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編程軟體 » 編譯程序出現的年代是第幾代

編譯程序出現的年代是第幾代

發布時間: 2022-11-30 09:24:45

編譯器的歷史

20世紀50年代,IBM的John Backus帶領一個研究小組對FORTRAN語言及其編譯器進行開發。但由於當時人們對編譯理論了解不多,開發工作變得既復雜又艱苦。與此同時,Noam Chomsky開始了他對自然語言結構的研究。他的發現最終使得編譯器的結構異常簡單,甚至還帶有了一些自動化。Chomsky的研究導致了根據語言文法的難易程度以及識別它們所需要的演算法來對語言分類。正如Chomsky架構(Chomsky Hierarchy),它包括了文法的四個層次:0型文法、1型文法、2型文法和3型文法,且其中的每一個都是其前者的特殊情況。2型文法(或上下文無關文法)被證明是程序設計語言中最有用的,而且今天它已代表著程序設計語言結構的標准方式。分析問題(parsing problem,用於上下文無關文法識別的有效演算法)的研究是在60年代和70年代,它相當完善的解決了這個問題。它已是編譯原理中的一個標准部分。
有限狀態自動機(Finite Automation)和正則表達式(Regular Expression)同上下文無關文法緊密相關,它們與Chomsky的3型文法相對應。對它們的研究與Chomsky的研究幾乎同時開始,並且引出了表示程序設計語言的單詞的符號方式。
人們接著又深化了生成有效目標代碼的方法,這就是最初的編譯器,它們被一直使用至今。人們通常將其稱為優化技術(Optimization Technique),但因其從未真正地得到過被優化了的目標代碼而僅僅改進了它的有效性,因此實際上應稱作代碼改進技術(Code Improvement Technique)。
當分析問題變得好懂起來時,人們就在開發程序上花費了很大的功夫來研究這一部分的編譯器自動構造。這些程序最初被稱為編譯器的編譯器(Compiler-compiler),但更確切地應稱為分析程序生成器(Parser Generator),這是因為它們僅僅能夠自動處理編譯的一部分。這些程序中最著名的是Yacc(Yet Another Compiler-compiler),它是由Steve Johnson在1975年為Unix系統編寫的。類似的,有限狀態自動機的研究也發展了一種稱為掃描程序生成器(Scanner Generator)的工具,Lex(與Yacc同時,由Mike Lesk為Unix系統開發)是這其中的佼佼者。
在20世紀70年代後期和80年代早期,大量的項目都貫注於編譯器其它部分的生成自動化,這其中就包括了代碼生成。這些嘗試並未取得多少成功,這大概是因為操作太復雜而人們又對其不甚了解。
編譯器設計最近的發展包括:首先,編譯器包括了更加復雜演算法的應用程序它用於推斷或簡化程序中的信息;這又與更為復雜的程序設計語言的發展結合在一起。其中典型的有用於函數語言編譯的Hindley-Milner類型檢查的統一演算法。其次,編譯器已越來越成為基於窗口的交互開發環境(Interactiv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IDE)的一部分,它包括了編輯器、連接程序、調試程序以及項目管理程序。這樣的IDE標准並沒有多少,但是對標準的窗口環境進行開發已成為方向。另一方面,盡管在編譯原理領域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基本的編譯器設計原理在近20年中都沒有多大的改變,它正迅速地成為計算機科學課程中的中心環節。
在20世紀90年代,作為GNU項目或其它開放源代碼項目標一部分,許多免費編譯器和編譯器開發工具被開發出來。這些工具可用來編譯所有的計算機程序語言。它們中的一些項目被認為是高質量的,而且對現代編譯理論感興趣的人可以很容易的得到它們的免費源代碼。
大約在1999年,SGI公布了他們的一個工業化的並行化優化編譯器Pro64的源代碼,後被全世界多個編譯器研究小組用來做研究平台,並命名為Open64。Open64的設計結構好,分析優化全面,是編譯器高級研究的理想平台。
編譯器相關專業術語: 1. compiler編譯器;編譯程序 2. on-line compiler 連線編譯器 3. precompiler 預編譯器 4. serial compiler 串列編譯器 5. system-specific compiler 特殊系統編譯器 6. Information Presentation Facility Compiler 信息展示設施編譯器 7. Compiler Monitor System 編譯器監視系統

