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c編譯選項中wall的作用
『壹』 在linux下如何開發C程序
在Linux開發環境下,GCC是進行C程序開發不可缺少的編譯工具。GCC是GNU C Compile的縮寫,是GNU/Linux系統下的標准C編譯器。雖然GCC沒有集成的開發環境,但堪稱是目前效率很高的C/C++編譯器。《linux就該這么學》非常值得您一看。Linux平台下C程序開發步驟如下:
1.利用編輯器把程序的源代碼編寫到一個文本文件中。
比如編輯test.c程序內容如下:
/*這是一個測試程序*/
#include<stdio.h>
int main(void)
{
printf("Hello Linux!");
}
2.用C編譯器GCC編譯連接,生成可執行文件。
$gcc test.c
編譯完成後,GCC會創建一個名為a.out的文件。如果想要指定輸出文件,可以使用選項-o,命令如下所示:
$gcc-o test1 test.c
這時可執行文件名就變為test1,而不是a.out。
3.用C調試器調試程序。
4.運行該可執行文件。 在此例中運行的文件是:
$./a.out 或者 test1
結果將得出:
Hello Linux!
除了編譯器外,Linux還提供了調試工具GDB和程序自動維護工具Make等支持c語言編程的輔助工具。如果想要了解GCC的所有使用說明,使用以下命令:
$man gcc
『貳』 gcc編譯選項 -w是什麼意思
不同版本的動態庫是為了升級方便,舊的程序需要與舊的庫鏈接,新的程序與新的.
一般的做法是把libabc.so連接(symbolic link, ln -s libabc.so.N libabc.so)到最新的版本,這樣以後的新程序,在用gcc -labc的時候,都會鏈接到新的版本.舊的已經鏈接好的程序並不會產生不兼容的問題,因為舊程序在過去已經鏈接過了(動態庫鏈接的信息可以用ldd來查看: ldd /bin/ls).
symbolic link, ln是推薦的維護版本的辦法,不建議更改文件名.
如果你要有一個方便的辦法鏈接舊的版本, 建一個舊的版本的symbolic link就可以了,libabc11.so
ln -s libabc.so.11 libabc11.so
gcc -labc11...
以上回答你滿意么?
『叄』 請問為什麼我在用gcc編譯c語言寫的一個小程序時不能使用「wall」參數
在控制台 gcc /hello.c -o /hello.out,編譯沒錯的話,就會在根目錄出現一個hello.out的文件,然後 /hello.out,就可以看到結果了. 具體參閱GCC的用法 一.gcc歷史 GCC最早是Richard Stallman在十幾年前編寫的針對於C的編譯器,意思即為GNU C Compiler,後來發展支持Ada,C++,Java,Objective C,Pascal,COBOL,以及支持邏輯編程的Mercury語言,後來其英文原名變為:GNU Compiler ollection([1]).除此之外,GCC對於各種硬體平台都提供了完善的支持。 一般的,GCC的編譯功能包括gcc(C的編譯器),g++(C++的編譯器),在編譯過程中,一共有四步工作。 1.預處理,生成i文件,C文件編譯為.i文件,C++文件編譯為.ii文件,它們都為源程序的預處理結果文件.以最簡單的Hello World程序為例: ********************************* // test.c #include "stdio.h" #define MAX 9 int main() { int a; a=MAX; printf("Hello Worldn"); } ********************************* 用cpp test.c test.i 可得到預處理文件test.i,通過查看該文件,我們可以看到,我們引入的include文件已經被引入處理,define定義的部分已經被完全帶入。 2.預處理文件轉換成匯編語言,生成.s文件。這一步利用egcs來完成(在mingw標准包中沒有見到這個預編譯器,所以測試沒有成功,將繼續測試) 3.匯編變為目標文件,生成.o文件,利用as來完成。 4.連接目標文件,生成可執行程序,利用ld來完成.(後續繼續研究ld編譯過程。) 二.GCC參數祥解 -x language filename 設定文件使用的語言,這樣源程序的後綴名無效了,並對gcc後接的多個編譯文件都有效。這樣如 果存在.c和.cpp文件聯編會有問題,解決這個問題用到了下一個參數 -x none filename,在下面做介紹。