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編程軟體 » 歷屆中央編譯局局長副局長

歷屆中央編譯局局長副局長

發布時間: 2022-10-30 07:58:32

1. 俞可平的個人履歷

1981年,畢業於浙江省紹興師范專科學校(今紹興文理學院)政史系。
1984年,畢業於廈門大學哲學系研究生班,畢業後留校任哲學系講師。
1985年,考入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系政治學專業,1988年獲政治學博士學位,畢業後留校,旋即調任中共中央編譯局。
1988—2001年,中共中央編譯局當代馬克思主義研究所研究人員。期間,1994年擔任中共中央編譯局當代研究所副所長,並於同年赴美國杜克大學任訪問教授、1995年赴德國柏林自由大學任客座教授。1997年擔任中共中央編譯局當代研究所所長,1998年兼任北京大學中國政府創新研究中心主任,1999年創辦中共中央編譯局比較政治與經濟研究中心並兼任主任。
2001年10月—2015年10月,擔任中共中央編譯局副局長,期間於2002年、2010年和2013年分別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國防大學省部班進修學習。2011年任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新世界高級研究員」(中組部選派)。
2015年11月至今,北京大學中國政治學研究中心主任、講席教授,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院長。

2. 俞可平的簡介

俞可平,1959年出生,浙江諸暨人,政治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的政治學者,中共中央編譯局副局長。主要研究領域是當代中國政治、政治哲學、比較政治、全球化、治理與善冶、公民社會、政府創新等。以《民主是個好東西》而廣為海內外熟悉。在改革開放三十周年之際,提出中國改革到了「突破」的關口。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俞可平認為急需突破的領域之一,就是反腐敗。

中共中央編譯局副局長、著名政治學者 俞可平,男,1959年出生,浙江諸暨人,政治學博士,研究員,教授,哲學和政治學雙學科博士生導師,著名的政治學者。
現任中共中央編譯局副局長、中央編譯局比較政治與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中國政府創新研究中心主任、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基本觀點研究」課題首席專家、「中國地方政府改革創新研究與獎勵計劃」總負責人[1]。 1981年畢業於浙江師范學院紹興分校(現為紹興文理學院)。 1982年考入廈門大學哲學系碩士研究生班, 1984年畢業後留校任哲學系講師。 1985年獲中山大學哲學碩士學位。 1985年考入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系政治學專業,獲政治學博士學位,成為我國自己培養的第一代政治學博士。 1987年畢業留北京大學政治學與行政管理系任教,不久即調入中共中央編譯局當代研究所。 1993年-1997年擔任中共中央編譯局當代研究所副所長,1997年至2003年任該研究所所長。 2003年起擔任中共中央編譯局副局長,後擔任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基本觀點研究」課題首席專家、中國地方政府改革創新課題總負責人。
編輯本段任職
同時兼任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國家行政學院、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開大學、吉林大學、廈門大學、四川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校教授或研究員,曾任美國杜克大學、德國自由大學客座教授。
編輯本段研究領域
當代中國政治、政治哲學、比較政治、全球化、治理與善冶、公民社會、政府創新等。 外語水平及學術活動:第一外語英語;第二外語德語、日語 1994年應邀赴美國杜克大學任訪問教授,1995年4月至1996年1月應邀赴德國柏林自由大學任客座教授(講授"現代化的進程"等課程)。2008年被德國杜伊斯堡大學授予名譽博士學位,是德國歷史上第10位獲得名譽博士的中國人。

3. 柴方國的介紹

柴方國,中央編譯局副局長。曾任中央編譯局馬列部主任,譯審。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文本研究和《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二版、《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編譯工作。

4. 《詩與歌》epub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詩與歌》([巴拉圭]胡安·曼努埃爾·馬科斯(Juan Manuel Marcos))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cuxUISgzWVdYa9N3tH3RAg

提取碼:4mfu

書名:詩與歌

作者:[巴拉圭]胡安·曼努埃爾·馬科斯(Juan Manuel Marcos)

譯者:尹承東

豆瓣評分:6.5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6-3

內容簡介:

本書為馬科斯的詩歌自選集,包括情歌、贊歌、史詩等體裁,全面反映了詩人不同階段的創作風格。《入暮》為懷人之作,冬日的黃昏穿過女主人的眼睛,冰冷的香煙承載了她內心的悲哀;《希望之歌》歌頌原住民瓜拉尼人,「他們永遠為泉水和岩石所鑄造∕熱愛康乃馨開遍原野的春天。」《流亡者》表現對愛國者的敬仰,從祖國遙遠的河流、長久的記憶、孤獨的黃昏和沼澤中看到他們的身影。《致伊莎貝爾·阿連德》追憶南方遙遠的面孔、朱頂雀、乾渴的村莊在他血液中種下的薄情,流放的徐緩剝離、長街的無限寂靜,都在他的記憶中激起回歸的渴望和呼喊。

