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如何解決根伺服器
① 我們國家為啥不自己弄個根伺服器以擺脫美國的控制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與互聯網的發展歷史有關,並不是單純的技術先進性問題。
要想完全擺脫美國在域名管理上的控制權是比較困難的。假設中國想要完全擺脫美國控制,那就必須在國內建伺服器來完成解析世界上所有域名的工作,這其中既有成本的問題也有技術可操作性的問題。
目前,中國互聯網中心專門設置了多台域名伺服器,專門用於.cn域名下行政、科研及國防網站的域名解析,而這基本是在中國政府的監管之下的。
② 如何解決國內訪問通用頂級根域名伺服器出現異常
國內訪問通用頂級根域名伺服器出現異常,部分國內用戶無法訪問.com等域名網站。
二?一四年一月二十一日故障發生後,所有通用頂級域名在國內的訪問出現問題。部分用戶在訪問網站時,會被跳轉到65.49.2.178這一IP地址,導致真正的網站無法順利訪問。查詢65.49.2.178的信息,發現該IP位於美國北卡羅萊納州卡里鎮Dynamic Internet Technology公司,大量中國知名IT公司的域名被解析到該地址。
給大家解釋一下幾個專業名詞:
通用頂級根域名:供一些特定組織使用的頂級域,以其代表組織英文名稱的頭幾個英文字母代表,通用頂級域名包括以.com(商業機構)、.net(從事互聯網服務的機構)、.org(非贏利性組織)結尾的常用域名,還包括以.name(適用於個人注冊)、.aero(適用於航空運輸業)為結尾的新通用頂級根域名。
根域名伺服器:簡稱「根伺服器」,主要用來管理互聯網的主目錄,全世界只有13台根伺服器,名字分別為「A」至「M」,1個為主根伺服器,放置在美國。其餘12個均為輔根伺服器,其中9台設置在美國,另外的三台設置於英國、瑞典和日本。所有根伺服器均由美國政府授權的互聯網域名與號碼分配機構ICANN統一管理,負責全球互聯網域名根伺服器、域名體系和IP地址等的管理。
DNS:DNS 是域名系統 (Domain Name System) 的縮寫,是網際網路的一項核心服務,它作為可以將域名和IP地址相互映射的一個分布式資料庫,能夠使人更方便的訪問互聯網,而不用去記住能夠被機器直接讀取的IP數串。人們習慣記憶域名,但機器間互相只認IP地址,域名與IP地址之間是一一對應的,它們之間的轉換工作稱為域名解析,域名解析需要由專門的域名解析伺服器來完成,整個過程是自動進行的。輸入IP地址是直接從主機上調用內容,輸入域名是通過域名解析伺服器指向對應的主機的IP地址,再從主機調用網站的內容。如果DNS出現故障,就會立刻不能上網。
先通俗地還原一下我們訪問網站的流程:
舉例來說,訪問XXX.com域名的網站,要經過三個步驟:
1、訪問XXX.com域名網站的請求先要指向根伺服器;
2、根伺服器再將這個請求指向.com伺服器;
3、.com伺服器再把這個請求指向XXX.com。
國內曾經兩次發生過根域名故障,一次是2013年07月06日,上海聯通DNS設備發生故障,導致2G、3G的手機用戶無法上網。另一次是2013年08月25日,.CN根域名伺服器全線故障。時隔5個月,國內又再次發生DNS故障。
至於這次故障發生的原因,提出了以下幾個可能:
1、如果這次的問題僅出現在中國,就說明全球根伺服器並未出現問題,問題可能出在國內網路服務商身上。
2、很多網站被解析到65.49.2.178,由於國內沒有根伺服器,所以可能是國內與國外的伺服器介面節點發生故障。有專家分析,故障原因可能是人為的黑客攻擊。
遇到這種狀況應該如何解決?
