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碟邏輯鎖反編譯
『壹』 我有個國外游戲被封一次。說是封硬碟了,,有什麼辦法解決嗎 前提不換硬碟
一般是被硬碟邏輯鎖了 解決方法:
使用非MS-DOS的操作系統啟動
由上文可知,「硬碟邏輯鎖」主要對微軟的MS-DOS系統發生影響,因此,使用其它的DOS啟動就可以了。為此,我特意對幾種較實用的高版本的DOS,如MS-DOS 7.10、PC-DOS 7.10、DR-DOS 7.05、ROM-DOS 7.10、FreeDOS beta9、PTS-DOS Pro 2000的啟動盤在硬碟中了「邏輯鎖」的情況下進冊寬遲行了啟動測試,結果如下:
PC-DOS 7.10啟動盤:啟動一切正常;
DR-DOS 7.05(版本號:7.10)啟動盤:啟動一切正常;
ROM-DOS 7.10啟動盤:啟動一切正常;
FreeDOS beta9(版本號:7.10):啟動時顯示硬碟有錯誤,並完全正常啟動;
PTS-DOS Pro 2000(版本號:6.90):啟動一切正常。
註:以上各種DOS都十分穩定,且均支持FAT32分區和大硬碟,其中ROM-DOS 7.10還完全本地支持長文件名,且兼容性非常好。
因此,可以用任何一種以上的DOS啟動盤啟動帶有「邏輯鎖」的硬碟,啟動後已被鎖住的硬碟驅動器的盤符(如C:)雖然看不到,但各種磁碟分區軟體,如 Norton Disk Editor 2002、Norton Disk Doctor 2002,以及DOS自帶的FDISK程序等,均可以顯示出被鎖住的硬碟,此時既可用上面提到的DISKEDIT等工具對此硬碟進行查看/手工修復等操 作,也可以用一些軟體進行自動修復,如NetResq、SRCTools等,以徹底去掉硬碟上的「邏輯鎖」,且硬碟上的數據不會受到任何損壞。
* 使用修復的MS-DOS啟動盤啟動
雖然MS-DOS啟動盤在正常狀態下不能在硬碟被鎖住的情況下啟動電腦,但是由於這僅僅是MS-DOS的啟動文件IO.SYS中的一個BUG,所以只要修 復此BUG,MS-DOS啟動盤就不會受到「邏輯鎖」的影響而能正常啟動了。不過,即使是修復BUG,也應該使用正確的方法。有人提到過通過修改 IO.SYS中的硬碟分區標記「55AA」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其實此法非常不好。因為,這種方法其實是讓IO.SYS徹底忽略硬碟的存在,即通過跳過硬碟 的方法來啟動軟盤,這樣一來,無論硬碟是否被鎖住,用此啟動軟盤啟動後硬碟都不能被識別,因此此啟動盤就不能作為正常的MS-DOS啟動盤了。相反,如果 採用正確的方法修復IO.SYS中的BUG的話,用此軟盤啟動後,若硬碟是好的,則能夠正常識別,而即使是硬碟被「邏輯鎖」鎖住了,也可以像上面的方法 (即「使用非MS-DOS的操作系統啟動」)中提到的用PC-DOS、DR-DOS、ROM-DOS、FreeDOS、PTS-DOS Pro等啟動軟盤啟動後進行進一步的修復等操作。還有人提到過州李MS-DOS的某些低版本,如3.2版的啟動盤以啟動電腦。但這顯然有很多缺點,一是舊版本 的DOS很難找到,二是由於其版本太低,功能很少,兼容性也很差;三是這些低版本的DOS自身不支持大硬碟(連32M都不支持)、邏輯分區等,甚至會對硬 盤造成真正的破壞,而且,MS-DOS 3.2等版本甚至連1.44M軟盤都不認識。可見,用低版本的MS-DOS啟動的方法並不是很可行。因此,使用好的方法修正高版本的MS-DOS的 IO.SYS中的BUG是很重要的。以MS-DOS 6.x的啟動盤為例,只需用任何16進制編輯器(如PCTOOLS等)查找IO.SYS文件中的16進制字元串「07 72 03」,並將最後的「03」替換為「06」即可。其它一些版本的MS-DOS也可以使用類似的方法,比如MS-DOS 7.10的IO.SYS的具體修改方法請見 「中國DOS聯盟聯合論壇」 。這樣一來,微軟的MS-DOS啟動盤也可以像其它各種DOS那樣在硬碟被「邏輯鎖」鎖住的情況下正常啟動了。
以上提到的方法都是解決「硬碟邏輯鎖」的最直接的方法(即「使用不受『邏輯鎖'影響的DOS啟動盤來啟動電腦」),也是最好的辦法。因此,只要製作一張上 面提到的任何一巧尺種啟動盤(如PC-DOS 7.10啟動盤、ROM-DOS 7.10啟動盤、FreeDOS啟動盤,或修復的MS-DOS啟動盤等)就可以了。既可平時將此啟動盤當作正常啟動盤使用,而且當硬碟被鎖住時則可用此啟 動盤啟動並解決問題。
有人還提到了其它的「方法」,如硬碟熱插拔、DM低格等等,不僅麻煩、危險,而且會可能對硬碟中的所有數據造成破壞。比如硬碟熱插拔後(需拆機箱且拿下硬 盤,並在啟動後再重新裝上硬碟,非常麻煩且危險),即使是用軟盤啟動成功了,此時硬碟將徹底不能被識別,包括各種硬碟工具也不能識別。如果用DM跳過 BIOS對硬碟進行低格,這樣一來,硬碟上的所有數據將全部丟失,不可恢復,損失非常大。由此可見,硬碟熱插拔等「方法」都是不實用也不可行的。
『貳』 硬碟邏輯鎖是什麼
「邏輯鎖」的上鎖原理:計算機在引導DOS系統時將會搜索所有邏輯盤的順序,當DOS被引導時,首先要去找主引導扇區的分區表信息,然後查找各擴展分區的邏輯盤。「邏輯鎖」修改了正常的主引導分區記錄,將擴展分區的第一個邏輯盤指向自己,使得DOS在啟動時查找到第一個邏輯盤後,查找下個邏輯盤總是找到自己,這樣一來就形成了死循環。
給「邏輯鎖」解鎖比較容易的方法是「熱拔插」硬碟電源。就是在當系統啟動時,先不給被鎖的硬碟加
電,啟動完成後再給硬碟「熱插」上電源線,這樣系統就可以正常控制硬碟了。這是一種非常危險的方法,為了降低危險程度,碰到「邏輯鎖」後,大家最好依照下面幾種比較簡單和安全的方法處理。
1. 首先准備一張啟動盤,然後在其他正常的機器上使用二進制編輯工具(推薦UltraEdit)修改軟盤上的IO.SYS文件(修改前記住先將該文件的屬性改為正常),具體是在這個文件裡面搜索第一個「55AA」字元串,找到以後修改為任何其他數值即可。用這張修改過的系統軟盤你就可以順利地帶著被鎖的硬碟啟動了。不過這時由於該硬碟正常的分區表已經被破壞,你無法用「Fdisk」來刪除和修改山褲分區,這時你可以用Diskman等軟體恢復或重建分區即可。
2. 因為DM是不依賴於主板BIOS來識別硬碟的硬碟工具,就算在主板BIOS中將硬碟設為「NONE」,DM也可識別硬碟並進行分區和格式化等操作,所以我們也可以利用DM軟體為硬碟解漏陵鎖。
首先將DM拷到一張系統盤上,接上被鎖硬碟後開機,按「Del」鍵進入BIOS設置,將所有IDE介面設為
「NONE」並保存後退出,然後用軟盤啟動系統,系統即可「帶鎖」啟動,因為此時系統根本就等於沒有硬碟。啟動後運行DM,你會發現DM可以識別出硬碟,選中該硬碟進行分區格式化就可以了。這種方法簡單方便,但是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就是硬碟上的數據保不住了
