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風腳本
1. 好家風的作文要怎麼寫
花朵的開放需要陽光的沐浴;小草的嫩綠需要雨水的滋潤;雄鷹的自由需要藍天的廣闊;
孩子的成長需要良好家風的熏陶。家風,顧名思義,就是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家風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現代傳承,我們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燦爛文化所孕育的許多優良的傳統;家風是我們立身做人的行為准則;家風是社會和諧的基礎。家風就像一棵樹,一棵枝葉如蓋的百年大樹,子子孫孫都在它的蔭蔽之下。
朱柏廬說過「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意思是:一碗粥一碗飯,應當想想來處不容易;半根絲半根線,要常常想到得到這些東西很艱難。勤儉節約。這一點父親經常是這樣說的,他也是這樣做的。在吃飯的時候,父親是不允許剩飯的,他說著每一粒米都是農民伯伯用汗水辛苦種來的,吃的了多少就盛多少,盛了就必須全部吃完。
對於水資源,父親更是珍惜。記得有一次,我正開著水龍頭洗手,母親跟我說有朋友來找我玩了,我便匆匆忙忙地跑走了,水龍頭也就忘關了。廁所里滴答滴答,水都快溢出來了!父親瞧見了,連忙關上水龍頭,也訓斥了我一遍跟我講了一大堆的道理,那以後就再也沒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了。父親經常說洗完衣服的水要存放在水桶里,用來沖廁所;淘米水可以用來澆花;水龍頭要及時關……諸如此類,我早已聽了許多,也學會了許多。
「自豪而不自滿,昂揚而不張揚,務實而不浮躁」這是母親一向的作風。做人做事要常懷一顆平常心,不論在什麼情況下,對個人的名利、進退、榮辱,都要看得淡一些,超脫一些,像古人所說的那樣:「去留無意,看庭著花開花落;寵辱不驚,望天上雲卷雲舒」,得意時淡然,失意時坦然,高調做事,低調做人。每次我考得好些便飄飄然,恨不得讓全世界都知道,母親就總是這樣教導我。不管你取得多大的成就,低調一點總是好的。越是成績突出,越是貢獻巨大,越是形勢大好,越要保持憂患意識,越要保持清醒頭腦。一個低調的人,不可能沒有痛苦,只不過他善於把痛苦錘煉成詩行;一個低調的人,不可能沒有挫折,只不過在坦然的面對中,讓危機變成了人生征途的跳板;一個低調的人,並非沒有眼淚,只不過他能超越嘆息呻吟,將其當做一杯醇酒,主動地品味人生的快樂;一個低調的人,並非沒有過失誤和失敗,只不過他在清醒的梳理後,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絲頹廢;一個低調的人,不是沒有風險,而是他常常能化險為夷。縱使千重浪,仍能「勝似閑庭信步」;縱使狂風暴雨,仍能「一蓑煙雨任平生」;縱使「雄關漫道」,仍能「豪邁從頭越」。
勤儉節約,低調做人這是父母教我的,也是我一向持之以恆的。在這樣的家風熏陶下,我一定會開放成燦爛的花朵,成長為嫩綠的小草,成為在藍天中自由飛翔的雄鷹!
2. 好家風好家訓好家規作文80字
寫作要點:
1、理解家風、家訓、家規的含義。
2、以自身為例子拓展故事情節。
3、必須真情實感,充滿感情色彩。
思路:
1、先開頭引出家風、家訓、家規。
2、詳細寫出自己周邊有關家訓、家風、家規之類發生的事情。
3、最後進行再一次的總結,實現首尾呼應。
例文:
中國的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訓、家規、家風,我家自然也不例外。
我家的家訓是:尊敬老師、長輩、同學和任何有殘疾的人;勤勞節儉懂得持家;遠親不如近鄰,好好對待鄰居;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這些家訓,是自古以來存在在每個人心中的,但真正做到的,卻少之又少。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把它們定為家訓,是為了讓下一代牢記中國五千年歷史文化的璀璨,我會努力做到,同時也會影響周圍人,讓他們也做到。
我家的家規是:主動向長輩問好;互相尊重彼此;路上撿到錢包等貴重物品必須上交;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業做完了才有娛樂時間;當天的事情當天做,不能拖拉;每天都要運動(至少一種)。
這些家規有幾項是爺爺奶奶定的,有幾項是爸爸媽媽定的,這越來越完善的家規更是讓我了解到了中國文化的進步。從小,爸爸媽媽就要求我做到,好的規矩,成就了我現在的成績。
我家的家風是:以德立家,以德治家。良好的家風對社會而言,就是一種道德的力量。家風需要我們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去。
古人有雲:有家規的家庭,屬於書香門第之家。
家風:
