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編程軟體 » 警示教育片腳本

警示教育片腳本

發布時間: 2022-06-08 09:36:03

⑴ 誰能提供關於廉政文化建設類電視專題片的腳本感激不盡

十三世紀的一個清晨,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來到這里,驚嘆於這座城市的繁華和美麗,這就是中國七大古都之一、聞名於世的旅遊城市——杭州。今天,當人們來到這座歷史文化名城時,在感嘆改革開放給城市建設帶來的壯麗畫卷的同時,還會感受到吹拂著城市建設者的陣陣清風。
「蓮思潔而尊,人因廉而正」,「清廉是福」,一句句、一條條,在市政建設工地、在建設工程交易場所,在城建管理者的辦公室、處處顯示出廉政文化獨特的魅力和生命力。

清風吹拂城建人
——**市建委廉政文化建設的實踐與探索

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央紀委第三次全體會議上強調:「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深入推進反腐倡廉工作。」這一重要論述突出強調了教育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近幾年來,市建委高度重視黨風廉政建設,堅持從源頭上預防腐敗。圍繞構建和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把反腐倡廉寓於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之中,加強廉政文化建設。擴大廉政教育覆蓋面,推動了建設和管理各項任務的完成。

著力推進廉政文化建設
2003年以來,市建委先後開展了「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從政道德教育、學習貫徹《中國共產黨黨章》、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和社會主義榮辱觀專題學習教育,以及「廉政,讓生活更美好」主題教育等一系列活動,通過各類廉政輔導報告和講座、播放廉政電教片、組織知識測試、放映影片《生死牛玉儒》等形式,切實加強黨風廉政教育。
2005年6月,在調研和試點的基礎上,市建委黨委制訂下發了《杭州市建委廉政文化建設實施意見》,確定了開展廉政文化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任務,提出了「通過3—5年努力,在全系統營造科學民主、敬業奉獻、廉潔奉公、信守道德的濃厚文化氛圍,逐步具有建委特色的廉政文化體系。」的總體目標。
黨委統一領導。在市建委,廉政文化建設被列入了黨委的重點工作,納入了《杭州市建委黨風廉政建設、反腐敗工作組織領導和責任分工》。
黨政齊抓共管。每年年初,把廉政文化建設的具體工作和要求,列入黨建工作目標和處室工作目標,建立定期檢查考核制度,構建齊抓共管的責任機制。
紀委組織協調。建委紀委負責組織協調廉政文化建設工作,制定工作計劃,指導操作實施,督辦工作進程,保證廉政建設穩步推進。牽頭組織對廉政文化建設的定期檢查和考核。
依靠群眾支持參與。市建委努力營造廉政文化建設的參與氛圍,以文化的魅力吸引黨員幹部和職工群眾積極參與。
近年來,市建委把廉政文化建設與從政道德、法制教育和家庭美德教育等相結合,不斷創新教育內容和形式,使之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職工群眾,貼近工程建設,切實增強吸引力、說服力和感染力。按照以點帶面,全面推進的要求,著力推動廉政文化進工地、進市場、進機關、進家庭等「四進」工作。

廉政文化進工地
2004年以來,市建委以廉潔誠信、依法經營為主要內容,積極推動廉政文化進工地。市市政公用建設開發公司、市城市基礎設施開發總公司、市七格污水處理廠工程建設指揮部和市城市建設前期辦公室等單位,積極探索,大膽實踐。2006年6月,市建委黨委向全系統轉發了市市政公用建設開發公司制訂的《關於全面開展廉政文化進工地活動的實施意見》。
召開有建設、施工、監理、設計和質檢等參建單位參加的各種會議,宣傳工程廉政建設,開展警示教育活動,形成在工程建設中人人崇廉的良好氛圍。
在建設工地,利用工地圍護,懸掛廉政公益廣告、廉政漫畫、廉政警言等,把圍護建成城市道路工地上特有的廉政文化景牆,形成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為建設中的城市增添了文化氣息,實現「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在民工學校,開展文化禮儀教學活動,組織民工學習文明禮儀、誠信道德等課程,開展廉政簡訊創作和廉政警言徵集;舉辦「工地讀書節」,發放《廉政文化進工地讀本》,贈送《中國廉政文化叢書》、《中國反腐敗史話叢書》等書籍,豐富民工學校閱覽室的廉政文化藏書;舉辦「廉政小故事」大獎賽,運用講故事這一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豐富工程參建人員的精神文化生活,歌頌工程建設管理中涌現出來的勤廉兼優的先進典型,倡導廉榮貪恥的理念;開展「廉政簡訊遞真情」活動,每周向工程參建人員發送一條廉政小知識,每逢節假日發出廉政簡訊,進行溫馨提醒。
在社區共建,建設單位在工程建設期間,與沿線街道、社區簽訂共建協議,邀請沿線居民參與工程建設的監督,共同開展廉政文化活動。2005年8月,首場納涼晚會「廉政文化進工地——共建之夜」,在浙江圖書館拉開了帷幕。工地管理人員、民工、社區幹部和居民,自編自導廉政小品、廉政知識大家猜、廉政歌曲大家唱等節目,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傳遞廉政清風。
在效能監察工程,推出談話促廉、公約誓廉、讀文思廉、案例警廉等「四廉」活動。談話促廉。工程開工前,對施工、監理、設計等單位管理人員進行廉政談話,引導三方參建人員樹立誠信意識和精品意識,創造一流的工程質量,樹立良好的企業信譽。
公約誓廉。舉行《廉政公約》簽字儀式,建設、施工、監理等單位的工程參建人員在《廉政公約》上簽字,公開作出廉潔自律、遵紀守法的承諾。讀文思廉。編輯廉政文化讀本,組織工程參建人員學習廉政文化讀本,開展學廉思廉活動,精心製作個性化的倡廉信封和廉政溫馨提醒信。案例警廉。組織幹部職工參觀法紀教育基地,聽現身說法,參觀反腐倡廉圖片,開展廉政格言警句徵集活動。

廉政文化進市場
杭州市建設工程交易中心,是一個集本地區建設工程信息中心、工程承發包公開交易場所和政府部門集中管理場所於一體的市級有形建築市場,也是建設領域廉政建設的前沿陣地。市建委高度重視有形建築市場的廉政建設,以廉潔高效、依法辦事為主要內容,積極推動廉政文化進市場,努力打造杭州建設工程陽光交易平台。
在市建設工程交易中心辦事大廳,設置廉政文化閱讀欄,放置反腐倡廉雜志資料,提供給辦事群眾閱讀;印發便民服務卡、辦事指南等,將辦事程序、時限、標准和依據等內容全部對外公開;設立服務評議箱,接受群眾監督;在自助服務系統觸摸屏上開辟「廉政教育小專欄」,宣傳廉政規定,引導辦事人員廉潔交易。
在市建設工程交易網上,開辟網上專欄,加強政務公開力度;設立「企業曝光台」,將違規企業的不良記錄在網上公告曝光;安排專人負責企業廉潔檔案,加強動態管理。開通杭州建設誠信網,建立三色通道制度,加強企業誠信激勵和違規處置。
在開標評標大廳,每次開標和評標前,在大屏幕上滾動播放廉政漫畫、廉政故事、格言警句和警示案例,對參加開標評標的人員進行廉政教育。先後製作了廉政教育材料15套,放映670場次,近13000人次觀看。
在工程招標預審會上,對有關單位和評委專家進行相關法律和廉政規定教育,提出遵章守紀、廉潔評審的要求;舉辦評標專家業務培訓班,提高評標水平,規范評標行為。
建立和完善評標專家語音通知系統、遠程自助報名系統、評標專家指紋識別門禁系統等三大系統,運用科技方法打造「陽光市場」和「廉潔品牌」,促進工程交易的廉潔。把建設工程交易的各個環節置於陽光之下,置於群眾監督之下,使操作更加規范、服務更加透明。
建委各窗口單位是建委服務社會的窗口,更是聯系群眾的橋梁。各窗口全面實行政務公開,向群眾作出辦事和服務承諾。鄭重的承諾,輔以嚴格的制度和切實的行動,不斷塑造建委部門在群眾中的良好形象。今年1—9月,建委辦事窗口,先後4次獲得了「流動紅旗」,在市直部門中名列前茅。
建委廉政文化進市場工作,受到了各級領導的關注和肯定。中紀委監察部、國務院辦公廳等有關領導來中心調研時,對「廉政文化進市場」工作均予以高度評價。
2005年12月,省委副書記、省紀委書記周國富視察杭州建設工程交易市場時,贊揚廉政文化進市場工作「載體新穎、成效顯著、值得推廣」。
今年6月,孫忠煥市長、葉明書記等市領導在視察有形建設市場工作時,對廉政文化建設也給予了充分肯定。

廉政文化進機關
近年來,市建委堅持以執政為民、廉潔奉公、勤政高效為主要內容,推動廉政文化進機關,創建具有導向和示範作用的機關廉政文化。通過形式多樣的廉政文化活動,增強反腐倡廉教育的感染力、吸引力和滲透力,營造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文化氛圍。
開展節前專題教育。每逢重大節假日,都舉辦節前專題教育會,教育黨員幹部綳緊廉潔「弦」,築起防腐「牆」,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遵守廉政規定,做到自尊、自愛、自律、自醒。
舉辦廉政報告會。每年定期邀請市有關部門領導作黨風廉政和預防職務犯罪專題報告。
參觀法制教育基地。每年組織黨員幹部和職工,參觀法制教育基地、聽服刑人員「現身說法」,參觀反腐敗圖片展覽。同時延伸腐敗成本教育到工程建設,組織在建工程項目經理接受教育。
開展讀書思廉活動。每年在委機關和直屬單位領導幹部中開展讀書活動,推薦閱讀《地獄門前》、《從政警戒》等書籍,做到警鍾長鳴。
開展網上廉政教育。2005年4月,在委區域網上開設「廉政文化」專欄,設置了反腐影視、格言警句、廉政漫畫等九個板塊。迄今,已累計播放19期,播出電教片19部,廉政論文28篇,格言警句35條,廉政漫畫58幅,學習體會21篇。

廉政文化進家庭
2006年1月,寒風沒能擋住人們腳步。市建委「廉政文化進家庭」試點工作,在杭州市城市基礎設施開發總公司的會議室里拉開了帷幕。以修身養性、崇廉尚儉為主要內容,推進廉政文化進家庭。
在春節前的公司廉內助團拜會上,公司領導幹部家屬向全體幹部家庭發出「家庭助廉倡議書」。夫妻間簽訂了《家庭助廉公約》。公司定期組織幹部家屬觀看廉政電教片。
舉辦「廉政文化進家庭」專題報告會,向每個幹部家庭贈送法律法規和黨紀條規等書籍。
編輯製作包含格言警句、理論文章、詩詞書畫作品欣賞、廉政歌曲等內容的《廉政文化進家庭學習資料》,引導幹部家屬當好反腐倡廉的宣傳員、廉潔自律的守門員、八小時之外的監督員。夫妻間常吹廉政「枕邊風」,爭做「賢內助」、「廉內助」,推動良好家風的形成。

廉政文化建設的開展,創新了宣傳教育的方式,為廉政建設提供了廣闊的教育平台。廉政文化建設作用於黨風政風,影響和帶動著社會風氣。廉政文化是潤澤心靈的春雨、是醒腦提神的清風。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在市紀委指導下,在市建委黨委重視和支持下,建委系統廉政文化建設必將進一步創新載體、豐富內容、拓展陣地,為推進反腐倡廉作出應有的貢獻。

⑵ 越來越多的公司注重保密,那麼商業間諜是否真存在於我們的工作中

重要事件回顧,智覽網安行業發展。近日國內外網安行業發生了哪些重要事件,呈現出了怎樣的發展態勢呢?中國網安科技情報研究團隊將從行業大角度出發,帶領大家回顧近日國內外行業的重要事件,探究其中的發展態勢。
事件概覽:
1、騰訊發布主機安全旗艦版
2、《上海市反間諜安全防範條例》發布
3 、網路安全技術應用試點示範工作啟動
4、國標《重要數據識別指南》起草發生重大修改
5、瑞士軍隊要求其人員使用Threema即時通訊應用程序
6、取證專家在PC上保留了謀殺快照入獄
7、網路竊賊突襲Grass Valley
8、超過一半的中小企業經歷過網路安全漏洞攻擊
9、美國對商業間諜軟體發出警告
10、研究人員在十幾個廣泛使用的URL解析器庫中發現了錯誤
11、Abcbot僵屍網路鏈接到Xanthe Cryptomining惡意軟體的運營商
12、APT黑客在最近的惡意軟體攻擊中達成自己的目標
13、組織每周遭受925次攻擊,創歷史新高
14、新的ZLoader惡意軟體活動襲擊了111個國家的2000多名受害者
國內
01 騰訊發布主機安全旗艦版
2022年1月9日下午,「騰訊主機安全旗艦版」發布會在線上召開。煥新升級的雲主機安全旗艦版,以新引擎、新能力、新體驗為特點的雲原生安全能力,助力入侵檢測、入侵溯源、文件查殺、漏洞管理及安全預警,為企業打造雲上安全防護閉環。
據騰訊安全資深產品專家張殷介紹,騰訊安全基於用戶核心需求,從「預防→防禦→檢測→響應」四個階段構建主機安全防護體系。同時,雲主機安全旗艦版依託七大核心引擎、百萬級終端防護、百億威脅數據,幫助企業實時防護核心資產安全,滿足等保合規、資產風險管理及入侵防護需求。
張殷表示:「旗艦版新增安全播報、安全防護模塊,支持混合雲統一管理,幫助企業實現資產可視化,並提供一鍵檢測、自動修復、鏡像快照功能,實現分鍾級漏洞檢測效率,在優化掃描性能的同時提升精準度,讓安全更簡單!」
目前,騰訊雲主機安全產品已廣泛覆蓋於金融、媒體、汽車、交通、電商、教育等泛互聯網行業,並在頭豹&沙利文《2021年中國雲主機市場安全報告》中蟬聯領導者象限。
02 《上海市反間諜安全防範條例》發布
近日,上海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八次會議正式通過《上海市反間諜安全防範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條例》共七章三十五條,進一步完善了反間諜安全防範法律體系,依法維護國家安全。
《條例》在第一章總則中指出,國家安全機關是反間諜安全防範工作的主管機關。公安、保密以及網信、經濟信息化、商務、教育、科技、民族宗教、規劃資源、住房城鄉建設管理、農業農村、文化旅遊、金融監管、外事、國資、海關等有關部門應當與國家安全機關密切配合,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反間諜安全防範工作。
有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對履行反間諜安全防範職責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工作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和個人信息等,應當嚴格保密。同時,上海市加強與長江三角洲區域和國內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反間諜安全防範工作的協作交流,推動實現信息互通、資源共享、處置聯動,增強反間諜安全防範工作實效。
《條例》在第二章工作職責中指出,上海市加強對經濟、金融、科技、生物、網路、通信、數據等領域的反間諜安全風險防範。國家安全機關應當會同行業主管部門定期開展反間諜安全風險評估,動態調整反間諜安全防範重點事項和重點范圍。
政府有關部門與國家安全機關應當建立綜合監管工作機制,在審查和監管涉及國家安全事項的建設項目時,開展執法聯動,加強數據信息共享,並在各自職責范圍內,依法督促建設項目的建設、所有、使用和管理方落實相關安全防範工作。
《條例》在第三章安全防範中指出,反間諜安全防範重點單位以外的涉及經濟安全、科技安全、新型領域安全等重點領域的單位,除遵守本條例第十六條規定外,還應當履行下列反間諜安全防範義務:
(1)涉及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的單位,應當加強反間諜安全風險管控,定期開展資金流向、數據處理、技術應用、人才交流、貨物流通等方面的反間諜安全防範工作自查;(2)涉及科技安全的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國防軍工等單位,應當加強涉密專家、高新技術項目、試驗場所等方面的反間諜安全防範管理;(3)涉及生物、數據等新型領域安全的單位,應當在國家安全機關和有關行業主管部門的指導下,根據新的安全需要加強相應領域的反間諜安全防範工作。
《條例》在第四章宣傳教育中指出,上海市在每年4月15日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等重要時間節點組織開展反間諜安全防範宣傳教育活動。
國家安全機關應當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國家安全教育,開展有關反間諜安全防範的普法教育、風險警示教育、防範常識教育,指導機關、人民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和其他社會組織開展反間諜安全防範宣傳教育培訓工作;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動員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開展反間諜安全防範宣傳教育工作。
03 網路安全技術應用試點示範工作啟動
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水利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應急管理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能源局、國家鐵路局、中國民用航空局等十二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通知,組織開展網路安全技術應用試點示範工作,將面向公共通信和信息服務、能源、交通、水利、應急管理、金融、醫療、廣播電視等重要行業領域網路安全保障需求,從雲安全、人工智慧安全、大數據安全、車聯網安全、物聯網安全、智慧城市安全、網路安全共性技術、網路安全創新服務、網路安全「高精尖」技術創新平台9個重點方向,遴選一批技術先進、應用成效顯著的試點示範項目。
04 國標《重要數據識別指南》起草發生重大修改
《數據安全法》和《網路數據安全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條例》)均提出,國家建立數據分類分級保護制度。按照數據對國家安全、公共利益或者個人、組織合法權益的影響和重要程度,將數據分為一般數據、重要數據、核心數據,不同級別的數據採取不同的保護措施。不僅如此,《條例》還專設第五章「重要數據安全」。這意味著,我國正在通過立法建立重要數據安全監管制度,重要數據處理者要履行一系列法定義務。因此,什麼是「重要數據」,成為我國數據安全工作中急迫需要解決的問題。2020年,全國信息安全標准化技術委員會立項制定國家標准《重要數據識別指南》。2021年9月,標准起草組在小貝說安全公布了最新的標准草案。《條例》在2021年11月14日公開徵求意見後,根據全國信息安全標准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的工作安排,標准起草組又對《重要數據識別指南》作了修改。本次修改後,標准內容發生重大變化,起草組在此公開標准草案最新版,並披露了修改思路。需要指出,該版本是經《重要數據識別指南》編制組授權,在小貝說安全首發,僅供各方參考和提出意見、建議。據悉,標准即將在全國信息安全標准化技術委員會官方網站正式徵求意見。

