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編程軟體 » 海豚圖的編程

海豚圖的編程

發布時間: 2022-12-26 11:53:32

1. 海豚波形圖

由信息知:海洋動物質量越大,其叫聲越是有力而低沉,故「有力」是指聲音的響度較大,「低沉」是指聲音的音調較低;
由圖象知:甲的振幅大,頻率低,故甲是質量大的藍鯨的叫聲的波形圖,相反乙是海豚的叫聲的波形圖.
故答案為:大;低;甲.

2. 想要一張用CAD畫的平面海豚圖,希望哪位高手能畫一張給我!謝謝

復制一張後用CAD慢慢繪制而成。

3. 哪位高手能用CAD畫一個平面海豚圖案,有個輪廓就行,QQ94508358 急啊!(小一點的,可以掛鑰匙上的那種

關鍵在於你是那個視角的視圖,俯視圖是重疊遮住了,是一直線,不會有,而其他視圖,如正視圖就有!

4. 海豚雙關圖 有幾只海豚急求……

一共八隻海豚,中間有魚拼成的海豚中還包含兩只海豚。最上方雲彩也是海豚

5. 帶海豚圖案的軟體名稱

攜程

6. 9海豚圖(男女親密圖)中的9隻海豚到底在哪

女的胳膊環起來的陰影部分有兩個
男的胳膊處陰影部分也就是女的腋窩處有兩個
女的腰部兩側陰影部分有兩個
女的兩腿中間陰影處有一個
女的左胸部下方陰影處有一個小的
女的左腿膝蓋窩(不知道是不是這樣叫)陰影處有一個,只有尾巴
數的時候最好按尾巴數
總共是九個,對不?

7. 幼兒園小班教案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一、活動目的:

1、學習「雞」、「青」「呱」等字的音,學習大聲地念兒歌。

2、學習運用形體動作和聲音模仿動物,初步了解動物的特徵。

二、活動准備:

准備畫有小雞、青蛙的圖片。

三、活動過程:

1、教師先扮演小雞或青蛙。用形體動作和聲音模仿小雞,請幼兒猜猜看,教師模仿的是什麼動物;再學青蛙的叫聲,請幼兒用形體動作「說出」答案。

2、指導幼兒念兒歌注意"嘰""呱"的發音練習,並鼓勵幼兒大聲念出來。

3、請幼兒學學兒歌裡面各種動物的動作,分組按教師給他看的動物圖卡表演該動物的特徵,哪組最快猜出的,就得一朵紅花。

4、帶幼兒念兒歌《你和我,我和你》。

5、幼兒邊念兒歌邊表演,自由結束。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慣用剪刀、棉簽、吸管等工具、材料利用一次性紙杯製作風車。

2.在製作中,鍛煉幼兒獨立構思、學會與他人合作。

3.培養廢物利用的良好品質和環保意識。

【活動准備】

1.一次性紙杯若干、幼兒剪刀、棉簽、吸管、水彩筆等

2.教師範例一個,製作步驟圖一組

【活動過程】

一、出示紙杯風車,激發幼兒製作風車的興趣。

1.提問:你們看,老師帶來一個好玩的風車,看看這風車是用什麼做的?

2.請幼兒玩一玩紙杯風車

3.小結:我們要善於發現周圍許多廢物都有再利用的價值。

二、教師示範講解製作紙杯風車的方法

1.小朋友任意挑選自己喜歡的紙杯,在紙杯上沿邊剪開。斜著向一側折,穿上棉線,一隻

吊式風車就做好了。

2.把紙杯從中間剪開,斜著剪開斜著折,中間插一根棉簽,棉簽插入吸管,紙杯風車就做

好了。

3.給紙杯花塗上漂亮的顏色,或者圖案,這樣你的風車就與眾不同了。

4.出示步驟圖,引導幼兒邊觀察步驟圖邊製作紙杯風車。

三、幼兒製作風車,教師巡迴指導

1.分發材料和工具,幼兒自製風車

2.能力弱的幼兒可以做吊式風車,能力強的幼兒可以做旋轉式風車

3.教師指導,幫助幼兒完成作品,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四、展示幼兒作品

1.將幼兒做好的吊式風車吊在活動室美工區內,

2.幼兒可以自由玩自己做好的紙杯風車,可以對著風車吹氣,也可以拿著風車快速向前跑,

這樣風車就可以轉動了。

五、活動評價

引導幼兒從美觀、牢固性、有創意等方面來評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

【延伸活動】

1.在美工區繼續投放工具與材料,製作紙杯風車。

2.將幼兒製作的紙杯風車布置在活動室內外,讓孩子體驗成功的喜悅。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洗手的重要性。

2、通過學念兒歌、找圖片,掌握洗手的正確方法。

3、知道洗手的重要性,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

4、知道一些保持身體各部位整潔衛生的方法。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活動准備:

自製蘋果寶寶圖片1個、洗手盆8個、肥皂若干、幼兒自己毛巾

活動過程:

一、歌曲《我是一個大蘋果》引出主題

1、幼兒唱歌曲《我是一個大蘋果》

教師:今天蘋果寶寶來和你們一起玩了(出示蘋果寶寶圖片),引導幼兒和蘋果寶寶打招呼。

2、老師提問剛才大蘋果怎麼說的?它喜歡什麼樣的寶寶?(小手干凈的寶寶)

3、怎樣讓自己的小手變干凈呢?

