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庫系統設計案例
Ⅰ 誰能給我一個數據倉庫和數據挖掘案例的詳細設計文檔
最好可以問你們老師,或者去相應的網站上去查找。如果你離畢業還早的話,可以去考資料庫系統工程師。相應的教材和資料都可以買到,而且是國家承認的。不過這只是個證書而已,關鍵的以後還是要實踐。通過准備考試,可以打下扎實的基礎,為以後做准備。
另外,資料庫其實也比較枯燥,如果你有決心的話,還是不錯的工作。關鍵的在學校還是要先打好基礎。
有很多這樣的網站,你可以上網去搜索。如果有相應的輔導班,也可以考慮。
資料庫系統工程師級考試大綱
一、考試說明
1.考試要求
(1)掌握計算機體系結構以及各主要部件的性能和基本工作原理;
(2)掌握操作系統、程序設計語言的基礎知識,了解編譯程序的基本知識;
(3)熟練掌握常用數據結構和常用演算法;
(4)熟悉軟體工程和軟體開發項目管理的基礎知識;
(5)熟悉計算機網路的原理和技術;
(6)掌握資料庫原理及基本理論;
(7)掌握常用的大型資料庫管理系統的應用技術;
(8)掌握資料庫應用系統的設計方法和開發過程;
(9)熟悉資料庫系統的管理和維護方法,了解相關的安全技術;
(10)了解資料庫發展趨勢與新技術;
(11)掌握常用信息技術標准、安全性,以及有關法律、法規的基本知識;
(12)了解信息化、計算機應用的基礎知識;
(13)正確閱讀和理解計算機領域的英文資料。
2. 通過本考試的合格人員能參與應用信息系統的規劃、設計、構建、運行和管理,能按照用戶需求,設計、建立、運行、維護高質量的資料庫和數據倉庫;作為數據管理員管理信息系統中的數據資源,作為資料庫管理員建立和維護核心資料庫;擔任資料庫系統有關的技術支持,同時具備一定的網路結構設計及組網能力;具有工程師的實際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能指導計算機技術與軟體專業助理工程師(或技術員)工作。
3. 本考試設置的科目包括
(1)信息系統知識,考試時間為150分鍾,筆試;
(2)資料庫系統設計與管理,考試時間為150分鍾,筆試。
二、考試范圍
考試科目1:信息系統知識
1. 計算機系統知識
1.1 硬體知識
1.1.1 計算機體系結構和主要部件的基本工作原理
·CPU和存儲器的組成、性能、基本工作原理
·常用I/O設備、通信設備的性能,以及基本工作原理
·I/O介面的功能、類型和特點
·CISC/RISC,流水線操作,多處理機,並行處理
1.1.2 存儲系統
·虛擬存儲器基本工作原理,多級存儲體系
·RAID類型和特性
1.1.3 安全性、可靠性與系統性能評測基礎知識
·診斷與容錯
·系統可靠性分析評價
· 計算機系統性能評測方法
1.2 數據結構與演算法
1.2.1 常用數據結構
·數組(靜態數組、動態數組)
·線性表、鏈表(單向鏈表、雙向鏈表、循環鏈表)
·棧和隊列
·樹(二叉樹、查找樹、平衡樹、遍歷樹、堆)、圖、集合的定義、存儲和操作
·Hash(存儲位置計算、碰撞處理)
1.2.2 常用演算法
·排序演算法、查找演算法、數值計算、字元串處理、數據壓縮演算法、遞歸演算法、圖的相關演算法
·演算法與數據結構的關系,演算法效率,演算法設計,演算法描述(流程圖、偽代碼、決策表),演算法的復雜性
1.3 軟體知識
1.3.1 操作系統知識
·操作系統的類型、特徵、地位、內核(中斷控制)、進程、線程概念
·處理機管理(狀態轉換、同步與互斥、信號燈、分時輪轉、搶占、死鎖)
·存儲管理(主存保護、動態連接分配、分段、分頁、虛存)
·設備管理(I/O控制、假離線、磁碟調度)
·文件管理(文件目錄、文件的結構和組織、存取方法、存取控制、恢復處理、共享和安全)
·作業管理(作業調度、作業控制語言(JCL)、多道程序設計)
·漢字處理,多媒體處理,人機界面
·網路操作系統和嵌入式操作系統基礎知識
·操作系統的配置
1.3.2 程序設計語言和語言處理程序的知識
· 匯編、編譯、解釋系統的基礎知識和基本工作原理
· 程序設計語言的基本成分:數據、運算、控制和傳輸,程序調用的實現機制
· 各類程序設計語言的主要特點和適用情況
1.4 計算機網路知識
·網路體系結構(網路拓撲、OSI/RM、基本的網路協議)
·傳輸介質,傳輸技術,傳輸方法,傳輸控制
·常用網路設備和各類通信設備
·Client/Server結構、Browser/Server結構、Browser/Web/Datebase結構
·LAN拓撲,存取控制,LAN的組網,LAN間連接,LAN-WAN連接
·網際網路基礎知識及應用
·網路軟體
·網路管理
·網路性能分析
