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編程軟體 » 閩籍編譯家

閩籍編譯家

發布時間: 2022-05-31 08:20:13

1. 唐宋閩籍詩人有哪些 急急急

理學家朱熹,尤溪。南宋儒家學者,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哲學家、經學家之一,宋代理學的集大成者,南宋「閩學」的創始人。
柳永,崇安縣。婉約派代表人物之一。
南宋劉克庄,莆田
。是江湖派成就最高的詩人。
黃滔,莆田,人稱閩中文章初祖,全唐詩收錄其詩作一百多首
江采蘋,莆田,梅妃,被譽為福建第一個女詩人
歐陽詹,晉江,四門詩人

2. 落雪的簡介

落雪簡介:

落雪是鄭振鐸的筆名,鄭振鐸1898年12月19日在浙江溫州市出生,字西諦,筆名有郭源新、落雪、ct等,是中國現代傑出的愛國主義者和社會活動家、作家、詩人、也是著名的收藏家和訓詁家。

鄭振鐸1919年參加五四運動並開始發表作品。1932年,他的《插圖本中國文學史冊出版》,1949年任全國文聯福利部部長,全國文協研究部長,人民政協文教組長。

中央文化部文物局長,民間文學研究室副主任,主席團委員,全國文協常委,中國作家協會理事。195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1957年,他編集出版了《中國文學研究》三冊,1958年10月17日,因飛機突然失事遇難殉職,享年60歲。

(2)閩籍編譯家擴展閱讀:

鄭振鐸的一生沒有離開過翻譯,成果頗豐,對我國文學與翻譯事業做出了很大貢獻。他掌握的外語主要是英語,因而從事的翻譯都是從英文轉譯的。

新文化運動開展以來,隨著人們對文學認識的提高,有些人對譯作是否能保持原著的思想和藝術風格提出質疑。

甚至有些人認為文學作品是絕對不可譯的,尤其是詩歌翻譯,他們認為是絕對不可能的,對於這個問題,鄭振鐸認為,文學書是絕對能譯的。

不惟其所含有的思想能夠完全由原文移到譯文裡面,就是原文的藝術之美也可以充分的移植於譯文中。

他還認為文學的風格就是文學的表達,而表達可以把人類思想具有共通的東西移植成文字。這種對於文學可譯性的論述,消除了某些譯者和讀者的疑慮,對我國翻譯事業的發展有重要的意義。

鄭振鐸早在青年時代就對文物考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買古籍和陶俑,都是靠他在大學的薪水和微薄的稿費。

盡管在亂世中文物變得相對廉價,但收藏這些陶俑的花費也不少。於是,家裡過得更為窘困,靠的是節衣縮食。

早在鄭振鐸旅居英國倫敦時,就曾編著了迄今所知的他的第一部考古專著《近百年古城古墓發掘史》一書,介紹了世界考古的重要發現。

當時,我國田野考古工作尚在萌芽階段,大批文物被盜掘而流落海外,或遭到嚴重破壞。為了從事文物研究。

在數十年的時間里,他幾乎把有限的全部財力都用來搜集古書。到了抗戰時期,他又和一些朋友竭盡全力為國家搶救了大批珍貴古籍文獻。

3. 最後一課 鄭振鐸

鄭振鐸
筆 名: 西諦、鄭源新、落雪
性 別: 男
出生年月: 1898-1958
民 族: 漢族

我國現代傑出的愛國主義者和社會活動家,又是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文學史家、翻譯家、藝術史家,也是國內外聞名的收藏家。原籍福建省長樂縣,生在浙江省永嘉縣(今溫州市)。1917年入北京鐵路管理學校學習。1919年參加「五四」運動,同時與沈雁冰等人發起成立文學研究會,曾任上海商務印書館編輯,《小說月報》主編,上海大學教師,《公理日報》主編,1927年旅居英、法,回國後歷任北京燕京大學、清華大學教授,上海暨南大學教授,《世界文庫》主編,1937年參加文化界救亡協會,與胡愈之等人組織復社,出版《魯迅全集》,主編《民主周刊》,1949年後歷任全國文聯福利部部長,全國文協研究部長、人民政協文教組長,中央文化部文物局長,民間文學研究室副主任,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文化部副部長。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文聯全委、主席團委員,全國文協常委,中國作家協會理事。1919年開始發表作品。195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58年10月17日率領中國文化代表團出國訪問,翌日因飛機失事突然遇難殉職。
著有專著《文學大綱》、《俄國文學史略》、《中國文學論集》、《中國俗文學史》、《近百年古城古墓發掘史》、《基本建設及古文物保護工作》、《域外所藏中國古畫集》、《中國歷史參考圖譜》、《偉大的藝術傳統圖錄》、《插圖本中國文學史》、《中國版畫史圖錄》,短篇小說集《家庭的故事》、《取火者的逮捕》、《桂公塘》,散文集《佝僂集》、《歐行日記》、《山中雜記》、《短劍集》、《困學集》、《海燕》、《民族文話》、《蟄居散記》,譯著《沙寧》、《血痕》、《灰色馬》、《新月集》、《飛鳥集》、《印度寓言》,《鄭振鐸文集》、《鄭振鐸選集》,編輯《中國短篇小說集》、《北平箋譜》(與魯迅合編)等。其中《貓》入選人教版初中教材。

青年時代曾回故鄉
鄭振鐸雖然生長在溫州,後來升學到北京,從鐵路管理學校畢業後到了上海,長期在商務印書館工作,但是,他和故鄉親人卻是保持著密切的聯系,並且回過故鄉。茅盾在1921年10月15日致啟明(周作人)的信中就曾提及「振鐸回鄉葬祖去了」(見《茅盾書信集》,文化藝術出版社1988年出版)。據研究鄭振鐸的專家陳福康博士考證,這次經福州到長樂葬祖的時間有一個多月。這里的「回鄉葬祖」,自然是回到祖籍地長樂首占村老家了。1995年初冬,長樂首占村為紀念鄭振鐸徵集有關的文物,徵集到一件珍貴的資料———首占鄭氏殘缺的「訃告」,在一張八開紙上,尚能見到具名者共36人,其中有「緦服侄曾孫振鐸」等字樣,分析起來,這是鄭振鐸的曾伯祖或曾叔祖喪葬的「訃告」,這正印證了他有「回鄉葬祖」之行。另據首占鄭氏族親追憶,那個年代,首占「岱陽鄭氏宗祠」內懸掛有許多反映鄭氏先輩事跡的匾額和介紹,正中掛有明嘉靖名臣、刑部尚書鄭世威(1503-1584年)親書的「世培忠厚」的祖訓……這一切,使鄭振鐸對先輩的業績和可貴的品質有了更多的了解,對故鄉增添了深厚的感情。因此,他雖然長期在異鄉生活、學習、工作,但是,他卻始終是關心和熱愛故鄉的。

與故鄉人民心連心
1919年五四運動的消息傳到福建,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福州,各校學生曾先後兩次集會聲援北京學生愛國運動,追悼被反動軍警毆打致死的北京大學閩籍學生郭欽光;在廈門,青年學生舉行集會示威遊行,後來又發展成為有各界人士參加的國民大會,憤怒聲討軍閥政府和日本帝國主義的罪行。五四的烈火,在八閩大地燃起,然而,日本帝國主義者卻先後派軍艦到廈門、福州,實行武裝威脅,在福州甚至開槍逞凶。在北京的鄭振鐸聞訊,就積極參加組織旅京福建省學生抗日聯合會,成為該會領導人之一。他參加編印《閩潮》,奔走呼號,聲援故鄉的反帝愛國運動,始終和故鄉的人民心連心。原籍福建長樂的著名作家冰心,當時就讀於北京協和女子大學預科,她就是在這次聲援活動中認識鄭振鐸的。時隔60年,冰心對他的愛國愛鄉熱情和感慨激昂的發言,還有深刻的印象。

熱情接待故鄉學子
鄭振鐸雖然長期在京滬一帶任職,但,凡是故鄉有人來訪,他總是熱情接待,並仔細了解故鄉的情況。由於歷史上長樂屬福州府轄,所以從概念上說,故鄉的范圍自然是比較大的。1939年夏天,福州一位文學青年———三山中學高中生陳洪海(「青青文藝社」社員),因為聽說暨南大學文學院在院長鄭振鐸主持下,教授陣容很強,他很想越級報考該院。經當時在福州供職的著名文學家郁達夫(1886-1945年)介紹,到上海去拜訪鄭振鐸,受到其熱情的接待。鄭振鐸看完介紹信之後,先了解郁達夫在福州的近況,接著又詳細問及:陳儀(1886-1949年)主持福建省政府有些什麼「措置」?省教育廳廳長鄭貞文(1891-1969年)在治理教育方面有哪些成績?因為那時正值鄭貞文進行本省教育改革,省立縣立學校停換教員校長的時候,他從報紙上已看到一些報道。他認為「鄭貞文也有鄭貞文的苦衷」,他特別關切地問:日本帝國主義者在福州橫行的表現、福州的建設、文化事業進展、故鄉失業人數和群眾生活的情況怎樣?……陳洪海介紹了有關情況之後,他感慨地說:「大概民國十七八年時代,福建人最來得樂觀!」最後,鄭振鐸說,曾在福建出版的一本文學雜志上看到陳洪海的作品,頗為贊許。故鄉的文學青年往訪鄭振鐸,當然不止一個,黃駿霖先生在《憶西諦鄭師》(載《榕花》1981年第一期)一文中,也談及他在燕京大學求學和上海執教期間,受到這位「大同鄉」親切接待和關懷的情況。這些事例說明,鄭振鐸當時雖然沒有到福州,但對故鄉的情況卻有所了解,並且極為關切。當然,他對故鄉情況了解的渠道也是多方面的。

