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c編譯工具鏈
① 我看書上說用戶也可以自己編譯工具鏈,如果要基於gcc和glibc來製作工具鏈,可以使用crosstool來進行編譯
工具鏈指的是開發中要用到的一系列的工具,包括GCC,GDB、BinUtils等
② 想學習linux,gcc編譯器怎麼安裝
先別管安裝,
系統弄好了,先開個終端窗口,給個gcc,看看有執行沒,
大概率是有的呢,
③ gcc 和VC++有什麼區別呢,VC++編譯時用的編譯器 相當於gcc的是什麼東西
VC++是IDE,也就是集成開發環境,其中,包含,文本編輯器,代碼編譯器等開發工具鏈。
而gcc是C++編譯器,linux下專用的C,C++編譯器,它不是IDE。
gcc可以和VC+中包含的編譯器等同。
換句話說,linux下的C++開發,需要一系列工具,如,Netbeans,Atom等編輯器,再加上gcc編譯器。
而windows則一個VC++已經包含開發所需的全套工具。
VC++,准確來說,應該叫做Visual Studio,最新版本Visual Studio 2017最新版本已經支持跨平台開發了。
而gcc作為一款編譯器,也已經老去,目前流行LLVM。
④ 如何在Windows平台下使用GCC編譯器
MinGW是指只用自由軟體來生成純粹的Win32可執行文件的編譯環境,它是Minimalist GNU on Windows的略稱。
實際上 MinGW 並不是一個 單純的C/C++ 編譯器,而是一套 GNU 工具集合。除開 GCC 以外,MinGW 還包含有一些其他的 GNU 程序開發工具 (比如 gawk bison 等等)。
開發 MinGW 是為了那些不喜歡工作在 Linux(FreeBSD) 操作系統而留在 Windows 的人提供一套符合 GNU 的 GNU 工作環境。
所以,使用 MinGW 我們就可以像在 Linux 下一樣使用 GNU 程序開發工具。
GCC 就是 MinGW 的核心所在,GCC 是一套支持眾多計算機程序語言的編譯系統,而且在語言標準的實現上是最接近於標準的。並且 GCC
幾乎可以移植到目前所有可用的計算機平台。(我的電腦上就還裝有 DevKitPro,裡麵包含 GCC 的 ARM(for GBA/DS/GP32)
和 MIPS(for PSP) 版本。)
GCC 本身不像 VC 那樣擁有IDE 界面(在 Windows 上也存在 Dev C++ 之類的支持 MinGW 編譯器的
IDE)。源代碼編輯你可以選用任何你喜歡的文本編輯器(據說微軟的開發人員包括 VC 的開發都不用 VC 所帶的 IDE 編輯器,而是選用 GNU
的 VIM 編輯器)。然後使用 make 等工具來進行軟體項目的編譯、鏈接、打包乃至發布。而像 cvs(svn)
源代碼版本控制工具可以讓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的人都可以參與到軟體項目中來。
2.下載MinGW
一種方法是到Sourceforge(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howfiles.php?group_id=2435)下載一個MinGW-2.0.0-3.exe。
但是我配置的時候我電腦上安裝了codeblocks,已經自帶了MinGW。
3.環境變數的配置
在(系統屬性-->高級-->環境變數-->系統變數 中)(以下目錄都根據自己的電腦MinGW所在位置不同而改變)
a.在PATH的值中加入「C:\Program Files\MinGWStudio\MinGW\bin」。這是尋找gcc編譯器的路徑。如果PATH中還有其他內容,需要用英文狀態下分號進行分割
b.新建LIBRARY_PATH變數,在其值中加入「C:\Program Files\MinGWStudio\MinGW\lib」。這是標准庫存放的路徑。
c.新建C_INCLUDE_PATH變數,在其值中加入「C:\Program Files\MinGWStudio\MinGW\include」。這是Include查找頭文件的路徑。
4.驗證gcc是否正常運行
在cmd控制台窗口下面,輸入gcc -v。若已經成功安裝好,會顯示gcc的版本信息。
⑤ GCC是什麼編譯器跟vc自帶的有什麼不同
GCC的全稱是GNU
Compiler
Collection
是GNU下屬的編譯器集合,
包括C/C++,
JAVA,
Perl,
Python等語言.
你問他和VC有什麼不同?
我要告訴你的是:
1、GCC是一個編譯器集合,
VC是MS開發的Windows系統C/C++
IDE.
2、GCC中的C/C++標准庫代碼和VC肯定是不同的,
MS一般都是從別人那買來用,
比如Dinkumware,
GCC
C/C++的標准庫就是GNU自己寫的了,
當然這遵循GPL,
MS雖然也可以免費拿來用,
但是MS歷來仇視GPL和Linux.
還有就是GCC
C/C++的標准庫對C/C++標準的貌似是最好的.
3、Linux的桌面操作系統基本都集成安裝了KDE(K
Desktop
Environment),
X-Windows等圖形操作系統界面,
所以各種包裝了GCC編譯器內核的IDE應運而生,
比如Ubuntu,
Mandriva,
Fedora,
Debian等操作系統中都有自帶的GCC
IDE,
當然你也可以用Commond
Line來操作和編譯代碼.