近期,起草中的國家標准《重要數據識別指南》發生重大修改。2022年1月7日,全國信息安全標准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組織了對該標準的審議,根據會議意見,編制組已修改形成徵求意見稿。本期文章將介紹此次重大修改的基本思路,並經編制組授權首次公布標准當前進展情況。標准正式文本以近期官方網站公布為准。
標準的主要改動體現在,取消了對重要數據的「特徵」說明,因為這些特徵依然不可避免地涉及行業分類,對各地方、各部門制定部門、本行業以及本系統、本領域的重要數據識別細則帶來了不必要的約束。為此,標准編制組進一步調研了全球其他國家在網路安全、數據安全領域制定類似標準的情況,並選擇了美國制定的《國家安全系統識別指南》作為參照。該指南已運行13年之久,其可操作性已得到充分證明。目前,《重要數據識別指南》的起草思路與其類似。
國外
01 瑞士軍隊要求其人員使用Threema即時通訊應用程序
據1月 9日報,瑞士軍隊已經禁止了Signal、Telegram和WhatsApp等外國即時通訊應用程序,只允許其成員使用在瑞士開發的Threema消息傳遞應用程序。
Threema是即時通訊工具,旨在生成盡可能少的用戶數據。所有通信都是端到端加密的,並且該應用程序是開源的。Threema不要求用戶在注冊時提供電話號碼或電子郵件地址,這意味著無法通過這些數據鏈接用戶的身份。
最近,媒體分享了一份聯邦調查局的培訓文件,該文件揭示了美國執法部門的監視能力,詳細說明了可以從加密的消息應用程序中提取哪些數據。
該文件分析了對多個加密消息傳遞應用程序的合法訪問,包括iMessage、Line、Signal、Telegram、Threema、Viber、WhatsApp、WeChat或Wickr。
培訓文件中報告的信息提供了執法部門訪問流行消息傳遞應用程序內容的能力的最新情況。聯邦調查局無法訪問Signal、Telegram、Threema、Viber、WeChat和Wickr的消息內容,同時他們可以有限地訪問來自iMessage、Line和WhatsApp的加密通信內容。
無論如何,根據單個加密消息傳遞應用程序,執法部門可以提取不同的元數據,從而可以揭開最終用戶的面紗。
奇怪的是,瑞士軍隊要求軍事人員使用Threema作為私人用戶,而不是使用稱為Threema Work的商業版本。
02 取證專家在PC上保留了謀殺快照入獄
據1月10日報道,一名警方法醫專家因將數千張來自警方計算機系統的嚴峻圖像下載到他自己的計算機上而被送進英國的監獄。
斯塔福德附近小海伍德的56歲的達倫·柯林斯(Darren Collins)承認非法訪問犯罪現場的照片和對謀殺受害者進行的屍檢。
皇家檢察院(CPS)表示,柯林斯利用他的數字專業知識創建了自己的訪問資料庫的途徑,而他無權這樣做,被描述為一種'後門'技術,避免了適當和合法的訪問程序。
柯林斯將這些圖像復制到USB記憶棒上,將存儲設備帶回家,然後將其內容傳輸到他自己的個人電子設備上。
在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間,數字取證專家柯林斯非法訪問了存儲在警方計算機系統上的3000多張圖像。
03 網路竊賊突襲Grass Valley
據1月10日報道,對加利福尼亞州一個城市的網路攻擊導致屬於供應商、城市員工及其配偶的個人和財務數據泄露。
Grass Valley發布的一份數據安全事件通知指出,去年有四個月,一名未知的攻擊者能夠訪問該市的一些IT系統。
該市表示,攻擊者利用他們在2021年4月13日至7月1日期間享受的未經授權的訪問來竊取屬於未指定數量的數據。
受數據泄露影響的受害者包括Grass Valley員工、前員工、配偶、家屬以及該市僱用的個人供應商。其他受害者包括可能已向Grass Valley警察局提供資料的個人,以及在貸款申請文件中向Grass Valley社區發展部提供資料的個人。
12 月 1 日,對威脅參與者訪問了哪些文件以及哪些數據遭到入侵的審查已經結束。在攻擊期間暴露的信息被發現包括社會安全號碼、駕駛執照號碼、供應商名稱以及有限的醫療或健康保險信息。
對於可能已向Grass Valley警察局提供信息的個人,受影響的數據包括姓名和以下一項或多項:社會安全號碼、駕駛執照號碼、財務帳戶信息、支付卡信息、有限的醫療或健康保險信息、護照號碼以及在線帳戶的用戶名和密碼憑據。
那些申請社區發展貸款的人可能的姓名和社會安全號碼、駕駛執照號碼、財務帳號和支付卡號遭到入侵。
04 超過一半的中小企業經歷過網路安全漏洞攻擊
據1月10日報道,根據保險公司Markel Direct的一項新研究,英國超過一半(51%)的中小企業和自僱工人經歷過網路安全漏洞攻擊。
調查結果來自對英國1000家中小企業和自僱人士的調查,突顯了人們的擔憂,即由於缺乏資源和網路安全專業知識,這些組織面臨特別高的網路攻擊風險,COVID-19期間加劇了這個問題。
這些組織面臨的最常見的攻擊方法是與惡意軟體/病毒相關的(24%)、數據泄露(16%)和網路釣魚攻擊(15%)。超過三分之二(68%)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經歷的違規行為成本高達5000英鎊。
該研究還分析了中小企業和自僱人士採取的網路安全措施的程度。近九成(88%)的受訪者表示,他們至少有一種形式的網路安全,如防病毒軟體、防火牆或多因素身份驗證,7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對自己的網路安全安排相當有信心或非常有信心。
在這些組織和個人中,53%擁有防病毒/惡意軟體,48%的人投資了防火牆和安全網路。此外,近三分之一(31%)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每月進行風險評估和內部/外部審計。
令人擔憂的是,11%的受訪者表示他們不會在網路安全措施上花任何錢,認為這是"不必要的成本"。
Markel Direct的直接和合作夥伴關系總監Rob Rees評論說:"對大公司的網路攻擊通常是頭條新聞,特別是考慮到過去幾年發生的一些重大違規行為。然而,中小企業和自僱人士也面臨風險,其後果可能對小型企業造成毀滅性打擊,這些企業可能無法從網路漏洞的財務影響中恢復過來或失去客戶的信任。
網路犯罪分子通常以自僱人士和中小企業為目標,因為他們缺乏大型企業在網路安全方面投資的資源。中小企業和自僱人士成為網路攻擊的目標,最終可能面臨財務和運營後果,其中一些人可能永遠無法從中恢復過來。
05 美國對商業間諜軟體發出警告
據1月10日報道,美國政府安全專家發布了針對商業間諜軟體可能目標的新指南,以保護自己免受不必要的監視。
"一些政府正在使用商業監控軟體來瞄準全球的持不同政見者、記者和其他他們認為是批評者的人,"美國國家反情報和安全中心(NCSC)在Twitter帖子中警告說。
"商業監視工具的使用方式也對美國人員和系統構成嚴重的反間諜和安全風險。
該通知解釋說,間諜軟體正在使用Wi-Fi和蜂窩數據連接部署到移動和其他互聯網連接設備。
"在某些情況下,惡意行為者可以在設備所有者不採取行動的情況下感染目標設備。在其他情況下,他們可以使用受感染的鏈接來訪問設備,"它說。
該指導文件由NCSC和國務院聯合發布,警告間諜軟體可以監控電話、設備位置和設備上的幾乎任何內容,包括簡訊、文件、聊天、消息傳遞應用程序內容、聯系人和瀏覽歷史記錄。
針對潛在目標的建議包括定期更新軟體,切勿點擊未經請求的消息中的鏈接,加密和密碼保護設備,並定期重新啟動設備以幫助刪除惡意軟體植入物。
06 研究人員在十幾個廣泛使用的URL解析器庫中發現了錯誤
據1月 10報道,對16個不同的統一資源定位器(URL)解析庫的研究發現了不一致和混亂,這些不一致和混亂可以被利用來繞過驗證,並為各種攻擊媒介打開大門。
在網路安全公司Claroty和Synk聯合進行的深入分析中,在用C,JavaScript,PHP,Python和Ruby語言編寫並被多個Web應用程序使用的許多第三方庫中發現了八個安全漏洞。
使用多個解析器是發現這八個漏洞的兩個主要原因之一,另一個是當庫遵循不同的URL規范時不一致引起的問題,有效地引入了可利用的漏洞。
濫用范圍包括涉及包含反斜杠("\")的URL的混淆,斜杠的不規則數量(例如,https:///www.example[。]com)或URL 編碼數據("%"),以指向缺少 URL 方案的 URL,這些 URL 可能被利用來獲得遠程代碼執行,甚至階段性拒絕或服務 (DoS) 和開放重定向網路釣魚攻擊。
發現的八個漏洞列表如下,所有這些漏洞都已由各自的維護者解決 -
· Belledonne的SIP堆棧(C,CVE-2021-33056))
· 視頻.js(JavaScript,CVE-2021-23414)
· Nagios XI (PHP, CVE-2021-37352)
· Flask-security(Python,CVE-2021-23385)
· Flask-security-too (Python, CVE-2021-32618)
· Flask-unchained (Python, CVE-2021-23393)
· Flask-User (Python, CVE-2021-23401)
· 清除(Ruby,CVE-2021-23435)
07 Abcbot僵屍網路鏈接到Xanthe Cryptomining惡意軟體的運營商
據1月10日報道,對名為Abcbot的新興DDoS僵屍網路背後的基礎設施的新研究發現了與2020年12月曝光的加密貨幣采礦僵屍網路攻擊的聯系。
奇虎360的Netlab安全團隊於2021年11月首次披露了涉及Abcbot的攻擊,該攻擊是通過惡意shell腳本觸發的,該腳本針對由華為、騰訊、網路和阿里雲等雲服務提供商運營的不安全雲實例,以下載將機器選擇到僵屍網路的惡意軟體,但在此之前不會終止來自競爭威脅參與者的進程並建立持久性。
有問題的shell腳本本身就是趨勢科技在2021年10月最初發現的早期版本的迭代,該版本攻擊了華為雲中易受攻擊的ECS實例。
但有趣的是,通過映射所有已知的入侵指標(IoC),包括IP地址、URL和樣本,對僵屍網路的持續分析揭示了Abcbot的代碼和功能級別與稱為Xanthe的加密貨幣挖掘操作的代碼和功能級別相似性,該操作利用錯誤配置的Docker實現來傳播感染。
"同一個威脅行為者同時負責Xanthe和Abcbot,並正在將其目標從在受感染的主機上挖掘加密貨幣轉移到傳統上與僵屍網路相關的活動,例如DDoS攻擊,"Cado Security的Matt Muir在與The Hacker News分享的一份報告中說。
兩個惡意軟體系列之間的語義重疊范圍從源代碼的格式化方式到為常式提供的名稱,某些函數不僅具有相同的名稱和實現(例如,"nameservercheck"),而且還將單詞"go"附加到函數名稱的末尾(例如,"filerungo")。
"這可能表明該函數的Abcbot版本已經迭代了幾次,每次迭代都會添加新功能,"Muir解釋說。
此外,對惡意軟體的深入檢查揭示了僵屍網路通過使用通用的、不顯眼的名稱(如"自動更新器","記錄器","sysall"和"系統")來創建多達四個自己的用戶以避免檢測,並將它們添加到sudoers文件中,以使流氓用戶對受感染的系統具有管理許可權。
"代碼重用甚至類似復制經常出現在惡意軟體家族和任何平台上的特定樣本之間,"Muir說。"從發展的角度來看,這是有道理的。正如合法軟體的代碼被重用以節省開發時間一樣,非法軟體或惡意軟體也是如此。
08 APT黑客在最近的惡意軟體攻擊中達成自己的目標
據1月9日報道,威脅獵人已經揭示了一個名為Patchwork的印度裔黑客組織所採用的策略、技術和程序,這是2021年11月下旬開始的新運動的一部分,該運動針對巴基斯坦政府實體和個人,研究重點是分子醫學和生物科學。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我們收集的所有信息都是可能的,這要歸功於威脅行為者用自己的[遠程訪問特洛伊木馬]感染自己,導致捕獲到他們的擊鍵和他們自己的計算機和虛擬機的屏幕截圖,"Malwarebytes威脅情報團隊在周五發布的一份報告中說。
成功滲透的突出受害者包括巴基斯坦國防部、伊斯蘭堡國防大學、UVAS拉合爾生物科學學院、國際化學和生物科學中心(ICCBS),H.E.J.化學研究所和薩利姆哈比卜大學(SBU)。
該間諜組織主要以打擊巴基斯坦、中國、美國智囊團以及位於印度次大陸的其他目標而聞名,其名稱來自以下事實:其所用惡意軟體工具大部分代碼都是從網路上公開的各種來源復制和粘貼的。
"這個威脅行為者使用的代碼是從各種在線論壇復制粘貼的,以一種讓我們想起拼湊被子的方式,"現已倒閉的以色列網路安全初創公司Cymmetria的研究人員在2016年7月發表的調查結果中指出。
多年來,他們進行的連續秘密行動試圖放棄並執行QuasarRAT以及名為BADNEWS的植入,該植入充當攻擊者的後門,使他們能夠完全控制受害者機器。2021年1月,還觀察到威脅組織利用Microsoft Office中的遠程執行代碼漏洞(CVE-2017-0261)在受害計算機上提供有效載荷。
最新的活動沒有什麼不同,因為對手用RTF文件吸引潛在目標,這些文件冒充巴基斯坦當局,最終充當部署BADNEWS木馬新變種Ragnatela的渠道 - 在義大利語中意為"蜘蛛網" - 使操作員能夠執行任意命令,捕獲擊鍵和屏幕截圖,列出和上傳文件,並下載其他惡意軟體。
新的誘餌據稱來自卡拉奇的巴基斯坦國防軍官住房管理局(DHA),包含微軟方程式編輯器的漏洞,該漏洞被觸發以破壞受害者的計算機並執行Ragnatela有效載荷。
但是在OpSec失敗的情況下,威脅行為者最終也用RAT感染了他們自己的開發機器,因為Malwarebytes能夠揭示其許多策略,包括使用雙鍵盤布局(英語和印度語)以及採用虛擬機和VPN,如VPN Secure和CyberGhost來隱藏其IP地址。
09 組織每周遭受925次攻擊,創歷史新高
據1月10日報道,研究人員發現2021年網路攻擊同比增長50%,由於Log4j漏洞引發網路攻擊在12月達到頂峰。
2021年在Log4Shell引發的閃電戰中將自己拖入尾聲。自上個月發現該漏洞以來,每小時有數百萬次針對Log4j的攻擊,全球每個組織每周有925次網路攻擊的破紀錄峰值。
這個數字來自Check Point Research(CPR)的周一報告,該報告發現Log4Shell攻擊是2021年企業網路上每周整體攻擊次數同比增長50%的主要原因。
截至10月,CPR報告增加了40%,早期的數據顯示,全球每61個組織中就有一個每周受到勒索軟體的攻擊。
CPR研究人員表示,教育/研究是2021年遭受攻擊量最高的行業,平均每個組織每周有1,605次攻擊:比2020年增加了75次。舉個例子:截至12月30日,高級持續威脅(APT)Aquatic Panda正在使用Log4Shell漏洞利用工具瞄準大學,試圖竊取工業情報和軍事機密。
第二受歡迎的部門是政府/軍隊,每周發生1,136次襲擊:增加了47%。接下來是通信行業,每個組織每周有1,079次攻擊:增加了51%。
非洲去年經歷了最多的攻擊,每個組織平均每周有1,582次攻擊:比2020年增加了13%。
亞太地區每個組織的每周攻擊增加了25%,平均每周攻擊次數為1,353次。拉丁美洲每周有1,118次攻擊,增長了38%;歐洲每周有670次攻擊,增加了68%;北美每個組織平均每周有503次攻擊,比2020年增加了61%。
CPR的建議是:"在混合環境中,邊界現在無處不在,安全性應該能夠保護一切。該公司表示,電子郵件、網頁瀏覽、伺服器和存儲"僅僅是基礎":移動應用程序、雲和外部存儲也是"必不可少的",連接的移動和端點設備以及物聯網(IoT)設備的合規性也是如此。
此外,CPR建議,"多雲和混合雲環境中的工作負載、容器和無伺服器應用程序應始終成為清單的一部分。
最佳安全實踐標准:及時了解安全補丁以阻止利用已知缺陷的攻擊,對網路進行分段,在網段之間應用強大的防火牆和 IPS 保護措施,以遏制感染在整個網路中傳播,並教育員工識別潛在威脅。
"很多時候,用戶意識可以在攻擊發生之前阻止攻擊,"CPR研究人員建議。"花點時間教育你的用戶,並確保如果他們看到異常情況,他們會立即向你的安全團隊報告。用戶教育一直是避免惡意軟體感染的關鍵因素。
最後,實施先進的安全技術,CPR說。"沒有一種銀彈技術可以保護組織免受所有威脅和所有威脅媒介的侵害。但是,有許多偉大的技術和想法可用 - 機器學習、沙盒、異常檢測等等。
CPR 建議考慮兩個關鍵組件:威脅提取(文件清理)和威脅模擬(高級沙盒)。"每個元素都提供不同的保護,當一起使用時,提供了一個全面的解決方案,可以在網路級別和直接在端點設備上防止未知惡意軟體侵害。
10 新的ZLoader惡意軟體活動襲擊了111個國家的2000多名受害者
據1月10日報道,Check Point Research的專家於2021年11月初發現了一個新的ZLoader惡意軟體活動。惡意軟體活動仍然活躍,截至2022年1月2日,威脅行為者已經竊取了111個國家/地區2000多名受害者的數據和憑據。

Zloader是一種銀行惡意軟體,至少自2016年以來一直活躍,它從臭名昭著的Zeus 2.0.8.9銀行木馬中借用了一些功能,並用於傳播類似宙斯的銀行木馬(即Zeus OpenSSL)。
攻擊鏈利用合法的遠程管理軟體 (RMM) 來獲取對目標系統的初始訪問許可權。感染鏈從在受害者的機器上安裝Atera軟體開始。Atera 是一種合法的企業遠程監控和管理軟體,可以使用包含所有者電子郵件地址的唯一.msi文件安裝代理並將端點分配給特定帳戶。攻擊者使用臨時電子郵件地址"[email protected]"創建了此安裝程序。與之前的 Zloader 活動一樣,該文件偽裝成 Java 安裝。
然後,惡意軟體利用Microsoft的數字簽名驗證方法將其有效負載注入已簽名的系統DLL中,以逃避檢測。
威脅行為者利用一個漏洞,跟蹤為CVE-2013-3900,該漏洞於2013年被發現並修復,但在2014年微軟修訂了該修復程序。
WinVerifyTrust 函數處理PE文件的 Windows Authenticode 簽名驗證的方式中存在一個遠程執行代碼漏洞。匿名攻擊者可以通過修改現有的已簽名可執行文件來利用此漏洞,以利用文件的未經驗證的部分,從而在不使簽名無效的情況下向文件添加惡意代碼。 成功利用此漏洞的攻擊者可以完全控制受影響的系統。
在調查過程中,專家們發現了一個開放目錄,託管在teamworks455.com上,它持有一些下載在廣告系列中的文件。惡意軟體操作員每隔幾天就會更改文件,對文件"條目"的分析允許檢索感染Zloader及其原籍國的受害者列表。
"這里看到的兩種值得注意的方法是使用合法的RMM軟體作為對目標機器的初始訪問,並將代碼附加到文件的簽名中,同時仍然保持簽名的有效性並使用mshta.exe運行它。
將代碼附加到文件簽名的能力已經存在多年,並且如上所述分配了多個CVE。"為了緩解此問題,所有供應商都應遵守新的 Authenticode 規范,以將這些設置作為默認設置,而不是選擇加入更新。在此之前,我們永遠無法確定我們是否可以真正信任文件的簽名。

