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密碼管理 » 盧森堡首相訪問

盧森堡首相訪問

發布時間: 2023-02-24 01:08:12

㈠ 盧森堡是在哪個國家

問題一:盧森堡是哪個國家的 盧森堡是歐洲的一個國家,首都是盧森堡市
位於歐洲西北部。是工業國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位居世界前列,鋼鐵、金融、廣播電視是三大經濟支柱產業。因國土小、古堡多,又有「袖珍王國」「千堡之國」的稱呼。

問題二:盧森堡屬於哪個國家 盧森堡是歐洲的一個國家,首都就叫盧森堡。

問題三:盧森堡是哪國的 盧森堡,全稱為盧森堡大公國,位於歐洲西北部,被鄰國法國、德國和比利時包圍,是一個內陸小國,面積相當於中國一個縣。也是現今歐洲大陸僅存的大公國,首都盧森堡市。因國土小、古堡多,又有「袖珍王國」、「千堡之國」的稱呼


問題四:盧森堡曾經屬於哪個國家? 盧森堡是世界上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人均GDP居世界首位。自然資源貧乏,市場狹小,經濟對外依賴性大。鋼鐵工業、金融業和廣播電視業是盧經濟的三大支柱。盧資源貧乏。森林面積近9萬公頃,約占國土面積的1/3。盧以鋼鐵為主,化工、機械製造、橡膠、食品工業也有較大發展。工業產值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0%,從業人員佔全國就業人口的40%。盧素有「鋼鐵王國」之稱,人均鋼產量約5.8噸(2001年),居世界首位。農業以畜牧業為主,糧食不能自給。農牧業產值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有耕地12.5萬公頃。農業人口佔全國人口4%。主要農產品有小麥、黑麥、大麥和玉米。 [編輯本段]新聞出版有6家日報:5家德文報,1家法文報,日發行量共約13萬份。其中,《盧森堡言論報》(德文)日發行7.5萬余份;《日報》(德文)日發行2.5萬余份;《新聞》(德文)日發行2萬余份;《洛林共和報》(法文)日發行2萬余份。盧森堡電視台用法、德、荷、盧語播送,星期日還有義大利語節目。盧森堡廣播電台用法、德、英、盧、荷等多種語言廣播。 [編輯本段]外交主張在國際關系中應遵循的准則是:平等、不使用武力和武力威脅、反對軍備競賽、遵守國際法、尊重人權、尊重小國利益。盧對外政策以歐洲為重點,與比利時、荷蘭結成經濟聯盟,是歐盟和北約成員國。
與中國關系:1972年11月16日,盧中兩國建交。2004年11月,容克首相對中國進行工作訪問。2006年9月,盧森堡大公亨利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 [編輯本段]簡要歷史古代盧森堡屬高盧地區,居民屬比利時部族,公元前1世紀為羅馬凱撒軍團征服。
公元5世紀法蘭克人侵入,成為法蘭克王國一部分。法蘭克王國分裂後,盧森堡地區在963年成為阿登伯爵西格弗里德的領地。1060年其後裔康拉德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盧森堡伯爵,盧森堡領地基本形成。
1308年盧森堡伯爵亨利四世被選為神聖羅馬皇帝,稱亨利七世,開創了帝國的盧森堡王朝 (1308~1437) 。盧森堡於1364年升為公爵領地。
15世紀盧森堡為勃艮第公爵所控制,16世紀初轉歸哈布斯堡王朝的查理一世統治。1556年又轉歸西班牙國王統治。
16世紀末起,盧森堡的冶鐵業開始發展起來。
17世紀盧森堡捲入三十年戰爭。
1659年簽訂《比利牛斯和約》,盧森堡南部一些地區劃歸法國。
1684~1697年法國曾佔領盧森堡全境。
1714年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結束後,盧森堡隨西屬尼德蘭一起轉歸奧地利。
1795~1814年法國佔領盧森堡。
1815年維也納會議決定,盧森堡升為大公國,以尼德蘭國王為大公,同時又加入德意志邦聯,由普魯士軍隊駐防,盧森堡東部一些地區劃歸普魯士。
1830年尼德蘭分裂為荷蘭與比利時兩個王國後,1839年倫敦條約規定,盧森堡地區西半部劃歸比利時,東半部成為以荷蘭國王為大公的有獨立地位的國家。
1848年歐洲革命波及盧森堡,開始制定君主立憲性質的憲法。
1866年盧森堡脫離德意志邦聯。
1867年《倫敦條約》確定盧森堡為獨立的中立國。
1868年制定君主立憲制憲法。
1890年徹底擺脫荷蘭王的統治,由拿騷-瓦爾堡家族專領,盧森堡大公國獨立。
19世紀末20世紀初盧森堡經濟迅速發展,尤其是冶鐵煉鋼業成為國家主要工業,成為發達的工業國家。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軍隊佔領盧森堡,大公及 *** 為德國控制。1921年盧森堡與比利時訂立關稅經濟同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法西斯軍隊於1940~1944年佔領盧森堡,將盧森堡兼並為德國行政區管轄地。大公與政......>>

