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克資料庫
『壹』 世界上最大的圖書館是什麼
世界上最大的圖書館
The World's Largest Library
You might think the largest library in the world would be in Europe.But it isn't.It's in Washington, D.C.It's called the Library of Congress(國會圖書館).
如果你認為世界上最大的圖書館在歐洲,那你就錯了。實際上,世界上最大的圖書館在美國哥倫比亞特區華盛頓,稱為國會國書館。
President John Adams started the library in 1800 for members of Congress.He wanted them to be able to read books about law.The first 740 books were bought in England.They were simply set up in the room where Congress met.Then Thomas Jefferson sold Congress many of his own books.He felt Congress should have books on all subjects, not just on law.This idea changed the library for good.
這座圖書館是約翰·亞當斯總統在1800年為國會議員們建立的。他想讓議員們閱讀到有關法律方面的書籍。首批740本藏書是從英國購進的,這些書被隨便放在國會開會的地方。後來湯姆·傑斐遜把自己許多藏書賣給了國會,他認為國會應有各類書籍,不應該僅收藏一點法學書籍,這種觀點給國會藏書帶來永久性的變化。
The library grew and grew.Now it covers acres of land.It contains 20 million books as well as scores of picture, movies, globes and machines.Experts(專家) in every field work there.Hundreds of people call every day with all kinds of questions.Many of them get answers right over the phone.
國會圖書館越變越大,現在它已佔地數英畝。收藏了2千多萬冊書。除此之外,還收藏了好多圖片、影片、地球儀和機器。每一個學科的專家在這兒都有一席之地。每天有好幾百人打電話查詢各種各樣的問題。他們中有許多從電話中得到了滿意的答案。
The library is a huge storehouse.Thomas Edison's first movie and Houdini's magic books reside(居住) there.And it is the proud owner of the world's best collection of comic(喜劇的) books.
這座圖書館是一個巨大的收藏室。托馬斯愛迪生發明的第一部電影和霍迪尼的魔術書都收藏在這里。值得驕傲的是:它還是世界上最大的喜劇書籍擁有者。
美國國會圖書館是美國國家圖書館,不僅為國會議員與各個委員會服務,更為政府的行政與司法等機構以及全美國和世界各國的圖書館服務;並對學者、研究人員、藝術家和科學家提供資料。
一八○○年約翰·亞當斯總統所簽署的遷都法案中,就曾為國會撥款五千元作設置參考圖書館購買書籍與房舍之用。
第一批書籍是購自英國,經大西洋運來十一個皮箱書和一盒地圖,便收藏在新的國會所在地,直至一八一四年英軍襲擊華盛頓時縱火燒毀國會建築物,小型的圖書館被化為灰燼,在一個月之內,托馬斯·傑裴遜總統將當時退休在弗吉尼亞的蒙蒂塞羅的私人收集珍藏(長達五十年)的圖書提供給國會。傑裴遜總統在他擔任美駐法國大使時也曾花費若干個下午時間在巴黎的書店「翻遍並搜購每本有關美國的書,不論任何學科只要是罕見的和珍貴的」都采購,所以他的書籍被認為是美國最好的藏書之一。
傑裴遜提供他的藏書時曾寫下一段話說「我不知道國會在那些學科方面不想收藏,事實上,國會議員會可能有機會去參考任何一門學科的」。國會經過多次的辯論,終於在一八一五年一月間接受傑裴遜的建議,並撥款二萬三千九百五十元以收購其六千四百人十七本書,因此為美國的國家圖書館奠定了基礎。
國會圖書館的建築及其設備很有特點,位於國會山莊的美國國會圖書館有三座大樓,托馬斯·傑裴遜大樓系義大利文藝復興時代式樣是最古老的建築,在一八九七年造成時是當時世界上的最大而耗資最高的圖書館建築物,內部陳設有精緻華麗的雕像、壁畫、鑲嵌圖畫等均由當時五十位美國藝術家所出的傑作。大廳內有高聳的大埋石柱、壁畫和鑲嵌圖畫、雕像和五彩玻璃窗都很生動地描繪出跟學術有關的主題,與文化有關的淵源。從參觀台上可以看到整個的總閱覽室,(此室訂一九九一年維修完成後重新開放)由地面到園頂是一百六十呎高,室內有四萬五千冊的參考書,有二百五十個座位,以及若乾颱計算機終端機能夠檢索所有的資料庫目錄。
設計簡朴而庄嚴的約翰·亞當斯大樓外層是喬治亞大理石砌成的建築,一九三九年落成。在大銅門上的雕像是代表歷史上十二位對文字藝術有過貢獻的人,其中包括中國象形文字的鼻祖倉頜;希臘神話中首創字母的卡德摩斯;發明美國印地安人的切羅基族音節文字音符體系的印地安人塞闊雅。五樓的閱覽室裝飾著以斯拉·溫特的描繪坎特伯雷故事集的壁畫。