⑶ 費爾的費爾旗下軟體

費爾智能殺毒(曾用名:費爾托斯特安全)支持對木馬、病毒、蠕蟲、間諜程序、游戲盜號、密碼竊取、黑客程序、未知木馬病毒等各種惡意程序的全面查殺(All in One)。
自主研發的第三代未知木馬病毒智能防禦系統,可以在不依賴病毒庫的情況下而自動識別和清除絕大多數新木馬、病毒、Rootkit及有其他害程序。
配備解疑式在線掃描系統,可以對檢測出的可疑程序進行在線診斷掃描。
國際一流的網頁病毒、惡意腳本分析技術,擁有最出色的惡意網站識別能力。
自主研發的SmartScan 快速掃描技術讓它具有非凡的掃描速度。
實時監控將自動跟蹤掃描電腦中的每一個文件操作,一旦有木馬病毒活動就會被立即阻止,即使無意中執行了帶毒程序也不會受其破壞。
具有對已知殼/未知殼的識別能力,可以掃描出那些經過常見加殼程序加密的文件,有效防加殼木馬病毒。
病毒庫的在線增量升級和自動升級讓您的電腦對新木馬、新病毒具有快速的抵禦能力。
支持Windows 安全中心。讓您的電腦具有更專業的安全保障。
支持 Windows Explorer 右鍵擴展掃描,掃描工作輕松隨意。
支持對主流壓縮格式的解碼和多層級嵌套掃描。壓縮文件中的木馬病毒無處藏身。
「注冊表實時監控」高效阻止和修復木馬病毒對注冊表的惡性破壞。
「系統快速修復工具」可以隨時對IE、Windows、注冊表等大量常見故障進行一鍵修復。
「費爾木馬強力清除助手」讓您輕松清除那些無法被其他防毒軟體清除掉的頑固性木馬和間諜程序。
「費爾進程管理器」可以方便的管理和結束電腦中的任一進程。
採用Windows信任驗證技術,在大幅提升未知木馬病毒識別率的同時,並有效防範誤判現象。
配備前沿的計算機病毒免疫功能,讓您的電腦對新木馬新病毒具有自我保護和預警的能力。
提供日程掃描方案的靈活制定,可以在指定的時間自動對電腦執行掃描任務。
在線病毒舉報、在線誤報舉報,方便用戶提交有害程序。
極低的電腦資源佔用率,低配置的電腦環境也能夠順利運行。
費爾智能殺毒提供的一系列安全保護措施可以讓您的電腦變得更加穩固,是您最值得信賴的木馬間諜病毒查殺專家。 12年資深專業安全,30餘項技術革新
整合幾乎所有頂級防禦能力於一身
記憶式智能主動防禦系統
MVM威脅虛擬機,智能高級啟發智能黑盒,威脅超級回滾
雲端聯合防禦,數字神經
網路威脅誘捕陷阱,隱私數據保護
系統加固,緩沖區溢出保護,藍屏災難
保護斷點續掃,智能提速,資源載荷均衡
語音控制與人聲模擬多媒體全景交互動畫界面
支持32/64位最新Windows和伺服器系統 費爾個人防火牆專業版是費爾安全實驗室最重要的產品之一,它不僅功能非常強大,而且簡單易用,既能滿足專業人士的需求也可讓一般用戶很容易操控。它可以為你的計算機提供全方位的網路安全保護,而且完全免費。
阻止網路蠕蟲病毒的攻擊,例如各種沖擊波病毒。
阻止霸王插件,並允許自定義規則阻止新的霸王插件,廣告和有害網站等。此阻止非常徹底,不僅插件不會彈出詢問安裝的對話框,而且根本不會被下載,因此還可以提高上網速度。
應用層與核心層雙重過濾系統可以提供雙重保護。
Windows信任驗證技術可以自動信任安全的程序,而不再需要詢問用戶,增加程序的智能性和易用性。
內置了7 大模式供不同需求的用戶選擇。比如:Internet 連接共享模式,安靜模式等。
改進的網路監控室不僅讓網路活動一目瞭然,而且還可以對連接進行實時控制,比如:切斷連線,隨時根據監控數據生成對應的規則等。
互動式規則生成器使生成規則簡單易行。
密碼保護可以保護防火牆的規則和配置不被他人修改。
可以非常方便的對規則進行備份和恢復。
可以控制對網站的訪問,阻止霸王插件就是使用此功能實現。還可以實現諸如:阻止色情網站,阻止病毒網站,阻止廣告,阻止FLASH,甚至阻止任何圖片等擴充功能。
支持文本和二進制兩種格式的日誌。文本日誌更容易查閱,二進制日誌可以方便的查詢和生成控管規則等擴充功能。
它還支持在線升級、流量示波器、隱私保護、Windows 安全中心、氣球消息警示以及更多獨特的功能。
經過實際使用表明,費爾個人防火牆在各個方面的整體性能相當出眾,是一款不可多得、不可不試的個人防火牆軟體。 「費爾網路監護專家」是一款個人版的「網路反色情」軟體,由於設計時溶入了大量的網路安全技術及網路安全理念,使得它無論在功能還是在性能方面的表現都相當出色,是一款專為家庭、教育、機關、單位等機構量身定做的「網路凈化器」,是您網路防護的最佳選擇。它有的以下主要特點:
主要特性:
瀏覽器無關性現在絕大多數的反色情軟體幾乎都有一個相同的致使缺陷:「受瀏覽器限制」。也就是說如果您換用其它瀏覽器,許多的反色情軟體將可能因此失去作用。與其不同的是費爾網路監護專家在這方面做得卻天衣無縫,它是從「源頭」上入手:從根本上對網路數據流進行分析偵測,而不是對特定的瀏覽器進行監視,所以從根本上杜絕了這種情況的發生。即提高了效率又不會受瀏覽器的限制,無論您使用IE、Netscape還是其它,都可以做到「完全監控、決不放過」。不僅如此,經過測試發現它甚至還可以阻止下載工具對色情網站的一切下載活動,可以說是「盡職盡責」,給您一個意想不到的「全方位」保障。
防堵率極高採用了先進的「關鍵字+網址黑名單」雙重評測標准,使得它的防堵率可達97%以上
多語言支持默認支持對 18 種常用語言的過濾,並且可以手動增加,幾乎不再受語言的限制
自動學習、智能升級 當訪問的網站不在內置的「網址黑名單」中時將啟用「關鍵字」過濾引擎,智能分析網頁內容,確定是色情網站後將自動加入「黑名單」,下次再訪問此網站時將迅速阻斷訪問,不必再次分析內容,加快防堵速度,實現自動升級
效率高、速度快 過濾引擎經過數重嚴格的演算法優化,防堵速度無與倫比,以致於不會讓您感覺到對網速有任何影響
超值贈送的彈出式廣告屏蔽功能 當您在網上沖浪時是否經常為那些討厭的「彈出式廣告」而生氣發火呢?此功能可以把那些煩人的廣告徹底的從HTML 代碼中統統「殺掉」,讓您在不知不覺中盡情享受一片「安靜空間」
黑名單的在線升級 專門設計的「網路爬蟲」程序會從網上漫遊色情站點,我們會不定期把這些新的「網址黑名單」放在網上供用戶進行升級,全面加強防護能力
「費爾網路監護專家」將致力為您營造一個溫馨、純凈的網路環境。 費爾智能殺毒(費爾托斯特安全)版本更新歷史:
費爾托斯特安全v2.0,推出時間2002年5月1日
費爾托斯特安全v3.0.3,推出時間 2002年12月22日
費爾托斯特安全v3.1,推出時間2003年2月23日
費爾托斯特安全v3.2,推出時間 2003年3月24日
費爾托斯特安全v3.3,推出時間2003年4月20日
費爾托斯特安全v4.0,推出時間 2003年6月15日
費爾托斯特安全v5.0,推出時間2003年9月17日
費爾托斯特安全v5.1,推出時間 2003年10月11日
費爾托斯特安全v5.2,推出時間2003年11月20日
費爾托斯特安全v5.3,推出時間 2004年1月15日
費爾托斯特安全v5.5,推出時間2004年6月6日
費爾托斯特安全v6.0(2005),推出時間 2005年5月3日
費爾托斯特安全v6.02(2005 R2),推出時間2005年7月28日
費爾托斯特安全v7.02(V7),推出時間 2007年1月3日
費爾托斯特安全v7.03(V7),推出時間2007年1月4日
費爾托斯特安全v7.05(V7),推出時間 2007年4月9日
費爾托斯特安全v7.06(V7 R2),推出時間2007年9月19日
費爾托斯特安全v7.07(V7 R2),推出時間2007年9月20日
費爾托斯特安全v7.3(V7 R3),推出時間2008年1月1日0時
費爾托斯特安全v7.31(V7 R3),推出時間2008年1月1日18時
費爾托斯特安全v7.32(V7 R3),推出時間2009年1月24日
費爾托斯特安全v7.33(V7 R3),推出時間2009年7月17日
費爾智能殺毒8 beta,推出時間2012年8月8日
費爾智能殺毒8 Beta2,推出時間2012年8月17日
費爾智能殺毒8 bata3,推出時間2012年9月4日
費爾智能殺毒8 正式版,推出時間2012年9月29日
費爾智能殺毒8.17 ,推出時間2013年7月10日
費爾個人防火牆版本更新歷史:
費爾個人防火牆v1.0,推出時間2001年10月1日
費爾個人防火牆v1.02,推出時間 2002年1月7日
費爾個人防火牆v2.0,推出時間2002年6月26日
費爾個人防火牆v2.05,推出時間 2002年8月23日
費爾個人防火牆v2.06,推出時間2002年8月26日
費爾個人防火牆v2.1,推出時間 2002年12月22日
費爾個人防火牆v2.5,推出時間2004年6月14日
費爾個人防火牆v3.0,推出時間 2005年7月28日
費爾網路監護專家版本更新歷史:
費爾網路監護專家v2.0,推出時間2002年12月22日
費爾網路監護專家v2.1,推出時間 2003年4月18日
費爾網路監護專家v2.2,推出時間 2003年4月21日
費爾網路監護專家v3.0,推出時間2004年6月6日
費爾網路監護專家v3.5,推出時間 2005年5月3日
費爾網路監護專家v3.6,推出時間2005年7月28日