「家風」,一般指一種由父母或祖輩提倡並能身體力行和言傳身教,用以約束和規范家庭成員的風尚和作風。
家風是一個家庭長期培育形成的一種文化和道德氛圍,有一種強大的感染力量,是家庭倫理和家庭美德的集中體現。
家風是家庭成員道德水平的集中體現。家風作為一種精神力量,它既能在思想道德上約束其成員,又能促使家庭成員在一種文明、和諧、健康、向上的氛圍中不斷發展。
家訓:
家訓是指家庭對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業的教誨。家訓是家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個人的教養、原則都有著重要的約束作用。
家訓或單獨刊印,或附於宗譜。家訓之外,其他名稱還有:家誡、家誨、家約、遺命、家規、家教。
家訓在中國形成已久,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對個人、家庭乃至整個社會都有良好的作用。
家規:
「家規」是治家教子、修身處世的重要載體,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
(2)好家風腳本擴展閱讀:
家風的起源:
家風一詞,最早見於西晉文學家潘岳的作品中。
西晉文學家夏侯湛,將《詩經》中有目無文的六篇「笙詩」,補綴以成《周詩》,並給潘岳看。潘岳認為:這些詩篇不僅溫文爾雅,而且可以看到孝悌的本性。
為與友人唱和,潘岳因此寫作了《家風詩》,自述家族風尚:「綰發綰發,發亦鬢止。日祗日祗,敬亦慎止。靡專靡有,受之父母。鳴鶴匪和,析薪弗荷。隱憂孔疚,『我』堂靡構。義方既訓,家道穎穎。豈敢荒寧,一日三省。」
在該詩中,作者並沒有具體描述自家家世,而是通過歌頌祖德、稱美自己的家族傳統以自我勉勵。
3. 好家風好家規好家訓都是啥
1、手持正義,肩挑道義,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2、與人為善,與鄰為友,嚴己寬人,既往不咎。
3、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勤學苦練,努力登攀。
4、舉止穩重,言語文明,團結友愛,永奪先進。
5、寧讓人,勿使人讓我,寧吃虧,勿使人吃虧。
6、愛護公物,遵紀守法,造福子民,服務社會。
7、勤為本,德為先,和為貴,學在前。
8、尊老敬賢,扶危濟困,嚴以待己,寬以待人。
9、不做虧心事,不賺昧心錢,心裡有盞燈,肚裡能撐船。
10、人勝我,勿生嫉妒,人弱我,勿生鄙吝。
11、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實實做事,兢兢業業讀書,勤勤懇懇治家。
12、處世以謙讓為貴,做人以誠信為本。
13、一日「三省」好處多,來日不唱悔恨歌。
14、少壯不努力,老大被人譏;少壯不立業,老大徒傷悲。
15、家有老千般好,好兒女多行孝,家有孝是希望,精心栽培生長旺。
16、攢錢聚財,取之有道,男女老幼,處之有方。
17、干本份活,行俠義事,做正直人。
18、和睦友善,勤儉節約,科技致富,讀書為先。
19、積谷防飢,積德防老,送子讀書,兒行孝道。
20、夫妻相敬,舉案齊眉,婆媳相讓,一家和氣。
21、不做虧心事,不怕夜敲門,不怕樹影斜,只要身心正。
22、手足貴相助,夫妻貴相從,長幼貴有序,鄰里貴寬容。
23、有膽有識,有禮有節,有情有義,有失有得。
24、對賢當舉,小人當疏,孝悌當崇,五毒當誅,志存高遠。
25、吃不窮,穿不窮,人不讀書一世窮。
4. 好家風怎樣寫
中國的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訓、家規、家風,我家自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訓是:尊敬老師、長輩、同學和任何有殘疾的人;勤勞節儉懂得持家;遠親不如近鄰,好好對待鄰居;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些家訓,是自古以來存在在每個人心中的,但真正做到的,卻少之又少.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把它們定為家訓,是為了讓下一代牢記中國五千年歷史文化的璀璨,我會努力做到,同時也會影響周圍人,讓他們也做到.我家的家規是:主動向長輩問好;互相尊重彼此;路上撿到錢包等貴重物品必須上交;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業做完了才有娛樂時間;當天的事情當天做,不能拖拉;每天都要運動(至少一種).這些家規有幾項是爺爺奶奶定的,有幾項是爸爸媽媽定的,這越來越完善的家規更是讓我了解到了中國文化的進步.從小,爸爸媽媽就要求我做到,好的規矩,成就了我現在的成績.我家的家風是:以德立家,以德治家.良好的家風對社會而言,就是一種道德的力量.家風需要我們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去.古人有雲:有家規的家庭,屬於書香門第之家.
