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編譯器作用
① linux中的VI編輯器的最終作用是干什麼的
總的來說,vi類似於windows的notepad,但功能比notepad還要強大。如果你熟悉notepad的使用的話,對vi應該就有了一定的了解了。vi可以作為shell編程的基礎,如果你想很好的掌握字元界面的unix/linux, vi是少不了的一個很好的鍛煉的地方。不過現在都是圖形化界面了,你要是覺得沒有必要,考試也不會考的話,也不用太看重了。
Linux上最常用的文本編輯器Vi(或Vim)。文本編輯器是所有電腦系統中最常使用的一種工具。用戶在使用電腦的時候,往往需要創建自己的文件,無論是一般的文字文件、資料文件,還是編寫源程序,這些工作都離不開編輯器。
Vi是Visual interface的簡稱,它在Linux上的地位就像Edit程序在DOS上一樣。它可以執行輸出、刪除、查找、替換、塊操作等眾多文本操作,而且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對其進行定製,這是其他編輯程序所沒有的。
Vi不是一個排版程序,它不像Word或WPS那樣可以對字體、格式、段落等其他屬性進行編排,它只是一個文本編輯程序。
Vi沒有菜單,只有命令,且命令繁多。Vi有3種基本工作模式:命令行模式、文本輸入模式和末行模式。
Vi命令可以說是UNIX/Linux世界裡最常用的編輯文檔的命令了,很多人不喜歡Vi就因為它有太多的命令集,但是我們只需要掌握基本的命令然後靈活地加以運用,相信您一定會喜歡它的。
要在Linux下編寫文本或語言程序,您首先必須選擇一種文本編輯器。可以選擇使用Vim編輯器,使用它的好處是幾乎每一個版本的Linux都會有它的存在。然而它是在文本模式下使用,需要記憶一些基本的命令操作方式。您也可以選擇使用 pico, joe, jove編輯器,午夜司令官mc編輯器等,它們都比Vim來得簡單。如果您實在不習慣使用文字模式,可以選擇視窗環境下的編輯器,像Gedit, Kate等,或是使用KDevelop,它是在Linux中的X Window下執行的C/C++整合式開發環境。
② Linux下vi編輯器是干什麼的
vi編輯器 由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Bill Joy研究開發。
文本編輯器有很多,比如圖形模式的gedit、kwrite、OpenOffice,文本模式下的編輯器有vi、vim(vi的增強版本)。vi和vim是我們在Linux中最常用的編輯器。vi或vim是Linux最基本的文本編輯工具,vi或vim雖然沒有圖形界面編輯器那樣點滑鼠的簡單操作,但vi編輯器在系統管理、伺服器管理字元界面中,永遠不是圖形界面的編輯器能比的。Vim文本編輯器 介紹,一起學linux.
(注意:vi是unix/linux操作系統中最經典的文本編輯器,只能是編輯字元,不能對字體、段落進行排版;它既可以新建文件,也可以編輯文件;他沒有菜單,只有命令,且命令繁多。
雖然vi的操作方式與其他常用的文本編輯器(如gedit)很不相同 ,但是由於其運行於字元界面,並可用於所有unix/linux環境,仍被經常使用。)
③ Vi編輯器的使用方法
vi編輯器是所有Unix及Linux系統下標準的編輯器,它的強大不遜色於任何最新的文本編輯器,這里只是簡單地介紹一下它的用法和一小部分指令。由於對Unix及Linux系統的任何版本,vi編輯器是完全相同的, 因此您可以在其他任何介紹vi的地方進一步了解它。Vi也是Linux中最基本的文本編輯器,學會它後,您將在Linux的世界裡暢行無阻。 基本上vi可以分為三種狀態,分別是
命令模式(command mode)
插入模式(Insert mode)
底行模式(last line mode)
1) 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
控制屏幕游標的移動,字元、字或行的刪除,移動復制某區段及進入Insert mode下,或者到 last line mode。
2) 插入模式(Insert mode)
只有在Insert mode下,才可以做文字輸入,按[ESC]鍵可回到命令行模式。
3) 底行模式(last line mode)
將文件保存或退出vi,也可以設置編輯環境,如尋找字元串、列出行號……等。
不過一般我們在使用時把vi簡化成兩個模式,就是將底行模式(last line mode)也算入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 a) 進入vi
在系統提示符號輸入vi及文件名稱後,就進入vi全屏幕編輯畫面:
$ vi myfile
不過有一點要特別注意,就是您進入vi之後,是處於[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您要切換到[插入模式(Insert mode)]才能夠輸入文字。初次使用vi的人都會想先用上下左右鍵移動游標,結果電腦一直嗶嗶叫,把自己氣個半死,所以進入vi後,先不要亂動,轉換到 [插入模式(Insert mode)]再說吧!