⑷ 《天空之城》的影評

《天空之城》(Laputa - The Castle in the Sky)是吉卜力(GHIBLI )工作室的開山之作。1986年作品。
《天空之城》是一部宮崎駿由Jonathan Swift寫的小說《Gulliver's Travels》(格列佛游記)萌生創意而作的電影,某些人認為其故事情節較為傳統,但這不等於它沒有新意,相反,《天空之城》一劇充滿了很多新元素。電影中近乎完美地刻畫出故事所發生時代的世界的景觀,有點科幻色彩,也有點神話色彩,還有點歐洲工業革命時期的味道,諸如高架鐵軌上的舊式火車,黑漆漆的礦洞,飛空艇,象泥塑的機器人等等……
緊張激烈的情節貫穿整部電影,但蔚藍的天空和濃濃的白雲反而將尖銳的沖突淡化得更耐人尋味;人物的表達很多時候不是靠台詞而是靠人物的具體動作,使人物的性格更顯深刻。
小姑娘希達(SHEETA)是傳說中「天空之城拉普達(Laputa)」王族的後裔,那曾是超越地上文明不知幾千年的空中文明,但不知為何,希達的祖先離開「天空之城」,拋棄發達的科技,在地面上過起隱居的生活。然而一天,幾個不明身份的男子出現在她家門口……
故事由希達所坐的軍隊飛行船遭到空中海盜的襲擊而開始。爭斗中希達從萬米高空的飛行船上跌落下來…… 故事另外一個主人公少年巴斯(PASU)是礦工機師的徒弟,這一天收工時,發現天上有個亮晶晶的東西正在慢慢地下落。是什麼?UFO?他飛也似的跑過去,發現是一個好可愛的女孩子,在一團藍光的包圍下從天上飄下來了……
第二天希達在巴斯的房間里醒來,發現房裡有一張「天空之城拉普達」的照片。這是巴斯的父親冒著生命的危險歷盡艱險才拍到的真正的天空之城,但除了斯威夫特之外,沒有人相信他。於是父親在鬱郁寡歡中去世了。巴斯發誓,一定要向他人證實,世上真的有天空之城存在!
嗅覺靈敏的海盜很快就找上門來了。接下來就是一段令人眼花繚亂的追捕與逃跑鏡頭,最後二人在眾目睽睽之下掉入萬丈深的礦井,希達戴的飛行石又一次發光,令他二人安全飄落。礦井中,飛行石和井下的礦石發生共鳴,原來這里曾是開采飛行石原料的地方,但提煉飛行石的技術,傳說只有拉普達人才掌握著。
二人剛出礦井,就被軍隊的人抓住了。希達被帶往要塞,在那裡,一個叫穆斯卡的人給希達看一個巨大的機器人,說是從天空之城掉下來的,憑當時的科技無法令它再啟動。當天晚上,希達念起祖輩所流傳的尋求幫助的咒語,飛行石發出光,令機器人再次活起來,整個要塞變成火的海洋。
巴斯趁亂和海盜達成聯盟飛入要塞救出了希達。匆忙中希達丟失了飛行石,而穆斯卡得到了寶石,命軍隊按照寶石上聖光的指引,飛向天空之城。另一方,海盜媽媽從希達的記述中算出了天空之城的方位,帶著希達的二人乘海盜飛艇全速前進!
即將到達之時,忽然前方出現龍卷風,和穆斯卡的艦艇又狹路相逢,交戰中巴斯和希達的滑翔機被捲入龍卷風里。
這里是被上帝拋棄的領域,自然的恐怖與眾神的憤怒在這里集結,飛越濃重的黑暗,在縱橫飛嘯的電光中,穿過閃電的迴廊,突破生與死的界限,命運之門再次敞開在少年的面前……龍卷風的中心,正是傳說中的飛鳥「天空之城拉普達」!這兒是寂靜的天堂,只有機器人值守的空中都市,植物和遠古生物的家園。
宮崎駿的作品中,科學技術最好的地方就是沒人居住,在柯南的「未來世界」以及「天空之城」都是如此。反之,「風之谷」中為生存而奮斗著的人們雖然只有古老的技術,但卻是機器的主人,《天空之城》的飛行海盜們也是這樣。
穆斯卡抓住了海盜們,也來到了拉普達,他迫使希達和他一起進入中央控制室,啟動黑石碑上的文字,即將開始他稱霸世界的野心。希達搶回飛行石,為了阻止穆斯卡,她和巴斯一起念起毀滅一切的咒語:巴魯斯。拉普達解體,邪惡和助紂為虐的武器系統一同化為大氣層的火球墜入海中,而使拉普達漂在空中的巨大飛行石結晶載著拉普達的生命之樹,上升到天空的盡頭……
《天空之城》是吉卜力工作室的開山之作,也是宮崎駿的集大成之作。宮崎駿一人兼任了原作、監督、腳本和角色設定四項重任,使得這部作品從頭到章節附註入了純粹的宮崎理念。宮崎駿的音樂搭檔久石讓,這次達到了他配樂生涯的頂峰。
[編輯本段]天空之城 動畫相關評論
1、文明的困惑
——淺析《天空之城》
古希臘有一個神話:有一個巨人,他是大地的兒子。大地母親賜予他無窮的力量,沒有誰能夠戰勝他。但有一次,他的對手將他誘到空中去決斗,雙腳離開了大地的巨人無法再從母親那裡獲得力量,最終戰敗被殺。離開了大地母親的懷抱,即便是神勇無比的巨人也會變得不堪一擊。古希臘的先民們也許沒有預想到他們那個時代里尚如嬰兒般的人類文明會成長為今天巨人般的現代社會,但他們當年先知先覺般地試圖通過神話留給後人的這個忠告,卻在被人類遺忘了數千年之後,由一位東方人在這喧囂的世界中用心靈聆聽到,並用他那獨特的、比神話故事更有震撼力的方式,向世人解讀出來——這就是動畫電影大師、日本著名導演宮崎駿和他的作品《天空之城》。
情節的設定
縱觀宮崎駿的所有動畫電影作品,不難發現「飛翔」是其永恆的主題。在本片中,他更是將舞台搬到了一座「空中樓閣」之上——天空之城拉普達。這是一座以反引力裝置的飛行石為懸浮動力的空中城市。滿懷強烈的社會意識和人文關懷的宮崎駿試圖通過對文明失落的根本原因的追問,影射出人類文明的現存弊端,並對文明如何才能生存、發展的哲學命題進行探討。而這一切,都是通過拉普達這座虛構的天空之城的興衰來表現出來的。
在影片中,拉普達城出現時已是一座空無一人的廢城。人們只能通過巨大的飛行石、不計其數的機器人、堆積如山的財寶來遙想其當年的繁盛。宮崎駿顯然無意於著重向觀眾介紹拉普達文明產生與發展的過程。他僅僅是以這種曾經極度繁盛的文明的最終毀滅來強烈地震撼和沖擊每位觀眾的心靈,從而對現代社會中的芸芸眾生提出質問,並最終來思考人類文明應向何處發展的現實問題。
當然,宮崎駿不會像某些所謂的科幻片那樣淺薄地將天空之城拉普達的文明歸功於外星文明的教化或神秘力量的恩賜。他在觀眾通常不太注意的片頭中,以短暫的幾十秒鍾時間,用幾組畫面向觀眾簡單而有序地展示了這個神秘文明的演化過程:
風之女神微笑著俯視大地,她輕緩地吹著一陣陣和風,吹散了雲層,也吹散了拉普達人心頭的蒙昧。於是,在一望無垠的草原上,拉普達人架起了第一架簡陋的風車。繼而風車進化了,它有了高聳的塔樓作軀干,無數的齒輪和杠桿作肢體。接著,拉普達人的采礦機不停地向地下深入挖掘。在地面上,綠色的草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龐大的工廠和不停地冒出滾滾濃煙的煙囪。同時,拉普達人也沒有停止向天空進軍的腳步。由單個的簡單的飛艇到配有先進動力源的飛行艦隊;由靠無數螺旋槳才能緩慢升空的形如航空母艦的「空中母艇」,到只需底部的一個大螺旋槳就能懸浮於雲端的空中城市;直至配備有反引力裝置飛行石的天空之城拉普達。而這些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風之女神的眼中,僅僅是微不足道的一瞬間。接下來,伴隨著烏雲和閃電,一艘龐大的飛行器從天空之城飄降地面。從那裡走出成群結隊的人們,投入到大地的懷抱中。風之女神依舊含笑地關注著這一切,依舊用柔風輕撫著大地。最後一個畫面中,在廣袤的綠色草原上,又出現了一架簡陋的風車,旁邊站著一個提著竹籃的小女孩——希達。和風緩緩地撥動著風車,也輕輕地舞動著希達的衣裙。一切有如一幅靜謐、祥和、自然的銅版畫。翻開這恬美的扉頁,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隨即展開。片頭中留給觀眾的那些懸念也隨之被慢慢解開。
整部影片講述的是主人公少女希達和少年巴斯以及海盜、軍隊、穆斯卡等三股勢力尋找天空之城拉普達的歷險記。在情節上分別以現實的和歷史上的拉普達文明為明暗兩條線索,並利用兩者的交錯來推動情節的演進。下面讓我們跳出影片情節的先後順序,而按照時間的流程來重新審視一下故事的來龍去脈。
很久以前,拉普達人經過漫長的歷史發展之後,擁有了高度的智慧和文明。他們從埋藏於大地深處的礦石中提煉出飛行石的結晶體,建造了天空之城拉普達。七百年前,拉普達人離開天空之城返回大地,並散居於大地上的各個角落裡過著平靜的生活。時光飛逝,希達作為現在的拉普達公主,從母親那裡繼承了王室世代相傳的飛行石,同時也銘記下了能喚醒飛行石魔力的咒語。雖然希達一族對遠世的繁華早已淡漠,但拉普達王室另一族的後裔——穆斯卡卻是野心勃勃,他一直企圖重返天空之城,並利用其統治世界。而在這七百年間,大地上人類的文明也在飛速發展。隨著飛行技術的成熟發展,人類不斷地尋找著傳說中的天空之城。有人還曾經親眼目睹過這座神秘之城,巴魯的父親就是其中一位。某一天,從天而降的一個拉普達機器人,更是證實了天空之城的存在,堅定了人類尋覓它的信念。尤其是在機器人身上所體現出的尖端智能,更是地面上的人類所無法企及的。於是,政府出動了大批軍隊,還派遣了一個由穆斯卡領導的類似克格勃式的神秘組織一起來尋找天空之城拉普達。與此同時,一群垂涎於拉普達財寶的海盜也在行動。最終,為了不讓穆斯卡的野心得逞,希達和巴斯一起念出了毀滅之咒,天空之城的科技、財富和武器等所有拉普達文明的痕跡統統化為灰燼,只剩下一棵大樹載著拉普達城的殘骸永遠地消失於天際。
思考的軌跡
在對全片的時間脈絡進行了梳理之後,我們不難發現宮崎駿的思考主要集中在兩個時間點上。
第一個時間點即七百年前,宮崎駿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拉普達人為何要放棄已有的繁華和強盛而重返大地?
從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天空之城上的建築只是由於年代久遠而顯得古舊,一點也看不出遭受人為侵略或被自然災害破壞的敗落。無盡的財寶完好地封存於倉庫中,根本沒有遭遇洗劫的跡象。成百上千威力驚人的機器人沉睡於類似蛋殼的裝置中,毫無曾經戰斗過的傷痕。由此可見,拉普達人離開天空之城的原因並非是遭到其他文明的攻擊或者內部戰爭,也不是因為自然因素的侵襲,更不是由於自身財富或能源的耗盡和枯竭。也就是說,拉普達人根本不是被迫地背井離鄉,那麼只剩下一種可能:他們自覺自願地選擇了放棄一切而回歸大地。由此我們會進一步思考:拉普達人為何會心甘情願地舍棄天空之城,而腳踏實地地去過那種原始、簡單卻平靜、恬適的生活呢?
顯然是因為拉普達人察覺到了表面的繁盛下所潛伏著的危機。正如希達最後對穆斯卡所說的那樣——無論擁有多麼可怕的武器、擁有多少恐怖的機器人,離開了大地的泥土,拉普達文明的生命之樹就不能夠生存。
也許,當拉普達人終於使自己的城堡浮上天空,使大樹之根游離於土壤的時候,他們還沾沾自喜於自己扭轉乾坤的力量,還沉醉於飛翔於雲端的快樂,還洋洋自得於對自然的控制和對大地的俯視。不過,當天空之城越飛越高,自身文明越來越發達的時候,他們終於通過不斷的自省,悟到了自己的文明只有在代表著自然的大樹的蔭護下才能生存發展,正是大自然給了拉普達文明以生命力。於是,他們毅然放棄了那些現代人類夢寐以求的東西,褪去了拉普達文明浮華的外衣,讓它如初生的嬰兒一樣,以最本真的狀態重新投入到大自然母親的懷抱中。
這種回歸從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意味著一種文明的倒退或者說是消亡,但就其本質而言,卻是文明進步的一種標志。因為它表明拉普達文明在對世界的認識以及對人與自然關系的理解上得到了進一步的深化,從而也證明拉普達文明自身在文明程度上達到了一個更高的層次。進而我們可以說,拉普達文明正是在拉普達人於七百年前集體回歸於大地、回歸於自然的行為中得到了升華。
第二個時間點即希達和巴斯一起念出毀滅之咒的一瞬,拉普達人封存在天空之城裡的,那些在現代社會中被普遍用來判斷一種文明是否先進是否強大的東西,最終還是灰飛煙滅般地消失於天空。還有那個看似堅不可摧的黑色半球體也崩潰、瓦解得如此迅速。此時,宮崎駿又提出一個問題:是什麼力量如此強大,如此可怕呢?
表面上看起來當然是希達的一句咒語,但實際上卻是無盡的貪婪、慾望和野心——這才是毀滅天空之城的真正元兇,也是導致一種文明歸於消亡的根本原因。
如果將文明比作人體,那麼貪欲並不是破壞其生理機能的病毒,而是直接操縱其精神和思想的惡魔。它會將文明的軀體——科技、財富和武器的效用向邪惡的方向發揮到極致並以之去破壞一切直至自我毀滅。
當天空之城已經處於野心家穆斯卡的控制之下的時候,當大地上的生命都在「天火」武器系統的炮口下戰栗的時候,拉普達文明的毀滅已成定局。這樣先進、發達的文明都無法擺脫被貪欲控制的命運,最終甚至不得不以自我毀滅來做最後的反抗,如此的結局實在是令人感到可惜、可嘆、可悲。
即使沒有穆斯卡,隨著飛行技術的不斷提高,人類最終也會尋找到天空之城拉普達,並會在貪欲的驅使下利用被封存於其中的東西來進一步「統治」自然,甚至自相殘殺。到那時,拉普達的文明還是在劫難逃,而人類的文明也勢必葬送在自己手中。
綜上我們可以看出,在本片中,宮崎駿的思考是分為兩個層次的:在第一個層次中,宮崎駿認為文明與自然的關系,就如同樹木與泥土的關系一樣。如果不植根於大地的泥土,即使是參天大樹也無法存活。同樣,妄圖脫離自然、控制自然、凌駕於自然之上的文明也一樣無法生存。只有「植根厚土,沐浴清風,和種子一起過冬,和鳥兒一起歌唱」,文明之樹才能枝繁葉茂,四季常青。在第二個層次中,宮崎駿認為如果說自然會賜予文明以生命力的話,那麼貪欲則會奪取文明的生命力直至徹底毀滅文明。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以上這兩個層次的思考並不是一種平行的關系,而是交織於影片之中,並最終為人類文明的發展問題貢獻了一條真知灼見、一劑苦口良葯——只有融合於自然,並能抵禦住貪欲侵蝕的文明才能不斷進步以至永存。應該說,正是這種結合人類自身現實命運的人文思考,形成了宮崎駿動畫電影作品永恆的魅力。
未解的難題
如果沿著宮崎駿的思路對拉普達文明的得失與興衰做更進一步的深層次分析,我們會發現影片中仍留下兩點懸疑令所有的觀眾一起去思索:
其一,如前所述,拉普達人的回歸行為是拉普達文明進步的一種標志。但這是一種認知和精神層面上的進步,並且拉普達人獲得的這種進步是以現實和物質層面上的犧牲為代價的。有沒有可能找到一條可以實現精神層面與現實物質層面相並舉的進步之路呢?追求高度發達的物質文明與追求融合於自然的生存狀態,一定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嗎?人為的科技能否完美地融合於原生的自然呢?
拉普達人回歸大地後雖然過著安適恬淡的生活,但是同時也必然要忍受繁重、辛苦的勞動。我們不禁會想,以拉普達人的聰明才智,能否改造幾個機器人讓它們去「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而自己悠哉游哉地「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呢? 其二,拉普達文明毀滅了,但「貪欲」這個罪魁禍首並沒有隨著天空之城的崩潰而消失。相反,它正以勝利者的姿態獰笑著,而它的魔爪下一個伸向的也許就是我們人類的文明。宮崎駿通過在影片中對現實世界林林總總的影射,來反映他內心對於人類文明前景的憂慮。天空之城拉普達的文明本身就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許多曾經輝煌但現已消亡的文明的縮影。看到那座浮於天際的城市,人們很容易就會聯想到古巴比倫的空中花園、已化為流星的「和平號」以及人類正在建設中的國際空間站……細心的觀眾還不難發現,影片中出現的巨型空中戰艦,是以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用以空襲英國的「齊柏林」式飛艇為原型的;軍隊中那個大腹便便的將軍,胸前掛著的也正是德意志第三帝國的納粹鐵十字勛章;拉普達在穆斯卡的控制下所發出的「天火」,與廣島原子彈爆炸時的蘑菇雲無甚區別;而被穆斯卡控制後高懸於大地上的已伸出武器的半球體,不是正好象徵著從東西方冷戰開始至今一直懸於人類頭頂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嗎?
拉普達文明在貪婪、慾望和野心面前所表現出的無力、無助和無奈已經為我們提出了振聾發聵的警示,而現實世界中的這一切,卻似乎表明人類仍在執迷不悟地、一步步重蹈著拉普達文明的覆轍。那麼人類究竟能不能迷途知返、懸崖勒馬呢?人類憑自己的努力,到底有沒有可能探尋出另一條全新的發展道路,以避免悲劇的重演呢?
對於上述這些決定著人類自身文明的興衰、存亡的問題,宮崎駿並沒有在本片中給出答案。也許他也無法給出答案,因為這些問題必須匯聚全人類的智慧去思考。在本片中,宮崎駿通過清晰鮮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懸念迭生、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天馬行空、經天緯地的虛構想像,將動畫電影天然的娛樂性與閃耀著智慧光芒的思想性完美地結合在一起,深深地感動了無數觀眾,同時也必然引發觀眾對人類文明的關注、反省和思考。而照亮人類文明前景的火炬,也許將由這些受到感動和啟發的觀眾的腦海中劃過的一簇簇星星之火所點燃。從這個角度來說,宮崎駿既是一名卓越的電影導演,更是一位人類思想的先行者。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天空之城》作為吉卜力工作室的開山之作,宮崎駿一人在其中兼任了原作、腳本、導演和角色設定四項重任,從而使得這部作品從頭至章節附註入了純粹的宮崎駿理念,而成為他的代表作品之一。因此,這部作品所獲得的熱烈好評和巨大成功,不僅為吉卜力工作室的事業發展贏得了良好的開局,也對宮崎駿日後的作品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其中作為思考的主線,貫穿於宮崎駿此後創作生涯的,正是本片中所提出的兩個斯芬克斯之謎般的未解難題。
2、作品中寓含神話結構
在導演宮崎駿的構想里,天空之城並不是圍繞著空心的浮島,雖然飛行石供給天空之城的能源,卻不是唯一的核心所在,真正撐起天空之城的是「樹」,是那根參天巨樹,令人印象深刻!這棵樹使我想到神話結構的問題。為什麼是樹?而不用其它的東西?天空之城究竟是靠什麼樣的系統在維持,這個問題必須回到古老的農耕文化與狩獵文化/畜牧文化諸民族的世界觀來探討。
不管是父系社會也好,母系社會也好,農耕文化的世界觀,有一套公式可循,那就是「大地-肉體-靈魂-生與死」,由這些來形成世界的圖像,進而內化到人們的心中,就好象中國以五行來看待萬物消長,而人的身體五臟六腑也以五行來說明內部的運作與調和;靈魂離開了身體,必須入土為安。在這個秩序里,大地佔了極重要的角色,就好象希臘神話里的大地之母蓋婭是孕育萬物的女神,而中國的女媧,也是以泥土造人,以泥土補天。萬物皆植根於大地,就好象希達面對穆斯卡最後說的「如谷之歌,與風共舞,與種子過冬,與鳥共鳴,無論多麼可怕的武器,無論擁有多麼可怕的機械兵,人一旦離開泥土就活不下」。
然而狩獵文化/畜牧文化滋養的民族,他們基本的自然-世界觀,又是如何呢?以本來的素材〈森林-海洋-天空以及星辰-動物-力量〉建構的公式,更擴大了農耕文化的視野。如果我們把世界觀和神話擺在一起,就會發現它們的一致性,神話與其被創造出來的環境是息息相關的。宮崎駿在動畫影片中也展現他的神話觀,從《風之谷》、《天空之城》、《幽靈公主》、《千與千尋》,一路走來,不變的是以「樹」撐起的神話結構。
像是《風之谷》因為人類的污染,造成「腐海」的蔓延,森林的功能在於凈化,以確保地下水源不被污染;像是《龍貓》里孩子們和胖胖的龍貓,在夏天的夜晚,種橡樹,只要心裡想著會長高,樹彷佛吹汽球一樣膨脹,快速地發芽、茁長,在孩子的心裡埋下種子,樹成為人格教育的隱喻,如同中國人所說的「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像是《幽靈公主》扣緊毀滅性武器禁絕後,人類文明的再生與發展的母題,而森林裡住著野豬(山神),麒麟(又名四不像,介於人與神之間的聖獸,其形體時有變化,神出鬼沒,掌管萬物的生命)當人們任意地開采自然資源時,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為了生存就要砍伐森林,而森林的消失令動物無棲身之處(像是亞馬遜的熱帶雨林正面臨相同的處境,為了生存,當地原住民必須燒林以闢田耕作)。影片到了最後,則是以麒麟之死來交換自然環境的恢復,著實令人感到悲哀;像是《千與千尋》最終前往沼底的電車,來到了猶如《龍貓》片中出現的鄉間森林,也暗寓著日本必須重新回到過去的農業社會來思考資源過度浪費以及社會價值迷失的課題,無言的森林傳達了「回歸」的命題。還記得,千尋的爸爸也是開車在森林裡迷路的,失去的東西,卻等到拜訪了住在森林裡的錢婆婆才找回來。到了結尾,千尋和爸媽穿過車站的隧道,開車走出森林,故事始於森林也終於森林,這是善的循環,這也是輪回。
3、轉生之章
★照葉林文化論
如果看過宮崎駿早期的畫風與題材,可以發現到他的畫風與後來的動畫電影有顯著的不同。幾部長篇動畫片拍攝下來,走出了另一個嶄新的視野。宮崎駿面臨一個思考上的大轉變,是1970年代後半的事,當時他接觸了植物學者中尾佐助所主張的「照葉林文化論」。
遠古的地球,從喜馬拉雅山麓一直綿延至日本,常綠的照葉樹林呈帶狀分布,生長得十分茂密,在這個范圍內的,各地以森林為根據地發展出來的文化,食衣住行的傳統有著許多共通點,可以視為相同的文化圈。另外,照葉樹林只生長在溫暖潮濕地帶,再生力特別強,因此即使人為加以破壞,隔了幾十年又能恢復原本的面貌,即使是屬於先進國家的日本,照葉樹林仍能寬容地面對自然環境的破壞。這個理論的重心擺在不論是國家或是民族,原生植物的屬性決定人類的文化。
這樣的觀點,為宮崎駿的思想注入了一股新鮮的活力,他發現原來自己對於暗郁的森林以及日本的繩文文化有著憧憬,好象找到了尋覓已久的水源。對於祖國的歷史、與政治、經濟體制,他的看法比較偏向左派,反而對於中亞、東歐、歐洲諸國有著濃厚的興趣,從動畫片中故事發生的地點和背景就可以看得出來。但是,當他確立了「把世界觀和森林連系在一起的子民=日本人」這套邏輯之後。他開始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入日本的風土以及照葉樹林的特色。
面對被獨裁者、軍火商和資源大量消耗的世界,唯一的做法就是採取一種反其道而行的態度,世界的秩序終會被大自然的力量平衡過來,新聞所見的天災僅僅是大自然反撲的一種手段,目的在調整生態環境達致新的和諧狀態。宮崎駿作品的主題在進入1980年代以後,踏進了復雜難解的思想領域。不再只是圍繞著冒險故事打轉,也希望在其中表達對人與自然互動的課題。這時候,宮崎駿作品是以「照葉林文化論」為核心,開始朝植物學、考古學、民俗學探索,只是他始終不願被定位,仍持續尋找新的可能。
★人與土地共生
《天空之城》的片尾,抱著必死的決心要拯救希達的巴斯,最後兩人被天空之城僅存的大樹樹根所救,暗示著財寶與武器爭奪戰的外部,應該還有人與自然環境和諧共存的世界——「人與土地共生」的主旨昭然若揭。雖然並沒有詳細說明,未來「人與土地共生」將會是什麼樣的形態?但是從天空之城美好的空中花園,我們彷佛看見宮崎駿心中對於美好的未來透視圖,從《風之谷》的殘破荒蕪又倒退,回到他早期的作品《未來少年柯南》的時代,即使是高科技的帝國,還是被生命力強勁的大樹所寄生,整個城堡中到處都是蔓生的植物,猶如原始森林一樣。暗喻著文明破滅之後,人們依然可以找到新天新地,追尋自己的伊甸園,讓後代子孫能延續下去。就好象身為公主的希達,雖然眼睜睜看著祖輩的基業在瞬間瓦解,但是她澄澈的瞳孔中依然閃耀著希望之光。
從作品中,可以看出毀滅性武器如原子彈、核武的威脅,以及獨裁者的嘴臉,甚至也預言了如果發動毀滅性武器,世界將藉由人類的手消滅,這部作品公開放映於1986年,當時各國仍在進行軍備擴張的競賽,也是冷戰結構將要徹底崩壞的前三年,1989年柏林圍牆倒了,東西德宣布合並,蘇聯共產體制瓦解,冷戰時代正式結束,進入了後冷戰時代。宮崎駿的先知先覺,開啟了世紀末對於未來的美好憧憬,確實有激勵人心的作用,即使單純地把它當作一個故事來看,也能夠領會故事的背後,是一個人心所嚮往的桃花源。
4、冒險故事現代版
回到孩子們最喜歡的冒險故事,我們看到了巴斯和希達兩人互相扶持,彼此搭救對方,彷佛受到命運的主使,但是他們兩人毅然決然地接受了這個命運,也沒有逃避也沒有放棄,當希達為阻止穆斯卡企圖用飛行石及機器士兵來稱霸全世界,而念出毀滅的亞語「巴魯斯」!,整個「拉普達」旋即崩潰,好象解開了千年的咒縛似的,被王宮繁茂的大樹保護的兩人,即使沒有了手中的飛行石也絲毫不以為意,縱身跳下原先停在天空之城的飛行器與海盜們會合,這時候男女主角的表情和從前的冒險故事有著極大的轉變。現代版的冒險故事,並不是找到寶藏或是打倒壞人,故事就這樣結束,一場追尋自我,最後肯定自我的冒險之旅才是宮崎駿作品中所傳達的訊息。
天空之城不只有活在記憶里,只能在考古的素材中翻尋,看完這部片,我相信還有許許多多的天空之城,飄浮在未來的時空,向我們招手,也許下一個科幻版的天空之城,從你的手中浮現也說不定?