馬科斯將巴拉圭本土文明與西方現代手法相融合,創作出一個個蘊涵深湛、生機勃發的詩歌意象,感情真摯,語言朴實健朗,令人耳目一新。

作者簡介:

胡安·曼努埃爾·馬科斯(Juan Manuel Marcos, 1950—),巴拉圭當代重要詩人、小說家、散文家、戲劇家。生於亞松森,馬德里康普頓斯大學哲學博士、賓夕法尼亞匹茲堡大學文學博士、耶魯大學和哈佛大學博士後。曾任教於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現為巴拉圭北方大學校長、國家教育部顧問。

馬科斯青年時期致力於民主斗爭,飽受監禁、刑罰及流放之苦。恢復民主制度後,當選為國家眾議員和參議員。《甘特的冬天》為其代表作,被翻譯成英文、法文、印地文、葡萄牙文、俄文、日文、塞爾維亞文、阿拉伯文、朝鮮文、希伯來文、土耳其文、義大利文及其他多種文字。其重要作品還有:《從加西亞·馬爾克斯到爆炸後》(馬德里,1986)、《羅亞·巴斯托斯:爆炸後的先行者》(墨西哥,1983,多元國際隨筆獎)、《詩與歌》(亞松森,1987)、戲劇《涅德哈拉·萊克維》(1972)和《洛佩斯》(1974)等。

馬科斯除獲得多項文學獎外,還被巴拉圭國防部、文化部和眾議院授予勛章。

尹承東(1939—),山東茌平人,資深翻譯家,終生在中央編譯局從事國家領導人著作和中央文獻翻譯工作。歷任中央編譯局副局長,中國翻譯協會副會長,中國西班牙、葡萄牙、拉丁美洲文學研究會副會長,現為大連外國語大學教授。

業余從事西班牙語言文學研究和翻譯工作,譯著頗豐,代表譯著有小說《三角帽》、《特里斯塔娜》、《看不見的城市》、《霍亂時期的愛情》(合譯)、《壞女孩的惡作劇》(合譯)、《曾是天堂的地方》;詩歌《貝克爾抒情詩選》、《熙德之歌》、《太陽石》;戲劇《羊泉村》等,並發表外國文學評論多篇,獲中國翻譯協會「翻譯事業特殊貢獻獎」,是一位很有影響的西班牙語文學傳播者。

王小翠(1991年—),2013年畢業於大連外國語大學西班牙語語言文化專業。現就職於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西班牙語翻譯。

5. 尹承東的介紹

原中央編譯局副局長、主審,西班牙語翻譯專家,現任中央編譯出版社社長兼總編,中國翻譯協會副會長,中國翻譯資格考試專家委員會委員,全國翻譯服務委員會主任。現任大連外國語大學西葡語系西班牙語教授。

6. 中共中央編譯局的專家隊伍

編譯系列:柴方國、尹汾海、卿學民、李京洲、沈紅文、翟民剛、蔣仁祥、邊彥耀、呂華、童孝華、楊立成、趙晶暘、章林、余小虎、李鐵軍、魯永學、夏靜、張慕良、任建華;
研究系列:何增科、季正聚、郗衛東、李惠斌、楊雪冬、賴海榕、曹榮湘、魯路、張文紅、胡長栓、陳家剛、周紅雲、馮雷、戴隆斌、郭偉偉、林德山、徐向梅、高新軍、周凡、朱艷聖、衣俊卿。 編譯系列:楊世均、蔣明煒、唐志安、楊東輝、王麗麗、劉冰、謝海靜、陳樂飛、杜雪峰、范大祺、徐燕霞、於春偉。
研究系列:丁開傑、劉仁勝、李義天、陳喜貴、李百玲、黃曉武、彭萍萍、王新穎、李姿姿、庄俊舉、姚穎。