b) 切換至插入模式(Insert mode)編輯文件
在[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下按一下字母i就可以進入[插入模式(Insert mode)],這時候你就可以開始輸入文字了。
c) Insert 的切換
您目前處於[插入模式(Insert mode)],您就只能一直輸入文字,如果您發現輸錯了字!想用游標鍵往回移動,將該字刪除,就要先按一下[ESC]鍵轉到[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再刪除文字。
d) 退出vi及保存文件
命令行模式下保存並退出:輸入ZZ
在[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下,按一下[:]冒號鍵進入[Last line mode],例如:
: w filename (輸入 [w filename]將文章以指定的文件名filename保存)
: wq (輸入[wq],存檔並退出vi)
: q! (輸入q!, 不存檔強制退出vi)
:x (執行保存並退出vi編輯器) 1). 插入模式
按切換進入插入模式,按「i」進入插入模式後是從游標當前位置開始輸入文件;
按[a]進入插入模式後,是從當前游標所在位置的下一個位置開始輸入文字;
按[o]進入插入模式後,是插入新的一行,從行首開始輸入文字。
2). 從插入模式切換為命令行模式
按[ESC]鍵。
3). 移動游標
vi可以直接用鍵盤上的游標來上下左右移動,但正規的vi是用小寫英文字母[h]、[j]、[k]、[l],分別控制游標左、下、上、右移一格。
按[ctrl]+[b]:屏幕往「後」移動一頁。
按[ctrl]+[f]:屏幕往「前」移動一頁。
按[ctrl]+[u]:屏幕往「後」移動半頁。
按[ctrl]+[d]:屏幕往「前」移動半頁。
按[gg]:移動到文章的首行。(可能只在Vim中有效)
按[G]:移動到文章的最後。
按[$]:移動到游標所在行的「行尾」。
按[^]:移動到游標所在行的「行首」
按[w]:游標跳到下個字的開頭
按[e]:游標跳到下個字的字尾
按[b]:游標回到上個字的開頭
按[#l]:游標移到該行的第#個位置,如:5l,56l。
Vi還提供了三個關於游標在全屏幕上移動並且文件本身不發生滾動的命令。它們分別是H、M和L命令。
(1)H命令
該命令將游標移至屏幕首行的行首(即左上角),也就是當前屏幕的第一行,而不是整個文件的第一行。利用此命令可以快速將游標移至屏幕頂部。若在H命令之前加上數字n,則將游標移至第n行的行首。值得一提的是,使用命令dH將會刪除從游標當前所在行至所顯示屏幕首行的全部內容。
(2)M命令
該命令將游標移至屏幕顯示文件的中間行的行首。即如果當前屏幕已經充滿,則移動到整個屏幕的中間行;如果並未充滿,則移動到文本的那些行的中間行。利用此命令可以快速地將游標從屏幕的任意位置移至屏幕顯示文件的中間行的行首。例如,在上面屏幕顯示的情況下(不論游標在屏幕的何處),在命令模式下,輸入命令M之後,游標都將移到add這一行的字母a上。同樣值得一提的是,使用命令dM將會刪除從游標當前所在行至屏幕顯示文件的中間行的全部內容。
(3)L命令
當文件顯示內容超過一屏時,該命令將游標移至屏幕上的最底行的行首;當文件顯示內容不足一屏時,該命令將游標移至文件的最後一行的行首。可見,利用此命令可以快速准確地將游標移至屏幕底部或文件的最後一行。若在L命令之前加上數字n,則將游標移至從屏幕底部算起第n行的行首。同樣值得一提的是,使用命令dL將會刪除從游標當前行至屏幕底行的全部內容。
4). 刪除文字
[x]:每按一次,刪除游標所在位置的「後面」一個字元。
[#x]:例如,[6x]表示刪除游標所在位置的「後面」6個字元。
[X]:大寫的X,每按一次,刪除游標所在位置的「前面」一個字元。
[#X]:例如,[20X]表示刪除游標所在位置的「前面」20個字元。
[dd]:刪除游標所在行。
[#dd]:從游標所在行開始刪除#行