·網路有關的法律、法規
2. 資料庫技術
2.1 資料庫技術基礎
2.1.1 資料庫模型
·資料庫系統的三級模式(概念模式、外模式、內模式),兩級映像(概念模式/外模式、外模式/內模式)
·資料庫模型:數據模型的組成要素,概念數據模型ER圖(實體、屬性、關系),邏輯數據模型(關系模型、層次模型、網路模型)
2.1.2 資料庫管理系統的功能和特徵
·主要功能(資料庫定義、資料庫操作、資料庫控制、事務管理、用戶視圖)
·特徵(確保數據獨立性、資料庫存取、同時執行過程、排它控制、故障恢復、安全性、完整性)
·RDB(關系資料庫),OODB(面向對象資料庫),ORDB(對象關系資料庫),NDB(網狀資料庫)
·幾種常用Web資料庫的特點
2.1.3 資料庫系統體系結構
· 集中式資料庫系統
· Client/Server資料庫系統
· 並行資料庫系統
· 分布式資料庫系統
· 對象關系資料庫系統
2.2 數據操作
2.2.1 關系運算
·關系代數運算(並、交、差、笛卡兒積、選擇、投影、連接、除)
·元組演算
·完整性約束
2.2.2 關系資料庫標准語言(SQL)
·SQL的功能與特點
·用SQL進行數據定義(表、視圖、索引、約束)
·用SQL進行數據操作(數據檢索、數據插入/刪除/更新、觸發控制)
·安全性和授權
·程序中的API,嵌入SQL
2.3 資料庫的控制功能
·資料庫事務管理(ACID屬性)
·資料庫備份與恢復技術(UNDO、REDO)
·並發控制
2.4 資料庫設計基礎理論
2.4.1 關系資料庫設計
·函數依賴
·規范化(第一範式、第二範式、第三範式、BC範式、第四範式、第五範式)
·模式分解及分解應遵循的原則
2.4.2 對象關系資料庫設計
·嵌套關系、 復雜類型,繼承與引用類型
·與復雜類型有關的查詢
·SQL中的函數與過程
·對象關系
2.5 數據挖掘和數據倉庫基礎知識
·數據挖掘應用和分類
·關聯規則、聚類
·數據倉庫的成分
·數據倉庫的模式
2.6 多媒體基本知識
2.6.1 多媒體技術基本概念
·多媒體系統基礎知識
·常用多媒體文件格式
2.6.2 多媒體壓縮編碼技術
·多媒體壓縮編碼技術
·統計編碼
·預測編碼
·編碼的國際標准
2.6.3多媒體技術應用
·簡單圖形的繪制,圖像文件的處理方法
·音頻和視頻信息的應用
·多媒體應用開發過程
2.7 系統性能知識
·性能計算(響應時間、吞吐量、周轉時間)
·性能指標和性能設計
·性能測試和性能評估
2.8 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
·信息管理、數據處理、輔助設計、科學計算,人工智慧等基礎知識
·遠程通信服務及相關通信協議基礎知識
3. 系統開發和運行維護知識
3.1 軟體工程、軟體過程改進和軟體開發項目管理知識
·軟體工程知識
·軟體開發生命周期階段目標和任務
·軟體開發項目基礎知識(時間管理、成本管理、質量管理、人力資源管理、風險管理等)及其常用管理工具
·主要的軟體開發方法(生命周期法、原型法、面向對象法、CASE)
·軟體開發工具與環境知識
·軟體質量管理基礎知識
·軟體過程改進基礎知識
·軟體開發過程評估、軟體能力成熟度評估的基礎知識
3.2 系統分析基礎知識
·系統分析的目的和任務
·結構化分析方法(數據流圖(DFD)和數據字典(DD),實體關系圖(ERD),描述加工處理的結構化語言)
·統一建模語言(UML)
·系統規格說明書
3.3 系統設計知識
·系統設計的目的和任務
·結構化設計方法和工具(系統流程圖、HIPO圖、控制流程圖)
·系統總體結構設計(總體布局,設計原則,模塊結構設計,數據存取設計,系統配置方案)
·系統詳細設計(代碼設計、資料庫設計、用戶界面設計、處理過程設計)
·系統設計說明書
3.4 系統實施知識
·系統實施的主要任務
·結構化程序設計、面向對象程序設計、可視化程序設計
·程序設計語言的選擇、程序設計風格
·系統測試的目的、類型,系統測試方法(黑盒測試、白盒測試、灰盒測試)
·測試設計和管理(錯誤曲線、錯誤排除、收斂、注入故障、測試試用例設計、系統測試報告)
·系統轉換基礎知識
3.5 系統運行和維護知識
·系統運行管理知識
·系統維護知識
·系統評價知識
4. 安全性知識
·安全性基本概念(網路安全、操作系統安全、資料庫安全)
·計算機病毒的防治,計算機犯罪的防範,容災
·訪問控制、防闖入、安全管理措施
·加密與解密機制
·風險分析、風險類型、抗風險措施和內部控制
5.標准化知識
·標准化意識,標准化的發展,標准出台過程
·國際標准、國家標准、行業標准、企業標准基本知識
·代碼標准、文件格式標准、安全標准軟體開發規范和文檔標准
·標准化機構
6.信息化基礎知識