從普通用戶的層面講,網民也可以通過自行修改DNS伺服器地址為114.114.114.114或8.8.8.8來解決。
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查看本地連接屬性;
2.修改當前網路連接的TCP/IP V4屬性;
3.將DNS伺服器地址修改為114.114.114.114。
③ 根伺服器建設很復雜么該怎麼做
根伺服器建設還是特別復雜的,需要大規模機房和主幹網路。回答這個問題要從IPV4根伺服器DNS協議(域名解析協議)說起。
中國主導「雪人計劃」於2016年在全球16個國家完成25台IPV6根伺服器架設,事實上形成了13台原有IPV4根伺服器加25台IPV6根伺服器的新格局。中國,目前部署有4台伺服器,其中含有1台主根伺服器和3台輔根伺服器,這也打破了中國過去沒有根伺服器的格局。
④ 中國沒有自主的根伺服器嗎
2002年,美國與伊拉克交惡,伊拉克頂級域名「.iq」一度被封殺,伊拉克因此一度在虛擬世界中「蒸發」,直到2005年,互聯網域名與地址管理機構ICANN才將「.iq」重新交回伊拉克人民手中。
出於對互聯網信息安全方面的考慮,世界其他國家已經紛紛建立了各自的互聯網應急安全體系。CNNIC(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正是中國這一行動的領軍人物。作為中國的域名管理機構,CNNIC做了幾個大動作:CNNIC成立前,將CN域名伺服器從德國搬回中國,這是掌握國家域名主導權的前提;2003年,CNNIC開始探索出思路,以市場手段推廣CN域名;2006年,CNNIC開通五大頂級節點,實行備災管理,只要網站應用的是CN域名,就算全部國際線路中斷,CNNIC也有應急措施保障其解析;2006月12月,中國開通「根域名中國鏡像伺服器」,這意味著今後中國網民在訪問任何以.com和.net為後綴的網站時不必再繞道美國,只需要在本土即可完成訪問請求,不過,DNS解析的結果最終還會匯總到根域名伺服器上。
而為什麼不能在中國增加第14個根域名伺服器呢?
為了增加反應速度,網頁訪問的申請都是由一個數據包所完成的,而一個數據包的長度為256B位元組,這就決定了一個數據包只能有13個塊,這就從根本上限制了根域名伺服器的數量,也就是說根域名伺服器只能有13個。
如果中國要擁有自己的根域名伺服器只有兩個辦法,一是從現在有根域名伺服器的國家移植,二是改變網頁訪問的申請由一個數據包完成的現狀。移植不可能,因為美國不會給,別的國家也不富裕。改變一個數據包的技術模式更不可能,因為牽扯范圍和技術變動太大,不現實。
所以,現在中國不會有自己的根域名伺服器,除非哪天互聯網的底層支持技術發生徹底革命。
IPV6隻能解決中國碼號資源問題,國家安全問題還要靠其他的附加技術實現。
⑤ 什麼叫根伺服器起什麼作用
根域名伺服器(英語:root name server)是互聯網域名解析系統(DNS)中最高級別的域名伺服器,負責返回頂級域的權威域名伺服器地址。它們是互聯網基礎設施中的重要部分,因為所有域名解析操作均離不開它們。
根伺服器主要用來管理互聯網的主目錄,最早是IPV4,全球只有13台(這13台IPv4根域名伺服器名字分別為「A」至「M」),1個為主根伺服器在美國,由美國互聯網機構Network Solutions運作。其餘12個均為輔根伺服器,其中9個在美國,2個在歐洲(位於英國和瑞典),1個在亞洲(位於日本)。
構充分兼容基礎上,「雪人計劃」於2016年在全球16個國家完成25台IPv6根伺服器架設,事實上形成了13台原有根加25台IPv6根的新格局,為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國際互聯網治理體系打下堅實基礎。中國部署了其中的4台,由1台主根伺服器和3台輔根伺服器組成,打破了中國過去沒有根伺服器的困境。
當前,基於IPv6的下一代互聯網成為各國推動新科技產業革命和重塑國家競爭力的先導領域,亞太互聯網路信息中心預測,10年內IPv4將全面退出歷史舞台,互聯網將全面轉向IPv6。
