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linux開發詳解
❶ linux嵌入式開發指的是什麼
1.什麼是嵌入式Linux系統?
嵌入式Linux系統就是利用Linux其自身的許多特點,把它應用到嵌入式系統里。
Linux做嵌入式的優勢,首先,Linux是開放源代碼的,不存在黑箱技術,遍布全球的眾多Linux愛好者又是Linux開發者的強大技術支持;其次,Linux的內核小、效率高,內核的更新速度很快;第三,Linux是免費的OS,在價格上極具競爭力。
Linux還有著嵌入式操作系統所
需要的很多特色,突出的就是Linux適應於多種CPU和多種硬體平台,是一個跨平台的系統。到目前為止,它可以支持二三十種CPU。而且性能穩定,裁剪
性很好,開發和使用都很容易。很多CPU包括家電業晶元,都開始做Linux的平台移植工作。移植的速度遠遠超過Java的開發環境。也就是說,如果今天
用Linux環境開發產品,那麼將來換CPU就不會遇到困擾。同時,Linux內核的結構在網路方面是非常完整的,Linux對網路中最常用的
❷ 學習嵌入式開發要學習哪些知識
嵌入式系統是計算機軟體和硬體的綜合體,我有全套嵌入式視頻課可以發給你自學。
課程內容主要包括:
②Linux核心操作與演算法:Linux系統使用,Linux-c編程核心技術,精品數據結構,Linux-c編程精髓;
③核心操作與演算法:Linux系統編程,Linux網路編程核心技術,UI編程,Java核心編程,安卓核心技術;
④ARM+Linux底層開發:數字電路,ARM編程核心,Linux系統開發,嵌入式Linux驅動開發;
⑤大型項目實踐:每期安排各類型真實的項目,詳細可以找我要資料。
北大青鳥中博軟體學院嵌入式課堂實拍
學完可以從事:
ESE(嵌入式軟體工程師);
ADE(嵌入式應用開發工程師);
FWE(嵌入式底層開發工程師);
FEC(嵌入式固件開發工程師)
你也可以考察對比一下南京課工場、北大青鳥、中博軟體學院等開設有嵌入式開發專業的學校。記得找我要全套嵌入式開發視頻課,祝學有所成!望採納!
❸ 嵌入式開發需要掌握哪些知識
嵌入式系統是計算機軟體和硬體的綜合體,崗位包括:ESE(嵌入式軟體工程師);ADE(嵌入式應用開發工程師);FWE(嵌入式底層開發工程師);FEC(嵌入式固件開發工程師),你可以先下載全套嵌入式視頻課自學,看是否感興趣。
課程內容主要包括:
①C,Java核心編程:c語言核心編程,Java核心編程;
②Linux核心操作與演算法:Linux系統使用,Linux-c編程核心技術,精品數據結構,Linux-c編程精髓;
③核心操作與演算法:Linux系統編程,Linux網路編程核心技術,UI編程,Java核心編程,安卓核心技術;
④ARM+Linux底層開發:數字電路,ARM編程核心,Linux系統開發,嵌入式Linux驅動開發;
⑤大型項目實踐:每期安排各類型真實的項目,詳細可以點我下載資料。
互聯網行業目前還是最熱門的行業之一,學習IT技能之後足夠優秀是有機會進入騰訊、阿里、網易等互聯網大廠高薪就業的,發展前景非常好,普通人也可以學習。
想要系統學習,你可以考察對比一下開設有相關專業的熱門學校,好的學校擁有根據當下企業需求自主研發課程的能力,能夠在校期間取得大專或本科學歷,中博軟體學院、南京課工場、南京北大青鳥等開設相關專業的學校都是不錯的,建議實地考察對比一下。
祝你學有所成,望採納。
❹ 嵌入式Linux設備驅動開發詳解的目錄
第1章嵌入式系統與驅動程序1
本章目標1
1.1嵌入式系統概述1
1.1.1嵌入式系統的概念1
1.1.2嵌入式系統的特點2
1.1.3嵌入式系統的體系結構2
1.2嵌入式處理器介紹4
1.2.1嵌入式處理器分類4
1.2.2ARM概述5
1.2.3ARM系列晶元簡介5
1.3嵌入式操作系統介紹7
1.3.1主流嵌入式操作系統7
1.3.2嵌入式系統的發展狀況8