·信息化意識
·全球信息化趨勢、國家信息化戰略、企業信息化戰略和策略
·有關的法律、法規
·遠程教育、電子商務、電子政務等基礎知識
·企業信息資源管理基礎知識
7.計算機專業英語
·掌握計算機技術的基本詞彙
·能正確閱讀和理解計算機領域的英文資料
考試科目2:資料庫系統設計與管理
1.資料庫設計
1.1理解系統需求說明
·了解用戶需求、確定系統范圍
·確定應用系統資料庫的各種關系
·現有環境與新系統環境的關系
·新系統中的數據項、數據字典、數據流
1.2 系統開發的准備
·選擇開發方法,准備開發環境,制訂開發計劃
1.3 設計系統功能
·選擇系統機構,設計各子系統的功能和介面,設計安全性策略、需求和實現方法,制定詳細的工作流和數據流
1.4 資料庫設計
1.4.1 設計數據模型
·概念結構設計(設計ER模型)
·邏輯結構設計(轉換成DBMS所能接收的數據模型)
·評審設計
1.4.2 物理結構設計
·設計方法與內容
·存取方法的選擇
·評審設計與性能預測
1.4.3 資料庫實施與維護
·數據載入與應用程序調試
·資料庫試運行
·資料庫運行與維護
1.4.4 資料庫的保護
·資料庫的備份與恢復
·資料庫的安全性
·資料庫的完整性
·資料庫的並發控制
1.5 編寫外部設計文檔
·編寫系統說明書(系統配置圖、各子系統關系圖、系統流程圖,系統功能說明、輸入輸出規格說明、數據規格說明、用戶手冊框架)
·設計系統測試要求
1.6 設計評審
2. 資料庫應用系統設計
2.1 設計資料庫應用系統結構
·信息系統的架構(如Client/Server)與DBMS
·多用戶資料庫環境(文件伺服器體系結構、Client/Server體系結構)
·大規模資料庫和並行計算機體系結構(SMP、MPP)
·中間件角色和相關工具
·按構件分解,確定構件功能規格以及構件之間的介面
2.2 設計輸入輸出
·屏幕界面設計,設計輸入輸出檢查方法和檢查信息
·資料庫交互與連接(掌握C程序設計語言,以及Java、Visual Basic、Visual C++、PowerBuilder、Delphi中任一種開發工具與資料庫互連的方法(如何與資料庫伺服器溝通))
2.3 設計物理數據
·分析事務在資料庫上運行的頻率和性能要求,確定邏輯數據組織方式、存儲介質,設計索引結構和處理方式
·將邏輯數據結構變換成物理數據結構,計算容量(空間代價),確定存取方法(時間效率)、系統配置(維護代價)並進行優化
2.4 設計安全體系
·明確安全等級
·資料庫的登錄方式
·資料庫訪問
·許可(對象許可、命令許可、授權許可的方法)
2.5 應用程序開發
2.5.1 應用程序開發
·選擇應用程序開發平台
·系統實施順序
·框架開發
·基礎小組的程序開發
·源代碼控制
·版本控制
2.5.2 模塊劃分(原則、方法、標准)
2.5.3 編寫程序設計文檔
·模塊規格說明書(功能和介面說明、程序處理邏輯的描述、輸入輸出數據格式的描述)
·測試要求說明書(測試類型和目標,測試用例,測試方法)
2.5.4 程序設計評審
2.6 編寫應用系統設計文檔
·系統配置說明、構件劃分圖、構件間的介面、構件處理說明、屏幕設計文檔、報表設計文檔、程序設計文檔、文件設計文檔、資料庫設計文檔
2.7 設計評審
3. 資料庫應用系統實施
3.1 整個系統的配置與管理
3.2 常用資料庫管理系統的應用(SQL Server、Oracle、Sybase、DB2、Access或Visual Foxpro)
·創建資料庫
·創建表、創建索引、創建視圖、創建約束、創建UDDT(用戶自定義類型)
·創建和管理觸發器
·建立安全體系
3.3 資料庫應用系統安裝
·擬定系統安裝計劃(考慮費用、客戶關系、雇員關系、後勤關系和風險等因素)
·擬定人力資源使用計劃(組織機構安排的合理性)
·直接安裝(安裝新系統並使系統快速進入運行狀態)
·並行安裝(新舊系統並行運行一段時間)
·階段安裝(經過一系列的步驟和階段使新系統各部分逐步投入運行)
3.4 資料庫應用系統測試
·擬定測試目標、計劃、方法與步驟
·數據載入,准備測試數據
·指導應用程序員進行模塊測試進行驗收
·准備系統集成測試環境測試工具
·寫出資料庫運行測試報告
3.5 培訓與用戶支持
4.資料庫系統的運行和管理
4.1 資料庫系統的運行計劃
·運行策略的確定
·確定資料庫系統報警對象和報警方式
·資料庫系統的管理計劃(執行,故障/恢復,安全性,完整性,用戶培訓和維護)
4.2 資料庫系統的運行和維護
·新舊系統的轉換
·收集和分析報警數據(執行報警、故障報警、安全報警)
·連續穩定的運行
·資料庫維護(資料庫重構、安全視圖的評價和驗證、文檔維護)
·資料庫系統的運行統計(收集、分析、提出改進措施)