二、學習洗手、擦手的方法

1、根據孩子平時洗手經驗,先和孩子討論洗手的方法。

2、利用兒歌《洗手歌》學習洗手的步驟。

兒歌:卷捲袖,沖沖水,打打肥皂搓搓手,搓手心,搓手背,手指縫搓一搓大拇哥轉一轉,小手腕也要洗沖沖干凈甩甩手,再用毛巾擦擦手。

3、老師演示正確的洗手過程。

4、分組請幼兒練習洗手。

將幼兒分成三組(小貓組、小狗組、小兔組)要求:

(1)每個盆兩個小朋友

(2)甩手要將水甩在盆里

(3)用自己的毛巾擦手小結幼兒洗手過程,以大蘋果的口吻對於洗手認真的幼兒給與鼓勵。

活動反思:

通過這次活動,我感到個別幼兒雖然年齡小,比較頑皮,但是經過耐心的引導和自身的努力,完全可以形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另外,本節活動,理所當然的以為孩子一定會知道什麼時候該洗手,忽視這方面的引導。但其實小班的孩子,部分對家長過於依賴,沒養成這方面的習慣。以後應該在活動前對孩子的情況做全面的了解,這樣才可以更好的把握每次活動的目標和重難點。

小網路:手是人或其他靈長類動物臂前端的一部分。由五隻手指及手掌組成,主要是用來抓和握住東西,兩個手相互對稱,互為鏡像。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大膽地用語言描述海豚的特徵。

2.發揮想像力,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3.培養幼兒的觀察海豚和動手操作能力。

4.養成大膽用色、均勻塗色的良好習慣。

活動准備:

各種動態的海豚圖片,印花工具海豚,每組三盆(紅、綠、藍)不同顏色的紙泥、泥工板。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海豚,引出興趣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樣動物,猜猜是什麼?(出示海豚)你們喜歡它嗎?

2.你們在哪裡見到過海豚?(從顏色、形狀來引導)今天我們就來學做海豚,好嗎?

二、請小朋友先看看老師是怎麼做的

1.先把紙泥捏一捏,團一團,放進海豚的模具上。

2.紙泥放進海豚的模具上之後,用小手用力壓,把海豚填滿。

3.把泥工板放在模具上壓平,把多餘的紙泥拿掉放在盒子里。

4.把填滿的海豚在太陽底下曬,曬幹了,在拿出來,這樣就完成了。

三、小朋友自己來學做海豚

四、作品欣賞。

請小朋友把做好的海豚放到中間的桌上來,讓大家都來參觀

五、評講幼兒作品

1.從顏色上看:多漂亮的海豚呀!有紅色、綠色、藍色……

2.從形狀上看:這些海豚多美呀!

3.從數量上看:小朋友都很能幹,做出了這么多的海豚,真棒!

教學反思

美術活動需要教師的講解與示範,激發孩子的興趣,但也需要幼兒積極的想像。本節活動中用圓為主題介紹海豚的基本結構,使枯燥的演示變得有趣,使技能成為情景的一個部分,讓幼兒充滿想像,從中也滲透了禮貌教育。本節課也有不足的地方,有些孩子沒有跟著老師做,沒主動參加到活動中來。

小網路:海豚是與鯨和鼠海豚密切相關的水生哺乳動物,大約於1千萬年前的中新世進化而成,廣泛生活在大陸架附近的淺海里,偶見於淡水之中。主要以魚類和軟體動物為食。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畫面內容,感知各種腳印的特點,積極運用語言進行表達。

2.初步了解故事內容,感受情節的有趣和神秘。

活動准備

繪本PPT《誰的腳印》小貓腳印、小鳥腳印、大象腳印、鞋印圖片各一張。

活動過程

一、引題

師:小朋友看,這是誰?(小姑娘)

師:她的名字叫丁丁,她在房間的地板上發現了一個奇怪的腳印,你們猜猜,這個腳印究竟會是誰的呢?(幼.....讓幼兒自己看看鞋印,感知人類的腳印的特點)

二、師幼共同閱讀,了解故事情節

(一)丁丁尋找腳印主人

1.丁丁在房間里發現了奇怪的腳印她會怎麼想呢?

小結:丁丁帶著疑惑的心情去尋找,看看究竟是誰的腳印。

2.小姑娘遇到小貓

鼓勵幼兒大膽想像小貓腳印像什麼。

師:房間的腳印是小貓的嗎?(不是)你們覺得小貓的腳印長什麼樣的,像什麼呢?(……)

小結:原來房間里的腳印不是小貓的,小貓的腳印是圓圓的。

3.丁丁遇到小鳥

引導幼兒觀察想像小鳥的腳印像什麼。

師:你們覺得丁丁會怎麼問小鳥呢, (請幼兒學說語句「你去過我的房間嗎,那兒有個長長的腳印」)

師:那我們一起來問問小鳥吧。

(幼兒自由想像描述大象的腳印怎麼樣的)

(小結:是的,小鳥的腳印像XX 一樣尖尖的細細的。)

師:原來房間的腳印也不是小鳥的。

小姑娘沒有找到腳印的主人,小姑娘心裡會怎麼樣?(傷心、失望。)

4.丁丁遇到大象。

鼓勵幼兒大膽地說一說丁丁會怎麼問大象嗎? (集體學問:你去過我的房間嗎?那兒有個長長的腳印。)

師:大象的身體大大的寬寬的,那它的腳印會是怎麼樣的呢?

