鑰匙加密
⑴ 網路之數據安全(2):鑰匙串加密
鑰匙串:(Keychain)是蘋果公司Mac OS中的密碼管理系統。它在Mac OS 8.6中和iOS7之後被導入,並且包括在了所有後續的各版本中。一個鑰匙串可以包含多種類型的數據:密碼(包括網站,FTP伺服器,SSH賬戶,網路共享,無線網路,群組軟體,加密磁碟鏡像等),私鑰,電子證書和加密筆記等。
⑵ 加密鑰匙扣怎麼復制
以華為P30手機,EMUI10系統為例,門禁鑰匙扣復制手機nfc的方法:
1、首先打開華為手機自帶的APP程序「錢包」,可以看到「門鑰匙」選項。
2、點擊進入「門鑰匙」後,點擊下方的「添加」按鈕。
3、添加後,將我們的門禁鑰匙扣放置於華為手機後蓋處,這時手機會自動打開NFC功能,並讀取門禁卡。點擊下方的「查看支持的門禁卡」,可以查看到華為手機支持的門禁卡類型。
4、讀取門禁卡成功後,點擊下方的「去添加」。點擊後需要驗證華為賬號的密碼,輸入密碼後點擊確定。
5、確定後,手機會自動添加門禁鑰匙。添加完成後可以設置鑰匙的名稱,便於區分用途。
⑶ 功能加密多用戶環境用戶加密鑰匙可以一樣嗎
功能加密多用戶環境用戶加密鑰匙可以一樣。根據相關公開信息顯示在非對稱密碼學中,任何用一對中的一把鑰匙加密的東西都可以用同一對中的另一把鑰匙解密。
⑷ 萬能鑰匙加密的wifi怎麼連接
首先,說說WIFI萬能鑰匙的破解機制:當使用WIFI萬能鑰匙的用戶連接了某個WIFI,軟體就會將這個WIFI的SSID、密碼等信息上傳到伺服器。
之後,如果另一個WIFI鑰匙用戶要求破解這個WIFI,軟體就會登錄伺服器查詢與被破解WIFI名稱相同的WIFI信息(破解時的流量就是用在這了),如果有匹配的信息,嘗試連接,如果沒有,那麼破解失敗。
而WIFI鑰匙破解不了的WIFI有兩種情況:
1、伺服器中沒有匹配的信息或者WIFI密碼被更改
如果是這種情況,可以更換其他的類似軟體嘗試(像是360WIFI這樣的),有時候,萬能鑰匙的伺服器里沒有這個WIFI的信息,但是360的伺服器里有,那麼這個WIFI就可以連接了。
另外,還可以嘗試使用暴力破解的軟體,相信大家也發現了,萬能鑰匙是需要伺服器收錄才能達到「破解」WIFI的效果,其實只是「匹配」而不是「破解」,而有一些軟體是真正通過密碼字典里的密碼進行暴力破解的,即收錄一些常用的WIFI密碼,一個個的嘗試,這類軟體最大的特點是不要流量,但是破解起來動輒幾個小時,而且能不能破解全靠撞大運。這樣的軟體,比較有名的是幻影WIFI。
2、網主設置了Mac地址過濾
這個情況還要有兩種小情況
1 網主將你的設備加入了黑名單 這種情況下可以更換設備連接,另外Android設備還可以更改Mac地址,不過需要ROOT,而且一旦玩不好,還會有損壞手機的危險。
2 網主設置了Mac白名單 那麼對不起,這個問題無解。也就是說,不經過網主同意,你是不可能連上這個WIFI的了。
最後,我建議大家盡可能的不要蹭網,畢竟這種行為會拖慢網主的網速,而且未經網主同意,是一件很讓人厭惡的事。如果自己有網路條件,盡可能不要蹭網。
事實總是殘酷的,不過只能告訴你真相。
1、以現有的技術手段,是沒有辦法破解WPA的加密方式(現在基本上全部WIFI的加密方式),WPA的加密方式安全性很高,根本就破不了。
2、即使破解密碼,人家也有可能設置了MAC地址過濾,你還是上不去。
3、網上的所謂破解密碼軟體,全部都是騙人的,要麼浪費你的流量,要麼根本就是木馬,要小心下載使用。
4、可以下個WIFI萬能鑰匙,但那個軟體只是能上別人分享過的熱點,如果熱點沒被分享過,根本就上不了。
5、也可破解些簡單的數字密碼。比如12345678之類的密碼。
⑸ 汽車鑰匙是如何加密傳送開鎖數據的
現在的汽車電腦板都是非常先進的,比如大眾的防盜系統已經到達了五代。最先進的大眾防盜系統是需要連接大眾總部的終端系統在線解密的。
⑹ 13RSA加密:公開的鑰匙反而更安全RSAEncryption: open keys are more secure
RSAEncryption: open keys are more secure