·關於運行標准和標准改進一致性的建議
·資料庫系統的審計
4.3 資料庫管理
·數據字典和數據倉庫的管理
·數據完整性維護和管理(實體完整性、參照完整性)
·資料庫物理結構的管理(保證數據不推遲訪問)
·資料庫空間及碎片管理
·備份和恢復(順序、日誌(審計痕跡)、檢查點)
·死鎖管理(集中式、分布式)
·並發控制(可串列性、鎖機制、時間戳、優化)
·數據安全性管理(加密、安全、訪問控制、視圖、有效性確認規則)
·資料庫管理員(DBA)職責
4.4 性能調整
·SQL語句的編碼檢驗
·表設計的評價
·索引的改進
·物理分配的改進
·設備增強
·資料庫性能優化
4.5 用戶支持
·用戶培訓
·售後服務
5. SQL
5.1 資料庫語言
·資料庫語言的要素
·資料庫語言的使用方式(互動式和嵌入式)
5.2 SQL概述
·SQL語句的特徵
·SQL語句的基本成分
5.3 資料庫定義
·創建資料庫(Create Datebase)、創建表(Create Table)
·定義數據完整性
·修改表(Alter Table)、刪除表(Drop Table)
·定義索引(Create Index)、刪除索引(Drop Index)
·定義視圖(Create View)、刪除視圖(Drop View)、更新視圖
5.4 數據操作
·Select語句的基本機構
·簡單查詢
·SQL中的選擇、投影
·字元串比較,涉及空值的比較
·日期時間,布爾值,輸出排序
·多表查詢
·避免屬性歧義
·SQL中的連接、並、交、差
·SQL中的元組變數
·子查詢
5.5 完整性控制與安全機制
·主鍵(Primary Key)約束
·外鍵(Foreign Key)約束
·屬性值上的約束(Null、Check、Create Domain)
·全局約束(Create Assertions)
·許可權、授權(Grant)、銷權(Revoke)
5.6 創建觸發器(Create Trigger)
5.7 SQL使用方式
·互動式SQL
·嵌入式SQL
·SQL與宿主語言介面(Declare、共享變數、游標、卷游標)
·動態SQL
·API
5.8 SQL 標准化
6. 網路環境下的資料庫
6.1 分布式資料庫
6.1.1 分布式資料庫的概念
·分布式資料庫的特點與目標
6.1.2 分布式資料庫的體系結構
·分布式資料庫的模式結構
·數據分布的策略(數據分片、分布透明性)
·分布式資料庫管理系統
6.1.3 分布式查詢處理和優化
6.1.4 分布式事務管理
·分布式資料庫的恢復(故障、恢復、2段提交、3段提交)
·分布式資料庫的透明性(局部、分裂、復制、處理、並發、執行)
6.1.5 分布式資料庫系統的應用
6.2 網路環境下資料庫系統的設計與實施
·數據的分布設計
·負載均衡設計
·資料庫互連技術
6.3 面向Web的DBMS技術
·三層體系結構
·動態Web網頁
·ASP、JSP、XML的應用
7.資料庫的安全性
7.1 安全性策略的理解
·資料庫視圖的安全性策略
·數據的安全級別(最重要的、重要的、注意、選擇)
7.2 資料庫安全測量
·用戶訪問控制(採用口令等)
·程序訪問控制(包含在程序中的SQL命令限制)
·表的訪問控制(視圖機制)
·控制訪問的函數和操作
·外部存儲數據的加密與解密
8. 資料庫發展趨勢與新技術
8.1 面向對象資料庫(OODBMS)
8.1.1 OODBMS的特徵
8.1.2 面向對象數據模型
·對象結構、對象類、繼承與多重繼承、對象標識、對象包含、對象嵌套
8.1.3 面向對象資料庫語言
8.1.4 對象關系資料庫系統(ORDBMS)
·嵌套關系
·復雜類型
·繼承、引用類型
·與復雜類型有關的查詢
·函數與過程
·面向對象與對象關系
·ORDBMS應用領域
8.2 企業資源計劃(ERP)和資料庫
8.2.1 ERP概述
·基本MRP(製造資源計劃)、閉環MRP、ERP
·基本原理、發展趨勢
·ERP設計的總體思路(一個中心、兩類業務、三條干線)
8.2.2 ERP與資料庫
·運行資料庫與ERP數據模型之間的關系
·運行資料庫與ERP資料庫之間的關系
8.2.3 案例分析
8.3 決策支持系統的建立
·決策支持系統的概念
·數據倉庫設計
·數據轉移技術
·聯機分析處理(OLAP)技術
·企業決策支持解決方案
·聯機事務處理(OLTP)
Ⅱ 如何設計一個完整的資料庫系統
資料庫系統(database
system),是由資料庫及其管理軟體組成的系統。
一個完整的資料庫系統包括
1
計算機硬體
計算機硬體是資料庫系統的物質基礎,是存儲資料庫及運行資料庫管理系統的硬體資源,主要包括主機、存儲設備、輸入輸出設備以及計算一個完整的資料庫系統包括哪些部分?
