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查看伺服器負載
㈠ 如何用九條命令在一分鍾內檢查linux伺服器性能
一、uptime命令
這個命令可以快速查看機器的負載情況。在Linux系統中,這些數據表示等待CPU資源的進程和阻塞在不可中斷IO進程(進程狀態為D)的數量。這些數據可以讓我們對系統資源使用有一個宏觀的了解。
命令的輸出分別表示1分鍾、5分鍾、15分鍾的平均負載情況。通過這三個數據,可以了解伺服器負載是在趨於緊張還是趨於緩解。如果1分鍾平均負載很高,而15分鍾平均負載很低,說明伺服器正在命令高負載情況,需要進一步排查CPU資源都消耗在了哪裡。反之,如果15分鍾平均負載很高,1分鍾平均負載較低,則有可能是CPU資源緊張時刻已經過去。
上面例子中的輸出,可以看見最近1分鍾的平均負載非常高,且遠高於最近15分鍾負載,因此我們需要繼續排查當前系統中有什麼進程消耗了大量的資源。可以通過下文將會介紹的vmstat、mpstat等命令進一步排查。
二、dmesg命令
該命令會輸出系統日誌的最後10行。示例中的輸出,可以看見一次內核的oom kill和一次TCP丟包。這些日誌可以幫助排查性能問題。千萬不要忘了這一步。
三、vmstat命令
vmstat(8) 命令,每行會輸出一些系統核心指標,這些指標可以讓我們更詳細的了解系統狀態。後面跟的參數1,表示每秒輸出一次統計信息,表頭提示了每一列的含義,這幾介紹一些和性能調優相關的列:
r:等待在CPU資源的進程數。這個數據比平均負載更加能夠體現CPU負載情況,數據中不包含等待IO的進程。如果這個數值大於機器CPU核數,那麼機器的CPU資源已經飽和。
free:系統可用內存數(以千位元組為單位),如果剩餘內存不足,也會導致系統性能問題。下文介紹到的free命令,可以更詳細的了解系統內存的使用情況。
si,so:交換區寫入和讀取的數量。如果這個數據不為0,說明系統已經在使用交換區(swap),機器物理內存已經不足。
us, sy, id, wa, st:這些都代表了CPU時間的消耗,它們分別表示用戶時間(user)、系統(內核)時間(sys)、空閑時間(idle)、IO等待時間(wait)和被偷走的時間(stolen,一般被其他虛擬機消耗)。
上述這些CPU時間,可以讓我們很快了解CPU是否出於繁忙狀態。一般情況下,如果用戶時間和系統時間相加非常大,CPU出於忙於執行指令。如果IO等待時間很長,那麼系統的瓶頸可能在磁碟IO。
示例命令的輸出可以看見,大量CPU時間消耗在用戶態,也就是用戶應用程序消耗了CPU時間。這不一定是性能問題,需要結合r隊列,一起分析。
四、mpstat命令
該命令可以顯示每個CPU的佔用情況,如果有一個CPU佔用率特別高,那麼有可能是一個單線程應用程序引起的。
五、pidstat命令
pidstat命令輸出進程的CPU佔用率,該命令會持續輸出,並且不會覆蓋之前的數據,可以方便觀察系統動態。如上的輸出,可以看見兩個JAVA進程佔用了將近1600%的CPU時間,既消耗了大約16個CPU核心的運算資源。
六、iostat命令
r/s, w/s, rkB/s, wkB/s:分別表示每秒讀寫次數和每秒讀寫數據量(千位元組)。讀寫量過大,可能會引起性能問題。
await:IO操作的平均等待時間,單位是毫秒。這是應用程序在和磁碟交互時,需要消耗的時間,包括IO等待和實際操作的耗時。如果這個數值過大,可能是硬體設備遇到了瓶頸或者出現故障。
avgqu-sz:向設備發出的請求平均數量。如果這個數值大於1,可能是硬體設備已經飽和(部分前端硬體設備支持並行寫入)。
%util:設備利用率。這個數值表示設備的繁忙程度,經驗值是如果超過60,可能會影響IO性能(可以參照IO操作平均等待時間)。如果到達100%,說明硬體設備已經飽和。
如果顯示的是邏輯設備的數據,那麼設備利用率不代表後端實際的硬體設備已經飽和。值得注意的是,即使IO性能不理想,也不一定意味這應用程序性能會不好,可以利用諸如預讀取、寫緩存等策略提升應用性能。
七、free命令
free命令可以查看系統內存的使用情況,-m參數表示按照兆位元組展示。最後兩列分別表示用於IO緩存的內存數,和用於文件系統頁緩存的內存數。需要注意的是,第二行-/+ buffers/cache,看上去緩存佔用了大量內存空間。
這是Linux系統的內存使用策略,盡可能的利用內存,如果應用程序需要內存,這部分內存會立即被回收並分配給應用程序。因此,這部分內存一般也被當成是可用內存。
如果可用內存非常少,系統可能會動用交換區(如果配置了的話),這樣會增加IO開銷(可以在iostat命令中提現),降低系統性能。
八、sar命令
sar命令在這里可以查看網路設備的吞吐率。在排查性能問題時,可以通過網路設備的吞吐量,判斷網路設備是否已經飽和。如示例輸出中,eth0網卡設備,吞吐率大概在22 Mbytes/s,既176 Mbits/sec,沒有達到1Gbit/sec的硬體上限。
sar命令在這里用於查看TCP連接狀態,其中包括:
active/s:每秒本地發起的TCP連接數,既通過connect調用創建的TCP連接;