⑸ 宮崎駿的有那些好看的作品

宮崎駿最新的作品是 【懸崖上的金魚姬】是一個仿照小美人魚一樣的故事畫的,據說為了畫這個作品,他還親自去了當時安徒生去的那個地方找靈感.

2004年的[哈爾的移動城堡]是改編的英國的人氣小說[黛安娜.W.[魔法使哈爾與火之惡魔]是部以戰爭為背景的作品.

2002[貓的報恩]一個很有意思的冒險故事.梁靜茹的[小手拉大手]就是根據這個動畫的主題曲改編的

2001[千與千尋]是講的10歲的少女千尋與父母一起從都市搬到鄉下.沒想到途中發生了意外,進入了湯屋老闆魔女的控制的奇特世界,千尋的父母因為貪戀美食,都變成了豬,千尋為了就自己的親人展開了一場冒險旅程. [推薦一定要看]

1997 [幽靈公主] 我沒看過,大概是為了拯救受危險的村裡人,找出解除咒語的方法,去西方流浪.

1995 [側耳傾聽] 講的是發生在30年的事,講的一些很真實的事情,好像就發生在我們身邊

1994 [On your mark] 是一個日本很流行的歌曲為名的作品,這是宮崎駿對歌詞的理解,融合自己對未來社會的看法用動畫的方式表達出來的

1993 [聽到濤聲] 一個嬌生慣養的高中生因為父母離異被迫搬到遠離城市的地方,與男主角杜崎拓的同讀一班,因為性格問題經常吵架,但後來又彼此產生了好感.

1992 [紅豬] 是宮崎駿的一個金典之作!!!!!

1991 [歲月的童話] 追憶過去日本60年的小學生往事為主.

1989 [魔女宅急便] 一部很賣坐的電影,我沒有看過.

1988 [再見螢火蟲] 戰亂中母親重傷死亡 父親身為海軍也身亡 14的誠田帶著年幼的節子在嬸嬸家住....我沒有看過這個 .聽我同學說很感人

1988 [龍貓] 絕對好看,可以把生活的煩惱,一切拋在腦後的電影,有的只是通話中的美好.

1986 [天空之城] 小說改編的電影,有很多新元素.

最後一個了 .1984 [風之谷] 宮崎駿動畫中的最愛,講的是一個紅發少女如何化解一次蟲蟲危機,一個回腸盪氣的故事.

很多我都沒有看過.所以介紹的不是很詳細,不過都是我自己親手打的.累死了.
期望給分.

⑹ 要一句絕對好的名言和這個作者的介紹以及對名言的理解與點評

成功的先決條件是信心.——福克納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愛迪生
一個人並不知道自己有多大的能力,因為潛藏在人體的巨大能量是無法探知的.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只要你相信自己的才能並不斷努力的話,你的潛在能量就一定會被挖掘出來,並使你的人生變得無限光明,你的成就之大小,永遠不會超出你的自信心的大小.拿破崙的軍隊絕不會爬過阿爾卑斯山,如果拿破崙自己認為此事太難的話.同樣,你在一生中,絕不能成就重大的事業,如果你對於自己能力,存在重大的懷疑;如果你不熱烈地追求成功,期待成功.成功的先決條件,就是自信.
面對巍巍的高山,有人拜倒在它的腳下,面對坎坷的道路,有人徘徊不前;面對無數次的失敗,有人一蹶不振。這完全是因為他們缺乏自信的緣故。有位名人說過:「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當今世界需要勇於開拓、勇於進取、勇於創新的人,更需要充滿自信的人。讓自信伴隨著每一位學子邁向成功的明天吧!

作者簡介:(愛迪生不用多說了吧)威廉·福克納(William Faulkner,1897-1962)美國作家,生於美國密西西比州新奧爾巴尼的一個庄園主家,南北戰爭後家道中落。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福克納在空軍服過役。戰後入大學,其後從事過各種職業並開始寫作。《士兵的報酬》(1926)發表後,福克納被列入"迷惘的一代",但很快與他們分道揚鑣。《薩拉里斯》(1929)問世之後,福克納的創作進入高峰斯。他發現"家鄉那塊郵票般大小的地方倒也值得一寫,只怕一輩子也寫不完"。懷著這樣的信念,他把19篇長篇和70多篇短篇小說紡織在"約克納帕塌法世系"里,通過南方貴族世家的興衰,反映了美國獨立戰爭前夕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間的社會現實,創傷了20世紀的"人間喜劇"。長篇小說《喧嘩與騷動》和《我彌留之際》(1930)、《聖殿》(1931)、《八月之光》(1932)、《押沙龍,押沙龍》(1936)等現代文學的經典之作。

福克納後期的主要作品有《村子》(1940)、《闖入者》(1948)、《寓言》(1954)、《小鎮》(1957)和《大宅》(1959)等。此外還有短篇小說、劇本和詩歌。

福克納雖是南方重要作家,但他的作品當時並不受重視,直到1946年美國著名的文學批評家馬爾科姆·考萊編選了《袖珍本福克納文集》,又寫了一篇有名的序言之後,福克納才在文壇上引起重視。特別是薩特、馬爾洛等人的賞識,使福克納名聲大噪。

在藝術上,福克納受弗洛伊德影響,大膽地大膽地進行實驗,採用意識流手法、對位結構以及象徵隱喻等手段表現暴力、兇殺、性變態心理等,他的作品風格千姿百態、撲朔迷離,讀者須下大功夫才能感受其特有的審美情趣。

1949年,"因為他對當代美國小說作出了強有力的和藝術上無與倫比的貢獻",福克納獲諾貝爾文學獎。

「美國作家不是美國文化的一部分。他像一條漂亮的狗,人們喜歡他到處奔跑,但是他毫無用處。」威廉-福克納這樣說過。他對他自己在美國文學史上的作用抱悲觀主義的態度。但是肯尼迪總統在悼念他時,卻把他比作亨利·詹姆斯,頌揚他的作品為永恆的紀念碑。

福克納在密西西比州的牛津度過了他最後的一年。他的思想從來沒有離開過牛津,即使他在弗吉尼亞大學做演講,或在別的地方旅遊,也是如此。他需要牛津。他以這里的市民,包括有教養的與無教養的為模特,在他的短篇小說與長篇小說中創造了無數人物。

這里的市民對他敬而遠之。當他上街去葯店買葯,或去郵局發信,牛津市民往往躲避他的注視。他走了以後,他們說他喝多了酒。他經常喝醉。

1、希望是厄運的忠實的姐妹。(普希金)
2、人生如同道路。最近的捷徑通常是最壞的路。(培根)
3、二十歲時支配作用的是意志,三十歲時是機智,四十歲時是判斷。(富蘭克林)

看了這樣的名言,相信誰都會由衷地生出贊同的感慨,生活在這個地球上的人,又有誰能逃脫自己生命中的厄運呢?盡管人們滿懷著對生活美好的期望,可生活展現在你面前的道路總是令你無法想像地坎坷、崎嶇、艱難……就這樣,你在這生活的漩渦中掙扎、探索,隨著歲月的流逝,你也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地成熟、睿智……

「希望是厄運的忠實的姐妹。」普希金發出這樣的感慨,我想他一定是有感於他自己所經歷的重重厄運,亦從中可看出他一定是一個重情重義之人。
轉而想想,在我們的生命中,也總會時不時地遇到突然而來的厄運,使自己陷入苦悶、彷徨、無奈、甚至屈辱乃至絕境,就好像自己被丟棄到荒野一樣,孤苦無助,但是倘若你在最痛苦、最絕望之時,只要你心中還存一絲希望,那麼你就會有信心、有力量戰勝厄運,重獲新生。
繼而又想到,每當自己身處困境之時,首先向自己伸出援手,關愛自己最多的也總是自己最親密、最忠實的姐妹。說起來,我從心裡首先還要感謝上帝賜給了我一個好妹妹,雖然生活總是沒來由的賞賜給我一些莫名的不幸和苦痛,但每每總能得到妹妹的安慰和幫助。記得那次遭遇車禍,自己行動不便,生活不能自理,真是多虧了妹妹前來照顧我,每天妹妹不僅要送我上醫院打針換葯,一日三餐還變著花樣做著可口的飯菜補養我,在妹妹的精心照料下,我的身體才得以很快恢復健康。現在想來,我還是甚為感動,想到當時若不是妹妹的關愛,我真的不能想像,那樣的日子我該會多麼艱難地挨過去。
思到此,我才更體味到,普希金為何要把忠實的姐妹等同於厄運中的希望。的確,在我們漫長的人生路上,希望和忠實的姐妹都是不可缺少的。
那就請我們牢記普希金說的這句名言吧:「希望是厄運的忠實的姐妹」,你也就給自己的人生行程中舉起了一盞明燈!

「人生如同道路。最近的捷徑通常是最壞的路」。反復讀著培根的這句名言,心裡也不住地感嘆著。
這人生如同道路,這倒是常聽說。再者,遊山玩水之時,誰都知道想走最近的山路就得抄「小路」,這「小路」當然是又險又峻的「壞」路。人要想通過,跋涉其間必定要受一番折騰,吃一些苦頭,但人都樂於吃這個苦頭,因為人可以從中領略登山之樂,賞景之趣呀!這樣的古訓,前人留下的樂事趣聞多得不計其數,自不必復述。可培根先生把「最近的捷徑通常是最壞的路」同「人生如同道路」擱在一塊,這意義就不同尋常了。
在我們的一生中,誰沒碰到過頭疼腦熱之事呀,而且還三天兩頭不消停地輪番來過,反正攪得你覺著沒有好日子過。可當我們心煩、頹廢、抱怨,惱恨這日子夜長晝短、苦多甜少時,我們怎麼沒有想到我們從中又獲取了多少呢?還有為什麼前人要留下那麼多的古訓、名言來警示、鞭策我們呢?我想,他們一定是自己曾經歷過刻骨銘心的苦痛,在人生的反復磨礪中才有感而發的,目的亦在於使後人不要再走彎路。
今朝明白了培根說的這句精闢的名言,想我輩就應不要再以生活之苦而悲、而憂,而應象登山那樣欣賞苦樂佳景。因為我們既已知道,在我們漫漫的人生旅途中,只有經受這些生活的風風雨雨,我們的人生才能以最捷徑的道路達到我們人生將達到的終點。所以,我們當滿懷信心、面帶著微笑去迎接屬於我們的那燦爛而輝煌的明天。

「二十歲時支配作用的是意志,三十歲時是機智,四十歲時是判斷。」富蘭克林這一番話,不過是給人的成熟過程下了一個精緻的定義。
人的一生都是這么由年輕到壯年至老年,這么走過來的。更何況還有那麼多前輩留下來的精華可吸取,就算是那些不能識文斷字的人也知道,輩份高的、資格老的,走過的橋、吃過的鹽要比那嫩頭青走過的路還多,論起自己的經驗之談,誰都能擺出幾條高招絕活:好漢不提當年勇,吃一塹,長一智,老大不小時怎麼著也得轉轉性,生出些智謀來,總不至於白活這么多年吧!
看著這人生演繹的一場場精彩的戲劇,這人生究竟何為真情、真義、真言,這世道究竟是黑、是白、是善、是惡,亦會隨著日月星辰的運轉一刻不停地展現在我們每個人的面前,抑或也等待著每個人去作出自己最好的判斷。

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 (1799~1837)

普希金(1799~1837)19世紀俄國浪漫主義文學主要代表,同時也是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他諸體皆擅,創立了俄羅斯民族文學和文學語言,在詩歌、小說、戲劇乃至童話等文學各個領域都給俄羅斯文學提供了典範。普希金還被高爾基譽為「一切開端的開端 」。

普希金1799年6月6日出生於莫斯科一個貴族家庭,在濃厚的文學氛圍中長大。童年時代,他由法國家庭教師管教,接受了貴族教育,8歲時已可以用法語寫詩。家中藏書豐富,結交文學名流,他的農奴出身的保姆常常給他講述俄羅斯的民間故事和傳說,使得他從小就領略了豐富的俄羅斯語言,對民間創作發生濃厚興趣。

1811年,普希金進入貴族子弟學校皇村學校學習,年僅12歲就開始了其文學創作生涯。1815年,在中學考試中他朗誦了自己創作的「皇村回憶」 ,表現出了卓越的詩歌寫作才能,特別是他詩作韻文的優美和精巧得到了廣泛的贊賞。在早期的詩作中,他效仿浪漫派詩人巴丘什科夫和茹科夫斯基,學習17--18世紀法國詩人安德列謝尼埃的風格。在皇村中學學習期間,他還接受了法國啟蒙思想的熏陶並且結交了一些後來成為十二月黨人的禁衛軍軍官,反對沙皇專治,追求自由的思想初步形成。

普希金畢業後到彼得堡外交部供職,在此期間,他深深地被以後的十二月黨人及其民主自由思想所感染,參與了與十二月黨人秘密組織有聯系的文學團體「綠燈社」,創作了許多反對農奴制、謳歌自由的詩歌,如《自由頌》(1817年);《致恰達耶夫》,(1818)年;《鄉村》,(1819年),1820年,普希金創作童話敘事長詩《魯斯蘭與柳德米拉》。故事取材於俄羅斯民間傳說,描寫騎士魯斯蘭克服艱難險阻戰勝敵人,終於找回了新娘柳德米拉。普希金在詩中運用了生動的民間語言,從內容到形式都不同於古典主義詩歌,向貴族傳統文學提出挑戰。

普希金的這些作品引起了沙皇政府的不安,1820年他被外派到俄國南部任職,這其實是一次變相的流放。在此期間,他與十二月黨人的交往更加頻繁,參加了一些十二月黨的秘密會議。他追求自由的思想更明確,更強烈了。普希金寫下《短劍》(1821)、《囚徒》(1822)《致大海》(1824)等名篇,還寫了一組「南方詩篇」,包括《高加索的俘虜》(1822) 、《強盜兄弟》 (1822)、《巴赫切薩拉依的淚泉》(1824)、《茨岡》(1824)四篇浪漫主義敘事長詩。還寫下了許多優美的抒情詩:《太陽沉沒了》(1820)、《囚徒》和《短劍》(1821)等,這些表達了詩人對自由的強烈憧憬。從這一時期起,普希金完全展示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1824--1825年,普希金又被沙皇當局送回了普斯科夫省的他父母的領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在這里他度過了兩年幽禁期間,他創作了近百首詩歌,他搜集民歌、故事,鑽研俄羅斯歷史,思想更加成熟,創作上的現實主義傾向也愈發明顯。1825年他完成了俄羅斯文學史上第一部現實主義悲劇《鮑里斯·戈都諾夫》的創作。

1826年,沙皇尼古拉一世登基,為了籠絡人心,把普希金召回莫斯科,但仍處於沙皇警察的秘密監視之下。普希金沒有改變對十二月黨人的態度,他曾對新沙皇抱有幻想,希望尼古拉一世能赦免被流放在西伯利亞的十二月黨人,但幻想很快破滅,於是創作政治抒情詩《致西伯利亞的囚徒》,表達自己對十二月黨理想的忠貞不渝。

1830年秋,普希金在他父親的領地度過了三個月,這是他一生創作的豐收時期,在文學史上被稱為「波爾金諾的秋天」。他完成了自1823年開始動筆的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塑造了俄羅斯文學中第一個「多餘人」的形象,這成為他最重要的作品。還寫了《別爾金小說集》和四部詩體小說《吝嗇的騎士》、《莫扎特與沙萊里》、《瘟疫流行的宴會》、《石客》,以及近30首抒情詩。《別爾金小說集》中的《驛站長》一篇是俄羅斯短篇小說的典範,開啟了塑造「小人物」的傳統,他的現實主義創作爐火純青。

1831年普希金遷居彼得堡,仍然在外交部供職。他繼續創作了許多作品,主要有敘事長詩《青銅騎士》(1833)、童話詩《漁夫和金魚的故事》(1833)、短篇小說《黑桃皇後》(1834)等。他還寫了兩部有關農民問題的小說《杜布洛夫斯基》(1832-1833)、《上尉的女兒》(1836)。

1836年普希金創辦了文學雜志《現代人》。該刊物後來由別林斯基、涅克拉索夫、車爾尼學夫斯基、杜勃羅留波夫等編輯,一直辦到19世紀60年代,不僅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作家,而且成為俄羅斯進步人士的喉舌。

普希金的創作和活動令沙皇政府頗感頭痛,他們用陰謀手段挑撥法國籍憲兵隊長丹特斯褻瀆普希金的妻子納塔利婭·尼古拉耶芙娜·岡察洛娃,結果導致了1837年普希金和丹特斯的決斗。決斗中普希金身負重傷,1837年2月8日不治身亡,年僅37歲。他的早逝令俄國進步文人曾經這樣感嘆:「俄國詩歌的太陽沉落了」。

普希金作品崇高的思想性和完美的藝術性使他具有世界性的重大影響。他的作品被譯成全世界所有的主要文字。普希金在他的作品中所表現的對自由、對生活的熱愛,對光明必能戰勝黑暗、理智必能戰勝偏見的堅定信仰,他的「用語言把人們的心靈燃亮」的崇高使命感和偉大抱負深深感動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天才的傑作,激發了多少俄羅斯音樂家的創作激情和靈感。以普希金詩篇作腳本的歌劇《葉甫根尼•奧涅金》 、《鮑里斯•戈都諾夫》 、《黑桃皇後》 、《魯斯蘭與柳德米拉》 、《茨岡》 等等,無一不是偉大的音樂作品;普希金的抒情詩被譜上曲,成了膾炙人口的藝術歌曲;還有的作品還被改編成芭蕾舞,成為舞台上不朽的經典。

為了紀念普希金,人們把他出生的皇村改名為普希金(1796年葉卡捷琳娜大帝就在這里去世)。現在這里已經成為著名的旅遊景點,著名的波爾金諾村也在這附近。

1.弗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 ,1561—1626)是英國哲學家和科學家。他竭力倡導「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論理學使人有修養,邏輯修辭使人善辯(Histories make men wise, poets witty, the mathematics subtle, natural philosophy deep, moral grave, logic and rhetoric able to contend)」。他推崇科學、發展科學的進步思想和崇尚知識的進步口號,一直推動著社會的進步。這位一生追求真理的思想家,被馬克思稱為「英國唯物主義和整個現代實驗科學的真正始祖」。

著有《學術的進步》(1605)和《新工具》(1620)等。培根尖銳地批判了中世紀經院哲學,認為經院哲學和神學嚴重地阻礙了科學的進步,主張要全面改造人類的知識,使整個學術文化從經院哲學中解放出來,實現偉大的復興。他認為,科學必須追求自然界事物的原因和規律。要達到這個目的,就必須以感官經驗為依據。他提出了唯物主義經驗論的原則,認為知識和觀念起源於感性世界,感覺經驗是一切知識的源泉。要獲得自然的科學知識,就必須把認識建築在感覺經驗的基礎上。他還提出了經驗歸納法,主張以實驗和觀察材料為基礎,經過分析、比較、選擇、排斥,最後得出正確的結論

⑺ 網頁安全警告怎樣關閉

下面為大家分享下如何關閉安全警告,操作方法如下。

1、首先打開電腦「開始」菜單,找到【控制面板】點擊打開。

⑻ 高分懸賞宮崎駿全部資料。!