Ⅲ 資料庫課程設計實例
資料庫課程設計
題目:小型超市管理系統
1、項目計劃
1.1系統開發目的
(1)大大提高超市的運作效率;
(2)通過全面的信息採集和處理,輔助提高超市的決策水平;
(3)使用本系統,可以迅速提升超市的管理水平,為降低經營成本, 提高效益,增強超市擴張力, 提供有效的技術保障。
1.2背景說明
21世紀,超市的競爭也進入到了一個全新的領域,競爭已不再是規模的競爭,而是技術的競爭、管理的競爭、人才的競爭。技術的提升和管理的升級是超市業的競爭核心。零售領域目前呈多元發展趨勢,多種業態:超市、倉儲店、便利店、特許加盟店、專賣店、貨倉等相互並存。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擴大銷售額、降低經營成本、擴大經營規模,成為超市營業者努力追求的目標。
1.3項目確立
針對超市的特點,為了幫助超市解決現在面臨的問題,提高小型超市的競爭力,我們將開發以下系統:前台POS銷售系統、後台管理系統,其中這兩個子系統又包含其它一些子功能。
1.4應用范圍
本系統適應於各種小型的超市。
1.5 定義
(1)商品條形碼:每種商品具有唯一的條形碼,對於某些價格一樣的商品,可以使用自定義條形碼。
(2)交易清單:包括交易的流水賬號、每類商品的商品名、數量、該類商品的總金額、交易的時間、負責本次收銀的員工號。
(3)商品積壓:在一定時期內,遠無法完成銷售計劃的商品會造成積壓。
(4)促銷:在一定時期內,某些商品會按低於原價的促銷價格銷售。
庫存告警提示:當商品的庫存數量低於庫存報警數量時發出提示。
(5)盤點:計算出庫存、銷售額、盈利等經營指標。
1.6 參考資料
《資料庫原理及設計》 陶宏才編 清華大學出版社
《SQL Server 2000 實用教程》范立南編 清華大學出版社
《SQL Server 2000 編程員指南》李香敏編 北京希望電子出版社
《輕松搞定 SQL Server 2000 程序設計》Rebecca M.Riordan編
《軟體工程規范》Watts S.Humphrey編 清華大學出版社
《軟體工程理論與實踐》 Shari Lawrence Pfleeger編 清華大學出版社
《軟體需求分析》 Swapna Kishore編 機械工業出版社
《軟體工程思想》 林銳編
2、邏輯分析與詳細分析
2.1系統功能
(1)、零售前台(POS)管理系統,本系統必須具有以下功能:
商品錄入:根據超巿業務特點制定相關功能,可以通過輸入唯一編號、掃描條形碼、商品名稱等來實現精確或模糊的商品掃描錄入。該掃描錄入方法可以充分保證各種電腦操作水平層次的人員均能准確快速地進行商品掃描錄入。
收銀業務:通過掃描條形碼或者直接輸入商品名稱(對於同類多件商品採用一次錄入加數量的方式)自動計算本次交易的總金額。在顧客付款後,自動計算找零,同時列印交易清單(包括交易的流水賬號、每類商品的商品名、數量、該類商品的總金額、交易的時間、負責本次收銀的員工號)。如果顧客是本店會員並持有本人會員卡,則在交易前先掃描會員卡,並對所購物品全部實行95折優惠,並將所購物品的總金額累計到該會員的總消費金額中。 會員卡的有效期限為一年,滿一年未續卡者,該會員卡將被注銷。
安全性:OS登陸、退出、換班與操作鎖定等許可權驗證保護;斷電自動保護最大限度防止意外及惡意非法操作。
獨立作業:有的斷網收銀即在網路伺服器斷開或網路不通的情況下,收銀機仍能正常作業
(2)、後台管理系統,本系統必須具備以下功能
進貨管理: 根據銷售情況及庫存情況,自動制定進貨計劃(亦可手工制定修改),可以避免盲目進貨造成商品積壓。 按計劃單有選擇性地進行自動入庫登記。 綜合查詢列印計劃進貨與入庫記錄及金額。
銷售管理: 商品正常銷售、促銷與限量、限期及禁止銷售控制。 綜合查詢各種銷售明細記錄、各地收銀員收銀記錄以及交結賬情況等。 按多種方式統計生成銷售排行榜,靈活察看和列印商品銷售日、月、年報表。
庫存管理: 綜合查詢庫存明細記錄。 庫存狀態自動告警提示。如庫存過剩、少貨、缺貨等。軟體為您預警,避免庫存商品積壓損失和缺貨。 庫存自動盤點計算。
人員管理: 員工、會員、供貨商、廠商等基本信息登記管理。 員工操作許可權管理。 客戶銷售許可權管理。
(3)系統結構
系統總體結構
模塊子系統結構
功能描述:商品錄入子系統要求能快速錄入商品,因此必須支持條形碼掃描。
功能描述:收銀業務子系統能計算交易總額,列印交易清單,並根據會員卡打折。
功能描述:進貨管理子系統可以根據庫存自動指定進貨計劃,進貨時自動等級,以及提供查詢和列印計劃進貨與入庫記錄的功能。
功能描述:銷售管理子系統可以控制某商品是否允許銷售,查詢每種商品的銷售情況並產生年、月、日報表,同時可以生成銷售排行榜。
功能描述:庫存管理子系統提供查詢庫存明細記錄的基本功能,並根據庫存的狀態報警,以及自動盤點計算。
功能描述:人員管理子系統提供基本信息登記管理,員工操作許可權管理,客戶銷售許可權管理的功能。
2.2、流程圖
前台管理系統
頂層DFD圖
第0層DFD圖