白色大理石的詹姆斯·麥迪遜大樓於一九八○年四月二十四日落成啟用,該大樓使圖書館在國會山莊的佔地面積增加了兩倍有餘,在這座大樓內設有美國第四任總統詹姆斯·麥迪遜正式紀念堂以及八個閱覽室、若干辦公室和儲藏七千萬件以上的特藏文件和圖書。
國會圖書館藏有八千六百多萬件圖籍,包括人類各科知識,從古寫本到光學磁碟,若將所有的書架連接起來,可長達五百卅五哩,收進來的書籍平均每分鍾有十件。圖書館內有二千萬件書籍和小冊子,分別以六十種語言寫成。另外還有三千六百萬份手稿,包括美國歷史和文化的珍藏:如總統、世家、作家、藝術家和科學家的手稿。國會圖書館有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地圖收藏約四百萬件地圖和地圖集,其中可追溯至十四世紀中葉;以及七百萬件的音樂作品收藏,其中包括作曲家親筆簽名樂譜,作曲家和音樂家之間的來往函件,也有世界各地的笙笛以及義大利斯特拉第瓦里小提琴和托特提琴弓。
圖書館的一千萬件圖片和照片包括相片原件、精緻印刷品和各種流行的與應用藝術品,能提供美國和外國的人、事、地等重大事件的視覺紀錄。圖書館每年約收到七萬五千種期刊,一千二百種報紙均作為永久性的收藏,那些都是可以追溯版權由來的主要文件。
一九八二年,國會圖書館首創一項計劃以最新技術的光學磁碟來儲存圖像,然後再反復使用,這項試驗不僅縮小收藏量之面積,而且還可估計這種技術以決定今後保存圖書的花費和利益。光碟儲存資料有兩種:印刷資料是儲存在高解析度影像的數字光碟上,而非印刷資料則儲存在低解析度影像的模擬激光錄像盤上,有幾個閱覽室中即設有光碟以方便讀者查尋論文、學報、地圖、音樂、手稿、電影靜態鏡頭和圖片等。一些早期電影和彩色電影片斷以及電視樣片等儲存都屬於此一創新計劃之內。
另據美國《紐約時報》報道,美國國會圖書館計劃將所有藏書資料數字化,邁向數字時代。文章題為:國會圖書館踏上數據高速公路。
具體報道為:美國國會圖書館將於宣布一項雄心勃勃的計劃:把該圖書館以及全國所有公共圖書館和研究圖書館中的藏書資料等轉化為數字形式儲存起來。這項計劃將創建一個龐大的「虛擬圖書館」,其中所有的圖書、繪畫、手稿和照片都將轉化成數字化圖像,在閱看時與原件一模一樣,還能通過計算機網路傳送到計算機屏幕和高清晰度電視機上,供數百上千萬的學生和研究人員調看。國會圖書館的最終目標是向全國公眾提供電影和音樂資料。這項計劃也能給國會圖書館帶來好處。現在它需要大量書架和書櫃來存放它的1.04億件收藏品。如果採用數字化形式,數十本書可以存放在一張盤上。
國會圖書館多年來一直為許多文件迅速變質而傷腦筋。此外,許多人因喜歡書中精美的圖片或插圖而將數以千計的珍貴圖書盜走。數字化後,珍貴的手稿、可以反復閱看,圖片可以復印下來,原件不會被損壞,也不必擔心被盜的問題了。一項題為《實現數字圖書館的戰略方向》的備忘錄草案概述了國會圖書館的這項計劃。文件說,該計劃將耗資數百萬美元,不僅用於數字化操作,還將用於購買、安裝及維修數字化和傳輸給讀者所需的設備。普通書籍平均一頁數字化需2至6美元,珍本和易損書籍可能耗資更多。將成立一個數字圖書館協調委員會爭取各方面的捐款和國會的撥款。這項計劃將著眼於將圖書館的圖書資料製作成高質量的數字化圖像所需的技術上,到2000年將完成最重要的圖書資料的轉化。
許多圖書館——包括國會圖書館以及哈佛大學和康奈爾大學的圖書館——已經開始試著將印刷品數字化。通過計算機網路就可以接收到。然而,按照備忘錄,國會圖書館將牽頭協調所有數字化圖書館在技術和政策兩方面的行動,以便使它們能連接到同一計算機網路上。
這項全國數字圖書館計劃完成後,「將成為正在興起的全國信息基礎設施一一通常稱為信息高速公路---中最廣泛的資料來源。因此,將地理位置上不相連的圖書館連接起來的工作亦將同時展開。
備忘錄草案還列舉了計劃即將面臨的一系列技術、政策和法律上的問題,包括版權問題,預防「黑客」、病毒和系統癱瘓的計算機安全問題、入網費用和保護系統用戶隱私問題以及制定電子圖像質量標準的問題。
美國國會圖書館直接或間接地為全美國的公民或外籍人士提供各種服務。但它的主要任務是為國會作研究和咨詢以提供協助,國會研究服務部成立於六十多年前,給予立法者所需的各種資料,使國會處理立法事務更為明快有效。國會研究服務部每年回答約四十五萬件以上的向國會詢問函件,范圍有最簡單的問題,也有錯綜復雜要作深入研究的。除此而外,國會服務部還要准備法案節要,主要法令摘要以及其它參考工具作為議員和各委員會之每日立法所需。
國會研究服務部由八百六十人組成,其中有土木工程師、海洋學家、勞工調停者、蘇聯飛彈專家等。他們最重要的任務是向國會提供客觀、公正的資料和一個問題的正反兩面的意見,然後由議員去裁決。
一百五十年前國會立法設立法律圖書館部門,為國會研究和解答國外法律的疑難問題,並答復國會詢問有關外國立法和法律的解析。外國法律的翻譯亦由法律圖書館精於五十種不同語言的法律專家分別擔任。
國會圖書館的版權部門乃主管美國的版權法,成為專為鼓勵文學和藝術創作的一支主要力量。版權保障延伸到美國所有的創作團體,包括作家、作曲家和電影製片人。該部門的版權注冊登記為美國文化和技術之成長與創新提供了寶貴的記錄。
版權登記目錄卡和一九七七年以後所建立的自動化檔案均對版權登記以及美國一八七○迄今的版權轉讓提供一個索引。每年總有五十萬件以上的版權登記記錄。版權部門同時也提供一些有關版權保障、版權法、版權登記、重新登記、版權轉讓和再轉移的資料以及簽發有關版權部門記錄的正式證明文件。
