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密碼管理 » 香港中文大學訪問學者

香港中文大學訪問學者

發布時間: 2022-05-18 19:40:39

⑴ 胡曉明的海外講學、訪學與發表論文

香港:1994年10月至1995年元月,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訪問學者。 台灣:1998年10月,台灣《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訪學一周。 香港:1998年11月至12月,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訪問學者。 香港:2004年11月14日 香港鳳凰衛視《世紀大講堂》演講:《讀經的新意義》 澳門:2006年11月20日:中國文學現代化進程國際學術研討會(澳門大學)發表論文:《略論中國文化意象的生產》 香港:2006年12月13日:饒宗頤教授九十華誕國際學術研討會(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發表論文:《變臉的神女:文選神女賦的後世轉義》 新加坡:2007年11月15日:新加坡國立大學學術演講:《能不憶江南:中國文學與歷史上的江南認同》 巴黎:2007年8月15日至11月13日,受法國巴黎國際藝術城邀請,作三個月的歐洲藝術史考察。 漢堡:2008年10月20日,受德國漢堡大學孔子學院邀請,作《君子成人之美:中國文化的一個特點》講演。 漢堡:2008年10月26日,受德國漢堡國際傳媒藝術與新媒體學院邀請,作《妙諦法身:中國藝術的一個特點》的講演。 香港:2008年12月17日,受香港城市大學的邀請,作《中國詩的文化意象》的講演。 馬六甲:2009年2月22日,受馬六甲華商總會與培風校友會的邀請,作《中華核心價值與現代工商社會》的講演。 台南:2009年4月16至20日,成功大學第六屆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文體、修辭、思想融合與閱讀傳統:對庄老思想的復雜響應,以《文選》為中心的討論》。 高雄:2009年4月18日,受高雄師范大學經學研究所邀請,作《略說文化意象的詩學》的講演。 愛德蒙頓:2010-6-20,受加拿大愛德蒙頓孔子學院邀請,作《茶與中國文化心靈》的講演。 劍橋:2010-5-25至2010-8-25,美國哈佛大學東亞系高級訪問學者。 溫哥華:2011-5-3至2011-6-3,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BC)高級訪問學者。 香港:2011年4月27日到29日,香港大學東方詩話第七屆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正人君變今俗與文學話語權:《詩大序》毛傳鄭箋今讀》 桃園:2011年10月1日,台灣中央大學《世變與中國知識人》研討會,發表論文:《踐身心之則:略說中國知識人響應亂世的三種方式》。 花蓮:2011年11 月5 日至6日,《多元化的經典詮釋:第三屆人文化成國際學術研討會》,台灣東華大學中文系,論文:《從嚴子陵到黃公望:富春江文化意象的詮釋史》 台北:2011年11 月1日,台灣大學講演:《富春山居圖與富春江的文化意象》 新竹:2011年11 月14 日,台灣清華大學講演:《唐宋詩學與中國美典》。 台北:2011年12月9日,台灣政治大學講演:《中國詩與中國文化意象》。 台北:2011年12月24日,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新漢學台北論壇》:唐代研究的新視界,發表論文:《探索中國文化意象的詩歌拼圖》。 桃園:2012年1 月10 日,中央大學「國科會中國文學中的物與我研討計劃」,講演《衣與中國文學》 台北:2012年3月16至19日,台灣大學經學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川逝:詩史與經義中一些智者與詩人心影之重疊》。

⑵ 2019年國畫最貴的藝術家

2019年國畫價格指數排行前二十名,數據來源於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

1、邢東 2,211,538 元/平方尺(2019春季)

邢東,擅長油畫和國畫,英文簽名:Tony,國際輝煌畫派創始人、邢體書畫發明人。邢東先生1962年出生於中國西安,明代著名書法家邢侗後裔,善於繪制大型工筆、人物、寫意花鳥,又常涉獵油畫及大型壁畫,成績斐然。

2、崔如琢 1,794,831 元/平方尺(2019春季)