第1層DFD圖
2.3、戶類型與職能
(1)、員工(營業員):
通過商品條形碼掃描輸入商品到購買清單
操作軟體計算交易總金額
操作軟體輸出交易清單
對會員進行會員卡掃描以便打折
(2)、:超市經理
操作軟體錄入商品,供貨商,廠商
操作軟體制定進貨計劃
查詢列印計劃進貨與入庫記錄
操作軟體控制商品銷售與否
查詢列印銷售情況
操作軟體生成銷售排行榜
查詢庫存明細記錄
根據軟體發出的庫存告警進行入貨
操作軟體進行盤點計算
(3)、總經理:
基本信息登記管理
員工操作許可權管理
客戶銷售許可權管理
2.4、統開發步驟
確定參與者和相關的用況
為每個用況設計過程
建立順序圖,確定每個腳本中對象的協作
創建類,確定腳本中的對象
設計, 編碼, 測試, 集成類
為過程編寫系統測試案例
運行測試案例,檢驗系統
2.5、系統環境需求
系統模式
本系統採用C/S模式作為開發模式
硬體環境
伺服器端:
高性能的計算機一台,
普通的雙絞線作為連接。
客戶端: 普通的計算機或者工作站,
普通的雙絞線作為連接。
軟體環境
伺服器端:安裝SQL Server 2000的伺服器版本,
安裝windows 2000伺服器版本,
配置了諾頓等必須的防毒軟體。
客戶端: 安裝SQL Server2000的伺服器版本,
安裝了VB等可視化開發工具軟體,
安裝windows2000伺服器版本。
2.6、系統安全問題
信息系統盡管功能強大,技術先進,但由於受到自身體系結構,設計思路以及運行機制等限制,也隱含許多不安全因素。常見因素有:數據的輸入,輸出,存取與備份,源程序以及應用軟體,資料庫,操作系統等漏洞或缺陷,硬體,通信部分的漏洞,企業內部人員的因素,病毒,「黑客」等因素。因此,為使本系統能夠真正安全,可靠,穩定地工作,必須考慮如下問題:為保證安全,不致使系統遭到意外事故的損害,系統因該能防止火,盜或其他形式的人為破壞。
系統要能重建
系統應該是可審查的
系統應能進行有效控制,抗干擾能力強
系統使用者的使用許可權是可識別的
3、基於UML的建模
3.1語義規則
用例模型(use cases view)(用例視圖)的基本組成部件是用例(use case)、角色(actor)和系統(system)。用例用於描述系統的功能,也就是從外部用戶的角度觀察,系統應支持哪些功能,幫助分析人員理解系統的行為,它是對系統功能的宏觀描述,一個完整的系統中通常包含若干個用例,每個用例具體說明應完成的功能,代表系統的所有基本功能(集)。角色是與系統進行交互的外部實體,它可以是系統用戶,也可以是其它系統或硬體設備,總之,凡是需要與系統交互的任何東西都可以稱作角色。系統的邊界線以內的區域(即用例的活動區域)則抽象表示系統能夠實現的所有基本功能。在一個基本功能(集)已經實現的系統中,系統運轉的大致過程是:外部角色先初始化用例,然後用例執行其所代表的功能,執行完後用例便給角色返回一些值,這個值可以是角色需要的來自系統中的任何東西。
UML:是一種標準的圖形化建模語言,它是面向對象分析與設計的一種標准表示;它不是一種可視化的程序設計語言而是一種可視化的建模語言;不是工具或知識庫的規格說明而是一種建模語言規格說明是一種表示的標准;不是過程也不是方法但允許任何一種過程和方法使用它。
用例(use case):
參與者(actor):
3.2、UML模型
3.21、系統UML模型
3.22、子系統UML模型
(1)零售前台(POS)管理系統用例視圖
(2)後台管理系統用例視圖
3.3、系統實現圖
4、超市銷售系統概念設計文檔
(1)、系統ER圖
(2)、系統ER圖說明
1) 商店中的所有用戶(員工)可以銷售多種商品,每種商品可由不同用戶(員工)銷售;
2) 每個顧客可以購買多種商品,不同商品可由不同顧客購買;
3) 每個供貨商可以供應多種不同商品,每種商品可由多個供應商供應。
(3)、視圖設計
1) 交易視圖(v_Dealing)——用於查詢交易情況的視圖;
2) 計劃進貨視圖(v_PlanStock)——用於查詢進貨計劃的視圖;
3) 銷售視圖(v_Sale)——用於查詢銷售明細記錄的視圖;
4) 入庫視圖(v_Stock)——用於查詢入庫情況的視圖。
5、邏輯設計文檔
(1)、系統關系模型
a) 商品信息表(商品編號,商品名稱,價格,條形碼,促銷價格,促銷起日期,促銷止日期,允許打折,庫存數量,庫存報警數量,計劃進貨數,允許銷售,廠商編號,供貨商編號)
b) 用戶表(用戶編號,用戶名稱,用戶密碼,用戶類型)
c) 會員表(會員編號,會員卡號,累積消費金額,注冊日期)
d) 銷售表(銷售編號,商品編號,銷售數量,銷售金額,銷售日期)
e) 交易表(交易編號,用戶名稱,交易金額,會員卡號,交易日期)
f) 進貨入庫表(入庫編號,入庫商品編號,入庫數量,單額,總額,入庫日期,計劃進貨日期,入庫狀態)
g) 供貨商表(供貨商編號,供貨商名稱,供貨商地址,供貨商電話)
h) 廠商表(廠商編號,廠商名稱,廠商地址,廠商電話)
(2)、系統資料庫表結構
資料庫表索引
表名 中文名
MerchInfo 商品信息表