問題五:盧森堡是哪個國家 走進盧森堡
盧森堡,全稱為盧森堡大公國,是現今歐洲大陸僅存的大公國,位於歐洲西北部,東鄰德國,南毗法國,西部和北部與比利時接壤。由於其地形富於變化,在歷史上盧森堡處於德法要道,地形險要,一直是西歐重要的軍事要塞,有北方直布羅陀的稱號。盧森堡是工業國家,也是歐盟中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最高的國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位居世界前列,經濟高度發達,鋼鐵、金融、廣播電視是其三大經濟支柱產業。因國土小、古堡多,又有「袖珍王國」「千堡之國」的稱呼。 盧森堡被阿爾澤河和佩特羅斯河分為兩部分,中間是河谷地帶,而新舊兩城就被河谷分為兩部分,有100多條橋梁相連,其中有古色古香的磚牆,亦有現代化的金屬橋,建築精巧,各具特色。由於遊客眾多,盧森堡的物價頗高,幸而市內面積不大,名勝點集中,游覽一天已足夠。
盧森堡基本信息:
中文全名:盧森堡大公國
英文名:TheGrandDuchyofLuxembourg,LeGrand-DuchédeLuxembour
簡稱:盧森堡
首都:盧森堡市
所屬洲:歐洲
面積:2,586.3平方公里(世界第176名)
人口:493,500
民族:盧森堡人
語言:法語、德語(其中法語多用於行政、司法和外交;德語多用於報刊新聞;盧森堡語為民間口語,亦用於地方行政和司法。)
宗教:天主教 時差:比格林尼治時間早1小時,比北京時間晚7小時
貨幣與匯率:盧森堡法郎
國家電話區號:+35
電壓:230伏特、50赫茲
國家代碼:LUX
最佳季節:3月-8月最佳,此時盧森堡日照充分,溫度適宜,多有民俗活動舉辦。
建議遊玩:1天
人均花費:¥3000
簽證難度:難

問題六:盧森堡簡介? 盧森堡被稱為「千堡之國」,全國城堡林立,首都盧森堡市就是一座最大的古堡。盧森堡東部森林密布,城鎮中時時傳來優美的民族音樂聲,村民們身著鮮艷的民族服裝在街上歡歌曼舞;南部平原則是遍地葡萄,生產的葡萄酒醇香清甘,帶有水果芳香。
概況
首都:盧森堡市
人口:約37萬
語言:法語,德語,盧森堡語
國花:玫瑰
氣候:北部氣候寒冷,冬季平均氣溫在0℃以下,最低氣溫在-15℃左右;夏
季平均氣溫18℃左右;南部氣候宜人,冬季平均氣溫在2℃,夏季平
均氣溫17.5℃-19.5℃。
經濟:盧森堡為工業國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位居世界前列。有鋼鐵、化工
紡織、食品、木材等工業部門。人均鋼產量多年位居世界首位。畜牧
業發達,飼養牛和豬等。農產品有麥類、馬鈴薯、水果等。
盧森堡被稱為千堡之國,全國城堡林立,首都盧森堡市就是一座最大的古堡。盧森堡東部森林密布,城鎮中時時傳來優美的民族音樂聲,看到村民們身著鮮艷的民族服裝有街上歡歌漫舞;南部平原則是遍地葡萄,生產的葡萄酒醇香清甘,帶有水果芳香。鋼鐵工業是國家的經濟命脈。對外貿易在國民經濟中占極重要的地位。主要出口鋼村,進口多為工業原料和消費品。 首都盧森堡市為國際金融中心之一,市內設有許多歐洲經濟共同體的重要機構。
盧森堡其實上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早在公元三世紀,已有人在此定居,至公元963年,古羅馬帝國阿登公爵之弟西烈弗魯克,在河畔建了一座城堡,稱為盧澤爾堡,意思是小城堡。後漸成市鎮。公元1347年,盧澤爾堡升格為大公國,而名稱亦漸在傳聞中改變,成為今日的盧森堡大公國。
歷史上,盧森堡處於德法要道,地形險要,一直是西歐重要的軍事要塞,在全盛時期,盧森堡市曾經有過三道護城牆,數十座堅固城堡,23公里長的地道和暗堡,進可攻,退可守,因攻有北方直布羅陀的稱號。今日的盧森堡,雖然面積小,但古跡處處,城堡眾多,吸引不少遊客。
盧森堡被阿爾澤河和佩特羅斯河分為兩部分,中間是河谷地帶,而新舊兩城就被河谷分為兩部分,有100多條橋梁相連,其中有古色古香的磚牆,亦有現代化的金屬橋,建築精巧,各具特色。由於遊客眾多,盧森堡的物價頗高,幸而市內面積不大,名勝點集中,游覽一天已足夠。