上節 已經知道,通過模運算這種不可逆的數學工具,密碼學已經發展到不需要單獨發送鑰匙了。
這個突破很大,但它實用嗎?答案是不行。
因為這套方案有個前提——需要雙方一直同時在線,通信才能啟動。而現實中,像我們用微信、發簡訊、發郵件,一般都不用對方立刻回復。這個應用場景的問題不解決,這套方法就沒法商用。
最終實現這個功能的,是第六代密碼法——RSA加密法。
這門課到現在,我們講了很多加密方法,如今大多數都不再使用了。而RSA加密法,仍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方法。像我們的手機支付加密、網銀加密,都會用到它。
關乎錢包和信息安全,你一定得認真聽。
RSA這3個字母,分別代表的是它的3位創立者——Ron Rivest、Adi Shamir、Leonard Adleman。
下面我們用打比方的方式,來說說具體的加密過程:
這個過程的關鍵點就是,對同一把鎖來說,上鎖和開鎖用的是兩把不同的鑰匙,而之前我們說的所有加密法都是使用相同鑰匙的。
所以之前的都叫「 對稱鑰匙 」,而RSA因為使用了不同的鑰匙,所以叫「非對稱鑰匙」,或者「非對稱加密」。
剛剛我們用一個非常簡單的比喻,把非對稱加密過程形容了一下。但還是那句話,比喻是不能代替理解的,實際的思考邏輯是這樣的:
愛麗絲要設計出一把公開鑰匙,之所以公開,是為了讓每個人都能復制這把鑰匙,用來給自己發信息加密用。但這把鑰匙,又一定不能解開加密過的信息。
所以這一步,需要一種不可逆的函數運算,只能加密不能解密,這個就可以用我們上節課說的模運算來實現。
愛麗絲本人還得有一把私人鑰匙,它是不公開的。而這把鑰匙,可以解開用她的公開鑰匙加密過的信息。
具體的細節比較難懂,需要公式的輔助,我來說說關鍵步驟:
愛麗絲展示出來的公開鑰匙,是通過兩個比較大的素數p和q相乘得到的一個更大的數N得到的。p和q具體是多少,愛麗絲只要自己知道就行,千萬不要告訴別人。而乘積N是公開的,誰都可以知道。
凡是要給愛麗絲發消息的人,都需要用N來加密。加密的過程依然用的是模運算,而且模就是N。整個數學過程會保證這個模運算不可逆,所以伊芙就算知道N也沒用。
那愛麗絲是怎麼解密的呢?她解密時就不需要N了,而是要用到p和q的具體值,而這兩個值別人都不知道,只有愛麗絲自己知道。具體來說,愛麗絲私下做的另外一個模運算中的模,不是剛才我們說的N,而是另外一個值(p-1)×(q-1)。你看,在這個公式中就必須要知道p和q到底是多少才行。
至於為什麼一定要是(p-1)×(q-1),你不用糾結,數學原理保證這樣操作能算出一把新鑰匙,這把新的鑰匙就是愛麗絲自己的私鑰。用這把私鑰,一定可以解出原文。
你說,這樣做就能保證安全嗎?伊芙已經知道了一個大數N,她難道不能利用精巧的演算法,找出N到底是由哪兩個大的質數相乘得到的嗎?
不能的,這種不能是由數學保證的。N越大,找到p和q兩個因數的時間就增加得越誇張。現在銀行使用的RSA加密,都要求N是一個超過300位的大數。想分解這樣一個數,大約需要把全球計算機的算力集中起來算上幾億年才行。
有人可能會問,為什麼非要用兩個大的質數相乘呢?用兩個巨大的合數相乘得到N,想把這個N的因數找齊,不是也要很久嗎?沒錯,是要很久。但這樣做的話,最後算出的私鑰也沒法解出原文了。所以,找兩個質數相乘,也是由數學決定的。
1978年2月,頂級期刊《ACM通信》刊登了一篇文章,叫《一種實現數字簽名和公鑰密碼系統的方法》(A Method of Obtaining Digital Signatures and Public-Key Cryptosystems),作者就是姓名以RSA這三個字母開頭的密碼學家。
在文章的第三頁就出現了這么一句:
「我們假設一個場景,愛麗絲和鮑勃是公鑰密碼系統中的兩個用戶。」這篇文章此後所有的技術細節,愛麗絲和鮑勃就成了主角。這是密碼學史上,愛麗絲和鮑勃的首次出現。
這種論文風格很另類,看上去好像在講故事。那為什麼是愛麗絲和鮑勃,而不是湯姆和傑瑞呢?