不忘故土鄉情深厚
鄭振鐸不忘自己祖輩生長的故土,還表現在他的鄉情上,他總是公開標明自己是福建長樂人,有時撰稿編書,還特意署上「長樂」二字,例如《清人雜劇初集跋》結尾時,就署「一九三一年三月二十三日本集印成,長樂鄭振鐸跋」他編的一本書名就是《長樂鄭氏匯印傳奇第一集》,在此書的序文後,也署名:「一九三四年七月七日長樂鄭振鐸序」,甚至在他的印章中,也使用「長樂西諦」。「長樂鄭振鐸西諦藏書」。直至他遇難的前十天,在「最後一次講話」中,還說「我是生長在溫州的福建人」。
鄭振鐸雖然自幼生長在溫州,但因家庭生活環境關系,卻能說福州方言,他和家裡人日常談話都是用福州話。1931年冬,鄭振鐸在《紀念幾位今年逝去的友人》(載清華大學《文學月刊》第二卷第一期)一文中,提及他和胡也頻(1903-1931年)在上海會面的一些情況時寫道:「他和我見面的時候不少。他那生疏的福州話,常使我很感動,我雖生長在外鄉,但對本地的鄉談,打得似乎要比他高明些。」這就是說,他們二人雖然長期在外地,但是鄭振鐸的福州話,要比胡也頻說得好些。在飲食愛好方面,鄭振鐸也是保留著家鄉的特色,以富有家鄉風味的閩菜,招待文朋好友,顯然,這是鄭振鐸所感到自豪的。他宴請魯迅、冰心等人,席間吃的就是其母親親手烹調的福建菜。鄭振鐸還很喜歡福建的水仙花,曾把家鄉人送去的水仙花特意贈給魯迅。

鄉情流露在作品中
從鄭振鐸的文學作品中,也可以感受到他對故鄉感情之深。1926年,鄭振鐸到莫干山避暑期間寫的散文《月夜之話》,通過月下乘涼的絮語,非常自然地流露出他對福州民歌的喜歡和贊賞。高夢旦先生向他介紹了三首福州民歌,他都一一抄錄下來,並把福州方言民歌譯成普通話,加以解釋,通過自己的作品介紹給讀者,的確像《真鳥仔》這樣的福州民歌,「恐非『非福州人』所能了解」,鄭振鐸因為懂得福州地區方言,才能夠把原意譯出。
1927年「四·一二」蔣介石背叛革命,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工農群眾和革命知識分子。鄭振鐸被迫遠走歐洲。他擷取了赴歐途中的一個生活片斷,寫了《海燕》。他憑借對故鄉的了解,用工筆的手法描繪家鄉在萬物崢嶸、春意盎然的景象中,由南方回來的逗人喜愛的小燕子,任情地橫掠斜飛,飛倦了就返回一年前的舊巢安身。他寫道:「燕子歸來尋舊壘」,「這便是我們故鄉的小燕子,可愛活潑的小燕子。」在「離家是幾千里,離國是幾千里」的海路上,「不料卻見著我們的小燕子」。他從內心抒發了浪跡天涯的遊子對祖國和故鄉魂牽夢縈的思念之情。
因此,鄭振鐸長期在異鄉,卻能夠鄉音不改,在生活、飲食、愛好等方面,保持福州的特色,甚至反映到其作品之中,不但是從其家庭長輩接受了影響,還因為他和閩中文化人士常有交往。值得一提的是,1921年5月,他到商務印書館工作之後,得到該館編譯所所長高夢旦的賞識,並於1923年與其小女高君箴(蘊華)結婚,感情十分融洽。高夢旦(1870-1936年),原名鳳謙,常用筆名崇有,籍貫也是福建長樂,他是26歲才離開故鄉的,老家就在與鄭氏祖居地首佔一田之隔的龍門鄉,這樣,鄭振鐸的一家仍然保持著家鄉的某些特色,也是很自然的。而高夢旦學識豐富,諳熟閩中民間文學、方言和風土人情,也使鄭振鐸得到不少教益。

福州之行收獲巨大
新中國成立後,鄭振鐸曾回到福建。1954年春,他在文化部任職期間,參加「全國人民慰問人民解放軍代表團」於2月27日到達福州,慰問駐福建前線三軍。在一個多月的時間里,他作為慰問總團代表之一,曾在前線某部大會上講話慰問駐軍並作過報告,以具體的事實,生動地說明了祖國在總路線照耀下四年來各方面建設的輝煌成就,給廣大指戰員以極大鼓舞;他和代表們登山越海,深入前線進行親切的慰問活動,受到指戰員的熱烈歡迎,在此期間,他還和文藝界人士舉行座談,進行了參觀活動。他對福建發展的大好形勢,有著很深的印象。3月4日,他在給友人劉哲民的信中寫道:「福州市面很繁榮,土特產不少,因為交通不大方便,有的東西便無法運到外面推銷。像漆的筷子,最為精良,但運到外邊的卻不是上等貨,紙張也很好,水果極多,將來當能大大交流也。」信中還提到「工作很忙,不能有時間寫信;但有些故事是應該寫出的,不知在什麼時候寫?回北京後,又要大忙,恐更不容易動筆了。」4月1日,他在信中又寫道:「這一月多的慰問,收獲甚大,或將寫幾篇文章出來,正在仔細打腹稿;不知能否寫好?」的確,他此行收獲很大,故鄉的山山水水,許多生動感人的事跡,在他腦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積累了豐富的創作素材。然而,由於他返北京後公務繁忙,終未能及時動筆。1957年他又因公來福州,關心問及清道光年間福州才女李桂玉所作的長篇評話《榴花夢》收集的情況。這部巨著,全書360卷,483萬字,比《紅樓夢》長4倍,他親自查閱此書,建議由福建省文化廳,福建師大圖書館、福建省圖書館珍藏。令人惋惜的是,鄭振鐸雖然對故土情深,但終因身負重任,工作繁忙,對外文化交流又多,不僅在來福建慰問一個多月里,他以公務為重,未曾回過長樂首占。1957年來榕以後,也未能再回故鄉!
愛國愛鄉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事實說明,鄭振鐸對故鄉的感情很深,但這種鄉情並非出於狹隘的家鄉觀念,他不論到哪裡,總是積極投入於當地的愛國運動。他不論是在溫州、在北京,或者在上海,他總是和當地文化人士一起,提倡新文化,並且積極投入反帝斗爭和抗日救亡運動。他雖然能講福州話,但與家鄉來訪的文學青年陳洪海等人談話時,卻是講「國語」(普通話)。在上世紀30年代中期,他就主張「中國之知識界應一律說國語,如知識分子一直因循下去說他的方言,則國語永無普遍的一日。」顯然,他雖熱愛故鄉,但他總是從整體來考慮,把對祖國的愛擺在前面的。而他為祖國的早日富強而忘我工作的精神,永遠值得後人追懷!

