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密碼管理 » 私有密鑰加密

私有密鑰加密

發布時間: 2022-04-23 19:28:48

Ⅰ 簡述公開密鑰加密和私有密鑰加密的區別

公開密鑰加密,有公開密鑰的能加密也能解密
私有密鑰加密,公開密鑰只能加密,解密要用私有密鑰,公開密鑰是由一個非營利組織保管的

Ⅱ 加密技術分為哪兩類

加密技術分為:

1、對稱加密

對稱加密採用了對稱密碼編碼技術,它的特點是文件加密和解密使用相同的密鑰,即加密密鑰也可以用作解密密鑰,這種方法在密碼學中叫做對稱加密演算法,對稱加密演算法使用起來簡單快捷,密鑰較短,且破譯困難

2、非對稱

1976年,美國學者Dime和Henman為解決信息公開傳送和密鑰管理問題,提出一種新的密鑰交換協議,允許在不安全的媒體上的通訊雙方交換信息,安全地達成一致的密鑰,這就是「公開密鑰系統」。

加密技術的功能:

原有的單密鑰加密技術採用特定加密密鑰加密數據,而解密時用於解密的密鑰與加密密鑰相同,這稱之為對稱型加密演算法。採用此加密技術的理論基礎的加密方法如果用於網路傳輸數據加密,則不可避免地出現安全漏洞。

區別於原有的單密鑰加密技術,PKI採用非對稱的加密演算法,即由原文加密成密文的密鑰不同於由密文解密為原文的密鑰,以避免第三方獲取密鑰後將密文解密。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加密技術

Ⅲ 加密方式有幾種

加密方式的種類:

1、MD5

一種被廣泛使用的密碼散列函數,可以產生出一個128位(16位元組)的散列值(hash value),用於確保信息傳輸完整一致。MD5由美國密碼學家羅納德·李維斯特(Ronald Linn Rivest)設計,於1992年公開,用以取代MD4演算法。這套演算法的程序在 RFC 1321 標准中被加以規范。

2、對稱加密

對稱加密採用單鑰密碼系統的加密方法,同一個密鑰可以同時用作信息的加密和解密,這種加密方法稱為對稱加密,也稱為單密鑰加密。

3、非對稱加密

與對稱加密演算法不同,非對稱加密演算法需要兩個密鑰:公開密鑰(publickey)和私有密鑰(privatekey)。公開密鑰與私有密鑰是一對,如果用公開密鑰對數據進行加密,只有用對應的私有密鑰才能解密。

如果用私有密鑰對數據進行加密,那麼只有用對應的公開密鑰才能解密。因為加密和解密使用的是兩個不同的密鑰,所以這種演算法叫作非對稱加密演算法。

(3)私有密鑰加密擴展閱讀

非對稱加密工作過程

1、乙方生成一對密鑰(公鑰和私鑰)並將公鑰向其它方公開。

2、得到該公鑰的甲方使用該密鑰對機密信息進行加密後再發送給乙方。

3、乙方再用自己保存的另一把專用密鑰(私鑰)對加密後的信息進行解密。乙方只能用其專用密鑰(私鑰)解密由對應的公鑰加密後的信息。

在傳輸過程中,即使攻擊者截獲了傳輸的密文,並得到了乙的公鑰,也無法破解密文,因為只有乙的私鑰才能解密密文。

同樣,如果乙要回復加密信息給甲,那麼需要甲先公布甲的公鑰給乙用於加密,甲自己保存甲的私鑰用於解密。

Ⅳ 簡述保密密鑰和公用/私有密鑰的異同

1.非對稱加密(公開密鑰機密):它用連個數學相關的密鑰對信息進行編碼。其中一個密鑰叫公開密鑰,可隨意發給期望同密鑰持有者進行安全通訊的人。公開密鑰用於對信息加密。第二個密鑰是私有密鑰,屬於密鑰持有者,此人要仔細保存私有密鑰。密鑰持有者用私有密鑰對收到的信息進行解密。
2.對稱加密(私有密鑰加密):它只用一個密鑰對信息進行加密和解密。發送者和接收者用的是同一密鑰。
3公開密鑰加密的優點:
(1)在多人之間進行保密信息傳輸所需的密鑰組合數量很小;
(2)密鑰的分布不成問題;
(3)公開密鑰系統可實現數字簽名。

Ⅳ 公鑰加密與私鑰加密的區別

摘要 尊敬的網路用戶你好!

