般地活了過來,但左腿卻落下了終生殘疾。他常掛在嘴邊的是這樣一句話:“所謂天才,就是靠堅持不斷的努力。”

這位沒有大學文憑的數學家,憑著堅持不懈的努力,刻苦自學,於1930年,以《蘇家駒之代數五次方程式不能成立的理由》的論文,而使中國數學界刮目相看。後被熊慶來教授推薦到清華大學數學系任助教。在這里,他得益於熊慶來、楊武之的指導,學術上得以長足進步,並逐漸樹立起他在世界數學界的地位。

1948年應美國一所大學騁請任教。新中國成立後,他毅然放棄優越的工作和生活條件,攜妻兒回國,擔任清華大學數學系教授,後任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所長。他十分重視和倡導把數學理論應用到生產實踐中,並親自組織和推廣“優選法”、“統籌法”,使之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顯示出了巨大的威力。

他一生勤奮耕耘,共發表200餘篇學術論文、10部專著。作為數學教育家,他培養出陳景潤、王元、陸啟鏗等一批優秀的數學家,並形成了中國數學學派,有的人已成為世界級的數學家。

1985年6月12日,華羅庚在日本講學時,因突發心肌梗塞而去世,終年75歲。一生以“最大希望就是工作到生命的最後一刻”自勉的華羅庚,將永遠活在人民的心中。

;

3. 湛中樂教授的夫人是誰

湛中樂,男,漢族,1964年出生,中共黨員,法學博士,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重點基地——北京大學憲法與行政法研究中心研究員,副主任,石河子大學政法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
他擔任中國行政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人權研究會常務理事;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行政立法研究組成員;國家行政學院行政法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憲政與行政法治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央民族大學地方政府研究中心研究員;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培訓中心兼職教授;國家人事部公務員考試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稅務咨詢協會理事;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理事、中國工商管理學會理事。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中國價格學會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市人民政府行政復議委員會委員、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法律咨詢專家、北京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法制專務、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申訴委員會委員、海口仲裁委員會仲裁員,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普法講師團成員,國家人口與計劃生育委員會立法咨詢組專家、綜合改革小組專家,聯合國人口基金第五周期、第六周期中國項目專家組成員、中國教育學會全國教育政策與法律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戰略發展學會教育專業委員會學術顧問、北京市立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市教育法學研究會顧問,被教育部、民政部、工信部、水利部等部委和雲南省省委、省政府等聘為專家顧問或法律咨詢專家。
教育背景
1982——1987年北京大學法律系本科;
1987——1990年北京大學法律系碩士研究生;
1994——2003年北京大學法學院博士研究生
工作經歷
1990年7月——1992年7月北京大學法律系任助教;
1992年8月——1994年5月北京大學法學院講師;
1994年6月——2005年5月北京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2005年5月至今,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活動經歷
1993年2月——1993年7月北京市昌平縣東小口鄉社教;
1993年9月——11月日本名古屋大學法學院進修訪問;
1994年5月——11月日本愛知大學法學院合作研究;
1996年3月——4月應美國國務院邀請作為中國教育部系統首批「國際訪問者計劃」訪問學者訪美;
1998年出席台灣政治大學舉辦的海峽兩岸第二屆行政法學學術研討會,並作相關演講。
2000年9月——2001年9月美國「富布萊特」項目高級訪問學者訪美;

湛中樂《現代行政過程論》
2002年9月21——27日作為中國代表團法律顧問出席聯合國開發署/人口基金執行局2002年第二次常會;
2002年12月應日本九州大學邀請,出席由日本文部省和日本學術振興會共同舉辦的「亞洲:開放社會與法律」的國際學術研討會,並作主題演講。
2004年出席韓國(漢城)召開的第六屆「東亞行政法學學術研討會」。
2006年5月出席台灣政治大學召開的「海峽兩岸人身權保護學術研討會」,並作主題演講。
2006年6月出席台灣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召開的「海峽兩岸四地法律制度比較研究學術研討會」,並作專門學術評論。
2007年10月參加中國教育學會教育政策與法律專業委員會年會,被推選為副會長。
2008年10月參加中國 「國家人權計劃行動」起草(國務院新聞辦組織)。
2008年10月被中國行政法年會(貴州)理事會選為副會長。
2008年10月,被北京市城市綜合管理執法局聘任為法制專務(聘期一年)。
2009年7月,出席全國人口與計劃生育委員會綜合改革會議。
2009年10月,日本國立新瀉大學聘任教授(聘期一年)
2010年1月,出席日本名古屋大學舉辦的國際學術研討會,並作主題演講。
2010年6月再次出席台灣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召開的「海峽兩岸四地法律教育學術研討會」,並作主題演講。

4. 修藍博士演講集 第五章 大我

一、大我

訪問者:梅葆卡斯女士以下簡稱「卡斯女士」

受訪者:修藍博士

卡斯女士:你好,我的朋友,你知道我周遊世界,而大家都說想請伊賀列卡拉以下稱「修藍博士」來。所以我現在請來伊賀列卡拉呈現給你們。希望你們喜歡。禱詞:「我就是如此的我「我」來自空無顯現光明「我」是滋養生命的氣息「我」是那超越一切意識所能理解的空性虛無是「我」是萬相是一切「我」經由水珠畫出我的彎彎彩虹是充滿念頭永無止息的心「我」是那進出的氣息是不可見不可捉摸的微風是無法定義的創世原子「我」就是如此的「我」

卡斯女士:歡迎伊賀列卡拉!

修藍博士:謝謝。

卡斯女士:我們有很多問題要問你,一些來自於我自己的學生,也有些是以前重復過的問題。首先我想問你。當你第一次參加「荷歐波諾波諾回歸自性法」的訓練時,你感覺怎麼樣?很多人會說「搞什麼啊?」因為我們盡說些「我愛你」、「感謝你」之類的。你會怎麼告訴這些人呢?』

修藍博士:我記得只撐到第一節下課。當時我坐在四十人的班裡,「看見那邊坐在桌上的中國男子了嗎?」我對自己說:「噢我的上帝,我來錯地方了!」然後第一節下課我就回家了。

』 卡斯女士:所以現在有些人們聽到我們說這些話題,他們也想要起身回家吧!那麼,你當時上了多少訓練課程才真的獲得所有資訊?

修藍博士:大約只四或五次。

卡斯女士:四或五次。那麼,在莫兒娜那裡修習,是怎樣的?