只要參考之前的通信類論文你就會發現,以往用來指代發送方和接收方的,一直都是A和B,而且由A發出的內容大都是α,由B發出的內容大都是β。
可能這三位密碼學家不想太枯燥,就把名字以A開頭的Alice當做A,把名字以B開頭的Bob當做B,於是愛麗絲和鮑勃就這樣盡人皆知了。
現在我們再來回頭看,密碼學發展的過程中,公開透明的部分越來越多。
到了第六代的RSA加密法,不但加密的操作公開了,連部分鑰匙都公開了。而且公鑰不是情不得已才公開的,而是越公開益處越大,因為這樣才能有更多的人給你發加密消息。到了現在,唯一不能公開的就只有私鑰。
可能聽到這里,你會感覺RSA加密法使用的數學工具很陌生。沒錯,這個方法用到了兩大數學領域的知識——質數方面的應用和數論有關,單向函數的應用和群論有關。
這個演算法背後的數學證明,一般在計算機系《演算法導論》有詳細論述。如果想深入了解,你可以參考這類教科書。
數學有很多分支,現在大多已經成為工程應用的理論基礎了。不過它們化身為應用的范圍有寬有窄,比如群論的應用就廣闊很多,而數論部分就狹窄很多,目前只有密碼學在應用。
1979年,RSA注冊了專利後,還成就了很多信息安全公司。但如果就這樣介紹完RSA加密法是如何創生的,那真的有人要受委屈了。
因為同樣的加密法,其實早在4年就已經有人完整的做出來了。那他們為什麼沒有成為這種非對稱鑰匙系統的專利發明人呢?
道理還是我之前說的,密碼學領域註定會有很多受屈者。
最早發明這種方法的,並不是RSA這三個人,而是詹姆斯·艾利斯(James Ellis)、克里佛·考克斯(Clifford Cocks)和馬爾科姆·威廉森(Malcolm Williamson),我們簡稱他們三人為JCM。
他們都是英國政府通訊總部的員工。不知道你是不是還記得圖靈破解恩尼格瑪機時,那個龐大的情報部門布萊切利園。當時9000名員工,戰後絕大部分都回到了原來的生活中,只有少數轉去英國通訊總部做了公務員,這3位密碼學家就是這樣留任的。
他們之後的研究也全都帶有軍方項目的性質,所以是國家機密。別看1975年他們就做出了整套非對稱鑰匙加密系統,但直到24年後的1997年,人們才知道這件事。這時不要說和RSA爭奪專利發明權了,連RSA的專利甚至都要過期了。
其實在1975年,JCM剛剛做出全套演算法的時候,他們曾經向國家通訊總部提出過注冊專利的要求,但總部沒有批。
幾年後他們聽說RSA三個人注冊了專利後,特別失落,因為他們才是最早的發明人,專利應該屬於他們。但因為軍方的限制,他們只好保持沉默。
到了80年代,隨著計算機性能持續提升,RSA實用性越來越高,連當年拒絕JCM申請專利的通訊總部的長官,都開始後悔了。
而且這種遺憾,隨著時間推移還在持續增加。2006年,RSA數據安全公司被EMC公司花2.1億美元收購。又過了10年,EMC公司又被戴爾公司收購,成為戴爾技術品牌的一員。
1997年,英國公布JCM三人成果不久之後,他們舉行了一次公開演講。
演講結束後,JCM里的威廉森接受采訪,被問到錯失專利的感受時,他說「沒辦法,人生就是這樣」。另一個人考克斯的反應要更淡定一些,他說「我要是想得到公開的贊揚,就不會來做當前這份工作了」,他指的就是在英國通訊總部的工作。
而第三個人,也是最早參與研發的詹姆斯·艾利斯,在演講前一個月剛剛過世,享年73歲。
講到現在,密碼學近代史上,已經有3個重要人物沒有在他們有生之年獲得應有的嘉獎了。
他們都是因為軍方需要保密,而不得不做出犧牲。可從事密碼學研究的人,有相當高的比例就是為政府情報部門工作的。這個屬性就決定了,他們很容易受到歷史不公正的評價。而對我們這些看客來說,關於密碼學的突破,我們能了解到的,只是各國情報部門允許我們了解到的部分。
這是密碼學這個學科分支,獨有的文化特徵。
這節講了RSA加密法的加密原理,知道了這種「 非對稱加密 」的高明之處。
下節引起了整個美國全民大討論的密碼學事件,看看RSA加密法是怎麼被普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