5. 好家風有哪些
1,歐陽修《歐陽永叔集》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然玉之為物,有不變之常德;雖不琢以為器,而猶不害為玉也。人之性,因物而遷,不學,則舍君子而為小人,可不念哉!付弈。
譯文:玉不雕琢,就不能製成器物;人不學習,也就不會懂得道理。
賞析:歐陽修在家訓中希望兒子能繼續養成讀書的習慣,並從書中學會做人的道理
2,孔子家訓
(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
賞析:這個故事就叫做「過庭語」,也叫「庭訓」。後來根據這個故事,父親對兒子的教育在古代就叫「庭訓」。學詩和學禮,講的是讀書和做事,這是人生很重要的兩個問題。)
6. 好家風好家訓600字作文
中央電視台2014年春節期間搞了一次關於「你家的家風是什麼」的調查。公眾普遍感覺很有意義。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一方面,任何一個人都在一個具體的家庭里成長和成熟,一個人的人格形成與他(她)所處的家庭環境密切相關。另一方面,凡事要有「風」和「規」,一個家庭,如果沒有正確的良好的風氣和規矩,如果長幼無序,吊兒郎當,任意隨便,既不守國法,又不重道德,甚至人際關系很緊張,慪氣打架,家庭暴力,不一而足。那麼。也就談不上家庭關系的和諧與正常維持。
家風問題有兩個要點:
一是風要正,要有檔次;
二要堅持幾十年如一日,幾代人共同遵守。成為一種習慣動作,而不需要任何外來的強制。
「栽什麼樹苗結什麼果,撒什麼種子開什麼花。」「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是《紅燈記》里的唱詞,包含了人的成長與家庭環境、家風、家規的關系。我們分析成功人士的經驗之道——比如自立、拼搏、刻苦,比如仁義、助人、涵養:常常可以從他們的家庭環境中尋求到基本來源、基本點。
中國豐富的傳統文化中有許多關於治家的內容,比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是提倡家庭要「積善」。明代曾經有《朱子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為主的啟蒙教材。當然帶有時代的局限性,但許多東西對我們今天的「家風」討論仍然有積極的啟示意義。比如:「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勿貪意外之財,勿飲過量之酒。」「與肩挑貿易,毋佔便宜;見窮苦親鄰,須加溫恤。」「刻薄成家,理無久享;倫常乖舛,立見消亡。」「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見富貴而生諂容者,最可恥;遇貧窮而作驕態者,賤莫甚。」「勿恃勢力而凌逼孤寡」;「人有喜慶,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禍患,不可生喜幸心。」「家門和順,雖饔飧不濟,亦有餘歡」……
《朱子治家格言》還涉及了家與國的關系:「讀書志在聖賢,非徒科第;為官心存君國,豈計身家。」
今天的時代當然遠非明代所能夠比擬,包括家庭關系在內的許多「老規矩」也必然地被歷史所淘汰了,比如「父母在不遠游」,比如「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之類,都應當被拋棄了,但是,這決不意味著不應該從傳統文化中去認真借鑒「好東西」。
說到「家風」問題,有一點值得強調:道德與法律這樣兩條杠杠到什麼時代、什麼情況下都必須堅持遵守。
家庭關系中通常涉及的是道德問題,比如尊老愛幼,團結互助,謙虛禮讓,設身處地,善解人意,甘願吃虧,等等,注重道德自律的家庭成員,才能夠在家庭中享有威信,才有資格成為家庭的中流砥柱。
當然家庭關系中也有法律問題,比如個人隱私,財產繼承等等,這樣的問題完全依靠道德自律往往就解決不周全,而且弄不好還會「顯失公平」,於是就需要用法律來規范和約束相關的方方面面。比如財產的婚前公證,家人(包括父母與子女,兄弟姐妹)之間的借貸必須有書面的字據,等等。這看起來有失人情之常,實質才是真正體現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相互尊重,
中國隨著改革開放、經濟建設的大發展,許多新東西出來了,比如「官二代」、「富二代」近年又出來「拆二代」。從家庭關系這個視角看問題,所謂「官二代」、「富二代」、「拆二代」,相當程度上都不是年輕人自己人生努力的結果,而是對祖宗、父母的「天然繼承」。正因為「財富和幸福來得太過容易」,這些年輕人最容易墮入驕奢淫逸,無所作為,他們中的一部分,也最容易失去道德榮譽感和奮斗精神,如果加上有的家庭的「家風」、「家規」本來就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這樣的年輕人們就很可能成為類似舊時代的「紈絝子弟」和「惡少」類人物。
家庭連著地方、社會和國家,所謂「家門不幸出孽子」,必然禍害社會,成為家庭、地方、社會的破壞因素。這是我們今天討論「家風」、「家規」的現實和長久意義之一。
