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操作系統 » 表結演算法

表結演算法

發布時間: 2022-09-12 16:14:47

A. 怎麼看懂工程造價工程結算表

看懂工程造價工程結算表的方法:
首先,工程造價是以施工圖紙為現實依據,但不等於說,能夠看懂圖紙就能看懂工程結算甚至做好工程造價。建築工程是一個很綜合的學科,涉及到施工技術,施工材料,人工、機械等的多重因素;所以合格的造價員,需要具備以上各方面的綜合素養;
其次,要想看懂工程結算表,需要經常實地的去觀摩施工過程,因為有的施工技術並不是像教材中所說的那樣,這大概就是時代在發展,施工技術也在不斷的改進。舉個簡單的例子,單說鋼筋這一塊兒,建築圖集只是說45°、90°、180°彎鉤以及鋼筋間的搭接長度,但在實際的工程施工中,鋼筋的彎鉤與搭接並不是很規范,施工方的思維是「能省就省」,所以,這邊省一點,那邊省一點,這層省一點,那層省一點,最終量變會產生質變,但給你們的報價往往還是圖集規范,所以在結算方面往往會有很大的價格差異;
再次,結算往往與許多人工、材料、機械、設備等等有關,需要時刻注意社會價格變化,以及這其中的風險價格控制。比如說,結算表上有個子目是暖通設備,或者是變壓器設備,但現實中施工中,設備、變壓器往往需要基礎,所以你得把這方面也考慮進去;
最後,要想看懂結算報表甚至做出一份高質量的結算書,需要綜合培養自己在施工技術、國家規范、施工過程中的人工、材料、機械、設備安裝等方面的學識和素養。

B. 什麼是單式計賬法,什麼是雙式計賬法

一、什麼是單式記賬法?
單式記賬法是對發生經濟業務之後所產生會計要素的增減變動,只在一個賬戶中進行登記的方法。單式記賬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計量,而是為了控制,從一定意義上講,內部控制是單式記賬法的主要特徵。單式記賬方法體系由下列具體方法組成:
1.核算項目。單式記賬的時代賬戶設置不完整。在官廳會計中,按照國家財政項目分類並分項進行核算;在民間會計中,多以收支項目分類、分項目核算。
2.賬簿設置。單式記賬的時代,以序時記錄的流水賬簿為主要特徵。單一流水賬是一種綜合性的賬簿,既不分項目,也不分總括和詳細,按照時間發生的先後序時記錄。
3記錄方法。記錄方法主要有文字敘述式和定式簡明會計記錄方法。文字敘述式會計記錄法,是指會計記錄沒有一定的格式,而採用文字詳細地敘述發生的經濟業務。定式簡明會計記錄法是對賬目的記錄有較固定的格式,文字表述簡明扼要,數字運用准確規范,記賬符號基本統一。
4.會計憑證。會計憑證主要有經濟憑證和原始憑證。經濟憑證在財務收支活動中僅起一般憑證的作用,尚未同會計記錄聯系在一起。原始憑證可以作為財務收支的依據,可以作為會計記錄的依據,還可以作為保管財務的依據。
5.結算方法。結算方法在單式記賬方法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在中國大體經歷了盤點結演算法、三柱結演算法和四柱結演算法。盤點結演算法是通過盤點實物庫存以取得各類財物本期保存數的一種結算方法。三柱結演算法是用"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本期結余"結算出本期財物增減變化過程及其結果的一種結算方法。四柱結演算法是用"舊管+新收-開除=實在"結算出本期財物增減變化及其結存情況的一種結算方法。
6.會計報告。單式記賬法的會計報告經歷了敘述式會計報告和文字數據組合式會計報告等階段。如義大利的"平衡賬"、法國的"余額表"等就是文字數據組合式的會計報告,它為財務報表的過渡奠定了基礎。
單式記賬法造成賬戶之間的記錄沒有直接聯系,沒有相互平衡的關系,不能全面地、系統地反映經濟業務的來龍去脈,也不便於檢查賬戶記錄的正確性、真實性。