1.3.3嵌入式Linux介紹8
1.3.4嵌入式系統開發環境的建立9
1.3.5嵌入式軟體開發10
1.4嵌入式Linux驅動程序12
1.4.1嵌入式Linux的內核空間和用戶空間12
1.4.2嵌入式Linux的文件系統12
1.4.3嵌入式Linux的設備管理14
1.4.4嵌入式Linux的驅動程序16
1.5知識索引20
1.6思考與練習21
第2章簡單的字元設備驅動程序23
本章目標23
2.1嵌入式Linux字元設備的驅動程序結構23
2.1.1嵌入式Linux驅動程序常用的頭文件24
2.1.2File_operations結構體24
2.1.3字元設備驅動程序的入口25
2.1.4驅動程序的設備注冊26
2.2設備驅動程序中的具體問題27
2.2.1I/O埠28
2.2.2內存操作29
2.2.3中斷處理29
2.3LED的驅動程序實例及測試30
2.3.1LED I/O埠設置30
2.3.2LED硬體電路設計32
2.3.3LED驅動程序設計33
2.3.4LED測試程序設計36
2.4嵌入式Linux中斷處理驅動程序及測試37
2.4.1中斷處理過程37
2.4.2中斷向量表39
2.4.3中斷的處理模式39
2.4.4中斷的優先順序40
2.4.5中斷的嵌套40
2.4.6中斷源的擴展40
2.4.7中斷控制寄存器的設置41
2.5按鍵中斷的驅動程序實例45
2.5.1按鍵中斷的電路設計45
2.5.2按鍵中斷的驅動程序設計45
2.6知識索引48
2.7思考與練習49
第3章數字顯示驅動程序50
本章目標50
3.1數字顯示器50
3.1.1數碼管簡介50
3.1.2數碼管的分類51
3.1.3數碼管顯示原理51
3.2數碼管顯示電路的硬體設計52
3.2.1解碼器的使用52
3.2.2數碼管的驅動方式53
3.2.3串/並變換的解碼設計55
3.3數碼管驅動程序實例56
3.3.1驅動程序的初始化和卸載模塊56
3.3.2文件操作結構模塊57
3.3.3數碼管的打開模塊57
3.3.4數碼管的讀寫模塊58
3.3.5數碼管的I/O控制模塊58
3.3.6數碼管的退出模塊58
3.3.7驅動程序的模塊載入和卸載59
3.4數碼管顯示電路測試程序設計60
3.4.1數碼管測試設計60
3.4.2數碼管測試程序60
3.4.3數碼管測試效果61
3.5知識索引61
3.6思考與練習62
第4章鍵盤驅動程序63
本章目標63
4.1鍵盤介面概述63
4.1.1鍵盤的分類63
4.1.2鍵盤的防抖65
4.1.3鍵盤的掃描65
4.1.4鍵盤的緩沖演算法67
4.2鍵盤的驅動設計實例67
4.2.1鎖存器和緩沖器擴展鍵盤67
4.2.2鎖存器和緩沖器的介面68
4.2.3鎖存器和緩沖器擴展鍵盤驅動程序設計69
4.2.4鎖存器和緩沖器擴展鍵盤測試程序設計71
4.3智能控制晶元HD7279擴展鍵盤72
4.3.1HD7279的電路設計72
4.3.2HD7279的指令介紹73
4.3.3HD7279的串列介面74
4.3.4HD7279的驅動程序設計75
4.3.5HD7279的測試程序設計84
4.4知識索引85
4.5思考與練習85
第5章A/D驅動程序86
本章目標86
5.1A/D轉換的過程86
5.1.1采樣和保持86
5.1.2量化和編碼88
5.1.3ADC的分類89
5.2A/D轉換器的基本原理89
5.2.1逐次逼近型A/D轉換器89
5.2.2雙積分型A/D轉換器90
5.2.3V/F和F/V型轉換器93
5.2.4其他A/D轉換器95
5.3A/D轉換器介面技術97
5.3.1ADC的主要參數及意義97
5.3.2ADC的電路選擇方法98
5.3.3ADC實際應用中的問題99
5.4S3C2410 A/D轉換驅動設計實例99
5.4.1S3C2410的A/D轉換電路99
5.4.2S3C2410X的A/D轉換控制寄存器100
5.4.3S3C2410X的A/D轉換數據寄存器101