一個人在家庭中尊老愛幼,謙虛謹慎,克勤克儉,嚴格自律,講原則,重正氣,他(她)在單位里、社會上也必然能夠表現良好;反之,一個人在家庭中我行我素,沒規沒矩,無法無天,無情無義,耍奸使壞,損人利己,既不把道德要求放在眼裡,也不把法律規矩放在眼裡,比如在家庭財產問題上,根本不懂得什麼叫尊重人,甚至在與父母的關系中信奉「我的就是我的,你的還是我的!」視「吃父母」、「啃老」為天經地義,理所當然;而當涉及贍養父母、幫助有困難的家庭成員,則就是另外一付惡劣的態度——「拔一毛而不為」。這樣的人,久而久之,就不免成為家庭的孽子,社會的敗類。
好的「家風」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夠養成的,它需要長期的「潤物細無聲」。對於青少年來講,要經過長期的耳濡目染,自我修煉。
從這個意義上講,上一代、老一輩,就應當起到一個正面影響的、潛移默化的引領作用。
身教重於言教,為人父母、長輩,對於養成好的「家風」其作用舉足重輕。
可是我們痛心地看到:近些年來一個又一個被揭露出來的貪污腐敗分子、「裸官」之類,以及那些尚未被揭露出來的有這樣那樣經濟犯罪問題的幹部人等——他們往往都是各自家庭的主要成員,那麼他們的這些危險表現,只能說明這樣家庭的「家風」教育一定成問題!這些人一定會因為自己的違反黨紀國法而身敗名裂,而且必然禍及他們的家庭成員,請問:當他們罪責加身,鋃鐺入獄,何以面對自己的父母長輩、妻兒老小?如何侈談對自己的下一輩去進行「家風」教育?
從這個意義上講,「家風、家規」,不僅是一家一戶的事情,而且事關黨風和社會風氣,是時代的事情、國家的事情。
7. 好家風,好家訓,好家規名言名句
好家風好家訓,家風家訓家規名言名句
1、治家嚴,家乃和;居家恕,鄉乃睦。
2、提倡勤儉持家,節約光榮,浪費可恥。
3、家庭以愛為根,生活以和為貴。
4、口腹不節,致疾之因;念慮不正,殺身之本。
5、書蔬魚豬,一家之生機;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氣。
6、老人有德是最好的風水,最高等的風水。
7、讀書,起家之本;循禮,保家之本;和順,興家之本。
8、吾子之修身,內正其心,外正其容。
9、見得天下皆是壞人,不如見得天下皆是好人。
10、功名官爵,貨財聲色,皆謂之欲,俱可以殺身。
11、惡不在大,心術一壞,即入禍門。
12、貪愛沉溺是苦海,利慾熾燃是火坑。
13、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
14、成家子,烘如寶,敗家子,錢如草。
1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6、惡恐人知,便是大惡。見色而起淫心,報在妻女。
17、修身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18、清高太過則傷仁,和順太過則傷義,是以貴中道也。
19、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
20、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
21、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22、算算用用,吃穿不窮;用用算算,海乾山空。
23、不以已長望人,雖卑賤皆得盡所能。
24、先靜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25、君子但盡人事,不計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
26、以德遺後者昌,以財遺後者亡。
27、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28、美不美,鄉中水;親不親,故鄉人。
29、謹言慎行,寬厚忍讓,勤懇做事,踏實做人。
30、薄福之人過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禍。貫貧之人不安其貧,必有意外之憂。
31、若一家自相紛爭,那家就站立不住。
32、親賢者、遠小人;重禮儀、講誠信。
33、父子和而家不敗,兄弟和而家不分。
34、女人要柔和,安祥笑容,和一家的人緣。
35、毋以己長而形人之短,毋固己拙而忌人之能。
36、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37、刻薄成家、驕奢淫逸,就是敗家相。
38、自奉必須儉約,宴客切勿留連。
39、夫妻和睦,一家之福,簡單分享,知足常樂。
40、欲高門第須為善,要好兒孫必讀書。
41、利可共而不可獨,謀可寡而不可眾。獨利則敗,眾謀則泄。
42、枯木逢春猶再發,人無兩度再少年。
43、誠實是人生的命脈,是一切價值的根基。
44、與肩挑貿易,勿佔便宜。
45、長者須是指導者協商者,卻不該是命令者。
46、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馬牛。
47、遇貧窮而作驕態者,賤莫甚。
8. 好家風的文章
家風