問題七:盧森堡國家有多大 盧森堡國土面積為2586.4平方公里,是西歐的一個內陸國家,被法國、德國和比利時包圍。

問題八:歐洲國家盧森堡是屬於哪一種國體的國家 盧森堡大公國,簡稱盧森堡
是世界唯一的大公國。位於歐洲西部,雖是」袖珍王國」但經濟十分發達,是世界最富裕的國家之一,是世界著名的鋼鐵王國和金融中心。盧森堡住著28萬本國人和17萬外國移民,民族文化比較多樣化,生活也較和諧。首都盧森堡城。
大公國是以大公或者女大公為國家元首的國家 。大公是世襲的, 掌握國家最高權力。大公國出現於歐洲中世紀封建割據時期。9 世紀末,東斯拉夫人以基輔為中心,建立起統一的封建大國基輔羅斯,其最高統治者為羅斯大公。13世紀時,東歐各封建領地曾一度建立聯合的封建國家立陶宛大公國;立陶宛大公是最大的封建主。現代的盧森堡大公國和安道爾大公國是實行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國家。

㈡ 荷蘭跟巴西外交關系

與中國關系
政治關系
1662年,鄭成功從荷蘭殖民者手裡收復台灣。
中荷於1954年11月建立代辦級外交關系,1989年,荷隨同歐共體對我「制裁」,兩國關系受到較大影響。1990年10月後,中荷關系逐漸改善。1997年4月,中荷關系因人權問題再次受到影響。1997年底,荷改變在涉我人權問題上的立場,中荷關系恢復。
經貿關系
從2003年起,荷已連續10年成為在歐盟的第2大貿易夥伴。自1980年以來對荷貿易一直順差,但對荷出口70%都屬轉口貿易,50%以上屬於加工貿易。
文化、教育、科技和軍事交流
中荷簽有文化合作協定(1980年),雙方文化交流活躍。2005年10月,中國在荷成功舉辦「阿姆斯特丹中國節」。2008年11月,兩國續簽合作諒解備忘錄。
2012年,共有8873名中國留學生在荷蘭學習,荷在華留學生1818人。2005年5月兩國政府簽訂相互承認高等教育學位證書及入學的協議(2006年6月生效)。中國在萊頓大學海牙分校和格羅寧根大學各設有一所孔子學院。
中荷兩國簽有科學技術合作協定。2001年,兩國簽訂為期15年的戰略科學聯盟計劃,至今已選定6個項目執行合作研究。
1995年,荷蘭海軍「內斯」號和「加倫」號導彈護衛艦對上海進行非正式訪問。
1998年1月,荷國防部秘書長巴斯率後勤代表團訪華,2月,荷國防參謀長范登布雷蒙應邀訪華。
1999年10月,中央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長遲浩田一行過境荷蘭,會見了荷國防大臣德赫拉夫。
2006年10月,荷在華設立武官處並派駐首任武官。
中荷兩國地方往來頻繁、密切。截至2013年7月,兩國已建立26對省、市友好關系。
相互設領情況
荷蘭在中國上海、廣州、香港設有總領館。中國近代與荷蘭的外交關系終於在1997年恢復全面關系。
同美國關系
政治上荷主張同美保持平等夥伴關系,軍事上依靠美核保護傘,強調美在歐洲的存在是歐洲穩定的重要保證;經濟上美是荷在歐盟以外最大的貿易夥伴,2003年兩國貿易額達317億美元,約占荷外貿總額的7.35%;雙方互為主要投資國。荷對美拒絕批准《京都議定書》及阻撓成立國際刑事法庭不滿,但積極支持美國在伊拉克問題上的立場,後在國內反戰勢力壓力下,立場有所後退,未出兵參與。兩國高層互訪頻繁。1995年11月,女王貝婭特麗克絲和王夫克勞斯親王對美國進行私人訪問,會見了柯林頓總統。1997年5月,荷舉辦紀念馬歇爾計劃實施59周年活動,美國總統柯林頓及歐洲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等出席。1999年4月,北約華盛頓首腦會議後,科克首相與其他歐美領導人非正式會晤,共同探討「第三條道路」問題。9·11事件後,荷領導人發表聲明,譴責恐怖分子對美國的襲擊,支持美反對恐怖主義的行動。2003年2月、4月,外交大臣夏侯雅伯兩度訪美。5月,亞力山大王儲夫婦訪美。9月,首相鮑肯內德訪美。