在談論具體的解決方法前,先講述一下被"邏輯鎖"鎖住的硬碟為什麼返唯戚不能用普通辦法啟動的原因:
計算機在引導DOS系統時將會搜索所有邏輯盤的順序,當DOS被引導時,首先要去找主引 導扇區的分區表信息,位於硬碟的零頭零柱面的第一個扇區的OBEH地址開始的地方,當 分區信息開始的地方為80H時表示是主引導分區,其他的為擴展分區,主引導分區被定義 為邏輯盤C盤,然後查找擴展分區的邏輯盤,被定義為D盤,以此類推找到E,F,G..... "邏輯鎖"就是在此下手,修改了正常的主引導分區記錄將擴展分區的第一個邏輯盤指向 自己,DOS在啟動時查找到第一個邏輯盤後,查找下個邏輯盤總是找到是自己,這樣一來 就形成了死循環,這就是使用軟碟機,光碟機,雙硬碟都不能正常啟動的原因。實際上這"邏輯鎖"只是利用了DOS在啟動時的一個小小缺陷,便令不少高手都束手無策。知道了"邏輯 鎖"的"上鎖"原理,要解鎖也就比較容易了。以前我看到有位朋友採用"熱拔插"硬碟電源的方法來處理:就是在當系統啟動時,先不給被鎖的硬碟插上電源線,等待啟動完成後再給硬碟"熱插"上電源線,這時如果硬碟沒有燒壞的話,系統就可以控制硬碟了。當然這是一種非常危險的方法,大家不要輕易嘗試,下面介紹兩種比較簡單和安全的處理方法。
方法一:修改DOS啟動文件
首先准備一張DOS6.22的系統盤,帶上debug、pctools5.0、fdisk等工具。然後在一台正常的機器上,使用你熟悉的二進制編輯工具(debug、pctools5.0,或者windows下的ultraedit都行)修改軟盤上的IO.SYS文件(修改前記住改該文件的屬性為正常),具體是在這個文件裡面搜索第一個"55aa"字元串,找到以後修改為任何其他數值即可。用這張修改過的系統軟盤你就可以順利地帶著被鎖的硬碟啟動了。不過這時由於該硬碟正常的分區表已經被黑客程序給惡意修改了,你無法用FDISK來刪除和修改分區,而且仍無法用正常的啟動盤啟動系統,這時你可以用DEBUG來手工恢復。使用DEBUG手工修復硬碟步驟如下:
a:\>debug
-a
-xxxx:100 mov ax,0201 讀一個扇區的內容
-xxxx:103 mov bx,500 設置一個緩存地址
-xxxx:106 mov cx,0001 設置第一個硬碟的硬碟指針
-xxxx:109 mov dx,0080 讀零磁頭
-xxxx:10c int 13 硬碟中斷
-xxxx:10e int 20
-xxxx:0110 退出程序返回到指示符
-g 運行
-d500 查看運行後500地址的內容
這時候會發現地址6be開始的內容是硬碟分區的信息,發現此硬碟的擴展分區指向自己,這就使DOS或WINDOWS啟動時查找硬碟邏輯盤進去死循環,在DEBUG指示符下用E命令修改內存數據 具體如下:
E6BE
xx.0 xx.0 xx.0...............
.............................
.......................55 AA
55 AA表示硬碟有效的標記,不要修改,xx0表示把以前的數據"xx"改成0
再用硬碟中斷13把修改好的數據寫入硬碟就可以了,具體如下:
A:\>debug
a 100 表示修改100地址的匯編指令
-xxxx:100 mov ax,0301 寫硬碟一個扇區
-xxxx: 這里直接按回車
-g 運行
-q 退出
然後運行 FDISK/MBR(重置硬碟引導扇區的引導程序),再重新啟動電腦就行了。 怎麼樣?用這種方法處理夠簡單的吧?而且這種方法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保住盤上的 數據!如果你不需要保數據的話,還有更加簡單的處理方法:
方法二:巧設BIOS,用DM解鎖大家知道DM軟體是不依賴於主板BIOS的硬碟識別安裝軟體,(所以在不能識別大硬碟的老主板上也可用DM來安裝使用大容量硬碟)。就算在BIOS中將硬碟設為"NONE",DM也可識別並處理硬碟。
首先你要找到和硬碟配套的DM軟體(找JS要或去網上盪),然後把DM拷到一張系統盤上。接上被鎖硬碟,開機,按住DEL鍵,進CMOS設置,將所有IDE硬碟設為NONE(這是關鍵所在!),保存設置,重啟動,這時系統即可 "帶鎖"啟動。啟動後運行DM,你會發現DM可以繞過BIOS,識別出硬碟,選中該硬碟,分區格式化,就OK了。這么簡單?不過這種 方法的弱點是硬碟上的數據將全部丟失。
藍屏畫面解讀:
數 值 敘 述
0 0x0000 作業完成。
1 0x0001 不正確的函數。
2 0x0002 系統找不到指定的檔案。
3 0x0003 系統找不到指定的路徑。
4 0x0004 系統無法開啟檔案。
5 0x0005 拒絕存取。
6 0x0006 無效的代碼。
7 0x0007 儲存體控制區塊已毀。
8 0x0008 儲存體空間不足,無法處理這個指令。
9 0x0009 儲存體控制區塊位址無效。
10 0x000A 環境不正確。
11 0x000B 嘗試載入一個格式錯誤的程式。
12 0x000C 存取碼錯誤。
13 0x000D 資料錯誤。
14 0x000E 儲存體空間不夠,無法完成這項作業。
15 0x000F 系統找不到指定的磁碟機。
16 0x0010 無法移除目錄。
17 0x0011 系統無法將檔案移到 其他的磁碟機。
18 0x0012 沒有任何檔案。
19 0x0013 儲存媒體為防寫狀態。
20 0x0014 系統找不到指定的裝置。
21 0x0015 裝置尚未就緒。
22 0x0016 裝置無法識別指令。
23 0x0017 資料錯誤 (cyclic rendancy check) 24 0x0018 程式發出一個長 度錯誤的指令。
25 0x0019 磁碟機在磁碟找不到 持定的磁區或磁軌。
26 0x001A 指定的磁碟或磁片無法存取。
27 0x001B 磁碟機找不到要求的磁區。
28 0x001C 印表機沒有紙。
29 0x001D 系統無法將資料寫入指定的磁碟機。
30 0x001E 系統無法讀取指定的裝置。
31 0x001F 連接到系統的某個裝置沒有作用。
32 0x0020 The process cannot access the file because it is being used by another process.
33 0x0021 檔案的一部份被鎖定, 現在無法存取。
34 0x0022 磁碟機的磁片不正確。 請將 %2 (Volume Serial Number: %3) 插入磁碟機%1。
36 0x0024 開啟的分享檔案數量太多。
38 0x0026 到達檔案結尾。
39 0x0027 磁碟已滿。
50 0x0032 不支援這種網路要求。
51 0x0033 遠端電腦無法使用。
52 0x0034 網路名稱重復。
53 0x0035 網路路徑找不到。
54 0x0036 網路忙碌中。
55 0x0037 The specified network resource or device is no longer available.