家風,塑造孩子的無形力量 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圍構成了家風。顧名思義,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風氣、風格與風尚。 著名法國作家羅蘭曾說過:「生命不是一個可以孤立成長的個體。它一面成長,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葉。它又似一架靈敏的攝像機,沿途攝入所聞所見。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織造人格的纖維。環境中每一個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長過程的建材,使這個人的思想感情與行為受到感染,左右著這個人的生活態度。環境給一個人的影響,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無形的塑造。」從而也足見家風的重要了。 家風是一種綜合的教育力量,它是思想、生活習慣、情感、態度、精神、情趣及其他心理因素等多種成分的綜合體。如語言環境、情感環境、人際環境、道德環境。家是成長的第一空間,在孩子身上處處會烙有家風的印記。 家風是一種潛在無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心靈,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種無言的教育、無字的典籍、無聲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經常的教育,它對孩子的影響是全方位的,孩子的世界觀、人生觀、性格特徵、道德素養、為人處事及生活習慣等,每個方面都會打上家風的烙印。可以說,有什麼樣的家風,就有什麼樣的孩子。 那麼我們應該怎樣為孩子打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空間呢? 高尚的精神情趣 父母要追求高尚的精神情趣,帶頭把家裡的精神生活搞得充實、高雅、豐富,防止精神污染。有些父母讓低級趣味充斥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極壞,比如抽煙、喝酒、賭博..... 父母可以用看書,賞花,聽音樂等好的習慣來影響孩子,孩子身臨其中,也必然受到審美情趣的熏陶。 濃厚的學習氣氛 「文風」是家風中的重要一種,是培養孩子性情的、熏陶孩子素養的重要方面。熱愛學習、崇尚知識,讓家庭充滿學習氛圍,這是一種智的追求。孩子在這種環境的影響下,久而久之,也會變成知書達理的「紳士」或「淑女」。 信息時代要求我們建立學習型家庭。無論父母做什麼工作,都應該熱愛學習,崇尚知識,讓家庭充滿學習氣氛。 有個孩子作文比賽得了第一名,人們以為他當編輯的父母一定為他修改過作文,做過指導。可是一了解,父母根本就沒給他「吃小灶」:「我每天忙得不亦樂乎,哪有時間輔導他呀!」那麼,秘密在哪兒呢?還是氛圍——每天媽媽伏案改稿,爸爸埋頭寫作,家裡來了客人,談論的也都是如何修改文章,論「結構」,談「中心」,家庭中的這種「文風」熏陶著孩子,久而久之,孩子也就喜歡上了寫作文。 和諧的家庭關系 良好家風的重要基礎是團結、平等、和諧的家庭關系。家庭關系不正常,互相指責、埋怨、爭斗,孩子感受到的是冷淡、冷酷、敵對情緒,心靈深處就會留下痛苦的傷痕,甚至會影響到學習成績。 為了給孩子的成長創造一個良好環境,家庭成員之間應該和睦相處,互相關心,互相愛護。父母對孩子也要民主,主動傾聽他的意見、平等協商。家庭成員間都應注意情感的投入,這是一種心語心的交互,「愛要說,愛要做!」彼此給予溫暖、給予關懷。為了孩子,一定要加強家庭成員之間的團結,給孩子創造和諧的家庭環境。 如果父母不注意家庭中人際關系的建設,不注意情感投入,夫妻爭吵甚至動手,孩子就會在爭斗的環境中形成野蠻的行為。一個留級生說:「我沒法不留級,我在家沒法學習。爸爸媽媽整天吵架,不是砸玻璃就是摔東西,有時媽媽幾天不回家,爸爸就拿我撒氣,有時我看到爸爸坐在牆角抽煙,一抽就是幾個鍾頭,我心裡也煩極了,哪有心思學習呀。」大家想想,這樣的家庭關系怎能培養出有教養的文明人。 另外,家庭中不能沒有歌聲和笑聲。要讓孩子的生活充實,家庭中必須有健康的精神生活。人們需要物質生活,同時也需要精神生活;需要學習、工作,也需要游戲、休息;需要嚴肅,也需要活潑、幽默。家庭氣氛過於沉悶,不利於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 有些父母擔心與孩子嬉笑打鬧有失「家長威嚴」。其實這種想法根本事無稽之談,與孩子在一起歡樂地游戲,有助於調節兩代人的感情,孩子和你親近了,反而會聽你的話。父母如果總綳著臉,孩子反而會敬而遠之。總之,要使家庭充滿歡樂情趣,才能使孩子、大人的情緒得到調節,體會到天倫之樂,提高家庭的凝聚力,從而形成綜合的家庭教育力量,推動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建構和諧家風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家庭成員要理智,善於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感; .父母不要當著孩子面吵架,要相親相愛; .父母要與孩子保持親密無間的關系; .家庭成員要尊敬老人,關心老人; .孩子的朋友來做客時父母要表示熱情的歡迎; .要與鄰里和睦相處; .父母要開朗、樂觀,不要在孩子面前流露愁苦、抑鬱情緒; .家庭成員對客人要熱情、誠懇; .對有困難的人要同情、關心和幫助; .對任何人都不能漠不關心,要以友善的態度為人處事。