5.4.4S3C2410X中A/D轉換驅動程序的設計102
5.4.5S3C2410X中A/D轉換測試程序的設計105
5.5知識索引106
5.6思考與練習107
第6章D/A驅動程序108
本章目標108
6.1D/A的原理介紹108
6.1.1D/A轉換的概念及基本原理108
6.1.2電子模擬開關109
6.1.3D/A轉換器的基本結構110
6.1.4D/A轉換的靜態參數114
6.1.5D/A轉換的動態參數115
6.2D/A轉換的硬體電路設計116
6.2.1D/A轉換的介面技術116
6.2.2D/A轉換晶元介紹117
6.2.3D/A轉換的電路設計118
6.3D/A轉換器的驅動程序實例118
6.3.1D/A驅動程序中的宏定義118
6.3.2D/A的模塊載入118
6.3.3D/A轉換器的文件操作模塊119
6.3.4D/A轉換器的讀寫控制模塊120
6.3.5D/A轉換器的打開、退出模塊120
6.4測試程序的設計120
6.4.1D/A測試程序中的宏定義121
6.4.2D/A測試程序的主函數121
6.4.3D/A測試程序中的功能函數122
6.4.4D/A測試程序中的功能列印函數123
6.4.5D/A測試程序中的波形生成函數123
6.4.6D/A測試程序的效果124
6.5知識索引125
6.6思考與練習125
第7章LCD驅動程序126
本章目標126
7.1LCD顯示器概述126
7.1.1液晶126
7.1.2LCD顯示屏的背光127
7.1.3LCD顯示器的分類127
7.1.4LCD的顯示原理127
7.1.5LCD的驅動方式130
7.1.6LCD的常用指標131
7.2LCD的顯示介面131
7.2.1灰度STN的時序132
7.2.2彩色STN的時序133
7.2.3TFT的時序134
7.3嵌入式處理器的LCD控制器136
7.3.1LCD控制器136
7.3.2LCD控制器的設置137
7.3.3LCD的字元顯示緩存139
7.4LCD的驅動程序設計140
7.4.1LCD驅動程序相關的宏定義140
7.4.2LCD驅動程序的底層操作函數142
7.4.3LCD驅動程序提供的API145
7.4.4LCD驅動程序的模塊化載入151
7.4.5LCD的測試程序152
7.5基於Framebuffer的LCD驅動程序實例155
7.5.1Framebuffer概述155
7.5.2LCD的電路連接155
7.5.3Framebuffer設備驅動程序的結構156
7.5.4Framebuffer設備驅動程序的設計159
7.5.5Framebuffer設備測試程序的設計164
7.5.6嵌入式Linux常用的GUI166
7.6知識索引166
7.7思考與練習167
第8章觸摸屏驅動程序168
本章目標168
8.1觸摸屏概述168
8.2觸摸屏的分類168
8.2.1電阻技術觸摸屏168
8.2.2表面聲波技術觸摸屏169
8.2.3電容電感技術觸摸屏170
8.2.4紅外線技術觸摸屏170
8.3觸摸屏的特性171
8.3.1透明度和色彩失真171
8.3.2反光性171
8.3.3清晰度171
8.3.4漂移172
8.3.5檢測和定位172
8.4觸摸屏的硬體電路設計172
8.4.1電阻式觸摸屏的電路原理172
8.4.2電阻式觸摸屏原點的定位173
8.4.3電阻式觸摸屏的電路連接174
8.5觸摸屏的驅動程序實例176
8.5.1觸摸屏介面的模式176
8.5.2A/D轉換和觸摸屏寄存器的設置177
8.5.3觸摸屏的坐標179
8.5.4觸摸屏的電路連接180
8.5.5觸摸屏的驅動程序介面181
8.6測試程序的設計182
8.6.1觸摸屏的數據定義183
8.6.2觸摸屏的數據處理183
8.6.3觸摸屏的運行測試185
8.7知識索引186
8.8思考與練習187
第9章CAN匯流排驅動程序188
本章目標188
9.1CAN匯流排介面設計188
9.1.1CAN匯流排概述188