1.中文名: 宮崎駿 外文名: Miyazaki Hayao 國籍: 日本 出生地: 日本東京 出生日期: 1941年1月5日 職業: 動畫片導演 畢業院校: 日本東京學習院大學
2.代表作品:《風之谷》《天空之城》《龍貓》、《千與千尋的神隱》等
早期參與製作
1·太陽王子 霍爾斯大冒險(1968) 2·穿長靴的貓(1969) 3·魯邦三世(1971)
4·熊貓家族(1972) 5·阿爾卑斯山的少女(1974) 6·三千里尋母記(1976)
7·未來少年柯南(1978) 8·紅發少女安妮(1979) 9·魯邦三世——卡里奧斯特羅之城(1979 10.風之谷(1984)
吉卜力工作室標志
GHIBLI時期作品(1985至今)
1·天空之城 2·龍貓 3·魔女宅急便4·紅豬5·On Your Mark6·幽靈公主7·千與千尋 8·哈爾的移動城堡 9·懸崖上的金魚公主

3.早年經歷 宮崎駿出生於1941年的東京。他們家原本住在東京都文京區,後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因戰時疏散,舉家遷往宇都宮市和鹿沼市。他所在的家族經營一個飛機工廠,屬於軍工企業,所以戰爭後期物質匱乏中也能保持頗為溫飽的生活。然而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宮崎卻意外地對家族的特權產生了懷疑。
幼年時代的宮崎喜歡看書,看漫畫。在中學時代,打算成為漫畫家,進而開始積極練習漫畫。高中3年級的時候,他邂逅了第一個戀愛的對象:就是東映動畫的日本第一部長篇彩色電影《白蛇傳》裡面的白娘子。
之後宮崎駿進入學習院大學政治經濟部。大學裡面沒有漫畫社,所以進入了與之最為接近的兒童文學研究會,傳說社員只有宮崎一個人。這期間創作了大量的漫畫,也曾向貸本漫畫出版社投稿,不過似乎沒有完結了的作品。當時風起雲涌的安保運動中宮崎僅僅是一個旁觀者,僅僅在最後時刻作為無黨派人士參加了一下。
這時,宮崎作了影響一生的就業決定:去東映動畫。
由於宮崎駿是次子,有長子繼承家業,所以可以按自己喜歡的選擇自己的職業。放棄漫畫選擇動畫的原因據本人說是因為被人說自己的作品是在模仿手冢,在自己並不這么認為的情況下。他意識到自己無法超越手冢這樣的漫畫家,於是選擇了即使不是原創也無所謂的動畫。
東映動畫是由東映電影吸收日動映畫株式會社而成立的。在1961年手冢治蟲的蟲pro成立前,幾乎是日本唯一製作動畫的企業,有著濃厚的人文氣息和悠久的傳統。蟲pro是以價格低廉的電視動畫打開影響的,而當時成本高,畫面精細,富於傳統的動畫電影則還是東映的天下。宮崎進入東映時僅僅是最底層的原畫人員。當時戰後文藝界一派左派風潮(不要忘記安保運動剛剛結束),社內充滿民主氣息,作品的很多東西都靠大家討論決定。而勤奮、高學歷的宮崎因此在討論中嶄露頭角。1964年,社內開始工會活動,領導是大冢康生,副委員長是高畑勛,書記長就是宮崎駿。
社內的老前輩大冢康生發現了東京大學畢業的高畑勛等人的才華。1965年,工會的這群人開始一起製作《太陽王子霍爾斯的大冒險》,大冢為作畫監督,當時尚為新人的高畑勛被他提拔為監督。由於宮崎駿在工作中起了如此大的作用,以至於大家為他發明了一個職位:場面設計。富有文藝才華的高畑勛給這部作品帶來了嶄新的概念,裡面加入了更多深刻的內涵和豐富的表現,可以說這是日本第一部不僅僅是為兒童製作的長篇彩色動畫。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工會和資方談判待遇和勞動條件的活動干擾了工作,這部動畫於1966年10月製作中斷,1967年1月繼續製作,1968年7月正式放映。這期間,1965年宮崎和同事太田朱美結婚,1967年長子出生。由於製作者們精益求精的精神,這部作品不斷延期和追加預算。然而,這部作品雖然在後來受到很高的評價,在當時卻並未在票房收入上達到收支平衡。完成這部作品後,鬧過工會又弄出赤字的大冢康生就離開了東映動畫,加入A-Pro。
宮崎跟著高畑、小田部羊一這些前輩一起繼續在東映動畫工作,職位仍然是原畫。1969年他開始在報紙上以秋津三朗的筆名連載短篇漫畫《沙漠之民》。這也許是後來《風之谷》的一點原型吧。
1971年,三人一起從東映動畫跳槽到大冢康生所在的A-Pro。說句題外話,後來導演《側耳傾聽》,在Ghibli多部作品裡面擔任作畫監督的近藤喜文就是在這個時候認識的,這群人之間有著長達20到30年的合作,真是可怕的緣分。作為新企劃《長襪子的皮皮》的主要創作人員之一,宮崎首次出國旅行到蘇格蘭考察。不過由於原作者的原因,這個企劃最後被放棄了。原本宮崎駿就喜歡歐洲村鎮的風景,這次經歷給他的印象出現在很多以後的作品中。
接下來諸人一起參加了大冢康生主導的TV版《魯邦三世》的製作。《魯邦三世》一直到現在還幾乎每年都有TV special或者劇場版問世,而魯邦從身居豪宅的大盜變成如今大家熟悉的平民形象,高畑和宮崎對原作的擅自改編可謂影響深遠。
之後,演出高畑勛、作畫監督小田部羊一加宮崎駿的組合創作了大量作品,最值得一提的就是《熊貓家族》。該作品首次以描繪日常生活為主,是高畑勛以後的新風格的第一次嘗試。在熊貓熱中,這次冒險評價倒是非常不錯。
1974年,三人一起轉到Zuiyou映像,即後來以「世界名作劇場」系列而聞名的日本Animation的母公司。三人合作的第一部動畫《阿爾卑斯山的少女》可以說是奠定整個系列風格的作品,高畑勛描寫日常生活為主,強調動作時間安排的導演風格就此形成。這種嶄新的動畫風格獲得了大成功。宮崎駿這次的職務是Layout和畫面構成,又是為了配合新的作畫形式發明的新職務。對於不會畫畫的高畑勛來說,宮崎就如同他的手腳一般把他的想法變成畫面構圖。
三人在世界名作劇場系列中高畑勛還擔任了《尋母三千里》(1976年),《紅發少女安妮》(1979年)的監督。後來,修煉已久,有了許多TV單集主導經驗的宮崎駿1977年首次得到了監督的職位,這就是《未來少年柯南》(1978年)。和比較尊重原作、作風沉穩的高畑監督相比,宮崎的特點是想像力和對於動作的表現力豐富。本來是悲觀色彩的原作被宮崎改成了明朗的少年少女故事。這個故事可以看到後來《天空之城》等故事的影子。
1979年,為了製作劇場版動畫《魯邦三世 卡里奧斯特羅之城》轉入東京Movie新社,作畫監督是魯邦動畫系列的最初創作成員大冢康生。如果你對於GHIBLI的作品覺得不錯的話,請務必看看這部作品,他有著和後來GHIBLI作品相當的質量和魅力,至今仍然是傳說的中的經典。不過,當時卻是叫好不叫座的作品。之後,宮崎駿就在東京movie新社的新人養成公司TELECOM工作,繼續製作新魯邦的TV系列。在這里,宮崎提出了成為後來《龍貓》《幽靈公主》前身的企劃。不過,當然沒有被採用。
人生轉折
1981年,宮崎駿又一次人生的轉折出現了。德間書店新創刊的動畫雜志《Animage》的總編鈴木敏夫想要製作動畫人員訪問專輯,估計本來是打算訪問由於《世界名作系列》功成名就的高畑勛的,結果卻被高畑和宮崎拒絕。最後不知為何,居然變成了資歷頗淺根本沒有什麼名氣的宮崎駿的訪問專輯。這個看起來亂來的舉動可以說給德間書店拉來了一隻下金蛋的母雞。
《Animage》也發掘和資助了押井守等其他年輕而有才華的動畫監督,努力為他們打響知名度,只是合作沒有宮崎這么順利罷了。
在鈴木敏夫和德間書店牽頭下,宮崎駿開始創作屬於自己的動畫。劇場版動畫《風之谷的娜烏西卡》的企劃,最初由於沒有原作被打回,於是1982年宮崎在《Animage》上面連載其漫畫。緻密的作畫,深刻而多重的反思,使得這部斷斷續續連載的漫畫史詩達到相當大的成就。而宮崎完成製作《名偵探福爾摩斯》相關的工作後,離開東京Movie新社為新作做准備。
1983年,傳奇開始了。從太陽王子時代就一起合作的人們再次集合起來,《風之谷》的動畫開始製作了。宮崎一人擔任監督、腳本、分鏡表的全部工作。由於從最底層一直干到最上層,宮崎有著主導從故事到作畫,動畫大部分工作的能力。電影最後變成了宗教般的結尾,雖然製作者覺得不大滿意,但是在放映時卻意外的非常讓人感動。在該作的成功背景下,1985年在德間書店的投資下,宮崎駿聯合高畑勲共同創辦了吉卜力工作室,該名字來自二戰時候義大利的一款偵察機(算是家傳的愛好),意思是「撒哈拉沙漠的熱風」,由於宮崎駿父親曾經是飛機製造廠工作,從小宮崎駿就對飛行和天空充滿著嚮往,這也是吉卜力的由來之一。也正因為這個宮崎駿在日後的許多作品中始終貫穿著天空場景和各式各樣飛行器的刻畫。宮崎監督此間的作品則是繪本修那之旅。
隨著新動畫天空之城開始製作,漫畫風之谷休刊。之後《風之谷》也一直隨著Ghibli動畫的製作而斷斷續續的休刊和再開,一直到1994年為止。《天空之城》也仍然是宮崎監督的個人表演。宮崎監督的富於動作和戲劇張力,充滿真實觸感和細節的幻想世界風格得到了完全發揮。
《天空之城》的背景是工業革命的19世紀的歐洲,可愛純潔的小女孩希塔(sheeta)在善良勇敢的小男孩帕索(pazu)的陪伴下,尋找自己失落的故鄉,在旅途的盡頭天空之城,終於明白了無論科技的進步和人類的發展如何,人都是不能離開土地的。人與自然的主題在此進一步體現,而漂浮在空中的偉大都市拉普塔最終的毀滅,彷彿在告誡世人:在機械和鋼鐵的世紀里,面對著的其實是未定的將來。
接下來是高畑監督的發揮。1988年宮崎監督的《龍貓》和高畑監督的《螢火蟲之墓》同時放映。盡管後者得到了文藝界的廣泛贊揚,也感動了無數觀眾,但是前者才是Ghibli一直最為人氣的作品之一。而Ghibli之後也形成了兩位監督輪流製作動畫電影的體制。
1989年,《魔女宅急便》公映。宮崎監督首次挑戰少女成長的題材。完成了風之谷動畫後,跑到岳父家的山中小屋度夏的時候閑極無聊閱讀了高橋千鶴的《混凝土的坡道上》,和晚輩的小女孩們一起閱讀的經歷讓他職業性的想到了改編少女漫畫成為動畫的可能性。本來宮崎監督就是女性至上主義者的一種,以當代少女為主角的電影發想就此形成。這部作品和千與千尋應該都是這次邂逅的結果吧。
1992年,《紅豬》公映。喜愛兵器的美麗卻討厭戰爭的宮崎監督在兵器模型雜志連載一些短篇漫畫,這個作品即為其中之一改編。
這之後,吉卜力工作室有感於二位監督年事已高,開始著手培養新人。1993年是由客座監督望月智充導演帶領新人製作TV Special海潮之聲,可以說這是吉卜力工作室最為異色的作品。1994年是高畑監督的《平成狸合戰》。1995年的《側耳傾聽》雖然是由A-pro時代就認識的近藤喜文監督,但是腳本、分鏡仍然是宮崎擔綱。
1994年連載十年的漫畫《風之谷》也終於完結。不得不承認,1994年的同名動畫的成功和當時的環保思想不無關系。而這個作品在連載中見證了宮崎監督想法的不斷變化和反思。動畫以來的想法不斷被推翻否定,認為宮崎監督思想是簡單的環保的人應該仔細讀一下這個作品。
(1995年,被認為是GHIBLI的實驗劇場的《On Your Mark》、由恰克與飛鳥的歌曲製作的短篇作品在「SuperBest3」放映。講述了在被放射能污染的世界,兩個青年把有翅膀的少女送上藍天的故事。但宮崎駿想要表現的並不是「拯救」,而是「自己的希望」,這是最能觸動人心的東西。)
休整之後,宮崎監督開始製作算得上總結性的《幽靈公主》。吉卜力工作室的作品中,一般而言,宮崎監督的作品更為活潑明了和帶有幻想色彩,更受觀眾歡迎。而他的作品也往往是當年國產電影票房的前三名以內。這部作品由於場面宏大,製作精美,加上宮崎監督隱退數年後復出的號召,更重要的是,這次前所未有的廣告宣傳,使得票房創造了日本電影的歷史!日本電影票房一向是國外影片領先,這次成功可以說具有巨大的意義。
《幽靈公主》回應和總結了《風之谷》以來宮崎監督思想的變化,本來這應該就是宮崎監督的一個完美的句號,不過兩件事情卻打亂了計劃。第一是被作為接班人培養的近藤喜文監督過勞死,第二是高畑監督My Neighbors The Yamadas票房的失敗。本來本片的票房也頗為不俗,不過這是由於《幽靈公主》宣傳策略的成功,食髓知味地投入大量廣告預算的結果。加上本作創新的電腦動畫方式和精益求精的製作,總計起來,反而虧損數十億日元。
無奈之下,高畑監督黯然退隱,票房保證宮崎駿只有再次出山。由於上次幽靈公主的票房再次被《泰坦尼克號 》(電影)超越,這次的口號就是再奪第一。
2001年,《千與千尋》上映。該作果然不負眾望,再次拿下總票房第一,超過300億日元的票房成為日本歷史上的票房怪物。要知道,日本動畫的年度經濟總額才5000億日元,而一般年度票房首位的作品往往不到30億左右。強大的宣傳攻勢,甚至動用到了首相來為首映捧場。不僅如此,宮崎駿的成功甚至開始得到國際的承認,作品得到奧斯卡、威尼斯、柏林等國際電影獎項。
(《千與千尋》敘述了千尋的一個生活小片段,講述她在面對困難時,如何逐漸釋放自己的潛能,克服困境。這正是宮崎駿要觀眾明白的。宮崎駿自己也認為這是一部有別於他以往其他故事的影片,以往,他筆下的主角都是他所喜愛的,但這次宮崎駿刻意將千尋塑造成一個平凡的人物,一個毫不起眼的典型十歲日本女孩,其目的就在於要讓每個十歲女孩都從千尋身上看到自己。她不是一個漂亮的女孩兒,也沒有特別吸引之處,而她那怯懦的性格,沒精打採的神態,更是惹人生厭。最初創造這角色時,宮崎駿還曾有點替她憂心,但到故事將近完結時,他卻深信千尋會成為一個討人喜歡的角色。)
前年新手接手的《貓的報恩》的票房的不如意,讓宮崎監督不得不繼續出手。2004年《哈爾的移動城堡》的票房估計應該接近《幽靈公主》,還無法達到千與千尋的程度。從作品的完成質量和力度來看,這兩個影片都不如《幽靈公主》以前的作品。不過如果不從動漫愛好者的觀點,而是從一般人的觀點,幽靈公主之後才是宮崎監督獲得真正成功和傳統世界的肯定的開始吧。
另外一件有關宮崎監督的大事就是東京三鷹Ghibli美術館的建成。和奧斯卡等國際電影獎項相比,不知這算不算宮崎監督對自己動畫生涯總結的某種形式?
最近(指2004年——編者注)的消息是由於母公司德間書店已經扭轉了長期虧損,所以吉卜力工作室從母公司獨立出來。由此聯想,吉卜力工作室現在如此驚人規模的財政規模,作為搖錢樹的宮崎監督是否還會不得不繼續監督下去呢?要知道宮崎監督可是參與創作戰後日本第一代動畫的動畫人,動畫經歷40年,精力已經大不如前了。
(在日本東寶19日播出的節目《NNN News》中,公布了宮崎駿大師將於2008年夏天公映的新作電影《崖上的金魚姬》(崖の上のポニョ)的消息。這也是宮崎老師自2004年吸引1500萬人次觀摩的《哈爾的移動城堡》事隔4年後的又一部大作。現已上映,獲得廣大好評。)

