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亞編程
⑴ 哪個離線編程軟體好用呢
在挑選離線編程軟體時,尤其需要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你的具體需求是什麼?為什麼需要一款離線編程軟體?
你的公司生產哪方面產品,具體需要應用到什麼加工工藝?
你們工廠使用的是同一廠家的機器人,還是不同品牌的機器人?是否涉及到多品牌機器人的協同工作?
軟體只能對單個生產單元模擬,還是能對整條生產線模擬?
軟體操作是否繁瑣?人機界面是否友好?
軟體能否應對非常復雜的軌跡編程?
國外的離線編程軟體有比如FASTSUITE飛思德,這是一款德國人開發的軟體,支持大部分主流品牌的工業機器人和機床,針對焊接、切割等不同工藝提供適用參數集和優化策略。軟體有虛擬調試模塊,支持多種可編程邏輯控制器。軟體有中文版。
⑵ 美國大片那些特效是怎麼做出來的
要想做出那些特效,請學習好數學知識以及計算機開發。如果你個人有興趣的話,可以試著開發一點東西,就明白你需要掌握什麼知識和技術了。不是在開玩笑的,以下舉2個例子:
1.現在你能在市面上找到的軟體都做不出來,因為那是商業軟體,僅有不得不升級而為之的一點功能,還得要插件就說明了這一點。但是你找不到好的插件的,因為沒有免費製作的大型插件。商業軟體比不了專業公司的內部軟體(inhouse型),差距在5~10年左右。一般內部軟體使用5年後會淘汰,在各大行業協會中發表寫論文,拿點獎項就轉手賣給商業軟體公司大規模轉化了。提前編寫出這些模塊這需要一些計算機科學家,而不是CG人員,說白了就是搞開發。
2.當你自己有所摸索時,就漸漸明白,不是所有問題都跟硬體有關,當你要解決的問題需要特殊硬體支持時才用的到,比如CUDA硬體加速等,一般大多數問題都依靠CPU解決。
所以,無論軟硬體都需要你有理工科的知識。不要說你只想創作,對技術沒興趣,真實的答案是沒有支持創作的技術供你使用,不要依賴插件,每個插件都是開發者個人的心得,不一定跟你需要一致。這將導致你不得不學習那些插件的底層。仍需要自學該種學科。不幸的是國內沒有太多這樣的教學課程,很多問題也是世界級的問題,而且是計算機圖形學的某個偏門分支。所幸的是這些課在國外大學本科都有正式的教材,也翻譯進國內。推薦你看「計算機圖形學」類的書,但不要找DX11或OpenGL版的,應該扎扎實實學純理科版的,它有數學公式的推演過程,並告訴你他們是怎樣因實際問題而使用的。看完這些書你就明白了,3維和後期沒有本質的區別,不過是將不同的知識庫封裝到不同的軟體,再構造一些流程概念,方便(准確的說是為了降低理解難度)藝術家使用的。當然這樣分劃軟體也是依據目前計算機能力來區分的,隨著計算機的發展,2.5D的軟體將越來越多。其實就是全部3D化。
另外,我個人觀點,現在的商業軟體是被同行逼得不得不升級,並不是真心要幫你做東西的。無論他提出怎樣的概念(例如:建模,貼圖,渲染)都是給你提供低級重復性勞動的流程概念,高級的是不會發放到CG勞動市場的。因為商業軟體如此,你將被限制在低級代工區域。想要突破,就得至少得到和他們開發先驅相對等的知識力量。才有可能擺脫被動,有引導作用。
另外感謝回答者:街頭苦苦等 的詳細回答。正好說明問題:
1.有關硬體:他(她)文中提到的各種設備讓我聯想到我的一位從事攝影的朋友,我的朋友經常抱怨拍攝酬勞之低讓人難以忍受。要知道中國第一張黑白相片的費用是一條黃金,當時可買一套四合院。那時的攝影器材多差啊!記得我小時候用海鷗黑白相機拍天文,買曝光600的膠卷都貴的直咬牙!但現在尼康佳能曝光可到18000,拍攝反而不值錢了,因為誰都能幹了!那錢讓誰賺了呢?當然是尼康佳能了!老外早就知道軟體會被盜版,所以嵌入式編程做到相機硬體里去了,你想拍電影級的照片,就得買我的硬體!縱使你能盜得了軟體,也難解析硬體,再不,我就升級換代唄。國外的影視特效公司用的硬體都是他們自己開發的,例如:pixar的3大老闆之一就是蘋果的喬布斯,喬布斯評價pixar內部自產的計算機,連他都看不懂!