56 0x0038 The network BIOS command limit has been reached. 57 0x0039 網路配接卡發生問題。
58 0x003A 指定的伺服器無法執行要求的作業。
59 0x003B 網路發生意外錯誤。
60 0x003C 遠端配接卡不相容。
61 0x003D 印表機佇列已滿。
62 0x003E 伺服器的空間無法儲存等候列印的檔案。
63 0x003F 等候列印的檔案已經刪除。
64 0x0040 指定的網路名稱無法使用。
65 0x0041 拒絕存取網路。
66 0x0042 網路資源類型錯誤。
67 0x0043 網路名稱找不到。
68 0x0044 超過區域電腦網路配接卡的名稱限制。
69 0x0045 超過網路 BIOS 作業階段的限制。
70 0x0046 遠端伺服器已經暫停或者正在起始中。
71 0x0047 由於連線數目已達上限,此時無法再連線到這台遠端電腦。
72 0x0048 指定的印表機或磁碟裝置已經暫停作用。
80 0x0050 檔案已經存在。
82 0x0052 無法建立目錄或檔案。
83 0x0053 INT 24�失敗
84 0x0054 處理這項要求的儲存體無法使用。
85 0x0055 近端裝置名稱已經在使用中。
86 0x0056 指定的網路密碼錯誤。
87 0x0057 參數錯誤。
88 0x0058 網路發生資料寫入錯誤。
89 0x0059 此時系統無法執行其他行程。
100 0x0064 無法建立其他的系統 semaphore。 101 0x0065 屬於其他行程專用的 semaphore 。
102 0x0066 semaphore 已經設定,而且無法關閉。
103 0x0067 無法指定 semaphore 。
104 0x0068 在岔斷時間無法要求專用的 semaphore 。
105 0x0069 此 semaphore 先前的擁有權已經結束。
106 0x006A 請將磁片插入 %1。
107 0x006B 因為代用的磁片尚未插入,所以程式已經停止。
108 0x006C 磁碟正在使用中或被鎖定。
109 0x006D Pipe 已經中止。
110 0x006E 系統無法開啟指定的 裝置或檔案。
111 0x006F 檔名太長。
112 0x0070 磁碟空間不足。
113 0x0071 沒有可用的內部檔案識別字。
114 0x0072 目標內部檔案識別字不正確。
117 0x0075 由應用程式所執行的 IOCTL 呼叫 不正確。
118 0x0076 寫入驗證參數值不正確。
119 0x0077 系統不支援所要求的指令。
120 0x0078 此項功能僅在 Win32 模式有效。
121 0x0079 semaphore 超過逾時期間。
122 0x007A 傳到系統呼叫的資料區域 太小。
123 0x007B 檔名、目錄名稱或儲存體標簽語法錯誤。
124 0x007C 系統呼叫層次不正確。
125 0x007D 磁碟沒有設定標簽。
126 0x007E 找不到指定的模組。
127 0x007F 找不到指定的程序。
128 0x0080 沒有子行程可供等待。
129 0x0081 %1 這個應用程式無法在 Win32 模式下執行。
130 0x0082 Attempt to use a file handle to an open disk partition for an operation other than raw disk I/O.
131 0x0083 嘗試將檔案指標移至檔案開頭之前。
132 0x0084 無法在指定的裝置或檔案,設定檔案指標。
133 0x0085 JOIN 或 SUBST 指令 無法用於 內含事先結合過的磁碟機。
134 0x0086 嘗試在已經結合的磁碟機,使用 JOIN 或 SUBST 指令。
135 0x0087 嘗試在已經替換的磁碟機,使 用 JOIN 或 SUBST 指令。
136 0x0088 系統嘗試刪除 未連結過的磁碟機的連結關系。
137 0x0089 系統嘗試刪除 未替換過的磁碟機的替換關系。
138 0x008A 系統嘗試將磁碟機結合到已經結合過之磁碟機的目錄。
139 0x008B 系統嘗試將磁碟機替換成已經替換過之磁碟機的目錄。
140 0x008C 系統嘗試將磁碟機替換成已經替換過之磁碟機的目錄。
141 0x008d系統嘗試將磁碟機 SUBST 成已結合的磁碟機 目錄。
142 0x008E 系統此刻無法執行 JOIN 或 SUBST。
143 0x008F 系統無法將磁碟機結合或替換同一磁碟機下目錄。
144 0x0090 這個目錄不是根目錄的子目錄。
145 0x0091 目錄仍有資料。
146 0x0092 指定的路徑已經被替換過。
147 0x0093 資源不足,無法處理這項 指令。
148 0x0094 指定的路徑這時候無法使用。
149 0x0095 嘗試要結合或替換的磁碟機目錄,是已經替換過的的目標。
150 0x0096 CONFIG.SYS 檔未指定系統追蹤資訊,或是追蹤功能被取消。
151 0x0097 指定的 semaphore事件 DosMuxSemWait 數目不正確。
152 0x0098 DosMuxSemWait 沒有執行;設定太多的 semaphore。 153 0x0099 DosMuxSemWait 清單不正確。
154 0x009A 您所輸入的儲存媒體標 元長度限制。
155 0x009B 無法建立其他的執行緒。
156 0x009C 接收行程拒絕接受信號。
157 0x009D 區段已經被舍棄,無法被鎖定。
158 0x009E 區段已經解除鎖定。
159 0x009F 執行緒識別碼的位址不正確。
160 0x00A0 傳到 DosExecPgm 的引數字串不正確。
161 0x00A1 指定的路徑不正確。
162 0x00A2 信號等候處理。
164 0x00A4 系統無法建立執行緒。
167 0x00A7 無法鎖定檔案的部份范圍。
170 0x00AA 所要求的資源正在使用中。
173 0x00AD 取消范圍的鎖定要求不明顯。
174 0x00AE 檔案系統不支援自動變更鎖定類型。
180 0x00B4 系統發現不正確的區段號碼。
182 0x00B6 作業系統無法執行 %1。
183 0x00B7 檔案已存在,無法建立同一檔案。
186 0x00BA 傳送的旗號錯誤。
187 0x00BB 指定的系統旗號找不到。
188 0x00BC 作業系統無法執行 %1。
189 0x00BD 作業系統無法執行 %1。
190 0x00BE 作業系統無法執行 %1。
191 0x00BF 無法在 Win32 模式下執行 %1。
192 0x00C0 作業系統無法執行 %1。
193 0x00C1 %1 不是正確的 Win32 應用程式。
194 0x00C2 作業系統無法執行 %1。
195 0x00C3 作業系統無法執行 %1。
196 0x00C4 作業系統無法執行 這個應用程式。
197 0x00C5 作業系統目前無法執行 這個應用程式。
198 0x00C6 作業系統無法執行 %1。
199 0x00C7 作業系統無法執行 這個應用程式。
200 0x00C8 程式碼的區段不可以大於或等於 64KB。
201 0x00C9 作業系統無法執行 %1。
202 0x00CA 作業系統無法執行 %1。
203 0x00CB 系統找不到輸入的環境選項。 \r
205 0x00CD 在指令子目錄下,沒有任何行程有信號副處理程式。
206 0x00CE 檔案名稱或副檔名太長。
207 0x00CF ring 2 堆疊使用中。
208 0x00D0 輸入的通用檔名字元 * 或 ? 不正確, 或指定太多的通用檔名字元。
209 0x00D1 所傳送的信號不正確。
210 0x00D2 無法設定信號處理程式。
212 0x00D4 區段被鎖定,而且無法重新配置。
214 0x00D6 附加到此程式或動態連結模組的動態連結模組太多。
215 0x00D7 Can`t nest calls to LoadMole.