7. 一朝忽覺京夢醒,半世浮沉雨打萍的主要角色

我:真實姓名常艷,1978年5月2日生,民盟盟員,2010年7月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獲法學博士學位。現為中央編譯局博士後,曾供職於山西師范大學政法學院,副教授。
衣俊卿:1958年1月生,中共中央編譯局局長,曾任黑龍江大學校長,黑龍江省委宣傳部長,2010年2月任現職。
楊金海:1955年生,中共中央編譯局秘書長,我的博士後合作導師。
曹榮湘:原為中央編譯局人才處處長,後被提拔為編譯局辦公廳副主任。
董瑩:編譯局人才處博士後管理辦公室工作人員。
張萌萌:中央編譯局戰略所博士後,英國海歸博士,我的室友。
下面的人物在我的「故事」里出現時間較晚,但起了非常重要的催化作用,所以不得不列出來。
張文成:中央編譯局離退休幹部辦公室主任。
武錫生:中央編譯局副研究員。
劉仁勝:中央編譯局副研究員,江洋的師兄,段忠橋老師的學生。
馬瑞:畢業於武漢大學,中央編譯局戰略部副研究員。
張志銀:畢業於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現為楊金海老師的博士後。
劉長軍:畢業於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現為楊金海老師的博士後。

8. 中央編譯局王學東副局長退休了嗎現在的職務

2014年1月 ,據中央編譯局網站顯示,柴方國任中央編譯局副局長,王學東因年齡原因不再擔任中央編譯局副局長。

9. 王學東的簡介

王學東 ,研究員,原中央編譯局副局長,中央編譯局政黨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學會會長,北京市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學會副會長,中國科學社會主義學會世界社會主義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翻譯協會副會長,中國國際交流協會理事,中央編譯局博士後工作站博士後合作導師,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
性別:男
出生日期:1953年8月31日
出生地:北京
籍貫:山西黎城
民族:漢族
工作單位:中央編譯局世界社會主義研究所
職務:副局長 職稱:研究員
專業方向:國際共運史與世界社會主義
學習和工作經歷:
1969—1978 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3師18團9營87連 知青 副指導員
1978—1982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專業 本科生 法學學士
1982—1985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專業 研究生 法學碩士
1985— 中央編譯局世界社會主義研究所 所長 研究員
培訓經歷:
1992.3—1992.7 中共中央黨校中直機關分校幹部進修班 學員
1992.9—1993.1 上海同濟大學留德預備部 學員
1993.4—1994.4 德國不來梅大學歷史系 進修生
1998.7—1999.1 德國艾伯特基金會社會和現代史研究中心 訪問學者
2002.3—2002.7 中共中央黨校進修部進修二班 學員
社會兼職:
中國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學會 副會長
中國科社學會世界社會主義專業委員會 副會長
北京市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學會 副會長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中心 研究員

10. 王學東的生平

王學東,1953年8月生。山西黎城人。研究員,博士後導師,原中央編譯局副局長,中央編譯局政黨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國中共文獻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學會會長,北京市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學會副會長等。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長期從事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運動史、西歐社會民主主義研究。著作(含合著、主編):《九十年代西歐社會民主主義的變革》、《第二國際研究》、《〈共產黨宣言〉與當代》、《當代國外社會主義:理論與模式》、《社會主義與老年人問題論文集》、《社會主義基本理論與當今世界研究》、《考茨基文選》、《中國共產黨和歐洲左翼政黨的發展》、60卷本《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歷史文獻》(已出版12卷)。譯著(含合譯):《社會福利國家面臨的挑戰》、《全球化與政治》、《全球化陷阱》。發表論文、譯文多篇。
文章:
國際金融危機與世界社會主義
列寧晚年思想的精華
「馬克思主義東方學」研究新探
讓幹部群眾理解和掌握馬克思主義
國際共運和世界社會主義學科調研報告
美國共產黨的現狀與前瞻
發展黨內民主是增強黨的執政能力的基礎和前提

熱點內容
不用internet打開ftp 發布:2025-05-15 23:06:00 瀏覽:153
sql字元串取數字 發布:2025-05-15 22:57:45 瀏覽:124
推薦編程課 發布:2025-05-15 22:34:12 瀏覽:618
表拒絕訪問 發布:2025-05-15 22:29:37 瀏覽:978
電腦怎樣解壓文件 發布:2025-05-15 22:25:32 瀏覽:439
dns伺服器怎麼看 發布:2025-05-15 22:17:27 瀏覽:151
3dm的壓縮包 發布:2025-05-15 22:09:23 瀏覽:662
和存儲字長 發布:2025-05-15 21:54:09 瀏覽:515
用什麼寫c語言 發布:2025-05-15 21:35:56 瀏覽:418
linux讀取u盤 發布:2025-05-15 21:32:13 瀏覽: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