同歐洲國家關系
1997年上半年,荷輪任歐盟主席國,科克首相和范米爾洛副首相兼外交大臣先後訪問了德、法、英、意、西、葡等歐盟國家,推動簽訂了修改《馬斯特里赫特條約》的歐盟《阿姆斯特丹條約》。1998年荷蘭成為首批歐元成員國之一。1999年德國總理施羅德、芬蘭總統阿赫蒂薩里、北約秘書長索拉納和羅伯遜等相繼訪荷;荷女王貝婭特麗克絲、首相科克、外交大臣范阿爾森等分別出訪德、法、西班牙等國。2000年歐盟委員會主席普羅迪、法總統希拉克先後訪荷。
2000年10月,科克首相訪問土耳其。
2002年8月,鮑肯內德首相首次出訪即訪問了比利時、盧森堡和歐盟總部。10月,鮑肯內德首相訪問德國。2003年,荷擔任為期一年的歐安組織輪值主席,撥款1300萬歐元,確立反恐、打擊非法販運、強化歐安組織派往有關國家小組工作,發揮解決地區沖突作用的三大重點工作目標。2004年下半年,荷再次輪任歐盟主席國。
荷與東歐國家高層互訪增多,1997年3月,科克首相和范米爾洛副首相兼外交大臣訪問俄羅斯,范米爾洛副首相兼外交大臣訪問阿爾巴尼亞;7月,貝婭特麗克絲女王訪問波蘭;9月,范米爾洛副首相兼外交大臣訪問俄羅斯。1997年俄羅斯總理切爾諾梅爾金(10月)訪荷。1998年3月,羅馬尼亞總統康斯坦丁內斯庫訪荷,科克首相訪問波黑;10月保加利亞總統斯托揚諾夫訪荷。1999年5月,科克首相及荷外交國務大臣博斯霍普訪問波蘭,就波加入歐盟的准備工作與波官員進行探討;8月,荷國防國務秘書范霍夫訪問波斯尼亞;在薩拉熱窩舉行的東南歐(巴爾干)穩定公約峰會上,科克首相宣布從下一財政年度開始,荷每年向公約所規定的東南歐國家提供5億荷盾的援助。荷還積極參與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對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的空襲。2000年11月,阿爾巴尼亞總理米塔訪荷。同年5、6月,科克首相分別訪問匈牙利和羅馬尼亞。2001年,科克首相先後對俄羅斯(1月)、保加利亞(4月)進行訪問;女王貝婭特麗克絲先後對俄羅斯(6月)、羅馬尼亞(11月)進行訪問。匈牙利總理5月訪荷。2002年6月,看守內閣首相科克訪問波斯尼亞。12月,哈薩克總統納扎爾巴耶夫訪荷。2003年10月,首相鮑肯內德訪問即將加入歐盟的波蘭和匈牙利。
同其他國家關系
1999年2月,荷蘭女王貝婭特麗克絲與科克首相赴約旦出席侯塞因國王葬禮;3月,南非總統曼德拉訪荷,支持歐盟與南非達成貿易協議;8月,荷議會代表團及發展合作大臣赫爾弗肯斯訪問非洲,范阿爾森外交大臣對中東進行穿梭訪問,分別會晤以色列、巴基斯坦、阿曼和敘利亞和土耳其領導人;9月,赫爾弗肯斯發展合作大臣訪問馬里,並與到訪的美國務卿奧爾布賴特舉行會談;10月,范阿爾森外交大臣與亞歷山王儲前往坦尚尼亞出席尼雷爾葬禮;10-11月,荷外貿大臣易伯瑪訪問古巴;11月,德赫拉夫國防大臣訪問以色列。2000年10月,巴西總統卡多佐訪荷;荷蘭王儲威兼·亞歷山大訪問摩洛哥。2001年2月,科克首相訪問厄利垂亞、衣索比亞、南非。2002年4月,為紀念荷加交往300周年,荷王儲亞歷山大夫婦訪問迦納,這是王儲夫婦第一次正式出訪。9月,荷首相鮑肯內德出席在南非舉行的可持續發展問題首腦會議。2003年8月,外交大臣夏侯雅伯訪問非洲大湖地區。

