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而計演算法
⑴ 人體的脂肪率怎麼計算
脂肪率可以通過專門的健康秤或者其他方法測量。從目前的測量技術來看,主要是使用生物電阻法。其原理是肌肉內含有較多血液等水分,可以導電,而脂肪是不導電的。因此可以通過微小電流通過身體來計算電阻,並由此測量出脂肪率。
下面是幾個國際上使用的脂肪含量的測定:
1.水下稱重測量法 Hydrodensitometry Weighing (Underwater Weighing)
是一種利用測定人體的排水量、人體瘦體重的密度和脂肪組織的密度來計算出體內脂肪重量,進而計算出體內脂肪含量百分比的方法。這種方法誤差小、精度高,但是需要專門的測試空間和工具,且操作步驟較多,只適合試驗室測試,不適合大眾自我測試。水下稱重法的原理也十分簡單:人體脂肪的比重大約是0.8公斤/升,脂肪外其他組織的平均比重大約是1.0公斤/升。稱量人體在空氣中的重量、在水中吸飽氣時的重量、在水中盡力呼完氣後的重量就可以通過簡單的計算求出人體脂肪的總重量了。
2.皮脂鉗測量法 Calipers (Anthropometry- Skinfold Measurements)
是一種利用測定人體多點皮下脂肪厚度來計算體內脂肪含量百分比的方法。這種方法與計算過程所使用的人體模型十分有關,歐美人體模型的數據不能在亞洲使用,日本人的模型也不能很好地計算中國人的數據。由於這一方法操作簡便,對空間場所幾乎沒有要求,所以近幾十年很多國家曾普遍採用過。
3. 雙能 X 線吸收測量法 DEXA (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是一種利用身體不同組織(礦物質、瘦身體、脂肪)對x光吸收率不同的原理來測量體內脂肪含量的方法。測試中採用小步距對兩個低輻射源同步檢測。這種方法是相對較新的方法,精度較高,但測試費用昂貴,測試時間長(每人10—20分鍾),只能供高級實驗室使用,無法在實驗外進行。
4.近紅外線測量法 NIR (Near Infrared Interactance)
是一種利用近紅外線對人體不同組織穿透反射程度不同的原理來測量體內脂肪含量的方法。測試多採用測量人體肱二頭肌做為主要測試部位,將測試數據代入含有身高、體重、體形、活動量水平的方程就可計算出受試者體內脂肪含量的百分比。這一方法已經較為普遍地在實驗室外得到應用,原因是此法所需儀器便宜,測度步驟簡單。但由於每次探頭對身體組織的壓迫力不同,對同一受試者所測量出的數據往往也不一樣,因此這種方法的測試精度較差。
5.核磁共振成像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是一種基於X光,利用人體組織細胞在磁場作用下被「激發」程度不同這一特性來測量體內脂肪含量的方法。一次測量大約需要30分鍾,測量設備昂貴,雖然測試精度高,此法只適合在高級實驗室使用。
6.瘦體導電測量法 Total Body Electrical Conctivity (TOBEC)
是一種基於人體(非脂肪)瘦體是良好電流導體的原理來測定身體瘦體重的方法。盡管此法精度較高,測試時間只需10秒,但由於測試儀器昂貴,應用范圍限於高級實驗室。
7. 計算機控制〔X線〕斷層掃描術 Computed Tomography
CT中的X射線管產生的一束環繞人體的x射線被探頭所接受產生身體斷面信息,計算機運用復雜的演算法構建出人體內的組織影像。此法設備昂貴,人體又處於輻射中,因此此法只限於實驗室應用。
8.排空氣測量法 BOD POD (Air Displacement)
此法測量原理與水下稱重法類同,是一種利用人體排出空氣的體積來計算身體密度,進而計算出脂肪含量和比率的方法。在測試所需的20秒內,測試者坐在一個密封倉內,所排出空氣的體積由連於計算機的感測器測出。此法所需設備昂貴,不便於在實驗室外進行。
9.生物電阻測量法 BIA (Bioelectrical Impedance)