因為在預處理過程中對於.c和.cpp文件的處理方式是不一樣的。可以使用的參數有:'c','objective- c','c-header','c++','cpp-output','assembler','assembler-with-cpp'.編譯的時候, 如果有這樣的一個用C語言寫的test.tmp的文件,用gcc編譯的時候就用gcc -x c test.tmp就可以讓gcc用編譯C語言的方式來編譯test.tmp. -x none filename 關掉上一個選項,就是讓gcc根據文件名後綴,自動識別文件類型。如用下列方式編譯: gcc -x c test.tmp -x none test2.c 這樣可以自由地選擇編譯方式 -c 只激活預處理,編譯和匯編,也就是把程序做成obj文件。如gcc -c test.c 就會生成test.o文件,當然這樣還只是目標文件,需要經過ld連接器對所有的.o文件進行聯接才能生成可執行文件. -S 只激活預處理和編譯,把文件編譯到匯編代碼。相當到對源程序做一個egcs操作,生成.s文件。可以查看生成的匯編文件結果。這個對於研究匯編語言的程序員來說是很有作用的。 -E 只激活預處理,這個將對文件進行預處理,將對所有引入的include文件和define定義的量進行代換,為我們開頭所說的gcc 編譯的第一步,即用cpp命令將程序語言文件進行預處理.但這一步不生成結果文件,如果你需要生成結果文件保存,那麼需要利用系統中的輸出重定向。 -o 定製目標名稱,預設的時候在unix和linux平台下gcc filename的結果是一個文件名為a.out的文件,windows下用mingw里帶的gcc編譯結果是a.exe。如果我們用gcc -o hello.exe test.c的話,將生成hello.exe可執行程序。這個並不一定只限於最後一步可執行程序的生成,如用上面所講的-S生成的匯編程序也可以用-o參 數生成,比如 gcc -o hello.asm -S test.c 這樣hello.asm就是test.c經過預處理和編譯之後的結果。 -pipe 使用管道來代替編譯中的臨時文件,因為編譯的整個過程有幾個不同的步驟,每一個步驟都是以前一個步驟的輸出為輸入的,這樣就涉 及到數據傳遞的問題,在沒有-pipe參數的情況下,是用臨時文件的形式來進行傳遞的,在有該情況的時候就利用管道來傳遞中間數據。當然,在某些系統中, 匯編不能讀取管道數據,這樣這個參數就不能正常工作了。 -ansi 關閉gnu c與ansi c不兼容的特性,激活ansi c的專有特性,在此情況下,處理器會定義一個__STRICT_ANSI__的宏,在有些頭文件中會關注該宏是否被申明過,以避免某些函數的引入。此項可參照ansi c與gnu c的差別得到更多理解。 -fno-asm 此選項為ansi選項功能的一部分,禁止將asm,inline,typeof用作關鍵字。 -fno-strict-prototype 這個選項只對g++有作用。這個參數讓編譯器將所有沒有參數的函數都認為是沒有顯式參數的個數和類型的函數,而不是沒有參數。而對於gcc來說,會將沒有帶參數的函數認成沒有顯式說明的類型。 -fthis-is-variable 這個參數僅對C++程序有效,可以讓this做一般變數使用,允許對this賦值. -fcond-mismatch 允許條件表達式的第二和第三參數類型不匹配.表達式的值為void型. -funsigned-char -fno-signed-char -fsigned-char -fno-unsigned-char 這四個是對char在編譯時進行的設置,它們分別決定將char設為unsigned char或signed char. -include filename 加入頭文件的位置,以使程序中順利使用#include ,這樣就可以在編譯的時候這樣編譯:gcc test.c -include ./include/test.h,進行聯編。 -imacros filename 將filename中的宏擴展到gcc的輸入文件里,宏定義本身不會出現在輸入文件中。意即在編譯某個文件test.c的時候,它裡面申明的宏如果在沒有用到該參數的時候,生成目標文件之後就會被丟棄掉,而在用了這個參數之後,這些宏將被保留用於之後文件的編譯。 -Dmacro 相當於#define macro,宏的內容為字元串'1'。如在編譯的時候使用gcc -o test.exe test.c -DDEBUG就相當於在test.c裡面定義了DEBUG宏,值為字串'1'。