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論中央編譯局
『壹』 資本論哪個版本最好
《資本論》的版本選擇因人而異,不同版本有不同的特點和適用人群。以下是我對幾個版本的個人看法:
人民出版社版《資本論》:這是國內最權威的《資本論》版本,由中央編譯局編譯,經過多方考證,具有較高的准確性和權威性。該版本適合學術研究、理論探討等領域。
郭大力、王亞南版《資本論》:這是較早的《資本論》中譯本,對於國內讀者影響較大。該版本翻譯較為流暢,易於理解,但某些術語和表述與現代漢語有所差異。該版本適合初學者和一般讀者。
其他版本:市面上還有一些其他版本的《資本論》,如中央編譯出版社版、上海三聯書店版等。這些版本在編譯、校訂、注釋等方面各有特色,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興趣選擇。
總之,選擇哪個版本的《資本論》取決於個人需求和目的。對於學術研究和理論探討,建議選擇人民出版社版;對於初學者和一般讀者,可以選擇郭大力、王亞南版或其他易讀性較強的版本。當然,在閱讀過程中,可以結合不同版本的注釋和解讀,加深對《資本論》的理解。
《資本論》(全稱《資本論:政治經濟學批判》)是德國思想家卡爾·馬克思創作的政治經濟學著作,1867—1894年分為三卷出版。
《資本論》全書共三卷,以剩餘價值為中心,對資本主義進行了徹底的批判。第一卷研究了資本的生產過程,分析了剩餘價值的生產問題。第二卷在資本生產過程的基礎上研究了資本的流通過程,分析了剩餘價值的實現問題。第三卷講述了資本主義生產的總過程,分別研究了資本和剩餘價值的具體形式。這一卷講述的內容達到了資本的生產過程、流通過程和分配過程的高度統一,分析了剩餘價值的分配問題。
《資本論》是馬克思畢生精力耗費40年時間撰寫的有關政治經濟學理論的偉大成果,是一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理論巨著。19世紀中葉歐洲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為馬克思創作資本論提供了客觀條件。當時,資本主義社會固有的基本矛盾日益暴露,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斗爭日益尖銳和復雜化。尤其是歐洲三大工人運動的失敗,更加表明無產階級運動需要有科學的理論來指導,這促使馬克思恩格斯責無旁貸地擔負起創立工人階級政治經濟學的歷史使命。
《資本論》跨越了經濟、政治、哲學等多個領域,是全世界無產階級運動的思想指導。
『貳』 資本論是誰寫的
人民出版社的《資本論》,共三卷,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著。
《資本論》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或者馬克思恩格斯文集、全集的資本論卷,都是中央編譯局的最新譯本,以德文原版為基礎並參考了《馬克思恩格斯全集》歷史考證版進行校訂,殲尺因此比較可靠。
以前的老版本基本上是從而俄文版轉譯過來的,蘇聯方面當時出於自己的考慮對《資本論》有一些修改,也就意味著有些論斷不是馬克思本人提出的。
核心思想
政治經濟學是研究生產關系的,而生產關系是生產、交換、分配、消費四個環節的關系的總和。《資本論》正是系統地分析資本主義的全部生氏枝高產關系,而且這種分析是辯證的,由簡單到復雜,由局部到整體,由本質到現象。
《資本論》第一卷重點研究資本主義直接生產過程中的關系,揭示資本主義剝削關系的一般本質。《資本論》第二卷分析作為生產和交換的統一的廣義的資本流通過程,進一步揭示資本主義剝削關系在流通中的表現。
《資本論》第三卷分析了搭族作為生產、流通、分配的統一的資本主義生產的總過程,進一步重點揭示了接近社會表面的分配領域的資本主義剝削關系。至於資本主義的消費關系,一、二、三卷都作了有關的分析。
『叄』 資本論第一卷最早在什麼地方出版
[德]羅爾夫•黑克爾著朱毅譯 來源:《國外理論動態》2011年第10期 2011年5月31日,中央編譯局舉辦2011年第6期馬列著作編譯論壇,邀請德國著名馬恩著作編輯學家、MEGA編輯促進協會主席羅爾夫•黑克爾教授作題為《資本論〉第一卷的誕生及其不同版本》的報告,這是黑克爾教授的系列講座「《資本論》的產生、編輯及傳播史」的第二講。黑克爾教授在報告中介紹了馬克思的寫作從六冊計劃到專門論述「資本一般」的變化過程、《資本論》第1卷的手稿和第1卷的出版及其所引起的直接反應,並對《資本論》第1卷的四個德文版、法文版以及英文版進行了比較,指出了這些版本的一些重要變動。
『肆』 關於《資本論》的版本問題。
你說的郭大力、王亞南翻譯本我也知道,那是比較早的一個版本,建議你還是選擇閱讀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資本論》,或者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的資本論卷,都是中央編譯局的最新譯本,以德文原版為基礎並參考了《馬克思恩格斯全集》歷史考證版進行校訂,因此比較可靠。舊版本(包括全集第一版)基本都是從俄文版轉譯過來的,蘇聯在馬克思主義的問題上有大國沙文主義做法,總把自己的東西塞進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資本論也不例外,舊版本中個別論斷都是蘇聯修改的,不屬於馬克思、恩格斯的原著,而且這些被修改的論斷很難被一般讀者發現。
『伍』 為什麼1975版資本論只有三卷
本身《資本論》一共三卷。
文革碰檔返時期,中央編譯局根據《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德文版第23、24、25卷,並參照《馬克思恩格斯全笑飢集》俄文第二版第23、24、25卷,翻譯了《資本論》第一、二、三卷,作為《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一版第23、24、25卷,由人民出版社分別於1972年9月、1972年12 月和1974 年11月出版。中央編譯局在翻譯過程中參考了郭大力、王亞南的中譯本。1975年,在上述《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一版第23、24、25 卷的基礎上蠢和,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資本論》第一、二、三卷單行本。
從1986年起,中央編譯局開始編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二版。這個版本將《資本論》三卷分別編為第44、45、46 卷,由人民出版社相繼出版於2001 年6 月、2003 年4月和2003 年5月。2004年1 月,人民出版社又出版了《資本論》第一、二、三卷單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