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報告腳本是什麼意思
『壹』 腳本是什麼意思能不能通俗的解釋
腳本就是一類用計算機早期語言寫出來的程序。它們的目的就是縮短操作人員的時間。把那些重復的動作錄入到一個集合裡面,讓它一次行運行。比如我們常說的bat,vbs.之類的。它們都可以直接用記事本編程,然後在另存為的時候把它改成相應的格式就好了。
『貳』 我是學會計的,想要一篇《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報告》,我百度到了,可是為什麼復制不了呢
你說的情況,可能是對方網站使用技術手段禁止使用右鍵功能了,如果你發現點擊右鍵沒反應,那麼就屬於這種情況了。
解決方法:
下載360瀏覽器3.8版本,安裝後,在工具中會有一個「禁止使用腳本」,這樣就可以復制了!
『叄』 社區服務實踐報告
社區服務實踐報告1000字
簡單的社區服務實踐報告怎麼寫?我為大家整理了下面的社區服務實踐報告1000字範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社區服務實踐報告1000字一
散落在齊魯大地上那數不清的村莊,對我而言並不陌生,先前曾去過短短的一日,卻只有個大概的印象:起伏無垠的平原上點綴著片片綠蔭,繁茂的白樺林里隱匿著一個個勤勞的農庄,安寧且美麗。
響應團中央的號召,20**年7月22日至27日青島海洋大學工程學院的14名師生到平度崔家集鎮的周家村開展了一年一次的大學生"三下鄉"活動。作為99 級港航專業的學生,我有幸成為了這次活動的一員。五天里我們先後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在努力用科技文化知識服務於民的同時,我們也得到了極大的鍛煉,加強了實踐能力,激發了創新創業的思維,重新認識了自己,發展了自身的素質。
周家村之行,雖然只有五天,卻讓我融入了這個村莊,對我認識北方農村起了個良好的開端。通過這次活動,我們真實地了解了xx農村的現狀,深入地思考了當前農村幾個比較突出的問題,尤其是對農村經濟發展的問題進行了廣泛的調查與積極的討論,發現了一些制約因素,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與建議。同時我們更看到了中國農村的發展前景與美好的未來。
一、周家村的概況
周家村位於xx市西南與維紡市交界地帶,地理位置偏僻,交通較為不便。該村是典型的北方平原地形,地勢較為平坦,多以種植大麥、玉米、西瓜、蘋果等經濟農作物。
周家村有230餘戶,共800多人口,住宅面積200畝,耕地1550畝,人均1.6畝,全村的總產值為1200多萬。該村現有黨員19名,今年還要發展3至4名。
現在的周家村是90年代中期統一規劃建造的,三橫三縱的標准道路,一排排寬敞的房子顯得十分地整齊和諧。值得一提的是全村在路旁屋前統一栽種的6000棵柿子樹,美觀而且經濟。作為文明村,周家村的美更體現它朴實的民風上。五天的生活讓我們所有人都感受了它的熱情、友善與真誠。村民們和睦共處,互幫互助,簡直就是"世外桃源"。
二、周家村的現狀
民以食為天,齊魯大地上的農作物很有自已的待色,一望無際的麥田便是一個非常動人的例子。在周家村,卻不曾見到這番景象,取而代之的是高效田、果樹林等等各式各樣的經濟類作物。
1、村裡大力發展高效田,93年時就有黃煙500畝,果園200畝,蔬菜100畝,農業生產也隨之產生了很大的經濟效益。近年來與韓國公司合作,種植產種經濟作物,經濟價值更是可觀,其中辣椒XX元每畝,西瓜4000元每畝,西葫蘆5000元每畝。如今高效田的種植面積更大了,其中黃煙就增長到了800 畝,蘋果樹、柿子樹等果樹實現了大面積栽種,去年又與美國公司簽下了合同,更加開發了高效田的經濟效益。村民的勞作有了保證,經濟作物的產值已經成為村民的主要經濟來源。
2、有了高效田以後,村民的收入變得相當可觀,村裡的年人均收入達到3800元,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周家村整體面貌的改觀正體現了這一點。村民告訴我們:現在也不用出去打工,一兩畝高效田加上常規的農作物夠一家人忙個不停,這些收入比打工還強。
3、國家的好政策和廉潔能乾的村幹部保證了周家村農業經濟的發展。正是由於國家堅持該革開放,形成了良好的大氣候。村幹部們一心為民,抓住時機,引進外資,在田地上做足了文章,產出了可觀的效益,提高了農民的生活水平,贏得了村民的信賴與尊敬。村民們是深有體會的':一個好的村莊會有一個好的領導班子的。原來落後的周家村正是在這些優秀的農村幹部的領導下變成了現在的先進、文明。
4、在調查中發現周家的村民都有一定的自滿心理。絕大部分村民認為周家村比周圍村莊都要好,對現況表示了滿意。但也有一部分中青年村民則希望在此基礎上本村能新的經濟增長點,這與周家村幹部們的想法不謀而合。現在村民討論最多的就是如何發展非農經濟,畢竟在一定階段內農田的挖掘潛力是有限的,或許發展集體企業與私營企業才能真正搞活農村經濟。