雙式記賬法的成為不常見,通常我們說復式記賬法,復式記賬,就是對任何一筆經濟業務,都必須用相等的金額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有關賬戶中相互聯系地進行登記。復式記賬是以一個企業的資產總額和權益總額必然相等的平衡關系作為反映生產經營活動的記賬基礎,使記賬有一個完整的計算和反映體系,在記錄上有著相互聯系的關系,從而對企業經濟活動能夠起著全面控制的作用。復式記賬法的基本原理是每筆交易都有借貸雙方。換言之,有一項金額收入,就必然有一項金額放棄(支出)。借貸雙方金額相等,必須完整地記入賬薄。都以相同的金額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賬戶中進行相互聯系的登記。採用復式記賬法,能夠把企業發生的每筆經濟業務,相互聯系地、全面地記入有關的賬戶中,從而能夠完整地、系統地反映企業經濟活動及資金變化的來龍去脈。

C. 室內裝修結算方式有哪些 怎麼個結演算法各位大俠教教咯...

如果找裝修公司,首先要交一部分預定金,開始裝修了,土建工程完成了交裝修金額的百分之三十,木製作完成了交裝修金額的百分之七十,裝修完成了,你驗收合格了交完全款

D. 什麼是年度結算表和匯算清繳表

結算表是把一年的費用支出收入等全匯總然後分析企業情況! 匯算是所得稅的!是按照國稅規定的再分析算一下!找和會計的方法不一樣導致的數據不一樣的地方做調整後再核算所得稅!

E. 四柱結演算法的歷史記載

目前所見到的關於宋代「四柱」記載的最早文獻記錄源於《文獻通考》卷二十三《國用一》:「止齋陳氏[5]曰……淳化五年十二月,初置諸州應在司,具元管、新收、已支、見在錢物申省。」淳化是宋太宗的年號,淳化五年即公元994年,所以,可以肯定地說,早在10世紀末「四柱結演算法」就在宋代官廳會計核算中得到了普遍的運用。而且名目劃一,簡明扼要,在實踐中「四柱結演算法」不斷得到發展,逐步趨於完善。止齋陳氏所講淳化五年編制「四柱」式會計報告呈送中央,並非第一次,而是「四柱結演算法」運用的繼續。止齋陳氏所講「元管」、「已支」、「見在」為我國「四柱」名目由不定稱到定稱的過渡階段的提法。
根據現有史料考察,到宋哲宗統治時期,「四柱」的名目就已經發生了變化,「元管」改作「舊管」,「已支」改為「開除」,四柱名目劃一,也基本上成為後來通用的「四柱」名目。 「舊管+新收-開除=見在」的公式在宋代開始定型,並得到普遍運用。由於這一公式自「四柱結演算法」產生之日起便在官廳與民間會計中得到普遍運用,人們通過它計算一定時期的經濟活動的結果——見在結存數,故後世之人把這一公式稱之為「四柱結演算法」的基本公式,或基本方程式。隨著封建經濟的發展,出於管理經濟的實際需要,人們在「四柱結演算法」基本公式運用的基礎上,逐步取得了新的進展。
為了比較財政收支,掌握國家的財政收支狀況,當時的人們逐漸學會運用「四柱」之間的平衡關系,作為考核和檢查的手段,在「四柱結演算法」基本平衡公式的基礎上,通過移項又產生了以下兩個平衡公式:四柱平衡公式:舊管+新收=開除+見在四柱差額平衡公式:新收-開除=見在-舊管上列公式的運用,標志著我國「四柱結演算法」已經發展到了成熟階段,也代表了宋代會計核算的最高水平。
宋代要求各級官吏按照 「四柱」格式向中央政府和皇帝編制會計報告,包括年報、季報和月報,分別反映各種物資的「原」(元),「入」、「出」、「存」情況。南宋時,對各部門所編制的「四柱」式會計報告,還統一頒行了專門的格式,要求各部門必須遵照格式編報,不得違反章法。如各倉申報錢帛、糧草的會計報告一律採用「四柱」式,各轉運司所編制的會計報告,亦須採用「四柱」式;負責飼養官馬的部門,每季所編會計報告,必須按「舊管若干」、新收若干」、「死失若干」(即「開除若干」)和「見管若干」列示各類馬匹數目。
更有意思的是,當時呈報的各種名籍,也規定用「四柱」式,如關於各州和尚、道土的名籍,也必須用「舊管若干」、「新收若干」、「開除若干」和「見在若干」的格式編報。宋代這種在全國范圍內統一編報格式、編報內容和明確提出編報要求的作法,不僅體現了在「四柱結演算法」運用方面的顯著進步,而且體現了我國官廳會計編報制度、會計報告方法的顯著進步。這也是前所未有的進步。
到元、明、清時代,不僅「四柱結演算法」的運用和影響擴大到會計核算的各個方面,而且出現了對這種專門方法的總結,人們開始把會計核算方法方面的問題上升到理論上加以認識。在元代,手工業者、商業經營者在結算賬簿時,各會計科目須按「四柱」列示數據,並按「四柱結演算法」的基本公式求計本期余額。年報、月報也必須按「四柱」歸類。明代從賬簿到各種會計、統計報表,以及各種名籍的編制,均以「四柱」為基本格式。清代時「四柱」法已普及到憑證、盤點清單等各個方面;
光緒年間,出現了會計報告的最新格式——「四柱報告表」。在官廳會計中,凡考核財政收支是否平衡,必然採用四柱平衡公式和四柱差額平衡公式。