㈢ 俄羅斯盧森堡關系

歐盟小國盧森堡近日訪問烏克蘭的新聞也帶了一波熱度,很多人詫異,在俄烏戰爭膠著之際,一個小國來烏克蘭湊什麼熱鬧。盧森堡確實是小國,但來訪烏克蘭倒不是湊熱鬧,而是給俄羅斯添堵來的。在來訪中盧森堡堅定的表明了對烏克蘭的支持,在當前的節骨眼,可以說給烏克蘭雪中送炭,給俄羅斯雪上加霜。

盧森堡面積2500多平方公里,人口60餘萬,確實是個小國,但它也是歐盟和北約的創始國,由於加入歐盟和北約需要全體成員國的同意,因此在烏克蘭加入一事上盧森堡與美英法德這些大國同樣重要。習慣於等級制思維的人可能不太好理解這種情況,在很多中國人眼中這種小國可以忽略不計,但實際上很多重要的國際場合根本不能忽視他們的存在。
早在6月2日,澤連斯基就用視頻方式向盧森堡議會講話,呼籲盧森堡支持烏克蘭加入歐盟。6月21日盧森堡首相訪問烏克蘭,可以看做是這次呼籲的回應。在這次來訪中,盧森堡明確支持烏克蘭加入歐盟,此外還表示將把國防預算的15%捐給烏克蘭抵抗俄羅斯。盧森堡21年GDP大約600億美元,國防預算大約佔0.57%,算一下這筆錢大約為5千萬美元。

盧森堡的面積和人口比中國很多地級市都小,其本身當然不具備對抗俄羅斯的實力。但是加入北約的盧森堡依靠的是集體防衛力量,並不害怕俄羅斯。此外,盧森堡對烏克蘭的堅定支持,也與盧森堡本國的慘痛教訓有關。盧森堡在1867年就宣布為中立國,但是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被德國侵佔,這讓盧森堡認識到中立國地位並不能阻止野心家的侵略。因此在1949年作為創始國加入北約,走上依靠集體力量防衛的道路。
俄羅斯曾經許諾烏克蘭保持中立地位就尊重烏克蘭的主權,但是吞並克里米亞在盧森堡看來,就像當年的德國兩次將其滅國一樣,因此盧森堡並不相信普京的承諾。這次烏克蘭之行,不僅表明對烏克蘭加入歐盟的支持,也是表明對烏克蘭反擊俄羅斯的支持。作為一個兩次滅國的受害者,盧森堡並不對俄羅斯抱有幻想。作為兩次世界大戰的策源地,歐洲諸國對地緣政治危機的經驗教訓吃得夠夠的,很多網友認為這些小國是在作秀,這個說法只能當作一種調侃。

