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編程軟體 » mboot編譯失敗

mboot編譯失敗

發布時間: 2022-12-19 12:40:23

㈠ u-boot使用make編譯出現找不到dtc命令,如何解決啊

我在ubuntu14.04上編譯uboot時也遇到了這個問題,dtc是device-tree-compiler的縮寫,即設備樹編譯器,說明系統中沒有安裝這個編譯器,我用的是apt-get install device-tree-compiler安裝後就可以成功編譯了哈。

㈡ 編譯uboot出錯,怎麼解決,求助

這個是沒有指定架構和交叉編譯器造成的錯誤,解決的辦法有兩種: 以smdk2410為例: 第一種:先執行$ make smdk2410_config 然後執行 $ make ARCH=arm CROSS_COMPILE=arm-linux- 就不會出現上面的錯誤了。 第二種: 修改頂層目錄下的Makefile文件...

㈢ ubuntu中編譯內核總是失敗怎麼辦,跪求高手!!!

1. E文說:版本附加只能用小寫字母 或 +-

2. 先調用make defconfig 或者 make config 一路回車
(如果是lz自己的電腦,建議使用更新管理器更新內核)

㈣ 編譯uboot出錯,怎麼解決,求助

可能在 include/configs/mini2440.h中 有些宏定義(開關)沒有

㈤ ARM (UBOOT)編譯出錯問題

我以前用的是fedora12,我以為是系統問題(因為以前我也做過uboot編譯,沒有-rd
asm-arm/arch即可
意思就是強行刪除
不行聯系我635123374
嵌入式

㈥ uboot2010-09用arm-linux-gcc3.3.2編譯出現如下錯誤:請問該如何解決

1) 可以試試用arm-softfloat-linux-gnu和和arm-linux-gcc-3.4.5-glibc-2.3.62
2) 也可以改uboot的編譯選項把軟浮點去掉,位置可能在cpu/arm920t/config.mk或類似位置,把其中的-msoft-float去掉

㈦ linux u-boot編譯的時候出現的兩個錯誤,不明白啊,求幫忙

雖然我四級還是沒過,但是這個gcc: Command not found還是看得明白的。你不會看不懂吧。
而且u-boot的編譯一般是給嵌入式系統使用的吧,不知道你這個是不是。如果是的話,你的這個至少也應該是交叉編譯工具鏈的提示的吧。

㈧ 【求助】uboot編譯出錯 rm:無法刪除 "asm-arm/arch":是一個目錄

這個好辦,我遇到過這類問題,我估計這個Uboot並不是你下的源碼,而是用別人編譯好的你想重新編譯,在Uboot頂層有個mkconfig文件,你打開後在裡面所有rm後面都加上-r
比如源代碼是rm -d asm-arm/arch
改成 rm -rd asm-arm/arch即可 意思就是強行刪除 不行聯系我635123374

㈨ omap3530移植u-boot編譯出錯,出錯信息是這樣的。

查查編譯器設置,查查用的程序的版本和編譯器的版本是否一致。

㈩ 為什麼在ubuntu編譯下uboot時總是出錯

1.U-boot的使用:
ubuntu下基本只能用
kermit協議,進行串口通信了:
loadb
Ctrl+\,再按c,切換到C-kermit的命令行模式:
send
<文件路徑>,回車。
傳送完畢後,輸入c,回到U-boot串口界面。

若能和PC機ping成功,則可用tftp和nfs傳輸文件:
dhcp:使用
DHCP/TFTP 協議獲取文件
rarpboot :使用 RARP/TFTP 協議獲取文件
nfs:使用 NFS
協議獲取文件
tftpboot :使用 TFTP 協議獲取文件
bootp:使用 BOOTP/TFTP
協議獲取文件
以上命令的格式都為:指令 [目的 SDRAM 地址] [[主機 IP:]文件名]
注意:
要使用 dhcp、rarpboot 或 bootp 要路由器或 Host
支持的這些協議和服務。
如果沒有輸入[目的SDRAM 地址],系統就是用編譯時定義的CONFIG_SYS_LOAD_ADDR
在使用如果
tftpboot 和 nfs 命令沒有定義[主機 IP:],則使用 ENV 中的 serverip
其它命令必需定義[主機 IP:],否則使用提供動態 IP 服務的主機
IP。