鄭振鐸的愛情故事
鄭振鐸,生於1898年,祖籍福建長樂。他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傑出的文學家和社會活動家。五四運動時,他是北京鐵路學校學生領袖,1919年,與瞿秋白等人創辦《新社會》旬刊,1920年11月,與沈雁冰等人發起成立現代文學史上最著名的文學團體——文學研究會。
戀愛
鄭振鐸的初戀並不順利,那時,他正在北京讀書,北京的福建同學組織抗日聯合會,經常聚會。他自然是每會必到,到則必慷慨陳詞。當時,全國最著名的女子高等學府——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以戰國「四公子」自許的女高師「四公子」中,就有3個是福建籍。其中,有一個叫黃世瑛,出身於有錢人家,家裡既有恆產,又代代做官,她的父親此時正任教育部的主事,像她這樣的小姐,居然也參加愛國活動,還擔任了校學生自治會主席,而且長得很漂亮,在愛國學生運動中,鄭振鐸對她很有好感。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他覺得只要幾天不見黃世瑛,便彷彿定不下心來。有時,他正好有關於學生運動的事,便闖進女高師紅樓去,當時,因五四運動的沖擊,女高師當局已被迫放寬了原先如同監獄看守般的門衛制度。遺憾的是,由於黃世瑛的猶豫和她父母的反對,鄭振鐸長時間處於無可奈何的痛苦中。
1921年上半年,經沈雁冰介紹,鄭振鐸進上海商務印書館工作,編務之外,他還到商務出資辦的神州女中兼課。這時,他的學生、商務印書館總編輯高夢旦先生的小女兒高君箴,闖入了他的生活。
1922年12月8日,他主編的《兒童世界》上發表了高君箴譯述的童話《怪戒指》。她非常興奮地對他說,今後還想再投稿。他似乎受到了鼓舞,但初戀的失敗,使他變得格外謹慎。同事鄭心南與他和高夢旦都是福建老鄉,鄭心南便找高夢旦去探探底。高夢旦一聽心南的話,立即就高興地同意了,還說,只怕自己的女兒配不上他。什麼「門當戶對」,什麼親戚議論,他老先生一概不管。夢旦早就看中了鄭振鐸人品好,有才華,認為如果有這樣的東床佳婿,將是自己和女兒的幸福。高夢旦很快把君箴叫來,問了她的想法,並囑咐她多與鄭振鐸接觸,談談書,談談文學。
過了一段時間,也就是1923年4月,夢旦又讓女兒與他一起去杭州旅遊,好好談談。 結婚
經過一段時間後,鄭振鐸與高君箴的愛情成熟了,他們的婚禮定在這年的10月10日,在上海一品香飯店舉行。
這時鄭振鐸的母親和祖母,已搬到上海來了,母親多麼希望她惟一的兒子早點成家啊。然而,在婚禮的前一天,鄭振鐸忽然想起母親沒有現成的圖章。這可怎麼辦?因為按照當時「文明結婚」的儀式,結婚證上必須蓋上男女雙方家長、介紹人以及新娘新郎的圖章。他少年失父,因此母親的章是萬不可少的。
他急中生智,馬上請人送信給好朋友瞿秋白,他是刻印章的高手。送信的人回來了,帶來秋白的一張便條。打開一看,上題「秋白篆刻潤格」,內開:石章每字二元,七日取件;如屬急件,限日取件,潤格加倍;邊款不計字數,概收二元。他知道秋白很幽默,以為秋白這個「潤格」是表示實在太忙,無空刻。
怎麼辦呢?哦。對了,請雁冰刻吧,雁冰也會一手的。那時已是舉行婚禮的前夕,雁冰便連夜趕刻起來。
第二天一早,雁冰將新刻的圖章送到鄭振鐸家時,忽然秋白派人送來一封紅紙包,上面大書「賀儀五十元」。「啊呀,秋白真是,何必送這樣重的禮呢�」鄭振鐸正在說,雁冰便將那紙包打開了。一看,哈哈,卻是三方圖章,一個是鄭振鐸母親的,另外兩個一對,是鄭振鐸與君箴的。
鄭振鐸與君箴的對章上分別刻有邊款「長」「樂」各一字。這真是巧意雙關,一是祝他們白首偕老百年長樂,二是他們兩家都是福建長樂人。雁冰和他一算:潤格加倍,邊款二元,恰好是五十元。秋白這個玩笑,出人意外,他和雁冰都忍不住捧腹大笑,更增添了喜慶氣氛。自然,雁冰便將自己刻的那方圖章「藏拙」了,因為秋白刻的高明得多。
出國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發動了震驚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上海市總工會召開市民抗議大會,鄭振鐸不但參加了聚會和遊行,還與胡愈之等人聯合寫了一封給國民黨的抗議信。在信中他們悲憤地說:「黨國大計,紛紜萬端,非弟等所願過問。惟目睹此率獸食人之慘劇,則萬難苟安緘默。弟等誠不忍見閘北數十萬居民於遭李寶章、畢庶澄殘殺之餘,復在青天白日旗下,遭革命軍隊之屠戮,望先生等鑒而諒之。」最後署名,鄭振鐸是領銜者。
此信在報紙上公開發表後,影響很大,反動當局惱羞成怒,通知浙江軍閥按名搜捕。4月28日,鄭振鐸最崇敬的李大釗先生,在北京被奉系軍閥殘酷殺害。在這種白色恐怖的形勢下,作為岳父的夢旦先生,堅決要他出國避難,妻子、母親和祖母,雖然不放心他一個人在外飄泊,但在家實在太危險,她們竟都裝出很高興樣子,反而鼓勵他出國,要他在外讀書。
1927年5月,他離妻別子,遠赴法國。
在國外,他用自己裁製的小本本,記簡單的日記,隔一段時間,他便根據這簡單的原始日記,改寫成詳細、生動的日記,寄給妻子君箴。他後來出版的《歐行日記》,就是其中保存下來的一部分,字里行間,飽含著對妻子的深深思念。
他還從事譯著工作。從1928年3月號起,《小說月報》開始每期連載他的《希臘羅馬神話傳說中的戀愛故事》。
分離
家庭的幸福與國家的命運息息相關。此後,鄭振鐸與高君箴與整個民族一起又經歷了許多風雨滄桑,終於迎來了人民共和國的誕生。然而,他們沒有想到,1958年10月17日成了兩人永訣的一天。
這天,時任文化部副部長的鄭振鐸將率一個文化代表團出訪。他起得比平日更早,同平時一樣,匆匆記了前一天的日記。隨後,又匆忙給在上海的朋友靳以寫信,他說:「我就要動身到阿富汗去訪問。先到莫斯科,再轉塔什干,然後換機直飛喀布爾。麻煩的是,四季的衣服都要帶齊。雖只有三天的旅程,卻似整整地過一年…… 」
緊接著,為趕時間,他便大口大口地吃著早餐,吃完,跟家裡人說他要走了,便由兒子陪著趕往機場。因天氣不好,航班暫停,又與兒子一起回了家。下午,他接到可以起飛的通知,便又跟母親、妻子告別:「我走了,這次是真的走了。」不料,他含笑而別的話,竟成讖語。
10月20日清晨,人們從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驚悉:由北京飛往莫斯科的客機失事,我國文化代表團團長鄭振鐸等同志不幸遇難……

4. 我國著名的閩籍制鹼專家侯德榜,在純鹼製造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用「侯氏制鹼法」製得的純鹼中常含有氯化

(1)碳酸鈉溶液和氯化鈣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澱和氯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Na2CO3+CaCl2═CaCO3↓+2NaCl;故填:Na2CO3+CaCl2═CaCO3↓+2NaCl;
(2)滴加的CaCl2溶液要過量的原因與碳酸鈉充分反應;故填:與碳酸鈉充分反應;
(3)不洗滌碳酸鈣表面可能會附著一層可溶性物質使沉澱物質量增加,所以使得計算出的碳酸鈉的質量增大從而導致樣品中Na2CO3的質量分數偏大;故填:不洗滌碳酸鈣表面可能會附著一層可溶性物質使沉澱物質量增加,所以使得計算出的碳酸鈉的質量增大;
(4)空氣中含有二氧化碳,所以打開止水夾K,先對裝置A和B(已連接)通入已除去CO2的空氣一會兒,以排盡裝置A和B中含有的二氧化碳,再接上裝置C和D;故填:二氧化碳;
(5)鹽酸和碳酸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Na2CO3+2HCl═2NaCl+H2O+CO2↑;故填:Na2CO3+2HCl═2NaCl+H2O+CO2↑;
(6)由質量守恆定律可知裝置C中反應前後的質量差就是產生CO2的質量,裝置D的作用是防止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進入裝置C,所以若沒有裝置D,將會使測定結果偏大.故填:質量守恆;C;偏大.

5. 鄭振鐸資料

鄭振鐸
鄭振鐸(1989—1958),現代作家、文學史家、著名學者,新文化運動的積極倡導者之一。他出生於貧苦的家庭,1917年,靠親友幫助入北京鐵路管理學校讀書,畢業後曾在上海商務印書館編譯所任職。1920年 11月,和茅盾、葉聖陶等人共同發起成立文學研究會,並主編文學研究會的機關刊物《文學周刊》。1923年後,長期主編《小說月報》,積極倡導寫實主義文學和為人生的血淚文學,並致力於翻譯介紹蘇聯及各弱小民族的文學作品。他在 1921年寫的《文學的統一觀》,是我國最早從理論上提倡比較文學研究的一篇論文。他在同年寫的《整理中國文學的建議》,是我國最早從理論上提出運用新的觀點、方法整理文學遺產的論文。他撰寫的80來萬字的巨著《文學大綱》,可以說是第一部真正的世界文學通史。
鄭振鐸在30年代出版的70萬字的巨著《插圖本中國文學史》是解放前國內篇幅最多、影響最大的中國文學史專著。同時出版的《中國俗文學史》也是我國第一本民間文學史,而且迄今尚無可以替代之書。
鄭振鐸在文學以外的文化領域所作出的貢獻,也是令人欽佩的。40年代主編的《中國歷史參考圖譜》《玄覽堂叢書》《明季史料叢書》《中國古明器陶俑圖錄》等都是對我國文化領域的巨大貢獻。他50年代編選的《中國古代木刻畫選》《宋人畫選》等,在80年代數次榮獲國際最美圖書獎。
解放後,鄭振鐸歷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所長、文化部副部長等職。1958年 10月 17日,在率領我國文化代表團訪問阿富汗和阿拉伯聯合共和國途中,不幸因飛機失事逝世。

6. 閩籍科學家有哪些

你好。
田中群 物理化學家。廈門大學教授。1955年生於福建廈門。1982年畢業於廈門大學化學系,1987年獲英國南安普敦大學化學系博士學位。現任固體表面物理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英國皇家化學會高級會員。

主要從事表面增強拉曼散射和譜學電化學研究。獲得了多種純過渡金屬體系的表面增強拉曼散射(SERS)光譜譜圖,證實了VIII B族過渡金屬具有弱SERS效應,並應用於燃料電池的電催化研究和不銹鋼的防腐蝕。應用不受譜儀檢測器解析度限制的時間分辨拉曼光譜技術,建立了電位平均拉曼光譜新方法。還發展了在微晶元上用電化學構造電極納米間隔的技術。設計合成了特殊形狀的納米粒子,並表徵其等離子體共振吸收在內的多種特性