User 用戶表
Menber 會員表
Sale 銷售表
Dealing 交易表
Stock 進貨入庫表
Provide 供貨商表
Factory 廠商表
商品信息表(MerchInfo)
欄位名 欄位類型 長度 主/外鍵 欄位值約束 對應中文名
MerchID int 4 P Not null 商品編號
MerchName Varchar 50 Not null 商品名稱
MerchPrice Money 4 Not null 價格
MerchNum Int 4 Not null 庫存數量
CautionNum Int 4 Not null 庫存報警數量
PlanNum Int 4 null 計劃進貨數
BarCode Varchar 50 Not null 條形碼
SalesProPrice Money 4 促銷價格
SalesProDateS Datetime 8 促銷起日期
SalesProDateE Datetime 8 促銷止日期
AllowAbate Int 4 Not null 允許打折
AllowSale Int 4 Not null 允許銷售
FactoryID Varchar 10 F Not null 廠商編號
ProvideID Varchar 10 F Not null 供貨商編號
用戶表(User)
欄位名 欄位類型 長度 主/外鍵 欄位值約束 對應中文名
UserID varchar 10 P Not null 用戶編號
UserName Varchar 25 Not null 用戶名稱
UserPW Varchar 50 Not null 用戶密碼
UserStyle Int 4 Not null 用戶類型
會員表(Menber)
欄位名 欄位類型 長度 主/外鍵 欄位值約束 對應中文名
MemberID Varchar 10 P Not null 會員編號
MemberCard Varchar 20 Not null 會員卡號
TotalCost Money 4 Not null 累積消費金額
RegDate Datetime 8 Not null 注冊日期
銷售表(Sale)
欄位名 欄位類型 長度 主/外鍵 欄位值約束 對應中文名
SaleID Varchar 10 P Not null 銷售編號
MerChID Varchar 10 F Not null 商品編號
SaleDate Datetime 8 Not null 銷售日期
SaleNum Int 4 Not null 銷售數量
SalePrice Money 4 Not null 銷售單額
交易表(Dealing)
欄位名 欄位類型 長度 主/外鍵 欄位值約束 對應中文名
DealingID Varchar 10 P Not null 交易編號
DealingPrice Money 4 Not null 交易金額
DealingDate Money 4 Not null 交易日期
MemberID Varchar 10 會員卡號
UserName Varchar 10 F Not null 用戶名稱
入庫紀錄表(Stock)
欄位名 欄位類型 長度 主/外鍵 欄位值約束 對應中文名
StockID Varchar 10 P Not null 入庫編號
MerchID Varchar 10 F Not null 入庫商品編號
MerchNum Int 4 Not null 入庫數量
MerchPrice Money 4 Not null 單額
TotalPrice Money 4 Not null 總額
StockDate Datetime 8 Datetime 入庫日期
PlanDate Datetime 8 Datetime 計劃進貨日期
StockState Int 4 Not null 入庫狀態
供貨商表(Provide)
欄位名 欄位類型 長度 主/外鍵 欄位值約束 對應中文名
ProvideID varchar 10 P Not null 供貨商編號
ProvideName Varchar 50 Not null 供貨商名稱
ProvideAddress Varchar 250 供貨商地址
ProvidePhone Varchar 25 供貨商電話
廠商表(Provide)
欄位名 欄位類型 長度 主/外鍵 欄位值約束 對應中文名
FactoryID varchar 10 P Not null 廠商編號
FactoryName Varchar 50 Not null 廠商名稱
FactoryAddress Varchar 250 廠商地址
FactoryPhone Varchar 25 廠商電話
6、物理設計文檔
/*----------創建資料庫----------*/
create database SuperMarketdb
on primary
(
name=SuperMarketdb,
filename='C:\Program Files\Microsoft SQL Server\MSSQL\Data\SuperMarketdb.mdf',