可用如下程序測試可知: ********************************** //test.c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printf("Hello Worldn"); #ifdef DEBUG printf("hellon"); #endif } ********************************** 如用gcc -o test.exe test.c編譯,剛運行結果為: Hello World 如用gcc -o test.exe test.c -DDEBUG編譯,則運行結果為: Hello World hello 因此可以在下一種編譯方法中相當於在test.c裡面定義了DEBUG宏。 -Dmacro=define 作用同上,但設定宏的值為define. -Umacro 相當於給程序中定義的宏作了一次undefine.即:#undef macro -undef 取消了對任何非標准友的定義 -Idir 在#include 的時候,先在用這個參數指定的位置找頭文件,如果沒有找到,則到預設的目錄找頭文件 -I- 取消-Idir的作用,表明以後編譯的程序將不在-Idir指定的目錄里尋找頭文件。 -idirafter dir 在-I的目錄裡面查找失敗之後,再在這個目錄裡面查找頭文件,這樣的參數為設置頭文件查找的優先順序問題比較有幫助。 -iprefix prefix -iwithprefix dir 這兩個參數一起用,在-I目錄尋找失敗的時候,到prefix的dir下查找頭文件。 -nostdinc 編譯器不再系統預設的頭文件目錄裡面找頭文件。這樣就可以精確地確定頭文件的來源,應該比較慎用,在對編譯器不是很了解的情況下容易造成編譯失敗. -nostdinc C++ 不在g++的標准路徑中找頭文件,但在其他的路徑中繼續找。在創lib的時候用。 -C 為了有效的分析程序,有預處理的時候不刪除注釋信息,與-E一起使用,有利用分析程序的過程。 -M 生成文件的關聯的信息,這樣就可以知道源代碼文件裡面關聯了哪些它所依賴的頭文件。 -MM 同上,但忽略由#include 造成的依賴關系 -MD 跟-M相當,但是輸出導入到.d文件中,如gcc -MD test.c,剛輸出的依賴關系存放在test.d文件里。 -MMD 跟-MM相同,但是輸出到.d文件中,如gcc -MMD test.c,剛輸出的依賴關系存放在test.d文件里。忽略#include 的關系 -Wa,option 這個參數將option傳給匯編程序,如果option中有逗號,則會把option分成多項,傳給匯編程序。 -Wl,option 這個參數將option傳給連接程序,如果option中有逗號,則會把option分成多項,傳給連接程序。 -llibrary 用於制定編譯的時候使用的庫,如 gcc -lgtk tset.c則程序使用gtk庫進行編譯,不過需要注意的是gcc庫一般都是以libname.a來命名庫文件,在用-l參數來加入庫文件的時候,直接用-lname來引入,而前面的lib被省掉。這一點需要注意。 -Ldir 編譯的時候設定庫文件查找的路徑,不然的話,編譯器只在標准庫路徑裡面找庫。 -00 -01 -02 -03 編譯器的優化選項,-00表示沒有優化,-01為預設值,-03為最高。 -g 在編譯的時候,產生調試信息 -gstabs 以stabs格式聲稱調試信息,但不包括gdb的調試信息。 -gstabs+ 以stabs格式聲稱調試信息,包括gdb的調試信息。 -ggdb 該參數將把gdb的調試信息輸出 -static 這個參數將禁止使用動態庫,這樣程序只能連接靜態庫。 -share 這個參數將讓程序盡量使用動態庫 -traditional 試圖讓編譯器支持傳統的C語言的特性. 三.總結 gcc的參數還遠遠多於上面寫到的這些,但是有以上的參數我們已經可以對gcc的大部分編譯掌握的比較熟練了,更多的參數介紹可以參照GCC的manual,現在已有翻譯了的中文手冊,地址在下面的參考文獻裡面被列出,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 ~
『肆』 gcc -c mue_mvb.c -Wall -O3 -DTCN_LE -I. 中的-DTCN_LE是什麼意思查不到!請高手賜教,謝謝!
編譯選項-D表示定義一個宏,-DTCN_LE的意思就是定義一個宏,宏名叫TCN_LE
『伍』 DEV C++如何開啟wall警告選項
盡管 gcc 編譯器的 -Wall 選項涵蓋了絕大多數警告標記,依然有一些警告不能生成。為了生成它們,請使用 -Wextra 選項。
比如,下面的代碼: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t main()
{
int i=0;
/* ...
some code here
...