陳懿 物理化學家。南京大學教授。1933年生於福建福州。1955年畢業於南京大學化學系。

長期從事催化劑、介觀化學和材料方面的研究。提出金屬氧化物催化劑的嵌入模型,對氧化物在其載體上的分散行為做出定量的描述,解決了多晶表面上空位以及陰離子所產生屏蔽效應的計算。闡明了溶液反應合成非晶態Ni-B粒子的機理,發現了制備Ni-P合金粒子液相反應的自催化本質,改進了溶液沸點附近迴流加熱的制備方法,提出了有效避開水解作用,獲得類金屬元素含量高的Fe-B非晶合金的固相化學反應方法。近年來,在納米復合氧化物的制備及其晶格氧的活動性與粒子尺寸和催化選擇性的關聯,低維納米金屬氮化物的制備及其場發射性能等方面都取得良好進展。專著有《穆斯堡爾譜學基礎和應用》等。

姚建年 物理化學家。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1953年生於福建晉江。1982年畢業於福建師范大學化學系,1990年獲日本東京大學工學部碩士學位,1993年獲該校博士學位。現任中國科學院化學所副所長,兼任中國化學會常務理事、秘書長。

主要從事有機納米體系和復合薄膜的光致變色研究。實現了對有機納米體系中光化學、光物理性能的調控,將納米材料特異性研究拓展到有機小分子領域。制備了納米球、塊、線、管等有機光功能納米結構材料,實現了對其形貌的調控和保護;發現了隨粒子尺寸增大逐漸向低能端移動的分子間電荷轉移激子的限域效應;通過粒徑控制實現了吡唑啉衍生物DAP納米結構材料的發射波長的調控;運用超分子化學概念和分子組裝技術構建出納米級光致變色超薄膜;通過與貴金屬復合,使過渡金屬氧化物薄膜的光致變色效率提高5倍。提出半導體與貴金屬間Schottky結的增幅原理;還制備出厚度小於2nm的單層光致變色超薄膜。

吳碩賢 建築技術科學專家。華南理工大學教授。1947年5月生於福建泉州。1970年清華大學土木建築系建築學專業畢業,1981年、1984年先後獲清華大學碩士、博士學位。現任華南理工大學建築技術科學研究所所長,兼任中國建築學會建築物理分會副理事長,建築聲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長期從事建築與環境聲學研究。系統提出城市交通雜訊預報、模擬及防噪規劃的理論與方法;闡明聲學虛邊界原理,推導出混響場車流雜訊簡潔公式,較好地解決國際上20多年未解決的問題。完成首例將建築輔助設計軟體與聲學軟體鏈接以分析室內音質的工作。提出廳堂響度評價新指標和計算公式,用模糊集理論進行廳堂音質評價,指導並與合作者提出擴散聲場模擬新計算模型和界面聲能擴散系數的改進測量方法和計算公式;開展建築環境評價方法體系、人的行為模式和使用後評價研究,初步建立了建成環境主觀評價理論體系。承擔55座觀演與體育等建築的音質設計。

詹文龍 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1955年生於福建省廈門市。1982年畢業於蘭州大學現代物理系。現任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長。

主要從事低能、中能、相對論性重離子物理研究和加速器大科學工程研製,對重離子核物理和新核素合成進行了系統性的研究,取得多項重要成果。在放射性束物理研究中發現了11種新核素,首次測量30多種核素的質量;成功地研製出美國相對論重離子對撞機上PHENIX實驗探測器的高性能飛行時間探測器的樣機;研製成具有20世紀90年代國際先進水平的蘭州放射性束流線,在此束流線上確定了一批豐質子暈核,並初步鑒別出理論預言的質子滴線外的核素25P等,促進了中國的放射性束物理實驗研究的發展。領導蘭州重離子加速器冷卻儲存環國家重大科學工程研製,並為此做出了重大貢獻。
希望幫到你。

7. 我國著名的閩籍制鹼專家侯德榜,在純鹼製造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用「氏制鹼法」製得的純鹼中常含有氯化鈉


(1)空氣中含有二氧化碳,所以打開止水夾K,先對裝置A和B(已連接)通入已除去CO2的空氣一會兒,以排盡裝置A和B中含有的二氧化碳,再接上裝置C和D;故填:二氧化碳;
(2)鹽酸和碳酸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Na2CO3+2HCl═2NaCl+H2O+CO2↑;故填:Na2CO3+2HCl═2NaCl+H2O+CO2↑;
(3)由質量守恆定律可知裝置C中反應前後的質量差就是產生CO2的質量,裝置D的作用是防止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進入裝置C,所以若沒有裝置D,將會使測定結果偏大.故填:質量守恆;C;偏大.
故答案為:
(1)二氧化碳;
(2)Na2CO3+2HCl═2NaCl+H2O+CO2↑;
(3)質量守恆;C;偏大.

8. 閩籍作家中國現代文學發生與發展的貢獻

福建著名的作家有很多,比如冰心,林語堂,嚴復,鄭振鐸等。
林語堂被稱為幽默大師,他談吐詼諧,熱衷於幽默。對中國幽默文學的異軍突起起了作用。他也一向以童心未泯自況。他富有創造性地把英文的Humour音譯為中文的幽默,從而使幽默一詞在中國迅速流行開來。
鄭振鐸先生是福建長樂人,是中國現代傑出的愛國主義者和社會活動家、作家、詩人、學者、文學評論家、文學史家、翻譯家、藝術史家,也是著名的收藏家,訓詁家。
冰心文學作品中所體現的寬廣人性是它的生命力,雖然作品數量很少,而且沒有長篇,但是冰心那富有聲音的作品,以及對人性的一種側面的仔細的洞察,就像《小桔燈》一樣,賦予人們以溫暖心房的光芒。

9. 讀了<<別了,我愛的中國>>你的感受是什麼

《別了,我愛的中國》是鄭振鐸先生寫作於1927年的一篇散文。

鄭振鐸
筆 名: 西諦、鄭源新、落雪
性 別: 男
出生年月: 1898-1958
民 族: 漢族

我國現代傑出的愛國主義者和社會活動家,又是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文學史家、翻譯家、藝術史家,也是國內外聞名的收藏家。原籍福建省長樂縣,生在浙江省永嘉縣(今溫州市)。1917年入北京鐵路管理學校學習。1919年參加「五四」運動,同時與沈雁冰等人發起成立文學研究會,曾任上海商務印書館編輯,《小說月報》主編,上海大學教師,《公理日報》主編,1927年旅居英、法,回國後歷任北京燕京大學、清華大學教授,上海暨南大學教授,《世界文庫》主編,1937年參加文化界救亡協會,與胡愈之等人組織復社,出版《魯迅全集》,主編《民主周刊》,1949年後歷任全國文聯福利部部長,全國文協研究部長、人民政協文教組長,中央文化部文物局長,民間文學研究室副主任,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文化部副部長。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文聯全委、主席團委員,全國文協常委,中國作家協會理事。1919年開始發表作品。195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58年10月17日率領中國文化代表團出國訪問,翌日因飛機失事突然遇難殉職。
著有專著《文學大綱》、《俄國文學史略》、《中國文學論集》、《中國俗文學史》、《近百年古城古墓發掘史》、《基本建設及古文物保護工作》、《域外所藏中國古畫集》、《中國歷史參考圖譜》、《偉大的藝術傳統圖錄》、《插圖本中國文學史》、《中國版畫史圖錄》,短篇小說集《家庭的故事》、《取火者的逮捕》、《桂公塘》,散文集《佝僂集》、《歐行日記》、《山中雜記》、《短劍集》、《困學集》、《海燕》、《民族文話》、《蟄居散記》,譯著《沙寧》、《血痕》、《灰色馬》、《新月集》、《飛鳥集》、《印度寓言》,《鄭振鐸文集》、《鄭振鐸選集》,編輯《中國短篇小說集》、《北平箋譜》(與魯迅合編)等。其中《貓》入選人教版初中教材。

青年時代曾回故鄉
鄭振鐸雖然生長在溫州,後來升學到北京,從鐵路管理學校畢業後到了上海,長期在商務印書館工作,但是,他和故鄉親人卻是保持著密切的聯系,並且回過故鄉。茅盾在1921年10月15日致啟明(周作人)的信中就曾提及「振鐸回鄉葬祖去了」(見《茅盾書信集》,文化藝術出版社1988年出版)。據研究鄭振鐸的專家陳福康博士考證,這次經福州到長樂葬祖的時間有一個多月。這里的「回鄉葬祖」,自然是回到祖籍地長樂首占村老家了。1995年初冬,長樂首占村為紀念鄭振鐸徵集有關的文物,徵集到一件珍貴的資料———首占鄭氏殘缺的「訃告」,在一張八開紙上,尚能見到具名者共36人,其中有「緦服侄曾孫振鐸」等字樣,分析起來,這是鄭振鐸的曾伯祖或曾叔祖喪葬的「訃告」,這正印證了他有「回鄉葬祖」之行。另據首占鄭氏族親追憶,那個年代,首占「岱陽鄭氏宗祠」內懸掛有許多反映鄭氏先輩事跡的匾額和介紹,正中掛有明嘉靖名臣、刑部尚書鄭世威(1503-1584年)親書的「世培忠厚」的祖訓……這一切,使鄭振鐸對先輩的業績和可貴的品質有了更多的了解,對故鄉增添了深厚的感情。因此,他雖然長期在異鄉生活、學習、工作,但是,他卻始終是關心和熱愛故鄉的。