修藍博士:跟她在一起很輕松。當她在訓練我時,我想就算不是全部、至少大部份的時候,她實際上並不是專注在我這里。很多年後我才明瞭,我的工作正是該專注在我自己,而不是要去在意他人。』

卡斯女士:有時人家會問你這個吧,也許當年讓你確信的因素,主要是你因為你女兒皮疹的問題。

修藍博士:確實是。看到女兒困擾多年的的紅疹在一個月內消失,讓我心想也許我應該常親近這位女士。

卡斯女士:你說過很多次:「這不是我在學校里所學的。在學校里,你知道,我學到的是你必須專注、且對人與事表現出慈悲心。」那麼你在莫兒娜身邊,可知道為何她沒做那些,卻能讓人突然間覺得好多了?

修藍博士:我不知道。我當時不懂,但現在知道了:莫兒娜是在做著她的自我清除。』』

卡斯女士:原來如此。現在流傳一種所謂吸引律之說。這所謂的吸引律,或是其他我們無法消卻但又無所知覺的自然律,和我們談談好嗎? 修藍博士:首先,只有上帝知道。上帝可以被稱為「我是」,也可以被稱為任何名稱,但是我喜歡把神性智慧稱為「大我」。懂嗎?所以自從我明白了「只有上帝知道」的事實,我想那麼我應該與神性智慧建立關系,並且百分百為此關系負責。我所經歷的,在我的內在里發生的種種,可能正是問題所在。『

』 卡斯女士:你孩童的時候就開始信上帝,還是你一直以來你都信?

修藍博士:當我還是個小孩的時候,我能看到某些「東西」。當時對我來說能看到這些東西是很自然的。我也會跟他們玩。我記得在小學二、三年級時,我在「展示和講述」單元時和班上的人分享了這個經驗;結果,當時真不該這麼做的。

卡斯女士:老師不喜歡嗎?他們想給你標上了什麼標簽嗎?』

修藍博士:他們給我母親打了電話。

卡斯女士:他們給你母親打了電話呀…輕笑嗯,修藍博士,就教養青少年階段的女兒這事來說,你知道,在你接受「荷歐波諾波諾回歸自性法」的訓練之前與之後,你們的關系是否有所改變?…』

修藍博士:是的,我意識到,我的孩子出現在我的生命中,全是因為上帝給了我再一次與他修正關系的機會。因此我視他們為上帝的傑作,擁有純潔的心。但能那樣看他們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放棄世俗成見。不論我對他們有任何的判斷、想法,都是我該拋棄的。而我也這樣努力去做了。現在我也仍然持續這麼做。

卡斯女士:我記得你曾經在課堂上告訴我,我們的孩子來這世上,並不是為了要讓我們來指使他們該如何去做。他們在這兒,是為了讓我們隨時注意別讓他們掉進了泳池,或是玩火燒傷。』

修藍博士: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要明瞭,真的,孩子們出現在我們生命中,是因為神性智慧說:「我將送他們給你,他們會不斷地煩擾你;而這是在提醒你,你要放下他們,讓他們回到我身邊。」所以,對於我的孩子,當我每次做內心清除時,重點就是要讓他們回歸上帝。上帝創造了他們,也唯有他才知道什麼是對他們最好的。所以我作為一個家長的責任就是切斷我和孩子們之間的束縛,把他們交還給上帝。』

卡斯女士:好的。你常提到的其中一個問題是,如何能二十四小時的做這個內心清除。我想到這個,是因為我們總告訴大家,你可以在睡眠時進行清除,還有,做為家長,』你也可以在孩子們或你的配偶睡著的時候,跟他們說話。你能不能跟我們分享一下。

修藍博士:最重要的,是要認清你所有的問題都在於你自己。比如說我跟某人在一起時,他們告訴我說他們頭痛,那麼問題就是,我的內在發生了什麼,讓我經歷到他們的頭痛。所以這內心的功課不可間斷。你不能停止清除工作。另一點是,在我們內心深處有一個「內在的小孩」,夏威夷人叫「」。你的這部份就像是一個電腦庫。你得跟它配合,重新教育它,這樣它就會自動的為你執行清除工作。

』 卡斯女士:你知道,你總說,這「內在的小孩」是我們最好的合作夥伴。我們在尋找的正確的合作伴伙,就是這佛洛伊德所說的「本我」。你能否跟我們說一點關於這「內在的小孩」,因為它也是我們生命的潛化力。當我們做清除工作時它是起到連結作用的重點。』

修藍博士:是啊,這潛意識,這「內在的小孩」,是自創造之始,你的一切資訊儲存的地方。所以,如果你正在尋找一個問題,這資訊已存儲在你的潛意識里。因此,你必需有意願去教導你的潛意識如何放下,如何放下這「記憶重播問題」的模式。所以我才花時間,你到我那兒時,會看到我坐在地板上,做著我的內心清除工作,與自己的潛意識溝通。我會對潛意識這麼說:「這是我們今天要做的,我們今天來此只是為了清除;因此我想謙卑地、謙卑地請你幫助我進行這清除工作。」

卡斯女士:你什麼時候開始對這一部分的探詢的?

修藍博士:從一開始。 卡斯女士:你知道,唉,你跟我說過很多次:「我真不知道你們是怎麼辦到的;你們出門都不先做清除內心的工作。」但我們就是這樣啊,因為我們對這事沒有更透徹的認知。所以,以你來說,你對於我們這些看不到也聽不到事物表象以外的人,會怎麼來解釋?我本身對這些是沒有任何疑問了,但是仍有些人停滯不前,還是想要理解這是怎麼一回事。』』

修藍博士:你其實不能靠理解。所謂的「理解」是一種知識。而我們尋求的是「智慧」,只有神才有真正的智慧。所以對我而言,舉例來說,來到這個有美麗房子的美好地方:在來之前,我會先跟這個地方對話,對這片產業、這個地方說:「我將要到來,而我來唯一的目的是與你修好關系。我不為擁有而來,也不是特意為了錄影、或有其他目的。所以如果有我需要修正的地方,請你讓我知道。」然後我就開始做內心清除的工作。在之前和現在,在你我交談的這個瞬間,我的內心清除工作都一直在進行。當我們去除掉有所求的心念,這清除工作就能不歇止地一直繼續下去。因為這片產業跟人一樣,它也有痛苦,也有欲求。所以我的工作就是刪除任何造成它受苦的東西。是這樣的。