人物語錄

即使是在憎恨和殺戮中,仍然有些東西值得人們為之活下去。一次美麗的相遇,或是為了美麗事物的存在。我們描繪憎恨,是為了描寫更重要的東西。我們描繪詛咒,是為了描寫解放後的喜悅。——《幽靈公主》企劃書
蒙古人就是靠草為生的,各種生物吃了草,然後人再從生物身上取得鹽分、肉和皮。死亡的生物屍體也歸給其他生物、歸於土,而滋養了草。蒙古人在這個巨大的食物鏈和生命循環體系中生存,也看到自己的存在。和他們的精神生活相較,我們現在的精神面是何等的貧乏?——宮崎駿談《幽靈公主》(《日本文摘》)
當我決定成為一個動畫師時,我決心絕對不抄襲任何人。
我們的孩子們生於一個愛滋病和毒品遍布的世界,誰又會知道還有其它什麼別的東西。即使世界的人口高達100億,我們仍然將生存下去——我們或許會不安、掙扎、尖叫,但是依然會活著。
當我開始做《風之谷》時,我的觀點是一種滅絕的觀點;當它結束時,我的觀點是一種共存的觀點。人們不能夠太自大。我們必須意識到我們只是這個星球上眾多物種中的一個小物種。如果我們希望人類再生存上一千年,現在就必須為它創造一個環境。那正是我們正在嘗試做的事情。
宮崎駿談論日本當前的教育:
有一隻不在母貓身邊長大的小貓,長大後自己也生了小貓,小貓一爬出窩,它就緊張地把孩子叼回去。漸漸地小貓的活動范圍越來越大,但它還是想辦法將它們叼回去。到最後,小貓根本就不聽它的話了,它竟然發了瘋,在屋裡狂奔而死。(摘自《出發點·國家的前途——宮崎駿與築紫哲也的對談》)
「這是一個沒有武器和超能力打鬥的冒險故事,它描述的不是正義和邪惡的斗爭,而是在善惡交錯的社會里如何生存。學習人類的友愛,發揮人本身的智慧,最終千尋回到了人類社會,但這並非因為她徹底打敗了惡勢力,而是由於她挖掘出了自身蘊涵的生命力的緣故。現在的日本社會越來越曖昧,好惡難辨,用動畫世界裡的人物來講述生活的理由和力量,這就是我製作電影時所考慮的。」——(《千與千尋》 宮崎駿)
「吉卜力(GHIBLI)」這個名字事實上本意是指「撒哈拉沙漠上吹的熱風」在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義大利空軍飛行員將他們的偵察機也命名為「吉卜力」。宮崎駿是個飛行器狂,當然也知道這件事,於是決定用「吉卜力」作為他們工作室的名字。而在這個名字的背後,還有一層含意,也就是希望這個工作室能在日本動畫界掀起一陣旋風!!
《千與千尋》是大師宮崎駿的復出之作,而且也是到現在為止吉卜力的最顛峰之作,2001年7月20日首映之後成為日本有史以來最賣座電影。一如宮崎駿以往的影片,這部電影也是以帶有神話色彩的故事來警示世人,主人公千尋最後終於重新找回自己的「生命力」,正是因為她明白了「要讓自己找到本來的自己」,這一點無疑是對現代日本人的忠告。泡沫經濟破產後的長期不景氣,舊有社會體制的難以改革,國民對政府內閣的強烈不信任感,這些都是成人的麻煩;而在孩子的世界裡,學校道德敗壞,校園暴力不斷,少年犯罪更是司空見慣的黑暗。找一把鑰匙打開光明之門,是每個日本人都在考慮的問題。在這個故事裡,千尋最終激發出身體里全部的潛能,隨之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冒險。宮崎先生是從孩子的視角出發,把故事講給整個日本社會聽。在宮崎駿的哲學中,他認為日本應該自己來創造他們想讓日本小孩看的東西。

⑼ 天空之城拉普達族民為什麼會滅亡

天空之城拉普達族民居住在飛行島嶼 拉普達上。

【島嶼名稱來源】 :拉普達(拉普他)(Laputa)是宮崎駿動漫《天空之城》中飛行島嶼的名字,《天空之城》是根據英國作家喬納森·斯威夫特的小說《格列佛游記》改編的動畫,Laputa島的名字也是來源於《格列佛游記》中的飛島勒皮他。

【島嶼的歷史 】:這是一座以反引力裝置的飛行石為懸浮動力的空中城市,在影片中,拉普達城出現時已是一座空無一人的廢城,觀眾只能通過巨大的飛行石、不計其數的機器人、堆積如山的財寶來遙想其當年的繁盛。很久以前,拉普達人經過漫長的歷史發展之後,擁有了高度的智慧和文明。他們從埋藏於大地深處的礦石中提煉出飛行石的結晶體,建造了天空之城拉普達。古代拉普達人利用當時最先進科技的飛行石最為核心的部分,來建造的大型空浮都市,後來拉普達人和王室全部撤離下降至地面,而該城市乃因為持續受到飛行石的動力影響而持續飄浮在空中,拉普達人為了避免有任何人再試圖接近該都市而召喚出超大型低氣壓(龍之巢)來保護該都市,一般來說沒有任何方式得以進入,除非擁有天空之城的特有鑰匙。七百多年前,由於內亂,拉普達的首領為了不讓這個天空都市落在邪徒手中,忍痛念動毀滅之咒,天空之城的科技、財富和武器等所有拉普達文明的痕跡統統化為灰燼,只剩下一棵大樹載著拉普達城的殘骸永遠地消失於天際。


關於拉普達衰敗的猜測:

從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天空之城上的建築只是由於年代久遠而顯得古舊,一點也看不出遭受人為侵略或被自然災害破壞的敗落。無盡的財寶完好地封存於倉庫中,根本沒有遭遇洗劫的跡象。成百上千威力驚人的機器人沉睡於類似蛋殼的裝置中,毫無曾經戰斗過的傷痕。由此可見,拉普達人離開天空之城的原因並非是遭到其他文明的攻擊或者內部戰爭,也不是因為自然因素的侵襲,更不是由於自身財富或能源的耗盡和枯竭。也就是說,拉普達人根本不是被迫地背井離鄉,那麼只剩下一種可能:他們自覺自願地選擇了放棄一切而回歸大地。由此我們會進一步思考:拉普達人為何會心甘情願地舍棄天空之城,而腳踏實地地去過那種原始、簡單卻平靜、恬適的生活呢?顯然是因為拉普達人察覺到了表面的繁盛下所潛伏著的危機。正如希達最後對穆斯卡所說的那樣——無論擁有多麼可怕的武器、擁有多少恐怖的機器人,離開了大地的泥土,拉普達文明的生命之樹就不能夠生存。

也許,當拉普達人終於使自己的城堡浮上天空,使大樹之根游離於土壤的時候,他們還沾沾自喜於自己扭轉乾坤的力量,還沉醉於飛翔於雲端的快樂,還洋洋自得於對自然的控制和對大地的俯視。不過,當天空之城越飛越高,自身文明越來越發達的時候,他們終於通過不斷的自省,悟到了自己的文明只有在代表著自然的大樹的蔭護下才能生存發展,正是大自然給了拉普達文明以生命力。於是,他們毅然放棄了那些現代人類夢寐以求的東西,褪去了拉普達文明浮華的外衣,讓它如初生的嬰兒一樣,以最本真的狀態重新投入到大自然母親的懷抱中。這種回歸從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意味著一種文明的倒退或者說是消亡,但就其本質而言,卻是文明進步的一種標志。因為它表明拉普達文明在對世界的認識以及對人與自然關系的理解上得到了進一步的深化,從而也證明拉普達文明自身在文明程度上達到了一個更高的層次。進而我們可以說,拉普達文明正是在拉普達人於七百年前集體回歸於大地、回歸於自然的行為中得到了升華。


最後我想說關於這座島嶼的衰敗抑或是天空之城給我們的啟示,影片中強調人離開了土地就無法生存,彷彿就註定了拉普達的悲劇。我認為,強有力的軍事和發達的科技人們互相之間處於敵對狀態,在防止別人用高科技侵犯自己的同時,也在想方設法研製出更高科技的產品來保護自己,恐懼心理與日俱增並人們之間更容易產生摩擦,發生交火。人始終是喜愛和平於安寧的生活的。所以天空之城並不是人們理想的居所。更何況還有一個充滿誘惑的飛行石在附近呢?社會需要的不是科技如何如何發達,軍事如何如何強盛,而是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是人人都懷著一種欣賞、友好、寬容的態度去對待他人,同時保護好我們可愛的地球。

⑽ 《哪吒鬧海》《天空之城》

《哪吒鬧海》
中國經典動畫-《哪吒鬧海》這部(電影)從1926年的第一部中國動畫片《大鬧畫室》到《大鬧天宮》再到《哪吒鬧海》,最偉大的中國卡通都源於「鬧」源於對權威和生活秩序的反抗。《哪吒鬧海》成全了眾多人的神往:生於權貴之家,這部影視動同樣取材於古典文學作品《哪吒》,蓮花化身托塔天王李靖的三兒子很奇怪的孕育過程,懷孕三年出生四處惹禍,最後剔骨胳肉還給父母,師傅太乙真人用蓮花給他重新復活
哪吒鬧海》-影片簡介

陳塘關總兵李靖的夫人懷胎三年零六個月後,生下一個肉球。忽然光芒四射,從中跳出一個男孩。李靖悶悶不樂,一位名叫太乙真人的道長卻來賀喜,為孩兒取名哪吒,收為徒弟,當場贈他兩件寶物:乾坤圈和渾天綾。哪吒七歲,天旱地裂,東海龍王滴水不降,還命夜叉去海邊強搶童男童女。哪吒見義勇為,用乾坤圈打傷夜叉,又殺了前來增援的龍王之子敖丙。龍王去天宮告狀,途中又被哪吒打得半死。於是,東海龍王請來三位兄弟,共商報復之計。第二天,四海龍王帶領水兵水將興風作浪,水淹陳塘關,要李靖交出哪吒才肯收兵。哪吒想要反擊,遭到李靖的阻攔,並收去哪吒的兩件法寶。哪吒為了全城百姓的安危,挺身而出,悲憤自刎......

《哪吒鬧海》-影片評價
而到1983年王樹忱拍攝《天書奇譚》時,則又完全換了另外一副心腸,《哪吒鬧海》有悲壯色彩,造型美術都極其古典唯美,不乏瑰麗浪漫的幻想場面,而《天書奇譚》的氣質則完全草根,想像天馬行空,如在造型上面,年畫,京劇,紹興泥娃娃,凡是和民間文化有關的元素幾乎都被信手拈來的借用,王樹忱還是一位漫畫家,他的漫畫多用水墨,常從古典文化中選材,但往往立意詼諧,賦予漫畫現代意義,《天書奇譚》很像王樹忱漫畫的電影版。這部電影嚴定憲沒有再參與,嚴定憲設計的動作京劇功底很深,一舉手一投足都充滿了儀式般的美感,《哪吒鬧海》中三頭六臂的哪吒與四海龍王交戰,其動作的繁復高難令人驚嘆。而沒有嚴定憲的《天書奇譚》,在動作設計上則出現了另外一種味道,沒有過於嚴謹和形式感的動作,而是設計出極為誇張和幽默的動作來,特別是老和尚和小和尚的打鬥,簡直就是「功夫喜劇」,這正是王樹忱的風格。

唯一與《哪吒鬧海》類似的,是王樹忱的改編劇本,電影改編自《平妖傳》的部分情節,同樣是一部《封神榜》般,想像力奇異,但並無甚人情味的小說,而王樹忱的改編,使原來平面空洞的人物,變得真實難忘(畢克、丁建華等人的配音也功不可沒),使原本打來殺去的故事,變得生趣盈然,又不乏感染力。徐克一向以改編原著不拘一格著稱,但他所改編的神怪小說《蜀山》系列,個人覺得比起王樹忱對古典神怪小說的改編卻遠遠不如。王樹忱是個幽默的人,既使早期《過猴山》這樣的小品,也是令人捧腹,然而他最後的作品卻完全拋棄了與動畫片密不可分的幽默元素,拍出了以水墨為技法,將中國文化物我同一,高山流水的情懷以影像再現於銀幕的作品,充滿了東方美學氣韻的《山水情》。這部作品將「中國學派」的藝術性推到最高,獲得上海國際動畫電影獎大獎,三年後,仍抱有很多動畫計劃的王樹忱導演去世,年僅60歲。