230 0x00E6 The pipe state is invalid.
231 0x00E7 所有的 pipe instances 都在忙碌中。
232 0x00E8 The pipe is being closed.
233 0x00E9 No process is on the other end of the pipe.
234 0x00EA 有更多可用的資料。
240 0x00F0 作業階段被取消。
254 0x00FE 指定的延伸屬性名稱無效。
255 0x00FF 延伸的屬性不一致。
259 0x0103 沒有可用的資料。
266 0x010A 無法使用 Copy API。
267 0x010B 目錄名稱錯誤。
275 0x0113 延伸屬性不適用於緩沖區。
276 0x0114 在外掛的檔案系統上的延伸屬性檔案已經毀損。
277 0x0115 延伸屬性表格檔滿。
278 0x0116 指定的延伸屬性代碼無效。
282 0x011A 外掛的這個檔案系統不支援延伸屬性。
288 0x0120 意圖釋放不屬於叫用者的 mutex。
298 0x012A semaphore 傳送次數過多。
299 0x012B 只完成 Read/WriteProcessMemory 的部份要求。
317 0x013D 系統找不到位於訊息檔 %2 中編號為 0x%1 的訊息。
487 0x01E7 嘗試存取無效的位址。
534 0x0216 運算結果超過 32 位元。
535 0x0217 通道的另一端有一個行程在接送資料。
536 0x0218 等候行程來開啟通道的另一端。
994 0x03E2 存取延伸的屬性被拒。
995 0x03E3 由於執行緒結束或應用程式要求,而異常終止 I/O 作業。
996 0x03E4 重疊的 I/O 事件不是設定成通知狀態。
997 0x03E5 正在處理重疊的 I/O 作業。
998 0x03E6 對記憶體位置的無效存取。
999 0x03E7 執行 inpage 作業發生錯誤。
1001 0x03E9 遞回太深,堆疊滿溢。
1002 0x03EA 視窗無法用來傳送訊息。
1003 0x03EB 無法完成這項功能。
1004 0x03EC 旗號無效。
1005 0x03ED 儲存媒體未含任何可辨識的檔案系統。 請確定以載入所需的系統驅動程式,而且該儲存媒體並未毀損。
1006 0x03EE 儲存該檔案的外部媒體發出警告, 表示該已開啟檔案已經無效。
1007 0x03EF 所要求的作業無法在全螢幕模式下執行。
1008 0x03F0 An attempt was made to reference a token that does not exist.
1009 0x03F1 組態系統登錄資料庫毀損。
1010 0x03F2 組態系統登錄機碼無效。
1011 0x03F3 無法開啟組態系統登錄機碼。
1012 0x03F4 無法讀取組態系統登錄機碼。
1013 0x03F5 無法寫入組態系統登錄機碼。
1014 0x03F6 系統登錄資料庫中的一個檔案必須使用記錄或其他備份還原。 已經還原成功。
1015 0x03F7 系統登錄毀損。其中某個檔案毀損、或者該檔案的系統映對記憶體內容毀損、會是檔案無法復原。
1016 0x03F8 系統登錄起始的 I/O 作業發生無法復原的錯誤。 系統登錄無法讀入、寫出或更新,其中的一個檔案內含系統登錄在記憶體中的內容。
1017 0x03F9 系統嘗試將檔案載入系統登錄或將檔案還原到系統登錄中,但是,指定檔案的格式不是系統登錄檔的格式。
1018 0x03FA 嘗試在標示為刪除的系統登錄機碼,執行不合法的xx作。
1019 0x03FB 系統無法配置系統登錄記錄所需的空間。
1020 0x03FC 無法在已經有子機碼或數值的系統登錄機碼建立符號連結。
1021 0x03FD 無法在臨時機碼下建立永久的子機碼。
1022 0x03FE 變更要求的通知完成,但資訊 並未透過呼叫者的緩沖區傳回。呼叫者
現在 需要自行列舉檔案,找出變更的地方。
1051 0x041B 停止控制已經傳送給其他服務 所依峙的一個服務。
1052 0x041C 要求的控制對此服務無效
1053 0x041D The service did not respond to the start or control request in a timely fashion. 1054 0x041E 無法建立服務的執行緒。
1055 0x041F 服務資料庫被鎖定。
1056 0x0420 這種服務已經在執行。
1057 0x0421 帳戶名稱錯誤或者不存在。
1058 0x0422 指定的服務暫停作用,無法啟動。
1059 0x0423 指定循環服務從屬關系。
1060 0x0424 指定的服務不是安裝進來的服務。
1061 0x0425 該服務項目此時無法接收控制訊息。
1062 0x0426 服務尚未啟動。
1063 0x0427 無法連線到服務控製程式。
1064 0x0428 處理控制要求時,發生意外狀況。
1065 0x0429 指定的資料庫不存在。
1066 0x042A 服務傳回專屬於服務的錯誤碼。
1067 0x042B The process terminated unexpectedly.
1068 0x042C 從屬服務或群組無法啟動。
1069 0x042D 因為登入失敗,所以沒有啟動服務。
1070 0x042E 在啟動之後,服務在啟動狀態時當機。
1071 0x042F 指定服務資料庫鎖定無效。
1072 0x0430 指定的服務已經標示為刪除。
1073 0x0431 指定的服務已經存在。
1074 0x0432 系統目前正以上一次執行成功的組態執行。
1075 0x0433 從屬服務不存在,或已經標示為刪除。
1076 0x0434 目前的啟動已經接受上一次執行成功的 控制設定。
1077 0x0435 上一次啟動之後,就沒有再啟動服務。
1078 0x0436 指定的名稱已經用於服務名稱或服務顯示 名稱。
1100 0x044C 已經到了磁帶的最後。
1101 0x044D 到了檔案標示。
1102 0x044E 遇到磁帶的開頭或分割區。
1103 0x044F 到了檔案組的結尾。
1104 0x0450 磁帶沒有任何資料。
1105 0x0451 磁帶無法製作分割區。
1106 0x0452 存取多重容體的新磁帶時,發現目前 區塊大小錯誤。
1107 0x0453 載入磁帶時,找不到磁帶分割區資訊。
1108 0x0454 無法鎖住儲存媒體退帶功能。
1109 0x0455 無法解除載入儲存媒體。
1110 0x0456 磁碟機中的儲存媒體已經變更。
1111 0x0457 已經重設 I/O 匯流排。
1112 0x0458 磁碟機沒有任何儲存媒體。
1113 0x0459 目標 multi-byte code page,沒有對應 Unicode 字元。
1114 0x045A 動態連結程式庫 (DLL) 起始常式失敗。
1115 0x045B 系統正在關機。
1116 0x045C 無法中止系統關機,因為沒有關機的動作在進行中。
1117 0x045D 因為 I/O 裝置發生錯誤,所以無法執行要求。
1118 0x045E 序列裝置起始失敗,會取消載入序列驅動程式。
1119 0x045F 無法開啟裝置。這個裝置與其他裝置共用岔斷要求 (IRQ)。 至少已經
有一個使用同一IRQ 的其他裝置已經開啟。
1120 0x0460 A serial I/O operation was completed by another write to the serial port.