三、現階段存在的問題
客觀的說,周家村的地理位置相對過偏,資金有限,人才缺乏,要發展農村經濟的確有一定的困難。我們也發現偌大一個周家村就只有一個小商店,一家小飯館,比之南方五步一店,十步一廠的情形實在相去甚遠。通過調查與討論,對於存在的問題作以下闡述:
1、 應更加開放,進行更大范圍內的比較。雖然村幹部一再表述自身文化素 質過低,跟不上時代步伐,但通過座談,認為主要還是他們的觀念不夠開放,缺乏風險投資意識,從而眼光過於短淺,導致行動過於謹慎,而且他們過於偏面的認為只有他們才能充當本村經濟的領頭羊。村民也基本上過得是自給自足的生活,缺乏經濟發展概念,只滿足於現狀,對於家庭的發展也無明確的計劃。
首先村幹部應帶頭學習"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的科學內涵,用我們黨的先進思想來武裝自己,理論聯系實際,確立開放的思想,總結出符合本村特色的工作思路,同時在村民中積極的宣傳黨的精神,做好開放群眾思想的引導工作。村幹部還應該去先進的村鎮考察、學習,學習經驗,進一步解放思想,同時帶動活躍全體村民的思路,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這樣才能真正把本村的經濟搞上去。
2、 應開發本村的現有人才,實現走出去,再請進來。現在引進外地的高級 人才對於周家村來說很不現實。在這段時間里很少能見到村裡二十多歲的青年--都出去打工了。外出打工似乎很能吸引農村的一些青年,但這些沒有高學歷的青年出去後卻只能做一些非常辛苦的體力活,根本學不到什麼技術。村裡如果能統一安排一些青年出去鍛煉、學習,等有了一定的見識、技能以後,再回來服務本村,為本村的經濟發展發揮更大的作用。萬事開頭難,相信只要有人起了頭,無論是集體還是私營的都有能帶動全村人民投身於市場經濟的大潮中。由本村人來帶頭應該是最好的,因為他熟悉這里的環境,也更有責任心。
發展個體私營企業和鄉鎮企業,可以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多渠道地增加農民收入。周家村有必要在這方面下工夫,結合自身的特色,搞活本村的經濟,早日實現小康的生活。
四、應大力發展農村農業產業化經營。
現階段農業產業化經營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有效和重要的途徑。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實現農業生產、加工和銷售有機結合和相互促進,有利於推動農業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增強農業的綜合競爭力。
進入80年代以來,隨著農村市場化改革的深入和農村分工分業的發展,農戶的小生產與大市場、分散經營與集約經營等矛盾逐步暴露出來,成為影響農業和農村經濟進一步發展的制約因素。正是在這種背景下,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農業產業化經營在我國市場經濟發育較早、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發展起來,並迅速在全國范圍內推行,成為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一個新的增長點。
90年代之後,各地、各有關部門都重視農業產業化工作,把它作為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的一件大事來抓。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發展,較為有效地解決了農業結構調整困難、農民收入增加緩慢和農產品賣難等農業新階段出現的問題。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關鍵在於培植一大批帶動能力強、科技水平高、市場前景好、經營機制靈活的龍頭企業,並通過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帶領更多的農民進入市場。
農業是弱質產業,農民又是弱勢群體。按照產業化經營的思路來發展農業是全面提高農業素質的基本途徑。
20** 年,全國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總數已達66600多個,帶動5900多萬戶農戶從事農業產業化經營,佔全國農戶總數的25%左右,戶均增收近900元。更值得注意的是,農業產業化經營不僅在數量上實現了跨越式發展,而且在質的方面也實現了新的突破。產業化經營組織在地區分布上趨於合理,優勢產業的優勢更加明顯,利益聯結關系更加穩定和緊密,農業的開放程度也正在加快,已經成為國內外工商企業投資的熱點領域。可以預見,我國農業產業化經營必然會展現更快。