9. 好家風好家訓手抄報內容摘要
無論大家、小家都要有一定的家風家訓,「國有國法,校有校規,家有家風」是人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但家風家訓是什麼呢?今天我就談一談我家的家風家訓吧。
所謂的家風就是自己家裡的風氣,家裡的風氣好不好就會影響到子孫後代。我們中國的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家訓,我家自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風是以德立家,以德治家,團結向上,孝敬父母。父母一直告誡我,百善孝為先。家風是一條應該牢記的座右銘,有了它,我們才可以在社會上立足,才能讓自己走的更遠。銘記家風,為自己的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
我家的家訓是尊敬老師、長輩,勤勞節儉,懂得持家,鄰居之間和睦共處。自小受家庭和父母的影響,把勤勞、節儉的作風來規范自己的行動和價值觀。我會努力去做,同時也會影響周圍的人,讓他們也做到。我現在還能主動向長輩們問好,同學之間搞好團結,有時和同學鬧點小矛盾,是我的錯一定主動向同學道歉,不是我的錯也不追究,退一步海
闊天空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業做完了,才能有娛樂時間。當天的事情當天做,不能拖拉,每天要運動,養成良好的習慣。一個好的家風家訓能讓我更加了解到了中國文化的進步,讓我們踏出堅定的步伐,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長大為國家做出更大貢獻。
我希望我家的家風家訓能世世代代傳承下去,家風家訓是一種正能量,我們要時時刻刻嚴格要求自己。要從每個家庭做起,弘揚民族精神。
我的家風家訓手抄報資料(二)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和家訓,家風對每個人都有著潛移默化而重要的影響。它就像春風吹人、下雨淋人一般滋潤,影響著人們。
說起家風,我認為是家裡人的一種行為,對別人熱情爽快,做事遇到困難時有執著性、不食言,這些都能算得上是家風。一個家庭的興旺發達,不在於一時的富有,也不在於財產的多少,而在於家風的好壞。家風靠的是家教,把良好的家風融化在一家人的心靈和血液之中,才是最重要的。有良好家風的一家人就會懂得勤勞是一生中的第一目標。
一個好的家風可以讓一個孩子能很好的成長,而我就生活在這樣一個很好的家風中,在家中父母難免會因為一些小事爭吵,但他們從不會互相指責、斥罵,展現在我面前的
是他們理性的一面。平時在家中媽媽也會常常嘮叨:在學校應該怎麼尊重老師同學,更會講一些退一步海闊天空的道理。時間久了我腦海中也會時不時是出現這幾句話,與其說是生我養我的母親,不如說她是我人生中的第一個導師。
中國的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訓,我家自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訓是:尊敬老師、長輩、同學和任何有殘疾的人;勤勞節儉懂得持家;遠親不如近鄰,好好對待鄰居;勿以善小
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些家訓,是自古以來存在在每個人心中的,但真正做到的,卻少之又少。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把它們定為家訓,是為了讓下一代牢記中國五千年歷史文化的璀璨,我會努力做到,同時也會影響周圍人,讓他們也做到。
10. 誰能提供關於廉政文化建設類電視專題片的腳本感激不盡
十三世紀的一個清晨,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來到這里,驚嘆於這座城市的繁華和美麗,這就是中國七大古都之一、聞名於世的旅遊城市——杭州。今天,當人們來到這座歷史文化名城時,在感嘆改革開放給城市建設帶來的壯麗畫卷的同時,還會感受到吹拂著城市建設者的陣陣清風。
「蓮思潔而尊,人因廉而正」,「清廉是福」,一句句、一條條,在市政建設工地、在建設工程交易場所,在城建管理者的辦公室、處處顯示出廉政文化獨特的魅力和生命力。
清風吹拂城建人
——**市建委廉政文化建設的實踐與探索