崔如琢,美籍華人,著名書畫家、鑒賞家、收藏家,1944年生於 北京 。幼拜師鄭誦先習字,長投李苦禪門下學畫。

3、包辰初 1,419,753 元/平方尺(2019春季)

包辰初,男,1928年3月生,漢族,浙江龍遊人。 1951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中國美術學院前身)繪畫系。在校受黃賓虹、潘天壽、林風眠諸大師教誨。曾任《杭州日報》主任編輯,杭州畫院副院長

4、張躍華 1,326,923 元/平方尺(2019春季)

當代著名書畫藝術家。號夢春堂主人、夢春堂老翁、居士。現為中國民族書畫研究院研究員、中央機關工委紫光閣畫院院士、中國文化部詩酒書畫院副院長、中國夢春堂藝術研究院院長。

5、吳冠中 1,291,383 元/平方尺(2019春季)

吳冠中(1919—2010),江蘇宜興人,當代著名畫家、油畫家、美術教育家。油畫代表作有《長江三峽》《北國風光》《小鳥天堂》《 黃山松》《魯迅的故鄉》等。個人文集有《吳冠中談藝集》《吳冠中散文選》《美醜緣》等十餘種

6、崔自默 1,150,000 元/平方尺(2019春季)

崔自默,理工科學士、碩士,藝術史學博士,畫家。畫家范曾先生開山弟子。

7、蔣山青 707,692 元/平方尺(2019春季)

蔣山青,又名蔣啟韶,1961年生於浙江平湖,祖籍浙江海寧,現居北京。西泠印社社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8、袁熙坤 556,452 元/平方尺(2019春季)

袁熙坤,男,貴州安順人,1944年6月出生於雲南昆明 , 北京金台藝術館館長,著名畫家、雕塑家,第八屆、九屆、十屆全國政協委員、文化部美術高級職稱評審委員、中國收藏家協會副會長兼鑒定中心主任、中國雕塑學會 顧問、中國建設文化藝術協會環境藝術專業委員會總顧問、 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客座教授 。

9、沈學仁 421,575 元/平方尺(2019春季)

沈學仁,男,1941年6月生,山東濰坊市人。教授。1966年畢業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 ,現為中國美協、書協會員,中國花鳥畫研究會理事,中國國際名人協會顧問,英國皇家聯合科學院榮譽院士、榮譽博士。

10、路懷中 416,959 元/平方尺(2019春季)

路懷中,首都中國山水畫創作院院長,中國書畫理論及創作研究員,執著從藝近五十年。師傳 李可染、陸儼少等諸大師。

11、邱漢橋 415,278 元/平方尺(2019春季)

邱漢橋,抱朴子,湖北孝感人,先後畢業於魯迅美術學院和中央美術學院,思想家、是我國成就卓著的山水畫大家。是中國當代繪畫「北勢南氣」大格局理論思想的倡導者。當代藝術美學新哲思「忘我忘象」理論的創立者。當代繪畫新理論發展綱要「十八字」法:「悟老莊、追漢唐、學五代、習宋元、觀明清、顯當代」。「錘頭皴和水潤墨漲法」是邱漢橋在中國繪畫近兩千年來技法創造中的第三十六皴法。1989年31歲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個人畫展,1993年作品《山居圖》入選法國尼斯國際造型藝術大展,獲最佳作品獎,這也是亞洲國家第一個榮獲殊榮的人;1994年作品《世紀魂》榮獲全國第八屆美術大展最佳作品獎;2001年作品《雨後斜陽》榮獲聯合國和平藝術大展和平金獎,獲聯合國秘書長安南簽發證書及精製獎牌,這也是中國第一位獲得此金獎的藝術家;2006年邱漢橋《金秋無際》懸掛於人民大會堂替換下了潘天壽的《松》。2017-2019年連續榮獲胡潤藝術榜十大國寶級藝術家。

12、蘇天賜 395,902 元/平方尺(2015春季)

蘇天賜(1922~2006.8.25)原為南京藝術學院教授。是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江蘇油畫研究會顧問。

13、蕭瀚 375,729 元/平方尺(2019春季)