第五章訪問修藍博士關於「荷歐波諾波諾」

梅葆卡斯女士采訪

5. 高中教師能到美國做訪問學者

高中教師想要成為美國訪問者,需要做以下的工作:
1)從國內來到美國做訪問學者,除了個別特例,一般都必須有足夠資金。美國校方資助可能性不大。
2)申請人必須有足夠的學術准備和英語語言知識以保證申請人在接收其的教育機構或其他研究機構進行整個過程的學習。
3)申請人必須出示材料證明接收學校為了指導其英語語言的學習做了特殊安排。
如果申請人的英文水平不足以讓其完成整個學業,學院須出具文件證明為其安排特殊培訓以提高其英語水平。
如果是參加醫學專業本科學習和培訓的人員,必須符合以下幾項特殊的規定。其中包括:必須已經通過外國醫學專業生考試;證明有足夠的英語知識。
必須在完成交流項目後回國居住兩年,必須計劃在美國停留的期限到達後離開。作為訪問學者赴美進行考察咨詢,教學或研究而不行醫的醫生不受上述條件的限制。
4)申請者的學歷和職位越高越好。
學校的知名教授、研究員、博士等。
訪問學者選擇教授和研究組要明確,就是雙方合程度要高,訪問的時間不是特別長,雙方研究方向接近,可以省去很多麻煩,盡早出一些成果,對雙方都有利。

一般訪問學者申請去美國做訪問學者的申請步驟:
1)准備申請資料,包括研究計劃等。
2)聯系國外接收單位。
寫申請信
美方教授如何選擇訪問學者
訪問的要求,程序,時間,規劃, 研修計劃
拿到接受單位offer後准備簽證。

一般訪問學者去美國做訪問學者簽證准備工作如下:
美國大使館敦促學生及交流訪問學者於項目開始前兩個月面談簽證。
赴美學習熱度持續增長,申請簽證的學生數量超過以往。學生簽證和交流訪問學者簽證的審理時間可長達兩個月。
J1和J2簽證申請人在其交流項目開始之前的任何時間都可以被簽發簽證,因此使館建議J 簽證申請人盡早提出申請,以便預留足夠時間進行必要的簽證審理程序。但交流訪問學者簽證的持有者只能比項目初始日期提前30天或更少天數入境美國。返美繼續同一交流項目的申請人不受此限制。
所有J類簽證申請人都應該提前做好准備, 以便能夠在面談時出示下列材料和其它任何與簽證申請有關的支持材料:
有效護照:如果護照將在距您預計抵美日期的六個月內過期、或已損壞、或護照上已無空白的簽證簽發頁, 請在前來面談之前先申請一本新護照。

6. 華羅庚的簡介

華羅庚(1910.11.12—1985.6.12),世界著名數學家,是中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安函數論等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和開拓者。1910年11月12日,出生於中國江蘇金壇縣。1985年6月12日,因心臟病突然發作,於日本東京病逝。國際上以華氏命名的數學科研成果就有「華氏定理」、「懷依—華不等式」、「華氏不等式」、「普勞威爾—加當華定理」、「華氏運算元」、「華—王方法」等。

中文名: 華羅庚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族
出生地: 江蘇金壇
出生日期: 1910年11月12日
逝世日期: 1985年6月12日
職業: 數學家
畢業院校: 清華大學
主要成就: 中國解析數論的創始人和開拓者
代表作品: 《堆壘素數論》《優選學》《高等數學引論》《從楊輝三角談起》
政黨: 中國共產黨
成就: 華氏定理 華-王方法
名言: 工作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同學們好!這節課大家可以稍微輕松一點,由我來給大家講講大數學家華羅庚的故事。
從文明之火初燃的那一刻起,數學就與人類相伴。名垂青史的數學家燦若群星,為什麼要選擇華羅庚呢?我不想誇大他的成就,我知道他在全部的數學史中並不屬於最亮的那幾顆星——歐幾里得、牛頓、伽羅華……他只是他所生活的時代——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芝加哥科學技術博物館列出了88位古今數學偉人,華羅庚位列其中。我選擇他不只因為他非凡的成就和天才的數學創造,還因為他傳奇的經歷。他只念到了初中,卻在畢業後六年半成為一名清華大學的教師,再過七年成為教授;他在西南聯大和聞一多一家隔簾而居的美談;他聽聞祖國解放的消息後放棄安逸的生活選擇回國,並寫出了著名的《致中國全體留美學生的公開信》;他和戰友一起篳路藍縷,生生創造出了一整個「中國數學界」;他在文革期間跑遍全國26個省市,白天親自為百萬工人農民授課,晚上刻苦鑽研數學問題;還有他人生完美的謝幕。
華羅庚是中國一代知識分子的傑出代表,是我們心目中科學家一詞的化身。現在就請允許我來與你們分享他的人生故事。

