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三編程
⑴ 編程訓練的四種能力
階段一:無意識,無能力
約翰是一個年輕的網站開發者。他以前是一個法律科的學生,但是他認為他的錢途不在這方面,所以他眼睛一轉,做了轉行的決定。他曾經幫他的朋友修過計算機,而且很成功,所以他認為這方面應該都很容易。
他很快找的了一些能夠讓他學習這些工作的地方(當然,都是靠近他家的地方)。六個月後,他開始聲稱自己是個網站專家了,他的簡歷上已經列舉了不少編程語言、應用程序,以及開發平台。
約翰,實際上,是一個冷酷的「拷貝/粘貼」者。 他以為能夠成功的顯示一個windows提示框,就表示對Javascript已經掌握了。
PHP? 簡單:他成功的安裝了Wordpress。 Linux? 他從LiveCD上啟動了Ubuntu系統,他能夠搭建一個Apache負載均衡集群伺服器。 他的意識告訴他,他已經無所不知了。
問題就在於,約翰沒有意識到他可以學到更多的東西,所以他就簡單的停止學習了。他一直處在一個氣泡中,他經常訪問的在線論壇和郵件列表裡有很多人都非常客氣的告訴他,他的問題在於他膚淺的知識,但沒有人能捅破他的氣泡。 而且更悲哀的是,他在論壇里的能力值比你我加起來都高。約翰是無意識的無能力。
階段二:有意識的無能力
馬克是個數學老師。他在一個小鎮的大學里工作,他希望他的大學里能夠擁至少是五倍於現有數量的資料庫。 他知道在科技領域方面他的大學先對於其他研究機構落後很多,所以他決定自己動手去做這個工作。 他想建立一個在線平台,能在社團里共享他們的課程。
馬克是天生的邏輯型的思維。 他知道為了實現這個東西,他需要去做研究,搜集信息。他的搜索從維基網路開始,但最終在大量的瀏覽閱讀後他明白其實世界上已經有不少團隊對他的這種問題提供了開源方案。
他從那些工程中選擇了一個最能滿足他的需求的一個。 他開始著手閱讀在它的網站上找到的文檔和手冊,最後他把源程序下載下來。他的興奮狀態逐步退去,因為他看到了』資料庫連接錯誤』。他試了又試,不至三次的檢查他的每一步驟,還是不成功。馬克並不惱怒,因為他知道自己在這個領域並不是專家。
他開始轉向它郵件列表平台,在裡面,他用他所知道的(其實很少)最精確的語言描述了他的問題。他提醒每個人,他並不清楚他所做的這個東西,所以他希望能得到更多的文檔去閱讀,或人們給他提供這方面的提示。 他不需要等待很久就能得到解決方案,因為他採取了正確的方法。馬克是有意識的無能力。
階段三:有意識的有能力
自從阿德拿起他的第一本HTML書至今已經有兩年了。很顯然這是一條不歸路,對於阿德來說,每天思考的問題都是如何去提高自己喜愛的這個專業。
在他拿起第一本書幾個月後他得到了他第一個作為自由工作者的身份開發一個網站的工作,他投入了極大的熱情,不管這個工作的薪酬有多低,這個工作有多基礎 (甚至是對於他的水平)。
他深信一點:最好的學習的方式就是堅持不懈,屢戰屢敗,屢敗屢戰。 他經常去研究如何以最好的方式執行一個功能,因為他知道最好的代碼不是第一次就能獲得的。 他必須去優化代碼,他一遍又一遍的審查。 他一次又一次的修正。
之 後,他又給他自己寫了一個大概有30到40行的程序。 幾天之後,他忍不住感到失望,因為他在上網時發現了一段更省事的、而且更簡潔的程序,代碼行只有他的一半。
他渴望知道何時他才能輕松的寫出如此高質量的代碼。 然而,經過一段思考之後,他開始分析他自己的代碼。 他知道必須去重寫這些代碼,否則睡覺都不會安穩。 他不願意去拷貝粘貼它們。
阿德正走在成為一個優秀的專家的路上,但他不會給自己加上這個稱號,他願意去等。阿德是有意識的有能力。
階段四:無意識的有能力
這是編程水平的終極階段。 它不僅僅是知識積累的結果,更是一系列的邏輯規則在數年裡慢慢地刻印到一個人的腦海里的結果。
我們面對這樣的一個人時不得不由衷的佩服他對如此復雜的問題能更如此輕松的應對。 這種編程者看起來就像是能夠嗅出問題的解決方案,而不是思考出的。
優化的編寫,可維護的、安全性的程序,應用各種設計模式,使用正確的開發工具組合,這些會自動的在他的工作中體現出來。 這種人能夠輕松的使用多種語言在多種操作系統平台上工作。
⑵ 除PHP 外,馬克·扎克伯格還掌握哪些編程語言
從 電影 《社交網路》中來看:
1、馬克寫腳本爬取哈佛校園網里照片的用的是Perl;
2、他一個人實現了Facebook,自然HTML+CSS+Javascript也肯定會;
3、看他操作系統課程學得也不錯,自然匯編和C可能也會;
從真實來看:
1、他父親在他初中時就請人教他Basic了;
2、他高中寫過一個叫「Synapse Media Player」的播放器,你可以去研究下它是什麼語言寫的;
當然,他還會中文,哈哈。
⑶ 馬克·扎克伯格學的是什麼編程語言
呵呵。好學,那再好不過了。Facebook的創始人,Mark Zuckerberg 馬克·扎克伯格,6年級的時候就開始編程,希望你也能有所作為。
言歸正題,首先,我要告訴你的是,編程可以分為兩部分,一個是數據結構,另一個是編程時設計的演算法。,但是想寫出好程序,就很難,著名的計算機科學家N.Wirth出版的《數據結構+演算法=程序》一書指出,數據結構+演算法=程序。
然而,確切的說,學好學精一門語言並不是很難的,而各個語言有各自的特點。
在大學,C語言是大多數專業學習的計算機語言,而一些大型計算就不用它了。當然C++和Java用的還是比較廣泛的。
從調查中可以知道,學數學的專家不少一部分從事了計算機編程,因為他們有「先天」的優勢,他們懂得更多的數學知識。因此,如果你喜歡編程,那不要把數學落下,英語,呵呵,說難聽點,它比語言重要多了。
⑷ ht馬克三的外包裝是什麼樣的
鋼鐵俠馬克3外包裝是托尼史塔克根據銀色的馬克2加以改良、並加上亮眼紅金配色烤漆的鋼鐵裝,是在首部MCU電影《鋼鐵俠》中登場的正式版鋼鐵俠裝甲,被認為是最具代表性、人氣最高的款式之一,馬克3可動人偶高約17.5公分,全身可動來到48處,整體高度還原了紅金配色的搶眼盔甲與利落的線條感,護甲刻線、覆蓋在外裝甲下方的銀色機構細節都有考究的刻畫,並在雙眼、胸口反應爐位置搭載LED發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