⑥ 用gcc編譯器C語言程序的技巧
方法/步驟
1、編寫c代碼,並輸入以下代碼,生成文件hello.c
[root@wahoo
test]#
vim
hello.c
#include
<stdio.h>
#define
DISPLAY
"hello
c!"
int
main(void)
{
printf("%s\n",
DISPLAY
);
return
0;
}
ZZ(說明:ZZ當前文件進行快速保存操作)
2、預編譯(Preprocessing)
會對各種預處理指令(#include
#define
#ifdef
等#開始的代碼行)進行處理,刪除注釋和多餘的空白字元,生成一份新的代碼
[root@wahoo
test]#gcc
-E
hello.c
-o
hello.i
E
參數
通知gcc對目標文件進行預編譯,這里是對文件hello.c文件
o
參數
是對命令輸出結果進行導入操作,這里是把
gcc
-E
hello.c
操作結果輸出到文件hello.i(命名要自定義)中進行保存
這個命令執行完後我們目錄下多了一個文件hello.i,你可以查閱一下文件的內容。
3、編譯(Compilation)
對代碼進行語法、語義分析和錯誤判斷,生成匯編代碼文件
[root@wahoo
test]#gcc
-S
hello.i
-o
hello.s
S
參數
通知gcc對目標文件進行編譯,這里是對文件hello.i文件
通過這一步我們知道
C語言跟匯編的
關系,至於他們之前是如何進行轉換的,大家可以進行更深入的學習與探討。
此時目錄下多了一個hello.s文件,內容如圖
4、匯編(Assembly)
把匯編代碼轉換與計算機可認識的二進制文件,要知道計算機只認識0和1呢
[root@wahoo
test]#gcc
-c
hello.s
-o
hello.o
c
參數
通知gcc對目標文件執行指令轉換操作
此步驟我們得到文件hello.o
大家也同樣打開文件查看一下,這個文件裡面幾乎沒幾個字元大家能看懂,這就對了,但大家可以通過這種方法將其轉化為我們可讀的形式:
[root@wahoo
test]#readelf
-a
hello.o
5、鏈接(Linking/Build)
通俗的講就是把多個*.o文件合並成一個可執行文件,二進制指令文件
[root@wahoo
test]#gcc
hello.o
-o
hello
這里我們就得到了一個可以直接在系統下執行的文件
hello
我們也可以對這個文件進行readelf操作,也可以進行二進制指令轉匯編的操作
[root@wahoo
test]#objmp
-d
hello
6、程序運行
[root@wahoo
test]#./hello
hello
c!
7、總結:gcc
編譯c程序的主要過程包括
預編譯->編譯->匯編->連接
四個過程,每個過程都分別進行不同的處理,了解了這其中的一些原理,對c編程的理解大有益處
⑦ 如何使用gcc編譯器
雙擊GCC安裝包,mingw-get-setup.exe,點擊Install安裝
2
點擊Change選擇安裝路徑,盡量不要有中文和空格,
3
將package 下面的mingw-***和mingw32-***和msys-**。都勾選上,等待下載安裝,直到勾選框全部變成土灰色。
找到安裝目錄的bin目錄,將路徑右鍵復制下來。
找到計算機,右鍵,屬性。點擊 高級系統設置
找到下面的 環境變數 點擊
在系統變數裡面找到 Path變數,雙擊出現下面輸入框,在變數值的末尾添加剛剛復制的bin目錄,並在最後加上英文狀態下 的分號(;)。點擊確定。
測試是否安裝成功,在cmd命令提示符裡面輸入 gcc --help 回車鍵,
出現以下信息,表示安裝成功
EditPlus 3 安裝完成之後的界面點擊File 下的 new C/C++
出現以下測試代碼,保存到指定目錄,最後不要有空格和中文,我保存到E:/My/Test下面測試。文件名為test.c
命令提示符窗口進入到 E:/MyTest 下 用dir 命令顯示當前目錄下的所有文件。
使用gcc 命令編譯 命令格式 如下 gcc test.c - o test 回車鍵
編譯完成
直接輸入test運行,輸出hello,world.