著名畫家,積彩色調水墨畫開派人,生於安徽蕪湖,1968年畢業於安徽師范大學藝術學院。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人才研究會書畫人才專業委員會會長,中國友聯畫院副院長,北京海華歸畫院院長,中國歸國華人藝術家協會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安徽大學及師范大學藝術學院客座教授。

14、楊佴旻 341,641 元/平方尺(2019春季)

楊佴旻,藝術家、詩人。祖籍中國曲陽,畢業於南京藝術學院,文學博士。現為南京藝術學院校董,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畫院研究員,北京文藝網總裁,河北省中國畫研究會顧問,南京藝術學院新水墨畫研究所所長,河北大學藝術學院客座教授,美國聖賽德藝術中心客座研究員,西班牙康普頓斯大學講座教授等

15、黃建南 334,545 元/平方尺(2019春季)

黃建南,男,號妙建,1952年出生,廣東河源人,當代著名畫家、油畫家、慈善家、大學教授。現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培訓中心書畫藝術創作高研班「綜合藝術新思維創作"研修課課程導師(主講師); 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兼職研究員; 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理事; 文化部主管的中國文化信息協會工藝美術專業委員會專家顧問;中國美協創作中心委員會委員;中國美術家交流協會油畫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法國國立藝術家委員會會員;法國東方文化藝術協會名譽主席;世界低碳城市聯盟藝術顧問;央視微電影民族頻道藝術顧問等。

16、何家英 333,859 元/平方尺(2019春季)

何家英,1957年出生於天津;1977年考入天津美術學院繪畫系學習中國畫,1980年畢業後留校任教。曾任第九、第十、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現任中國美協副主席、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當代工筆畫協會副會長、天津美術學院何家英工筆畫研究所所長、天津畫院名譽院長、天津美術館名譽館長。 曾獲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中國文聯「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中宣部「四個一批」文藝人才、2012年在巴黎盧浮宮「2012沙龍展」中獲繪畫類金獎。[1] 等榮譽。擅長當代工筆人物畫創作。代表作品有《山地》、《十九秋》、《米脂的婆姨》、《酸葡萄》、《魂系馬嵬》、《秋冥》、《朝*露*桑》、《舞之憩》、《楊開慧》等。

17、姜國華 315,068 元/平方尺(2019春季)

姜國華,字華山 、閔貞、一范,號石壘齋主人,著名國畫家,精花鳥、山水、大寫意 ,1954年生於青島 。

18、汪國新 310,611 元/平方尺(2019春季)

汪國新,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法治詩書畫院院長,文化部中國書畫院國畫院副院長、中央國家機關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農工中央書畫院副院長,中央文委會副主任,中央文史館書畫院研究員,中聯部中國國際交流協會理事,中國行為法學會常務理事,中華詩詞學會副主任,中國美協藝委會委員。

19、郝量 299,103 元/平方尺(2019春季)

1983年生於四川成都,2006 年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獲學士學位,其後攻讀碩士研究生

20、晁海 276,442 元/平方尺(2019春季)

晁海,漢族,1955年 5月生於陝西興平。 中國美術家協會 會員。1977年考入 西安美術學院 國畫系,1982年春畢業留校執教至今,香港中文大學訪問學者。

⑶ 趙昌文的簡歷

1995年7月,畢業於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獲經濟學博士學位。1995年9月至2011年3月,在四川大學工作。
1997年-1998年任四川大學國際貿易與金融系主持工作的副主任
1998年-1999年任四川大學社會科學處副處長。
2000年-2005年任四川大學西部開發研究院執行副院長、發展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
2002年-2005年任四川大學校長助理。
2005年-2011年任四川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1995年9月,破格晉升為副教授,1998年7月,破格晉升為教授,1998年擔任碩士生導師,2000年擔任博士生導師。)
2011年4月至2014年2月,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所長,研究員,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期間:2011年7月,參加中組部和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中國企業管理高級研修班」在英國劍橋大學嘉治商學院學習。)
2014年3月至今,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部部長,研究員,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
期間:
1999年1月至7月,英國牛津大學和利物浦大學高級訪問學者。
2000年4月至6月,香港中文大學高級訪問學者。
2002年9月至2003年9月,美國密西根大學富布萊特(Fulbright)高級訪問學者 。