與故鄉人民心連心
1919年五四運動的消息傳到福建,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福州,各校學生曾先後兩次集會聲援北京學生愛國運動,追悼被反動軍警毆打致死的北京大學閩籍學生郭欽光;在廈門,青年學生舉行集會示威遊行,後來又發展成為有各界人士參加的國民大會,憤怒聲討軍閥政府和日本帝國主義的罪行。五四的烈火,在八閩大地燃起,然而,日本帝國主義者卻先後派軍艦到廈門、福州,實行武裝威脅,在福州甚至開槍逞凶。在北京的鄭振鐸聞訊,就積極參加組織旅京福建省學生抗日聯合會,成為該會領導人之一。他參加編印《閩潮》,奔走呼號,聲援故鄉的反帝愛國運動,始終和故鄉的人民心連心。原籍福建長樂的著名作家冰心,當時就讀於北京協和女子大學預科,她就是在這次聲援活動中認識鄭振鐸的。時隔60年,冰心對他的愛國愛鄉熱情和感慨激昂的發言,還有深刻的印象。

熱情接待故鄉學子
鄭振鐸雖然長期在京滬一帶任職,但,凡是故鄉有人來訪,他總是熱情接待,並仔細了解故鄉的情況。由於歷史上長樂屬福州府轄,所以從概念上說,故鄉的范圍自然是比較大的。1939年夏天,福州一位文學青年———三山中學高中生陳洪海(「青青文藝社」社員),因為聽說暨南大學文學院在院長鄭振鐸主持下,教授陣容很強,他很想越級報考該院。經當時在福州供職的著名文學家郁達夫(1886-1945年)介紹,到上海去拜訪鄭振鐸,受到其熱情的接待。鄭振鐸看完介紹信之後,先了解郁達夫在福州的近況,接著又詳細問及:陳儀(1886-1949年)主持福建省政府有些什麼「措置」?省教育廳廳長鄭貞文(1891-1969年)在治理教育方面有哪些成績?因為那時正值鄭貞文進行本省教育改革,省立縣立學校停換教員校長的時候,他從報紙上已看到一些報道。他認為「鄭貞文也有鄭貞文的苦衷」,他特別關切地問:日本帝國主義者在福州橫行的表現、福州的建設、文化事業進展、故鄉失業人數和群眾生活的情況怎樣?……陳洪海介紹了有關情況之後,他感慨地說:「大概民國十七八年時代,福建人最來得樂觀!」最後,鄭振鐸說,曾在福建出版的一本文學雜志上看到陳洪海的作品,頗為贊許。故鄉的文學青年往訪鄭振鐸,當然不止一個,黃駿霖先生在《憶西諦鄭師》(載《榕花》1981年第一期)一文中,也談及他在燕京大學求學和上海執教期間,受到這位「大同鄉」親切接待和關懷的情況。這些事例說明,鄭振鐸當時雖然沒有到福州,但對故鄉的情況卻有所了解,並且極為關切。當然,他對故鄉情況了解的渠道也是多方面的。

不忘故土鄉情深厚
鄭振鐸不忘自己祖輩生長的故土,還表現在他的鄉情上,他總是公開標明自己是福建長樂人,有時撰稿編書,還特意署上「長樂」二字,例如《清人雜劇初集跋》結尾時,就署「一九三一年三月二十三日本集印成,長樂鄭振鐸跋」他編的一本書名就是《長樂鄭氏匯印傳奇第一集》,在此書的序文後,也署名:「一九三四年七月七日長樂鄭振鐸序」,甚至在他的印章中,也使用「長樂西諦」。「長樂鄭振鐸西諦藏書」。直至他遇難的前十天,在「最後一次講話」中,還說「我是生長在溫州的福建人」。
鄭振鐸雖然自幼生長在溫州,但因家庭生活環境關系,卻能說福州方言,他和家裡人日常談話都是用福州話。1931年冬,鄭振鐸在《紀念幾位今年逝去的友人》(載清華大學《文學月刊》第二卷第一期)一文中,提及他和胡也頻(1903-1931年)在上海會面的一些情況時寫道:「他和我見面的時候不少。他那生疏的福州話,常使我很感動,我雖生長在外鄉,但對本地的鄉談,打得似乎要比他高明些。」這就是說,他們二人雖然長期在外地,但是鄭振鐸的福州話,要比胡也頻說得好些。在飲食愛好方面,鄭振鐸也是保留著家鄉的特色,以富有家鄉風味的閩菜,招待文朋好友,顯然,這是鄭振鐸所感到自豪的。他宴請魯迅、冰心等人,席間吃的就是其母親親手烹調的福建菜。鄭振鐸還很喜歡福建的水仙花,曾把家鄉人送去的水仙花特意贈給魯迅。

鄉情流露在作品中
從鄭振鐸的文學作品中,也可以感受到他對故鄉感情之深。1926年,鄭振鐸到莫干山避暑期間寫的散文《月夜之話》,通過月下乘涼的絮語,非常自然地流露出他對福州民歌的喜歡和贊賞。高夢旦先生向他介紹了三首福州民歌,他都一一抄錄下來,並把福州方言民歌譯成普通話,加以解釋,通過自己的作品介紹給讀者,的確像《真鳥仔》這樣的福州民歌,「恐非『非福州人』所能了解」,鄭振鐸因為懂得福州地區方言,才能夠把原意譯出。
1927年「四·一二」蔣介石背叛革命,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工農群眾和革命知識分子。鄭振鐸被迫遠走歐洲。他擷取了赴歐途中的一個生活片斷,寫了《海燕》。他憑借對故鄉的了解,用工筆的手法描繪家鄉在萬物崢嶸、春意盎然的景象中,由南方回來的逗人喜愛的小燕子,任情地橫掠斜飛,飛倦了就返回一年前的舊巢安身。他寫道:「燕子歸來尋舊壘」,「這便是我們故鄉的小燕子,可愛活潑的小燕子。」在「離家是幾千里,離國是幾千里」的海路上,「不料卻見著我們的小燕子」。他從內心抒發了浪跡天涯的遊子對祖國和故鄉魂牽夢縈的思念之情。
因此,鄭振鐸長期在異鄉,卻能夠鄉音不改,在生活、飲食、愛好等方面,保持福州的特色,甚至反映到其作品之中,不但是從其家庭長輩接受了影響,還因為他和閩中文化人士常有交往。值得一提的是,1921年5月,他到商務印書館工作之後,得到該館編譯所所長高夢旦的賞識,並於1923年與其小女高君箴(蘊華)結婚,感情十分融洽。高夢旦(1870-1936年),原名鳳謙,常用筆名崇有,籍貫也是福建長樂,他是26歲才離開故鄉的,老家就在與鄭氏祖居地首佔一田之隔的龍門鄉,這樣,鄭振鐸的一家仍然保持著家鄉的某些特色,也是很自然的。而高夢旦學識豐富,諳熟閩中民間文學、方言和風土人情,也使鄭振鐸得到不少教益。

福州之行收獲巨大
新中國成立後,鄭振鐸曾回到福建。1954年春,他在文化部任職期間,參加「全國人民慰問人民解放軍代表團」於2月27日到達福州,慰問駐福建前線三軍。在一個多月的時間里,他作為慰問總團代表之一,曾在前線某部大會上講話慰問駐軍並作過報告,以具體的事實,生動地說明了祖國在總路線照耀下四年來各方面建設的輝煌成就,給廣大指戰員以極大鼓舞;他和代表們登山越海,深入前線進行親切的慰問活動,受到指戰員的熱烈歡迎,在此期間,他還和文藝界人士舉行座談,進行了參觀活動。他對福建發展的大好形勢,有著很深的印象。3月4日,他在給友人劉哲民的信中寫道:「福州市面很繁榮,土特產不少,因為交通不大方便,有的東西便無法運到外面推銷。像漆的筷子,最為精良,但運到外邊的卻不是上等貨,紙張也很好,水果極多,將來當能大大交流也。」信中還提到「工作很忙,不能有時間寫信;但有些故事是應該寫出的,不知在什麼時候寫?回北京後,又要大忙,恐更不容易動筆了。」4月1日,他在信中又寫道:「這一月多的慰問,收獲甚大,或將寫幾篇文章出來,正在仔細打腹稿;不知能否寫好?」的確,他此行收獲很大,故鄉的山山水水,許多生動感人的事跡,在他腦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積累了豐富的創作素材。然而,由於他返北京後公務繁忙,終未能及時動筆。1957年他又因公來福州,關心問及清道光年間福州才女李桂玉所作的長篇評話《榴花夢》收集的情況。這部巨著,全書360卷,483萬字,比《紅樓夢》長4倍,他親自查閱此書,建議由福建省文化廳,福建師大圖書館、福建省圖書館珍藏。令人惋惜的是,鄭振鐸雖然對故土情深,但終因身負重任,工作繁忙,對外文化交流又多,不僅在來福建慰問一個多月里,他以公務為重,未曾回過長樂首占。1957年來榕以後,也未能再回故鄉!
愛國愛鄉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事實說明,鄭振鐸對故鄉的感情很深,但這種鄉情並非出於狹隘的家鄉觀念,他不論到哪裡,總是積極投入於當地的愛國運動。他不論是在溫州、在北京,或者在上海,他總是和當地文化人士一起,提倡新文化,並且積極投入反帝斗爭和抗日救亡運動。他雖然能講福州話,但與家鄉來訪的文學青年陳洪海等人談話時,卻是講「國語」(普通話)。在上世紀30年代中期,他就主張「中國之知識界應一律說國語,如知識分子一直因循下去說他的方言,則國語永無普遍的一日。」顯然,他雖熱愛故鄉,但他總是從整體來考慮,把對祖國的愛擺在前面的。而他為祖國的早日富強而忘我工作的精神,永遠值得後人追懷!

