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操作系統 » 古生物資料庫

古生物資料庫

發布時間: 2022-08-23 21:35:34

⑴ 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實施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依據《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制定本辦法。第二條國土資源部負責全國古生物化石保護的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管理,履行下列職責:

(一)依據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研究制定古生物化石保護的規章制度、方針政策以及有關技術標准和規范;

(二)組織成立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制定章程,保障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依照《條例》的規定開展工作,發揮專家的專業指導和咨詢作用;

(三)組織制定國家古生物化石分級標准,審查批准並分批公布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名錄和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集中產地名錄;

(四)依據《條例》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負責古生物化石發掘、流通、進出境等相關事項的審批;

(五)建立和管理全國的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檔案和資料庫

(六)監督檢查古生物化石保護和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規的實施,依法查處重大違法案件;

(七)組織開展古生物化石保護的科學研究、宣傳教育和管理業務培訓;

(八)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第三條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古生物化石保護的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管理,履行下列職責:

(一)貫徹執行古生物化石保護的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和方針政策;

(二)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和單位支持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依照《條例》的規定開展工作。通過成立省級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等方式,發揮專家的專業指導和咨詢作用;

(三)依據《條例》和省、自治區、直轄市有關規定確定的許可權和程序,負責本行政區域內一般保護古生物化石發掘、流通、進出境等相關事項的審批;

(四)建立和管理本行政區域的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檔案和資料庫;

(五)監督檢查古生物化石保護和管理法律、法規、規章在本行政區域內的實施,依法查處違法案件;

(六)組織開展本行政區域內古生物化石保護的科學研究、宣傳教育和管理業務培訓;

(七)法律、法規以及國土資源部規定的其他職責。第四條設區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依據《條例》和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有關規定,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古生物化石保護的管理和監督檢查。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應當確定相應的機構和人員承擔古生物化石保護的管理和監督檢查工作。第六條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負責為古生物化石保護和管理提供專業指導和咨詢,主要承擔下列工作:

(一)參與古生物化石保護和管理的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和方針政策的制定;

(二)對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集中產地保護規劃出具評審意見;

(三)擬定古生物化石保護和管理的有關技術標准和規范;

(四)擬定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名錄和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集中產地名錄;

(五)為建立國家級古生物化石自然保護區和涉及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的地質公園、博物館等提供咨詢服務;

(六)對古生物化石發掘申請出具評審意見;

(七)對申請進出境的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涉嫌違法進出境的古生物化石、有關部門查獲的古生物化石等出具鑒定意見;

(八)對古生物化石收藏單位進行評估定級;

(九)開展古生物化石保護和管理的專業培訓;

(十)國土資源部規定的其他事項。

國土資源部成立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辦公室,負責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的日常工作。

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的章程由國土資源部另行制定。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可以根據實際工作需要,成立省級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及辦公室,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制定。省級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接受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的專業指導。第七條古生物化石分為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和一般保護古生物化石。按照科學價值重要程度、保存完整程度和稀少程度,將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劃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

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分級標准和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名錄由國土資源部另行制定。

⑵ 地質遺跡資源和重要古生物化石調查

一、部署重點

開展廣西區、貴州省、上海市、江西省、湖南省、廣東省、海南省、湖北省、安徽省、江蘇省、北京市、河北省、山東省、天津市、新疆區、內蒙古區、甘肅省、寧夏區、西藏區、青海省、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陝西省、山西省等25省(市、區)地質遺跡調查。全面完成全國省(市、區)地質遺跡調查工作。