是一種利用人體瘦組織是良導體而脂肪是絕緣體的特性,通過不同的電極向人體發放電流,進而測量人體電阻,在將測試結果代入含有身高、體重、性別、年齡的方程來計算人體脂肪含量和比率的方法。[1]
⑵ 房屋的牆面面積如何計算有幾種計算方法
一般估算面積就是建築面積*85%=大約套內面積,然後減去廚房衛生間的面積,再剪掉涼台一半的面積,就基本上是要刷牆面的地面面積。
用這個數*3基本上就是刷牆的面積了..我們一般用來估算這個工程量的大小,實際面積還是要靠計量過後才能確定的。
准確的計演算法方: 牆高乘以地面面積的周長等到的是外包圍面積,房屋內隔斷因為結構不同不好計算(按實際來),牆高乘牆的長度,以最長的地方計算,再減掉門窗只類就能得到。
大概估算方式就是地面面積乘以2.5-3.5左右(格局不同不能統一計算),電視牆要算,門窗可以不算。如果有壁櫃之類的都能減去。
⑶ 高中數學答題技巧
對數學而言,立體幾何占據很大的比例,解題方法如下:
1.平行、垂直位置關系的論證的策略:
(1)由已知想性質,由求證想判定,即分析法與綜合法相結合尋找證題思路。
(2)利用題設條件的性質適當添加輔助線(或面)是解題的常用方法之一。
(3)三垂線定理及其逆定理在高考題中使用的頻率最高,在證明線線垂直時應優先考慮。
2.空間角的計算方法與技巧:
主要步驟:一作、二證、三算;若用向量,那就是一證、二算。
(1)兩條異面直線所成的角①平移法:②補形法:③向量法:
(2)直線和平面所成的角
①作出直線和平面所成的角,關鍵是作垂線,找射影轉化到同一三角形中計算,或用向量計算。
②用公式計算.
(3)二面角
①平面角的作法:(i)定義法;(ii)三垂線定理及其逆定理法;(iii)垂面法。
②平面角的計演算法:
(i)找到平面角,然後在三角形中計算(解三角形)或用向量計算;(ii)射影面積法 ;(iii)向量夾角公式.
3. 空間距離的計算方法與技巧:
(1)求點到直線的距離:經常應用三垂線定理作出點到直線的垂線,然後在相關的三角形中求解,也可以藉助於面積相等求出點到直線的距離。
(2)求兩條異面直線間距離:一般先找出其公垂線,然後求其公垂線段的長。在不能直接作出公垂線的情況下,可轉化為線面距離求解(這種情況高考不做要求)。
(3)求點到平面的距離:一般找出(或作出)過此點與已知平面垂直的平面,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質過該點作出平面的垂線,進而計算;也可以利用「三棱錐體積法」直接求距離;有時直接利用已知點求距離比較困難時,我們可以把點到平面的距離轉化為直線到平面的距離,從而「轉移」到另一點上去求「點到平面的距離」。求直線與平面的距離及平面與平面的距離一般均轉化為點到平面的距離來求解。
4. 熟記一些常用的小結論,諸如:正四面體的體積公式是 ;面積射影公式;「立平斜關系式」;最小角定理。弄清楚棱錐的頂點在底面的射影為底面的內心、外心、垂心的條件,這可能是快速解答某些問題的前提。
5.平面圖形的翻折、立體圖形的展開等一類問題,要注意翻折前、展開前後有關幾何元素的「不變性」與「不變數」。
6.與球有關的題型,只能應用「老方法」,求出球的半徑即可。
7.立體幾何讀題:
(1)弄清楚圖形是什麼幾何體,規則的、不規則的、組合體等。
(2)弄清楚幾何體結構特徵。面面、線面、線線之間有哪些關系(平行、垂直、相等)。
(3)重點留意有哪些面面垂直、線面垂直,線線平行、線面平行等。
8、解題程序劃分為四個過程:①弄清問題。也就是明白「求證題」的已知是什麼?條件是什麼?未知是什麼?結論是什麼?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審題。②擬定計劃。找出已知與未知的直接或者間接的聯系。在弄清題意的基礎上,從中捕捉有用的信息,並及時提取記憶網路中的有關信息,再將兩組信息資源作出合乎邏輯的有效組合,從而構思出一個成功的計劃。即是我們常說的思考。③執行計劃。以簡明、准確、有序的數學語言和數學符號將解題思路表述出來,同時驗證解答的合理性。即我們所說的解答。④回顧。對所得的結論進行驗證,對解題方法進行總結。