華羅庚於1910年11月12日出生在江蘇金壇。
著名武俠小說家梁羽生寫過一篇文章《華羅庚傳奇》,提到初中一年級的時候,他曾在數學這一科考試不及格。梁羽生後來親自問華羅庚是不是他曾觸犯那位老師,他說:「不是。我小時候很貪玩的,常常逃學去看社戲。試卷又寫得潦草,怪不得老師的。」經過這次教訓,初中二年級開始,他就知道用功了。
他很早就養成了喜愛思考和不迷信權威的習慣。文學作品中的邏輯也會引發他的思考。初二那年一位國文老師喜歡胡適,分配學生讀胡適的作品,分配給他讀的是《嘗試集》。集中序詩:「嘗試成功自古無,放翁此方未必是,我今為之轉一語,自古成功在嘗試。」華羅庚指出「嘗試成功自古無」中的「嘗試」是嘗試一次的意思,陸游是說從來就沒有嘗試一次就成功的,而胡適末句「自古成功在嘗試」中的「嘗試」是嘗試不懈的意思,這句話講自古成功都在於不懈的嘗試,並不能構成對陸游的「嘗試成功自古無」的反駁,胡適的《嘗試集》對「嘗試」的概念尚且混淆,還值得我讀么?
15歲初中畢業,到上海進了一家職業學校,學校免了他的學費,但他因為交不起飯費而不得不退學回家。沒有學上了,他在雜貨店賣點香煙、針線之類的東西,替父親挑起了養活全家的擔子。
那時候他手邊沒有什麼書,只有一本大代數,一本解析幾何,還有一本50頁的微積分。他就啃這幾本書。他說「那時候我當然也不知道有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只感覺我們應該為國家出一點力,爭一點光。我就這樣開始鑽研學問了。也許有人要說這是笑話,念了幾年書就談鑽研了。那不是笑話!鑽研並不是迷信,並不一定大學畢業才能鑽研,也不是非有齊全的條件不可。實際上,真正肯鑽研的人在什麼場合都可以鑽研。」他說,因為自修的關系,他對中學、大學程度的知識都進行了研究。他對初等數學的方方面面都進行了深入的思考,這為他日後在數學的多個領域有所建樹奠定了基礎。
與他同時代的印度數學家拉馬努金也有類似的經歷。15歲時他得到一本《純粹數學與應用數學基本結果匯編》,該書收錄了在代數、微積分、三角學和解析幾何等方面的五千多個方程,該書中但沒有給出證明。他把每一個方程式當成一個研究題,嘗試對其進行獨特的證明而且還對其中一些進行推廣。這花去了他大約5年的時間,留下了幾百頁的數學筆記。
多年後有個記者問華羅庚,為何選擇數學自修,他說:「我別無選擇。學別的東西要到處跑,或者要設備條件,我選中數學,因為它只需要一支筆、一張紙——道具簡單。」
十八九歲的時候,他又在老師王維克的幫助下回到學校里當會計兼事物。王維克打算讓他去教初一,剛有一個計劃,華羅庚的母親去世了,他也生了一場大病,在床上躺了6個月,從此腿就壞了。走路要左腿先畫一個大圓圈,右腿再邁上一小步。他後來戲稱自己這是「圓與切線的運動」。
二十歲,他開始將自己發現的數學定理寫論文投稿。他常常收到編輯的退稿信,告訴他這個定理已經被法國或英國的數學家解決了。這使他充滿自信,因為他在沒有看到他們結論的情況下自己解決了這些難題。
他的一篇論文引起了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熊慶來的注意。熊慶來詢問同事,這個華羅庚是在哪個大學教書的。當他聽說華羅庚只念過初中時驚奇不已,決定請他到清華來。1931年夏天,華羅庚離開了雜貨店來到清華大學當數學系圖書館的助理員。他每天必須先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整理圖書資料、收發文件、代領文具、繪制圖表等,工作之餘自學數學知識。第二年就升任助教,之後又晉升為講師。從初中畢業生到一個大學教師,華羅庚只花了六年半。他後來對友人說:「人家受的教育比我多,我必須用加倍的時間以補救我的缺失,所以人家每天8小時的工作,我要工作12小時以上才覺得安心。」
1936年,華羅庚二十六歲赴英國留學,這時候清華圖書館所有的數學藏書他幾乎都讀完了。在英國劍橋大學,數學首席教授哈代託人告訴華羅庚,他只要一年就可以獲得博士學位。獲得博士學位需要一年專心研究一個問題,但華羅庚說:「我來劍橋,是為了求學問,不是為了得學位的。」他放棄了博士學位,作為訪問學者同時攻讀七八門學科,在劍橋的兩年時間寫了二十篇論文。論水準,每一篇論文都可以拿到一個博士學位。他提出的一個理論被數學界稱為「華氏定理」,改進了哈代的結論,哈代說:「太好了,我的著作把它寫成是無法改進的,這回我的著作非改不可了!」
1938年,抗日戰爭正進行得如火如荼,英國人要華羅庚留下來教書,他毅然放棄在英國的一切回到祖國,到西南聯大與同胞們共患難。清華大學的資格審查委員會一致通過,讓只有初中文憑的華羅庚晉升為大學教授。
後來有一次他兒子華光推著他走在洛杉磯的街道上,兩位華僑青年認出了華羅庚跑過來問好,說當時日本天皇下了詔書,說中國的故宮和華羅庚不能炸,問他是否知道此事,華羅庚笑著說,自己不但被炸了,而且土埋到了脖子那麼高。
那次大家七手八腳花了好大的力氣才把華羅庚從土裡挖出來。華家因為空襲走投無路,聞一多熱情地讓給他們一間房子,兩家14口人住在16平方米的屋子裡,屋當中用一塊布簾擋開,華家人到自己的卧室要經過聞家的卧室,有了一段讓兩家人都畢生難忘的隔簾而居的生活。華羅庚「親眼看見這位生長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飽經苦難憂患、走過了自己漫長而曲折的道路的老知識分子,怎樣逐步成為一位英勇不屈的民主戰士。」而聞一多常勉勵自己的孩子:「一定要像華先生那樣勤奮用功,認真讀書,將來才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之人。」華羅庚寫詩說:「掛布分屋共容膝,豈止兩家共坎坷。布東考古步西算,專業不同心同仇。」
兩家住在昆明鄉下一個小樓上的廂房,樓下養著豬、牛、馬,晚上牛在柱子上擦癢,樓板就跟著搖晃。沒有電燈就找一個油燈。華羅庚在微弱的燈光下寫出了數論領域的名著《堆壘素數論》。
聞一多教授遇害,華羅庚極端震驚,傷心不已。他後來在文章里說:「實現四個現代化,把中國建設成一個繁榮昌盛的社會主義國家,是聞一多烈士和無數先烈拋頭顱、灑熱血而為之奮斗的理想,我們將用雙手把這一理想付諸實現,我們的任務是光榮而艱巨的。作為一多先生的晚輩和朋友,我始終感到汗顏愧疚,在最黑暗的時刻,我沒有像他一樣挺身而出,用生命換取光明!但是,現在我又感到寬慰,可以用我的餘生,完成一多先生和無數前輩未竟之事業。」
1946年秋天,迫於國內的白色恐怖,華羅庚再次出國,應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魏爾教授之邀赴美進行學術訪問。在美國四年,他拓展了自己的研究方向,不論從物質生活條件還是學術研究條件而言都是他一生中最優越的時光。旅美期間他認真研究了應用數學的情況,特別是電子計算機,要知道那時候第一台計算機才剛剛誕生。1950年,祖國解放的消息傳到美國,華羅庚毅然決定帶領全家回國。在香港,他發表了著名的《致中國全體留美學生的公開信》,讓我給大家讀一下其中的幾段:
也許有人要說,他們的社會有「民主」和「自由」,這是我們所應當愛好的。但我說諸位,不要被「字面」迷惑了,當然被字面迷惑也不是從今日開始。
我們細細想想資本家握有一切的工具--無線電、報紙、雜志、電影,他說一句話的力量當然不是我們一句話所可以比擬的;等於在人家鑼鼓喧天的場合下,我們在古琴獨奏。固然我們都有「自由」,但我敢斷言,在手酸弦斷之下,人家再也不會聽到你古琴的妙音。在經濟不平等的情況下,談「民主」是自欺欺人;談「自由」是自找枷鎖。人類的真自由、真民主,僅可能在真平等中得之;沒有平等的社會的所謂「自由」、「民主」,僅僅是統治階級的工具。