鄭振鐸的愛情故事
鄭振鐸,生於1898年,祖籍福建長樂。他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傑出的文學家和社會活動家。五四運動時,他是北京鐵路學校學生領袖,1919年,與瞿秋白等人創辦《新社會》旬刊,1920年11月,與沈雁冰等人發起成立現代文學史上最著名的文學團體——文學研究會。
戀愛
鄭振鐸的初戀並不順利,那時,他正在北京讀書,北京的福建同學組織抗日聯合會,經常聚會。他自然是每會必到,到則必慷慨陳詞。當時,全國最著名的女子高等學府——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以戰國「四公子」自許的女高師「四公子」中,就有3個是福建籍。其中,有一個叫黃世瑛,出身於有錢人家,家裡既有恆產,又代代做官,她的父親此時正任教育部的主事,像她這樣的小姐,居然也參加愛國活動,還擔任了校學生自治會主席,而且長得很漂亮,在愛國學生運動中,鄭振鐸對她很有好感。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他覺得只要幾天不見黃世瑛,便彷彿定不下心來。有時,他正好有關於學生運動的事,便闖進女高師紅樓去,當時,因五四運動的沖擊,女高師當局已被迫放寬了原先如同監獄看守般的門衛制度。遺憾的是,由於黃世瑛的猶豫和她父母的反對,鄭振鐸長時間處於無可奈何的痛苦中。
1921年上半年,經沈雁冰介紹,鄭振鐸進上海商務印書館工作,編務之外,他還到商務出資辦的神州女中兼課。這時,他的學生、商務印書館總編輯高夢旦先生的小女兒高君箴,闖入了他的生活。
1922年12月8日,他主編的《兒童世界》上發表了高君箴譯述的童話《怪戒指》。她非常興奮地對他說,今後還想再投稿。他似乎受到了鼓舞,但初戀的失敗,使他變得格外謹慎。同事鄭心南與他和高夢旦都是福建老鄉,鄭心南便找高夢旦去探探底。高夢旦一聽心南的話,立即就高興地同意了,還說,只怕自己的女兒配不上他。什麼「門當戶對」,什麼親戚議論,他老先生一概不管。夢旦早就看中了鄭振鐸人品好,有才華,認為如果有這樣的東床佳婿,將是自己和女兒的幸福。高夢旦很快把君箴叫來,問了她的想法,並囑咐她多與鄭振鐸接觸,談談書,談談文學。
過了一段時間,也就是1923年4月,夢旦又讓女兒與他一起去杭州旅遊,好好談談。 結婚
經過一段時間後,鄭振鐸與高君箴的愛情成熟了,他們的婚禮定在這年的10月10日,在上海一品香飯店舉行。
這時鄭振鐸的母親和祖母,已搬到上海來了,母親多麼希望她惟一的兒子早點成家啊。然而,在婚禮的前一天,鄭振鐸忽然想起母親沒有現成的圖章。這可怎麼辦?因為按照當時「文明結婚」的儀式,結婚證上必須蓋上男女雙方家長、介紹人以及新娘新郎的圖章。他少年失父,因此母親的章是萬不可少的。
他急中生智,馬上請人送信給好朋友瞿秋白,他是刻印章的高手。送信的人回來了,帶來秋白的一張便條。打開一看,上題「秋白篆刻潤格」,內開:石章每字二元,七日取件;如屬急件,限日取件,潤格加倍;邊款不計字數,概收二元。他知道秋白很幽默,以為秋白這個「潤格」是表示實在太忙,無空刻。
怎麼辦呢?哦。對了,請雁冰刻吧,雁冰也會一手的。那時已是舉行婚禮的前夕,雁冰便連夜趕刻起來。
第二天一早,雁冰將新刻的圖章送到鄭振鐸家時,忽然秋白派人送來一封紅紙包,上面大書「賀儀五十元」。「啊呀,秋白真是,何必送這樣重的禮呢�」鄭振鐸正在說,雁冰便將那紙包打開了。一看,哈哈,卻是三方圖章,一個是鄭振鐸母親的,另外兩個一對,是鄭振鐸與君箴的。
鄭振鐸與君箴的對章上分別刻有邊款「長」「樂」各一字。這真是巧意雙關,一是祝他們白首偕老百年長樂,二是他們兩家都是福建長樂人。雁冰和他一算:潤格加倍,邊款二元,恰好是五十元。秋白這個玩笑,出人意外,他和雁冰都忍不住捧腹大笑,更增添了喜慶氣氛。自然,雁冰便將自己刻的那方圖章「藏拙」了,因為秋白刻的高明得多。
出國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發動了震驚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上海市總工會召開市民抗議大會,鄭振鐸不但參加了聚會和遊行,還與胡愈之等人聯合寫了一封給國民黨的抗議信。在信中他們悲憤地說:「黨國大計,紛紜萬端,非弟等所願過問。惟目睹此率獸食人之慘劇,則萬難苟安緘默。弟等誠不忍見閘北數十萬居民於遭李寶章、畢庶澄殘殺之餘,復在青天白日旗下,遭革命軍隊之屠戮,望先生等鑒而諒之。」最後署名,鄭振鐸是領銜者。
此信在報紙上公開發表後,影響很大,反動當局惱羞成怒,通知浙江軍閥按名搜捕。4月28日,鄭振鐸最崇敬的李大釗先生,在北京被奉系軍閥殘酷殺害。在這種白色恐怖的形勢下,作為岳父的夢旦先生,堅決要他出國避難,妻子、母親和祖母,雖然不放心他一個人在外飄泊,但在家實在太危險,她們竟都裝出很高興樣子,反而鼓勵他出國,要他在外讀書。
1927年5月,他離妻別子,遠赴法國。
在國外,他用自己裁製的小本本,記簡單的日記,隔一段時間,他便根據這簡單的原始日記,改寫成詳細、生動的日記,寄給妻子君箴。他後來出版的《歐行日記》,就是其中保存下來的一部分,字里行間,飽含著對妻子的深深思念。
他還從事譯著工作。從1928年3月號起,《小說月報》開始每期連載他的《希臘羅馬神話傳說中的戀愛故事》。
分離
家庭的幸福與國家的命運息息相關。此後,鄭振鐸與高君箴與整個民族一起又經歷了許多風雨滄桑,終於迎來了人民共和國的誕生。然而,他們沒有想到,1958年10月17日成了兩人永訣的一天。
這天,時任文化部副部長的鄭振鐸將率一個文化代表團出訪。他起得比平日更早,同平時一樣,匆匆記了前一天的日記。隨後,又匆忙給在上海的朋友靳以寫信,他說:「我就要動身到阿富汗去訪問。先到莫斯科,再轉塔什干,然後換機直飛喀布爾。麻煩的是,四季的衣服都要帶齊。雖只有三天的旅程,卻似整整地過一年…… 」
緊接著,為趕時間,他便大口大口地吃著早餐,吃完,跟家裡人說他要走了,便由兒子陪著趕往機場。因天氣不好,航班暫停,又與兒子一起回了家。下午,他接到可以起飛的通知,便又跟母親、妻子告別:「我走了,這次是真的走了。」不料,他含笑而別的話,竟成讖語。
10月20日清晨,人們從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驚悉:由北京飛往莫斯科的客機失事,我國文化代表團團長鄭振鐸等同志不幸遇難……

10. 有關於落雪的資料

落雪,原名:鄭振鐸,我國現代傑出的愛國主義者和社會活動家,又是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文學史家、翻譯家和藝術史家,也是國內外聞名的收藏家。原籍福建省長樂縣,1898.12.19生在浙江省永嘉縣(今溫州市),1958年10月17日率領中國文化代表團出國訪問,翌日因飛機失事遇難殉職。
原名:鄭振鐸(1898.12.19~1958.10.17)
筆 名:西諦、郭源新、落雪。
性別:男
民 族:漢族
中國現代傑出的愛國主義者和社會活動家,又是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文學史家、翻譯家和藝術史家,也是國內外聞名的收藏家。原籍福建省長樂縣,生在浙江省永嘉縣(今溫州市)。1917年入北京鐵路管理學校學習。1919年參加「五四」活動,同時與沈雁冰等人發起成立文學研究會,曾任上海商務印書館編輯,《小說月報》主編,上海大學教師,《公理日報》主編,1927年旅居英、法,回國後歷任北京燕京大學、清華大學教授,上海暨南大學教授,《世界文庫》主編,1937年參加文化界救亡協會,與胡愈之等人組織復社,出版《魯迅全集》,主編《民主周刊》,1949年後歷任全國文聯福利部部長,全國文協研究部長、人民政協文教組長,中央文化部文物局長,民間文學研究室副主任,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文化部副部長。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文聯全委、主席團委員,全國文協常委,中國作家協會理事。1919年開始發表作品。
主要作品
主要作品有《唯一的聽眾》,在北京課改版小學六年級下冊第4課、上海小學課本五年級下冊第28課,海寧六年級上冊第11課,人教版課本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11課,冀教版課本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17課。
2生平簡介