(幼兒自由想像描述大象的腳印怎麼樣的)

小結:原來大象的腳印是又寬又大的,房間里的腳印也不是大象的。

5.腳印不一樣。

分別出示小貓腳印的圖片、小鳥腳印的圖片、大象腳印的圖片、鞋印。

(幼兒自由觀察動物的腳印特點)

師:原來動物腳印和人類的腳印是不一樣的呢。

(二)丁丁找到腳印的主人

1.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上小姑娘的姿態感受她難過的情緒。(請個別幼兒模仿小姑娘的動作。)

2.幼兒想像、表達小姑娘開心的原因,感受小姑娘的情感變化。

3.引導幼兒觀察比較鞋子和鞋印的相似度。

小結:原來丁丁房間的地板上的腳印,是自己鞋子的鞋印,找到答案的丁丁變得非常開心,(播放PPT12)瞧,她正抱著小狗在開心的大笑呢!

三、觀察封面,引出故事的題目

師:小朋友記得丁丁在尋找腳印的過程中遇到了誰?教師揭示故事的名字。

四、結束

這個有趣的故事有個好聽的名字——《誰的腳印》,小朋友回家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分享這本書。

活動反思:

今天我上的是小班語言活動《誰的腳印》,這堂課主要是讓幼兒感知各種腳印的差異,並用語言進行表達。這個故事能幫助幼兒了解腳印有各種形狀。有趣的腳印能夠激發幼兒探究的慾望。在活動中,我鼓勵幼兒仔細觀察,激發幼兒的想像力。在幼兒觀察腳印的差異這一環節,讓幼兒看並猜是誰的腳印這一重點中,幼兒的想像力發揮的不夠,以後要多鍛煉他們的想像能力,這是我們班大部分幼兒的一個缺點,在以後的工作中要加強練習這一方面。在這個活動中還存在著許多的不足之處,比如:在描述動物腳印的特徵時,大部分幼兒都沒有自己的見解,往往是別人說什麼我也說什麼,盡管我說了要發表不同的意見,可還是沒有多大的效果。對於小班幼兒來說,他們的想像力不夠,所以在讓幼兒觀察動物的腳印長的像什麼時,他們回答的不是很好。

我上的這節課程中,重難點沒有把握好,上的太過表面,沒有深入,沒有從幼兒想像力出發。沒有讓幼兒感知各種腳印的特點,積極運用語言進行表達。還有語言不夠簡練,以至於到後半節課程中,提得問題是重復又重復。由於有點緊張,導致課上我的語言組織亂碼了,牛頭不對馬尾的。上課的語調沒有高低起伏,感覺平平的。我將吸取本次評課老師所給的意見,努力把我的不足之處改善。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目標:

1、增進對媽媽的感情。

2、練習聽信號向指定方向走。

3、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4、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准備:

紙花或野花若干(數目與幼兒人數相等),小籃一隻。

玩法:

幼兒排成一列橫隊(分成二三組),站在場地一邊,每人手拿一朵花。教師扮媽媽,手提小籃站在場地中央。

游戲開始,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念兒歌:「大紅花,真美麗,紅花獻給好媽媽。」當教師說請第幾組小朋友先獻花時,那一組幼兒拿花向教師走去,把花輕輕放進小籃,走回原位站好。其他組幼兒繼續依次進行。最後「媽媽」舉起小籃說:「謝謝孩子們。」游戲結束。游戲可反復進行,紅花可送給小朋友的媽媽或動物媽媽,增加游戲的興趣。

小網路:花卉,具有觀賞價值的草本植物,是用來欣賞的植物的統稱,喜陽且耐寒,具有繁殖功能的短枝,有許多種類。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知道「三·八」節是婦女節,是媽媽、老師等所有女人的節日,體會她們的辛苦,激發幼兒愛老師的情感。

2、要求幼兒安靜傾聽同伴談話,不隨便插嘴,能從同伴與教師的談話中學習新的談話經驗。

3、使幼兒了解教師對小朋友的愛,培養幼兒愛老師的情感。

教學准備:

1、觀察過保育老師的工作。

2、學會兒歌「老師,我愛你。」

教學過程:

1、創設談話情境,引出談話話題。

(1)今天是什麼節日?(三八婦女節)。三八婦女節是誰的節日?(媽媽、老師等等)。你會對她們說什麼?

(2)幼兒自由談論,老師的'節日,你會怎麼做?會為老師做些什麼?說些什麼?