2.有關軟體:舉例:《指環王》用的群組軟體,放到中國用就大的不得了,就得大大的花一把錢。其實該軟體作者製作《指環王》群魔對陣場景僅在一台筆記本上用了2小時就算完了!算的慢,算的不好他可以改內核代碼啊!不用上渲染群去實驗。他是在用軟體,不是被軟體用!現在業內廣播電視級的(含廣告)的技術尖兵,大多數是會使用10~20種軟體。國內各製作公司都會整合自己的製作流程(如何將10~20種軟體串起來使用),一旦方法多快好省,流傳得很快。請想一想,你不過是藉由軟體提供的各種概念,一個一個地利用了各個軟體中那部分正確有效的數學公式集。一般製作公司沒有能力將這些數學集整合到一個自己開發的軟體上。這將帶來2個後果:a.浪費資源,但人員便宜。軟體沒有的能力就不可能做出來,很多所謂的應用高手做出來了,其實是憑借他個人的努力發揮了軟體應有的功能,大多數應用者用不到軟體的1/10,更不要說像《指環王》那位開發者了。b.用盜版解決成本問題,答案如上,一樣出不來啊。
3.留給CG勞工的工作:重復的就不說了,不要沾沾自喜的以為會了別人不會的插件。你能做的超不過軟體本身,想超過就要利用軟體以外的知識改寫軟體來為你服務。什麼是軟體以外的知識?舉例:吊威亞:你之所以能夠使用威亞源於2個技術方向:
a.藍屏摳像技術:此技術為後期技術,roto(摳像)只是低級手工活,但是很多軟體卻是自動roto的,這屬於「圖像學」,信號學,最低的知識是卷積,傅立葉變換,本人根本不敢討論,請你去問你們大學的信息工程專業的老師。
b.跟蹤技術:排除2點不談(包含維塔的camera control和圖像識別),這裡面有應用到畫法幾何與透視的知識,以及一點模糊數學。這兩種知識合在一起求解還原現場3維空間,本身學名叫「逆向工程」,利用3維「圖形學」知識對2維圖像反求解3維環境。此類知識請你去問你們的大學圖形學系。
掌握以上2點,高數,離散是基礎。為什麼非要掌握不可呢?答案是,實際情況是大多數軟體預料不到的,除非你有過硬的數理基本功,不用開發就能相應調整。一般情況就是使用其他軟體後續跟進,說白了就是當前軟體沒這個模塊(數學集)功能,這也就是你不得不使用很多軟體的原因。如果掌握上述2點,你還能做2件事:a.利用你的知識二次開發此軟體。b.如果軟體不開放就只能自己寫軟體了。不要寄希望於有哪個大軟體公司整合出一個大而全的軟體!如果那樣軟體公司就沒飯吃了!這是他們的「花價政策」和「缺陷設計方法」。
4.為什麼游戲生存環境好一點:正如 答者 街頭苦苦等 所說的,游戲中的關卡設計和數值設計以及羅技判斷是由游戲開發者掌控的,而且對於畫面表現力來說,游戲的控制更需要開發。這些是因為游戲行業比傳統影視行業新造成的。沒有哪個游戲公司有絕對的自主知識產權,都需要在前人的肩膀上二次開發。就造成了擁有部分自主知識產權的主動性。以及不介意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生存方法。而傳統影視對於計算機已經有代溝了。人才連接不上了,即便是用游戲人去補影視,也無法在老體制下存活。 需要從決策層(非資方)到製作,包含人事布局,工資結構,管理制度等一系列改變,基本得大換血,還不如現在剛出生的小公司。
⑶ 請大神指點、法蘭克系統攻絲、用m8的絲錐,孔深度10mm攻9mm 怎樣編程呀 從來沒攻過、力揚威
T1111M3S500
G99G0Z-0.2
G0X0.0
M29S500
G84Z()P()F()
G80
G0X38.0Z-.0
⑷ 吊威亞需要吊車嗎
威亞可以用人拉也可以用器械拉,人力拉威亞早期比較多,現啟衡局今用悄讓伺服數控機械比較多。
例如成都天夢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產品:威亞伺服數控機械;
採用現成編程大屏幕觸摸屏操作,安裝完畢編輯9-18個現成操作程序,全數字,配有手動脈沖,可測量現場的實際高度距離。控制台顯示道具的實時位置,運行模式為位置控制/扭矩控制/速度控制定位精確度可達到0.01mm,上位機採用mp系列運動控攔辯制器,任意可選的運行方式,保證人員和設備的安全。
⑸ 還記得年入百萬的阿拉蕾嗎為了弟弟不停的賺錢,如今長大成這樣
有一部很火的綜藝片叫做《爸爸去哪兒》,這檔節目是邀請明星以及明星的孩子作為節陪尺燃目的嘉賓,然後一起完成一些任務,為了明星奶爸跟自己的孩子培養感情。在2016年,有一個名叫阿拉蕾的小童星闖入了人們的視線里,吸引了一大批的粉絲,因為她的外形非常的可愛,戴著大大的圓眼鏡框,特別像阿拉蕾。如今她年收入百萬,為了弟弟不停的賺錢,如今她長大了成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