值得一提的是,盧森堡的人均GDP高達10萬美元,雖然金融業和旅遊業高度發達,但是盧森堡仍然擁有「低端製造業」鋼鐵工業。金融、旅遊和工業構成盧森堡的三個支柱產業。國內搞什麼騰籠換鳥,蔑視低端產業,很可能是一種誤解。技術含量夠高,低端產業也會走向高端;技術含量不夠,高端產業也會低質化。像現在的所謂互聯網大廠,沒看出來對中國的產業升級有太大幫助。
烏克蘭比盧森堡強大很多倍,但是俄羅斯敢於進攻烏克蘭;盧森堡是一個真正的小國,但是俄羅斯不敢進攻盧森堡,也不敢進攻封鎖加里寧格勒的小國立陶宛。事實證明,盧森堡走集體防衛這條路是對的。

㈣ 盧森堡的情況

盧森堡於1890年方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其經濟發展環境與荷蘭和比利時的一個最大區別在於它是一個內陸國家,既沒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可供開發利用,也沒有鹿特丹和安特衛普那樣的大港口可供發展海洋航運業。然而,獨立後僅僅幾十年時間,盧森堡便躋身於資本主義發達國家之列,這不能不說是與該國奉行的與鄰國結盟以得到強國保護,結合本國特點發展鋼鐵工業和及時調整經濟結構、發展金融業等一系經濟政策有密切關系。

作為一個處於強國包圍下的袖珍小國,盧森堡從取得獨立後便把與鄰國結盟以取得強國的保護作為維持其生存和謀求發展的重要策略。盧森堡於1842年同德國簽訂了德意志關稅同盟條約,將盧森堡經濟與德國經濟連接起來。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盧林堡受到德國的攻佔。1918年盧森堡政府宣布廢除與德國簽訂的1842年關稅條約。1921年又與比利時建立了經濟與關稅同盟。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盧森堡再次受到德國的入侵,使其經濟發展遭到嚴重破壞。戰爭毀壞了盧森堡45%的耕地,全國住宅的1/3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盧森堡更加積極地參與地區性和世界性的經濟合作組織,通過與別國加強經濟聯系來彌補本國資源匱乏、市場狹小的不足。例如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尚未全面結束的1944年,盧森堡便與荷蘭和比利時結成了比荷盧關稅同盟,1958年又進一步結成了比荷盧經濟聯盟。此外,盧森堡還先後參加了比、盧、法、意多邊償付協定,歐洲支付同盟,歐洲煤鋼聯營,歐洲經濟共同體,歐洲經濟合作組織,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等。國際合作與交流的擴大,使盧森堡在政治上獲得了一個穩定的外部環境,在經濟上則與整個歐洲溶為一體,因此大大促進了該國的經濟發展。

盧森堡的鋼鐵工業一直是該國的主要支柱產業。因此有人說,盧森堡經濟上能夠生存,可以說應該歸功於這個國家南部的貧瘠褐鐵礦的開發。19世紀中期盧森堡南部鐵礦石的發現和開發,不僅對比利時的進出口貿易平衡起到重要作用,而且也極大地促進了盧森堡鋼鐵工業的發展。19世紀70年代,盧森堡依靠本國出產的鐵礦石和來自魯爾地區的煤,引進了吉爾克萊特和托馬斯發明的鹼性底吹轉爐煉鋼法,即托馬斯煉鋼法,鋼鐵工業得到迅速發展。盧森堡的生鐵產量1855年為60噸,1873年達25萬噸,其中半數煉成了鋼。到1927年,盧森堡的鋼產量達到270萬噸,成為世界重要產鋼國之一。正如人們常說的那樣,比利時的工業化是在煤田實現的;而盧森堡的工業化是在鐵礦區。

20世紀70年代以來,盧森堡鋼鐵工業陷入停滯狀態,面臨嚴重的開工不足。1974年盧森堡的原鋼和生鐵產量達到破紀錄的644.8萬噸和564.8萬噸。1975年至1980年,盧森堡的粗鋼鐵產量均不超過560萬噸,1983年僅為328.8萬噸。過份依賴鋼鐵工業的盧森堡經濟受到了這一工業領域結構性危機的困擾,整個國民經濟呈現萎縮之勢。1983年的工業生產比1994年低20.7%,每年平均下降2.54%,這在歐共體國家中是絕無僅有的。