(3)教師採用語言創設情境的方式,向幼兒提出話題:「小朋友,在幼兒園里,是誰照顧你的,教你們學本領的?老師是怎樣照顧你們的?教你們學了哪些本領?」

2、引導幼兒圍繞 話題自由交談。 幼兒根據教師提出的話題,與旁邊同伴自由交談,亦可讓幼兒自由結伴進行交談。教師輪流參與幼兒的談話,提醒他們輕聲講話,不影響別人,要求幼兒認真聽別人說話,不隨便插嘴,能從別人的談話中,學到好的談話經驗。提示幼兒圍繞「教師的工作」這一話題交談,不扯別的話題。了解幼兒的談話內容,為組織幼兒集體談話做准備。

3、引導幼兒拓展談話范圍。

(1) 在幼兒自由交談的基礎上,組織幼兒集體談話,重點圍繞「你喜歡老師嘛?你最喜歡老師什麼?」這兩個話題討論。請幾名幼兒在集體面前表達自己的見解,鼓勵幼兒用普通話談話,講話聲音響亮。

(2) 接著,教師可用提問的方式,進一步拓展談話話題,建議提這樣的問題:老師和媽媽什麼地方是一樣的?什麼地方不一樣?小朋友可以怎樣幫助老師?可先讓幼兒與同伴自由交談,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教師注意傾聽,發現某些講的好的語句。可在幼兒面前重復一遍。幫助幼兒加深印象,以利於他們學習。

(3) 教師小結談話內容,引導幼兒體會老師對小朋友的愛,教育幼兒要聽老師的話,要尊敬老師,最後,集體念兒歌「老師,我愛你」。結束活動。

效果分析:

三八節是阿姨、老師、媽媽、奶奶的節日,孩子們知道有這么一個節日的存在,但是由於這個節日不是自己的,所以印象不深。個別幾個能力強的幼兒領悟性快,個別幼兒要說上好幾遍他才知道,總的來說,三八婦女節在孩子的生活中還是缺少感性經驗的。什麼是婦女,孩子根本理解不透徹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知道常見水果的食用方式。

2、學習兒歌並嘗試編出新句子。

3、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理解歌曲意境。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准備

1、「兒歌」;《吃水果》;

2、香蕉、甘蔗、橙子、楊桃等水果圖片及各種水果實物,如香蕉、葡萄、哈密瓜、橘子、香瓜、蘋果、梨、水果刀等。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說一說水果的吃法。

1、你們平時有吃過什麼水果呢?咦!看這是什麼水果呢?對了香蕉,那你們平時是怎麼吃香蕉呢?我請一個小朋友來跟大家分享下他平時是怎麼吃香蕉?你們都說的很好,那我們在來看一看,那個水果寶寶也來了,哦!甘蔗寶寶也來了,那你們跟它熟悉不,平時你們是怎麼吃呢?誰來表演一下,哦!你們表演的可真好哦!再來看一看楊桃寶寶也來了,那你們覺得你們吃楊桃的時候是怎麼吃呢?(請幼兒說一說它們的吃法。)

2、對了剛才你們都說出了你們吃你們熟悉水果的方法,那現在林老師也來吃一吃跟你們一樣的水果,瞧一瞧我們用的方法一樣嗎?我吃起香蕉來,拿起了香蕉先把香蕉的衣服脫了起來,剝起了皮,它的衣服就脫起來了,我來吃一吃甘蔗,把甘蔗皮給啃起來,我吃起了橙子把它切一切,吃起來比較容易多,我吃起了楊桃來擠一擠多快啊!

3、現在林老師也讓你們自己來吃一吃,等下跟大家一起分享你們的感受。

二、學一學水果的兒歌。

1、今天林老師的大手給你們帶來了一首手指謠,我們來聽一聽裡面有什麼呢?

2、現在也請你們能乾的小手也來學一學,小手動起來,那小嘴巴用好聽的聲音來念一念這首手指謠。

三、編一編水果的兒歌。

1、林老師也給你們准備了不同的水果,請你們根據你們自己的經驗說一說要用什麼辦法來吃這些水果。

2、請你們你們按照吃的方法給水果寶寶進行分類。

3、我們來表演一個小小游戲,現在請你們去找你們自己的好朋友,找好了好朋友,我們要來幫水果寶寶在起個好聽的名字,進行仿編歌謠。

四、大家一起吃水果。

等一下林老師請你們吃水果。那在吃水果之前請你們先去洗小手,在把袖子捲起來,幫一幫林老師把水果洗干凈。你們吃到有皮或者有籽的水果就把皮或者籽扔到垃圾桶。

活動延伸

美工區:提供各種水果圖片,讓幼兒開展塗色練習。

8. 洗衣液瓶子做花盆海豚圖案製作方法

1,首先在空的洗衣液瓶子中,用筆在瓶子上畫出相對的圖形。

9. mysql 有個工具叫撒忘了名字,安裝後左面上有個海豚樣子的圖標

是叫:Workbench
Mysql官方的一個圖形管理工具,支持資料庫的創建、設計、遷移、備份、導出、導入等功能,支持windows、linux、mac主流的操作系統,使用起來非常的棒。

10. 幼兒園小班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准備好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求異、好奇是兒童的重要的心理特點之一。一成不變的繪畫材料,會使孩子們感覺到索然無味。在美術活動中,我們通常使用的繪畫工具都是油畫棒、水彩筆等,繪畫形式單一,幼兒缺乏對多種繪畫工具交替組合運用的能力,畫面單調。因此,應運用多種繪畫工具,使孩子產生畫畫玩玩的心理,培養孩子對繪畫活動的興趣。