版權部的送審資料是圖書館館藏建立的主要來源,他們收集的書籍、期刊、音樂和地圖半數以上都交給圖書館收藏。
版權部的發照單位主管一些強制的注冊,如有線電視節目的再播送和投入硬幣自動唱機的播放等法令所規定的版稅款目。版權部的計算機晶片單位乃執行一九八四年所通過的半導體晶片保護法案。
國會圖書館的豐富學術資源,國會圖書館將龐大的資料收藏貢獻給世界,以達到為學術致力的目標。凡是有心從事於研究的人士,不論任何學者、作家、教師、藝術家、新聞記者、學生等等凡年過十八歲者都可利用館內的閱覽室設備,包括卡片目錄、參考書和參考服務人員咨詢服務。讀者同時可以利用館內的計算機終端,從圖書館所設計儲備的資料中尋查新書、各種學科的資料來源和立法機構的歷史等問題。
國會圖書館館內珍藏文獻的用途和藏書種類一樣的包羅萬象。譬如說一位研究生從事美國作家的比較研究就可以到手稿室去查看詩人沃爾特·惠特曼和詩人兼大圖書館家阿其博德·麥克利什的原稿。一位小提琴家可到音樂閱覽室去查看莫札特弦樂四重奏原譜稿。一位律師可以利用法律圖書館的完備的外國法律資料。小說家為一篇在東歐發生的偵探故事構想可利用總閱覽室、歐洲部及政府出版品、報紙和近代期刊室的文獻資料。
至於不能親自來到的讀者,圖書館提供一些特殊服務,通過館際互藉手續,提供圖書和其他資料予全國各地大學圖書館、公共圖書館和在其他圖書館從事研究的學者,這項服務的設想是把別的地方不易得到特殊資料來提供幫助在學術上的研究。在不侵犯版權所有權和其它限制的原則下,一般讀者可向圖書復制部門郵購照片,直接影印照片、復制圖片以及研究資料的縮微膠卷等。
各主要閱覽室以及圖書館內的各參考部門均提供書面答復各個學科上的問題。
一九八○年,圖書館成立「學者委員會」,由廿五位著名學者成分別代表各個學科並負責,檢視所專長的學科以及查考圖書館的書藏是否能有效地協助在這些領域之內的研究。
國會圖書館的館際服務已經很有影響,除保留許多公共圖書館和學校圖書館現用的杜威十進制分類法外,國會圖書館不斷地延伸十九世紀末所制定的國會圖書館分類法,採用此法的大學及專門圖書館現已與日俱增。
自一九○○年許多圖書館同時也依賴國會圖書館所出版的編目工具,如書籍、印刷卡片到機讀磁帶等產品的供應後,節省了其它圖書館不少的時間和金錢。
國會圖書館協助查考世界和全美各圖書館的文獻資料,發行各種書目、指南、學科資料選目,題材包羅萬象,有關於非洲民俗,甚至也有關於未識別飛行物,同時也編輯很有價值的全國圖書聯合目錄,其中紀錄一千二百所北美圖書館藏書,從一四五四年以來世界各地發行的書籍,以及中文、日文、斯拉夫文、希伯來文的圖書聯合目錄與收藏地點。
透過全國盲人和殘障者服務計劃與在一百六十所圖書館共同合作下,國會圖書館曾為七十萬五千四百位以上不同年齡的盲人或殘障者服務,免費供應他們盲文書籍、雜志或唱片、錄音帶,並附借唱機和一般用點字版等,每年幾乎送二千五百本的小說或非小說類書籍以適合各種興趣的書用來錄音及製成盲文,由圖書館合作網來發行。除此而外,音樂書籍、期刊、樂譜和樂器,其中樂器並有教學錄音帶如鋼琴、風琴、吉他及其它樂器等都以點字和錄音方式製成,這項服務同時也訓練義務工作者來做點字、校對、錄音和朗誦等工作。
文藝活動豐富,國會圖書館終年都分別在可容五百人的庫利奇大禮堂和它隔鄰的惠托爾廳、瑪麗·披克福德戲院以及芒福德紀念館等地舉行室內音樂會、詩歌朗誦、電影欣賞、演講和討論會等活動,其中許多音樂會的現場曾轉播到全國各地的無線電台播出。若干個演講的稿件也都由圖書館予以出版。
透過展覽計劃,圖書館的寶藏逐漸公諸於世,包括圖片、照片、地圖、樂譜、善本書和手稿等,有些展覽還巡迴全國的圖書館和博物館展出。
特別受人歡迎的是由圖書館美國民俗中心舉辦的午間音樂會,每年從五月到十月,每月一次,在圖書館的傑遜大樓前的內普丘恩廣場,由代表不同民俗傳統的音樂團體分別演出。
國會圖書館的書籍中心是促進全國大眾對於書籍、閱讀和印刷品提高興趣的催化劑。其討論會、展覽和出版品的費用,均由私人和團體在免稅優惠條件下所捐贈。另有「人人閱讀」、「多讀多懂」和「開卷有益」等主題在美國若干州展開讀書運動。
國會圖書館每天對外開放,僅聖誕節和新年例外。
開放時間:所有展覽場所開放時間均由早上九點到下午五點卅分,麥迪遜大樓的展覽場、托馬斯·傑裴遜大樓的正廳和樓下展覽場開放時間為每周一到周五從早上八點卅分到晚上九時卅分,以及周末和假日由早上八點卅分到下午六點。在肯尼迪中心的演藝圖書館展覽時為每周二至周五上午十時到下午六時;周日、周一和假日不開放。
詢問處:售賣部設在托馬斯·傑裴遜大樓,開放時間為每周一至周五從早上九時到下午五時;另一個新售賣部在詹姆斯·麥迪遜大樓的一樓,已於夏天開始開放。在售賣部可購得國會圖書館出版品、明信片、唱片、幻燈片、復製品、海報和民俗紀念品等。
免費導游:由托馬斯·傑裴遜大樓入口處出發,周一到周五每天上午十時至下午三時,每小時正有四十五分鍾的免費導游。團體導游必須預先安排。如需進一步的資料請電(202)707-5458聯絡。一個片名「美國國家圖書館」的幻燈片,在十八分鍾內給予參觀者一個最好的介紹。該片每天從早上八時四十五分至晚上八時四十五分鍾,在托馬斯·傑裴遜大樓入口處附近的小型電影院放映。
每月活動節目表:圖書館每個月都列出該月份的展覽、詩歌朗誦、音樂會和其它目錄,該表可在詢問處和售賣部免費索取,或向庶務部印刷組函索。
攝影規則:在展覽場所可以攝取為私人欣賞的照片,但禁止在任何閱覽室使用閃光燈。如需用攝影三角架則必須向詹姆斯·麥迪遜大樓一○五室詢問處辦公室徵求同意才行。
食堂設備:食堂設在詹姆斯·麥迪遜大樓的六樓,每周一至周上午八時卅分到十一時,下午十二時卅分至三時卅分,對外開放。此外,在三個大樓均設小吃部備有食物和飲料以及販賣機。
