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操作系統 » 快速分解質因數演算法

快速分解質因數演算法

發布時間: 2022-08-27 14:50:50

1. C語言經典演算法:如何較快的分解質因數

將一個正整數分解質因數。例如:輸入90,列印出90=2*3*3*5。初級演算法:#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
{
int
n,i;
scanf("%d",&n);
printf("%d=",n);
for(i=2;i

2. 比如一個很大超過千的數怎麼才能快速分解質因數呢舉個實際例子

運用Pollard-Rho演算法,復雜度為O(n^1/4),不過這個演算法只能夠判斷2^63以內的,更大
的限於long long int本身的約束,無法進行判斷了

3. 將一個正整數分解質因數的演算法流程圖

質因數就是能夠被該正整數整除的數(除它本身和1外)。比如像8,它的質因數就有2,4。16,就有2,4,8。每個數,1和它本身都是它的因數。而質因數卻不是每個數都有的,像3,5,7,11就沒有質因數。

4. 用短除法分解質因數65

65=5×13

質因數(素因數或質因子)在數論里是指能整除給定正整數的質數。除了1以外,兩個沒有其他共同質因子的正整數稱為互質。因為1沒有質因子,1與任何正整數(包括1本身)都是互質。正整數的因數分解可將正整數表示為一連串的質因子相乘,質因子如重復可以用指數表示。根據算術基本定理,任何正整數皆有獨一無二的質因子分解式 [1] 。只有一個質因子的正整數為質數。
每個合數都可以寫成幾個質數(也可稱為素數)相乘的形式 [2] ,這幾個質數就都叫做這個合數的質因數。如果一個質數是某個數的因數,那麼就說這個質數是這個數的質因數;而這個因數一定是一個質數。
1沒有質因子。
5隻有1個質因子,5本身。(5是質數)
6的質因子是2和3。(6 = 2 × 3)
2、4、8、16等只有1個質因子:2。(2是質數,4 =2²,8 = 2³,如此類推)
10有2個質因子:2和5。(10 = 2 × 5)

相關內容
編輯
播報
基本信息
質因數 [3] 就是一個數的約數,並且是質數。
比如8=2×2×2,2就是8的質因數;
12=2×2×3,2和3就是12的質因數。
把一個式子以12=2×2×3的形式表示,叫做分解質因數。
把一個合數寫成幾個質數相乘的形式表示,這也是分解質因數 [4] ,如16=2×2×2×2,2就是16的質因數。
把一個合數分解成若干個質因數的乘積的形式,即求質因數的過程叫做分解質因數。
分解質因數只針對合數。(分解質因數也稱分解素因數)求一個數分解質因數,要從最小的質數除起,一直除到結果為質數為止。
分解質因數的方法是先用一個合數的最小質因數去除這個合數,得出的數若是一個質數,就寫成這個合數相乘形式;若是一個合數就繼續按原來的方法,直至最後是一個質數 。
分解質因數的有兩種表示方法,除了最常用的「短除分解法」之外,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塔形分解法」。
分解質因數對解決一些自然數和乘積的問題有很大的幫助,同時又為求最大公約數和最小公倍數做了重要的鋪墊。
Pollard Rho因數分解
1975年,John M. Pollard提出了第二種因數分解的方法,Pollard Rho快速因數分解。該演算法時間復雜度為