鄭振鐸
鄭振鐸, 現代作家、學者、翻譯家、
1917年入北京鐵路管理傳習所(今北京交通大學)學習。1919年參加「五四」運動並開始發表作品,同時與沈雁冰等人發起成立文學研究會,曾任上海商務印書館編輯,《小說月報》主編,上海大學教師,《公理日報》主編,1927年旅居英、法,回國後歷任北京燕京大學、清華大學教授,上海暨南大學教授,《世界文庫》主編。1937年參加文化界救亡協會,與胡愈之等人組織復社,出版《魯迅全集》,主編《民主周刊》,1949年後歷任全國文聯福利部部長,全國文協研究部長、人民政協文教組長,中央文化部文物局長,民間文學研究室副主任,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文化部副部長。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文聯全委、主席團委員,全國文協常委,中國作家協會理事。
3代表作品
著有專著《文學大綱》《俄國文學史略》《中國文學論集》《中國俗文學史》《近百年古城古墓發掘史》《基本建設及古文物保護工作》《域外所藏中國古畫集》《中國歷史參考圖譜》《偉大的藝術傳統圖錄》《插圖本中國文學史》《中國版畫史圖錄》,短篇小說集《家庭的故事》《取火者的逮捕》《桂公塘》,散文集《佝僂集》《歐行日記》《山中雜記》《短劍集》《困學集》《海燕》《民族文話》《蟄居散記》,譯著《沙寧》《血痕》《灰色馬》《飛鳥集》《印度寓言》《鄭振鐸文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55版)《鄭振鐸選集》,編輯《中國短篇小說集》《北平箋譜》(與魯迅合編)等。其中《別了,我愛的中國》是散文集《離別》中的一篇,後入選上海教育出版社小學五年級第二學期第18課。《貓》(人民文學出版社1955版)其入選人教版初中新教材第七年級第二學期第26課。詩篇:《我們是少年》和《燕子》,《唯一的聽眾》選入人教版六年級上冊11課等。詩篇:《別了,我愛的中國》編入滬教版九年義務教育五年級下冊第18課,以及《唯一的聽眾》編入滬教版九年義務教育五年級下冊第28課。
4個人履歷

青年時期(1898~1923年)