*/
if(i);
return 1;
return 0;
}1234567891011121314
我不小心在 if 條件後面多打了一個分號。現在,如果使用下面的 gcc 命令來進行編譯,不會生成任何警告。
gcc -Wall test.c -o test1
但是如果同時使用 -Wextra 選項來進行編譯:
gcc -Wall -Wextra test.c -o test1
會生成下面這樣一個警告:
test.c: In function 『main』:
test.c:10:8: warning: suggest braces around empty body in an 『if』 statement [-Wempty-body]
if(i);123
從上面的警告清楚的看到, -Wextra 選項從內部啟用了 -Wempty-body 選項,從而可以檢測可疑代碼並生成警告。下面是這個選項啟用的全部警告標記。
-Wclobbered
-Wempty-body
-Wignored-qualifiers
-Wmissing-field-initializers
-Wmissing-parameter-type (僅針對 C 語言)
-Wold-style-declaration (僅針對 C 語言)
-Woverride-init
-Wsign-compare
-Wtype-limits
-Wuninitialized
-Wunused-parameter (只有和 -Wunused 或 -Wall 選項使用時才會啟用)
-Wunused-but-set-parameter (只有和-Wunused或-Wall` 選項使用時才會生成)123456789101112
如果想對上面所提到的標記有更進一步的了解,請查看 gcc 手冊。
『陸』 linux系統下-Wall和-Werror的作用是什麼
你說的是gcc的編譯選項吧
-Wall 打開gcc的所有警告
-Werror,它要求gcc將所有的警告當成錯誤進行處理
『柒』 什麼是GCCGCC有什麼作用
GCC(GNU Compiler Collection,GNU編譯器套件),是由 GNU 開發的編程語言編譯器。它是以GPL許可證所發行的自由軟體,也是 GNU計劃的關鍵部分。
GCC原本作為GNU操作系統的官方編譯器,現已被大多數類Unix操作系統(如Linux、BSD、Mac OS X等)採納為標準的編譯器,GCC同樣適用於微軟的Windows。GCC是自由軟體過程發展中的著名例子,由自由軟體基金會以GPL協議發布。
GCC功能與作用:
1、預處理
命令gcc首先調用cpp進行預處理,在預處理過程中,對源代碼文件中的文件包含(include)、預編譯語句(如宏定義define等)進行分析。
2、編譯
用GCC編譯C/C++代碼時,它會試著用最少的時間完成編譯並且編譯後的代碼易於調試。易於調試意味著編譯後的代碼與源代碼有同樣的執行順序,編譯後的代碼沒有經過優化。
3、連接
當所有的目標文件都生成之後,gcc就調用ld來完成最後的關鍵性工作,這個階段就是連接。在連接階段,所有的目標文件被安排在可執行程序中的恰當的位置,同時,該程序所調用到的庫函數也從各自所在的檔案庫中連到合適的地方。
4、匯編
匯編過程是針對匯編語言的步驟,調用as進行工作,一般來講,.S為後綴的匯編語言源代碼文件和匯編、.s為後綴的匯編語言文件經過預編譯和匯編之後都生成以.o為後綴的目標文件。
(7)gcc編譯選項中wall的作用擴展閱讀:
gcc所遵循的部分約定規則:
1、.c為後綴的文件,C語言源代碼文件。
2、.a為後綴的文件,是由目標文件構成的檔案庫文件。
3、.h為後綴的文件,是程序所包含的頭文件。
4、.i 為後綴的文件,是C源代碼文件且不應該對其執行預處理。
5、.m為後綴的文件,是Objective-C源代碼文件。
6、.o為後綴的文件,是編譯後的目標文件。
7、.s為後綴的文件,是匯編語言源代碼文件。
『捌』 gcc -Wall -static這句在單獨編譯一個c文件時可以在gcc後面加。那現在在一個比較復雜
寫入makefile
『玖』 linux系統中用gcc編譯並且運行c程序
【希望對你有幫助】
建議你看看編程的一些基礎知識
- 經典hello word 程序
#include <stdio.h>
int mian()
{
printf("hello world!
");
return 0;
}
- 編譯
-進入終端
-進入源文件所在的目錄
$ gcc hello.c -o hello
- 運行
$ ./hel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