② 自計算機問世至今已經經歷了4個年代,劃分時代的主要依據是計算機的

計算機的發展經過的階段

第一代(1946―1957年)電子管時代。
物理器件:電子管。
運算速度:每秒幾千次到幾萬次。
內存容量:幾千個字。
編程語言:用二級製表示的機器語言或助記符表示的匯編語言編寫程序。

第二代(1958―1964年)晶體管的時代(出現高級語言)
物理器件:晶體管。
運算速度:每秒幾十萬次基本運算。
內存容量:擴大到十幾萬次。
編程語言:出現了FORTRAN、ALGOL-60、COBOL等高級程序設計語言。

第三代(1965―1970年)中小規模集成電路時代(操作系統成熟)。
物理器件:集成電路。
運算速度:每秒幾十萬到幾百萬次。
內存容量:64KB~2MB,可靠性等都有進一步提高。
編程語言:操作系統逐步成熟。多處理機、虛擬儲存器系統和面向用戶的應用然間的發展,大大豐富了計算機軟體資源。

第四代(1971至今)大規模、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出現網路,使用面日益廣泛)。
物理器件:大規模、超大規模集成電路。
運算速度:每秒幾百萬次甚至上億次。
內存容量:1MB~64GB,可靠性等都有較大的提高。
編程語言:出現了資料庫系統、分布式操作系統,應用軟體的開發已逐漸成為一個龐大的現代產業。

新一代計算機―超級計算機(智能計算機器和機器人)。應具有知識表示和推理能力,可以模擬或部分代替人的智能,具有人―機自然通信能力。目前,人們仍在不懈努力,力爭有所突破。

(2)編譯程序出現的年代是第幾代擴展閱讀:

運算速度快:

計算機內部電路組成,可以高速准確地完成各種算術運算。當今計算機系統的運算速度已達到每秒萬億次,微機也可達每秒億次以上,使大量復雜的科學計算問題得以解決。

例如:衛星軌道的計算、大型水壩的計算、24小時天氣算需要幾年甚至幾十年,而在現代社會里,用計算機只需幾分鍾就可完成。

計算精確度高:

科學技術的發展特別是尖端科學技術的發展,需要高度精確的計算。計算機控制的導彈之所以能准確地擊中預定的目標,是與計算機的精確計算分不開的。一般計算機可以有十幾位甚至幾十位(二進制)有效數字,計算精度可由千分之幾到百萬分之幾,是任何計算工具所望塵莫及的。

邏輯運算能力強:

計算機不僅能進行精確計算,還具有邏輯運算功能,能對信息進行比較和判斷。計算機能把參加運算的數據、程序以及中間結果和最後結果保存起來,並能根據判斷的結果自動執行下一條指令以供用戶隨時調用。

存儲容量大:

計算機內部的存儲器具有記憶特性,可以存儲大量的信息,這些信息,不僅包括各類數據信息,還包括加工這些數據的程序。

自動化程度高:

由於計算機具有存儲記憶能力和邏輯判斷能力,所以人們可以將預先編好的程序組納入計算機內存,在程序控制下,計算機可以連續、自動地工作,不需要人的干預。

性價比高:

幾乎每家每戶都會有電腦,越來越普遍化、大眾化,21世紀電腦必將成為每家每戶不可缺少的電器之一。計算機發展很迅速,有台式的還有筆記本。

③ 計算機發展過程中經歷了哪幾個時代(年份)所用的電子器件分別是什麼

1、第1代:電子管數字機(1946—1958年),硬體方面,邏輯元件採用的是真空電子管,主存儲器採用汞延遲線、陰極射線示波管靜電存儲器、磁鼓、磁芯;外存儲器採用的是磁帶。軟體方面採用的是機器語言、匯編語言。應用領域以軍事和科學計算為主。