周家村現在有良好的經濟作物的生產技術,如果採用農業生產化經營的模式,就能更好的利用這一優勢,定能打開局面。發展農村經濟任重而道遠,農村的情況又十分復雜,加上各個地區都有各自的特點,這就需要集思廣義,共同努力。我們祝願周家村的經濟能早日騰飛。
五、周家村的教育狀況
周家村村民30%受過初等教育,3%受到過高等育,但總的來說村民與外界的交流相對過少,對外界信息了解相對不夠,沒有形成一定文化精神生活氛圍。從農村走出去的知識群體中很少有回去的,這種惡性循環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農村的滯後。
五天中與中小學生所接觸的時間最長,更加感受到教育的重要性。該村有一所小學,小學的設施不錯,各種體育設施也較完備,甚至還配備了不少電腦,但在整體上與相對發達地區還有不小的差距。通過幾天的課外輔導,發現他們學習的軟環境還需要大幅度地加強。師資力量的相對缺乏,學校無法開設英語課,落後於時代,而課外書籍的普遍缺乏,使學生們失去了在更大范圍學習的機會,從而對少年兒童的健康發展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同樣的問題普遍存在於我國的廣大農村,這應該引起全社會的關注。
在調查過程中,幾乎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讓自己的孩子受到更高等的教育。他 們表示,只要孩子有能力,他們將全力供給,這也讓我們大感欣慰。教育是發展之本,這對農村來說更具有現實意義。可是總的來說,現階段我國農村的教育不容樂觀,軟硬體都不夠完善,特別是高水平的師資力量缺乏,這勢必影響農村新一代的發展,同時也會影響日後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五天的周家村之行,讓我更加感覺到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何 發展農村經濟是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和增加農民收入的一個重要課題,中國是一個有著9億農民的農業大國,這一點尤其突出,特別是中國加入wto在即,農村的經濟將面臨更大的考驗。我們應該根據各地的特點,大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對農業科技的投入力,實行農村農業產業化經營,實現規模化經營,同時也要大力發展個體私營企業和鄉鎮企業,創出自身的發展之道。
作為大學生對農村多一份關注,多一份了解,多一份思考,為中國的全面發展做一點貢獻,這便是我們此行最大的收獲了。
社區服務實踐報告1000字二
成長於城市的我,從小就在父母的寵愛、保護下成長,至今也沒有吃過什麼苦頭,也沒去過農村體驗生活。然而這次的三下鄉活動,讓我真正的第一次離開家裡,獨自與同學一同前往外省感受了為期7天的農村生活。
在此次活動中,我是調研宣傳組的組長,這個小組無論是前期,還是後期的工作都是十分繁忙的,基本上整個活動中都是處於工作狀態中。而我不僅要編寫新聞稿和確立調研主題,並且還要去拍照和錄像,然而我對於拍照和錄像是十分不熟練的,但是通過這次活動,也使我的技術得到很大的提升。
然而在此次工作中,我存在許多的缺陷,值得我去改進的,那就是我沒有合理的安排組員的工作,形成工作上出現混亂的現象。部分組員的工作十分輕松,出現無所事事的現象,而部分組員工作任務十分繁重,工作速度很慢,最終導致宣傳組的工作效率很低下,隊伍的宣傳工作效果很差。另外,在拍攝紅色微電影時,沒有把資料准備到位,編撰腳本,導致在拍攝期間一度出現場面混亂,七手八腳的現象。
通過這次下鄉,我學會了無論在做什麼事情之前都要把准備工作做充足,不要等到做的時候才准備;另外,在安排人員工作的時候,必須要全方位的思考,不要安排工作不均衡,導致工作效率低下。這次的經歷,無論對於我日後回校工作,還是以後步入社會工作都起著十分重要的影響,我將會在這些不足上不斷的改進完善自己。
;『肆』 最便於重現的媒體是
您好,對於你的遇到的問題,我很高興能為你提供幫助,我之前也遇到過喲,以下是我的個人看法,希望能幫助到你,若有錯誤,還望見諒!。展開全部
一
1.美國教育技術發展歷程可分為視覺教育、視聽教育、視聽傳播和4大階段。
A.視聽技術
B.視覺技術
C.教育技術
D.教育傳播
2.下列那個不是智能教學系統基本模塊。
A.教師模型模塊
B.學生模型模塊
C.系統管理模塊
D. 領域知識模塊
3.哪位學者最早提出使用教學機解決教學問題?
