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為題的腳本
Ⅰ 《人生腳本》第十五章 摘抄 腳本的傳遞
A腳本矩陣
腳本矩陣是用於展示和分析父母及祖父母如何將指令傳於當代子孫的圖示。它用簡潔的方式傳遞了大量信息。
父母中相反性別的一方,通常告訴孩子做什麼,而相同性別的一方,向孩子展示如何做。
父母有哪些宣言、榜樣、禁止信息和挑唆?
可以詢問的問題:
*你父母最喜歡的宣言或訓誡是什麼?
*你父母過著怎樣的生活? *你的父母禁令是什麼?
*你必須做什麼才能讓父母微笑或咯咯地笑?
酗酒、吸毒者的禁令是「不要思考」。
B家庭序列
婚姻的一個作用,是稀釋禁止信息與挑唆。
丈夫和妻子的家庭背景不同,賦予孩子的指令也不同。
如果贏家與贏家結婚,後代將成為更大程度的贏家。反之,輸家與輸家結婚,後代將成為更大程度的輸家。
C文化傳承
在贏家的家庭序列里,腳本和抗腳本是相符合的,這是確保贏家的最好方法。
如果母親在給兒子講外公的愚蠢和猛烈喝酒時,表現出著迷和歡快,兒子可能會由於酗酒被開除,終身玩酗酒者的心理游戲。失望的父親會扮演迫害者,懷舊的母親扮演拯救者。
D祖父母的影響
腳本控制通常源自異性父母的一方。比如,對於母親來說,外祖父是她的電極;對於父親來說,祖母是她的電極。
E過度腳本
父母對兒童心靈的持續攻擊,對兒童精神病學家、家庭治療師等專業人士來說,毫不陌生。
從腳本分析的角度來說,這是過度傳遞腳本。
孩子會通過某種形式的拒絕加以躲避,但他們也會學習父母的行為,企圖傳遞給別人。彷佛「燙手的山芋」。
父母在正常撫養孩子的過程中就將腳本傳遞給了孩子,他們盡最大努力養育、保護、鼓勵孩子,向孩子展示應當如何生活。
導致過度腳本的原因很多,最病態的原因,是通過講腳本傳遞給某個孩子獲得解脫。
F腳本指令的混合
實際上,腳本控制、榜樣、生存法則混合在一起,難以區分。有經驗的觀察者才能看出其中腳本元素。
大多數人生活在自己的腳本矩陣里,因為這是父母為他們製作的暖床。
幸運的情況是,母親自己的腳本里包含內部解除或破咒者,這樣他們就能夠擺脫腳本。另一種得益於朋友、密友或生活本身的幫助。也有的人,通過腳本分析,從而上演自己的人生。
G總結
父輩及祖輩傳遞給當代子孫的指令,決定了個體的人生計劃及最終結局。
H父母的責任
希望改變自己的腳本,避免將自己承擔的指令傳遞給孩子的父母,首先要非常了解自己的父母自我狀態,以及自己腦中存儲的父母的聲音,因為孩子很容易習得,並在做事時將能量貫注於此。
Ⅱ 改寫自己的人生腳本
人的一生是在不斷的重復自己曾經做過的事,走過的路,過去自己所有的經歷都會凝固成一個固定的心智模式,從此人生走上了反復的輪回之道。生命是有芹大規律的,一個人的人生腳本在童年時期就已經完成了,一個人在童年和青少年時期的成長環境會塑造一個人的後半生的歷程,在成長期間,對自己影響最大的是自己的父母,父母在輪回著他們生命的同時,也將他們的經歷反哺到孩子身上,以致於孩子也在輪回著父母的生命,如果不曾覺知自己的人生腳本,那會一代又一代地反復輪回這樣那樣的幸福或者痛苦的體驗。嫌桐豎
在自己成長的過程中,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事情,一般就是一個人生腳本的刻寫,成年人很多事情就以不同的形式重復上演那件最深刻的事情,這些記憶被刻進了身體里,被埋葬在潛意識里最深處,在沒有覺知的前提下,「清醒」的大腦是無論如何也不曾知道那就是自己個人的傳記,也是一個人的命運。
讓人悲傷的是很多人印象最深的往往就是他所經歷最痛苦的事,他在面對那件事時,所產生的感受和所有一切體驗都像烙印一樣硬生生地在身體上狠狠地燙上一個印記,往後他面對事情時內心的反復掙扎都無法甩掉這個「胎記」,這種讓自己也痛恨不已的習慣將伴隨著他走完後半生,這些習慣形成了一個人的性格,而性格又決定了自己的命運,這就是一個人的人生腳本。冥冥中一切早有註定,這不完全是一句空話。
如果人能發現了人生腳本,就有機會去改寫自己的人生腳本。找個安靜的地方,認真地回想自己印象最深的那件事情,投入所有的感受去再度去感受當初的那種感受,去回憶當時的每一個細節,當時事情的發展脈絡,接著再好好想想最近自己不愉快的一些經歷,這些是不是都跟當時的感受一樣的真切,是不是像活生生的又再度以不同的方式上演著那個輪回。
是呀,在回想最近經歷後,並再次去回憶當時的那些感受時,身體可能會忍不住顫抖不已,不要去控制這種體驗,是時候了,是時候改寫自己的人生腳本了。從此刻起,拋棄那些曾經的應對方式,拋棄那些過去的感受,以自己最喜歡、最希望的方式,去改定那個故事,要給這故事裡面加入愛,要往故事裡面加入自己對自由的追求,往故事裡加入輪臘對自己的寬容甚至是縱容,往故事裡加入自己最渴望的需求,然後反復地不斷重復去反復構想自己改寫後的畫面跟經歷,在經過不斷地體驗改寫後的經歷後,那塊曾經的傷疤就會慢慢的療愈,自己也會慢慢地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命運從此也被掌握回自己的手中。
人性復雜得像一團迷霧,在面對未知跟不確定的未來,人找到了神學和玄學來解釋那團迷霧的人生,這些信仰支撐了人類走過幾千年,時間在流動,終於上帝再次饋贈人類破解未知迷霧的武器,在恩賜了哲學之後,再度寵幸地給了人類心理學,弗洛依德、榮格這些大師猶如先知降世,發展出一系列的心理學說,我們後人就應該好好地享受人帝的饋禮,好好地過上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