我們再來細心分析一下:我們怎樣出國的?也許以為當然靠了自己的聰明和努力,才能考試獲選出國的,靠了自己的本領和技能,才可能在這兒立足的。因之,也許可以得到一結論:我們在這兒的享受,是我們自己的本領,我們這兒的地位,是我們自己的努力。但據我看來,這是並不盡然的,何以故?誰給我們的特殊學習機會,而使得我們大學畢業?誰給我們所必需的外匯,因之可以出國學習。還不是我們胼手胝足的同胞嗎?還不是我們千辛萬苦的父母嗎?受了同胞們的血汗栽培,成為人材之後,不為他們服務,這如何可以謂之公平?如何可以謂之合理?朋友們,我們不能過河拆橋,我們應當認清:我們既然得到了優越的權利,我們就應當盡我們應盡的義務,尤其是聰明能乾的朋友們,我們應當負擔起中華人民共和國空前巨大的人民的任務!
……
朋友們!「梁園雖好,非久居之鄉」,歸去來兮!……總之,為了抉擇真理,我們應當回去;為了國家民族,我們應當回去;為了為人民服務,我們也應當回去;就是為了個人出路,也應當早日回去,建立我們工作的基礎,為我們偉大祖國的建設和發展而奮斗!
歸國後,他先在清華大學任教,後來又在新成立的中國科技大學長期擔任數學系主任、副校長等職務,為中國培養了一大批科學人才。他廣泛網羅人才,以討論課的方式輔導多組學生在不同的數學領域展開研究,每過四五年,一個領域的學生達到世界優秀水平,他就帶領一批新學生在新的數學領域進軍。要知道普通的數學家一輩子能涉及到的數學領域是很有限的,但華羅庚懷著勤奮刻苦的精神和對祖國的責任心,帶領學生孜孜不倦地在新領域進行攻關,對整個中國數學界功莫大焉。他大力推進計算機的研製,中國的計算機科學也有他的一份功勞。
有一個叫陳景潤的青年給華羅庚寫信,提出他的堆壘素數論中第五章的方法可以用來改進第四章的某些結果,華羅庚大為贊賞,花了很大的努力把他調到北京來工作。許多年以後,陳景潤感激地說:「我是華先生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走後門』調來的年輕人!」後來陳景潤在哥德巴赫猜想方面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但不論他走到哪裡,都會特別自豪地和別人提起「我的老師華羅庚」。
華羅庚經常用自己的經歷鼓勵青年。他說科學是老老實實的學問,不能有半點虛假浮誇。
老老實實的態度,首先就是要扎扎實實地打好基礎。不怕低,就怕不知底。基礎打到什麼程度算夠?他說打好基礎有兩個必經的過程,一個是由薄到厚,一個是由厚到薄。由薄到厚是學習、接受的過程,由厚到薄是消化、提煉的過程。讀一本書,加上自己的註解也就愈讀愈厚;要真正學懂還要把學到的東西經過咀嚼、消化,融會貫通,提煉出關鍵性的問題來。再念書,也就不是一本一本往腦里塞,而變成為在原有基礎上添加幾點新內容和新方法。學習就可以大大加快。
廣泛接受前人成就的基礎上,就要獨立思考、獨立工作。五代時有名的科學家祖沖之對自己的學習總結的方法是:搜煉古今。搜是搜索,博採前人的成就,廣泛地學習研究;煉是提煉,把各式各樣的主張拿來對比研究,最後創立自己的學說。凡是經過自己思考,經過一番努力,學到的東西才是鞏固的,遇到困難問題時,也才有勇氣、有能力去解決。
他提出了搞研究工作的幾種境界。一是照葫蘆畫瓢地模仿。實際上就等於做一個習題。二是利用成法解決幾個新問題。因為新問題和老問題不一樣,可能需要對現有的方法進行一些修改。三是創造方法,解決問題。四是開辟方向。開辟一個新方向可以讓後來的科學家做上幾十年、幾百年。華羅庚自己在數論、代數、多元復變函數論、矩陣幾何等多個領域都做出了奠基性的工作。
他說不懂裝懂就一輩子不懂,要善於暴露自己。要多和別人交流,把自己會的東西告訴給別人,既能幫助別人提高,也能暴露自己的不足。
關於自學,他說:「一、自學最起碼的一條要踏實。從自己水平出發,不要好高騖遠;二、自學要有周密的計劃,要經常檢查;三、在自學過程中要多想多練;四、要以長期性、艱苦性克服自學中遇到的困難。要知難而進,鍥而不舍。」
1964年,華羅庚給毛澤東寫了一封信,建議在生產實踐中推廣優選法和統籌法,認為可以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毛澤東回信稱贊他「壯志凌雲,可喜可賀」。華羅庚由此開始了他深入基層,跑遍祖國大地推廣統籌優選法的工作。他親自到工廠、礦山,冒酷暑、頂嚴寒,用深入淺出的語言向工人農民傳授知識,幫助他們增加生產、提高質量、降低消耗。文化大革命期間,華羅庚不能訪問圖書館,還要時時提防四人幫的冷箭。有些心懷叵測的小人,華羅庚搞理論研究的時候他們批評他脫離生產實際,搞統籌優選的時候又批評他不搞理論研究,華羅庚不為所動。他說:「但你說你的,我干我的。我只知道統籌優選對人民有利,我要搞;我知道,沒有理論就搞不出優選來,所以理論也要搞。」
十年動亂中,四人幫的爪牙們一再要求陳景潤揭發華羅庚的錯誤,他都堅決地拒絕了。他說:「華羅庚教授是國際上有名的數學家,我是走他的『後門』,才從偏僻的地方調到數學研究所的,如果沒有他的提攜,我絕對不可能有今天!」
文革結束以後,國外又邀請華羅庚前去講學,他的老朋友們很關心,也有點擔憂,怕他這些年生疏了學問,要跌跤,要出醜了。他們不知道華羅庚利用國外同行寄給他的出版物繼續自己的理論研究。他一天跑七八個廠房,晚上和助手一起背著別人研究理論。華羅庚到國外以後先開了兩個學術會議,接著利用暑假的時間整理了自己這十幾年來的研究成果,提了十個方面。他說,「我的想法是,與其講我自己所長的,不如講我自己所短的。講自己所長的好不好?……大家都聽不懂。可我自己有收獲沒有?我自己沒有,得不到東西。所以我的想法是,提出10個方面來,好讓人家自由選擇。讓他們選,他們一般選他們最好的東西,最拿手的東西。好,我就到你們那兒講你們拿手的東西。中國古代有個說法,切忌班門弄斧。可我的看法是反過來:弄斧必到班門!你要耍斧頭就要敢到班門那兒去耍。在旁人面前耍,欺負人家幹啥?你到魯班面前耍一耍,如果他說你有缺點,一指點,我下回就好一點了;他如果點點頭,說明我們工作就有相當成績。俗話說:下棋找高手,找一個比我差的人,天天在那裡贏他的棋,贏得每天哈哈大笑好不好?好是好,但你的水平提不高。如果你找高手下,每一次都輸給他,輸這么半年下來,你的棋藝能沒有進步嗎?所以我主張弄斧到班門,下棋找高手。」
79年的這次出訪,華羅庚跑了四個國家,好幾十個城市。有一位美國學者在荷蘭聽了他的報告,寫信給他說:「您在安吶本的演講,是真正令人贊嘆不已的。您向大家證明了,好的學者即使在最惡劣的逆境中,仍然可以做出出色的成績,您是我們這些生活在安逸和穩定環境中的人們,只能感到羞愧。」
應日本亞洲學會的邀請,華羅庚與他的助手定於1985年6月3日至16日訪問日本。因為曾患過兩次心肌梗塞,腿的手術也已經過了保險期,參觀過程中只好坐輪椅。訪問中只安排了華羅庚做一次報告,介紹自己五十年代以來的工作。他寫字已經很困難,由他的長媳整理了一張表作為報告的提綱。為了准備報告他接連兩天謝絕了各種活動。11日晚上他實在無法入眠,吃了安眠葯勉強睡了一會兒。
演講安排在12日下午東京大學的一間報告廳。4時,他在日本數學會會長小松彥三郎的陪同下,手持拐杖走入報告廳,會場響起熱烈的掌聲。4時12分演講開始,他離開了輪椅堅持站著講。一開始他用中文,由翻譯翻成日語。後來在徵求了大家的意見後換成英語。他講得滿頭大汗,先脫掉了西裝又解掉了領帶。規定的45分鍾時間到了,他徵求大家意見,問能不能延長幾分鍾。這次演講一共講了65分鍾。最後,華羅庚說「謝謝大家」,在暴風雨般的掌聲中坐了下來。日本數學家白鳥富美子女士捧著一束鮮花向講台走去。華羅庚突然從椅子上滑了下來。在場的中國教授和日本醫生驚叫著去扶他。他的眼睛緊閉著,面色由於缺氧而呈現紫色,完全失去了知覺。晚上10點零9分,東京大學醫院宣布華羅庚的心臟完全停止了跳動。
他曾說他「最大的希望就是工作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再沒有比這更壯麗的謝幕方式了。
最後,讓我們用一首華老的詩來結束這節課。