⑷ 如何到香港中文大學訪學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將於2011年初推出第四屆傳播學訪問學者計劃,此次訪問研究主題為「『時代媒介』:華人社會的電視劇文化」。歡迎有興趣的學者申請,申請成功者將獲邀至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進行為期一個月之訪問,訪問期間的生活費用將由學院提供。

訪問計劃的目的
促進文化中國華語傳播學者的交流,加強彼此的聯系。
提高華語傳播研究的水平,促進世界學術平等對話。
為學者提供研究寫作與論文發表的機會。

訪問計劃內容
訪問學者由2011年1月18日開始,在中大訪問一個月。留港期間的活動基本上由學者按需要自由決定。
所有訪問學者必須參與2011年1月21-22日以「『時代媒介』:華人社會的電視劇文化」為題之工作坊、提交論文、並參與為促進訪問學者與香港學者交流之活動。

工作坊主題
根據Raymond Williams的論述,文化是一種生活方式(a way of life),文化反映當下社會、文化思潮和意識形態。Williams所指的文化並非是大家觸摸不到的傳統社會價值觀、也不是高不可攀的高雅文化(high culture),或是由上而下的管治文化,而是普通人能感覺甚至觸摸得到的日常生活與文化,即所謂通俗、流行文化。從文化研究的角度看,流行文化反映出社會上不同性別、種族、階層、年齡族的體會、感受和意識形態。這種Raymond Williams所說的感覺結構(structure of feeling)就是社會結構的基礎;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這種文化能呈現出社會上不同的政治和經濟因素的操控與限制。

在眾多的流行文化中,電視劇是一種最具延續性的日常生活與文化。它既是我們日常談天的題材和話語,也是最貼近社會脈絡的「時代媒介」。《傳播與社會》2011的工作坊選擇電視劇為核心議題,除了從文本和製作的角度探討電視如何反映和表徵華人社會與文化、政治以及經濟相關的社會議題,也從消費角度,闡釋大眾對電視劇內容的詮釋。 我們所指的電視劇包括時裝劇、肥皂劇、愛情片、時代劇和主旋律的歷史劇等。收看這些節目除了涉及不同層面的華人電視劇觀眾外,也涵蓋不同形式的收看方式,如網路視頻及收費電視等。 工作坊接受的文章,其理論框架包括文化研究、批判理論及政治經濟學,我們也鼓勵文章深入闡釋電視劇所帶出來的形勢(conjuncture)和時代(關於形勢和其他理論及方法問題,請參考《傳播與社會》第10、11期Lawrence Grossberg的訪問。)然而,工作坊要求文章的內容超越單純以文化批評和文本分析為基礎的論文,我們看重的是具實證資料及理論創意的論文。本院將把參加工作坊學者的論文,集結出版一本學刊專集或編輯成專書。 歡迎對此主題有興趣的專家學者構思研究計劃及撰寫論文綱要,按以下手續向中大傳播學訪問學者計劃申請。

費用及津貼
學院將為訪問學者在訪問期間提供住房和每天生活津貼港幣300元。路費則請自理。

申請手續
1. 凡對上述訪問專題有興趣且積極參與學術研究之華語學者,職位與居住地不拘,均歡迎申請。
2. 請備妥簡歷、擬寫論文之摘要(2000字),於2010年6月15日前寄達:香港沙田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傳播學訪問學者計劃」收,或可電郵至:[email protected]
3. 請附上一份以前曾出版有關電視劇或相關的文章,中英皆可。
4. 名額約為8人。申請結果將於2010年7月1日左右公布第一輪入選名單。第一輪入選者應於2010年9月1日前,將論文全文寄達上述位址。正式入選名單將於2010年9月15日左右公布。

