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只有dns根伺服器
⑴ DNS根伺服器是什麼
DNS(Domain Name System)是域名解析伺服器的意思.
DNS伺服器是干什麼的?
DNS伺服器在互聯網的作用是:把域名轉換成為網路可以識別的ip地址。首先,要知道互聯網的網站都是一台一台伺服器的形式存在的,但是我們怎麼去到要訪問的網站伺服器呢?這就需要給每台伺服器分配IP地址,互聯網上的網站無窮多,我們不可能記住每個網站的IP地址,這就產生了方便記憶的域名管理系統DNS,他可以把我們輸入的好記的域名轉換為要訪問的伺服器的IP地址.
也就是為了方便我們瀏覽互聯網上的網站而不用去刻意記住每個主機的IP地址,DNS伺服器就應運而生,提供將域名解析為IP的服務,從而使我們上網的時候能夠用簡短而好記的域名來訪問互聯網上的靜態IP的主機。
全球互聯網的13台DNS根伺服器分布
美國VeriSign公司 2台
網路管理組織IANA(Internet Assigned Number Authority) 1台
歐洲網路管理組織RIPE-NCC(Resource IP Europeens Network Coordination Centre) 1台
美國PSINet公司 1台
美國ISI(Information Sciences Institute) 1台
美國ISC(Internet Software Consortium) 1台
美國馬里蘭大學(University of Maryland) 1台
美國太空總署(NASA) 1台
美國國防部 1台
美國陸軍研究所 1台
挪威NORDUnet 1台
日本WIDE(Widely Integrated Distributed Environments)研究計劃 1台
⑵ 全球十三個根DNS伺服器
DNS根伺服器主要用來管理互聯網的主目錄,全世界只有13台。
1個為主根伺服器,放置在美國。其餘12個均為輔根伺服器,其中9個放置在美國,歐洲2個,位於英國和瑞典,亞洲1個,位於日本。
1、 INTERNIC.NET(美國,弗吉尼亞州) 198.41.0.4
2、 美國信息科學研究所(美國,加利弗尼亞州) 128.9.0.107
3、 PSINet公司(美國,弗吉尼亞州) 192.33.4.12
4、 馬里蘭大學(美國馬里蘭州) 128.8.10.90
5、 美國航空航天管理局[NASA](美國加利弗尼亞州) 192.203.230.10
6、 網際網路軟體聯盟(美國加利弗尼亞州) 192.5.5.241
7、 美國國防部網路信息中心(美國弗吉尼亞州) 192.112.36.4
8、 美國陸軍研究所(美國馬里蘭州) 128.63.2.53
9、 Autonomica公司(瑞典,斯德哥爾摩) 192.36.148.17
10、 VeriSign公司(美國,弗吉尼亞州) 192.58.128.30
11、 RIPE NCC(英國,倫敦) 193.0.14.129
12、 IANA (美國,弗吉尼亞州) 198.32.64.12
13、 WIDE Project(日本,東京) 202.12.27.33
⑶ 什麼是DNS根
DNS的是域名服務DNS分為:本地名字伺服器,根名字伺服器和權威伺服器.
本地名字伺服器和權威伺服器有很多,而根名字伺服器全球只有十多個,好像是13個,離我國最近的是在日本。
根伺服器,是維持全球域名系統的根本
域名是按層次進行解析的
abc.com.cn 是二級域名 .com.cn 是二級域 .com 或者 .cn 是一級域,「.」則為根域
根伺服器,就工作在根域「.」這個層次
根DNS包含全部的頂級域名,如.com之類的!下面如果只有個.com伺服器!這就不是根DNS,他只管.com的!!!但是不是根DNS就包含全世界的域名!