盧森堡早在60年代就已經意識到單一經濟的弊端,並且著手大力推動國民經濟向多樣化發展。從1970年到1981年的十餘年間,盧森堡製造業中冶金工業所佔比重從66.1%下降到46.5%,而橡膠與塑料工業、電氣產品、運輸設備、機器製造,食品和飲料工業等都有了較大發展。經濟多樣化政策吸引了美國固特異輪胎與橡膠公司等一大批著名的外國公司到盧森堡投資辦廠,而大量外資的到來又反過來推動了盧森堡經濟的多樣化。

當盧森堡的鋼鐵工業日益收縮的同時,金融業卻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盧森堡的經濟、社會、政治、環境都非常穩定,從60年代起政府又採取了一系列促進金融業發展的方針政策,例如制定了嚴格的銀行保密制度,對控股公司實行十分優惠的稅收制度,外匯與資本流動完全自由等等。這些穩定的環境和優惠的政策不但促進了本國金融業的發展,更重要的是吸引了大批外國金融企業到盧森堡開創事業。到1981年底,盧森堡共有115家銀行,其中大部分是外國銀行,歐共體所屬的歐洲投資銀行和歐洲貨幣合作基金組織也在盧森堡設立了辦事處。盧森堡成了一個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金融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佔比例由1960年的1.5%以上升到1982年的13%,成為僅次於鋼鐵工業的第二大國民經濟支柱產業。進入80年代以後,西方國家經濟一起處於不太景氣的狀態,再加上出現了發展中國家的債務危機,國際金融業受到很大打擊。這一國際大氣候也對盧森堡產生了影響,個別外國銀行撤出了盧森堡。為此盧森堡政府採用了降低稅率一系列措施,繼續保持了盧森堡作為主要金融中心的國際地位。1990年國內總產值的11.9%來自金融服務業,到1993年底,盧森堡共有銀行221家。1992年在銀行和保險業就業的勞動力達17700人。

經濟發展狀況

經濟結構

自二戰結束以來,盧森堡的經濟取得巨大發展,其經濟結構也發生了深刻變化。第一、二產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佔比重大幅度下降,第三產業則迅速上升。

農業在盧森堡經濟中一直不佔重要地位,農業產值在國內總產值中的比重自二戰結束至今的50年裡一直呈下降趨勢:1950年時為12%,1970年的5.2%,1980年進一步下降到2%,1990年略有回升,為2.3%,而1992年時又下降到1.4%。與此同時,農業蔻力在就業總人口中所佔比例也呈現下降趨勢。1990年全國共有3803戶農戶,只相當於1958年年32.85。1990年農業人口為14593人,比1970年減少43.7%,占人口總數的3.9%。

盧森堡農業以牧業為主,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83.7%,其次是種植業。盧森堡種植業中穀物種植面積不斷下降,1990年各種農作物種植面積共計55891公頃,其中穀物種植面積32980公頃,比1958年減少了36.9%。1990年盧森堡俗物總產量38.9萬公斤,根本無法滿足國內需要。與穀物總種植面積和產量下降形成對比的是大麥、燕麥和玉米等飲料種植面積和產量都有所增加。1980-1990年的十年間,玉米產量增加了71.6%。盧森堡種植業中的經濟作物以葡萄為主。葡萄產地主要集中在摩澤爾河河谷,所產葡萄用於釀酒。1990年盧森堡葡萄酒產量達15.1萬能公斤。此外盧森堡還生產蔬菜和花卉等。

盧森堡工業以前曾在國民經濟中占重要地位,但是自60年代以來,在國內生產總值和勞動力就業總量中所佔比重也呈現下降趨勢。盡管如此,工業仍然是4月在迪德朗日定址第一座煉鋼爐算起,至今已有100多年歷史。1974年盧森堡原鋼和生鐵產量分別創造了歷史最高紀錄之後,由於世界科學技術的發展,高新技術部門的興起,使各國產業結構都發生了巨大變化,鋼材消耗量和需求量下降,因而導致世界莧鐵工業的不景氣。盧森堡鋼鐵工業也陷於開工不足的窘境,粗鋼產量一直徘徊在300萬噸左右。盧森堡是個資源短缺的國家,曾經對盧森堡鋼鐵工業發展起過重要推動作用的采礦業,特別是鐵礦,由於資源枯竭而蕭條。1981年起盧森堡境內的鐵礦幾乎全部關閉。現在盧森堡鋼鐵工業所需要的鐵礦石主要來自法國的洛森和瑞、巴西等國,焦炭主要來自德國。阿爾貝德集團是盧森堡最大的鋼鐵企業,也是歐共體最大的鋼鐵企業之一。1990年在世界500家大公司中排在第221位,資產達837億美元。盧森堡1990年的粗鋼產量是356萬噸,全國人倖免9.4噸,這個比例在全世界居第一位。當年全國製造業產值的1/3來自鋼鐵工業。