擔憂多年的IPv4 地址耗盡時刻還是到了。負責英國、歐洲、中東和部分中亞地區互聯網資源分配的歐洲網路協調中心通過郵件確認,其最後的 IPv4 地址儲備池已於2019年11月25日完全耗盡。
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介紹:到2025年我國IPv6網路規模、用戶規模、流量規模將位居世界第一位,網路、應用、終端全面支持IPv6,全面完成向下一代互聯網平滑演進升級。
根域文件
所有根域名伺服器都是以同一份根域文件(Root Zone file,文件名為root.zone)返回頂級域名權威伺服器(包括通用頂級域和國家頂級域),文件只有2MB大小。截至2017年10月9日,一共記錄了1542個頂級域。
對於沒被收錄的頂級域,是沒法通過根域名伺服器查出相應的權威伺服器。而其他遞歸DNS伺服器則只需要配置Root Hits文件,只包含根域名伺服器的地址。
IPv6根伺服器
隨著互聯網接入設備數量增長,原有 IPv4 體系已經不能滿足需求,IPv6 協議在全球開始普及。基於 IPv6 的新型地址結構為新增根伺服器提供了契機。
下一代互聯網國家工程中心於2013 年聯合日本和美國相關運營機構和專業人士發起「雪人計劃」,提出以 IPv6 為基礎、面向新興應用、自主可控的一整套根伺服器解決方案和技術體系,在全球完成25台 IPv6(互聯網協議第六版) 根伺服器架設。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根域名伺服器
⑥ 中國的虹雲工程實施後可以擺脫美國的根伺服器嗎
虹雲工程不是要替代互聯網的根伺服器,而是一個由我國可以自助管控的互聯網網路基礎設施資源。
虹雲工程是中國航天科工五大商業航天工程之一。計劃發射156顆衛星,在距離地面1000公里的軌道上組網運行,致力於構建一個星載寬頻全球移動互聯網路。虹雲工程定位的用戶群體主要是集群的用戶群體,包括飛機、輪船、客貨車輛、野外場區、作業團隊以及一些偏遠地區的村莊、島嶼等。無人機、無人駕駛行業等,都是虹雲工程未來可能服務的行業。
⑦ ipv6為何在中國有根伺服器
根伺服器是由不同的企業和非盈利組織來運營的。比如說,L伺服器是由ICANN負責運營的,ICANN的中文名稱是互聯網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是一家非營利社團。2016年10月,美國商務部下屬機構國家電信和信息局把互聯網域名管理權(IANA)完全交給ICANN,這標志著互聯網邁出走向全球共治的重要一步。
考慮到我國互聯網的安全性,由於所有的13個根的運營者都非中國的企業和組織,而由於IPv4的DNS數據包的容量限制,又沒有可能再添加新的根的信息。因此,在IPv4的環境下,要想解決自主可控的根伺服器,幾無可能。
如果說,IPv6相對於IPv4在DNS域名解析的變化,那就是IPv6時代,和DNSSEC越來越廣泛的運用,使得承載DNS請求和響應的UDP協議數據包不再成為限制根伺服器數量的限制。
我國「互聯網工程中心」聯合日本WIDE機構(現國際互聯網M根運營者)和互聯網域名工程中心(ZDNS)等共同發起了「雪人計劃」, 其官網是 www.yeti-dns.org。從這個項目的主頁上,Yeti DNS Project 的標題下,可以看到一個副標題:「--A Live IPv6-only Root DNS Server System Testbed」即在線的純IPv6 DNS根伺服器系統測試床。
雪人計劃(Yeti DNS Project)的安排是2015年6月底前,面向全球招募25個根伺服器運營志願單位,共同對IPv6根伺服器運營、域名系統安全擴展密鑰簽名和密鑰輪轉等方面進行測試驗證。由於雪人的伺服器不是真正的根伺服器,因此,就不可能得到zone更新的通知信息(RFC1996)。雪人伺服器通過無需鑒權的輪詢方式從13個根當中的F根來獲取zone文件和更新。雪人計劃一共是3個DM(distribution master)分別是BII(中國),WIDE(日本)和TISF(美國)。