開展全國重要古生物化石產地調查。

開展全國地質遺跡資源區劃研究、全國地質遺跡保護規劃研究、全國重要地質遺跡調查集成與綜合研究,編制全國地質遺跡資源分布系列圖,建設全國地質遺跡調查資料庫。

開展古生物化石保護名錄研究、古生物化石保護區劃研究,編制古生物化石保護區劃圖,建設全國地質遺跡資料庫。

二、部署建議

1.工作現狀

目前全國已批准182個國家地質公園用於開展地質遺跡保護工作,已建成的國家地質公園有127個,省級地質公園78個。已有部分單位和部門完成了《華東地區重要地質遺跡登錄、鑒評與保護研究》、《地質遺跡管理信息資料庫》、《全國重點地區地質遺跡區劃》等成果。全國已有包括安徽、湖南、新疆、山西、江蘇、江西等12省(區)進行地質遺跡初步調查和保護規劃研究的探索性工作;完成了《重要地質遺跡調查技術要求》初稿編制。但現有調查,一是覆蓋面不夠、深度不夠、缺乏系統性;二是缺乏科學統一的技術規范與評價體系;三是缺少全國性的地質遺跡保護與利用規劃和區域性規劃。

2.工作目標

總體目標:在「十二五」期間全面完成全國地質遺跡和重要古生物化石的調查工作,全面了解其分布特徵、重要價值,保護現狀和開發利用潛力。完成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地質遺跡資源調查報告、地質遺跡資源資料庫;完成全國各省(市、自治區)重要古生物化石調查報告、重要古生物化石產地資料庫;編制全國地質遺跡資源分布系列圖、重要古生物化石產地分布系列圖;提交《全國地質遺跡資源區劃》和《重要古生物化石產地保護規劃》。

對全國地質剖面類、地質地貌類和地質災害類地質遺跡進行匯總分析和統計,研究其分布特點、科學研究價值、主要成因及保護開發利用現狀;調查重要古生物化石產地的分布和保護現狀,建立古生物保護名錄;建立全國地質遺跡管理資料庫和重要古生物化石產地資料庫;編制全國地質遺跡和重要古生物化石產地分布圖;開展全國地質遺跡資源區劃和重要古生物化石產地保護規劃研究工作,為地質遺跡保護和開發利用提供技術基礎支撐。

3.工作任務

開展各省地質遺跡資源和重要古生物化石調查,查明地質遺跡資源和重要古生物化石資源狀況、分布特徵和重要價值,了解其保護和開發利用現狀;在各省調查工作的基礎上,開展綜合研究工作,編制全國地質遺跡資源分布系列圖和重要古生物化石產地分布圖,建立地質遺跡和重要古生物化石管理資料庫;開展全國地質遺跡資源區劃和重要古生物化石產地保護規劃研究,建立古生物化石保護名錄,編制古生物化石保護區劃和全國地質遺跡資源區劃。

分省級和全國兩個層次開展調查與研究。通過示範區調查,統一調查評價技術要求,逐步開展省級地質遺跡資源調查與保護規劃工作。在此基礎上開展全國地質遺跡資源區劃和重要古生物化石產地保護方案規劃研究,為省和國家地質遺跡資源和重要古生物化石的管理、保護與開發利用提供技術支撐。

開展全國29省(市、區)地質遺跡調查。制定技術要求和項目管理辦法;開展重要地區的重要地質遺跡調查研究工作;開展區劃研究和保護規劃研究。

⑶ 二疊紀(Ma)全球典型古生物分布圖

全球古板塊再造、岩相古地理及古環境圖集

生物分布據全球古生物資料庫Paleobiology Database

1—准噶爾地塊;2—塔里木陸塊;3—柴達木地塊;4—昆侖地塊;5—阿穆爾陸塊;6—華北陸塊;7—揚子陸塊;8—加里曼丹板塊;9—印支板塊;10—馬來西亞陸塊;11—伊朗板塊;12—土耳其板塊

⑷ 古生物化石標本資料庫的服務對象有哪些

古生物化石標本資料庫是國土資源部按照《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有關規定,組織古生物化石管理、標本館藏、研究和信息技術等相關領域的力量共同建立的。該系統的建設目標分為長期目標和近期目標兩種。