鄭振鐸祖籍福建長樂,1898年12月19日出生於浙江永嘉(今溫州)。1917年夏,靠親友的幫助到北京鐵路管理學校(今北京交大)求學,課余讀了不少西方社會學著作和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作品,思想上、文學上都受到啟蒙教育。不久結識瞿秋白、耿濟之、許地山等人;五四運動爆發時,他們各自成為所在學校的學生代表,積極投身反帝反封建運動。1919年11月,他們一起創辦了《新社會》旬刊,提倡社會改造。1919年12月,《新中國》月刊發表了他翻譯的列寧的《俄羅斯之政黨》。1920年夏,他和耿濟之共同翻譯了《國際歌》歌詞。1920年11月,鄭振鐸與沈雁冰、葉紹鈞等人發起成立文學研究會。1921年春,他畢業後到上海工作。不久擔任《學燈》(上海《時事新報》副刊)編輯,又由沈雁冰介紹進商務印書館編譯所工作。同年5月10日,他主編的文學研究會機關報《文學旬刊》創刊,為初期新文學運動中有影響的刊物。同時開始主編出版《文學研究會叢書》,還參與創刊了《戲劇》月刊,《詩》月刊等。1922年 1月,他主編中國第一個兒童文學刊物《兒童世界》周刊,並寫作了許多作品,為中國現代兒童文學事業起了開山作用。1923年1月,他接替沈雁冰主編《小說月報》。在此期間,他在《文學旬刊》、《小說月報》等刊物上發表了大量的文學評論,與封建舊文學作了堅決的斗爭,並批評了新文學陣營中一些人"為藝術而藝術"的觀點,成為當時與沈雁冰齊名的文學研究會的重要理論批評家。
創辦《公理日報》
1925年五卅慘案發生後,鄭振鐸與葉紹鈞、胡愈之等創辦《公理日報》, 文學研究會成員
揭露和抨擊帝國主義暴行。同年,他參加發起"中國濟難會",並與郭沫若、沈雁冰、胡愈之等人簽名發表《人權保障宣言》。這一時期,他撰寫的主要學術著作有《俄國文學史略》、《太(泰)戈爾傳》、《文學大綱》等。《俄國文學史略》(1924)是中國這方面第一本專著,對介紹俄國文學(包括蘇聯文學)起過積極作用。書中列專章介紹評述了別林斯基、車爾尼雪夫斯基、杜勃羅留波夫等人的文學理論,高度評價了高爾基的創作及其文學思想,在當時尤為難得。《泰戈爾傳》(1925)是中國第一本介紹、評述印度著名詩人泰戈爾的專著。80萬言的《文學大綱》(1927)將中外文學史及其名著合在一部書中敘述,開闊了文學工作者的眼界,在介紹世界文學歷史、加強中外文學交流和比較研究等方面都有過大的影響。
成立"上海著作人公會"
1927年2月,鄭振鐸與葉紹鈞、胡愈之等人發起成立"上海著作人公會",公會積極參加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前後的革命活動。"四·一二"政變後,他與胡愈之等人致信國民黨當局,強烈抗議屠殺革命群眾,為此險遭逮捕。
歐洲避難和游學
5月,他乘船到歐洲避難和游學。在法、英等國家圖書館里,遍讀有關中國古代小說、戲曲、變文等書籍,並研究了希臘羅馬文學,譯著了《民俗學概論》(後毀於日軍炮火)、《民俗學淺說》(1934)、《近百年古城古墓發掘史》(1930)等專著,還創作了短篇小說集《家庭的故事》(1929)中的大部分作品。1928年10月,又回到了上海。
回國
回國後,鄭振鐸參加發起"中國著作者協會",並任執行委員。1931年秋,去北平任燕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兩校中文系教授。1932年,他的《插圖本中國文學史》出版,此書圖文並茂、史料豐富、眼界寬闊,充分肯定了民間文學在文學史上的地位。1934年,又出版了《中國文學論集》、《佝僂集》等論文集,以及借希臘神話題材歌頌現實的革命斗爭的小說集《取火者的逮捕》。這一個時期里,他還參與主編了著名的大型文學刊物《文學》、《文學季刊》等。
1935年春,鄭振鐸到上海任暨南大學文學院院長兼中文系主任。此後,他主編了大型文學叢刊《世界文庫》,組織許多著名作家、翻譯家、學者,系統介紹中外古典文學名著,規劃宏偉。雖因當時條件所限未能全部實現原計劃,但仍是30年代文化出版事業的重要成果。在這前後,他參加《中國新文學大系》的編選工作,與魯迅合作編選《北平箋譜》、《十竹齋箋譜》,協助魯迅編選出版瞿秋白遺著《海上述林》。1935年底,參加"上海文化界救國會"。1936年6月,"中國文藝家協會"成立,鄭振鐸被選為理事。這個時期里,他還撰寫了文學論文集《短劍集》(1936)和歷史小說集《桂公塘》(1937)。
抗戰時期
抗日戰爭爆發後,鄭振鐸參與發起"上海文化界救亡協會"和創辦《救亡日報》等。上海淪陷前後,他為國家搶救了大量珍貴的文獻古籍,並編選影印了《中國版畫史圖錄》、《玄覽堂叢書》、《明季史料叢書》等。1938年他的《中國俗文學史》出版,此書代表當時國內這方面研究的最高水平。抗戰勝利後,他為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上海分會負責人,並參與發起組織"中國民主促進會"。他主編《民主》周刊。與李健吾主編《文藝復興》月刊,號召作家為人民、為民主而寫作,還編印了《中國歷史參考圖譜》、《域外所藏中國古畫集》等。
新中國成立後
1949年2月,鄭振鐸繞道香港進入解放區。7月,參加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會,被選為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中國文學工作者協會(後改名為作協)的常務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先後擔任文物局局長、考古研究所所長、文學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文化部副部長,以及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副主席、中國曲藝工作者協會理事等職。編著有《偉大的藝術傳統圖錄》(1952)、《中國古代版畫史略》(1985)等,並主編了《古本戲曲叢刊》、《中國古代版畫叢刊》等。1957年,他編集出版了《中國文學研究》三冊,書中基本上包括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他在中國文學研究中所涉及的各個領域、專題,反映了他在這些方面所取得的成就。1958年10月18日,他在率領中國文化代表團出國訪問途中,因飛機失事殉難。
5社會評價
傑出貢獻
鄭振鐸對中國的文化學術事業作出了多方面的傑出貢獻。在文學理論方面,他是文學革命初期"為人生"的文學的重要倡導者之一。1921年6月,他進一步提出需要"血和淚的文學"的口號(《血和淚的文學》),要求進步作家創作出"帶著血淚的紅色的作品"(《我們的雜記》)。從那時起,他一生堅持革命的現實主義文學理論,強調文學在社會改革中的功能,提倡文學為人民服務。在文學研究方面,20年代初即提倡和從事中外古今文學綜合的比較研究,較早提出和著手用新的觀點、方法整理和研究中國文學史,特別是一貫重視民間文學和小說、戲曲的資料收集和研究,作了很多屬於開拓性的工作。
青年時代回故鄉
首先,要探索的是,鄭振鐸在青年時代是否回過故鄉? 鄭振鐸雖然生長在溫州,後來升學到北京,從鐵路管理學校畢業後到了上海,長期在商務印書館工作,但是,他和故鄉親人卻是保持著密切的聯系,並且回過故鄉。茅盾在1921年10月15日致啟明(周樹人)的信中就曾提及「振鐸回鄉葬祖去了」(見《茅盾書信集》,文化藝術出版社1988年出版)。據研究鄭振鐸的專家陳福康博士考證,這次經福州到長樂葬祖的時間有一個多月。這里的「回鄉葬祖」,自然是回到祖籍地長樂首占村老家了。1995年初冬,長樂首占村為紀念鄭振鐸徵集有關的文物,徵集到一件珍貴的資料———首占鄭氏殘缺的「訃告」,在一張八開紙上,尚能見到具名者共36人,其中有「緦服侄曾孫振鐸」等字樣,分析起來,這是鄭振鐸的曾伯祖或曾叔祖喪葬的「訃告」,這正印證了他有「回鄉葬祖」之行。另據首占鄭氏族親追憶,那個年代,首占「岱陽鄭氏宗祠」內懸掛有許多反映鄭氏先輩事跡的匾額和介紹,正中掛有明嘉靖名臣、刑部尚書鄭世威(1503-1584年)親書的「世培忠厚」的祖訓……這一切,使鄭振鐸對先輩的業績和可貴的品質有了更多的了解,對故鄉增添了深厚的感情。因此,他雖然長期在異鄉生活、學習、工作,但是,他卻始終是關心和熱愛故鄉的。
與故鄉人民心連心
1919年五四運動的消息傳到福建,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福州,各校學生曾先後兩次集會聲援北京學生愛國運動,追悼被反動軍警毆打致死的北京大學閩籍學生郭欽光;在廈門,青年學生舉行集會示威遊行,後來又發展成為有各界人士參加的國民大會,憤怒聲討軍閥政府和日本帝國主義的罪行。五四的烈火,在八閩大地燃起,然而,日本帝國主義者卻先後派軍艦到廈門、福州,實行武裝威脅,在福州甚至開槍逞凶。在北京的鄭振鐸聞訊,就積極參加組織旅京福建省學生抗日聯合會,成為該會領導人之一。他參加編印《閩潮》,奔走呼號,聲援故鄉的反帝愛國運動,始終和故鄉的人民心連心。原籍福建長樂的著名作家冰心,當時就讀於北京協和女子大學預科,她就是在這次聲援活動中認識鄭振鐸的。時隔60年,冰心對他的愛國愛鄉熱情和感慨激昂的發言,還有深刻的印象。
熱情接待故鄉學子
鄭振鐸雖然長期在京滬一帶任職,但凡是故鄉有人來訪,他總是熱情接待,並仔細了解故鄉的情況。由於歷史上長樂屬福州府轄,所以從概念上說,故鄉的范圍自然是比較大的。1939年夏天,福州一位文學青年———三山中學高中生陳洪海(「青青文藝社」社員),因為聽說暨南大學文學院在院長鄭振鐸主持下,教授陣容很強,他很想越級報考該院。經當時在福州供職的著名文學家郁達夫(1886~1945年)介紹,到上海去拜訪鄭振鐸,受到其熱情的接待。鄭振鐸看完介紹信之後,先了解郁達夫在福州的近況,接著又詳細問及:陳儀(1886~1949年)主持福建省政府有些什麼「措置」?省教育廳廳長鄭貞文(1891~1969年)在治理教育方面有哪些成績?因為那時正值鄭貞文進行本省教育改革,省立縣立學校停換教員校長的時候,他從報紙上已看到一些報道。他認為「鄭貞文也有鄭貞文的苦衷」,他特別關切地問:日本帝國主義者在福州橫行的表現、福州的建設、文化事業進展、故鄉失業人數和群眾生活的情況怎樣?……陳洪海介紹了有關情況之後,他感慨地說:「大概民國十七八年時代,福建人最來得樂觀!」最後,鄭振鐸說,曾在福建出版的一本文學雜志上看到陳洪海的作品,頗為贊許。故鄉的文學青年往訪鄭振鐸,當然不止一個,黃駿霖先生在《憶西諦鄭師》(載《榕花》1981年第一期)一文中,也談及他在燕京大學求學和上海執教期間,受到這位「大同鄉」親切接待和關懷的情況。這些事例說明,鄭振鐸當時雖然沒有到福州,但對故鄉的情況卻有所了解,並且極為關切。當然,他對故鄉情況了解的渠道也是多方面的。
不忘故土鄉情深
鄭振鐸不忘自己祖輩生長的故土,還表現在他的鄉情上,他總是公開標明自己是福建長樂人,有時撰稿編書,還特意署上「長樂」二字,例如《清人雜劇初集跋》結尾時,就署「一九三一年三月二十三日本集印成,長樂鄭振鐸跋」他編的一本書名就是《長樂鄭氏匯印傳奇第一集》,在此書的序文後,也署名:「一九三四年七月七日長樂鄭振鐸序」,甚至在他的印章中,也使用「長樂西諦」。「長樂鄭振鐸西諦藏書」。直至他遇難的前十天,在「最後一次講話」中,還說「我是生長在溫州的福建人」。
鄭振鐸雖然自幼生長在溫州,但因家庭生活環境關系,卻能說福州方言,他和家裡人日常談話都是用福州話。1931年冬,鄭振鐸在《紀念幾位今年逝去的友人》(載清華大學《文學月刊》第二卷第一期)一文中,提及他和胡也頻(1903~1931年)在上海會面的一些情況時寫道:「他和我見面的時候不少。他那生疏的福州話,常使我很感動,我雖生長在外鄉,但對本地的鄉談,打得似乎要比他高明些。」這就是說,他們二人雖然長期在外地,但是鄭振鐸的福州話,要比胡也頻說得好些。在飲食愛好方面,鄭振鐸也是保留著家鄉的特色,以富有家鄉風味的閩菜,招待文朋好友,顯然,這是鄭振鐸所感到自豪的。他宴請魯迅、冰心等人,席間吃的就是其母親親手烹調的福建菜。鄭振鐸還很喜歡福建的水仙花,曾把家鄉人送去的水仙花特意贈給魯迅。
福州之行收獲大
鄭振鐸手跡
新中國成立後,鄭振鐸曾回到福建。1954年春,他在文化部任職期間,參加「全國人民慰問人民解放軍代表團」於2月27日到達福州,慰問駐福建前線三軍。在一個多月的時間里,他作為慰問總團代表之一,曾在前線某部大會上講話慰問駐軍並作過報告;他和代表們登山越海,深入前線進行親切的慰問活動,受到指戰員的熱烈歡迎,在此期間,他還和文藝界人士舉行座談,進行了參觀活動。他對福建發展的大好形勢,有著很深的印象。3月4日,他在給友人劉哲民的信中寫道:「福州市面很繁榮,土特產不少,因為交通不大方便,有的東西便無法運到外面推銷。像漆的筷子,最為精良,但運到外邊的卻不是上等貨,紙張也很好,水果極多,將來當能大大交流也。」信中還提到「工作很忙,不能有時間寫信;但有些故事是應該寫出的,不知在什麼時候寫?回北京後,又要大忙,恐更不容易動筆了。」4月1日,他在信中又寫道:「這一月多的慰問,收獲甚大,或將寫幾篇文章出來,正在仔細打腹稿;不知能否寫好?」的確,他此行收獲很大,故鄉的山山水水,許多生動感人的事跡,在他腦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積累了豐富的創作素材。然而,由於他返北京後公務繁忙,終未能及時動筆。1957年他又因公來福州,關心問及清道光年間福州才女李桂玉所作的長篇評話《榴花夢》收集的情況。這部巨著,全書360卷,483萬字,比《紅樓夢》長4倍,他親自查閱此書,建議由福建省文化廳,福建師大圖書館、福建省圖書館珍藏。令人惋惜的是,鄭振鐸雖然對故土情深,但終因身負重任,工作繁忙,對外文化交流又多,不僅在來福建慰問一個多月里,他以公務為重,未曾回過長樂首占。1957年來榕以後,也未能再回故鄉!
愛國愛鄉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事實說明,鄭振鐸對故鄉的感情很深,但這種鄉情並非出於狹隘的家鄉觀念,他不論到哪裡,總是積極投入於當地的愛國運動。他不論是在溫州、在北京,或者在上海,他總是和當地文化人士一起,提倡新文化,並且積極投入反帝斗爭和抗日救亡運動。他雖然能講福州話,但與家鄉來訪的文學青年陳洪海等人談話時,卻是講「國語」(普通話)。在上世紀30年代中期,他就主張「中國之知識界應一律說國語,如知識分子一直因循下去說他的方言,則國語永無普遍的一日。」顯然,他雖熱愛故鄉,但他總是從整體來考慮,把對祖國的愛擺在前面的。而他為祖國的早日富強而忘我工作的精神,永遠值得後人追懷!

熱點內容
mcryptphp 發布:2024-04-28 22:29:12 瀏覽:194
程序源代碼加密 發布:2024-04-28 22:10:42 瀏覽:835
安卓轉移到ios有什麼變化 發布:2024-04-28 22:01:05 瀏覽:392
三洋電視wifi解鎖密碼是多少 發布:2024-04-28 21:59:36 瀏覽:628
東方財富登陸密碼是什麼 發布:2024-04-28 21:49:54 瀏覽:735
怎麼看電腦wifi的密碼 發布:2024-04-28 21:42:26 瀏覽:297
怎樣在全民k歌上傳照片 發布:2024-04-28 21:37:59 瀏覽:841
pythonqt設計師 發布:2024-04-28 20:44:29 瀏覽:533
在線支付php 發布:2024-04-28 20:20:10 瀏覽:542
安卓車機開機動畫一般什麼格式 發布:2024-04-28 20:11:21 瀏覽: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