(The IOCTL_SERIAL_XOFF_COUNTER reached zero.)
1121 0x0461 因為已經過了逾時時間,所以序列 I/O 作業完成。
(IOCTL_SERIAL_XOFF_COUNTER 不是零。)
1122 0x0462 在磁片找不到任何的 ID 位址標示。
1123 0x0463 磁片磁區 ID 欄位與磁片控制卡追蹤位址 不符。
1124 0x0464 軟式磁碟機控制卡回報了一個軟式磁碟機驅動程式無法識別 的錯誤。
1125 0x0465 軟式磁碟機控制卡傳回與暫存器中不一致的結果。
1126 0x0466 存取硬碟失敗,重試後也無法作業。
1127 0x0467 存取硬碟失敗,重試後也無法作業。
1128 0x0468 存取硬碟時,必須重設磁碟控制卡,但是 連重設的動作也失敗。
1129 0x0469 到了磁帶的最後。
1130 0x046A 可用伺服器儲存空間不足,無法處理這項指令。
1131 0x046B 發現潛在的鎖死條件。
1132 0x046C 指定的基本位址或檔案位移沒有適當 對齊。
1140 0x0474 嘗試變更系統電源狀態,但其他的應用程式或驅動程式拒絕。
1141 0x0475 系統 BIOS 無法變更系統電源狀態。
1150 0x047E 指定的程式需要新的 Windows 版本。
1151 0x047F 指定的程式不是 Windows 或 MS-DOS 程式。
1152 0x0480 指定的程式已經啟動,無法再啟動一次。
1153 0x0481 指定的程式是為舊版的 Windows 所寫的。
1154 0x0482 執行此應用程式所需的程式庫檔案之一毀損。
1155 0x0483 沒有應用程式與此項作業的指定檔案建立關聯。
1156 0x0484 傳送指令到應用程式發生錯誤。
1157 0x0485 找不到執行此應用程式所需的程式庫檔案。
1200 0x04B0 指定的裝置名稱無效。
1201 0x04B1 裝置現在雖然未連線,但是它是一個記憶連線。
1202 0x04B2 嘗試記憶已經記住的裝置。
1203 0x04B3 提供的網路路徑找不到任何網路提供程式。
1204 0x04B4 指定的網路提供程式名稱錯誤。
1205 0x04B5 無法開啟網路連線設定檔。
1206 0x04B6 網路連線設定檔壞掉。
1207 0x04B7 無法列舉非容器。
1208 0x04B8 發生延伸的錯誤。
1209 0x04B9 指定的群組名稱錯誤。
1210 0x04BA 指定的電腦名稱錯誤。
1211 0x04BB 指定的事件名稱錯誤。
1212 0x04BC 指定的網路名稱錯誤。
1213 0x04BD 指定的服務名稱錯誤。
1214 0x04BE 指定的網路名稱錯誤。
1215 0x04BF 指定的資源分享名稱錯誤。
1216 0x04C0 指定的密碼錯誤。
1217 0x04C1 指定的訊息名稱錯誤。
1218 0x04C2 指定的訊息目的地錯誤。
1219 0x04C3 所提供的條件與現有的條件組發生沖突。
1220 0x04C4 嘗試與網路伺服器連線,但是 與該伺服器的連線已經太多。
1221 0x04C5 其他網路電腦已經在使用這個工作群組或網域名稱。
1222 0x04C6 網路沒有顯示出來或者沒有啟動。
1223 0x04C7 使用者已經取消作業。
1224 0x04C8 要求的作業無法在已經開啟使用者對應區段的檔案執行。
1225 0x04C9 遠端系統拒絕網路連線。
1226 0x04CA 關閉網路連線。
1227 0x04CB 網路傳輸端點已經有相關連的位址。
1228 0x04CC 位址尚未有相關的網路端點。
1229 0x04CD 嘗試在不存在的網路連線作業。
1230 0x04CE 在作用中的網路連線上執行無效的作業。
1231 0x04CF 無法傳輸到遠端網路。
1232 0x04D0 無法連線到遠端系統。
1233 0x04D1 遠端系統不支援傳輸通訊協定。
1234 0x04D2 遠端系統的目的地網路端點沒有作何執行中的服務。
1235 0x04D3 要求已經中止。
1236 0x04D4 進端系統已經中斷網路連線。
1237 0x04D5 無法完成作業,請重試。
1238 0x04D6 無法與伺服器連線,原因是這個帳戶已經到達同時連線數目 的上限。
1239 0x04D7 嘗試在這個帳戶未授權的時間登入網路。
1240 0x04D8 這個帳戶無法從這個地方登入網路。
1241 0x04D9 網路位址無法用於這個要求的作業。
1242 0x04DA 服務已經登記。
1243 0x04DB 指定的服務不存在。
1244 0x04DC 作業無法執行,原因是使用者尚未授權使用。
1245 0x04DD 要求的作業無法執行,原因是使用者尚未登入網路。 指定的服務不存在。
1246 0x04DE 傳回要求呼叫者繼續工作的訊息。
1247 0x04DF 在完成起始作業之後,嘗試再執行起始作業。
1248 0x04E0 沒有其他的近端裝置。
『叄』 vb! 匯編 硬碟邏輯鎖
這得看你對VB和匯編語言的掌握程度。
可以用VB實現硬碟邏輯鎖,也可以用VB和匯編語言聯合實現。
『肆』 怎樣解除硬碟鎖
解除硬碟鎖方法如下:
1、有被加密的硬碟上會有一個鎖的圖標,如圖所示:
『伍』 巧解硬碟邏輯鎖
巧解硬碟邏輯鎖
硬碟邏輯鎖想必不少網友們不會陌生吧,硬碟邏輯鎖最初是江民公司的kv300
L版中帶的一個保護程序,本意是對付那些企圖破解KV300軟體那些人的硬碟的。後來有好事者將它分離出來單獨用上了。那時江民公司為了打擊盜版,在KV新版升級程序植入了一個黑客程序,當檢測到用戶使用了盜版的KV以後就將硬碟的分區表鎖住,被稱為「主動邏輯鎖」,使無數人受害,江民公司也因此被處罰,這都是很早以前的事了。
前幾天我的一位朋友向我求助,說自己用邏輯鎖把自己的硬碟鎖住了......,我很是奇怪,難不成這哥們吃飽了撐的沒事干?後來到了朋友家裡才明白,原來這哥們在網上看到了有邏輯鎖這個程序,非常感興趣,就找了一個想要發給朋友惡作劇一含橘下,但是從網上下載了程序後,又不知道好不好用,所以就在自己的機子上試了一下。
沒想到直接就把自己的.硬碟鎖住了,光碟機軟碟機全部不好使,DOS也進不去了;實在無奈所以就打電話向尺老散我求助了,我先是幸災樂禍一通,後來又以一頓飯作為條件,答應幫助他解開邏輯鎖。為了讓大家能夠了解如何解開邏輯鎖,今天我將詳細的方法寫出來,也希望一會會對大家有所幫助。
硬碟鎖的原理
說實話,雖然有關於邏輯鎖的文章在網上到處皆是,我對於邏輯鎖也早有耳聞,但是其實我也沒有實際使用和操作過,對於如何解鎖我腦子里也是一團漿糊,但是為了這一頓飯,我怎麼也要試試呀,大不了在朋友面前丟點人!