長期目標的服務對象主要包括4個方面,即《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規定的各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古生物化石標本館藏單位、古生物化石研究單位和普通公眾。長期目標具體為:第一,滿足各級主管部門開展古生物化石標本管理工作中對現有標本的信息需求,例如,不同門類、不同地域、不同時代的化石標本數量、分布、保存現狀、流轉歷史,甚至單件化石標本的詳細情況等;第二,滿足收藏單位自身日常管理的需要,如標本庫存登記、借出登記、流轉登記等;第三,為科研單位開展科學研究提供便利,如研究人員可以從大量標本數據中提煉出共性信息;第四,滿足普通公眾對化石科普信息的需求,例如,項目組將針對部分重要門類的化石編寫科普詞條,並與資料庫建立關聯,方便普通公眾建立基本的生物進化及地質歷史概念。

為滿足當前急需,近期目標在2015年前完成,服務對象只包括兩個方面,即兩級主管部門(國土資源部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土資源廳)和收藏單位。近期目標具體為:第一,滿足兩級主管部門掌握各自管轄范圍內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標本的基本情況需求,如數量、分布等,以及出入境化石標本的基本信息;第二,對於目前沒有建立收藏標本資料庫的單位,按照統一要求建立標本資料庫,實現標本日常管理;對於已經建立並應用標本資料庫的單位,通過開發介面的方式妥善解決兩套系統之間的自動關聯與更新機制,在盡可能不影響對原有系統使用的情況下,實現收藏標本數據與兩級主管部門之間的數據連通與更新。

⑸ 地層(含古生物)實物地質資料數據子系統建設構想

引言

地質科學的不斷發展積累了大量關於地層(含古生物)的實物地質資料,這些資料或束之高閣,或零散分布在不同地區不同行業的基層單位。為加強實物地質資料管理,充分發揮其作用,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成立了國土資源部實物地質資料中心。該中心任務是依法接收保管重要的實物地質資料,特別是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特殊性的實物地質資料。根據實物地質資料管理信息系統設計規劃,按地質學科的不同專業將分別建立地層、典型礦產、岩石等實物地質資料數據子系統。

本文討論地層(含古生物)數據子系統,以下簡稱地層子系統。

一、地層子系統設計基本流程

要建立實物地質資料地層子系統,首先要對復雜多樣的地層實物資料進行調查研究,對地層學各方面的信息進行歸納和總結,確定出主幹及支幹,理清脈絡;其次根據地層學專業特點確定地層剖面子系統的結構及相應功能模塊;然後制定各數據表的結構,分配相應數據項的欄位名和欄位長度、欄位代碼、英譯名等,確定各數據表的相關關系,分配相應圖層及各圖所要表示的地理信息和屬性信息等;最後選擇適當的資料庫建庫環境、資料庫查詢語言、程序設計語言實現所設計系統的功能(圖1)。

二、地層子系統數據表

根據地層實物地質資料的實際情況,將數據分成若干個表:剖面表、礦心表、岩心表、標本表、副樣表、化石表、光薄片表、成果表、論文表等,各個表中分別列出不同的欄位,用來表示相關的信息(表1)。

圖1 地層實物地質資料數據子系統設計基本流程

表1 數據表所含欄位

續表

三、地層剖面數據表關聯關系

如圖2所示。

圖2 地層數據表屬性關聯關系

四、地層子系統圖層

根據地層子系統特點,為直觀管理與地理信息有關的地層實物數據,將地層實物相關屬性表與相應圖層關聯起來。例如為顯示地層剖面各屬性表的空間分布分別建立地層剖面圖層——主要顯示地層剖面的位置、走向及延伸等;岩礦心圖層——主要顯示岩礦心的位置、分布、規模、種類、相關的圖形圖像等;標本圖層——主要顯示標本在剖面中所處的具體位置、分類、圖像等;古生物化石圖層——用於顯示古生物化石的產地、在地層中的具體位置、分類、圖像等。同時藉助相關地區政區底圖、交通底圖、地形底圖、水系底圖以及相關的專業圖層,再配以ARC/INFO軟體豐富的疊加、緩沖區、空間連接、空間合並、統計分析等空間分析功能,並充分利用圖表,使地層實物的屬性數據及空間數據實現有機結合。