不是美國給的,根伺服器是由不同的企業和非盈利組織來運營的,簡單理解的話,美國商務部下屬機構國家電信和信息局把互聯網域名管理權(IANA)完全交給ICANN,這標志著互聯網邁出走向全球共治的重要一步。 搭建根伺服器也是需要費用的,維護費用等等, 要是沒錢沒技術的國家肯定是不行的, 中國網民眾多,需要ip地址的地方也需要很多的,所以盡一切可能也得要。
⑧ 如果美國關閉根伺服器中國怎麼辦
中國是不會怕美國關閉根伺服器的,因為對此中國也早有防備,中國不再以前科技弱國,我國早有先見之明在境內已經設立好了很多的鏡像伺服器,所以即使美國把根伺服器關閉,那些中國的鏡像伺服器它也會發生作用,現在中國區域的網路還是可以正常進行使用的,所以中國國內的互聯網有一部分也不會癱瘓。
國內早有自己的DNS 伺服器,並且現在參與了「雪人計劃」,不會再怕美國的威脅,「雪人計劃」就是要搭建一個獨立的全新伺服器系統,該伺服器系統擁有26台根伺服器,其中在中國會有一主三輔四個伺服器,而美國有一主二輔三台伺服器,有這些IPv6伺服器後,中國的網路就不會再受美國的影響。
⑨ 什麼是根伺服器,中國現在有這樣的技術發展根伺服器嗎
簡單來說:根伺服器就是域名解析系統中最上層的伺服器,對最終域名解析進行服務。
要知道什麼是根伺服器,就要先簡單了解一下互聯網運行基礎、IP地址、域名、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解析系統)這幾個東東。
1、基本概念
互聯網運行是以IP地址和MAC地址為基礎的,機器的世界裡,最底層簡單能識別的是IP地址和MAC地址,每個主機都分配一個不重復的IP地址和MAC地址,數據交換的時候才得以正常進行。
因為多數人不會記住一個系統的IP地址,所以形成了一個域名(主機名)和IP地址之間的資料庫,這樣人們只要記住域名就可以訪問想訪問的主機了。
2、域名解析
這個從域名訪問到找出對應的IP地址的過程就是DNS,即域名解析,完成域名解析的伺服器就是域名解析伺服器,借用網路上的一張圖來看下這個過程,域名區域是按照區域來完成的,區域由小區域和大區域組成,如果需要訪問全球的域名,才需要。
3、區域解析和根伺服器
那麼全球的域名解析伺服器是怎麼分布的呢,為了保證域名解析的正確和有效性,Internet協會把全球分成了3個區域:美國網路信息中心(負責美國及其他地區)、歐洲網路信息中心(負責歐洲地區)、日本網路信息中心(負責亞洲地區),這3個地區共13台服務節點來處理全球的域名解析服務,這13個節點就是域名解析的最頂級的根伺服器。
但在實際的運行過程中,大量的域名解析不需要在最定級的根伺服器完成,比如中國網路信息中心具有國內所有域名的對應信息,這個時候中國網路信息中心就可以完成國內伺服器域名解析服務,是國內節點的根伺服器。所以根伺服器帶有區域屬性。
4、中國的域名解析
作為強大的中國,當然是有這項技術的發展根伺服器的,中國不僅有區域根伺服器,也有全部自己的域名和域名解析系統。
所謂根伺服器和域名解析有個很好的對比例子:比如你要去找一個人的身份證和名字的對應關系,首先你去派出所查本地人口,查不到就去分局、再去市局、省廳、直到公安部。
這時候公安部的戶籍信息,就是人口信息的根,大致如此。
⑩ 請問中國為什麼沒根伺服器
中國不是沒有根伺服器,而是沒有自己的管理權。
為了增加反應速度,網頁訪問的申請都是由一個數據包所完成的,而一個數據包的長度為256B位元組,這就決定了一個數據包只能有13個塊,這就從根本上限制了根域名伺服器的數量,也就是說根域名伺服器只能有13個。如果中國要擁有自己的根域名伺服器只有兩個辦法,一是從現在有根域名伺服器的國家移植,二是改變網頁訪問的申請由一個數據包完成的現狀。
移植不可能,因為美國不會給,別的國家也不富裕。改變一個數據包的技術模式更不可能,因為牽扯范圍和技術變動太大,不現實。
所以,現在中國不會有自己的根域名伺服器,除非哪天互聯網的底層支持技術發生徹底革命。IPV6隻能解決中國碼號資源問題,國家安全問題還要靠其他的附加技術實現。
更多關於中國為什麼沒根伺服器,進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6460a51615828515.html?zd查看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