Ⅵ 公有密鑰可以用私有密鑰加密,公有密鑰解密嗎

不像有的加密技術中採用相同的密鑰加密、解密數據,公共密鑰加密技術採用一對匹配的密鑰進行加密、解密。每把密鑰執行一種對數據的單向處理,每把的功能恰恰與另一把相反,一把用於加密時,則另一把就用於解密。 公共密鑰是由其主人加以公開的,而私人密鑰必須保密存放。為發送一份保密報文,發送者必須使用接收者的公共密鑰對數據進行加密,一旦加密,只有接收方用其私人密鑰才能加以解密。 相反地,用戶也能用自己私人密鑰對數據加以處理。換句話說,密鑰對的工作是可以任選方向的。這提供了"數字簽名"的基礎,如果要一個用戶用自己的私人密鑰對數據進行了處理,別人可以用他提供的公共密鑰對數據加以處理。由於僅僅擁有者本人知道私人密鑰,這種被處理過的報文就形成了一種電子簽名----一種別人無法產生的文件。 數字證書中包含了公共密鑰信息,從而確認了擁有密鑰對的用戶的身份

Ⅶ 目前常用的加密方法主要有兩種是什麼

目前常用的加密方法主要有兩種,分別為:私有密鑰加密和公開密鑰加密。私有密鑰加密法的特點信息發送方與信息接收方均需採用同樣的密鑰,具有對稱性,也稱對稱加密。公開密鑰加密,又稱非對稱加密,採用一對密鑰,一個是私人密鑰,另一個則是公開密鑰。
私有密鑰加密

私有密鑰加密,指在計算機網路上甲、乙兩用戶之間進行通信時,發送方甲為了保護要傳輸的明文信息不被第三方竊取,採用密鑰A對信息進行加密而形成密文M並發送給接收方乙,接收方乙用同樣的一把密鑰A對收到的密文M進行解密,得到明文信息,從而完成密文通信目的的方法。

這種信息加密傳輸方式,就稱為私有密鑰加密法。

私有密鑰加密的特點:

私有密鑰加密法的一個最大特點是:信息發送方與信息接收方均需採用同樣的密鑰,具有對稱性,所以私有密鑰加密又稱為對稱密鑰加密。

私有密鑰加密原理:

私有加密演算法使用單個私鑰來加密和解密數據。由於具有密鑰的任意一方都可以使用該密鑰解密數據,因此必須保證密鑰未被授權的代理得到。

公開密鑰加密

公開密鑰加密(public-key cryptography),也稱為非對稱加密(asymmetric cryptography),一種密碼學演算法類型,在這種密碼學方法中,需要一對密鑰,一個是私人密鑰,另一個則是公開密鑰。

這兩個密鑰是數學相關,用某用戶密鑰加密後所得的信息,只能用該用戶的解密密鑰才能解密。如果知道了其中一個,並不能計算出另外一個。因此如果公開了一對密鑰中的一個,並不會危害到另外一個的秘密性質。稱公開的密鑰為公鑰;不公開的密鑰為私鑰。

Ⅷ 什麼是非對稱加密

它是和對稱加密相對應的。

對稱加密是比較原始的加密手段,它的特點就是加密的密碼和解密的密碼是同一個,比如說壓縮軟體就是,即你在壓縮包上加的密碼是什麼,解密的密碼也必須是這個。很顯然,對稱加密的好處是簡單快捷,壞處是保密性不佳,你得告訴對方這個密碼才行,即中間必須存在一個雙方交流密碼的過程,這就產生了被人竊去的危險——別人要是竊去了這個密碼,那信息也就暴露了。

非對稱加密則是,想要加密一個文件,需要生出兩個密碼,一個公開密碼,一個私人密碼。比如說你想讓對方給你發涉密文件,你就用非對稱加密工具生出公私兩個密碼,然後把公開密碼發給他,對方就用這個公開密碼對要傳來的文檔進行加密,然後把這個用公開密碼加密的文件發給你,你就可以用你的私人密碼進行解密。對方或別人僅僅知道公開密碼,無法就此逆推出私人密碼,所以能夠保證私人密碼的安全性,也就保證了傳輸過程的保密性,涉密文件不會就此被人解密(別人偷去無用,因為沒有私人密碼,無法解開)。這就是非對稱加密在涉密文件傳輸的應用。