埋頭苦幹是第一,
發白才知智叟呆。
勤能補拙是良訓,
一分辛苦一分才。
謝謝,希望採納

7. 修藍博士演講集第五章 三心靈純凈

三心靈純凈

訪問者:梅葆卡斯女士以下簡稱「卡斯女士」

受訪者:修藍博士

修藍博士:神性有能力將它清除掉,這就是所謂的轉化。假如我們不說我們肯負責,它就不會被清除。而多數人們都會說:「是你造成的。」其實是內在自己造成的。』』「』」』

卡斯女士:或許他們是對的!我總是告訴人們,當我發現我負百分之百責任時,我真正發現了自由。我發現不受他人的言語、行為、或變化影響的自由,讓我感到快樂;所以後來我對自己的問題也快樂,因為我可以選擇。可』否談談感覺,像是看到你感覺到你的房子或開車時的一些事。

修藍博士:神性的光明是永遠存在的,光明知道什麼對你最好,光明可以給你生活中最完美的事物,為什麼你還要有所憧景?如果他們生活中的每一件事物都已經是完美的了,為何人們還是憧景,為什麼你還要憧景?能為我解釋這點嗎?

』』 卡斯女士:會不會是因為我們不是處於零的狀態。我們不知道自己是誰,我們以為擁有那些東西,我們就會快樂。也許是這樣吧』』

修藍博士:對我而言,我會清理這樣的想法,就是我自認為我比上帝更知道什麼對我好,我總是清理這個,只有上帝知道,什麼對你好,什麼對我好。只要我處於零的狀態,心靈純凈,什麼都是好的。我從不擔心金錢,也不擔心人際關系之類的事;我只關心我在清除什麼。』

』 卡斯女士:上次視訊課程時,你提到一件事令大家特別受用,每次大家也喜歡提出這點來作分享。你說:我不認識你們,也不知道你們是為了金錢、為了某種人際關系作清除。但是,我是為了與上帝同在而作清除。可以多說一些嗎?』

修藍博士:我把自己清理得如同最初上帝創造我的樣子純凈的心靈,也就是耶穌教給我們心靈純凈;佛教給我們空無;莎士比亞教我們空白。只有在空白中我與上帝的關系達到完美。最完美的關系是純凈的心靈,也才能與上帝對齊。』

卡斯女士:你與大家分享過許多關於莫兒娜的故事。你曾經說過莫兒娜小時候害怕過馬路,她看見一隻巨大的手從天而降。可以請你解釋一下嗎?

修藍博士:這就是上帝的見證。當我們心內有所恐懼、有所欠缺,我們就關閉了上帝的光明。然而神性的光明是永續不斷的。所以我們要放下,以懺悔心清理,說對不起、請原諒我,因為在我心中所進行的,阻擋了本就存在的光明。』

』 卡斯女士:關於跟植物對話呢?你曾提過,莫兒娜曾跟植物說話,來醫治她的母親是嗎?