缺點是體積大、功耗高、可靠性差。速度慢(一般為每秒數千次至數萬次)、價格昂貴,但為以後的計算機發展奠定了基礎。

2、第2代:晶體管數字機(1958—1964年),軟體方面的操作系統、高級語言及其編譯程序應用領域以科學計算和事務處理為主,並開始進入工業控制領域。特點是體積縮小、能耗降低、可靠性提高、運算速度提高、性能比第1代計算機有很大的提高。

3、第3代:集成電路數字機(1964—1970年),硬體方面,邏輯元件採用中、小規模集成電路,主存儲器仍採用磁芯。軟體方面出現了分時操作系統以及結構化、規模化程序設計方法。特點是速度更快,而且可靠性有了顯著提高,價格進一步下降,產品走向了通用化、系列化和標准化等

4、第4代:大規模集成電路機(1970年至今),硬體方面,邏輯元件採用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LSI和VLSI)。軟體方面出現了資料庫管理系統、網路管理系統和面向對象語言等。1971年世界上第一台微處理器在美國矽谷誕生,開創了微型計算機的新時代。

(3)編譯程序出現的年代是第幾代擴展閱讀:

由於集成技術的發展,半導體晶元的集成度更高,每塊晶元可容納數萬乃至數百萬個晶體管,並且可以把運算器和控制器都集中在一個晶元上、從而出現了微處理器,並且可以用微處理器和大規模、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組裝成微型計算機,就是常說的微電腦或PC機。

微型計算機體積小,價格便宜,使用方便,但它的功能和運算速度已經達到甚至超過了過去的大型計算機。另一方面,利用大規模、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製造的各種邏輯晶元,已經製成了體積並不很大,但運算速度可達一億甚至幾十億次的巨型計算機。

④ 匯編語言出現在第幾代計算機

匯編語言出現在第二代計算機。

⑤ 按計算機的發展歷程,一般可分為幾代計算機的分代是以什麼為標准分代的

若按計算機所採用的微電子器件的發展,可以將電子計算機分成以下幾代。
(1)第一代計算機。第一代是電子管計算機時代(1946~1959年),運算速度慢,內存容量小,使用機器語言和匯編語言編寫程序。主要用於軍事和科研部門的科學計算。
(2)第二代計算機。第二代是晶體管計算機時代(1959~1964年),其主要特徵是採用晶體管作為開關元件,使計算機的可靠性得到提高,而且體積大大縮小,運算速度加快,其外部設備和軟體也越來越多,並且高級程序設計語言應運而生。
(3)第三代計算機。第三代計算機是小規模集成電路(Small Scale Integration,SSI)和中規模集成電路(Medium Scale Integration,MSI)計算機時代(1964~1975年),它是以集成電路作為基礎元件,這是微電子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的一大突破,並且有了操作系統。
(4)第四代計算機。第四代計算機是大規模集成電路(Large Scale Integration,LSI)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ion,VLSI)計算機時代(1975~1990年)。
(5)第五代計算機。第五代計算機是超大規模集成電路(Ultra Large Scale Integration,ULSI)計算機時代(1990~2005年),其主要標志有兩個:一個是單片集成電路規模達100萬個晶體管以上;另一個是超標量技術的成熟和廣泛應用。
(6)第六代計算機。第六代計算機(2005年以後)是極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單片集成電路規模可達一億到十億個晶體管。
希賽教育研究生院專家提示:在有些場合,將第四、第五、第六代計算機統稱為第四代計算機。