天空之城 動畫相關評論
1、文明的困惑
——淺析《天空之城》
古希臘有一個神話:有一個巨人,他是大地的兒子。大地母親賜予他無窮的力量,沒有誰能夠戰勝他。但有一次,他的對手將他誘到空中去決斗,雙腳離開了大地的巨人無法再從母親那裡獲得力量,最終戰敗被殺。離開了大地母親的懷抱,即便是神勇無比的巨人也會變得不堪一擊。古希臘的先民們也許沒有預想到他們那個時代里尚如嬰兒般的人類文明會成長為今天巨人般的現代社會,但他們當年先知先覺般地試圖通過神話留給後人的這個忠告,卻在被人類遺忘了數千年之後,由一位東方人在這喧囂的世界中用心靈聆聽到,並用他那獨特的、比神話故事更有震撼力的方式,向世人解讀出來——這就是動畫電影大師、日本著名導演宮崎駿和他的作品《天空之城》。
情節的設定
縱觀宮崎駿的所有動畫電影作品,不難發現「飛翔」是其永恆的主題。在本片中,他更是將舞台搬到了一座「空中樓閣」之上——天空之城拉普達。這是一座以反引力裝置的飛行石為懸浮動力的空中城市。滿懷強烈的社會意識和人文關懷的宮崎駿試圖通過對文明失落的根本原因的追問,影射出人類文明的現存弊端,並對文明如何才能生存、發展的哲學命題進行探討。而這一切,都是通過拉普達這座虛構的天空之城的興衰來表現出來的。
在影片中,拉普達城出現時已是一座空無一人的廢城。人們只能通過巨大的飛行石、不計其數的機器人、堆積如山的財寶來遙想其當年的繁盛。宮崎駿顯然無意於著重向觀眾介紹拉普達文明產生與發展的過程。他僅僅是以這種曾經極度繁盛的文明的最終毀滅來強烈地震撼和沖擊每位觀眾的心靈,從而對現代社會中的芸芸眾生提出質問,並最終來思考人類文明應向何處發展的現實問題。
當然,宮崎駿不會像某些所謂的科幻片那樣淺薄地將天空之城拉普達的文明歸功於外星文明的教化或神秘力量的恩賜。他在觀眾通常不太注意的片頭中,以短暫的幾十秒鍾時間,用幾組畫面向觀眾簡單而有序地展示了這個神秘文明的演化過程:
風之女神微笑著俯視大地,她輕緩地吹著一陣陣和風,吹散了雲層,也吹散了拉普達人心頭的蒙昧。於是,在一望無垠的草原上,拉普達人架起了第一架簡陋的風車。繼而風車進化了,它有了高聳的塔樓作軀干,無數的齒輪和杠桿作肢體。接著,拉普達人的采礦機不停地向地下深入挖掘。在地面上,綠色的草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龐大的工廠和不停地冒出滾滾濃煙的煙囪。同時,拉普達人也沒有停止向天空進軍的腳步。由單個的簡單的飛艇到配有先進動力源的飛行艦隊;由靠無數螺旋槳才能緩慢升空的形如航空母艦的「空中母艇」,到只需底部的一個大螺旋槳就能懸浮於雲端的空中城市;直至配備有反引力裝置飛行石的天空之城拉普達。而這些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風之女神的眼中,僅僅是微不足道的一瞬間。接下來,伴隨著烏雲和閃電,一艘龐大的飛行器從天空之城飄降地面。從那裡走出成群結隊的人們,投入到大地的懷抱中。風之女神依舊含笑地關注著這一切,依舊用柔風輕撫著大地。最後一個畫面中,在廣袤的綠色草原上,又出現了一架簡陋的風車,旁邊站著一個提著竹籃的小女孩——希達。和風緩緩地撥動著風車,也輕輕地舞動著希達的衣裙。一切有如一幅靜謐、祥和、自然的銅版畫。翻開這恬美的扉頁,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隨即展開。片頭中留給觀眾的那些懸念也隨之被慢慢解開。
整部影片講述的是主人公少女希達和少年巴斯以及海盜、軍隊、穆斯卡等三股勢力尋找天空之城拉普達的歷險記。在情節上分別以現實的和歷史上的拉普達文明為明暗兩條線索,並利用兩者的交錯來推動情節的演進。下面讓我們跳出影片情節的先後順序,而按照時間的流程來重新審視一下故事的來龍去脈。
很久以前,拉普達人經過漫長的歷史發展之後,擁有了高度的智慧和文明。他們從埋藏於大地深處的礦石中提煉出飛行石的結晶體,建造了天空之城拉普達。七百年前,拉普達人離開天空之城返回大地,並散居於大地上的各個角落裡過著平靜的生活。時光飛逝,希達作為現在的拉普達公主,從母親那裡繼承了王室世代相傳的飛行石,同時也銘記下了能喚醒飛行石魔力的咒語。雖然希達一族對遠世的繁華早已淡漠,但拉普達王室另一族的後裔——穆斯卡卻是野心勃勃,他一直企圖重返天空之城,並利用其統治世界。而在這七百年間,大地上人類的文明也在飛速發展。隨著飛行技術的成熟發展,人類不斷地尋找著傳說中的天空之城。有人還曾經親眼目睹過這座神秘之城,巴魯的父親就是其中一位。某一天,從天而降的一個拉普達機器人,更是證實了天空之城的存在,堅定了人類尋覓它的信念。尤其是在機器人身上所體現出的尖端智能,更是地面上的人類所無法企及的。於是,政府出動了大批軍隊,還派遣了一個由穆斯卡領導的類似克格勃式的神秘組織一起來尋找天空之城拉普達。與此同時,一群垂涎於拉普達財寶的海盜也在行動。最終,為了不讓穆斯卡的野心得逞,希達和巴斯一起念出了毀滅之咒,天空之城的科技、財富和武器等所有拉普達文明的痕跡統統化為灰燼,只剩下一棵大樹載著拉普達城的殘骸永遠地消失於天際。
思考的軌跡
在對全片的時間脈絡進行了梳理之後,我們不難發現宮崎駿的思考主要集中在兩個時間點上。
第一個時間點即七百年前,宮崎駿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拉普達人為何要放棄已有的繁華和強盛而重返大地?
從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天空之城上的建築只是由於年代久遠而顯得古舊,一點也看不出遭受人為侵略或被自然災害破壞的敗落。無盡的財寶完好地封存於倉庫中,根本沒有遭遇洗劫的跡象。成百上千威力驚人的機器人沉睡於類似蛋殼的裝置中,毫無曾經戰斗過的傷痕。由此可見,拉普達人離開天空之城的原因並非是遭到其他文明的攻擊或者內部戰爭,也不是因為自然因素的侵襲,更不是由於自身財富或能源的耗盡和枯竭。也就是說,拉普達人根本不是被迫地背井離鄉,那麼只剩下一種可能:他們自覺自願地選擇了放棄一切而回歸大地。由此我們會進一步思考:拉普達人為何會心甘情願地舍棄天空之城,而腳踏實地地去過那種原始、簡單卻平靜、恬適的生活呢?
顯然是因為拉普達人察覺到了表面的繁盛下所潛伏著的危機。正如希達最後對穆斯卡所說的那樣——無論擁有多麼可怕的武器、擁有多少恐怖的機器人,離開了大地的泥土,拉普達文明的生命之樹就不能夠生存。
也許,當拉普達人終於使自己的城堡浮上天空,使大樹之根游離於土壤的時候,他們還沾沾自喜於自己扭轉乾坤的力量,還沉醉於飛翔於雲端的快樂,還洋洋自得於對自然的控制和對大地的俯視。不過,當天空之城越飛越高,自身文明越來越發達的時候,他們終於通過不斷的自省,悟到了自己的文明只有在代表著自然的大樹的蔭護下才能生存發展,正是大自然給了拉普達文明以生命力。於是,他們毅然放棄了那些現代人類夢寐以求的東西,褪去了拉普達文明浮華的外衣,讓它如初生的嬰兒一樣,以最本真的狀態重新投入到大自然母親的懷抱中。
這種回歸從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意味著一種文明的倒退或者說是消亡,但就其本質而言,卻是文明進步的一種標志。因為它表明拉普達文明在對世界的認識以及對人與自然關系的理解上得到了進一步的深化,從而也證明拉普達文明自身在文明程度上達到了一個更高的層次。進而我們可以說,拉普達文明正是在拉普達人於七百年前集體回歸於大地、回歸於自然的行為中得到了升華。
第二個時間點即希達和巴斯一起念出毀滅之咒的一瞬,拉普達人封存在天空之城裡的,那些在現代社會中被普遍用來判斷一種文明是否先進是否強大的東西,最終還是灰飛煙滅般地消失於天空。還有那個看似堅不可摧的黑色半球體也崩潰、瓦解得如此迅速。此時,宮崎駿又提出一個問題:是什麼力量如此強大,如此可怕呢?
表面上看起來當然是希達的一句咒語,但實際上卻是無盡的貪婪、慾望和野心——這才是毀滅天空之城的真正元兇,也是導致一種文明歸於消亡的根本原因。
如果將文明比作人體,那麼貪欲並不是破壞其生理機能的病毒,而是直接操縱其精神和思想的惡魔。它會將文明的軀體——科技、財富和武器的效用向邪惡的方向發揮到極致並以之去破壞一切直至自我毀滅。
當天空之城已經處於野心家穆斯卡的控制之下的時候,當大地上的生命都在「天火」武器系統的炮口下戰栗的時候,拉普達文明的毀滅已成定局。這樣先進、發達的文明都無法擺脫被貪欲控制的命運,最終甚至不得不以自我毀滅來做最後的反抗,如此的結局實在是令人感到可惜、可嘆、可悲。
即使沒有穆斯卡,隨著飛行技術的不斷提高,人類最終也會尋找到天空之城拉普達,並會在貪欲的驅使下利用被封存於其中的東西來進一步「統治」自然,甚至自相殘殺。到那時,拉普達的文明還是在劫難逃,而人類的文明也勢必葬送在自己手中。
綜上我們可以看出,在本片中,宮崎駿的思考是分為兩個層次的:在第一個層次中,宮崎駿認為文明與自然的關系,就如同樹木與泥土的關系一樣。如果不植根於大地的泥土,即使是參天大樹也無法存活。同樣,妄圖脫離自然、控制自然、凌駕於自然之上的文明也一樣無法生存。只有「植根厚土,沐浴清風,和種子一起過冬,和鳥兒一起歌唱」,文明之樹才能枝繁葉茂,四季常青。在第二個層次中,宮崎駿認為如果說自然會賜予文明以生命力的話,那麼貪欲則會奪取文明的生命力直至徹底毀滅文明。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以上這兩個層次的思考並不是一種平行的關系,而是交織於影片之中,並最終為人類文明的發展問題貢獻了一條真知灼見、一劑苦口良葯——只有融合於自然,並能抵禦住貪欲侵蝕的文明才能不斷進步以至永存。應該說,正是這種結合人類自身現實命運的人文思考,形成了宮崎駿動畫電影作品永恆的魅力。
未解的難題
如果沿著宮崎駿的思路對拉普達文明的得失與興衰做更進一步的深層次分析,我們會發現影片中仍留下兩點懸疑令所有的觀眾一起去思索:
其一,如前所述,拉普達人的回歸行為是拉普達文明進步的一種標志。但這是一種認知和精神層面上的進步,並且拉普達人獲得的這種進步是以現實和物質層面上的犧牲為代價的。有沒有可能找到一條可以實現精神層面與現實物質層面相並舉的進步之路呢?追求高度發達的物質文明與追求融合於自然的生存狀態,一定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嗎?人為的科技能否完美地融合於原生的自然呢?
拉普達人回歸大地後雖然過著安適恬淡的生活,但是同時也必然要忍受繁重、辛苦的勞動。我們不禁會想,以拉普達人的聰明才智,能否改造幾個機器人讓它們去「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而自己悠哉游哉地「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呢? 其二,拉普達文明毀滅了,但「貪欲」這個罪魁禍首並沒有隨著天空之城的崩潰而消失。相反,它正以勝利者的姿態獰笑著,而它的魔爪下一個伸向的也許就是我們人類的文明。宮崎駿通過在影片中對現實世界林林總總的影射,來反映他內心對於人類文明前景的憂慮。天空之城拉普達的文明本身就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許多曾經輝煌但現已消亡的文明的縮影。看到那座浮於天際的城市,人們很容易就會聯想到古巴比倫的空中花園、已化為流星的「和平號」以及人類正在建設中的國際空間站……細心的觀眾還不難發現,影片中出現的巨型空中戰艦,是以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用以空襲英國的「齊柏林」式飛艇為原型的;軍隊中那個大腹便便的將軍,胸前掛著的也正是德意志第三帝國的納粹鐵十字勛章;拉普達在穆斯卡的控制下所發出的「天火」,與廣島原子彈爆炸時的蘑菇雲無甚區別;而被穆斯卡控制後高懸於大地上的已伸出武器的半球體,不是正好象徵著從東西方冷戰開始至今一直懸於人類頭頂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嗎?
拉普達文明在貪婪、慾望和野心面前所表現出的無力、無助和無奈已經為我們提出了振聾發聵的警示,而現實世界中的這一切,卻似乎表明人類仍在執迷不悟地、一步步重蹈著拉普達文明的覆轍。那麼人類究竟能不能迷途知返、懸崖勒馬呢?人類憑自己的努力,到底有沒有可能探尋出另一條全新的發展道路,以避免悲劇的重演呢?
對於上述這些決定著人類自身文明的興衰、存亡的問題,宮崎駿並沒有在本片中給出答案。也許他也無法給出答案,因為這些問題必須匯聚全人類的智慧去思考。在本片中,宮崎駿通過清晰鮮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懸念迭生、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天馬行空、經天緯地的虛構想像,將動畫電影天然的娛樂性與閃耀著智慧光芒的思想性完美地結合在一起,深深地感動了無數觀眾,同時也必然引發觀眾對人類文明的關注、反省和思考。而照亮人類文明前景的火炬,也許將由這些受到感動和啟發的觀眾的腦海中劃過的一簇簇星星之火所點燃。從這個角度來說,宮崎駿既是一名卓越的電影導演,更是一位人類思想的先行者。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天空之城》作為吉卜力工作室的開山之作,宮崎駿一人在其中兼任了原作、腳本、導演和角色設定四項重任,從而使得這部作品從頭至章節附註入了純粹的宮崎駿理念,而成為他的代表作品之一。因此,這部作品所獲得的熱烈好評和巨大成功,不僅為吉卜力工作室的事業發展贏得了良好的開局,也對宮崎駿日後的作品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其中作為思考的主線,貫穿於宮崎駿此後創作生涯的,正是本片中所提出的兩個斯芬克斯之謎般的未解難題。
2、作品中寓含神話結構
在導演宮崎駿的構想里,天空之城並不是圍繞著空心的浮島,雖然飛行石供給天空之城的能源,卻不是唯一的核心所在,真正撐起天空之城的是「樹」,是那根參天巨樹,令人印象深刻!這棵樹使我想到神話結構的問題。為什麼是樹?而不用其它的東西?天空之城究竟是靠什麼樣的系統在維持,這個問題必須回到古老的農耕文化與狩獵文化/畜牧文化諸民族的世界觀來探討。
不管是父系社會也好,母系社會也好,農耕文化的世界觀,有一套公式可循,那就是「大地-肉體-靈魂-生與死」,由這些來形成世界的圖像,進而內化到人們的心中,就好象中國以五行來看待萬物消長,而人的身體五臟六腑也以五行來說明內部的運作與調和;靈魂離開了身體,必須入土為安。在這個秩序里,大地佔了極重要的角色,就好象希臘神話里的大地之母蓋婭是孕育萬物的女神,而中國的女媧,也是以泥土造人,以泥土補天。萬物皆植根於大地,就好象希達面對穆斯卡最後說的「如谷之歌,與風共舞,與種子過冬,與鳥共鳴,無論多麼可怕的武器,無論擁有多麼可怕的機械兵,人一旦離開泥土就活不下」。
然而狩獵文化/畜牧文化滋養的民族,他們基本的自然-世界觀,又是如何呢?以本來的素材〈森林-海洋-天空以及星辰-動物-力量〉建構的公式,更擴大了農耕文化的視野。如果我們把世界觀和神話擺在一起,就會發現它們的一致性,神話與其被創造出來的環境是息息相關的。宮崎駿在動畫影片中也展現他的神話觀,從《風之谷》、《天空之城》、《幽靈公主》、《千與千尋》,一路走來,不變的是以「樹」撐起的神話結構。
像是《風之谷》因為人類的污染,造成「腐海」的蔓延,森林的功能在於凈化,以確保地下水源不被污染;像是《龍貓》里孩子們和胖胖的龍貓,在夏天的夜晚,種橡樹,只要心裡想著會長高,樹彷佛吹汽球一樣膨脹,快速地發芽、茁長,在孩子的心裡埋下種子,樹成為人格教育的隱喻,如同中國人所說的「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像是《幽靈公主》扣緊毀滅性武器禁絕後,人類文明的再生與發展的母題,而森林裡住著野豬(山神),麒麟(又名四不像,介於人與神之間的聖獸,其形體時有變化,神出鬼沒,掌管萬物的生命)當人們任意地開采自然資源時,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為了生存就要砍伐森林,而森林的消失令動物無棲身之處(像是亞馬遜的熱帶雨林正面臨相同的處境,為了生存,當地原住民必須燒林以闢田耕作)。影片到了最後,則是以麒麟之死來交換自然環境的恢復,著實令人感到悲哀;像是《千與千尋》最終前往沼底的電車,來到了猶如《龍貓》片中出現的鄉間森林,也暗寓著日本必須重新回到過去的農業社會來思考資源過度浪費以及社會價值迷失的課題,無言的森林傳達了「回歸」的命題。還記得,千尋的爸爸也是開車在森林裡迷路的,失去的東西,卻等到拜訪了住在森林裡的錢婆婆才找回來。到了結尾,千尋和爸媽穿過車站的隧道,開車走出森林,故事始於森林也終於森林,這是善的循環,這也是輪回。
3、轉生之章
★照葉林文化論
如果看過宮崎駿早期的畫風與題材,可以發現到他的畫風與後來的動畫電影有顯著的不同。幾部長篇動畫片拍攝下來,走出了另一個嶄新的視野。宮崎駿面臨一個思考上的大轉變,是1970年代後半的事,當時他接觸了植物學者中尾佐助所主張的「照葉林文化論」。
遠古的地球,從喜馬拉雅山麓一直綿延至日本,常綠的照葉樹林呈帶狀分布,生長得十分茂密,在這個范圍內的,各地以森林為根據地發展出來的文化,食衣住行的傳統有著許多共通點,可以視為相同的文化圈。另外,照葉樹林只生長在溫暖潮濕地帶,再生力特別強,因此即使人為加以破壞,隔了幾十年又能恢復原本的面貌,即使是屬於先進國家的日本,照葉樹林仍能寬容地面對自然環境的破壞。這個理論的重心擺在不論是國家或是民族,原生植物的屬性決定人類的文化。
這樣的觀點,為宮崎駿的思想注入了一股新鮮的活力,他發現原來自己對於暗郁的森林以及日本的繩文文化有著憧憬,好象找到了尋覓已久的水源。對於祖國的歷史、與政治、經濟體制,他的看法比較偏向左派,反而對於中亞、東歐、歐洲諸國有著濃厚的興趣,從動畫片中故事發生的地點和背景就可以看得出來。但是,當他確立了「把世界觀和森林連系在一起的子民=日本人」這套邏輯之後。他開始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入日本的風土以及照葉樹林的特色。
面對被獨裁者、軍火商和資源大量消耗的世界,唯一的做法就是採取一種反其道而行的態度,世界的秩序終會被大自然的力量平衡過來,新聞所見的天災僅僅是大自然反撲的一種手段,目的在調整生態環境達致新的和諧狀態。宮崎駿作品的主題在進入1980年代以後,踏進了復雜難解的思想領域。不再只是圍繞著冒險故事打轉,也希望在其中表達對人與自然互動的課題。這時候,宮崎駿作品是以「照葉林文化論」為核心,開始朝植物學、考古學、民俗學探索,只是他始終不願被定位,仍持續尋找新的可能。
★人與土地共生
《天空之城》的片尾,抱著必死的決心要拯救希達的巴斯,最後兩人被天空之城僅存的大樹樹根所救,暗示著財寶與武器爭奪戰的外部,應該還有人與自然環境和諧共存的世界——「人與土地共生」的主旨昭然若揭。雖然並沒有詳細說明,未來「人與土地共生」將會是什麼樣的形態?但是從天空之城美好的空中花園,我們彷佛看見宮崎駿心中對於美好的未來透視圖,從《風之谷》的殘破荒蕪又倒退,回到他早期的作品《未來少年柯南》的時代,即使是高科技的帝國,還是被生命力強勁的大樹所寄生,整個城堡中到處都是蔓生的植物,猶如原始森林一樣。暗喻著文明破滅之後,人們依然可以找到新天新地,追尋自己的伊甸園,讓後代子孫能延續下去。就好象身為公主的希達,雖然眼睜睜看著祖輩的基業在瞬間瓦解,但是她澄澈的瞳孔中依然閃耀著希望之光。
從作品中,可以看出毀滅性武器如原子彈、核武的威脅,以及獨裁者的嘴臉,甚至也預言了如果發動毀滅性武器,世界將藉由人類的手消滅,這部作品公開放映於1986年,當時各國仍在進行軍備擴張的競賽,也是冷戰結構將要徹底崩壞的前三年,1989年柏林圍牆倒了,東西德宣布合並,蘇聯共產體制瓦解,冷戰時代正式結束,進入了後冷戰時代。宮崎駿的先知先覺,開啟了世紀末對於未來的美好憧憬,確實有激勵人心的作用,即使單純地把它當作一個故事來看,也能夠領會故事的背後,是一個人心所嚮往的桃花源。
4、冒險故事現代版
回到孩子們最喜歡的冒險故事,我們看到了巴斯和希達兩人互相扶持,彼此搭救對方,彷佛受到命運的主使,但是他們兩人毅然決然地接受了這個命運,也沒有逃避也沒有放棄,當希達為阻止穆斯卡企圖用飛行石及機器士兵來稱霸全世界,而念出毀滅的亞語「巴魯斯」!,整個「拉普達」旋即崩潰,好象解開了千年的咒縛似的,被王宮繁茂的大樹保護的兩人,即使沒有了手中的飛行石也絲毫不以為意,縱身跳下原先停在天空之城的飛行器與海盜們會合,這時候男女主角的表情和從前的冒險故事有著極大的轉變。現代版的冒險故事,並不是找到寶藏或是打倒壞人,故事就這樣結束,一場追尋自我,最後肯定自我的冒險之旅才是宮崎駿作品中所傳達的訊息。
天空之城不只有活在記憶里,只能在考古的素材中翻尋,看完這部片,我相信還有許許多多的天空之城,飄浮在未來的時空,向我們招手,也許下一個科幻版的天空之城,從你的手中浮現也說不定?

熱點內容
如何設置強緩存的失效時間 發布:2025-05-19 15:21:28 瀏覽:693
winxp無法訪問 發布:2025-05-19 15:19:48 瀏覽:945
文件預編譯 發布:2025-05-19 15:14:04 瀏覽:642
怎麼在伺服器上掛公網 發布:2025-05-19 15:14:02 瀏覽:271
濟南平安e通如何找回密碼 發布:2025-05-19 14:56:58 瀏覽:175
安卓手機如何找到iccid碼 發布:2025-05-19 14:46:51 瀏覽:226
編譯的內核為什麼那麼大 發布:2025-05-19 14:45:21 瀏覽:178
什麼控制壓縮 發布:2025-05-19 14:28:13 瀏覽:930
網路伺服器忙指什麼 發布:2025-05-19 14:28:10 瀏覽:188
伺服器有外網ip 發布:2025-05-19 14:02:02 瀏覽: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