⑷ 主固結沉降計算方法對比研究
對主固結沉降的計算方法進行歸納可以發現,主要是利用e-σ'和e-lgσ'曲線進行計算。根據室內側限壓縮試驗既可以繪制e-σ'曲線,也可繪制相應的e-lgσ'曲線,但兩種曲線都是室內試驗壓縮曲線。由於取樣時土樣受到擾動以及取出地面後應力釋放等因素的影響,室內壓縮曲線已經不能完全代表地基中原位土體的壓縮性狀[183]。為了獲得原位土體壓縮曲線,可對室內壓縮e-lgσ'曲線進行修正(Schmertmann修正法),從而得到土樣的原位壓縮e-lgσ'曲線。e-lgσ'曲線法考慮了土體的應力歷史,而e-σ'曲線法則無法考慮。
本書的研究對象溫州淺灘淤泥軟土屬於正常固結土,下面將討論正常固結土主固結沉降計算時採用e-σ'和e-lgσ'曲線時存在的差異。如圖6.5所示,對於正常固結土,土層上覆自重應力等於先期固結壓力(σsz=σpz),在利用e-σ'曲線計算固結沉降時,其對應的初始孔隙比為e'0(圖6.5 中A'點);而利用e-lgσ'修正曲線計算固結沉降時,其對應的初始孔隙比為e0(圖6.5 中A點)。路堤荷載產生附加應力σz後,利用e-σ'曲線計算固結沉降時,σsz+σz對應的孔隙比為
圖6.5 正常固結土的室內和原位壓縮曲線
為了探討軟土地基主固結沉降計算採用何種方法更符合實際、更准確,本書將對以下兩種最終主固結沉降量的計算方法進行對比研究,並結合實測沉降數據的預測值進行檢驗:
1)壓縮模量Es法:利用e-σ'曲線,計算壓縮模量Es,進而計算
2)壓縮指數Cc法:利用e-lgσ'曲線,計算壓縮指數Cc,進而計算
溫州淺灘靈霓海堤共有沉降監測斷面63個,各斷面尺寸、載入情況、斷面下土層情況(土層類型、土性參數、土層厚度等)、地基處理情況、塑料排水板參數(間距、鋪設長度、排列形式等)均存在一定差異,這里不一一列出,但對每個斷面進行沉降計算時均結合其實際情況具體取值、分別計算。各斷面的沉降計算點為路堤斷面的中點;沉降計算深度採用應力比0.1 法確定;地基主固結沉降採用分層總和法分別利用Es法和Cc法進行對比計算;地基總沉降量計算時沉降經驗修正系數取m=1.4。為了比較不同主固結沉降計算方法的精度,結合第5章沉降預測的結論,由於灰色 Verhulst 模型適合於長期預測,且預測效果很好,所以,這里利用灰色Verhulst預測模型對所有 63個沉降監測斷面的最終總沉降量進行預測,並將預測值作為比較的標准值。沉降計算結果匯總於表6.4 中。
表6.4 各監測斷面沉降計算及預測結果統計表
續表
根據表 6.4 中各斷面沉降計算及預測結果的統計情況,兩種不同主固結沉降計算方法的結果對比如圖6.6 所示。由圖6.6 分析可得,利用壓縮模量Es法計算的地基最終總沉降量小於利用壓縮指數Cc法計算的值,即
圖6.6 溫州淺灘靈霓海堤各斷面沉降計算及預測結果對比圖
圖6.7、6.8給出了Es法和Cc法計算結果與Verhulst預測結果的關系散點圖及擬合曲線。由圖6.7可見,數據點基本位於斜率k=1的標准線之下方,即
綜上所述,在進行軟土地基沉降計算時,筆者建議利用e-lgσ'曲線,計算壓縮指數Cc,進而計算地基的主固結沉降及總沉降量。採用Cc法計算沉降時,當選取合適的地區沉降經驗修正系數後,其計算值與實測推算值較Es法更接近。
⑸ 化學計算的方法
一般寫好方程式後就找各種元素的最小公倍數,然後再看看正負電荷得失情況就行了。主要是看各種東西的最小公倍數,例子,H2+O2=H2O 這里邊沒有離子,先求H元素的公倍數再求O的,然後要保證不能有半個的分子。
⑹ 定額增值稅的稅額計算方法
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定期定額徵收是指稅務機關根據企業的經營情況核定月營業額及稅率,進而計算出企業月繳納增值稅最低限額的一種徵收方法。如:稅務機關核定某企業月營業額為5000元,稅率為3%,則該企業月最低繳納增值稅額為150元。實際發生的增值稅超過限額時按實際發生數繳納,實際發生的增值稅未超過限額時按限額數繳納。