⑥ 編譯程序在第幾代計算機出現

編譯程序在第二代計算機出現。

⑦ 在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計算機時期,編寫程序時的主要使用的分別是、、、

第一代:單純的機器語言,就是以「0」和「1」的組合來指定指令和數據,這種語言對人而言,非常容易出錯、學習、編寫、改動、糾錯都很不容易。不過對機器而言,由於機器語言是對機器硬體進行直接訪問,所以運行效率非常高(那個時代的電腦按現在標准來講很原始,運行效率非常高是被迫的「優點」)。
第二代:匯編語言,相對機器語言,已經有簡單人類語言來標示指令或者數據,相對容易很多,不過,由這種語言對人而言,依然容易出錯、學習、編寫、改動、糾錯同樣不算容易。匯編語言同樣可以直接對機器硬體直接訪問,運行效率同樣非常高。
第三代:高級語言,相對機器語言,高級語言已經有幾乎是以人類語言來標示指令或者數據了( 例如各種BASIC(True basic、Qbasic、Virtual Basic等)、C、C++、PASCAL、FORTRAN、JAVA語言等等),重要的是,開發人員使用高級語言已經可以不用考慮特定的硬體特性,即真正實現了"硬體無關",相對容易很多,高級語言對人而言,得益於開發環境的完善(理論上,可以使用高級語言開發更友善界面的高級語言),所以容易學習、編寫、改動、糾錯也很容易。高級語言不能直接訪問機器硬體(需要用編譯器「翻譯」為機器語言來間接運行),運行效率相比前兩代計算機語言就沒有那麼高了,(幸運的是,現代的電腦硬體對開發人員來講可以算奢侈,計算機語言運行效率幾乎不是開發者要考慮的了)。
第四代:更高級的語言,高級語言進一步發展,就是目前我們都在使用的各種形形色色的計算機·語言了(例如:LISP、Prolog、CLIPS、OpenCyc、Fazzy、動態語言Python、PHP、Ruby、Lua等等。),這一代的計算機語言學習起來更為容易,有大量成熟穩定的函數、子程序、封裝對象可以直接引用,模塊化構架更為清晰,對硬體的適應性遠超於前三代計算機語言,而且這一代計算機語言重要的特點是,已經有一定的「智能化」。
http://..com/question/330085907.html?an=0&si=9

⑧ 在第二代計算機期間(1958-1964)內提出一個重要的系統軟體的概念是()

在第二代計算機期間(1958-1964)內提出一個重要的系統軟體的概念是操作系統。

操作系統是管理計算機硬體與軟體資源的計算機程序。操作系統需要處理如管理與配置內存、決定系統資源供需的優先次序、控制輸入設備與輸出設備、操作網路與管理文件系統等基本事務。操作系統也提供一個讓用戶與系統交互的操作界面。

最初的電腦沒有操作系統,人們通過各種按鈕來控制計算機,後來出現了匯編語言,操作人員通過有孔的紙帶將程序輸入電腦進行編譯。這些將語言內置的電腦只能由製作人員自己編寫程序來運行,不利於程序、設備的共用。為了解決這種問題,就出現了操作系統,這樣就很好實現了程序的共用,以及對計算機硬體資源的管理。

從20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出現了計算機操作系統。在美國1976年的時候就研製了DIGITAL RESEARCH軟體公司出8位的CP/M操作系統。這個系統允許用戶通過控制台的鍵盤對系統進行控制和管理,其主要功能是對文件信息進行管理,以實現其他設備文件或硬碟文件的自動存取。此後出現的一些8位操作系統多採用CP/M結構。

(8)編譯程序出現的年代是第幾代擴展閱讀:

各代計算機的特點及其變化:

(一)第一代(1949一1956)

特點:電子管計算機體系確立時代,器件採用其空電子管。

基本技術:提出程序存貯方式,採用二進制碼,考慮自動運算控制方式,發明變址寄存器,研製各種存貯器,確立程序設計概念等一系列計算機技術基礎。

(二)第二代(1956~1962)—1948年發明晶體管。

特點:確立輸入輸出控制時代,器件採用半導體晶體管。

基本技術:機器穩定性提高。磁芯存貯器和各種輔助存貯器使用更為發展。採用中斷觀念,主要矛盾逐步轉向軟設備。

(三)第三代(1962~70年代)