為了弄清楚邏輯鎖的工作原理和解決辦法,我在網上查了不少資料,邏輯鎖的工作原理基本上是計算機在引導DOS系統時將會搜索所有邏輯盤的順序,當DOS被引導時,首先要去找主引
導扇區的分區表信息,位於硬碟的零頭零柱面的第一個扇區的OBEH地址開始的地陵氏方。
當分區信息開始的地方為80H時表示是主引導分區,其他的為擴展分區,主引導分區被定義為邏輯盤C盤,然後查找擴展分區的邏輯盤,被定義為D盤。
以此類推找到E,F,G…..
"邏輯鎖"就是在此下手,修改了正常的主引導分區記錄將擴展分區的第一個邏輯盤指向自己,DOS在啟動時查找到第一個邏輯盤後,查找下個邏輯盤總是找到是自己,這樣一來
就形成了死循環,這就是使用軟碟機,光碟機,雙硬碟都不能正常啟動的原因。 ;
『陸』 我的電腦中了硬碟邏輯鎖,誰知道解鎖的方法啊,要確切實用的。
首先准備一張DOS啟動盤,將Debug和Fdisk程序復制到上面。在其他電腦上,將軟盤上的IO.SYS文件的只讀屬性取消,並使用二進制編輯工具(DOS環境的Debug和PCtools,Windws環境的Ultraedit)進行修改,搜索第一個55AA字元串,改為任意字元(如66BB)。接下來用修改後的軟盤啟致力電腦了。啟動後,通過Debug程序手工修改被修改的分區表,如下:
A:\>debug
-a
-xxxx:
100
mov
ax,
0201
(只讀一個扇區的內容)
-xxxx:
103
mov
bx,
500
(設置一個緩存地址)
-xxxx:
106
mov
cx,
0001
(設置第一個硬碟的邏輯指針)
-xxxx:
109
mov
dx,
0080
(讀零磁頭)
-xxxx:
10c
int
13
(硬碟中斷)
-xxxx:
10e
int
20
-xxxx:
0110
(退出程序)
-g
(運行)
-d
500
(查看地址為500的寄存器)
從地址6BE開始的內容是硬碟分區的信息,使用E命令修改內存數據:
E6BE
×
×.
0
×
×.0
×
×.0
…
55
AA
把數據××改成0,再用硬碟中斷13把修改好的數據寫入硬碟:
A>\debug
-a
100
(要修改的寄存器地址為100)
-xxxx:
100
mov
ax,
0301
(寫硬碟一個扇區)
-xxxx:
(直接按回車)
-g
(運行)
-q
(退出)
最後,廳高執行Fdisk/MBR命令,重寫硬碟引導區的引導程序,重啟電腦。
第三種方法:製作一張「解鎖」扮襪尺軟盤。首先將故障硬碟卸下,使用帶有Debug程序的DOS啟動盤啟動系統,執行Debug命令,然後將啟動盤取出,放入一張已格式化的空白軟盤,在Debug環境中進行如下操作:
-A
0100
XXXX:
0100
XOR
AX,
AX
XXXX:
0102
PUSH
AX
XXXX:
0103
POP
DS
XXXX:
0104
PUSH
AX
XXXX:
0105
POP
ES
XXXX:
0106
MOV
CX,
100
XXXX:
0109
MOV
BX,
7C00
XXXX:
010C
MOV
WORD
PTR
[BX],
00
XXXX:
0110
INC
BX
XXXX:
0111
INC
BX
XXXX:
0112
LOOP
10C
XXXX:
0114
MOV
AX,
0301
XXXX:
0117
MOV
CX,
0001
XXXX:
011A
MOV
DX,
80
XXXX:
011D
MOV
BX
7C00
XXXX:
0120
INT
13
XXXX:
0122
JMP
FFFF:0000
XXXX:
0127
-W
100
0
0
1
Q
接下來,好旦並閉系統。將故障硬碟單獨作為主盤安裝好,使用製作剛製作的軟盤啟動系統,系統會自動修復,然後重啟。將軟盤取出,換上DOS啟動盤,啟動到DOS環境。此時,硬碟邏輯鎖已經解除,但無法使用,要進行重新分區和格式化。如果要保存硬碟上的數據,可以使用KV300等工具進行分區掃描恢復操作。
『柒』 什麼是硬碟鎖如何解開
解除硬碟邏輯鎖的方法!
「硬碟邏輯鎖」是一種很常見的惡作劇手段。中了邏輯鎖之後,無論使用什麼設 備都不能正常引導系統,甚至是軟盤、光碟機、掛雙硬碟都一樣沒有任何作用。 「邏輯 鎖」的上鎖原理:計算機在引導DOS系統時將會搜索所有邏輯盤的順序, 當DOS被引導時,首先要去找主引導扇區的分區表信息,然後查找各擴展分區的邏輯盤。 「邏輯鎖修改了正常的主引導分區記錄,將擴展分區的第一個邏輯盤指向自己,使得DOS在啟動時查找到第一個邏輯盤後,查找下個邏輯盤總是找到自己, 這樣一來就形成了死循環。給「邏輯鎖」解鎖比較容易的方法是「熱拔插」硬碟電源。 就是在當系統啟動時,先不給被鎖的硬碟加電,啟動完成後再給硬碟「熱插」上電源線, 這樣系統就可以正常控制硬碟了。為了降低危險程度,碰到「邏輯鎖」後, 大家最好依照下面兩種比較簡單和安全的方法處理。
★UltraEdit★ 首先准備一張啟動盤, 然後在其他正常的機器上使用二進制編輯工具(推薦UltraEdit)修改軟盤上的IO.SYS文件(修改前記住先將該文件的屬性改為正常),具體是在這個文件裡面搜索第一個「55AA」字元串, 找到以後修改為任何其他數值即可。用這張修改過的系統軟盤你就可以順利地帶著被鎖的硬碟啟動了。 不過這時由於該硬碟正常的分區表已經被破壞,你無法用「Fdisk」來刪除和修改分區。
★DM★ 因為DM是不依賴於主板BIOS來識別硬碟的硬碟工具,就算在主板BIOS中將硬碟設為「NONE」,DM也可識別硬碟並進行分區和格式化等操作, 所以我們也可以利用DM軟體為硬碟解鎖。首先將DM拷到一張系統盤上,接上被鎖硬碟後開機,按「Del」鍵進入BIOS設置,將所有IDE介面設為「NONE」並保存後退出,然後用軟盤啟動系統,系統即可「帶鎖」啟動,因為此時系統根本就等於沒有硬碟。啟動後運行DM, 你會發現DM
可以識別出硬碟,選中該硬碟進行分區格式化就可以了。
『捌』 硬碟邏輯鎖的原理