五、地層剖面子系統功能

1.基本功能

作為實物地質資料庫子庫之一,首先面對的是大量關於地層實物的原始資料及各種參數,因此必須將其錄入到資料庫中。對不同的資料庫類型,雖然資料庫關系不同,存貯格式不同,但都可歸結為一條一條的信息以及由此匯集成的工作表,錄入的信息可以進行編輯、修改、增刪、顯示、列印等。

2.擴展功能

本子庫擬增加的功能有查詢功能,可分為各種方式查詢,如剖面名稱、代號、地區、年月、成果、論文等查詢;顯示地層GIS圖層功能;地層剖面及立體圖;提供與其他地層剖面的對比等等。

3.網路功能

建立實物地質資料庫網頁、網站及區域網使人們能在網上瀏覽、查詢、下載所需信息,並進行相應的交流研究。

六、地層子系統的實現與維護

1.實現

對資料庫的設計和初步評價完成後就可以建立資料庫了。實現階段的主要工作有:首先建立實際資料庫結構,擬在Windows 2000 Server操作系統上,利用SQL SERVER實現結構化信息查詢,利用ARC/INFO實現地理信息系統圖層顯示,應用程序界面選擇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語言Visual Basic 等編程實現。其次,試運行,在資料庫結構建好後,輸入試驗數據和實際運行應用程序,執行資料庫的各種操作,測試應用程序的功能,測量系統的各項指標,分析是否符合設計目標。在試運行階段,必須進行實際測量和評價,測試數據盡可能覆蓋現實各種情況,如果測試結果不符合設計目標,還要返回設計階段進行修改。第三,裝入數據,又稱資料庫載入,因為不同部門的數據格式可能不同,所以在裝入數據之前需要對數據進行檢查和整理,並建立嚴格的數據登錄和校驗規范,排除不合格的數據。

2.運行與維護

第一,地層子系統在實際運行過程中需要經常檢查系統的安全性,及時調整授權和密碼,發生故障及時排除;第二,根據用戶的具體需要,在不損害原系統功能和性能的情況下進行擴充;第三,修改在運行過程中發現的錯誤。

總之,資料庫維護不僅僅是維持其正常運行,還是其設計工作的提高和繼續,使資料庫的結構和性能不斷完善。

⑹ 對於古生物化石檔案登記和資料庫管理,國土資源部與地方各級相關單位的職責各是什麼

《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和《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實施辦法》中明確規定,古生物化石收藏單位應當建立古生物化石檔案,並將本單位收藏的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檔案報所在地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備案。古生物化石收藏單位應當在檔案中如實對本單位收藏的古生物化石作出描述和標注,並根據收藏情況變化及時對檔案作出變更。古生物化石收藏單位對本單位的古生物化石檔案的真實性負責。

《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第21條規定,國土資源部負責制定古生物化石檔案和資料庫建設標准,建立和管理全國的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檔案和資料庫。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負責建立和管理本行政區域的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檔案和資料庫。收藏單位法定代表人變更時,應當辦理本單位收藏的古生物化石檔案移交手續,並在縣級以上地方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備案。此外,《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實施辦法》第30條還要求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負責登記個人手中收藏的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並納入本行政區域內的古生物化石檔案和資料庫。

⑺ 國土資源部關於貫徹落實《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的通知

(國土資發〔2011〕210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土資源廳(國土環境資源廳、國土資源局、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

為切實貫徹落實《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現將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充分認識貫徹落實《條例》的重要意義,認真做好《條例》的學習宣傳工作