盧森堡除了有發達的鋼鐵工業以外,化學工業、機器製造業、造紙、印刷和食品工業也是非常重要的工業部門。1992年全國工業產值占國內總產量(GDP)的33.7%,其中製造業產值就佔了整個國內總產值的25.9%。1992年工業就業人數佔全部勞動力的29.1%,製造業一項就佔了17.7%。

盧森堡的化學工業是新興的工業部門,主要產品有橡膠、塑料、合成纖維、葯品、化肥等等。

盧森堡的燃料動力工業也是盧森堡的重要經濟部門。1990年全國發電量為13.78億度,其中水力發電8.2億度,占總發電量的59.9%。此外,盧森堡還用煉鋼余熱發電。1989年盧森堡人均消費人均消費電量13976度,在歐洲居第二位。目前盧森堡大部分能源依賴進口,1991年石油產品占當年進口總額的4%。

盧森堡由於其自然資源缺乏和國內市場狹小,因此對外貿的依賴性很強。1992年該國主要出口商品有粗鋼及其製品(677.62億盧森堡法郎)、塑料、橡膠製品(275.81億盧森堡法郎)、機械設備(308.87億盧森堡法郎),出口總額達2085.87億盧森堡法郎。主要進口產品有礦物原料(包括燃料)、粗金屬及其製品、機械設備、化工產品和運輸設備等。進口總額達2659.03億盧森堡法郎。

政局與社會穩定狀況

盧森堡是歐洲政局與社會狀況最為穩定的國家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基督教社會黨、社會工人黨和民主黨交替組成聯合政府。盧森堡雖然實行責任制內閣,議會可以對內閣投不信任票,使內閣辭職,或由首相提出提前改選議會,但實際上每屆政府都任職到期滿。

影響盧森堡政治和社會生活的政黨和團體主要有:基督教社會黨、社會工人黨、民主黨、盧森堡共產黨、社會民主黨、獨立社會黨、綠黨、盧森堡總工會、盧森堡獨立工會聯盟、盧森堡基督教工會聯盟、私人企業職員總聯合會、國家公務員總聯合會、農民中心、盧森堡婦女總聯合會、鐵路和運輸職工全國聯合會等。

工商管理

盧森堡經濟、政治穩定,是外國投資的理想場所。盧森堡對外國人在盧森堡投資辦廠並無特殊限制規定,所有外國公司在盧森堡從事商業活動時必須同盧森堡本國公司一樣遵守有關的法律規定。

外商開業條件

盧森堡的公司主要有三種類型,一是股份有限公司(縮寫為SA);另一種是私人有限公司(縮寫為Sarl);還有一種是控投公司。控股公司也可以採用有限公司的形式,但這種情況比較少見。盧森堡對成立這三類公司所應具備的條件有不同的法律規定。

熱點內容
自己怎麼搭建網站伺服器 發布:2025-08-22 00:36:54 瀏覽:141
按鍵精靈只能做手游腳本嗎 發布:2025-08-22 00:31:22 瀏覽:152
php網站製作 發布:2025-08-22 00:31:19 瀏覽:488
java的http編程 發布:2025-08-21 23:56:32 瀏覽:988
大學資料庫試題 發布:2025-08-21 23:56:28 瀏覽:801
沾福卡的演算法 發布:2025-08-21 23:38:26 瀏覽:337
java極光 發布:2025-08-21 23:38:14 瀏覽:709
php路由框架 發布:2025-08-21 23:32:17 瀏覽:771
超微ipmi無法解析伺服器dns地址 發布:2025-08-21 23:31:14 瀏覽:162
私服魔域腳本 發布:2025-08-21 23:29:34 瀏覽: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