一、計算機啟動過程分析當計算機自檢完成後,並更新過 ESCD (Extended System Configuration Data,擴展系統配置數據)時,如果你的計算機設置是從硬碟啟動,這時計算機將首先硬碟0柱面0磁頭1扇區(主引導區MBR)中的512個位元組讀入內存0000:7C00處並跳到0000:7C00處執行;如果選擇從軟盤啟動,則計算機首先將A盤0磁軌0磁頭1扇區的內容讀入內存神友0000:7C00處並跳到0000:7C00處執行。在讀取過程中,計算機並不檢查該扇區的內容是什麼。接著執行讀入的內容(硬碟主引導區中的前466個位元組,軟盤沒有分區表,軟盤讀入的是其引導區的內容,類似於C盤,D盤第一個扇區的內容),首先開始檢測該扇區的最後兩個字李是不是「55AA」標志,如果「55AA」不存在則列印「Invalid partition table(無效的分區表)」;如果有「55AA」並進一步檢測有無硬碟分區表;如有並再進一步分析硬碟分區表中的內容是否正確;如果硬碟分區表正確可用,便接著讀取活動分區的第一個扇區的內容即引導區(DBR區)的內容,並把控制權移交。但硬碟分區表的內容駐留內存,供計算機調用。二、硬碟分區表和邏輯鎖的原理分析1. 硬碟分區表談到硬碟邏輯鎖加鎖原理,就不得不提到硬碟分區表的結構。硬碟分區表位於硬碟的 0 磁軌 0 柱面第1扇區(即0區)(注意:該扇區為隱含扇區,0道0面的全部扇區均為隱含扇區,普通的磁碟訪問命令無法直接訪問,同時該磁軌的其他62個扇區也是隱含的,因此有引多系統引導程序就把自己的程序代碼放在其他隱含扇區,有些引導區病毒也把自己的代碼放在其他隱含扇區。)。在該扇區512位元組中,硬碟的主引導記錄區MBR (Main Boot Record)只佔用了前 446 個位元組(偏移 000H-- 偏移 1BDH )明游,另外的 64個位元組(偏移 1BEH-- 偏移 1FDH )是硬碟分區表DPT(Disk Partition Table ) , 最後兩個位元組 "55 AA" (偏移 1FEH-偏移 1FFH )是分區結束標志。主引導記錄中包含了硬碟的一系列參數和一段引導程序。其中激瞎銷的硬碟引導程序的主要作用是檢查分區表是否正確並且在系統硬體完成自檢以後引導具有活動標志(80H)的分區上的操作系統,並將控制權交給活動盤上的操作系統的啟動程序。
『玖』 macbook pro在線恢復顯示磁碟已被鎖定 mac磁碟、window7磁碟和恢復磁碟都顯示已被鎖定,這該怎麼辦
1、先點擊桌面左上角的logo點擊菜單裡面的偏好設置。
(9)硬碟邏輯鎖反編譯擴展閱讀
硬碟邏輯鎖」使用了某些DOS的一個錯誤製成的。它採用了「循搜跡環分區表」的技術,使某些有這個錯誤的DOS無法用任慎漏旅何設備啟動,包括軟盤等移動設備。
當DOS啟動時,系統會自動搜索硬碟中的各個分區的信息,如類型、大小等,以使系統能夠識別硬碟,分別分配為C、D、E、F等驅動器,並使用戶能對其進行各種操作。
而「邏輯鎖」正是利用了這一點,通過修改硬碟的分區表使分區表發生循環,即把擴展分區的第一個邏輯盤指向自身,使某些DOS系統啟動時查找分區時發生死循環而無法啟動。
用製作的linux啟動u盤或者光碟(有的寬凳pe工具箱裡面已經集成了cdlinux等系統)啟動電腦,進入linux系統後,打開shell,輸入fdisk -l,按回車鍵確定,會發現有200多個sda*,然後輸入dd if=/dev/zero of=/dev/sda bs=512 count=1命令;
按回車鍵確定(這個過程是將整個MBR清除,這樣邏輯鎖自然就解除了,所有的分區也都丟失了,但是硬碟中的數據全部都在),然後重啟電腦,用集成有DiskGenius的pe工具箱的u盤或者光碟啟動(此時邏輯鎖已經解除,可以用u盤或者光碟來啟動了);
進入pe後,運行DiskGenius,選擇「搜索已丟失的分區(重建分區表)",就會自動找回丟失的分區,然後保存,退出軟體,這樣,硬碟已經修復完成,接下來就可以正常的安裝操作系統了。
『拾』 硬碟被惡搞鎖住的解決辦法
有關硬碟被惡搞鎖住的解決辦法
硬碟被惡意鎖住怎麼辦[轉帖]
問:我從網上下載了一個小程序,當時也沒在意,運行了一下。第二天重新啟動時,發現啟動不了,連忙進入CMOS檢測硬碟,硬碟能檢測到,用WIN98啟動盤啟動機器,還是啟動不了。用A盤啟動,還沒進入系統,就停住了,硬碟燈一直在亮著,一點反應也沒有,這個被破壞的硬碟上有重要的數據,我該怎麼辦?
答:從你說的來初步估計可能是一種惡性的程序把此硬碟鎖住了,造成軟碟機假壞,以致於啟動不了。不過可以通過下面幾種方法處理:
方法一:
修改DOS啟動文件。首先准備一張DOS6.22的系統盤,帶上debug、pctools5.0、fdisk等工具。然後在一台正常的機器上,使用你熟悉的二進制編輯工具(debug、pctools5.0,或者windows下的ultraedit都行)修改軟盤上的IO.SYS文件(修改前記住改該文件的屬性為正常),具體是在這個文件裡面搜索第一個「55aa」字元串,找到以後修改為任何其他數晌閉值即可。用這張修改過的系統軟盤你就可以順利地帶著被鎖的硬碟啟動了。
方法二:
由於所謂的「邏輯鎖」是利用微軟公司的MS-DOS操作系統中IO.SYS文件的一個錯誤而製成的,而其它的DOS,如IBM公司出的PC-DOS,以及DR-DOS,FreeDOS,ROM-DOS等就沒有此問題。因此,當硬碟被「邏輯鎖」鎖住的時候,用以上非MS-DOS的DOS啟動盤(均可在本站的「DOS系統」中下載)啟動系統後,再執行FDISK
/MBR命令即可使硬碟恢復正常,十分方便。
方法三:
將該硬碟設為None,然後使用DM分區程序可以對其進行重新分區滲喊格式化,但盤上數據將全部丟失。
(GSF)
電腦重啟後硬碟突然失蹤的原因
魔獸世界真精彩,以至於對網路游戲不屑一顧的我也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可是,在近兩個通宵之後,不知是電源還是家裡的市電問題,機器毫無先兆地Shutdown了。更可惡的是,恢復電力、電腦重新啟動之後,硬碟竟然「失蹤」了。這是怎麼回事呢?我的120GB希捷硬碟才買了半年,應該不會就這么「歸西」了吧?天!……
不管那麼多,先檢查一下!再次重新啟動,在自檢畫面中,按下Del鍵進入BIOS的「Standard
CMOS
Features」檢測當前系統所連接的硬碟,但不論我怎麼設置,還是找不到硬碟。
情急之下,立馬給老鳥電話求救。老鳥說在某些情況下(如突然停電)會造成BIOS的硬體設備信息丟失,可通過主板上的ClearCMOS跳線(跳線的具體位置和跳線方法因主板而異,但在主板說明書上都有詳細說明)來重置BIOS信息解決問題。很不幸,這個方法在試驗多次之後,宣告失敗。萬般無奈之下,惟有用最繁復的替換法進行檢查了。於是斷開電源,將硬碟拆下,拿到朋友家檢查,以確認是否問題出在硬碟上。一開機,不但能正確辨認我的硬碟,還能進入很久沒用的Windows
98系統(編者注:筆者用的是Windows
98+XP的雙系統,因為在更換主機之後進入Windows
XP很有可能會因為主板晶元組的不同而造成系統藍屏崩潰的問題,所以這個時候進入Windows
98會安全很多),這說明我的硬碟是沒有問題的。那到底問題出在哪裡呢?電腦能正常開機,而且在自檢的時候,就只有硬碟不能被檢測到,這是怎麼回事呢?