9.1.2CAN的工作特點及主要優點189
9.1.3CAN匯流排的電氣特徵和MAC幀結構189
9.2嵌入式處理器上CAN匯流排介面的擴展190
9.2.1SJA1000簡介190
9.2.2SJA1000擴展191
9.3SJA1000擴展CAN匯流排介面的設計192
9.3.1CAN 控制器SJA1000的操作模式192
9.3.2CAN控制器SJA1000的特徵功能193
9.3.3CAN 控制器SJA1000的Basic CAN模式設置194
9.4SJA1000擴展CAN匯流排介面的通信196
9.4.1通過CAN匯流排建立通信的步驟196
9.4.2SJA1000的初始化196
9.4.3驅動程序的結構設計198
9.4.4驅動程序init、exit、open、close函數的實現200
9.4.5驅動程序read、write函數的實現201
9.4.6驅動程序interrupt、ioctl函數實現202
9.4.7測試程序的編寫202
9.5驅動程序的載入204
9.6知識索引204
9.7思考與練習205
第10章IIC匯流排驅動程序206
本章目標206
10.1IIC匯流排概述206
10.1.1IIC匯流排介紹206
10.1.2IIC匯流排引入的原因206
10.1.3IIC匯流排的特點206
10.1.4IIC匯流排的基本結構207
10.1.5IIC匯流排的術語207
10.1.6IIC匯流排的工作208
10.1.7IIC匯流排的競爭仲裁209
10.1.8IIC匯流排的工作流程210
10.2嵌入式處理器的IIC介面211
10.2.1IIC匯流排控制寄存器212
10.2.2IIC匯流排控制/狀態寄存器213
10.2.3IIC匯流排地址寄存器214
10.2.4IIC匯流排移位數據寄存器214
10.2.5S3C2410中與IIC對應的I/O埠215
10.3基於IIC的鍵盤晶元應用216
10.3.1ZLG7290的功能217
10.3.2ZLG7290的控制方式218
10.3.3ZLG7290的寄存器218
10.3.4ZLG7290的通信介面219
10.3.5ZLG7290的指令介紹219
10.4IIC匯流排驅動程序實例221
10.4.1ZLG7290的電路連接221
10.4.2ZLG7290的通信流程223
10.4.3ZLG7290驅動中變數的定義225
10.4.4ZLG7290驅動中實時時鍾的改變226
10.4.5ZLG7290和IIC寄存器的初始化227
10.4.6ZLG7290驅動程序的模塊化228
10.4.7ZLG7290的文件操作結構228
10.5IIC匯流排的測試程序230
10.6知識索引231
10.7思考與練習231
第11章音頻匯流排驅動程序232
本章目標232
11.1音頻匯流排介面概述232
11.1.1音頻的采樣精度233
11.1.2音頻編碼233
11.2IIS音頻匯流排介面233
11.2.1IIS匯流排的物理連接233
11.2.2IIS的匯流排協議234
11.2.3IIS匯流排的硬體設計235
11.2.4IIS匯流排的寄存器236
11.3AC97音頻匯流排介面239
11.4IIS匯流排的驅動程序設計240
11.4.1音頻設備基礎知識240
11.4.2音頻設備文件241
11.4.3WAV聲音文件243
11.4.4音頻設備和驅動程序的通信243
11.4.5設備的初始化和載入244
11.4.6DMA的操作和宏定義246
11.4.7audio設備文件的操作248
11.4.8mixer設備文件的操作260
11.5音頻驅動程序的測試262
11.6知識索引262
11.7思考與練習263
第12章IDE介面驅動程序264
本章目標264
12.1IDE介面概述264
12.1.1硬碟知識介紹264
12.1.2IDE介面標准267
12.1.3IDE介面的傳輸模式269
12.1.4IDE介面寄存器269