F. 社保結算表怎麼計算

列印地稅和社保結算表的方法是:
1、登錄當地社保部門的官方網站,輸入用戶名和密碼,按照相關的操作進行列印。
2、帶上身份證和社保卡到當地社保部門的櫃台,要求工作人員為其列印。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G. 工資表怎麼算工資

員工日工資的計算方式如下:
1、根據勞動合同約定的工資、勞動者的出勤、績效考核得分以及加班情況計算;
2、月計薪日為21.75天,比如某員工工資2500元,滿勤24天,員工上班21天,則當月工資為2500除以21.75乘以21等於2413.79元;
3、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
一、首先大家要了解什麼是工資表
工資表又稱工資結算表,是按單位、部門編制的用於核算員工工資的表格,每月一張。正常情況下,工資表會在工資正式發放前的1-3天發放到員工手中,員工可以就工資表中出現的問題向上級反映。
在工資結算表中,要根據工資卡、考勤記錄、產量記錄及代扣款項等資料按人名填列「應付工資」、「代扣款項」、「實發金額」三大部分。
二、其次要清楚工資表的常見格式是怎樣的
在實際工作中,企業發放職工工資、辦理工資結算是通過編制「工資結算表」來進行的。
工資結算表一般應編制一式三份。一份由勞動工資部門存查;一份按第一職工裁成「工資條」,連同工資一起發給職工;
一份在發放工資時由職工簽章後交財會部門作為工資核算的憑證,並用以代替工資的明細核算。由於工資結算表是按各個車間、部門分別編制的,因此,只能反映各個車間、部門工資結算和支付的情況。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五十一條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喪假期間以及依法參加社會活動期間,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

H. 在會計結算中什麼叫做賬結法什麼叫做表結法

1、賬結法

賬結法是每個會計期間期末將損益類科目凈期末余額結轉到本年利潤科目中,損益類科目月末不留余額。資產負債表上本年利潤科目填列的是科目實際余額。

2、表結法

表結法是指企業在一定時期獲得的利潤或發生的虧損,平時各月不通過「本年利潤」賬戶轉賬核算,而是利用「利潤表」計算並反映出來的方法。

(8)表結演算法擴展閱讀

賬結法和表結法的區別如下:

1、賬結法

每個會計期間期末將損益類科目凈發生額結轉到本年利潤科目中,損益類科目月末不留余額。利潤表上本年利潤科目填列的是科目實際余額。

2、表結法

在1-11月份間,各損益類科目的余額在賬務處理上暫不結轉至「本年利潤」,而是在損益表公式中定義中按收入、支出結出凈利潤,然後將凈利潤在負債表中的「未分配利潤」行中列示。

到12月份年終結算時,再將各損益類科目的余額結轉至「本年利潤」, 結轉後各損益類科目的余額為0,同時也不產生憑證,只是把資料庫中的損益科目結轉到下一個年度。

I. 四柱結演算法

「四柱結演算法」原理及其發展歷程

「舊管」、「新收」,是我國古代重要的會計結算方法——四柱結演算法中的重要構成部分。它們和「開除」、「見在」一起構成了「四柱結演算法」的基本要素。「舊管」的基本含義即「期初余額(或上期結存)」,「新收」的基本含義即「本期增加額」,「開除」的基本含義即「本期減少額」,而「見在」的基本含義則為「期末余額」。四柱結算的基本公式為「舊管+新收-開除=見在」。因此用現代的話來講,「舊管、新收、開除、見在」就是進行會計核算及會計結算的四大要素。古人形象地把它們比喻為支撐大廈的四根支柱,缺一而不可,故名「四柱結演算法」。

根據專家的研究考證,在中國唐代中期的官廳會計核算中,已有了「四柱」基本名目的運用[3],開始由「三柱結演算法」向「四柱結演算法」過渡。從後唐同光三年(公元925年)及長興二年(公元931年)沙州凈土寺編制的年終會計結算賬單中已可以看出「四柱結演算法」在唐代後期業已創立,並在一定范圍內得到運用。沙州凈土寺為唐代傳下來的古老寺院之一,後唐同光三年距李唐王朝滅亡僅十八年,後唐長興二年亦僅隔二十四年,故該寺後唐年間的會計水平及對「四柱結演算法」的運用,可以說與唐代後期的水平基本一致。

由於晚唐時期皇帝對佛教的迷信,當時寺院的規模一般較大。寺院的收入來源復雜,如莊田收入、園稅收入、放債收入,交易收入,以及散施收入等。另外,支出也比較復雜。在唐代的寺院中,每到年終結算之前,一般由寺院的最高領導者——方丈主持全院的會計核算年終工作會議——「算會」,對「直歲」(即寺院里的主管會計)一年來經手的賬目進行全面的審核,並由直歲編制收支會計結算報告,即「錢物賬」。在舊歷年正月寺院眾僧聚會之時,由直歲將其所編賬單在全體僧眾面前當眾宣讀,以解除直歲當年的責任。在考古發現的一份後唐長興二年沙州凈土寺直歲願達所編的會計報告中,已經可以發現運用「四柱結演算法」核算財物的基本思想萌芽。該份會計報告內容總體上分為六個方面:

1.本年(公元930年至931年)寺院財物總況。在報告人本年度經手的全部收入中,包括「承前帳」(即舊管)及「自年新附入」(即新收)兩部分。兩項合計數為1803.005碩[4],合計數之下依次排列各項實物的「舊管+新收」的數量。

2.「承前帳(舊)」(即舊管)部分。依次排列「舊管」各項財物的數量,本項合計數為1549.765碩。

3.「自年新附入」(即新收)部分。這一部分除依次排列各類實物的新收總數之外,還抄錄有各項實物收入的明細數目,並逐項說明本年各項收入之來源,本項合計數為253.24碩。以上「舊管」+「新收」=1803.005碩。

4.破用(即開除)部分。開除之數的排列順序與新收部分相同,亦先總數,後明細數目,各項支出一一交待其開支原因,本項合計數為324.751碩。

5.本年財物結存(即見在)部分。根據以上三柱之間客觀存在的經濟關系,按照「四柱結演算法」的處理方法,對寺院一年來經濟活動結果進行總的結算。其結算公式實際運用情況如下:

「承前賬(舊管)」+「新附入」(新收)-破用(開除)=見在

即: 1549.765+253.24-324.715=1478.29碩

「見在」各類實物的數量,亦按照「四柱結演算法」公式逐項計算之後,依次排列。

6.會計報告的結尾。按照當時官方、民間大體通行的報告格式,說明以上賬目已經過「算會」審核無誤,現將其結果公諸於眾,以待批准核銷。

這份會計報告以「四柱」為基本格式,以「四柱結演算法」為基本方法,系統地反映了寺院一年來經濟活動的全過程及其結果。既有總括反映,也有明細反映,且以總合控制明細。收入有源,支出有因,且計算結果正確,條理比較分明。可以說這已是一份比較完善的四柱式會計報告清單。

不過,從「四柱」的名目方面考察,在唐末和後唐時期,「四柱」的名稱還比較凌亂,除「見在」一柱外,其餘三柱尚無統一的名稱。說明這一時期的「四柱結演算法」尚處於創立、運用的初期階段,還顯得比較粗陋,還有待於在實際運用中不斷加以改進。

「四柱結演算法」在宋代得到了普遍運用,並走向成熟。目前所見到的關於宋代「四柱」記載的最早文獻記錄源於《文獻通考》卷二十三《國用一》:「止齋陳氏[5]曰……淳化五年十二月,初置諸州應在司,具元管、新收、已支、見在錢物申省。」淳化是宋太宗的年號,淳化五年即公元994年,所以,可以肯定地說,早在10世紀末「四柱結演算法」就在宋代官廳會計核算中得到了普遍的運用。而且名目劃一,簡明扼要,在實踐中「四柱結演算法」不斷得到發展,逐步趨於完善。止齋陳氏所講淳化五年編制「四柱」式會計報告呈送中央,並非第一次,而是「四柱結演算法」運用的繼續。止齋陳氏所講「元管」、「已支」、「見在」為我國「四柱」名目由不定稱到定稱的過渡階段的提法。根據現有史料考察,到宋哲宗統治時期,「四柱」的名目就已經發生了變化,「元管」改作「舊管」,「已支」改為「開除」,四柱名目劃一,也基本上成為後來通用的「四柱」名目。

「舊管+新收-開除=見在」的公式在宋代開始定型,並得到普遍運用。由於這一公式自「四柱結演算法」產生之日起便在官廳與民間會計中得到普遍運用,人們通過它計算一定時期的經濟活動的結果——見在結存數,故後世之人把這一公式稱之為「四柱結演算法」的基本公式,或基本方程式。隨著封建經濟的發展,出於管理經濟的實際需要,人們在「四柱結演算法」基本公式運用的基礎上,逐步取得了新的進展。為了比較財政收支,掌握國家的財政收支狀況,當時的人們逐漸學會運用「四柱」之間的平衡關系,作為考核和檢查的手段,在「四柱結演算法」基本平衡公式的基礎上,通過移項又產生了以下兩個平衡公式:

四柱平衡公式:舊管+新收=開除+見在

四柱差額平衡公式:新收-開除=見在-舊管

上列公式的運用,標志著我國「四柱結演算法」已經發展到了成熟階段,也代表了宋代會計核算的最高水平。

宋代要求各級官吏按照 「四柱」格式向中央政府和皇帝編制會計報告,包括年報、季報和月報,分別反映各種物資的「原」(元),「入」、「出」、「存」情況。南宋時,對各部門所編制的「四柱」式會計報告,還統一頒行了專門的格式,要求各部門必須遵照格式編報,不得違反章法。如各倉申報錢帛、糧草的會計報告一律採用「四柱」式,各轉運司所編制的會計報告,亦須採用「四柱」式;負責飼養官馬的部門,每季所編會計報告,必須按「舊管若干」、新收若干」、「死失若干」(即「開除若干」)和「見管若干」列示各類馬匹數目。更有意思的是,當時呈報的各種名籍,也規定用「四柱」式,如關於各州和尚、道土的名籍,也必須用「舊管若干」、「新收若干」、「開除若干」和「見在若干」的格式編報。宋代這種在全國范圍內統一編報格式、編報內容和明確提出編報要求的作法,不僅體現了在「四柱結演算法」運用方面的顯著進步,而且體現了我國官廳會計編報制度、會計報告方法的顯著進步。這也是前所未有的進步。