盥洗間:每座大樓的進出口處均有洗手間。
公用電話:公用電話裝在每座大樓的進出口處的附近。
謝謝您投我一票,請選用。
『貳』 怎樣的門禁對講系統比較好
現今的智能樓宇對講門禁已經遍布於小區,最先使用的系統是直按式,具備呼叫以及開鎖的功能。當時這些設備所安裝的地方是在當時最早建立的小區,對於當時的人來說,實屬非常高檔。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技術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數字技術落地應用在樓宇門禁對講領域。 一開始不具備可視功能的系統,逐漸擁有可視功能,最先是黑白攝像頭時代,居民使用後,安全感得到了提升,因為不僅僅能聽到聲音,還能看到人臉,可以對按門鈴的人身份進行確認。然後出現彩色攝像頭,用戶看的越加清晰,可以放心開門。直按式過渡到鍵盤按鈕式,增加刷卡功能,用戶不用鑰匙開門,刷卡即可,對於當時的人來說非常的便捷。 僅僅一套這樣的系統,使得當時小區的價格擁有一定的溢價空間,因為安全程度比其他僅靠安保人員看守的小區要高,它結合了人防物防技防。 住宅安全是人們的首要需求,小區安全達到了較高的水準後,業主的生命安全以及財產安全才會得到保障,他也就能安居樂業。因為沒有人喜歡過擔驚受怕的生活。現今,在這些設備的基礎功能上,增加多項的現代化技術,如人臉識別、雲端計算、大數據等多項技術一起運用,使得小區安全等級也在逐年提升,物業對於小區的安全把控力度也是在逐年提升,陌生人進出不再那麼的容易。過去的門禁系統確實是可以阻擋部分陌生人隨意進出小區,但是尾隨業主進入小區的現象還是無法組織,面對這樣的現象,過去的方式就是採用保安進行識別驅趕,或者手動登記進出信息,並且與被訪業主進行身份確認,由此可見身份確認程序繁雜。有時候因為身份確認程序較為繁雜,容易導致業主對保安不滿,其實,這也是不能全怪安保人員,因為這樣的安保人員是有責任心,畢竟他也是為了保證小區業主的生命安全以及財產安全才會執行諸多的身份驗證程序。但是有一個弊端,一旦門口的人流量大起來,陌生人員見縫插針的就會鑽進小區,安保人員也無從得知。但是,現在小區只要配置數字系統基本上可以很好的優化工作程序以及識別陌生人,即使是見縫插針的溜進小區,也能第一時間識別報警安管中心。
陌生人進出的登記以及識別的問題,就交給安防設備來完成,抓拍識別,後台自動記錄,現場聲光報警,圖像同步傳送保安亭電腦,保安憑著圖像進行驅趕、引導陌生人出小區或者使用訪客機呼叫住戶。 訪客拜訪問題則更好的解決,業主可以發送臨時密碼去給訪客,訪客輸入密碼進入小區,不會觸發報警系統,並且門口機會進行抓拍,訪客記錄自動推送到業主的手機上,非常的方便業主,減少安管人員繁雜的身份驗證程序,這對雙方都是利好的。 時代在進步,每一項技術的出現,安全的問題必然會得到大量關注,因為安全若得不到滿足,人們也就不能安心的進行工作和生活,生活幸福感也會降低。 當然安全技術也會不斷的同步更新,會隨著時代變化,而進行更新迭代,只為更好的服務用戶,解決小區安防的問題。
『叄』 最好的門禁系統是哪個牌子的
門禁系統品牌推薦:同方銳安、捷順科技、達實智能、霍尼韋爾、HID。
一、同方銳安
同方銳安科技有限公司,它致力於為政府機構、軍工集團、司法監獄、門禁系統、金融、能源、煉化等行業提供出入口安全管控及IC卡管理解決方案。產品涵蓋門禁系統、人行通道閘、車輛通道閘、樓宇、園區一卡通系統、IC卡及讀寫設備。。用戶遍布上百座城市的千餘家企事業單位。秉承「銳意進取、安全領航」的理念,同方銳安始終以客戶需求為導向,致力於為客戶提供的產品和服務。
『肆』 介紹深圳的市民中心
深圳市民中心位於深圳市中心區中軸線上,總建築面積21萬平方米,是深圳的標志性建築,也是中心區的地標。
該建築於1998年12月奠基,到2003年12月底工程基本完工。市民中心中區建築由撐起大屋頂的圓塔、方塔及玻璃裙樓組成,總建築面積8.9萬平方米,建築物總高度84.7米。黃色的圓塔12層,其中2~9層為工業展覽館,10~12層為機房。紅色的方塔共15層高,其中1~4層為2500座的大會堂,其面積之大,為全市之冠,各種大型會議及演出均可在此進行;5層是設備及辦公用房和市政府信息化機房;7~12層為檔案館。兩座塔樓下的東西兩個玻璃裙樓共兩層,首層部分由貴賓通道、公眾禮儀大廳、接待室、貴賓廳及政府行政服務大廳組成。
建築功能
[編輯本段]
2004年5月31日,深圳市政府辦公新址深圳市民中心正式啟用,這標志著市政府及其下屬的21個政府職能單位已整體搬入市民中心。
市民中心在設計和功能分布上充分體現了開放、親民的政府形象。行政服務大廳設置145個服務窗口,有30多個主要政府部門受理390多項審批項目,行政服務大廳推行「一站式」服務,建成了具有現場管理監督功能的計算機管理信息系統,32個政府部門將各自的電腦應用系統接入行政服務大廳,供各自的窗口使用,與大廳計算機管理信息系統實時交換數據,行政服務大廳里設有休息椅、電腦指引系統、大型等離子彩電和公用電話等便民設施,市民可以隨意出入。1700平方米的公眾禮儀大廳不僅供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用,還開放給市民舉行婚慶等活動,地下停車場也將接納社會車輛。
由市府到市民,由行政中心到市民中心,借一次職能部室搬遷之機,深圳市政府完成了一次政府行政理念大「換腦」,建成了一個沒有圍牆的政府。將原來的市府大院改稱「深圳市民中心」,這個名字起得好!