測試完成
⑧ LINUX交叉編譯工具鏈和GCC是什麼關系啊
編譯工具鏈一般最簡化的為
binutils
+
gcc
+
glibc
+
kernel-header
組合的環境。
GCC
就是編譯器,他的輸出每次安裝只能有針對一個架構的指令輸出。如果要多個架構輸出,那就要裝多個
GCC
,所以編譯工具鏈裡面會有一個
GCC
。
交叉編譯就是跨架構編譯,編譯出來的程序不能在本機執行(當然有例外情況)。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交叉編譯工具鏈。
工具鏈光有
GCC
是不行的,還需要一個
binutils
的二進制連接器,以及一個最基本的目標架構的
C
庫,C
庫還需要一個目標架構的內核源代碼才能完全工作(當然不是必須的,但編譯有的時候需要)
又因為
GCC
、binutils
不能實現單軟體同時多架構輸出,所以需要單獨另裝,又加上
C
庫和內核頭文件需要目標架構的東西而不能用本機本地架構的數據。
所以一個交叉編譯工具鏈就是針對目標架構准備的單獨安裝單獨使用的
binutils
+
gcc
+
glibc
+
kernel-header
的集合了。
PS:這個
kernel-header
並不一定就是
Linux
,他還可以是別的系統核心開發庫,比如
FreeBSD
。
⑨ 什麼是GCC編譯器
Linux系統下的Gcc(GNU C Compiler)是GNU推出的功能強大、性能優越的多平台編譯器,是GNU的代表作品之一。gcc是可以在多種硬體平台上編譯出可執行程序的超級編譯器,其執行效率與一般的編譯器相比平均效率要高20%~30%。 Gcc編譯器能將C、C++語言源程序、匯程式化序和目標程序編譯、連接成可執行文件,如果沒有給出可執行文件的名字,gcc將生成一個名為a.out的文件。在Linux系統中,可執行文件沒有統一的後綴,系統從文件的屬性來區分可執行文件和不可執行文件。而gcc則通過後綴來區別輸入文件的類別,下面我們來介紹gcc所遵循的部分約定規則。 .c為後綴的文件,C語言源代碼文件; .a為後綴的文件,是由目標文件構成的檔案庫文件; .C,.cc或.cxx 為後綴的文件,是C++源代碼文件; .h為後綴的文件,是程序所包含的頭文件; .i 為後綴的文件,是已經預處理過的C源代碼文件; .ii為後綴的文件,是已經預處理過的C++源代碼文件; .m為後綴的文件,是Objective-C源代碼文件; .o為後綴的文件,是編譯後的目標文件; .s為後綴的文件,是匯編語言源代碼文件; .S為後綴的文件,是經過預編譯的匯編語言源代碼文件。 Gcc的執行過程 雖然我們稱Gcc是C語言的編譯器,但使用gcc由C語言源代碼文件生成可執行文件的過程不僅僅是編譯的過程,而是要經歷四個相互關聯的步驟∶預處理(也稱預編譯,Preprocessing)、編譯(Compilation)、匯編(Assembly)和連接(Linking)。 命令gcc首先調用cpp進行預處理,在預處理過程中,對源代碼文件中的文件包含(include)、預編譯語句(如宏定義define等)進行分析。接著調用cc1進行編譯,這個階段根據輸入文件生成以.o為後綴的目標文件。匯編過程是針對匯編語言的步驟,調用as進行工作,一般來講,.S為後綴的匯編語言源代碼文件和匯編、.s為後綴的匯編語言文件經過預編譯和匯編之後都生成以.o為後綴的目標文件。當所有的目標文件都生成之後,gcc就調用ld來完成最後的關鍵性工作,這個階段就是連接。在連接階段,所有的目標文件被安排在可執行程序中的恰當的位置,同時,該程序所調用到的庫函數也從各自所在的檔案庫中連到合適的地方。 Gcc的基本用法和選項 在使用Gcc編譯器的時候,我們必須給出一系列必要的調用參數和文件名稱。Gcc編譯器的調用參數大約有100多個,其中多數參數我們可能根本就用不到,這里只介紹其中最基本、最常用的參數。 Gcc最基本的用法是∶gcc [options] [filenames] 其中options就是編譯器所需要的參數,filenames給出相關的文件名稱。 -c,只編譯,不連接成為可執行文件,編譯器只是由輸入的.c等源代碼文件生成.o為後綴的目標文件,通常用於編譯不包含主程序的子程序文件。 -o output_filename,確定輸出文件的名稱為output_filename,同時這個名稱不能和源文件同名。如果不給出這個選項,gcc就給出預設的可執行文件a.out。 -g,產生符號調試工具(GNU的gdb)所必要的符號資訊,要想對源代碼進行調試,我們就必須加入這個選項。 -O,對程序進行優化編譯、連接,採用這個選項,整個源代碼會在編譯、連接過程中進行優化處理,這樣產生的可執行文件的執行效率可以提高,但是,編譯、連接的速度就相應地要慢一些。 -O2,比-O更好的優化編譯、連接,當然整個編譯、連接過程會更慢。 -Idirname,將dirname所指出的目錄加入到程序頭文件目錄列表中,是在預編譯過程中使用的參數。C程序中的頭文件包含兩種情況∶ A)#include B)#include 「myinc.h」 其中,A類使用尖括弧(< >),B類使用雙引號(「 」)。對於A類,預處理程序cpp在系統預設包含文件目錄(如/usr/include)中搜尋相應的文件,而對於B類,cpp在當前目錄中搜尋頭文件,這個選項的作用是告訴cpp,如果在當前目錄中沒有找到需要的文件,就到指定的dirname目錄中去尋找。在程序設計中,如果我們需要的這種包含文件分別分布在不同的目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