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央紀委第三次全體會議上強調:「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深入推進反腐倡廉工作。」這一重要論述突出強調了教育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近幾年來,市建委高度重視黨風廉政建設,堅持從源頭上預防腐敗。圍繞構建和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把反腐倡廉寓於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之中,加強廉政文化建設。擴大廉政教育覆蓋面,推動了建設和管理各項任務的完成。
著力推進廉政文化建設
2003年以來,市建委先後開展了「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從政道德教育、學習貫徹《中國共產黨黨章》、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和社會主義榮辱觀專題學習教育,以及「廉政,讓生活更美好」主題教育等一系列活動,通過各類廉政輔導報告和講座、播放廉政電教片、組織知識測試、放映影片《生死牛玉儒》等形式,切實加強黨風廉政教育。
2005年6月,在調研和試點的基礎上,市建委黨委制訂下發了《杭州市建委廉政文化建設實施意見》,確定了開展廉政文化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任務,提出了「通過3—5年努力,在全系統營造科學民主、敬業奉獻、廉潔奉公、信守道德的濃厚文化氛圍,逐步具有建委特色的廉政文化體系。」的總體目標。
黨委統一領導。在市建委,廉政文化建設被列入了黨委的重點工作,納入了《杭州市建委黨風廉政建設、反腐敗工作組織領導和責任分工》。
黨政齊抓共管。每年年初,把廉政文化建設的具體工作和要求,列入黨建工作目標和處室工作目標,建立定期檢查考核制度,構建齊抓共管的責任機制。
紀委組織協調。建委紀委負責組織協調廉政文化建設工作,制定工作計劃,指導操作實施,督辦工作進程,保證廉政建設穩步推進。牽頭組織對廉政文化建設的定期檢查和考核。
依靠群眾支持參與。市建委努力營造廉政文化建設的參與氛圍,以文化的魅力吸引黨員幹部和職工群眾積極參與。
近年來,市建委把廉政文化建設與從政道德、法制教育和家庭美德教育等相結合,不斷創新教育內容和形式,使之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職工群眾,貼近工程建設,切實增強吸引力、說服力和感染力。按照以點帶面,全面推進的要求,著力推動廉政文化進工地、進市場、進機關、進家庭等「四進」工作。
廉政文化進工地
2004年以來,市建委以廉潔誠信、依法經營為主要內容,積極推動廉政文化進工地。市市政公用建設開發公司、市城市基礎設施開發總公司、市七格污水處理廠工程建設指揮部和市城市建設前期辦公室等單位,積極探索,大膽實踐。2006年6月,市建委黨委向全系統轉發了市市政公用建設開發公司制訂的《關於全面開展廉政文化進工地活動的實施意見》。
召開有建設、施工、監理、設計和質檢等參建單位參加的各種會議,宣傳工程廉政建設,開展警示教育活動,形成在工程建設中人人崇廉的良好氛圍。
在建設工地,利用工地圍護,懸掛廉政公益廣告、廉政漫畫、廉政警言等,把圍護建成城市道路工地上特有的廉政文化景牆,形成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為建設中的城市增添了文化氣息,實現「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在民工學校,開展文化禮儀教學活動,組織民工學習文明禮儀、誠信道德等課程,開展廉政簡訊創作和廉政警言徵集;舉辦「工地讀書節」,發放《廉政文化進工地讀本》,贈送《中國廉政文化叢書》、《中國反腐敗史話叢書》等書籍,豐富民工學校閱覽室的廉政文化藏書;舉辦「廉政小故事」大獎賽,運用講故事這一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豐富工程參建人員的精神文化生活,歌頌工程建設管理中涌現出來的勤廉兼優的先進典型,倡導廉榮貪恥的理念;開展「廉政簡訊遞真情」活動,每周向工程參建人員發送一條廉政小知識,每逢節假日發出廉政簡訊,進行溫馨提醒。
在社區共建,建設單位在工程建設期間,與沿線街道、社區簽訂共建協議,邀請沿線居民參與工程建設的監督,共同開展廉政文化活動。2005年8月,首場納涼晚會「廉政文化進工地——共建之夜」,在浙江圖書館拉開了帷幕。工地管理人員、民工、社區幹部和居民,自編自導廉政小品、廉政知識大家猜、廉政歌曲大家唱等節目,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傳遞廉政清風。
在效能監察工程,推出談話促廉、公約誓廉、讀文思廉、案例警廉等「四廉」活動。談話促廉。工程開工前,對施工、監理、設計等單位管理人員進行廉政談話,引導三方參建人員樹立誠信意識和精品意識,創造一流的工程質量,樹立良好的企業信譽。