棉簽畫,是本學期我們班級的特色活動。小小的棉簽,在孩子的手中成了繪畫工具,創作出富有童趣的作品。在本活動中,我為孩子創設了一個故事情境,讓孩子帶著興趣愉快地參與整個美術活動,激發他們對繪畫活動的樂趣。

活動目標:

1.在創設的故事情境中,觀察範例,復習對一些裝飾線條的認識。

2.正確使用棉簽,學慣用簡單的線條圖形裝飾小魚的身體。

3.激發參與繪畫活動的興趣,發展想像力。

活動准備:

1.知識經驗准備:已經認識一些簡單線條和圖形。已初步欣賞過音樂《水族館》。

2、物質准備:範例,幼兒操作材料,顏料,棉簽,音樂《水族館》

活動過程:

一、創設故事情境,觀察了解裝飾小魚的方法。

1.欣賞音樂《水族館》

教師:小朋友聽,誰來了?

2.創設情境教師: 在一個碧水盪漾的池塘里,柔軟的水草在水底搖擺著。一群快樂的小魚游來了。小魚今天穿的衣服可真漂亮,我們來看看它們的新衣服是什麼樣的?

3.觀察範例,鞏固復習對一些線條和圖形的認識。

4. 教師:原來,今天小魚穿那麼漂亮的衣服想去干什麼呢?原來小魚們要去參加一個快樂的聚會。可還有很多小魚都沒有自己的新衣服,讓我們來幫助小魚。用棉簽給小魚換上一件美麗的新衣。

二、講解作畫要求,學習使用棉簽裝飾小魚。

1.講解要求2.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三、展示幼兒作品,分享交流。

1.將幼兒作品展示在背景圖上。

2.評價作品。

教師:我們一起來找一找,哪條小魚的衣服最漂亮?(重點鼓勵由自己想像,獨特創作的幼兒)3.聽音樂,一起游戲。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認識小白兔的外形特徵,了解小白兔的生活習性。

2、願意親近小白兔,喜歡小白兔。

3、提高動作的協調性與靈敏性。

4、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活動准備】

1、一對小白兔及小白兔愛吃的食物。

2、小白兔頭飾每人一個、竹籃一個、木頭一塊、玩具小白兔一隻。

3、兔寶寶的圖片。

4、呼啦圈做的山洞。

5、音樂《拔蘿卜》。

【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談話,講講小白兔的外形特徵。

1.出示玩具小白兔,引起孩子們的興趣。

師:寶貝們,今天咱們班來了一位小客人,我們歡迎它出來吧——它是誰啊?(出示玩具小白兔)你們喜歡小白兔嗎?那你們見過真的小白兔嗎?誰能告訴老師真的小白兔長的什麼樣子?

幼兒根據已有經驗講述小白兔的外形特徵。

2.出示真的小白兔,讓幼兒觀察它的外形特徵並講講它的生活習性。

師:寶貝們說了這么多,想不想看看真的小白兔長的什麼樣——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分別介紹小白兔白白的絨毛、長長的耳朵、紅紅的眼睛、三瓣嘴、短短的尾巴、四條腿。

師:為什麼小白兔跑的那麼快?(幼兒根據想像自由回答)

小結:因為小白兔的兩條前腿短,兩條後腿長,它的後腿肌肉發達,所以跑起來特別快。

師:(兔籠里有一塊木頭)小朋友猜一猜老師為什麼在兔籠里放了一塊木頭?(幼兒根據想像自由回答)

小結:木頭是給小白兔磨牙用的,因為小白兔的門牙長的特別快,需要經常磨牙,如果不磨就會長的很長很長,把小白兔的'嘴給封住了,就不能吃東西,慢慢的就會被餓死了,只有經常磨牙,它的牙齒才不會長長,這樣吃起東西來才會香香的。

3.簡單介紹小白兔的生長過程,請幼兒說說小白兔愛吃哪些食物。

師:兔媽媽生了一窩可愛的兔寶寶,你們見過剛出生的兔寶寶嗎?(幼兒根據已有經驗說說兔寶寶的樣子)。

放圖片(兔寶寶的照片)讓幼兒觀察兔寶寶的外形特徵,老師講解。

師:兔寶寶長大了,它喜歡吃什麼食物啊?(幼兒根據已有經驗回答)

二、請幼兒喂喂小白兔,模仿小白兔的動作。

師:老師准備了很多小白兔愛吃的食物,誰想來喂一喂小白兔啊?(請幼兒喂喂小白兔)

小白兔吃的真香啊!可是老師准備的食物都讓小白兔吃完了,到明天小白兔沒有東西吃該餓肚子了,怎麼辦啊?(幼兒想辦法)

老師這兒有一個好辦法,我們去菜地拔蘿卜給小白兔吃好不好?現在老師扮兔媽媽,你們扮兔寶寶,我們一起去菜地拔蘿卜了!(和幼兒一起學小白兔跳)

一邊跳著一邊說兒歌:「小白兔,白又白,兩只耳朵豎起來,愛吃蘿卜愛吃菜,蹦蹦跳跳真可愛。」(設障礙物山洞)

寶寶們,要過山洞了。跟著媽媽一起爬過山洞吧。菜地到了,寶貝們,去拔蘿卜吧!(孩子們拔蘿卜時,放音樂《拔蘿卜》)

師:寶寶們真厲害,拔了這么多蘿卜,讓我們回家把蘿卜洗干凈,明天再來喂小白兔吧。寶貝們,跟著媽媽回家嘍!