12.2IDE介面驅動程序的移植271
12.2.1嵌入式Linux下IDE驅動程序介面271
12.2.2嵌入式Linux下IDE驅動程序272
12.2.3IDE硬碟的讀/寫操作274
12.3IDE驅動程序測試282
12.3.1磁碟文件系統簡介283
12.3.2IDE分區測試283
12.4知識索引285
12.5思考與練習285
第13章快閃記憶體晶元的驅動程序286
本章目標286
13.1快閃記憶體晶元概述286
13.1.1快閃記憶體晶元的物理特性286
13.1.2嵌入式文件系統概述289
13.1.3MTD體系介紹289
13.1.4Flash專有名詞291
13.2NAND Flash291
13.2.1NAND Flash的結構291
13.2.2NAND Flash的操作292
13.2.3NAND Flash控制器294
13.2.4NAND Flash的時序296
13.2.5NAND Flash的驅動程序實例297
13.3NOR Flash301
13.3.1NOR Flash的結構301
13.3.2NOR Flash的操作302
13.3.3NOR Flash的驅動程序實例303
13.4基於快閃記憶體的文件系統307
13.5知識索引309
13.6思考與練習310
第14章USB 設備驅動程序311
本章目標311
14.1USB介面概述311
14.1.1USB系統311
14.1.2USB的電氣特性312
14.1.3USB匯流排的拓撲結構313
14.1.4USB的通信協議313
14.2嵌入式系統中USB的使用315
14.2.1OHCI概述315
14.2.2Host介面硬體設計316
14.3嵌入式系統中USB設備的驅動程序設計316
14.3.1
❺ 誰能給我說一下嵌入式Linux的開發流程包括哪些步驟請詳細介紹,謝謝了
嵌入式Linux開發流程
在一個嵌入式系統中使用Linux開發,根據應用需求的不同有不同的配置開發方法,但是一般都要經過如下的過程:
1.建立開發環境
操作系統一般使用RedHat-Linux,版本從7到9都可以,選擇定製安裝或全部安裝,通過網路下載相應的GCC交叉編譯器進行安裝(例如arm-Linux-gcc、arm-μclibc-gcc),或者安裝產品廠家提供的交叉編譯器。
2.配置開發主機
配置MINICOM,一般的參數為波特率為115 200bps,數據位為8位,停止位為1,無奇偶校驗,軟體硬體流控設為無。在Windows下的超級終端的配置也是這樣的。MINICOM軟體的作用是作為調試嵌入式開發板的信息輸出的監視器和鍵盤輸入的工具。配置網路,主要是配置NFS網路文件系統,需要關閉防火牆,簡化嵌入式網路調試環境設置過程。
3.建立引導裝載程序BOOTLOADER
從網路上下載一些公開源代碼的BOOTLOADER,如U-BOOT、BLOB、VIVI、LILO、ARM-BOOT、RED-BOOT等,根據自己具體的晶元進行移植修改。有些晶元沒有內置引導裝載程序,例如三星的ARM7、ARM9系列晶元,這樣就需要編寫開發板上Flash的燒寫程序,網路上有免費下載的Windows下通過JTAG並口簡易模擬器燒寫ARM外圍Flash晶元的燒寫程序,也有Linux下的公開源代碼的J-Flash程序。如果不能燒寫自己的開發板,就需要根據自己的具體電路進行源代碼修改。這是系統正常運行的第一步。如果購買了廠家的模擬器當然比較容易燒寫Flash,這對於需要迅速開發自己產品的人來說可以極大地提高開發速度,但是其中的核心技術是無法了解的。
4.下載別人已經移植好的Linux操作系統
如μCLinux、ARM-Linux、PPC-Linux等,如果有專門針對所使用的CPU移植好的Linux操作系統那是再好不過的,下載後再添加自己的特定硬體的驅動程序,進行調試修改,對於帶MMU的CPU可以使用模塊方式調試驅動,對於μCLinux這樣的系統則需編譯進內核進行調試。
5.建立根文件系統
