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密碼管理 » 訪問他人對貼春聯的看法

訪問他人對貼春聯的看法

發布時間: 2023-02-06 05:39:19

㈠ 對於春聯你了解多少,每逢春節,為什麼要貼春聯

過年貼春聯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紅紅的春聯不僅可以增強節日氣氛,在古代時,貼春聯還能取辟邪之意,因為春聯在古時候是叫桃符,而桃符可以將邪佞驅除保佑家人平安。所以每一年到了春節,人們往往喜歡早早的在大門上貼上春聯,為全家人取一個好意頭。

春聯其實代表的不僅僅是一種喜慶的春節,還是一種人們對未來一年美好祝願的體現,因為過年四方的孩子都回家過年,大人小孩圍在一張桌子上談笑風生,其樂融融,春節意味著團圓,春節更意味著對未來美好的期冀,所以,過年時一定要貼春聯的。

㈡ 春節習俗之一的貼春聯對現代的影響

  • 春聯俗稱「門對」、「春貼」、「對聯」、「對子」,雅稱「楹聯」。中華傳統民俗文化。喜慶的大紅春聯是對聯的一種,在春節時張貼,故名春聯。春聯的來源其一是桃符。最初人們用以避邪,畫門神像木刻成人形掛在門旁桃木上,再簡化為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名字。春聯的另一來源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後漸漸發展為春聯,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 中國最早的春聯

  • 由桃符演變成春聯,據說是在五代時候,五代十國中的後蜀國主孟昶在公元964年的除夕。令學士辛寅遜在桃符版上寫兩句吉語獻歲,他不中意辛學士的作品,以其詞不工,就自己提筆寫下:

  • 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

  • 這便是我國最早的一副春聯,此後,文人學士把題春聯視為雅事,題春聯風氣便逐漸流傳開來。到了宋代,春節貼春聯已成為一種士族習俗。王安石《元日》詩「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就可說明這一點,在宋人筆記中,也記載了文人喜歡書寫春聯的風氣。

  • 如張邦基《墨庄漫錄》述蘇東坡在黃州,於近歲除時,訪王文甫,見其方治桃符,遂戲書一聯於其上雲:「門大要容千騎入,堂深不覺百男歡。「元代初年,著名書畫家趙松雪一次過揚州迎月樓,主人求趙松雪為其春聯,趙松雪題曰:「春風閬苑三千客,明月揚州第一樓。」

  • 春聯的內容與酒樓非發,主人大喜,以紫金壺奉酬。像趙松雪寫的這種春聯已被當作交際的禮品來看待了。

  • 據說春聯真正普及於民間,用紅紙書,而成為年俗之一,是明代以後的事。在陳雲瞻的《簪雲樓雜記》上記載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時,有一年的除夕前日,匆然心血來潮,命令公卿士庶,門上一定要貼出春聯,表示一番新氣象。

  • 第二天,他微服出巡,到民間觀賞各家的春聯,以為娛樂。在巡遊了一段路後,他忽然發現有一家沒貼春聯,便遺侍從去查問究竟。原來那家主人是閹豬的,既不識字,也不會寫,年前事忙,尚未請人代筆。太祖聽後,叫人取來文房四寶,欣然揮毫道:「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

  • 信手拈來,語氣不凡。侍從捧著對聯,交給了閹豬人家。後來閹豬主人獲悉是皇上御筆親制的對聯,便裝裱起來,掛在中堂,視為家寶,每日燒香敬奉。據說,春聯兩字的正式命名,就始於明太祖朱元璋。

  • 從那時起,春聯在廣大農村鄉鎮廣泛流行,並在後芤一直盛行不衰。一般人家最常用的春聯有「爆竹一聲除舊歲,桃符萬戶迎新年」,「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門迎春夏秋冬福,戶納東西南北財」等等,家家戶戶年前貼春聯,把春節點綴得春意盎然,喜氣洋洋。