訪問計劃小組
陳韜文、馬傑偉、馮應謙、邱林川、黃懿慧、李立峰、羅文輝

工作坊學術小組
馮應謙、馬傑偉、陳韜文

⑸ 李勇建的工作經歷

1,2001.4~2003.4 香港中文大學 博士後
2,2003.7~ 2005.6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博士後
3,2005.7~2006.12 南開大學商學院 副教授
4,2006.12~ 南開大學商學院 教授
5,2007.4~2007.8 香港中文大學訪問學者
6,2008.4,2008.7-10 香港中文大學訪問學者

⑹ 侯傑的海內外學術交流

1、接待海外學者來訪:1994年,美國加洲大學歷史系教授周錫瑞(Joe Esherick)講學。1997年,猶他州立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院副院長高愛德訪學。2000年,加拿大哥倫比亞大學歐大年(Daniel﹒L﹒Overmyer))講學並合作研究;香港建道神學院基督教與中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邢福增講學。美國聖迭亞戈州立大學朱葆瑨教授講學。2001年,加拿大哥倫比亞大學歐大年(Daniel﹒L﹒Overmyer)講學並合作研究;香港建道神學院基督教與中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邢福增講學。2002年,3月18-19日,香港建道神學院基督教與中國文化研究中心教授梁家麟、主任邢福增講學。5月,美國印第安那大學歷史系教授司徒琳講學。5月,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歷史系教授范德講學。5月,香港佛教法住文化書院院長霍韜晦教授訪問、講學。2003年4月,台灣大學李炳南教授訪問、講學。10月,台北中央研究院近史所張玉法教授訪問、講學。10月,台北中央研究院近史所張力教授訪問、講學。12月,香港中文大學宗教系溫偉耀教授訪問。12月,香港中文大學宗教與中國社會研究中心主任吳梓明教授訪問、講學。12月,香港中文大學宗教與中國社會研究中心副主任盧龍光教授訪問、講學。
2、出訪:1995年1月,日本名古屋學院大學訪問學者,出席《有關中國的綜合情況的多媒體體系化整理》國際會議。1996年3月--8月,美國加州大學(聖迭戈)歷史系訪問學者。出席《燕京大學與近代教會大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宋以前中、日、韓婦女史國際學術討論會》等。1996年8月--9月,香港中文大學訪問教授。1998年2月--7月,香港中文大學訪問學者,進行香港宗教田野調查。出席《人種志在今日中國:方法與成果的評估》、《第一屆中國商業史》、《第一屆中國近代基督教史》、《第一屆中國近代海防史》、《戊戌變法10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等國際學術會議,發表論文多篇。1998年12月--1999年2月,法國遠東學院訪問學者,發表演講《目連戲與中國民眾宗教》,訪問年鑒學派。順訪香港、韓國、義大利、奧地利。1999年6月,香港嶺南學院訪問學者,並出席由香港浸會大學主辦的《機遇與挑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五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並在香港珠海書院發表演講。2000年1月--2月,香港珠海書院訪問學者。出席亞洲研究中心主辦的《五十年來的香港、中國與亞洲》國際學術討論會,發表論文,並作《我對兩岸學術交流的見解座談會》引言人。2000年9月--12月,韓國嶺南大學校交換教授。先後出席由韓國慕山學術研究所等主辦的《高麗文學與宋元文學的比較研究》國際學術討論會;在慶北大學校出席第2回韓國中國史學會國際學術大會,發表論文《解讀近代中國民眾信仰民俗---以華北信仰民俗為例》。並在嶺南大學校和東亞大學校發表演講。2001年10月,赴台灣參加《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學術研討會》,並在輔仁大學、成功大學、高雄師范大學等校發表演講,並在香港建道神學院、香港城市大學講學。作為嘉賓出席香港電台訪談節目。2002年4月--5月,赴韓國仁荷大學參加由中國史學會主辦的《黃海沿岸民間信仰》國際研討會,發表論文;並到嶺南大學訪問,在東亞大學演講。2003年7月—8月,帶研究生多名參加香港中文大學宗教系主辦的暑期密集課程,並到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科目、香港道教學院等高等院校訪問。2003年12月,赴香港出席《香港及華南道教國際學術研討會》和《近代中國留學生國際學術研討會》,均有論文發表。