【活動反思】

我感覺本次活動設計符合我班幼兒年齡特點.,整個活動,我圍繞目標,層層遞進,特別關注活動中細節的把握,致使孩子們在老師的引導下參與活動熱情高漲。在活動的最後一個環節,孩子們模仿小白兔去菜地拔蘿卜的過程中,有幾名幼兒在活動室來回跑,「孩子們,外面危險,快到媽媽身邊來」老師的一句話把所有孩子的目光吸引過來,起到了很好的引導作用。我覺得,教學細節的把握就決定著教學活動的成敗,願我們做幼兒教師的都來關注教學、把握細節,孩子們將會收獲更多。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漱口的方法,懂得餐後漱口的重要性。

2、知道漱口是為了保護牙齒。

3、能積極參與互動。

4、能夠將自己好的行為習慣傳遞給身邊的人。

5、初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活動准備】

嘟嘟熊、奧利奧餅干、盤子、大牙蟲圖片、鏡子、幼兒每人一個小杯子、水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興趣:嘟嘟熊要邀請小朋友去他家做客。

(二)懂得漱口的重要性。

1、今天是嘟嘟熊的生日,嘟嘟熊請小朋友吃奧利奧餅干。

導語:奧利奧餅干是黑的,牙齒會變黑嗎?

2、嘟嘟熊家有鏡子,我們一起來看看牙齒會變黑嗎?

提問:牙齒上怎麼會有黑黑的東西?是什麼呢?如果不把奧利奧餅干從牙齒上趕走,時間一長牙齒會不會生病呢?

3、嘟嘟熊牙痛表演,這時大牙蟲出現。

4、討論:嘟嘟熊多難受呀!你們喜歡大牙蟲嗎?

教師:你們牙齒上也有奧利奧餅干,時間長了也會長出大牙蟲,我們趕快想個辦法趕走它!

教師小結:牙齒上有臟東西可以用牙刷刷牙,也可以用漱口的方法,可是幼兒園沒有牙刷,就讓我們來漱口吧!你們會漱口嗎?

(三)學習正確漱口的方法。

1、幼兒自由嘗試漱口,教師觀察。

2、教師演示:手拿小杯子,喝口清清水,抬起頭,閉起嘴,咕嚕咕嚕吐出水。

3、幼兒邊念兒歌邊學習正確漱口的方法。(空手模仿)

4、請個別幼兒示範。

5、幼兒集體模仿漱口動作。

教師提醒幼兒:水喝到嘴裡馬上就吐出來,可不行,應該讓水在嘴裡上上下下沖洗幾次,才能把臟東西沖走。

6、漱口:幼兒拿好杯子喝水漱口,吐在水池裡。

7、照鏡子看看誰的牙齒最干凈。

(四)初步形成飯後漱口的意識。

引導語:小朋友們學會了漱口的方法,就能保護你們的牙齒,在幼兒園中什麼時候漱口呢?

教師小結:我們吃完飯一定要漱口,不然大牙蟲就出現了。

活動結束

1、評價

2、總結

小網路:漱口是利用液體含漱從而清潔口腔的方法。通過漱口可清除食物殘渣和部分松動的軟垢,以及口腔內容易藉助含漱力量而被清除的污物和異味。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目標

1.能說出自己喜愛的物品的名稱,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愛的寶貝。

2.能表達自己的喜愛之情,並與他人分享自己喜愛的物品。

准備

1.請家長與孩子協商,幫助孩子選一件最喜愛的物品以及與之相關的生活照片。有條件的家庭可以給孩子和他的小寶貝合影。

2.把幼兒帶來的照片一一貼在紙上,製作成《我們的寶貝》一書。

3.教師帶2―3件自己喜愛的物品,准備一段溫馨的音樂。請每個幼兒把自己的寶貝放在教師擺放好的椅子上,做好帶寶寶一起活動的准備。

過程

1.說說自己的寶貝。

――請幼兒抱著自己的寶貝坐在位子上輪流說說:最愛的寶貝是什麼?為什麼喜歡它?

――教師與幼兒逐一翻看《我們的寶貝》,凡是翻到某一幼兒的寶貝時,該幼兒便站起來響亮地說:「這是我的寶貝。」

2.猜猜老師的寶貝。

――你們都有自己的寶貝,老師也有,你們想知道嗎?

――教師出示2―3件喜愛的物品與幼兒分享,最後告訴幼兒:「老師最喜歡的寶貝就是你們。」

――在溫馨的音樂聲中,教師逐一擁抱幼兒並說:「你是我的寶貝。」

3.照顧好自己的寶貝。

――今天你要帶著寶貝在幼兒園里過一天,要好好照顧它呀!