特點:採用集成電路(每個電路片有4一100個門)和軟設備系統化時代。

基本技術:以操作系就為中心,進行軟備系統化研究,成果之一即為分時系挽的研製,廣泛使用小型計算機。

(四)第四代(70年代開始)

特點:採用大面積集成電路(每個電路片有l,000個門以上),毫微秒操作速度及10億位存貯容量。硬設備和軟設備融合時代。

基本技術:硬設備不會有什麼革命性的技術發展,所利用的是標準的集成電路技術,只是強調機器在拮構,體制、計算技術的高度利用和程序設計技巧方面有所變化。

(五)第五代

特點:模擬人類視神經控制系擾。稱為「視感控器」或「空間電路計算機」。

基本技術:結構與功能和現有計算機概念完全不同,具有模擬——數字混合的機能,本身具有學習機理,能模仿人的視神經電路網工作。

⑨ 請問:世界上計算機分四代,是哪四代第一代,出生在哪年或哪裡

計算機發展史(一)
1945年,由美國生產了第一台全自動電子數字計算機「埃尼阿克」(英文縮寫詞是ENIAC,即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中文意思是電子數字積分器和計算器)。它是美國奧伯丁武器試驗場為了滿足計算彈道需要而研製成的。主要發明人是電氣工程師普雷斯波·埃克特(J. Prespen Eckert)和物理學家約翰·莫奇勒博士(John W. Mauchly)。這台計算機1946年2月交付使用,共服役9年。它採用電子管作為計算機的基本元件,每秒可進行5000次加減運算。它使用了18000隻電子管,10000隻電容,7000隻電阻,體積3000立方英尺,佔地170平方米,重量30噸,耗電140~150千瓦,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龐然大物」。

ENIAC機的問世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表明計算機時代的到來,在以後的40多年裡,計算機技術發展異常迅速,在人類科技史上還沒有一種學科可以與電子計算機的發展速度相提並論。

一、第一代(1946~1958):電子管數字計算機
計算機的邏輯元件採用電子管,主存儲器採用汞延遲線、磁鼓、磁芯;外存儲器採用磁帶;軟主要採用機器語言、匯編語言;應用以科學計算為主。其特點是體積大、耗電大、可靠性差、價格昂貴、維修復雜,但它奠定了以後計算機技術的基礎。

二、第二代(1958~1964):晶體管數字計算機
晶體管的發明推動了計算機的發展,邏輯元件採用了晶體管以後,計算機的體積大大縮小,耗電減少,可靠性提高,性能比第一代計算機有很大的提高。
主存儲器採用磁芯,外存儲器已開始使用更先進的磁碟;軟體有了很大發展,出現了各種各樣的高級語言及其編譯程序,還出現了以批處理為主的操作系統,應用以科學計算和各種事務處理為主,並開始用於工業控制。

三、第三代(1964~1971):集成電路數字計算機
20世紀60年代,計算機的邏輯元件採用小、中規模集成電路(SSI、MSI),計算機的體積更小型化、耗電量更少、可靠性更高,性能比第十代計算機又有了很大的提高,這時,小型機也蓬勃發展起來,應用領域日益擴大。
主存儲器仍採用磁芯,軟體逐漸完善,分時操作系統、會話式語言等多種高級語言都有新的發展。

四、第四代(1971年以後):大規模集成電路數字計算機
計算機的邏輯元件和主存儲器都採用了大規模集成電路(LSI)。所謂大規模集成電路是指在單片矽片上集成1000~2000個以上晶體管的集成電路,其集成度比中、小規模的集成電路提高了1~2個以上數量級。這時計算機發展到了微型化、耗電極少、可靠性很高的階段。大規模集成電路使軍事工業、空間技術、原子能技術得到發展,這些領域的蓬勃發展對計算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力地促進了計算機工業的空前大發展。隨著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的迅速發展,計算機除了向巨型機方向發展外,還朝著超小型機和微型機方向飛越前進。1971年末,世界上第一台微處理器和微型計算機在美國舊金山南部的矽谷應運而生,它開創了微型計算機的新時代。此後各種各樣的微處理器和微型計算機如雨後春筍般地研製出來,潮水般地湧向市場,成為當時首屈一指的暢銷品。這種勢頭直至今天仍然方興未艾。特別是IBM-PC系列機誕生以後,幾乎一統世界微型機市場,各種各樣的兼容機也相繼問世。