㈢ 貼春聯的習俗,主要內容及你的感受。

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於門上,辭舊迎新,以增加節日的喜慶氣氛。
看到一家家、一戶戶、一副副字體不一、內容豐富的對聯,可以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淳厚的鄉風民俗和濃郁的年味,感受萬家團圓、和和美美、喜氣洋洋的歡欣和對美好願景、幸福生活的殷殷期盼。
貼春 聯讓人感到幸福團圓的感覺,同時,紅色的春聯讓感覺以後的生活會紅紅火火生意興隆,財源廣進的意義。也表露對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對生活的美好祝福。
生活是美好的還得靠人來創造。這種習俗更是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美好傳承,在忙忙碌碌的生活中,也只有此時讓生活更加貼近我們,可以和家人在一起談笑自我。
編輯於 2020-01-14
查看全部3個回答
教你區分春聯的上下聯和正確貼法
正品低價_品質保障_極速發貨_輕松購物_你想知道的,這里全都有!更多精彩內容,盡在拼多多
上海尋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廣告
找客廳的畫?就上阿里巴巴
根據文中提到的貼對聯為您推薦
客廳的畫采購批發,盡在阿里巴巴!阿里巴巴,匯聚海量商機信息,提供便捷在線交易!
1688.com廣告
貼春聯的習俗,主要內容及你的感受。
專家1對1在線解答問題
5分鍾內響應 | 萬名專業答主
極速提問
籃球大圖 正在咨詢一個旅遊問題

㈣ 過年貼春聯的理由

貼春聯表達美好期盼
如果從秦漢開始計算,中國貼春聯的歷史已有兩千年,那麼為什麼中國百姓對貼春聯一直情有獨鍾呢?這就涉及到中國百姓傳統的思維觀念問題。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中國人民自古就有個樂觀的思維觀念,就是寄希望於未來,祈盼未來會給自己帶來好運。無論在過去的一年裡有什麼高興、得意的事,還是有什麼不如意的事,總是希望未來的一年過得更好,所以在新春即將到來之時,貼春聯恰好是達到這種目的的最佳選擇。
他們藉助於春聯表達對即將過去的一年的歡喜和幸福的心境,或者表達對新的一年的期盼與厚望。在他們的傳統的觀念里,一年中有個好的開端是最愜意的事,最吉利的事,所以,每到春節就通過貼春聯表達自己的美好感受和對未來的一種美好期盼。
同時中國人民過春節很講究喜慶、吉利、熱鬧,吃好的,喝好的,放鞭炮,走親訪友等都是喜慶心理的反映,而貼春聯恰恰是強化人們的喜慶心理和渲染氣氛的一種外在的手段。
貼春聯有講究
關於春聯還有很多講究。據說桃木是紅色的,紅色可以辟邪,象徵吉祥,所以後來的春聯都是用紅紙書寫。除此之外,春聯還有一些講究,比如,門心、框對、春條、斗方等都有要求,這比原來的桃符有了很大的進步,它不再是單純的將畫像畫於桃符上,而是將自己對來年的美好心願寫在紙上表達出來。
貼春聯也有很多講究,若是貼得不當,就會被人笑話。傳統貼春聯的方法為,面對大門時,上聯在右,下聯在左,橫額文字順序為從右至左。另一種是常用的貼法。解放後由於橫式書寫格式改為由左向右,春聯也可以上聯在左,下聯在右,橫額順序也是從左至右,適合人們的閱讀習慣。若是將兩種春聯貼法「混合使用」,就不太文明。

㈤ 貼春聯的意義是什麼

貼春聯的意義: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新春開始,第一件事便是貼門神、對聯。 每當大年三十日(或二十九,部分地區可能更早),家家戶戶紛紛上街購買春聯,有雅興者自己也鋪紙潑墨揮春,將宅子里里外外的門戶裝點一新。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據說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



(5)訪問他人對貼春聯的看法擴展閱讀: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斤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斗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具、影壁中,但將春聯的上下聯貼顛倒的大有人在。

首先要區分門的上下首。在面對大門時,右手方向為上首,左手方向為下首。貼對聯時上聯貼上首,下聯貼下首。解放後由於橫式書寫格式改為由左向右,春聯也可以上聯在左,下聯在右,橫額順序也是從左至右,適合人們的閱讀習慣。若是將兩種春聯貼法「混合使用」,就不太文明。其次是區分春聯的上下聯。

㈥ 你對過年貼春聯有什麼看法

貼春聯是傳統習俗,保持貼春聯習慣是對我國傳統文化的有效繼承。另外,聯文大都表達對新的一年美好的期盼或者對黨、政府的由衷贊美,是人民的一個精神寄託!還有書寫對聯也體現該家庭成員書法功底,是書法藝術在民間流傳的重要渠道。

㈦ 貼春聯的寓意和象徵是什麼

1、由來

一說春聯來源於桃符。據《後漢書·禮儀志》說,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書「神荼」、「郁壘」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戶,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時歲記》上說:「春聯者,即桃符也。」五代時,西蜀的宮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寫聯語。

春聯的另一來源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後漸漸發展為春聯,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3、講究