從www.busybox.net下載使用BUSYBOX軟體進行功能裁減,產生一個最基本的根文件系統,再根據自己的應用需要添加其他程序。默認的啟動腳本一般都不會符合應用的需要,所以就要修改根文件系統中的啟動腳本,它的存放位置位於/etc目錄下,包括:/etc/init.d/rc.S、/etc/profile、/etc/.profile等,自動掛裝文件系統的配置文件/etc/fstab,具體情況會隨系統不同而不同。根文件系統在嵌入式系統中一般設為只讀,需要使用mkcramfs、genromfs等工具產生燒寫映像文件。
6.建立應用程序的Flash磁碟分區
一般使用JFFS2或YAFFS文件系統,這需要在內核中提供這些文件系統的驅動,有的系統使用一個線性Flash(NOR型)512KB~32MB,有的系統使用非線性Flash(NAND型)8~512MB,有的兩個同時使用,需要根據應用規劃Flash的分區方案。
7.開發應用程序
應用程序可以放入根文件系統中,也可以放入YAFFS、JFFS2文件系統中,有的應用不使用根文件系統,直接將應用程序和內核設計在一起,這有點類似於μCOS-II的方式。
8.燒寫內核、根文件系統、應用程序
9.發布產品
❻ 學嵌入式linux需要先學什麼
韋東山:6000字長文告訴你如何學習嵌入式linux
鏈接:網頁鏈接
第1章 單片機和Linux的區別
1.1 有哪些產品使用單片機或Linux
所有的電子產品,所用技術都可以認為要麼是單片機,要麼是Linux;GUI方面主要是QT/Android,它們都是運行於Linux之上的。
下面我們用類比和邏輯推導出嵌入式Linux系統的組成,沒錯,「推導」。
從上圖可以知道:
① 組成:
嵌入式Linux系統
= bootloader + linux內核 + 根文件系統(裡面含有APP)。
② bootloader:
它的目的是啟動內核,去哪等讀內核?讀到哪裡?去Flash等外設讀內核,存到內存里去。所以需要有Flash里外設的驅動能力,為了調試方便還會有網路功能。
所以,可以認為 booloader = 裸機集合,它就是一個復雜的單片機程序。
③ Linux內核
Linux內核的最主要目的是去啟動APP,APP保存在哪裡?保存在「根文件系統」里。「根文件系統」又保存在哪裡?在Flash、SD卡等設備里,甚至可能在網路上。所以Linux內核要有這些Flash、SD卡里設備的驅動能力。
不僅如此,Linux內核還有進程調度能力、內存管理等功能。
所以:Linux內核 = 驅動集合 + 進程調度 + 內存管理等。
2.3 要學習bootloader嗎
Bootloader有很多種,常用的叫作u-boot。
在實際工作中,對於u-boot基本上是修修改改,甚至不改。但是u-boot本身是很復雜的,比如為了便於調試,它支持網路功能;有些內核是保存在FAT32分區里,於是它要能解析FAT32分區,讀FAT32分區的文件。
花那麼多精力去學習u-boot,但是工作中基本用不到,這對初學者很不友善。
所以,對於初學者,我建議:理解u-boot的作用、會使用u-boot的命令,這就可以了。
如果你的工作就是修改、完善bootloader,那麼再去研究它吧。
2.4 要學習Linux內核、要學習驅動程序嗎
之前我們說過Linux內核 = 驅動集合 + 進程調度 + 內存管理等,如果要學習Linux內核,從驅動程序入手是一個好辦法。
但是人人都要學習Linux內核、人人都要學習Linux驅動嗎?顯然不是。
作為初學者,懂幾個簡單的驅動程序,有利於工作交流;理解中斷、進程、線程的概念,無論是對驅動開發、應用程序開發,都是很有好處的。
所以對於初學者,建議前期只學習這幾個驅動:LED、按鍵、中斷。
① LED驅動程序:
這是最簡單的驅動程序。
② 按鍵驅動程序:
它也比較簡單,從它引入「中斷」。
③ 中斷:
從「中斷」它可以引入:休眠-喚醒、進程/線程、POLL機制、非同步通知等概念。這些概念無論是對驅動開發,還是對應用開發,都很重要。