古生物化石是地質歷史時期形成並賦存於地層中的動植物實體化石和遺跡化石,是進行地球演變、生物進化等研究的最重要證據,是寶貴的、不可再生的自然遺產,具有極高的科學研究價值。保護好古生物化石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條例》的頒布和施行為我們做好古生物化石保護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

《條例》是國務院頒布的全面、系統規范古生物化石保護工作的行政法規。該《條例》的制定和施行,是我國古生物化石保護工作法制化、規范化的重要標志。各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要從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強化國土資源管理的高度,充分認識貫徹落實《條例》的重要性與必要性,要把深入貫徹落實《條例》、切實加強古生物化石保護工作放到重要的議事日程上來抓,不斷提高保護古生物化石的緊迫感和責任感,確保《條例》順利施行。

《條例》的貫徹落實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共同參與,各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要把學習宣傳《條例》當做一項重要任務,作為今後一段時期普法工作的重要內容,作出具體部署安排,制訂培訓計劃,建立培訓和考核制度,有計劃、有步驟地抓好學習宣傳工作。要採取群眾喜聞樂見、生動活潑、通俗易懂的形式,利用互聯網、廣播、電視、雜志、報紙等傳播媒介,做好《條例》的宣傳普及工作,使廣大幹部群眾知《條例》、懂《條例》、守《條例》,為古生物化石保護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打下良好的社會基礎。

二、嚴格執行《條例》的有關規定,切實加強古生物化石保護監督管理

《條例》規定了發掘許可制度、進出境許可制度、收藏登記建檔制度,以及重點古生物化石保護、建立資料庫等有關要求。各地要結合實際,突出重點,大力推進以下幾項工作。

(一)加強古生物化石發掘的監管

按照《條例》規定,未經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批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發掘國家級保護區內的化石和其他區域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未經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批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發掘國家一般保護古生物化石。向國務院或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申請發掘古生物化石的,必須提交《古生物化石發掘申請表》、《古生物化石發掘方案》、《發掘標本存放方案》、《發掘區自然生態條件恢復方案》和《條例》規定的有關證明材料。發掘單位必須嚴格按照批準的方案實施發掘。

(二)加強古生物化石的進出境監管

按照《條例》規定,申請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進出境,由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批准;申請一般保護古生物化石進出境,由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批准。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除合作研究和出境展覽,經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批准可以出境外,一律禁止出境。申請古生物化石進出境的,應向國務院或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提出申請,並提交進出境古生物化石的清單和照片;其中,申請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進出境的,還必須提交外方合作單位基本情況、合作研究合同或出境展覽合同、應急保護預案和保險證明。

(三)加強古生物化石的登記檔案管理

古生物化石登記建檔是古生物化石保護管理的重要的基礎性工作。各收藏單位和個人,都應當將《條例》施行前收藏的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在2013年底以前到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進行登記建檔,領取國土資源部統一印製的「收藏證」。登記建檔結束後,各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將結果報國土資源部備案。《條例》頒布後,依法發掘、流轉獲得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的收藏單位,應當到當地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申報登記建檔或作變更登記,逐步建立健全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登記建檔制度。

(四)加強古生物化石產地保護工作

古生物化石產地保護是重要的保護工作。對古生物化石產地,國土資源部將依據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的產出、分布情況,認定為國家級古生物化石產地或地方級古生物化石產地。對於國家級古生物化石產地,國土資源部將根據《條例》的規定給予重點保護。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要對地方級古生物化石產地進一步細化,並分類做好保護工作。

(五)加強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標本的收藏管理

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標本應存放在滿足《條例》第二十條規定的五項收藏條件的收藏場所;任何單位和個人不準買賣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標本的轉讓、交換、贈與、捐贈等流通活動,嚴格按照《條例》的規定辦理。