修藍博士:是的,舉個例子來說:我記得有一天,有個人來向莫兒娜求救。她說好,請給我一天的時間。然後那兩天她就跑到野地里,對著曠野說:這里有個人需要我們的幫助,能舉起手讓我們知道嗎?然後就會有一些植物舉起手,她就走過去採收這些植物,作了些什麼,再把這些植物交給那個人。那個人所拿到的確實是他所需要的草葯。每個人有不同的需求,治療人們不可以像治療牛,全部用相同的葯。荷歐波諾波諾治療法的特點就是因為神性能確切地知道你是誰,你在說什麼,而且回報給你的都是生命中最完美的。就是這麼簡單!

卡斯女士:當然,有人會說對你來說是很簡單

。 修藍博士:我相信這些都是可以清理的,我們受困是因為我們不去清理。若有人說:我才不相信』』這些東西。我會回應他:謝謝,我愛你,非常感謝你。然後繼續前行。耶穌說過:這個世界上會有人拒絕你的好意,那麼就下回見吧,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卡斯女士:可以告訴我們你聽到汽車說話,以及鞋子說它要進來因為要下雨了的事;記得嗎?

修藍博士:這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原則上,只要你是處於零的狀態,你就聽得見上帝的聲音。不論那是一隻鞋、一株植物、天空、我的朋友和你只要你是在零的狀態,你可以聽見萬物對你說話。這是神性,萬物皆俱。有一天我下班回家,把鞋子脫下,正要放進鞋櫥時;我聽到我的鞋子說:「我不想待在那裡。」我就問:「好!那麼你想放在哪兒?」「我想到外面的陽台上。」於是我走向陽台要把鞋子放下時,它又說:「我改變主意了,我要進屋去。」我再問:「你要進屋裡哪兒?」我有些惱怒和煩躁鞋子說:「放在落地窗旁。」我就問它:「為什麼一開始你說要去陽台,現在又要進屋裡?」鞋子回答「因為要下雨了。」我看看天空,萬里無雲,就說:「聽著!外頭一片雲都沒有。」鞋子說:「再過一個小時就要下雨了。」一個小時後,果然下雨了。鞋子有它的見聞覺知,它和我們都有見聞覺知。萬物是一樣神聖的。你如何對待你的鞋子?如何對待你的衣服?他們都是神聖的。

卡斯女士:你曾經提到在路上聽到汽車之間的對話,說我的車主不換機油,沒有好好照顧我。

修藍博士:有一天,我開車去華盛頓,路上停車時,另外一輛車恰好也停下來。我駕的車就說:「海!你好嗎?」另一輛車子就說:「唉!我可是糟透了。」我的車子又問「怎麼啦?」另一輛車子說:「我的主人不照顧我,不給我換機油,不作這個、不作那個;而他還希望我表現良好。」我的車子就說:「那麼你就清理嘛,負起百分之一百的責任吧!」另一輛車子說「扯蛋」。車子也和很多人一樣不願意負起百分之一百的責任。

卡斯女士:有一次,你和莫兒娜乘飛機,機身晃動時你朝窗外看,莫兒娜說:「原因不在那裡。」

修藍博士:所有的事物都是這樣的,舉凡飛機晃動,你家的狗狗出事,你的孩子出錯,你都要反問自己「我裡面究竟作什麼了,才導致我遭遇這些事情。」只要你肯清理,一切都會沒事的。飛機會穩定下來,孩子會離開毒品,你的狗狗也沒事了。最終一切都要回歸到你的內里。

卡斯女士:我們有一些清理工具,像是,大家喜歡它,我在我的書中提過,能告訴我們那天你聽到一個聲響,你說你聽到有人扔了它?因為我們說,我愛你,謝謝你,是不是真有事情發生,當我們那樣做?

修藍博士:我想首先你得說,感激你,人們沒這樣說,他們只是做對他們所做的事情,未心存感激。我會與我的清理過程對話。我會說,我愛你、』』感謝你、請你幫助我脫離這個困境。它們很感激,它們會給你回饋的。有一天,我聽到有東西向上跑,我在心裏面聽到,它們大喊一聲「哇!」我就問:「什麼事啊?」回答「是我!我在做清理。」人們要對生命有珍惜感恩之情。拿這盆植物作譬喻,假如我說「冰藍」我的手靠近它,然後觸摸它;這株植物就會替我做治療,我都不需要付費呢,它就替我作好清理。「冰藍」是清理的工具,把我和這株植物之間的連結清理好;然後當我觸碰它時,這株植物就會給予我來自神性最完美的東西。

8. 名偵探柯南655話劇透

關於655劇透(回歸日常 無主線)

服部と電話してるコナンからスタート
コナンは博士の車に、後ろには探偵団
回転壽司屋に入り、食べ終わって出ようとした所で客の一人が倒れる

31號へ=

柯南和平次通電話 平次對柯南說,灰原提到如果多次吃那個葯,會使變回的時間越來越短,體內抗體會增強

平次勸柯南還是早點對蘭告白心意(似乎是告訴真相 這里不是很確定)

博士請偵探團吃飯,結果餐廳發生殺人事件

31號完
-----日文原文情報-----

服部と電話してるコナンからスタート
コナンは博士の車に、後ろには探偵団
回転壽司屋に入り、食べ終わって出ようとした所で客の一人が倒れる

灰原が麻酔銃で撃ったお陰でバレなくて済んだ
とか、
あの後、灰原に薬100碇くれって言ったけど、
「飲む度に耐性ができて、どんどん効かなくなる。本當に元の體に戻れなくなっても知らないわよ?
まあ、あの探偵事務所の子の前でいいカッコしたいあなたなら、100碇あっても1周間ともたないでしょうしね…」
って言われた事とか、
服部「あの姉ちゃんにバラしてもうた方がええんとちゃうか?
お前も早よ 告りたいやろうし…」
コナン「バ、バーロー んなんじゃねーし、んな訳にもいかねーんだよ!」
とかですね

9. 修藍博士演講集 五 自由

五、自由、

無比感恩訪問者:麗塔.藍蒙哥馬莉女士以下簡稱「麗塔女士」,及瑞克.藍莫斯博士以下簡稱「瑞克博士」

受訪者:修藍博士 麗塔女士:你有沒有在某些時候覺得狀態奇佳,或是圓滿的喜悅,就像……

修藍博士:我從不尋找那些。但是有些時候,對我這位朋友,我會感覺到絕對的愛。那是我經歷過的。我有孩子和孫子。我為他們做清除,因為我想確保沒有和他們連接在一起,這樣他們就可以直接接收到來自神性的資訊,而不是我的資訊。所以我總是清除。有時候,我會收到我孩子打來的電話。我有兩個三十多歲的女兒。我愛她們。』

麗塔女士:你說的切斷,是說切斷業力嗎?