所以,對於初學者,我建議必須學習這幾個驅動:LED、按鍵、中斷。
入門之後,如果你想從事內核開發、驅動開發,那麼可以去鑽研幾個驅動程序(輸入系統、I2C匯流排、SPI匯流排等),掌握若干個大型驅動程序後,你對內核的套路就有所了解了,再去研究其他部分(比如進程管理、文件系統)時你會發現套路是如此通用。
攝像頭(VL42)、音效卡ALSA驅動是Linux中比較復雜的2類驅動,它們是很難的,如果工作與此相關再去研究。
2.5,要學習Linux應用程序嗎?先學一些基礎技能
要學,即使以後你只想研究內核,一些基本的應用開發編寫能力也是需要的:
① 基本設備的訪問,比如LCD、輸入設備
② 進程、線程、進程通信、線程同步與互斥
③ 休眠-喚醒、POLL機制、信號
④ 網路編程
①②③部分的知識,跟驅動有密切的關系,它們是相輔相承的。
掌握了基本驅動開發能力、基本應用開發能力之後,在工作中你就可以跟別人友好溝通了,不至於一臉懵逼。
2.6,應用程序是怎麼啟動的?要了解一下根文件系統
你辛辛苦苦寫出了應用程序,怎麼把它放到板子上,讓它開機就自動啟動?
你寫的程序,它依賴於哪些庫,這些庫放到板子上哪個目錄?
怎麼做一個可升級的系統?即使升級中途斷電了,也要保證程序至少還可以運行老的版本?
這些都需要我們了解一下根文件系統。
先了解一下init進程:它要讀取配置文件,根據配置文件啟動各個APP。
了解了init進程,你就了解了根文件系統的組成,就可以隨心所欲裁剪系統,為你的項目製作出最精簡的系統。
第3章 學習方法
3.1,先不要打破砂鍋問到底
嵌入式涉及的東西太多太雜了,如果心裡沒有主線,碰到什麼都要去研究個透徹,最終反而忘記自己要學什麼了。
嵌入式涉及硬體知識、軟體知識,軟體里涉及匯編、ARM架構、C語言、Makefile、Shell;又分為bootloader、內核、驅動、基本的APP、GUI。
比如我們會用到Makefile,了解它的基本規則,會用我們提供的Makefile就可以。
不需要深入研究那些make函數,因為在工作中都有現成的Makefile給你使用,不需要自己去編寫一套Makefile。何必花上好幾天去深入研究它呢?
比如我們會用到bootloader,難道又要花上幾個月來深入研究u-boot嗎?工作中基本不需要改u-boot,會用那幾個命令就可以。
甚至有些學員先去買本shell的書來學習shell命令,何必?我們在視頻中用到什麼命令,你不懂時再去網路一下這些命令就可以了。
不要脫離初學者的主線:應用基礎、驅動基礎。有了這2個基礎後,你想深入研究某部分時,再去花時間吧。
3.2,思路要清晰,不怕抄代碼
視頻里的代碼,請你一定要自己去寫一次、寫多次。為什麼我現在寫驅動那麼熟?我2009年在華清遠見上課時,
每次上課我都要給學生寫一次那些驅動,十幾次下來閉著眼睛都知道內核的套路了。
記不住那些函數?我也記不住,我都是去參考同類的驅動程序,這又不是閉卷考試。
但是要理清楚思路,你寫這個程序要完成什麼功能、怎麼實現這些功能?這個要弄清楚。
有了思路後再寫代碼,不知道怎麼寫?沒關系,看看視頻,看看示例,然後關閉視頻看看能否自己寫出來。
3.3,對自己的方向很了解,我只能帶你到這里了
我的專長是操作系統,是快速地帶領大家掌握一些項目開發的基礎知識。
如果你決定深入研究某方面時,我並不能帶你多久。你要去看源碼,去看這方面的專業書籍。
比如想深入鑽研內核的內存管理時,它有頁表映射(你需要閱讀ARM架構的手冊)、SLAB分配器、vmalloc/malloc實現、mmap實現、缺頁中斷、父進程子進程之間的頁面管理等等,內容非常多。有時候連書籍都沒有,你需要直接啃代碼。
當你想從事某個行業時,就需要深入研究行業相關的知識。
比如CAN匯流排,它可以寫成一本書:CAN協議、CAN報文、Socket CAN、車身網路拓撲結構,CAN應用報文,CAN網路管理報文,CAN診斷報文。