公約誓廉。舉行《廉政公約》簽字儀式,建設、施工、監理等單位的工程參建人員在《廉政公約》上簽字,公開作出廉潔自律、遵紀守法的承諾。讀文思廉。編輯廉政文化讀本,組織工程參建人員學習廉政文化讀本,開展學廉思廉活動,精心製作個性化的倡廉信封和廉政溫馨提醒信。案例警廉。組織幹部職工參觀法紀教育基地,聽現身說法,參觀反腐倡廉圖片,開展廉政格言警句徵集活動。
廉政文化進市場
杭州市建設工程交易中心,是一個集本地區建設工程信息中心、工程承發包公開交易場所和政府部門集中管理場所於一體的市級有形建築市場,也是建設領域廉政建設的前沿陣地。市建委高度重視有形建築市場的廉政建設,以廉潔高效、依法辦事為主要內容,積極推動廉政文化進市場,努力打造杭州建設工程陽光交易平台。
在市建設工程交易中心辦事大廳,設置廉政文化閱讀欄,放置反腐倡廉雜志資料,提供給辦事群眾閱讀;印發便民服務卡、辦事指南等,將辦事程序、時限、標准和依據等內容全部對外公開;設立服務評議箱,接受群眾監督;在自助服務系統觸摸屏上開辟「廉政教育小專欄」,宣傳廉政規定,引導辦事人員廉潔交易。
在市建設工程交易網上,開辟網上專欄,加強政務公開力度;設立「企業曝光台」,將違規企業的不良記錄在網上公告曝光;安排專人負責企業廉潔檔案,加強動態管理。開通杭州建設誠信網,建立三色通道制度,加強企業誠信激勵和違規處置。
在開標評標大廳,每次開標和評標前,在大屏幕上滾動播放廉政漫畫、廉政故事、格言警句和警示案例,對參加開標評標的人員進行廉政教育。先後製作了廉政教育材料15套,放映670場次,近13000人次觀看。
在工程招標預審會上,對有關單位和評委專家進行相關法律和廉政規定教育,提出遵章守紀、廉潔評審的要求;舉辦評標專家業務培訓班,提高評標水平,規范評標行為。
建立和完善評標專家語音通知系統、遠程自助報名系統、評標專家指紋識別門禁系統等三大系統,運用科技方法打造「陽光市場」和「廉潔品牌」,促進工程交易的廉潔。把建設工程交易的各個環節置於陽光之下,置於群眾監督之下,使操作更加規范、服務更加透明。
建委各窗口單位是建委服務社會的窗口,更是聯系群眾的橋梁。各窗口全面實行政務公開,向群眾作出辦事和服務承諾。鄭重的承諾,輔以嚴格的制度和切實的行動,不斷塑造建委部門在群眾中的良好形象。今年1—9月,建委辦事窗口,先後4次獲得了「流動紅旗」,在市直部門中名列前茅。
建委廉政文化進市場工作,受到了各級領導的關注和肯定。中紀委監察部、國務院辦公廳等有關領導來中心調研時,對「廉政文化進市場」工作均予以高度評價。
2005年12月,省委副書記、省紀委書記周國富視察杭州建設工程交易市場時,贊揚廉政文化進市場工作「載體新穎、成效顯著、值得推廣」。
今年6月,孫忠煥市長、葉明書記等市領導在視察有形建設市場工作時,對廉政文化建設也給予了充分肯定。
廉政文化進機關
近年來,市建委堅持以執政為民、廉潔奉公、勤政高效為主要內容,推動廉政文化進機關,創建具有導向和示範作用的機關廉政文化。通過形式多樣的廉政文化活動,增強反腐倡廉教育的感染力、吸引力和滲透力,營造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文化氛圍。
開展節前專題教育。每逢重大節假日,都舉辦節前專題教育會,教育黨員幹部綳緊廉潔「弦」,築起防腐「牆」,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遵守廉政規定,做到自尊、自愛、自律、自醒。
舉辦廉政報告會。每年定期邀請市有關部門領導作黨風廉政和預防職務犯罪專題報告。
參觀法制教育基地。每年組織黨員幹部和職工,參觀法制教育基地、聽服刑人員「現身說法」,參觀反腐敗圖片展覽。同時延伸腐敗成本教育到工程建設,組織在建工程項目經理接受教育。
開展讀書思廉活動。每年在委機關和直屬單位領導幹部中開展讀書活動,推薦閱讀《地獄門前》、《從政警戒》等書籍,做到警鍾長鳴。
開展網上廉政教育。2005年4月,在委區域網上開設「廉政文化」專欄,設置了反腐影視、格言警句、廉政漫畫等九個板塊。迄今,已累計播放19期,播出電教片19部,廉政論文28篇,格言警句35條,廉政漫畫58幅,學習體會21篇。
廉政文化進家庭
2006年1月,寒風沒能擋住人們腳步。市建委「廉政文化進家庭」試點工作,在杭州市城市基礎設施開發總公司的會議室里拉開了帷幕。以修身養性、崇廉尚儉為主要內容,推進廉政文化進家庭。
在春節前的公司廉內助團拜會上,公司領導幹部家屬向全體幹部家庭發出「家庭助廉倡議書」。夫妻間簽訂了《家庭助廉公約》。公司定期組織幹部家屬觀看廉政電教片。
舉辦「廉政文化進家庭」專題報告會,向每個幹部家庭贈送法律法規和黨紀條規等書籍。
編輯製作包含格言警句、理論文章、詩詞書畫作品欣賞、廉政歌曲等內容的《廉政文化進家庭學習資料》,引導幹部家屬當好反腐倡廉的宣傳員、廉潔自律的守門員、八小時之外的監督員。夫妻間常吹廉政「枕邊風」,爭做「賢內助」、「廉內助」,推動良好家風的形成。
廉政文化建設的開展,創新了宣傳教育的方式,為廉政建設提供了廣闊的教育平台。廉政文化建設作用於黨風政風,影響和帶動著社會風氣。廉政文化是潤澤心靈的春雨、是醒腦提神的清風。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在市紀委指導下,在市建委黨委重視和支持下,建委系統廉政文化建設必將進一步創新載體、豐富內容、拓展陣地,為推進反腐倡廉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