⑩ 計算機的發展經過了幾代是怎麼劃分的

一共經歷電子管數字機、晶體管數字機、集成電路數字機、大規模集成電路機四代。主要是從硬體、軟體更新來劃分。

1、第1代:電子管數字機(1946—1958年)。硬體方面,邏輯元件採用的是真空電子管,主存儲器採用汞延遲線、陰極射線示波管靜電存儲器、磁鼓、磁芯;

外存儲器採用的是磁帶。軟體方面採用的是機器語言、匯編語言。應用領域以軍事和科學計算為主。

2、第2代:晶體管數字機(1958—1964年)

硬體方面的操作系統、高級語言及其編譯程序應用領域以科學計算和事務處理為主,並開始進入工業控制領域。

3、第3代:集成電路數字機(1964—1970年)

硬體方面,邏輯元件採用中、小規模集成電路(MSI、SSI),主存儲器仍採用磁芯。軟體方面出現了分時操作系統以及結構化、規模化程序設計方法。

4、第4代:大規模集成電路機(1970年至今)

硬體方面,邏輯元件採用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LSI和VLSI)。軟體方面出現了資料庫管理系統、網路管理系統和面向對象語言等。1971年世界上第一台微處理器在美國矽谷誕生,開創了微型計算機的新時代。應用領域從科學計算、事務管理、過程式控制制逐步走向家庭。

(10)編譯程序出現的年代是第幾代擴展閱讀

1、運算速度快:計算機內部電路組成,可以高速准確地完成各種算術運算。當今計算機系統的運算速度已達到每秒萬億次,微機也可達每秒億次以上,使大量復雜的科學計算問題得以解決。

2、計算精確度高:科學技術的發展特別是尖端科學技術的發展,需要高度精確的計算。計算機控制的導彈之所以能准確地擊中預定的目標,是與計算機的精確計算分不開的。

3、邏輯運算能力強:計算機不僅能進行精確計算,還具有邏輯運算功能,能對信息進行比較和判斷。計算機能把參加運算的數據、程序以及中間結果和最後結果保存起來,並能根據判斷的結果自動執行下一條指令以供用戶隨時調用。

4、存儲容量大:計算機內部的存儲器具有記憶特性,可以存儲大量的信息,這些信息,不僅包括各類數據信息,還包括加工這些數據的程序。

5、自動化程度高:由於計算機具有存儲記憶能力和邏輯判斷能力,所以人們可以將預先編好的程序組納入計算機內存,在程序控制下,計算機可以連續、自動地工作,不需要人的干預。

6、性價比高:幾乎每家每戶都會有電腦,越來越普遍化、大眾化,21世紀電腦必將成為每家每戶不可缺少的電器之一。計算機發展很迅速,有台式的還有筆記本。

熱點內容
允許更新預編譯站點 發布:2024-04-25 06:32:53 瀏覽:678
如何獲取已經連上的網路密碼 發布:2024-04-25 06:27:48 瀏覽:465
python打開界面 發布:2024-04-25 06:27:44 瀏覽:666
java數組重復 發布:2024-04-25 06:27:40 瀏覽:826
同價位的安卓和蘋果哪個好 發布:2024-04-25 06:27:38 瀏覽:358
android通訊錄源碼 發布:2024-04-25 06:04:10 瀏覽:160
白平衡演算法 發布:2024-04-25 06:04:10 瀏覽:389
手機版如何下載gmc伺服器 發布:2024-04-25 05:56:30 瀏覽:171
哈夫曼c語言編譯 發布:2024-04-25 05:43:20 瀏覽:664
贖回清演算法 發布:2024-04-25 05:33:00 瀏覽: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