Nand Flash
操作指令:
nand info
nand device [dev]
nand read addr off size
nand
write addr off size
nand write[.yaffs[1]] addr off size
nand erase [clean]
[off size]
nand bad
nand mp[.oob] off
nand scrub
nand markbad
off
nboot loadAddr dev offset

內存/寄存器操作指令:
nm [.b, .w, .l]
address
mm [.b, .w, .l] address
md [.b, .w, .l] address [# of
objects]
mw [.b, .w, .l] address value [count]
cp [.b, .w, .l] source
target count

Nor Flash 指令:
flinfo
(N)
md
protect
cp

USB 操作指令:
usb reset
usb
stop [f]
usb tree
usb info [dev]
usb storage
usb dev [dev]
usb
part [dev]
usb read addr blk# cnt
SD 卡(MMC)指令:
mmc init
mmc
device
FAT 文件系統指令:
fatinfo <interface>
<dev[:part]>
fatload <interface> <dev[:part]> <addr>
<filename> [bytes]
fatls <interface> <dev[:part]>
[directory]

系統引導指令:
boot 和 bootd 都是運行
ENV」bootcmd」中指定的指令
bootm [addr [arg ...]]

run 運行一個 ENV
定義的命令腳本
reset 重啟 CPU

使用 U-boot
將映像文件燒寫到板上的 Flash,一般步驟是:
(1)通過網路、串口、U盤、SD卡等方式將文件傳輸到SDRAM;
(2)使用 Nand
Flash 或 Nor Flash 相關的讀寫命令將 SDRAM 中的數據燒入 Flash。

內核的引導步驟如下:
(1)用
U-boot 的 mkimage 工具處理內核映像 zImage。
(2)通過網路、串口、U 盤、SD 卡等方式將處理過的內核映像傳輸到 SDRAM
的一定
位置(一般使用 0x30008000)
(3)然後使用」bootm"等內核引導命令來啟動內核。

2.U-boot在mini2440上的移植
在U-boot根目錄下:
vim Makefile
將 CROSS_COMPILE = arm-tekkaman-linux-gnueabi-
修改為CROSS_COMPILE = arm-linux-
make mini2440_config
make
注意:修改交叉編譯器一定要在make之前完成!
終於完成了U-boot
的移植。以前一直掐住瓶頸的問題,居然出在這里!
至此,總算完成了U-boot+內核+rootfs根文件系統等的移植,一個嵌入式系統搭建起來了。然而在這里,基本上只是拿了人家現成的代碼稍加修改而已,不值得沾沾自喜。接下來該在應用程序上進行開發了。

熱點內容
安卓jj比賽哪個版本有全記牌器 發布:2025-07-14 08:28:27 瀏覽:72
python腳本執行hive 發布:2025-07-14 08:26:24 瀏覽:488
媒體存儲可以刪除嗎 發布:2025-07-14 08:26:13 瀏覽:812
ios網易雲音樂上傳 發布:2025-07-14 08:16:58 瀏覽:392
榮耀8x可以用方舟編譯器嗎 發布:2025-07-14 08:09:49 瀏覽:277
雲伺服器商家怎麼購買 發布:2025-07-14 08:05:34 瀏覽:45
c語言convert函數 發布:2025-07-14 07:56:34 瀏覽:483
sql存儲過程列印 發布:2025-07-14 07:56:26 瀏覽:658
弄伺服器需要什麼語言 發布:2025-07-14 07:54:27 瀏覽:507
金土火的三才配置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7-14 07:51:21 瀏覽: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