(六)開展化石資源調查評價、規劃編制、資料庫建設工作,夯實古生物化石保護管理工作基礎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要組織開展本轄區古生物化石資源調查評價工作,摸清化石資源家底,在調查評價和收集以往資料的基礎上,組織編制本轄區內古生物化石保護規劃,此項工作要求2014年底以前完成;要按照《條例》的要求,以古生物化石調查評價和標本登記建檔的資料為依託,盡快建立本轄區的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資料庫。省級古生物化石保護規劃編制指南和資料庫建設標准由國土資源部另行印發。

三、與有關部門密切合作,積極推進古生物化石保護工作

縣級以上各級地方國土資源部主管部門要主動與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加強溝通和協作,共同做好古生物化石保護工作。應與財政部門多溝通、多宣傳,取得理解和支持,將古生物化石保護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加大對古生物化石保護管理相關工作的投入力度;要積極聯合海關、公安、工商等部門,按照《條例》規定,嚴厲打擊古生物化石違法發掘、非法出境、違法交易等活動,切實維護古生物化石保護正常秩序。

四、充分發揮專家作用,增強執行《條例》的科學性

古生物化石保護管理是一項專業性強、技術含量高的工作,古生物化石保護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離不開古生物專家的技術支持。國土資源部已按照《條例》的要求成立了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和委員會辦公室。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可仿照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的組建模式,成立省級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組)以及日常辦事機構,充分發揮專家作用,為古生物化石保護管理科學決策和《條例》的貫徹落實提供強有力的科學技術支撐。

五、建立健全管理體制,確保古生物化石保護職責全面落實到位

古生物化石資源豐富的河北、內蒙古、遼寧、黑龍江、浙江、江西、山東、河南、廣東、四川、重慶、貴州、雲南、甘肅、新疆等省(區、市),要積極與機構編制部門協商,成立專門的管理機構,或成立專門負責古生物化石保護管理工作的內設機構。其他省(區、市)要設立專職管理古生物化石保護工作崗位。確保《條例》規定的古生物化石保護工作的各項職責全面落實到位。

六、加強執法檢查,促進《條例》貫徹落實到位

要將古生物化石保護的監管工作納入執法監察范圍,作為執法監察的重要內容。要根據當地實際,適時依法開展轄區內古生物化石保護的執法檢查,對發現的古生物化石保護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違法現象,依法及時查處;逐步建立動態巡查制度,對巡查工作不到位、報告不及時、制止不得力的要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同時,要協助當地立法機構對本地區已有的地方性古生物化石保護法規進行認真清理,凡與《條例》規定相沖突、相違背的,要及時修改完善;古生物化石資源比較豐富、尚未出台地方性古生物化石保護法規的省(區、市),要抓緊調研、論證,盡快出台與《條例》配套的地方性法規。2012年國土資源部將對各地貫徹落實《條例》的情況進行一次執法大檢查,具體時間和安排另行通知。

各地在貫徹落實《條例》中遇到的情況和問題,請及時報國土資源部。

國土資源部

二○一一年十二月三日

熱點內容
華為如何給特定軟體設置密碼 發布:2025-05-16 06:44:09 瀏覽:467
內存和緩存的區別 發布:2025-05-16 06:42:42 瀏覽:187
配電車編程 發布:2025-05-16 06:41:22 瀏覽:369
安卓微信淺色模式怎麼恢復 發布:2025-05-16 06:27:53 瀏覽:240
美嘉演算法口訣 發布:2025-05-16 06:03:15 瀏覽:953
c程序編譯連接 發布:2025-05-16 06:02:36 瀏覽:965
腳本魔獸 發布:2025-05-16 06:01:52 瀏覽:331
文件夾python 發布:2025-05-16 06:01:43 瀏覽:628
電腦我的世界伺服器游戲幣 發布:2025-05-16 05:27:25 瀏覽:491
索尼手機為什麼不能用安卓10 發布:2025-05-16 05:18:46 瀏覽: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