市民中心就是為市民服務的中心。深圳市府改稱市民中心,三大理念躍然呈現:首先,它體現了有效政府的理念。有效政府要求政府與其他非政府組織和公民一起構成一個復合的組織結構,政府與公民協作生產公共服務的制度安排,體現政府與市民共享信息,共享文明;其次,它體現了開放政府的理念。市民中心建設的大型開放式平台使其開放功能得以凸顯,市民中心以開放理念促進信息分享,其軟硬體建設都體現了政府的開放意識;第三,它體現了服務政府的理念。「服務政府」的本質是「有限政府」、「法治政府」和「民主政府」,通過140多個服務窗口,深圳打造服務政府,建設有效的服務提供系統得以確立。
作為市政府的所在地,過去人們習慣稱之為「衙門」,市民與政府之間好像始終有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這一次,深圳市政府領風氣之先,將行政辦公中心改為市民中心,其中所蘊含的行政理念的轉變更具標志性意義。
控制系統
[編輯本段]
為了達到 「服務機關、方便群眾、集中監管、提高效率」, 深圳市市民中心引入了多個先進的系統,包括廣播系統、數據系統、龐大的影音系統等,以應乎多個政要部門及各個房間的需要。在深圳市披克電子有限公司及深圳市同有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快思聰很榮幸能為這個標志著現代化及智能化的行政中心,提供安全可靠、先進實用的中央控制系統。 整個市民中心應用了多套快思聰中央控制系統,所有的中央控制系統可單獨控制房間內的所有設備,也可通過網路,在應急指揮中心進行集中控制。
主要場所
[編輯本段]
多媒體會議室
市民中心內設有多個多媒體會議室,每個會議室都安裝了AV2專業雙匯流排控制系統、STXI-1700C雙向無線觸摸屏以及CNX-B12W控制面板,可對影音設備、燈光及窗簾的開關進行控制。
人大會議廳
供人大常委會進行會議或發布會的人大會議廳,設置了單個AV2專業雙匯流排控制系統,技術人員可因應需要,通過會議廳的TPS-4500 12吋觸摸屏或CT-1000 3.8吋掛牆式觸摸屏,在多個等離子電視機、投影機上顯示不同的圖文信息,也可控制DVD機、PC機和MD機,操作攝像機的跟蹤對像,更可對實時傳譯系統的擴播以及燈光進行控制。
常委會議廳
常委會議廳是人大常委會進行表決、討論的會議廳。該控制室,與人大會議廳一樣,安裝了AV2專業雙匯流排控制系統,對會議廳內的發言、電子表決系統、影音系統及攝像系統進行集中控制,令系統的各項功能得到協調。由於會議廳分為兩層,發展商除了採用TPS-4500 12吋觸摸屏及CT-1000 3.8吋掛牆式觸摸屏,還特別採用快思聰STXI-1700C雙向無線觸摸屏,以便技術人員隨時隨地,在會議廳的各個地方對系統進行控制。
應急指揮中心
人大會議廳、常委會議廳以及多個中型會議室都以網路型式互聯,因此在應急指揮中心,只需安裝單個TPS-6000 15吋觸摸屏及AV2專業雙匯流排控制系統,技術人員便可透過網路對人大會議廳、常委會議廳以及多個中型會議室內的各系統及主要設備,進行集中控制及管理。此外,技術人員更可通過快思聰功能強大的RoomviewTM 5.0咨詢平台軟體,實時了解各個房間所有設備的使用情況,並與位於各個房間中的技術人員進行實時對話,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持。
智能管理
[編輯本段]
深圳市市民中心引用了多個智能化先進系統,它的落成,見證了中國在現代化智能樓宇的發展,也是電子政府的典範。快思聰能為此項大規模工程,提供高效益的中央控制系統,是快思聰亞洲有限公司在國內的重要里程碑,也標記了國內工程商努力的成果。為帶領中國進入智能化樓宇新紀元,快思聰將繼續保持優良品質,完善服務,並鑽研更多創新的科技。
公眾評價
[編輯本段]
由市府到市民,由行政中心到市民中心,借一次職能部室搬遷之機,深圳市政府完成了一次政府行政理念大「換腦」,建成了一個沒有圍牆的政府。將原來的市府大院改稱「深圳市民中心」,這個名字起得好!