A.戴爾
B.斯金納
C. 克勞德
D.加涅
4.程序教學法是強調以什麼為中心的教學模式?
A.教學資源
B.學習者
C。系統設計思想
D.教學實踐
5. 認知主義學習理論主要流派是:
A. 認知結構理論、認知發現學說、認知同化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B. 認知結構理論、
認知發現學說、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C. 認知結構理論、認知同化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D. 認知結構理論、認知發現學說、認知同化理論。
6.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盛行的時期是:
A. 20世紀20年代—60年代
B. 20世紀40年代—60年代
C. 20世紀40年代—50年代
D. 20世紀60年代—70年代
7.在美國教育技術作為一個新興的實踐和研究領域而出現是始於下列哪一項內容
A計算機輔助教育
B網路技術應用
C程序教學法
D視聽運動
8.下列哪一內容不屬於學習資源
A.信息和人員
B.材料和設備
C 設計和製作
D技巧和環境
9.誰提出了「媒體是人體的延伸」
A.香農
B.韋弗
C.貝克
D.麥克盧漢
10.戴爾「經驗之塔」強調的是
A.做的經驗
B.觀察的經驗
C,抽象的經驗
D.給學習者的刺激
11.最便於重現的媒體是
A.教科書
B.幻燈投影
C.無線廣播
D.電影電視錄像
12.接觸面最廣的媒體是
A.教科書
B.幻燈投影
C.錄音和計算機
D.電視和無線廣播
13.哪類媒體的出現,開創了人類信息傳播的新篇章
A.語言
B.文字和紙
C.印刷術
D.電子媒體
14.媒體根據什麼標准可分為電聲類媒體、光學投影類媒體、電視類媒體、計算機類媒體
A.物理性能
B.傳播范圍
C 呈現的形態
D.使用方式
15.計算機在教學上主要應用是計算機輔助教學和
A.利用計算機自學
B.計算機輔助設計
C.計算機聯網
D.計算機管理教學
16.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電子媒體終將取代傳統媒體
B.傳統媒體將得到發展和完善
C.電子媒體的功能越來越強
D.媒體與傳統媒體相互促進
17.教育實驗研究方法基本類型為:
A.驗證實驗,設計實驗,分析實驗;
B.判斷實驗,推理實驗,驗證實驗
C.判斷實驗,設計實驗,析因實驗;
D.判斷實驗,對比實驗,析因實驗
18.所有的虛擬現實系統都有五個關鍵部分:
A.虛擬環境、虛擬軟體、計算機、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
B.虛擬世界、虛擬軟體、感測器、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
C.虛擬世界、虛擬現實軟體、計算機、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
D.虛擬世界、系統軟體、計算機、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
二、填空題(8*2=16分)
1.技術的發展經歷了三個大的發展階段,即以_______為基礎的技術體系;以機械和電氣技術為基礎的技術體系和當代蓬勃發展的以__________為基礎的技術體系。
2.信息化社會教育新的含義和特徵在技術層面表現為:數字化、_________、網路化和_______。
3.教育技術學是一門綜合性交叉學科,對其影響較大的理論有:______、教學理論、課程理論、__________和系統科學理論。
4.行為主義認為教學就是要控制_________,以達到預期的結果;控制學習行為的主要措施是強化_________。
5.教育技術是一個運用系統方法分析_______、開發和使用________的領域,其目的是優化教與學的過程。
6.教育研究中存在三種不同的研究層次,即.教育____層次、教育______層次和教育的技術學層次
7.目前我國教育技術學專業的五個發展方向是教育技術學, ________; 信息技術教育; ________和現代遠程教育。
8.多媒體創作工具本質上屬於_______生成系統,而著作軟體本質上屬於______生成系統。
三、判斷題(並改錯) (3*2=6%)
1.多媒體教學軟體是一種根據教學目標設計的,表現特定的教學內容,反映一定教學策略的計算機教學程序。
2.媒體素材創作軟體可以看作是著作軟體系統的支撐工具,適當的著作軟體與媒體素材創作軟體相結合可構成一個多媒體教育軟體。
3.認知主義特別關注人的自我實現,認為每一個人都具有發展自己潛力的能力和動力,個體可以自由地選擇自己發展的方向和價值,並對自己選擇的結果負責。
四、概念解釋(5*3=15分)
思維導圖
2. 教學系統設計:
3. 協作學習:
4. 研究性學習:
5. 人機工程學:
五、簡答題(5*6=30分)
1 .簡述教育技術學專業的本科生所應具備的能力要求。
2.簡述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基本觀點。
3. 簡述多媒體教育軟體的腳本設計的內容和作用。
4. 簡述教學資源管理軟體的功能和組成。
5.教育技術學數字媒體專業方向的本科生應具備哪些基本能力?