⑷ 為什麼只有13台dns根伺服器
為什麼只有13台dns根伺服器
最後,讓我們了解下全球DNS根伺服器為什麼只有13台。
DNS協議的最初定義要從20世紀80年代未期開始算起,它使用了埠上的UDP和TCP協議。
UDP通常用於查詢和響應,TCP用於主伺服器和從伺服器之間的區傳送.遺憾的是,在所有UDP實現中能保證正常工作的最大包長是512位元組,對於在每個包中必須含有數字簽名的一些DNS新特性(例如,DNSSEC)來說實在是太小了。
512位元組的限制還影響了根伺服器的數量和名字。
要讓所有的根伺服器數據能包含在一個512位元組的UDP包中,根伺服器只能限制在13個,而每個伺服器要使用字母表中的單個字母命名。
乙太網數據的長度必須在46-1500位元組之間,這是由乙太網的物理特性決定的。
事實上,這個1500位元組就是網路層IP數據包的長度限制,理論上,IP數據包最大長度是65535位元組。
這是由IP首部16比特總長度所限制的,去除20位元組IP首部和8個位元組UDP首部,UDP數據包中數據最大長度為65507位元組。
在Internet數據傳輸中,UDP數據長度控制在576位元組(Internet標准MTU值),而在許多UDP應用程序設計中數據包被限製成512位元組或更小。這樣可以防止數據包的丟失。
許多解析器首先發送一條UDP查詢,如果它們接收到一條被截斷的響應,則會用TCP重新發送該查詢。
這個過程繞過了512位元組的限制,但是效率不高。您或許認為DNS應該避開UDP,總是使用TCP,但是TCP連接的開銷大得多。
一次UDP名字伺服器交換可以短到兩個包:一個查詢包、一個響應包。一次TCP交換則至少包含7個包:三次握手初始化TCP會話、一個查詢包、一個響應包以及最後一次握手來關閉連接。
總結:
DNS協議使用了埠上的UDP和TCP協議,由於TCP開銷太大(一次UDP數據交互可以短到兩個包,而TCP要7個包,三次握手),而UDP最大數據包長是512個位元組。512個位元組要存根伺服器信息,也只能存13台。
⑸ DNS根伺服器是什麼
就是把你打的地址變成一串數字的那個東西。
⑹ DNS伺服器的根伺服器是什麼意思和運營商的、還有我們看到的公共dns伺服器有什麼區別嗎
根伺服器主要用來管理互聯網的主目錄,全世界只有13台。1個為主根伺服器,放置在美國。其餘12個均為輔根伺服器,其中9個放置在美國,歐洲2個,位於英國和瑞典,亞洲1個,位於日本。所有根伺服器均由美國政府授權的互聯網域名與號碼分配機構ICANN統一管理,負責全球互聯網域名根伺服器、域名體系和IP地址等的管理。
我們看到的都是運營商的dns伺服器比如電信61.128.128.68 南京114.114.114.114等
⑺ 根dns為什麼是13個
看英文維基網路上的說法,只有13個DNS根伺服器是因為UDP包大小的限制。但是強調一點,一般說的13個根DNS伺服器,指的是邏輯上有13個,而不是物理上13個伺服器。實際上,截至2014年1月25日,物理上有386個根伺服器(其中中國大陸有2台(全在北京),香港有6台)。它們通過任播技術與13個邏輯伺服器對應。參見:http://www.root-servers.org/
⑻ 就是想問 既然域名的解析只由一個DNS伺服器負責,那麼還要那麼多DNS伺服器幹嘛謝謝
1、任何域名都至少有一個DNS,一般是2個。但為什麼要2個以上呢?因為DNS可以輪回處理,第一個解析失敗可以找第二個。這樣只要有一個DNS解析正常,就不會影響域名的正常使用。
2、DNS是可以修改的。修改以後需要24-72小時以後,全世界才能刷新過來。internic的信息一般在24小時以後可以看到。另外,修改的過程,並不表示域名會停止解析,只要你在2邊都做好了解析。如果生效了就是新的DNS在起作用。如果沒生效。就是舊的DNS在起作用。要麼生效,要麼不生效。不存在2個都不起作用的時間。所以域名解析,不會中斷。前提是兩邊都做了解析。
3、綜上所述,所以多個DNS的作用。一是為了提高速度,二是為了防止失效
⑼ 計算機的根伺服器是什麼東西
計算機的根伺服器,一般指根域名伺服器,是架構網際網路所必須的基礎設施。根伺服器主要用來管理互聯網的主目錄。所有IPv4根伺服器均由美國政府授權的互聯網域名與號碼分配機構ICANN統一管理,負責全球互聯網域名IPv4根伺服器、域名體系和IP地址等的管理。
IPv4根伺服器只能限制在13個,而且每個伺服器要使用字母表中的單個字母命名;在現有IPv4根伺服器體系架構充分兼容基礎上,IPv6根伺服器的「雪人計劃」於2016年在美國、日本、法國等全球16個國家完成25台,中國部署了其中的4台,由1台主根伺服器和3台輔根伺服器組成。
(9)為什麼只有dns根伺服器擴展閱讀:
計算機的根伺服器自成立以來,世界對美國互聯網的依賴性非常大,美國通過控制根伺服器而控制了整個互聯網,對於其他國家的網路安全構成了潛在的重大威脅。所謂依賴性,從國際互聯網的工作機理來體現的,就在於「根伺服器」的問題。
從理論上說,任何形式的標准域名要想被實現解析,按照技術流程,都必須經過全球「層級式」域名解析體系的工作,才能完成。 「層級式」域名解析體系第一層就是根伺服器,負責管理世界各國的域名信息,在根伺服器下面是頂級域名伺服器,即相關國家域名管理機構的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