市民中心就是為市民服務的中心。深圳市府改稱市民中心,三大理念躍然呈現:首先,它體現了有效政府的理念。有效政府要求政府與其他非政府組織和公民一起構成一個復合的組織結構,政府與公民協作生產公共服務的制度安排,體現政府與市民共享信息,共享文明;其次,它體現了開放政府的理念。市民中心建設的大型開放式平台使其開放功能得以凸顯,市民中心以開放理念促進信息分享,其軟硬體建設都體現了政府的開放意識;第三,它體現了服務政府的理念。「服務政府」的本質是「有限政府」、「法治政府」和「民主政府」,通過140多個服務窗口,深圳打造服務政府,建設有效的服務提供系統得以確立。
作為市政府的所在地,過去人們習慣稱之為「衙門」,市民與政府之間好像始終有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這一次,深圳市政府領風氣之先,將行政辦公中心改為市民中心,其中所蘊含的行政理念的轉變更具標志性意義。
建築之最
[編輯本段]
【最大的市政建築】
深圳市民中心位於深圳市中心區南北中軸線上,其建築形象如大鵬展翅、氣魄宏大,象徵深圳市在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城市中的騰飛和發展。該工程建築面積21萬平方米,建築高度84.7米,是深圳最大的市政建築。
【最大的停車場】
市民中心擁有目前國內最大的停車場。據市民中心有關部門介紹,市民廣場地下停車場由兩部分組成,共有停車位2608個。
【最大的屋頂】
深圳市民中心屋頂面積6.3萬平方米,總重量約9000噸,總長度486米、最大寬度154米,世界建築史上尚無類似工程的實例,是深圳名副其實的「第一屋頂」。
【最大的會堂】
深圳市民中心禮堂裝備了包廂、同聲傳譯、環繞立體聲等最先進的設施,市民中心會堂將以1900個座位的「海量」供市民舉辦會議、觀看電影。
建築細節
[編輯本段]
【政府辦公區】
設立前台方便群眾辦事
市民中心西區是政府辦公區,在陳海明的帶領下,記者參觀了已經裝修好的辦公室和會議室。
從南門走進政府辦公區,門口大廳有一個前台,這樣設置凸顯出政府的親民思想,也能方便群眾。
南門入口處是旅遊局、機關事務管理局等單位,旅遊局的辦公室已經布置好,除了電話、電腦外,辦公設備已經擺好,記者看到,每個座位都配有一個折疊式的小床,不用時藏在櫃子里,用時展開鋪在地上,也不佔地方。辦公室的採光很好,窗外是一個天井式的內庭,叫做石園,造型美觀,可供休憩之用。另一個靠近圓塔的內庭叫竹園,已經種上竹子了。
會議室旁邊就是記者室
會議室旁邊就是記者室,裡面有辦公座椅和網際網路介面。各層樓的辦公室都已經布置好,一些施工人員和保潔人員還在忙碌。雖然市政府大搬家要從後天才開始,但是「先頭部隊」———機關事務管理局的部分人員已經搬進市民中心,開始為市政府大搬家進行各種前期准備。
除了門上釘的牌子和位置不同外,各個局(辦)的辦公室布置幾乎沒有差別,總體感覺非常簡潔、親切。此外,市民中心還用上了直飲水,人員出入、就餐均採用IC卡。
【紅黃雙塔】
2500座大會堂為全市之冠
與藍色大屋頂搭配的是位於市民中心中區的象徵著國旗顏色的紅黃雙塔。中國的古話說:「天圓地方。」這也給了設計者靈感,所以有了黃色圓塔和紅色方塔,而圓塔和方塔南面又設置有方形天井和圓形天井,以相互呼應。
據介紹,市民中心中區建築由撐起大屋頂的圓塔、方塔及玻璃裙樓組成,總建築面積8.9萬平方米,建築物總高度84.7米。黃色的圓塔12層,其中2~9層為工業展覽館,10~12層為機房。紅色的方塔共15層高,其中1~4層為2500座的大會堂,其面積之大,為全市之冠,未來我市的各種大型會議及演出均可在此進行;5層是設備及辦公用房和市政府信息化機房;7~12層為檔案館。公眾禮儀大廳可供市民婚慶
兩座塔樓下的東西兩個玻璃裙樓共兩層,首層部分為貴賓通道、公眾禮儀大廳(約1700平方米)、接待室、貴賓廳及政府行政服務大廳組成。據介紹,目前正在裝修的公眾禮儀大廳還設計了新聞發布、市民婚慶等功能。
中區地下共兩層,有樓梯和電梯上下,地下二層面積為16395平方米,功能為車庫及設備用房,車庫部分停車位共187個;地下一層為一個可供給2500人使用的大食堂,以及廚房、餐廳、後勤服務用房等。記者在大食堂看到,工人們正在清潔各種餐飲設施和桌椅板凳,座位數1500個,屆時各單位就餐時間需要稍微錯開。
【行政服務大廳】
145個窗口覆蓋主要審批項目
服務大廳分兩個對稱部分,西部方形天井和東部圓形天井部位都是服務大廳。市民中心投入使用後,將有32個局在行政服務大廳設置145個窗口,覆蓋市政府主要部門的審批項目。
行政服務大廳啟用後,將在深圳首次實現「資料首交制」———企業、個人在一個政府部門提交一般資料後,能通過公共資料庫實現資源共享,不需向其他部門的窗口重復提供。作為市政府面向社會服務的窗口,行政服務大廳將以電子政務為手段,大力推行「一站式」服務。
行政服務大廳的牆上寫有「熱情主動,依法行政,便民高效,公正廉潔」16個大字。大廳里設有休息座椅,電腦指引系統,還有大型等離子彩電和公用電話等便民設施。
【東中西三區】
功能各異環境優美