如果把上邊這個過程反過來,非對稱加密則會實現另一種用途,電子簽名。比如說你發了一份文件,別人怎麼會知道這個文件就是你發的,而不是別人冒用你的身份發的呢?就算有你的親筆簽名,可架不住有筆跡摹仿高手呢。這種時候,你就可以用你的私有密碼對這份公開的文件進行加密,然後再把公開密碼隨同公布。如果別人用你公布的公開密碼能夠對此文件進行解密,如此便可以就此驗證出加密者就是你本人,它的安全性很高,其保密性比真正的筆跡更要安全。

非對稱應用的這兩個過程可以各簡縮成四個字,就是傳輸涉密文件時,「(用密碼)加私(人密碼)」,電子簽名(驗明發文者正身)時,是「(人密碼)加公(開密碼)」。

可以看出,非對稱加密的好處就是保密性好,因為中間不需要雙方交流私人密碼的過程——只需要交流公開密碼,而這個公開密碼第三方偷去了沒用(無法就它推導出私人密碼),不好處也很明顯,就是過程相對復雜,解密效率不及對稱式的。

嗯,非對稱加密對比對稱加密,還有一個明顯的不同點,即加密者自己無法解密。對方得到公開密碼後,用它對文件進行加密後,這個加密後的文件,對方雖然是生成者,可他自己也沒法解密。這一點和對稱加密截然不同。

所以,要是需要雙方或多方交流重要、敏感的信息,還是用非對稱加密為宜。但若是自個兒保密用的,或是文件密級不是那麼高的,綜合看來大概用對稱加密更好。

Ⅸ 電子合同中的數字簽名防篡改,有什麼原理

在公鑰密碼學中,密鑰是由公開密鑰和私有密鑰組成的密鑰對。數字簽名就是用私有密鑰進行加密,接收方用公開密鑰進行解密。由於公開密鑰不能推算出私有密鑰,所以公開密鑰不會損壞私有密鑰的安全,公開密鑰無需保密可以公開傳播,而私有密鑰必須保密。

因此,當某人用其私有密鑰加密信息,能夠用TA的公開密鑰正確解密就可以肯定該消息是經過某人簽字的,因為其他人的公開密鑰不可能正確解密該加密信息,其他人也不可能擁有該人的私有密鑰而製造出該加密過的信息。

就其實質而言,數字簽名是接收方能夠向第三方證明接收到的消息及發送源的真實性而採取的一種安全措施,其使用可以保證發送方不能否認和偽造信息。

數字簽名的主要方式是:報文的發送方從報文文本中生成一個散列值(或報文摘要),發送方用自己的私有密鑰對這個散列值進行加密來形成發送方的數字簽名,然後這個數字簽名將作為報文的附件和報文一起發送給報文的接收方,報文的接收方首先從接收到的原始報文中計算出散列值(或報文摘要),接著再用發送方的公開密鑰來對報文附加的數字簽名進行解密,如果兩個散列值相同,那麼接收方就能確認該數字簽名是發送方的。

熱點內容
廣東人社賬號密碼多少 發布:2025-05-10 03:43:11 瀏覽:617
python對象參數 發布:2025-05-10 03:43:11 瀏覽:576
自己伺服器搭建梯子 發布:2025-05-10 03:31:39 瀏覽:574
華為升級包怎麼解壓 發布:2025-05-10 03:18:24 瀏覽:604
c語言以什麼結束 發布:2025-05-10 03:18:22 瀏覽:258
160android 發布:2025-05-10 03:03:30 瀏覽:179
pythonstorage 發布:2025-05-10 02:58:38 瀏覽:501
如何查看電腦配置顯卡參數 發布:2025-05-10 02:37:00 瀏覽:106
證券交易密碼在哪裡修改 發布:2025-05-10 02:31:56 瀏覽:839
javafor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5-10 02:23:09 瀏覽: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