5). 復制
[yw]:將游標所在之處到字尾的字元復制到緩沖區中。
[#yw]:復制#個字到緩沖區
[yy]:復制游標所在行到緩沖區。
[#yy]:例如,[6yy]表示拷貝從游標所在的該行「往下數」6行文字。
[p]:將緩沖區內的字元貼到游標所在位置。注意:所有與「y」有關的復制命令都必須與「p」配合才能完成復制與粘貼功能。
6). 替換
[r]:替換游標所在處的字元。
[R]:替換游標所到之處的字元,直到按下[ESC]鍵為止。
7). 恢復上一次操作
[u]:如果您誤執行一個命令,可以馬上按下,回到上一個操作。按多次「u」可以執行多次回復。
8). 更改
[cw]:更改游標所在處的字到字尾處
[c#w]:例如,[c3w]表示更改3個字
9).撤銷更改
[u]:撤銷上一次更改,可以一直按[u],一直撤銷到最舊修改狀態。
[ctrl]+[r]:恢復撤銷的更改,可以一直按該組合鍵達到最新的改變。
10). 跳至指定的行
[ctrl]+[g]列出遊標所在行的行號。
[#G]:例如,[15G],表示移動游標至文章的第15行行首。
4、Last line mode下命令簡介
在使用[last line mode]之前,請記住先按[ESC]鍵確定您已經處於[command mode]下後,再按[:]冒號即可進入[last line mode]。
A) 列出行號
[set nu]:輸入[set nu]後,會在文件中的每一行前面列出行號。
B) 跳到文件中的某一行
[#]:[#]號表示一個數字,在冒號後輸入一個數字,再按回車鍵就會跳到該行了,如輸入數字15,再回車,就會跳到文章的第15行。
C) 查找字元
[/關鍵字]:先按[/]鍵,再輸入您想尋找的字元,如果第一次找的關鍵字不是您想要的,可以一直按[n]會往後尋找到您要的關鍵字為止。
[?關鍵字]:先按[?]鍵,再輸入您想尋找的字元,如果第一次找的關鍵字不是您想要的,可以一直按[n]會往前尋找到您要的關鍵字為止。
D) 保存文件
[w]:在冒號輸入字母[w]就可以將文件保存起來。
E) 離開vi
[q]:按[q]就是退出,如果無法離開vi,可以在[q]後跟一個[!]強制離開vi。
[wq]:一般建議離開時,搭配[w]一起使用,這樣在退出的時候還可以保存文件,可以在後面再跟[!]強制保存退出。
[ZZ]:保存並退出vi。
F) 語法加亮
[syntax on]:vi編輯器默認不打開語法加亮功能,打開vi編輯器後在[last line mode]下使用[syntax on]命令即可打開語法加亮功能,此時編輯器會高亮顯示文件中的關鍵字,方便編程使用,用[syntax off]命令可關閉該功能。
④ 簡單說明vi編輯器三種狀態的作用和狀態切換過程
一個ID值為
3
是文本模式,就是重啟電腦後電腦操作系統為純文本操作,一個ID值為
5
是圖形化模式,用著和XP差不多.
⑤ vi編輯器的用途是什麼linux中有沒有類似word的軟體
vi編輯器用途是快速高效的編寫文檔,主要是英文文檔,熟練後速度特別快
openoffice libreoffice
⑥ Linux 下的 vi 編輯器有什麼好用的
快速,打開文件快運行快。
需要內存小。
編輯時雙手不用離開鍵盤,比滑鼠一下鍵盤一下要快。
遠程ssh時,一般只有這個順手工具了。
vim有高亮的,:colorscheme 主題顏色名稱,這個要選兩種方案,一種終端一種gtk,通過.vimrc配置判斷。
這個就像學機械制圖,不會軟體時,還不如鉛筆畫快呢,當你學會後電腦精確度和放大細節都要比手繪快和好。
最後,實在不習慣就選擇sublimetext或gedit吧。
⑦ 記事本那麼好用 為什麼要用VI編輯器
你可以先嘗試用VIM,這個都是各憑喜好的,你覺得記事本好用,完成了功能,便捷,那就可以繼續用,VIM的用戶主要是編輯起來有各種快捷操作,並且有很多插件,腳本不斷擴充它的功能。但初學者會覺得太怪異,學會了可能就覺得記事本不夠好了。主要還是各憑喜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