⑺ 陳佳貴的個人履歷

1944年10月,出生於四川省岳池縣一個普通農民家庭。
1964年9月,考入中國人民大學計劃統計系。
1969年9月參加工作。
1969年至1970年,在北京東方紅煉油廠勞動鍛煉。
1970年9月至1978年10月,被分配到甘肅省農宣隊平涼分隊、甘肅棉紡織廠工作(1970年至1971年,在甘肅省農宣隊平涼分隊工作,任組長;1971年至1978年,在甘肅棉紡織廠工作,任計劃員、生產計劃科副科長、科長)。
1973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78年 9月,考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現實經濟系,攻讀經濟學碩士學位。
1981年8月研究生畢業後,一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工作。
1984年10月至1988年7月,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工業經濟系在職攻讀經濟學博士學位(其間:1986年至1987年,在香港中文大學作訪問學者),先後任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工業管理研究室副主任、工業經濟研究所工業體制管理研究室主任、工業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兼機關黨委書記(其間:1988年至1990年,任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機關黨委書記兼研究室主任;1990年至1991年,任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機關黨委書記、副所長。1991年至1992年,在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經濟學院進修)。
1993年8月,被評為研究員,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1993年10月,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黨委書記兼副所長。
1995年8月,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黨委書記兼所長。
1996年10月,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
1998年9月至2009年7月,任中國社會科學院黨組成員、副院長。
2006年,當選為中國社會科學院首批學部委員,並任學部主席團成員,經濟學部主任。
2008年1月至2011年7月,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主席團代主席。
2013年2月2日8時49分,在北京逝世,享年69歲。2013年2月6日上午9時,陳佳貴同志遺體告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殯儀館東禮堂舉行。

⑻ 戴志敏的人物簡介

戴志敏,浙江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導; 浙江大學經濟學院理財研究中心副主任,浙江省國際金融學會秘書長,浙江大學證券與期貨研究所所長,浙江省風險投資協會理事,香港中文大學、美國康乃爾大學訪問學者。

⑼ 香港中文大學research assistant和博後,有什麼區別

是這樣的,research assistant就是平時我們叫的RA,一般由master擔任,包括MSc的學生。實質上就是給教授干苦力的,地位不是太高。其實您想問的應該是research associate和博後的區別,我就一起回答下。research associate在香港就是俗稱的助教授,在香港大學,這種助教授是幫助教授去帶他管理下博士生的,也就是教授給博士生課題,由助教每周指導博士生完成這一課題。現在對於博士後沒有專屬的定位了,基本助教授乾的工作和博士後乾的工作是相差無幾的,就看教授喊你主要去帶學生還是主要跟著做項目,所以我個人覺得兩者區別不大,可以視為一樣的。

⑽ 李勇建的介紹

姓名:李勇建職稱:教授南開大學商學院教授2001.4~2003.4 香港中文大學 博士後2003.7~ 2005.6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博士後2005.7~2006.12 南開大學商學院 副教授2006.12~ 南開大學商學院 教授2007.4~2007.8 香港中文大學訪問學者2008.4,2008.7-10 香港中文大學訪問學者

熱點內容
java小數正則表達式 發布:2025-05-20 11:30:58 瀏覽:136
文件夾加密win7 發布:2025-05-20 11:27:46 瀏覽:837
壓縮文件設置密碼有什麼意思 發布:2025-05-20 11:26:37 瀏覽:551
造夢西遊qq登錄如何修改密碼 發布:2025-05-20 11:18:36 瀏覽:382
淘寶緩存清理後還是大 發布:2025-05-20 11:15:39 瀏覽:149
ios雲存儲自動訂購 發布:2025-05-20 11:06:22 瀏覽:110
編程與數學 發布:2025-05-20 11:01:23 瀏覽:444
asp連接遠程資料庫 發布:2025-05-20 10:50:20 瀏覽:390
一般電腦配置哪個好 發布:2025-05-20 10:40:58 瀏覽:604
我的世界擼樹伺服器 發布:2025-05-20 10:33:37 瀏覽: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