分解質因數代碼:
將一個正整數分解質因數。例如:輸入90,列印出90=2*3*3*5。
程序分析:對n進行分解質因數,應先找到一個最小的質數k,然後按下述步驟完成:
(1)如果這個質數恰等於n,則說明分解質因數的過程已經結束,列印出即可。
(2)如果n>k,但n能被k整除,則應列印出k的值,並用n除以k的商作為新的正整數n,重復執行第一步。
(3)如果n不能被k整除,則用k+1作為k的值,重復執行第一步。
計算方法
短除法
求最大公因數的一種方法,也可用來求最小公倍數。
求幾個數最大公因數的方法,開始時用觀察比較的方法,即:先把每個數的因數找出來,然後再找出公因數,最後在公因數中找出最大公因數。
例1、求12與18的最大公因數。
12的因數有:1、2、3、4、6、12 。
18的因數有:1、2、3、6、9、18。
12與18的公因數有:1、2、3、6。
12與18的最大公因數是6 [4] 。
這種方法對求兩個以上數的最大公因數,特別是數目較大的數,顯然是不方便的。於是又採用了給每個數分別分解質因數的方法。
12=2×2×3
18=2×3×3
12與18都可以分成幾種形式不同的乘積,但分成質因數連乘積就只有以上一種,而且不能再分解了。所分出的質因數無疑都能整除原數,因此這些質因數也都是原數的約數。從分解的結果看,12與18都有公約數2和3,而它們的乘積2×3=6,就是 12與18的最大公約數。
採用分解質因數的方法,也是採用短除的形式,只不過是分別短除,然後再找公約數和最大公約數。如果把這兩個數合在一起短除,則更容易找出公約數和最大公約數。
從短除中不難看出,12與18都有公約數2和3,它們的乘積2×3=6就是12與18的最大公約數。與前邊分別分解質因數相比較,可以發現:不僅結果相同,而且短除法豎式左邊就是這兩個數的公共質因數,而兩個數的最大公約數,就是這兩個數的公共質因數的連乘積。
實際應用中,是把需要計算的兩個或多個數放置在一起,進行短除。
在計算多個數的最小公倍數時,對其中任意兩個數存在的約數都要算出,其它無此約數的數則原樣落下。最後把所有約數和最終剩下無法約分的數連乘即得到最小公倍數。
只含有1個質因數的數一定是虧數。

5. 分解質因數有什麼好的演算法

360=2x180=2x2x90=2x2x2x45=2x2x2x5x9=2x2x2x5x3x3一個數的因數的總數等於每種相同質因數的個數加1的乘積,所以360的因數有4x2x3=24個,列舉出來就是1,2,4,8,3,6,12,24,5,10,20,40,9,18,36,72,15,30,60,120,45,90,180,360.

6. 分解質因數的演算法

1.素數表,從小到大去試除,一直到當前質數的平方大於試除後剩下的數.
這樣優化後的效率會比較高,至少在long int范圍內.
正好剛寫的:
for (kindp = 0, i = 0; prime[i] * prime[i] <= y; i ++)
if (y % prime[i] == 0)
{ pp[kindp] = prime[i];
ep[kindp] = 0;/*當前質因數的次數*/
while (y % prime[i] == 0)
{
y /= prime[i];
ep[kindp]++;
}
kindp++;
}
if (y != 1)/*處理最大的一個質數*/
{
kindp++;
ep[kindp]=1;
pp[kindp]=y;
}
下面的是更先進一點的方法,但是要求不高的時候用第一種比較好.
2.Pollard's rho method
3.Pollard's p - 1 method
4.Lenstra's elliptic curve factorization method
5.The quadratic sieve factorization method

熱點內容
安卓加速器怎麼關 發布:2025-05-15 11:38:16 瀏覽:463
密碼鎖壞了如何打開 發布:2025-05-15 11:30:19 瀏覽:837
怎樣增加共享文件夾連接數量 發布:2025-05-15 11:24:50 瀏覽:961
安卓如何關閉單應用音量 發布:2025-05-15 11:22:31 瀏覽:351
抖音電腦後台伺服器中斷 發布:2025-05-15 11:11:59 瀏覽:307
sql2008伺服器 發布:2025-05-15 11:03:27 瀏覽:306
我的世界pe伺服器創造 發布:2025-05-15 10:51:17 瀏覽:608
移動端打吃雞要什麼配置 發布:2025-05-15 10:48:16 瀏覽:756
我的世界哪五個伺服器被炸了 發布:2025-05-15 10:36:16 瀏覽:994
ehcache存儲對象 發布:2025-05-15 10:35:31 瀏覽: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