――教師注意觀察幼兒是如何照顧寶貝的,及時肯定幼兒初步的自理行為。

建議

1.不少幼兒在家都有自己喜愛的玩具或物品,這些寶貝寄託著孩子的依戀之情,讓幼兒帶寶貝上幼兒園對穩定情緒有著積極的作用。教師還可利用這一時機了解幼兒的依戀物,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2.在活動當天,教師應與幼兒個別交談有關寶貝的事情,並表現出對寶貝的認同感和喜愛之情。

3.可將《我們的寶貝》一書放在區角,供幼兒自由翻閱、交流。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正確的坐姿及傳書、收書、劃指的方法。

2。引導幼兒初步對文字的興趣。

3。理解兒歌:幼兒園里真快樂。

4。認讀:哥哥、姐姐。

二、活動准備

1。《幼兒聽讀游戲識字》第一冊(人手一本)、錄音機、磁帶。

2。字條「跟讀」、「手指字、耳朵聽、眼睛看書讀出聲」、「手指字、耳朵聽、眼睛看書不出聲」。

3。《幼兒園里真快樂》的大範例。

4。「哥哥」「姐姐」大字卡各一張,小字卡若干張。

三、活動過程

1。常規訓練:

(1)復習1—6課重點字、詞。

(2)聽音樂傳書,跟讀1—6課。

2。學習兒歌:

(1)觀看大班兩位小朋友的情景表演《幼兒園里真快樂》。

(2)出示掛圖及大範例,幫助幼兒理解兒歌。

(3)欣賞兒歌。

(4)跟讀兒歌。

(5)聽音樂收書。

(6)認讀「哥哥」、「姐姐」。

3。送字卡:

每位幼兒從椅子底下拿出字卡說說你拿到什麼字卡,並把相應的字卡送給哥哥、姐姐,並能說禮貌用語「哥哥好」「姐姐好」。

4。游戲:「摘星星」。

四、區角活動

動動腦:4以內的數量

巧巧手:拓印花、幫娃娃穿衣穿襪

變變變:我讓小花轉起來

小舞台:唱一唱、跳一跳

說說認:幫動物找家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大膽地用語言描述海豚的特徵。

2.發揮想像力,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3.培養幼兒的觀察海豚和動手操作能力。

4.養成大膽用色、均勻塗色的良好習慣。

活動准備:

各種動態的海豚圖片,印花工具海豚,每組三盆(紅、綠、藍)不同顏色的紙泥、泥工板。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海豚,引出興趣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樣動物,猜猜是什麼?(出示海豚)你們喜歡它嗎?

2.你們在哪裡見到過海豚?(從顏色、形狀來引導)今天我們就來學做海豚,好嗎?

二、請小朋友先看看老師是怎麼做的

1.先把紙泥捏一捏,團一團,放進海豚的模具上。

2.紙泥放進海豚的模具上之後,用小手用力壓,把海豚填滿。

3.把泥工板放在模具上壓平,把多餘的紙泥拿掉放在盒子里。

4.把填滿的海豚在太陽底下曬,曬幹了,在拿出來,這樣就完成了。

三、小朋友自己來學做海豚

四、作品欣賞。

請小朋友把做好的海豚放到中間的桌上來,讓大家都來參觀

五、評講幼兒作品

1.從顏色上看:多漂亮的海豚呀!有紅色、綠色、藍色……

2.從形狀上看:這些海豚多美呀!

3.從數量上看:小朋友都很能幹,做出了這么多的海豚,真棒!

教學反思

美術活動需要教師的講解與示範,激發孩子的興趣,但也需要幼兒積極的想像。本節活動中用圓為主題介紹海豚的基本結構,使枯燥的演示變得有趣,使技能成為情景的一個部分,讓幼兒充滿想像,從中也滲透了禮貌教育。本節課也有不足的地方,有些孩子沒有跟著老師做,沒主動參加到活動中來。

小網路:海豚是與鯨和鼠海豚密切相關的水生哺乳動物,大約於1千萬年前的中新世進化而成,廣泛生活在大陸架附近的淺海里,偶見於淡水之中。主要以魚類和軟體動物為食。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對各種各樣的動物充滿了興趣,繪本《長長的……》出現的動物可謂是五花八門,像是來到了動物園,滿足了幼兒的興趣。作者在繪畫時採用跨頁設計,對所有"長長的"東西都加以適度的誇張,正好迎合了小朋友喜歡誇張的天性,讓孩子們在快樂的閱讀中了解更多的知識,掌握正確的翻書方法,從而更加喜歡繪本。

活動目標:

1、通過閱讀理解"長"的概念。

2、觀察畫面並大膽想像,說出長的東西的用處。

3、能一頁一頁翻書,初步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活動重點:讓幼兒觀察動物中的"長長的"。

活動難點:觀察畫面說出長的東西的用處。

活動准備:大圖書一本,繪本PPT,人手一本繪本。

活動過程:

一、觀看繪本封面,引導幼兒描述與聯想。

1、教師出示繪本封面並提問:封面上是誰?我們和小猴子打個招呼吧!