passive/s:每秒遠程發起的TCP連接數,即通過accept調用創建的TCP連接;
retrans/s:每秒TCP重傳數量;
TCP連接數可以用來判斷性能問題是否由於建立了過多的連接,進一步可以判斷是主動發起的連接,還是被動接受的連接。TCP重傳可能是因為網路環境惡劣,或者伺服器壓
九、top命令
top命令包含了前面好幾個命令的檢查的內容。比如系統負載情況(uptime)、系統內存使用情況(free)、系統CPU使用情況(vmstat)等。因此通過這個命令,可以相對全面的查看系統負載的來源。同時,top命令支持排序,可以按照不同的列排序,方便查找出諸如內存佔用最多的進程、CPU佔用率最高的進程等。
但是,top命令相對於前面一些命令,輸出是一個瞬間值,如果不持續盯著,可能會錯過一些線索。這時可能需要暫停top命令刷新,來記錄和比對數據。
㈡ 504 gateway timeout怎麼解決
解決504 Gateway Timeout錯誤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檢查伺服器負載:
- 利用伺服器監控工具查看資源利用率(CPU、內存、磁碟)。
- 如果資源耗盡,考慮升級伺服器或優化代碼。
優化查詢和代碼:
- 確保資料庫查詢高效,優化查詢語句並使用索引。
- 檢查應用代碼,避免長時間運行的操作。
增加超時限制:
- 在伺服器或代理伺服器配置中增加超時限制。
檢查代理伺服器:
- 確保代理伺服器(如Nginx、Apache)配置正確。
- 查看代理伺服器日誌,了解是否有特定請求導致問題。
檢查網路連接:
- 確保伺服器和客戶端之間的網路連接穩定。
- 檢查防火牆設置、路由器配置以及網路帶寬是否足夠。
使用負載均衡:
- 如果應用使用多台伺服器,考慮使用負載均衡分散請求。
監控和日誌:
- 設置監控和日誌系統實時監測伺服器性能和請求情況。
故障排除:
- 仔細檢查伺服器和應用程序的日誌,查找與請求超時相關的錯誤消息或警告。
增加緩存:
- 運用合適的緩存策略減少對後端伺服器的請求次數。
分析請求:
- 檢查觸發504錯誤的具體請求,了解它們的特性及哪些請求容易導致超時。
綜上所述,解決504 Gateway Timeout錯誤需要綜合考慮伺服器性能、網路連接、代理伺服器配置和應用程序優化等多個方面。根據具體情況採取合適的措施,能有效減少或消除這種錯誤,提高網站或應用程序的可用性和性能。
㈢ 如何查看伺服器當前的負載信息
方法一:
通過top命令來查看伺服器負載
再對此Linux伺服器性能分析之前,先了解下Linux系統Load average負載的知識,負載均值在 uptime 或者top 命令中可以看到,
方法二:輸入 iostat -x -k -t
說明:%util: 一秒中有百分之多少的時間用於 I/O 操作,或者說一秒中有多少時間 I/O 隊列是非空的。
即 delta(use)/s/1000 (因為use的單位為毫秒)
如果 %util 接近 100%,說明產生的I/O請求太多,I/O系統已經滿負荷,該磁碟可能存在瓶頸。
方法三:
如果玩游戲很卡,可以用hdparm –t /dev/磁碟名稱來測試磁碟性能是否達標,下圖是單個希捷1T的盤測試的結果
說明:sd表示硬碟是SATA,SCSI或者SAS,a表示串口的第一塊硬碟
㈣ linux下怎麼查看伺服器性能
1.1 cpu性能查看
1、查看物理cpu個數:
cat /proc/cpuinfo |grep "physical id"|sort|uniq|wc -l
2、查看每個物理cpu中的core個數:
cat /proc/cpuinfo |grep "cpu cores"|wc -l
3、邏輯cpu的個數:
cat /proc/cpuinfo |grep "processor"|wc -l
物理cpu個數*核數=邏輯cpu個數(不支持超線程技術的情況下)
1.2 內存查看
1.3 硬碟查看
1、查看硬碟及分區信息:
fdisk -l
2、查看文件系統的磁碟空間佔用情況:
df -h
3、查看硬碟的I/O性能(每隔一秒顯示一次,顯示5次):
iostat -x 1 5
iostat是含在套裝systat中的,可以用yum -y install systat來安裝。
常關注的參數:
如%util接近100%,說明產生的I/O請求太多,I/O系統已經滿負荷,該磁碟可能存在瓶頸。如idle小於70%,I/O的壓力就比較大了,說明讀取進程中有較多的wait。
4、查看linux系統中某目錄的大小:
-sh /root
如發現某個分區空間接近用完,可以進入該分區的掛載點,用以下命令找出佔用空間最多的文件或目錄,然後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找出系統中佔用最多空間的前10個文件或目錄:
-cksh *|sort -rn|head -n 10
以上命令的詳細介紹可如下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