1.春聯的上聯和下聯一定要分清楚:上聯一般是仄聲結尾,也就是三四聲,下聯一般是平聲收尾,也就是一二聲,仄起平收。

2.左右要分清楚:仄聲貼右邊,平聲貼左邊。

3.貼春聯的最佳時間(2個時段):臘月二十九下午13點-15點,寓意來年紅紅火火;除夕早上6點-12點,寓意好事全在今年發生。

㈧ 貼春聯的感受

個人認為「通過貼春聯這件事,」我「不僅練習了書法,而且還學到了關於春聯的知識,更重要的是我感受到了勞動帶來的喜悅。」

」寒假期間,我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走親戚、放鞭炮和看電視。可是我覺得最有意義的事情是和爸爸一起回老家貼春聯。

除夕這一天的上午,我和爸爸一起貼春聯。我們先把堂屋的大門用抹布擦乾凈,然後把舊的春聯用手撕下來。可是,舊的春聯緊緊地粘在大門玻璃上,就是撕不下來。我想:用刀刮?不行,這樣會刮壞玻璃的。怎麼辦呢?我突然看到了院子里的那口水井。

對啊,還是用水吧。於是,我提了一桶水,用抹布把舊的春聯弄濕,過了幾分鍾,舊春聯就很好撕下來了。最後我和爸爸又用乾的抹布把大門玻璃擦得乾乾凈凈。

接下來就是要貼新的春聯了。春聯是我在假期書法班老師的指導下寫的。為了寫好它,我認認真真地練了好幾天。所以我和爸爸小心翼翼地用雙面膠先貼在春聯的背面,然後爸爸拿著上聯的上面,我拿著上聯的下面,平整對稱地貼在右邊大門上。接著又把下聯也整齊地貼在了左邊的大門上。

我們終於把春聯貼好了。「和順一門有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真不錯!」爸爸在旁邊不停地誇獎我。我看著自己寫得春聯被貼到了大門上,心裡說不出有多開心!練字時的枯燥和辛苦都飛到了九霄雲外。「

貼春聯的由來

春聯也叫『對聯』、『門對』、『對子』,象徵了吉祥。對聯要講究對仗工整,字數相等,押韻協調。貼春聯是一種名族風俗,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春節貼春聯的民俗開始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

貼對聯可以感受到華夏文化的博大精深;可以感受到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可以感受到新的一年到來的喜悅之情。可以感受到對未來的美好期盼。春聯真是五花八門,各種各樣,有的春聯貼在門上,代表願望和祝福,有的貼在車上,代表平安。

㈨ 對對聯的一些看法

從傳統對聯角度來看,出題的對聯叫出句,對應的對聯叫對句。出律時要求有平仄,要求上聯尾字為仄,即上聲(第三聲)和去聲(第四聲);下聯尾字為平,即陰平(第一聲)和陽平(第二聲),不然就不會朗朗上口。平仄合律就是為了抑揚頓挫的韻律。但從步入現代文化的范疇看,更多的人不在拘於對聯一些枝末小節,也拋棄了一些約束的繁冗條框。
現在更多的人更看重對聯的意境和韻味,倒不怎麼在乎上下聯之間的字字平仄對仗,很多人也不去管或不懂什麼是平仄,這讓傳統對聯有了一種現代對聯改革和創新的味道。而且只要聲母和韻母在上下聯的首尾聲調只要不是一致的,總會有些許抑揚頓挫的感覺,從而大都會有那麼一些韻味的。
而著隨著文化的變遷和時代的與世俱進,對於對聯的壓仄已經沒有如從前這般傳統和講究了。只要對字工整,字意相對或相近,數字相同且不會上下重字,而且上下聯之間首尾兩字的音調不一樣,音韻讀起來朗朗順口,且整個聯對讀起來有意境,則是為一個較合律的對聯了。

熱點內容
線割編程軟體 發布:2025-08-23 19:06:41 瀏覽:51
下載看門狗2怎麼解壓 發布:2025-08-23 19:03:38 瀏覽:177
2008搭建dhcp伺服器 發布:2025-08-23 19:01:19 瀏覽:717
安卓主題商店如何停止續費 發布:2025-08-23 18:55:31 瀏覽:622
linux使用swap 發布:2025-08-23 18:50:20 瀏覽:294
c語言求數組長度函數 發布:2025-08-23 18:50:11 瀏覽:644
androideclipse打不開 發布:2025-08-23 18:44:56 瀏覽:985
中高低配家用車的配置有哪些 發布:2025-08-23 18:44:48 瀏覽:362
電腦伺服器啟動流程 發布:2025-08-23 18:01:12 瀏覽:47
ftp使用的協議 發布:2025-08-23 18:01:09 瀏覽: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