拿回家,再裝上硬碟,開機再次進入BIOS,竟然一切恢復正常,硬碟被再次檢測到了。真神了!這是為什麼?馬上上網,在各大IT網站的論壇發帖子求解。最後在52硬體論壇一位網友的指教下才得知,目前很多主板都帶有主板保護電路,特叢謹野別是採用Intel
865、875系列晶元組的主板一般都會採用這種保護設計。該電路的特點就是在電腦遭遇突然間斷電等會造成主板電路有過高電流產生的狀況時,對主板、硬碟、內存等配件進行保護。在保護狀態下,即使是主機電源恢復重啟,其光碟機、硬碟等配件都會處於保護鎖定狀態下,這樣就會出現硬碟、光碟機等存儲數據的配件不能正確辨認的問題。而要解除該保護電路的鎖定狀態,只需要徹底斷開電源(關機後拔掉電源線,更保險一點的就是再按一下開機按鈕)幾秒中,然後再接上電源開機即可。
硬碟出現不明壞道時如何修復?
有一位網友在52硬體論壇上咨詢版主,自己的電腦在打開、運行或拷貝某一文件、程序時,硬碟的操作速度相比以前變得很慢,並且長時間反復讀盤,然後出錯,或Windows提示「無法讀取或無法寫入文件」,嚴重時出現藍屏等現象,打開機箱時可以聽到硬碟讀寫的'聲音由原來的「嚓嚓」的摩擦聲變為不正常的聲音。
使用系統下的硬碟掃描時出現紅色的「B」的標記,格式化硬碟時,到某一進度停滯不前,最後報錯退出。對硬碟用「Fdisk」命令進行分區時,到某一進度會反復進進退退,不能完成,詢問朋友後得知可能是硬碟出現了壞道,但是不知道可不可以修復。
針對以上情況,我認為,首先這位網友首先應該確認硬碟的壞道是邏輯壞道還是物理壞道,方法很簡單,使用啟動盤啟動到DOS下,執行「scandisk
x:」(X為盤符),Scandisk程序便會檢查硬碟,對產生的邏輯壞道會自行彈出對話框,選擇「Fix
it」對邏輯壞道進行初級修復。如掃描程序在某一進度停滯不前,那麼硬碟就有了物理壞道。
系統不能識別移動硬碟的四大原因
一塊移動硬碟,由IBM移動硬碟盒和一塊20GB的東芝筆記本電腦硬碟組合而成,經過一年多的使用,積累了一些經驗。在正常情況下,移動硬碟同主機相連後系統即可將它認成「移動存儲設備」,並自動在「我的電腦」中添加盤符。如果系統將移動硬碟認成「未知的USB設備」,那麼移動硬碟將無法使用,出現這種情況時,大家不妨按以下順序查找原因。一、與系統有關的設置安裝問題
1.不要以為只要主板有USB介面就可以使用移動硬碟,還要看系統是否支持。Windows2000、WindowsXP及以上版本的系統是可以直接支持移動硬碟的,無須安裝驅動程序即可使用,而在Windows98下使用移動硬碟用就必須裝驅動程序,否則系統就會將移動硬碟識別為「未知的USB設備」。
2.對於一些Windows98用戶來說,在安裝好移動硬碟的驅動程序之後,可以從設備管理器中查看到移動硬碟圖標,但是在資源管理器中卻沒有相應的盤符標志,這就是系統設置不當所致。在設備管理器中雙擊移動硬碟圖標,並且點擊彈出窗口中的「屬性」按鈕,此時可以看見「斷開」、「可刪除」、「同步數據傳輸」和「INT
13單元」四個選項,其中「可刪除」一項前系統默認是沒有打鉤的,勾選這個選項之後重新啟動計算機,就可以在資源管理器中看見新增的移動硬碟盤符了。二、主板的USB介面問題
由於主板的USB介面有問題引發移動硬碟不能正常使用,主要從以下方面著手解決:
1.USB介面未開啟:在一些老機器上(包括一些品牌機)雖然有外置的USB介面,但在BIOS中卻是默認關閉的,這樣即使系統支持也不行,因此應檢查一下BIOS設置中USB介面選項是否開啟:在啟動電腦時按住Del鍵,進入BIOS設置,在「Chipset
Features
Setup」或「Integrated
Peripherals」中將「OnChip
USB」設置為「Enabled」,保存並重啟電腦即可。
2.系統不支持USB介面:這種情況也主要出現在一些老電腦上。如一台兼容機,主板是旗艦的VISTA710V2,主板晶元組用的是VIA
Apollo
MVP3,外接USB介面卡後系統竟然不認(裝的是Windows
Me和Windows
2000雙系統),在「設備管理器」中找不到「通用串列匯流排控制器」。上52硬體網(
52hardware.com
)一查,原來是主板晶元組有問題,趕緊從網上下載最新的主板BIOS進行刷新,又下載了VIA專為該晶元組提供的USB驅動補丁,終於在我的電腦上認出了「移動存儲設備」。
3.USB介面供電不足:絕大多數移動硬碟正常工作所需的5V電壓、0.5A電流可以直接通過主板的USB介面供給,但有的主板USB介面的供電達不到這一數值,從而導致移動硬碟無法被系統識別。好在移動硬碟盒的專用USB連接線上大都分出了一個PS/2接頭,只要將該接頭插在主板的PS/2介面上即可。三、操作不當導致移動硬碟不能被使用
因操作不當而導致移動硬碟不能正常使用,主要是指插拔移動硬碟的時機沒有掌握好。
1.在插接移動硬碟之前最好關閉正在運行的各種應用程序,也不要在系統啟動過程中插接。
2.移動硬碟剛接上時會有一個系統認盤、讀盤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結束之前最好不要進行任何操作(建議給移動硬碟少分一些區,分的區越多,系統認盤的時間越長),要等到移動硬碟的工作指示燈穩定下來才開始操作。
3.使用移動硬碟時也會出現以前能用,偶爾一次又不能用的情況,出現這種情況時可以先將「系統設備」中的「未知的USB設備」刪除,再拔下移動硬碟,然後重啟系統,再將移動硬碟接上,故障一般就能解決。四、移動硬碟本身的問題
如果排除了以上故障原因,移動硬碟仍不能使用,那很可能就是移動硬碟自身有問題了。移動硬碟的結構比較簡單,主要由硬碟盒和筆記本電腦硬碟組成,硬碟盒一般不易壞,出現問題多半是筆記本電腦硬碟引起的。為了避免移動硬碟自身硬體損壞,在使用中應注意以下幾方面:
1.移動硬碟使用時應放在平穩的地方,不要在它正在讀寫時移動使之受到震動。
2.在拔下移動硬碟時要嚴格按照規程操作:等硬碟不讀盤時,雙擊任務欄右下角的「拔出或彈出硬體」圖標,在出現的窗口中先「停止」設備的使用,再從系統中刪除設備選項,最後再從主機上拔下移動硬碟(切記不可在硬碟讀寫時拔下,否則極易損壞筆記本電腦硬碟)。
3.即使在非工作狀態,震動也是移動硬碟的最大殺手,這就要求用戶在攜帶移動硬碟外出時要採取有效的減震措施(一些品牌的移動硬碟在這方面做得比較好,設備本身已經採取了防震措施),最好把它放在四周有塑料泡沫的盒子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