六、論述題(3*5=15分)
1.談教育技術1994定義與2004年定義不同之處。
2.試論述教育技術在促進有效學習方面表現出來的特點。
3.試用戴爾經驗之塔理論談談教育媒體在教學中的地位與作用。
一、選擇題
CCBBAADCDDADBADADC
二、填空題(16*1=16分)
手工技術 信息技術
多媒化 智能化
學習理論 教育傳播
學習的環境 正確的反應
教育問題 各類學習資源
哲學 科學
數字媒體技術 教育軟體工程
媒體素材 應用軟體
三、判斷題
1.正確
2.錯誤,可改為可構成一個多媒體教育軟體開發環境。
3.錯誤。「認知主義」錯,是人本主義
四、概念解釋(5*3=15%)
思維導圖:最初是20世紀60年代英國人東尼•博贊創造的一種筆記方法,它呈現的是一個思維過程(1分),同一層次的節點數目表示思維的廣度(1分);一個分支的長度表示思維的深度(1分)。
2. 教學系統設計:是運用系統方法分析教學問題、確定教學目標,建立解決教學問題的策略方案、試行解決方案、評價試行結果和修改方案的計劃過程和操作程序。(1分);它以獲得優化的教學效果為目的,(1分);以學習理論、教學理論及傳播理論為理論基礎。(1分)
3.協作學習:是學生以小組形式參與、為達到共同的學習目標、在一定的激勵機制下最大化個人和他人習得成果而合作互助的一切相關行為。(2分);協作學習與個別化學習相比,有利於促進學習者高級認知能力的發展,有利於學習者健康情感的形成。(1分);
4. 研究性學習:學生在教師指導下,(1分);從自然、社會和生活中選擇和確定專題進行研究,(1分);並在研究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1分);
5. 人機工程學:是一門讓技術人性化的科學,(1分);是研究「人—機—環境」系統中人、機、環境三大要素之間的關系,為解決系統中人的效能、健康問題提供理論與方法的科學。(1分);也就是讓技術的發展圍繞人的需求來展開,把人作為產品和環境設計的出發點,使其性能、色彩等更好地適應和滿足人類的生理和心理的需要,從而使人們在工作中更安全、便捷和舒適,工作效率更高。(1分);
五、簡答題(6*5=30%)
1 .簡述教育技術學專業的本科生所應具備的能力要求。
教育技術學專業的本科生所應具備以下六個方面的能力:教學系統設計能力(1分);教學媒體應用與評價能力(1分);持續更新、補充和完善知識結構的能力(1分);現代化教學系統的使用、維護與管理的能力(1分);媒體設計與開發能力(1分);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研究的初步能力(1分)。
2.簡述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基本觀點。
該理論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1分),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藉助其他人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獲得的(2分)。基本理念:情境是學習的一部分,脫離情境的學習是錯誤而缺乏成效的(1分);學生是完整的個體,其主動探索及自我管理的能力,是影響學習成效的關鍵(1分)。
3. 簡述多媒體教育軟體的腳本設計的內容和作用。
腳本是在教學設計基礎上所作出的計算機與學生交互過程方案設計的詳細報告,是下一階段進行軟體編寫的直接藍本,是課件設計與實現的重要依據(1分)。因此,腳本設計階段也是多媒體教育軟體開發過程中能夠由面向教學策略的設計到面向計算機軟體實現的過渡階段(1分)。