市民中心分為東、中、西區三大部分,由被譽為「大鵬展翅」的大屋頂連成一個整體。其中,東區4.8萬平方米,中區8.9萬平方米,西區7.6萬平方米。
東、中、西三區每一部分都有多個獨立的出口與獨立的人流線。在中區,有大會堂,慶典禮儀堂和各種公共活動空間。西翼部分是市政府辦公機構所在地。東翼部分則十分寧靜,為人大辦公及博物館所在地。
此外,市民中心內部還開辟了6個主題內庭,使辦公室更接近大自然。作為人大及博物館所在區域的市民中心東區,總建築面積4.8萬平方米,地下一層,地上五層,建築物總高度22.8米。其中,地下室5200平方米為機房及存放我市文物珍寶的博物館文物庫區;地上建築面積4.28萬平方米,為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含人大常務會議室及人大會堂)及博物館所在地。按照設計,市民中心東、西兩端分別有東、西兩個廣場,目前西部辦公區一側的西廣場已基本建成。設計方案利用土坡將入口通道劃成了兩個相對外向與內向、喧鬧與安靜的兩個小廣場。
西部辦公區分別有東、南、西、北四個門廳。該四個門廳分別採用了四種顏色裝飾處理其接待台和電梯門,使每個人進入大廳就能按相應顏色識別所在區域。東門廳為青色,意為春季,萬物生長茂盛;北門廳為藍色,意為冬季,取其像天、像水之意,海闊天空;西門廳以白色為主,並附以金黃色或橙色,意為秋季,薄霧秋霜,或秋日成熟豐收之季,秋葉遍地;南入口為紅色系列,意為夏季,陽光普照。
【市民中心大屋頂】
最具視覺震撼力的部位
為了將市民中心大屋頂看個究竟,記者鑽進了這個面積達6.3萬平方米、總重量約9000噸的大屋頂,「零距離」體驗了市民中心最具視覺震撼力的部位。
超級大屋頂不懼強台風
爬進大屋頂內部小心行走,只見大屋頂裡面盡是網狀鋼結構,封板由螺絲、鉚釘或是電焊固定。記者沿著坡面一直走到大屋頂最中間、也是最高的部分,發現大屋頂中間並沒有封閉。同行的陳海明介紹說,這樣做是考慮了屋頂的美觀和採光,是一種藝術造型,使大屋頂更顯生動。
呈三維空間曲面形狀的大屋頂結構上分為東、中、西三塊,建築上連為一體,體積龐大,造型復雜,總長度486米,最大寬度154米。目前,世界建築史上尚無類似工程的實例。陳海明說,有市民擔心這么大的屋頂會不會被台風吹起,屋頂上的板會不會掉下來,其實,這種擔心是多慮了。市民中心在同濟大學做的風洞試驗表明,大屋頂完全可抵抗強台風的襲擊,去年橫掃我市的台風「杜鵑」就未對大屋頂造成任何破壞性的影響,足以說明大屋頂的結實。
獨具遮光避雨和節能作用
大屋頂由網架和封板兩部分組成。為滿足建築外觀的要求,大屋頂整個底側的封板要達到光滑曲面的效果,而且這個曲面全部由平面的單元板拼裝而成。總面積6萬余平方米的底側封板由近6萬個平面單元板拼裝而成,而且這近6萬個平面單元板沒有任何兩塊大小相同。陳海明說,大屋頂是市民中心最出彩、也是施工難度最大的工程,當初設計市民中心的美國設計師認為大屋頂雖精彩,但是在中國恐怕做不出來,因為它太難做了。
大屋頂不僅僅創造了一個「大鵬展翅」的造型,而且能遮擋下面建築的陽光照射,具有節能作用。此外,大屋頂所獨具的遮光、避雨功能,將為在屋頂下舉辦各種露天活動提供便利。
【5.8米高觀光平台】
連接書城頂層直至蓮花山
走上市民中心中區雙塔間的5.8米高的平台,站在巨大的屋頂下,頓時覺得個人的渺小和市民中心的偉大。中心區南北兩側風光一覽無余,其快感已非一個「爽」字可以表達。
這個5.8米高的平台是觀光、休閑的場所,面積達8000平方米,往南有一個露天大舞台,可供大型慶典、文藝晚會之用。市民中心和紅荔路之間的兩個大坑將建深圳書城中心城,書城為地下地面共兩層,頂層平台和市民中心5.8米平台相連,並跨過紅荔路一直延伸至蓮花山南麓。
站在平台上抬頭北望,蓮花山頂鄧小平塑像清晰可見。風箏廣場上空的風箏星星點點,非常好看。往南望,橫卧中心區的會展中心像一個巨大的貝殼,大中華廣場、深圳國際商會中心和電信樞紐大廈等建築物姿態各異地矗立在中心區;再往南,則是香港的連綿青山。
建築大事記
[編輯本段]
1996年8月,美國李名儀/廷丘勒建築師事務所提交的深圳市市政廳概念設計方案被確定為優選方案;
1998年12月28日,深圳市市民中心正式破土動工;
2004年5月31日,市民中心將正式啟用。
設計寓意
[編輯本段]
市民中心兩個塔樓分別被設計為黃色和紅色,取意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的主導色———紅色和黃色。
大屋頂設計選擇藍色的原因在於不僅藍色是中國傳統所普遍接受的色彩,同時藍色也象徵著天空。由此,市民中心的紅黃兩色巨塔,如擎天巨柱,支撐著藍色大屋頂,意味著人民政權承托著一片藍天。意味無窮而影響深遠。
此外,巨型的屋頂外形突出,體現了深圳展翅飛騰的寓意,也象徵中國傳統的屋頂飛檐,悠長婉轉的挑檐構成十分宏偉的氣勢。屋頂造型具有強烈的雕塑感,其造型有剛有柔,有放有收,形態極為舒展,令人嘆為觀止,既顯中國建築結構上的傳統特色,又極具通透感的現代建築氣魄。
辦事指南
[編輯本段]
隨著5月31日深圳市市民中心正式對外開放日子的一天天臨近,這個佔地10萬平米的龐大建築越來越受到市民關注,並將很快融入每個市民的生活中。
新電話格式將為8200××××