想做物聯網網關,需要深入研究MQTT,MQTT協議相對簡單,但是MQTT英文原版協議有130多頁,中文版有近100頁,是一本小書了。
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業務邏輯,在掌握基本的編程能力之一,你需要結合具體的業務去深入學習。
-☆ END ☆-
❼ 嵌入式 linux 開發主要是做什麼的
人工智慧 物聯網的產業落地,都脫不開嵌入式。現在企業最需要的更多的是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人才,搭載配套開發板學習嵌入式 linux 開發,可以為以後找到高薪工作鋪好路。
搭載配套開發板學習嵌入式 linux,出了可以學習arm、linux、Qt外,還可以學習stm32單片機、FreeRTOS、物聯網、人工智慧、網路 阿里 華為等各種雲接入,stm32mp157強大的硬體性能及豐富的配套模塊極大拓展Linux的應用場景,非常貼合企業當下開發需求。現在整個時代背景是多技術的融合發展時代,是AIoT的時代,相關技術的拓展會給職業發展帶來很多機遇。
技術學習最重要的就是實戰,買塊開發板開練很重要,FS-MP1A開發板,主控晶元是用的stm32mp157。可以學嵌入式Linux,也可以學stm32,還可以學物聯網,人工智慧,屬於體系化教學級開發板。
❽ 嵌入式開發如何入門
嵌入式開發主要有兩種,像STM32、飛思卡爾等系列單片機屬於無操作系統的,直接對寄存器或者利用庫函數操作的,這種學習來難度相對小一些,就業前景也不錯。
還有一些像ARM9,或者CortexA8、A9系列的可以運行Linux或者安卓操作系統的嵌入式軟體系統開發,由於需要學習的內容較多,學習時間較長,那麼學習起來就有一定的難度,工資也相對高一些。
課程內容主要包括:
①C,Java核心編程:c語言核心編程,Java核心編程;
②Linux核心操作與演算法:Linux系統使用,Linux-c編程核心技術,精品數據結構,Linux-c編程精髓;
③核心操作與演算法:Linux系統編程,Linux網路編程核心技術,UI編程,Java核心編程,安卓核心技術;
④ARM+Linux底層開發:數字電路,ARM編程核心,Linux系統開發,嵌入式Linux驅動開發;
⑤大型項目實踐:每期安排各類型真實的項目,詳細可以找我要資料。
互聯網行業目前還是最熱門的行業之一,學習IT技能之後足夠優秀是有機會進入騰訊、阿里、網易等互聯網大廠高薪就業的,發展前景非常好,普通人也可以學習。
想要系統學習,你可以考察對比一下開設有相關專業的熱門學校,好的學校擁有根據當下企業需求自主研發課程的能力,能夠在校期間取得大專或本科學歷,中博軟體學院、南京課工場、南京北大青鳥等開設相關專業的學校都是不錯的,建議實地考察對比一下。
祝你學有所成,望採納。
❾ 嵌入式技術需要學習什麼
嵌入式系統軟體工程 方法實用技術及應用,免費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0No3IypKyLg01bV4T9b22w
《嵌入式系統軟體工程:基礎知識、方法和應用》系統地闡述嵌入式系統軟體工程所涉及的過程、方法、內容,以及在典型工業領域中的應用。全書內容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紹嵌入式系統軟體工程方法論,主要包括嵌入式軟體的開發過程(需求工程、軟體和系統體系結構、編程和測試等內容),開發和測試中所採用的標准,與安全性相關的軟體系統的准入,以及嵌入式軟體所涉及的法律問題:第二部分介紹嵌入式系統軟體在汽車領域、軌道交通領域、航天領域、醫療器械、工業自動化、通信系統中的應用,在每個應用領域重點介紹具體應用領域的一些特定需求、技術和限制條件,以及它們對於嵌入式系統軟體開發過程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