對於定額徵收的增值稅,會計處理大家探討一下:
第一種:按收入計提相應的增值稅,定額與計得之間差額計入稅金及附加。
第二種:定額稅直接作為管理費用。
以上就是定額增值稅計算及會計處理的方法。
⑺ 地下水可開采量的平原區地下水可開采量的計算方法
( 1)可開采系數法。在淺層地下水已經開發利用的地區,多年平均淺層地下水實際開采量、地下水位動態特徵、現狀條件下總補給量等三者之間關系密切相關、互為平衡。首先,通過對區域水文地質條件分析,依據地下水總補給量、地下水位觀測、實際開采量等系列資料,進行模擬操作演算,確定出可開采系數,然後,再用類似水文比擬的方法,確定不同類型水文地質分區可採用的經驗值。進而計算評價區的地下水可開采量計算式:
Q 可采 =ρQ 總補
式中: Q可采—地下水可開采量;
ρ —可開采系數( ρ≦1);
Q 總補 —地下水總補給量。
對於開采條件良好[單井單位降深出水量大於 20m/(h.m)],地下水埋深大、水位連年下降的超采區, ρ的參考取值范圍 0.875~ 1.0;對於開采條件一般[單井單位降深出水量在 5~ 10m/(h.m)],地下水埋深大、實際開采程度較高地區或地下水埋深較小、實際開采程度較低地區, ρ的參考取值范圍 0.75~ 0.95;對於開采條件較差[單井單位降深出水量小於 2.5m/(h.m)],地下水埋深較小,開采程度低,開采困難的地區, ρ的參考取值范圍 0.6~ 0.7。
( 2)典型年實際開采量法。據實測的地下水位動態資料與調查核實的開采量資料分析,若某一年的地下水經開采後,其年末的地下水位與年初保持不變或十分接近,則該年的實際開采量即為區域開采量。具體計算時,可在允許范圍內多選幾年,對求出的 Q可采經分析後合理取值。
( 3)扣除不可奪取的天然消耗量法。淺層地下水補給量和消耗量是在地下水的交替轉換過程中形成的,且隨著自然和人為因素的影響,地下水各均衡項在不斷的變化中。充分發揮地下水庫的多年調節作用,盡最大可能的把地下水資源提取出來,物盡其用是水資源管理的目的。但是,受水文地質條件的限制和大自然平衡的需要,必有一部分水量被消耗掉,地下水資源量扣除天然凈消耗量即為地下水的可開采量。天然凈消耗量包括潛水蒸發量、河道排泄量、地下水溢出量和由於下部承壓水開采而形成的向下越流排出量等。將現狀條件下的多年平均地下水總補給量扣除天然消耗量,即可得到多年平均地下水可開采量。
⑻ 女人預產期是怎麼算的
對於孕媽媽來說,了解預產期很重要,孕媽媽重要了解了自己的預產期,才能夠為生產做好准備。因此,孕媽媽應該學會就算預產期。那麼,怎麼計算預產期?下面,專家就來教一教大家「預產期的計算方法」。 一、B超檢查結果計算。 孕媽媽在做B超的時候,醫生可以根據測到的胎頭雙頂間徑、頭臀長度鳳股骨長度,這樣就可以推算出胎齡,進而計算出孕媽媽預產期。 二、孕吐開始時間計算。 一般來說,孕吐出現在懷孕六周左右的時間,也就是在最後一次月經後42天,根據孕媽媽開始孕吐的時間,推至280天就可以得出預產期。 三、基礎體溫曲線計算。 孕媽媽計算預產期,還可以根據基礎體溫曲線僅計算,孕媽媽可以將基礎體溫曲線低溫段的最後一天作為排卵日,然後從排卵日開始向後推算264-268天,或者是加38周,就可以得出預產期。 四、月經計演算法。 孕媽媽可以記下最後一次月經的時間,將最後一次月經的月份減去3,不足的就加上9,或者是月份直接加9,然後日數加上7,就可以得出預產期。比如:如果孕媽媽最後一次月經的時間是3月5日,那麼孕媽媽預產期就是當年的12月12日。 五、胎動日期計算。 孕媽媽如果不記得最後一次月經的時間,那麼可以根據胎動的日期進行計算,一般情況,胎動開始時間是孕媽媽懷孕後的18-20周。在計算預產期的時候,第一次懷孕的孕媽媽是胎動日加20周,非首次懷胎的孕媽媽是胎動日加22周。 溫馨提示:在懷孕期間的孕媽媽,應該懂得如何去計算預產期,從而做好准備,以免臨近分娩的時候,卻還沒有進行准備,導致發生意外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