小猴子有長長的什麼?(學說:小猴子的尾巴長長的。)小猴子在玩什麼游戲?(小猴子在樹上盪鞦韆)(評析:和小猴子打招呼,將幼兒的興趣自然地帶入到活動中,通過觀察小猴長長的尾巴,小朋友對"長長的"有了深刻的印象。)2、師:你知道還有哪些小動物身上有長長的地方?

3、師:這些小動物就藏在這本大圖書裡面,它們都有長長的地方,長長的地方有什麼用處呢?我們一一看。

二、共同閱讀大書至第5頁。

1、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第2至第3頁,完整回答問題。

師:你看到誰啦?(我看到了大象)它有什麼地方是長長的?(大象的鼻子長長的,用雙臂甩甩學做大象長長的鼻子)它的長鼻子有什麼用處呢?(長鼻子可以曬衣服)(評析:我請小朋友做簡單的肢體動作,直接具體的感知這個"長長的"概念。)2、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第4至第5頁,完整回答問題。

師:誰願意再來幫我翻一頁?(請一個小朋友來翻大書,其餘小朋友一起來說說翻書的小兒歌"拇指食指靠靠緊,變成一個小嘴巴,咬住書的右下角,輕輕輕輕翻過來。")師:你看到什麼了?(我看到了鱷魚,還有小蝸牛)師:鱷魚的哪裡很長?(它的身體很長,站起來手臂往上伸)學說:"鱷魚的身體長長的"。

師:它的身體變成什麼啦?(它的身體變成了一座橋)(評析:為了培養幼兒良好的看書習慣,我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了"翻書小兒歌",讓他們基本掌握正確的看書方法。)三、自主閱讀小書1、提出要求:這本書寶寶裡面還藏著許多小動物,它們都有長長的地方,小朋友們自己去書里找一找吧!翻書的時候可以輕輕地念翻書兒歌。

2、幼兒自主閱讀3分鍾左右,教師個別指導。

四、集中交流。

1、師:你看到了誰?它的哪裡很長?(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尋找相應的書頁)2、幼兒講述第14 至第15頁,提問:

師:小朋友猜一猜這是誰?(老師介紹這種動物叫食蟻獸,它有長長的舌頭,)食蟻獸長長的舌頭能幹什麼?(能伸進地洞里吃螞蟻)3、幼兒講述第16至第17頁,師:這種魚叫飛魚,飛魚有長長的什麼?(飛魚有長長的背鰭)長長的背鰭可以干什麼?(可以飛躍海面)4、幼兒講述第20至第21頁,師:咦!企鵝身上沒有長長的,但是它們也來了,小朋友找一找有沒有新的發現?(企鵝排成了長長的隊伍)(評析:小朋友能夠非常積極地說己看到的,對p14p16頁的動物是什麼?小朋友不認識,教師重點作了介紹。)五、完整欣賞繪本《長長的……》

教師播放PPT,引導幼兒根據畫面進行講述。

六、許下長長的願望師:小朋友,我們今天找到了小動物身上有長長的部位,那我們小朋友在長長的彩虹橋下面許下一個美麗的願望吧!你想自己的身體上有長長的什麼?有什麼用處?

活動:

1、動物是幼兒喜歡和熟悉的,繪本《長長的……》出現的動物深受小朋友的喜愛,活動過程中小朋友能找出動物身上長長的部位,並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發揮想像,說出長的東西有什麼功能。對繪本中出現的不認識的動物(食蟻獸、飛魚),教師重點介紹,豐富了幼兒的知識面。

2、小班幼兒的注意力時間不長,教師採用以簡單的肢體動作表現"長長的",一方面讓幼兒具體直接地感受"長長的",另外一方面也是讓幼兒動一動,激發幼兒的興趣,使他們的注意力更專注,增強了幼兒參與講述的積極性、主動性。

3、活動從羅列各種動物"長長的"個體特徵到企鵝群體的出現,從觀察畫面的特徵到肢體動作的表現,從學說簡單的語句到嘗試仿說,讓幼兒從多方面去感知"長長的"概念。

4、活動結尾讓小朋友許下長長的願望,"你想自己的身體上有長長的什麼?有什麼用處"? 促進了幼兒發散性思維的發展,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

5、小朋友在自主閱讀小書過程中,教師藉助已經學習過的翻書方法,有目的地引導觀察,很好地培養了幼兒的自主閱讀能力。

熱點內容
安卓泰拉瑞亞去哪裡買 發布:2025-07-18 20:01:05 瀏覽:694
flash編譯器 發布:2025-07-18 19:49:38 瀏覽:487
memcached源碼分析 發布:2025-07-18 19:22:42 瀏覽:866
android展示圖片 發布:2025-07-18 19:21:24 瀏覽:593
一台伺服器5個IP怎麼分配 發布:2025-07-18 19:12:34 瀏覽:862
貴陽分布式存儲行情 發布:2025-07-18 19:12:31 瀏覽:361
車場伺服器和工控機是如何連接的 發布:2025-07-18 19:10:19 瀏覽:938
計算機編程學什麼好 發布:2025-07-18 19:06:49 瀏覽:410
網吧用的伺服器是什麼伺服器 發布:2025-07-18 18:40:15 瀏覽:938
ftp命令使用 發布:2025-07-18 18:13:05 瀏覽: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