到元、明、清時代,不僅「四柱結演算法」的運用和影響擴大到會計核算的各個方面,而且出現了對這種專門方法的總結,人們開始把會計核算方法方面的問題上升到理論上加以認識。在元代,手工業者、商業經營者在結算賬簿時,各會計科目須按「四柱」列示數據,並按「四柱結演算法」的基本公式求計本期余額。年報、月報也必須按「四柱」歸類。明代從賬簿到各種會計、統計報表,以及各種名籍的編制,均以「四柱」為基本格式。清代時「四柱」法已普及到憑證、盤點清單等各個方面;光緒年間,出現了會計報告的最新格式——「四柱報告表」。在官廳會計中,凡考核財政收支是否平衡,必然採用四柱平衡公式和四柱差額平衡公式。

「四柱結演算法」的歷史地位

「四柱結演算法」的創立和運用,是我國唐宋時代在中式會計方法上的重大突破,是我國古代的會計工作者在管理社會經濟實踐中創造的科學結算方法,它的產生、運用和發展完善,在會計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從宋代到清代,「四柱結演算法」在實際運用中,已成為系統反映王朝經濟活動或私家經濟活動全過程的科學方法,成為中式會計方法的精髓。它集中歸結了中式會計的基本原理,是中式會計方法的精髓。

「四柱結演算法」的發展完善與普及運用,不僅為我國會計分析方法的產生創造了基本條件,而且為我國由單式記賬發展到復式記賬奠定了基礎。在「四柱結演算法」的影響之下,我國明末清初,出現了中國固有復式記賬法的早期形態——「龍門賬」;也是由於「四柱結演算法」和「四柱」式會計報告編制方法的影響,這個時期在民間會計中產生了中國固有的復式記賬法——「四腳賬」。

「四柱結演算法」的創立、運用,是中國會計對世界會計方法發展的一個重要貢獻,它對世界上許多國家的會計核算,都曾有過重要影響。1494年盧卡·帕喬利在其《數學大全》一書中列示出「一人所有財物=其人所有權總值」的平衡公式,標志著西式平衡結演算法的創建完成。西式平衡結演算法與中式「四柱結演算法」的形式雖然不同,但原理和作用卻大致相同。如果把西式平衡結演算法產生的時間確定在13世紀的話,那麼,我國「四柱結演算法」的創立和運用,比西式平衡結演算法的出現要早好幾百年,在世界會計發展史上,這一方法一度處於領先地位。我國的「四柱結演算法」,不僅得到世界會計史學家的肯定,而且普遍受到世界會計學者和研究者的重視。

熱點內容
c語言自考 發布:2025-05-15 07:52:42 瀏覽:501
壓縮的玉 發布:2025-05-15 07:51:22 瀏覽:790
android的控制項 發布:2025-05-15 07:50:36 瀏覽:553
南崗法院伺服器ip地址 發布:2025-05-15 07:46:02 瀏覽:288
實況如何退出賬號安卓 發布:2025-05-15 07:45:56 瀏覽:919
深入編譯器 發布:2025-05-15 07:41:35 瀏覽:879
電信手機號服務密碼怎麼查 發布:2025-05-15 07:40:10 瀏覽:613
python全局變數文件 發布:2025-05-15 07:35:06 瀏覽:955
位元組和存儲位元組 發布:2025-05-15 07:32:10 瀏覽:522
linux應用開發工程師 發布:2025-05-15 07:32:07 瀏覽: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