據悉,市政府全部「搬家」完畢後,市民中心辦公電話將統一更換為新的格式:8200××××,為了使市民不致在搬家期間出現打舊電話找不到人,新電話又無從得知的情況,深圳黨政專用電信局在搬家前就對此進行了安排,從搬家開始,各搬家單位的電話將被提供3個月的改號通知音,市民在撥打原號碼的時候會被自動告知新的號碼,所有外線號碼(包括市府一辦大院外)搬入市民中心後,在市民中心將啟用格式為8200××××的新號碼,市民中心內部互相撥打電話只需撥後四位即可。
市民中心辦公部門
第一層機關事務管理局;保衛處;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旅遊局;農林漁業局;人口與計生局
第二層外事僑務辦公室;文化局;教育局;環保局
第三層人事局(人才市場管理辦);貿工局;WTO事務中心;發展和改革局
第四層質量技術監督局;金融辦;監察局
第五層法制辦(法律顧問室);統計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國家安全局涉外建設審查辦公室;保密局監測站;市委機要局(室);市政府辦公廳
市民中心地址:深圳市福田區福中三路市民中心 郵政編碼:518034
8條線路供自駕車進入廣場
線路1走深南大道,往西走到水晶島處,右轉進市民廣場停車場;
線路2從彩田路南行,右轉上深南大道,在水晶島處右轉進市民廣場停車場;
線路3沿濱河路西行,右轉上益田路,再右轉上福中三路,進市民廣場停車場,注意不要走金田路,那樣沒法左轉進停車場。
線路4從新洲路北行至福中路右轉,再上益田路,左轉上福中三路;
線路5走益田路,再右轉上福中三路,進市民廣場停車場。
線路6走深南大道,東行至新洲立交右轉,沿新洲路北行至福中路右轉,再走益田路和福中三路;
線路7梅林片區從新洲路南行,景田片區從紅荔路東行,再走益田路,左轉福中三路;
線路8濱河路東行,左轉上益田路,再右轉上福中三路,進市民廣場停車場。
11條公交線路直通市民中心
15路從下梅林開往石廈總站,途經景新花園、景田路口、兒童醫院、高交會館、福田新區委
235路從留仙居開往皇崗口岸,途經市政大廈、蓮花山、高交會館、益田路、皇崗醫院
34路從梅林聯檢站開往下沙,途經皇崗醫院、福華路口、市民中心、車管所
35路環線總站蓮花山,途經福中路、益田路、高交會館、蓮花山、中心醫院
474路中巴從福田汽車站開往布吉信義假日名城,途經福田區委、高交會館、兒童醫院和中心醫院
105路從海上世界開往德興花園,途經南山醫院、特區報社、市民中心和金田路口
107路從僑城東開往東昌,途經市政大廈、蓮花山、市民中心和人才大廈;
232路從市民中心東開往松湖,途經市民中心、特區報社、世界之窗、南山文化中心、海上世界
234站從南頭火車站開往梅林聯檢站,途經南山區政府、市民中心、福中路萬佳
236路從華新村開往松坪山,途經金田路、市民中心、福華路口、新沙中學;
371路從市民中心開往南嶺村,途經人才市場、田貝四路、布吉聯檢站、南嶺醫院
附:根據市交通局的規劃方案,到本月31日前,還將有10路、237路公交車改道、以及K12路調整為38路車後經過市民中心。
市民將享受配套服務
服務名稱服務項目審批事項「一站式」服務
市民中心投入使用後,將有30多個主要政府部門在行政服務大廳設置145個服務窗口,受理390多項審批辦證業務覆蓋市政府主要部門的審批項目。市民在行政服務大廳可以辦理幾乎所有的審批業務,不用一件事跑好幾個單位了。
「資料首交制」服務
行政服務大廳的啟用將在深圳首次實現「資料首交制」,企業的營業執照、財務報表等需要提供的一般資料,在向第一個政府部門提交後,可以通過行政大廳的公共資料庫進行資源共享,不需再向現場辦公的其他政府部門提供。
窗口工作人員禮貌服務
按照行政服務大廳管理機構的要求,在大廳的窗口工作人員上班時間需統一著裝,佩證上崗,注重儀態儀表,熱情主動,做到衣冠整潔、舉止端莊、文明禮貌;需妥善保管文件、檔案、市民遞交的材料;禁止在大廳吸煙;不得在大廳內就餐等,如果有工作人員違反規定市民可以投訴。
配備大屏幕、觸摸等提示市民
在行政服務大廳東、西兩廳各有觸摸屏8個、大屏幕2個,等離子顯示器3個,排號機4個,咨詢導引台1個,填單台3個,方便提示市民辦理業務和進行咨詢。大廳內還配備上百個座椅,供市民等待排號時休息用,電腦指引系統、大型等離子彩電和公用電話等便民設施一應俱全。
東、西廳設直飲水
東、西兩廳均配備了直飲水供應點,就設在大廳進門處。直飲水系統飲水終端機有提供開水、常溫水和冰水的三溫式,還有開水、常溫水的兩溫式。飲水機安裝在每個辦公室、樓道和各個展館,到市民中心辦事和參觀參展的市民都可以喝上新鮮、健康、經濟、方便的管道直飲水。
就餐如廁都方便
在市民中心中區負一層的機關食堂主要用於滿足2500名工作人員的就餐需要。市民如果需要就餐可以到地下一層設的快餐店、西餐廳,那裡將從早供應到晚,如遇到突發情況,還會24小時開放。服務大廳里沒有廁所,市民如廁到服務大廳背後走廊的公廁即可。
商務中心服務
行政服務大廳的東廳設有商務中心,可以提供自助上網、打字、復印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