修藍博士:是的,我說的是清除我內部的記憶,那些關於想要控制她們的經歷,批評他們為什麼不做這個,不做那個。我的孩子們很漂亮。我對她們的責任就是讓她們得到解放,從我想要抓住她們的記憶中解放出來。』』』瑞克博士:但是包括清除那些愛的記憶麼

修藍博士:記憶就是記憶。它是死的記憶,沒有所謂的好的記憶。』瑞克博士:那麼讓他們從記憶里釋放出來是否意味著,忘記那些你和他們一起度過的時光?』

修藍博士:或者說,從某個方面,把他們視為上帝。瑞克博士:您剛剛說「或者」,是不是說這兩種說法是完全不同的?「」

修藍博士:當然。因為我會在有生之年持續清除他們。事情本就是如此。我經歷到他們的存在,而我想確保切斷這些連結,讓他們獲得直接來自於神性的資訊,而不是我的資訊。我確定嗎?其實我也不能確定,我只是不停地清除。』』』』』瑞克博士:您或是喬提到過關於經歷奇跡和經歷奇跡的重要。您能多說一些麼?』

修藍博士:我更關心感受自由。』瑞克博士:甚過奇跡?

修藍博士:是的。這個挺有意思,因為它帶起另一話題,有一個傢伙,在澳洲他們叫人傢伙,當我在上課時,他總是說「等等,你是說不要我們有好奇心麼?」這是他的回應,我說:「處於零點,你可以得到敬畏,但是如果』你只是要好奇而不是敬畏,那就只好聽課吧。」事情很難說清楚,因為我不確定 我有沒有得到啟示。說實在話,我不在意這個。我只是做清除,不停地做。所以我沒有意圖去瞭解,例如,有人打電話找我尋求幫助,我以前會做,現在我不做了。在夏威夷有個年輕人,他日子過得不好。據他母親說,人們不喜歡他,他在學校也不愉快。我同意幫助他做清除。我內部發生了什麼導致了他的出現。她母親問如何能幫他。我必須提醒那位母親,不是你幫助他,而是你的內部發生了什麼,導致你如此經歷到他。」』』

』』』』』』』』瑞克博士:你接受個人客戶麼?

修藍博士:我以前接受,也許二十年前吧。但是現在不了。人們應該學會靠自己做清除,不需我們的涉入,我們現在才可以在這里放個假,到全世界走走。 麗塔女士:我很好奇究竟是什麼讓你承諾這麼緊湊的教學時間表?』

修藍博士:以前也有人問過我這個問題,只是他們的問法不同,他們是這麼問的,他們問我:你是怎麼決定要做這個的?我說不知道。人生是一個謎。我只是恰好在此刻出現在這里,這是有很多力量促成的,我不知道那些力量是怎麼把我帶到這里來的。但我很清楚我來這里是為了和你們、這個椅子、這個白板、這個攝影機一起清除。我們拍的東西會被放上互聯網,出現在節目中。節目是靠石油能源做成的,你知道吧?你有手機吧?

麗塔女士:是的。

修藍博士:你知道手機的電力來源是什麼麼?是石油。沒有石油,你們什麼也沒有,也不能用手機發簡訊。我正在清除糟蹋地球的記憶,我們在糟蹋地球,但我們卻幫不上忙。我不得不提醒我自己,沒有人能幫得上忙。每個人都被困在編制好的程式里。必須有人做清除,我願意這麼做,馬文也願意這麼做,全世界越來越多的人願意這麼做。』』』』』

麗塔女士:對於上個問題,我心裡的答案是,或許您希望很多人都能這麼清除。這個或許可以改變人們的意識。

修藍博士:如果沒有人做,我還是會這麼做的。

麗塔女士:但您不是那麼希望的麼?還是說您不去期望形成一股風潮?』

修藍博士:你不認為這是一種操控的形式麼?』

麗塔女士:我有那麼想過。』

修藍博士:那麼我可以抹去你所說的。我要回到零點,讓那些依著神性出現的人自然出現。我在這里不是為了推廣什麼,至少我沒有這麼做的打算。我不自覺的做。我認為去推廣這個,然後讓不應該來的人來了,反而是幫倒忙。』

』』』』瑞克博士:換句話說,推廣是向他們的記憶中推廣,刺激他們的記憶。但是否推廣也可以是鼓勵他們要清除的想法。

修藍博士:外面有七十或八十億的人口。如果我自己清除了,我自己回到零點了,即使只是個例子,所有的人都會回到零點,那麼人內部的神性會去選擇要不要這麼做。而不是去推廣或是操控。』瑞克博士:那麼喬和你寫的書呢?那是不是一種操控?你是怎麼評價這本書的?

修藍博士:那要看是第幾頁了。

麗塔女士:總體來說,你覺得這書怎麼樣?

修藍博士:和你的情況類似,我在寫書前做了清除。他問了我好幾個月,要不要和他一起寫一本書。我做了清除,得到的答案總是否定的,就像你們的情況一樣。突然有一次,我聽到了「好的」,我就同意了。現在我要對書里的每一個觀點,每個字母負責。有人會來問我問題,而我自己也沒有讀完整本書。我的直覺是他是個好人,他的出現是為了讓我做清除,我清除了,然後我聽到了去做這本書的答案。有時候有人會問我和你們一樣的問題,喬覺得這書怎麼樣?我回答說那你得問佛祖或是其他,我沒法替他們說話。」

熱點內容
網吧用的伺服器是什麼伺服器 發布:2025-07-18 18:40:15 瀏覽:935
ftp命令使用 發布:2025-07-18 18:13:05 瀏覽:45
辦稅密碼是什麼 發布:2025-07-18 18:12:32 瀏覽:487
linuxftp文件下載 發布:2025-07-18 18:12:30 瀏覽:941
互聯網網站伺服器搭建 發布:2025-07-18 18:01:06 瀏覽:478
安卓手機怎麼辮真偽 發布:2025-07-18 17:13:14 瀏覽:186
java後台json 發布:2025-07-18 17:12:21 瀏覽:680
手機游戲配置主要看哪些 發布:2025-07-18 17:00:47 瀏覽:148
微課源碼 發布:2025-07-18 16:34:44 瀏覽:1001
壓縮長抱枕 發布:2025-07-18 16:13:38 瀏覽: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