從所描述的內容來看,多媒體教育軟體的腳本可分為文字腳本和製作腳本兩種(1分)。前者是由教師按照教學要求對教學軟體所要表達的內容進行的文字描述(1分);後者則猶如影視製作中的分鏡頭腳本,是在文字腳本基礎上改寫而成的能體現軟體結構和教學功能,並作為軟體編制的直接依據的一種具體描述(1分)。
4. 簡述教學資源管理軟體的功能和組成。
教學資源管理軟體的主要功能是對各種教學資源進行採集、管理、檢索和利用。(2分); 教學資源由兩部分組成:CAI軟體庫和學習資源庫。(1 .5分);
CAI軟體庫包括通過各種渠道收集到的國內外的優秀課件,可能是一門完整的課程,也可能是一節課或一個知識點。CAI軟體庫中的CAI軟體應滿足學科齊全、內容豐富和形式多樣等要求,以適應不同層次、不同學科的教育培訓的需要或個別化培訓的需要。(1.5分)
學習資源庫為各級各類學校提供豐富的學習背景材料、擴展學習材料以及其他各種分類多媒體素材。學習資源庫也可用作教師培訓備課的參考資料(包括各種史料、教參、優秀教案和優秀課例的分析等)。(1分)
5.教育技術學數字媒體專業方向的本科生應具備哪些基本能力?
簡單概括為以下四種基本技能:數字化影視攝錄技能(1.5分)、電腦動畫創作技能(1.5分)、數字非線性編輯技能(1.5分)、廣告創意與設計技能(1.5分)。
六、論述題(15%)
1.談教育技術1994定義與2004年定義不同之處
第一,2004年定義採用的是「教育技術」,而1994年定義採用的是「教學技術」。(1分);
第二,2004年定義主要包括三個職能范疇:創設、利用、管理,其中1994年定義中的設計、開發的職能在新定義中演化為一個職能:創設。在新定義中,評價范疇也不再被列為一個單獨的范疇,已經將其融入了創設、利用和管理之中。(2分)
第三,新定義添加了有關改善績效的新內容。改善績效的提法強調了學習的含義不單指獲取知識,更要注重培養和提高能力。(1分)
第四,新定義更加強調過程和資源的技術性與合適性。傾向於認為教育技術的技術性是教育技術區別於教育領域中其他過程或資源的根本所在。(1分)
2.試論述教育技術在促進有效學習方面表現出來的特點:
教育技術為學生創造一種能夠在做中學,能夠及時得到反饋以及不斷地提煉自己的理解、建立新知識的環境。(1分)
教育技術能夠幫助人們把那些難以理解的概念可視化,幫助我們創建一個完全不同於傳統的學校課堂的富有活力的教學環境,在那裡學生不僅可以解決問題,還可以發現他們自己的問題。(1.5分)
教育技術為我們打通了通向巨大的信息源的通道,包括數字圖書館、可分析的真實世界數據以及鏈接其他能夠提供信息、反饋和靈感的人。所有這些都能加強教師、管理人員還有學生的學習。(1.5分)
許多技術可以作為支架和工具,幫助學生解決問題。(0.5分)
技術可以把課堂和社區、校內和校外聯系在一起。(0.5分)
3.試用戴爾經驗之塔理論談談教育媒體在教學中的地位與作用。
戴爾經驗之塔理論要點簡述(1.5分) ;
教育媒體的特點(1.5分)
教育媒體在教學中的地位與作用(2分)。非常感謝您的耐心觀看,如有幫助請採納,祝生活愉快!謝謝!
『伍』 上官婉兒的墓誌考古學意義有多大
2013年8月至9月,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咸陽市渭城區北杜鎮鄧村發掘了唐昭容上官氏墓,這就是上官婉兒的墓誌。墓誌幾乎佔了一半的篇幅敘述其家世,這在唐代墓誌中是不多見的。展示了上官氏家族在初唐政壇和文壇上的顯要位置。
文末的「瀟湘水斷,宛委山傾。珠沉圓折,玉碎連城。甫瞻松檟,靜聽墳塋。千年萬年,椒花頌聲」描述了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兒之間的友情,讓人唏噓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