size=100MB,
maxsize=200MB,
filegrowth=20MB
)
log on
(
name=SuperMarketlog,
filename='C:\Program Files\Microsoft SQL Server\MSSQL\Data\SuperMarketdb.ldf',
size=60MB,
maxsize=200MB,
filegrowth=20MB
)
go
/*----------創建基本表----------*/
use [SuperMarketdb]
go
/*創建交易表*/
CREATE TABLE Dealing (
DealingID int identity(1,1) Primary key ,
DealingDate datetime NOT NULL ,
DealingPrice money NOT NULL ,
UserName varchar(25) NULL ,
MemberCard varchar(20) NULL
)
GO
/*創建廠商表*/
CREATE TABLE Factory (
FactoryID varchar(10) Primary key ,
FactoryName varchar(50) NOT NULL ,
FactoryAddress varchar(250) NULL ,
FactoryPhone varchar(50) NULL
)
GO
/*創建會員表*/
CREATE TABLE Member (
MemberID varchar(10) Primary key ,
MemberCard varchar(20) NOT NULL ,
TotalCost money NOT NULL ,
RegDate datetime NOT NULL
)
GO
/*創建商品信息表*/
CREATE TABLE MerchInfo (
MerchID int identity(1,1) Primary key ,
MerchName varchar(50) Unique NOT NULL ,
MerchPrice money NOT NULL ,
MerchNum int NOT NULL ,
CautionNum int NOT NULL ,
PlanNum int NOT NULL ,
BarCode varchar(20) Unique NOT NULL ,
SalesProPrice money NULL ,
SalesProDateS datetime NULL ,
SalesProDateE datetime NULL ,
AllowAbate int NOT NULL ,
AllowSale int NOT NULL ,
FactoryID int NOT NULL ,
ProvideID int NOT NULL
)
GO
/*創建供應商表*/
CREATE TABLE Provide (
ProvideID varchar(10) Primary key ,
ProvideName varchar(50) NOT NULL ,
ProvideAddress varchar(250) NULL ,
ProvidePhone varchar(25) NULL
)
GO
/*創建銷售表*/
CREATE TABLE Sale (
SaleID int identity(1,1) Primary key ,
MerChID int NOT NULL ,
SaleDate datetime NOT NULL ,
SaleNum int NOT NULL,
SalePrice money NOT NULL
)
GO
/*創建入庫表*/
CREATE TABLE Stock (
StockID int identity(1,1) Primary key ,
MerchID int NOT NULL ,
MerchNum int NOT NULL ,
MerchPrice money NULL ,
TotalPrice money NULL ,
PlanDate datetime NULL ,
StockDate datetime NULL,
StockState int NOT NULL
)
GO
/*創建用戶表*/
CREATE TABLE User (
UserID varchar(10) Primary key ,
UserName varchar(25) NOT NULL ,
UserPW varchar(50) NOT NULL ,
UserStyle int NOT NULL ,
)
GO
/*----------創建表間約束----------*/
/*商品信息表中廠商編號、供應商編號分別與廠商表、供應商表之間的外鍵約束*/
ALTER TABLE MerchInfo ADD
CONSTRAINT [FK_MerchInfo_Factory] FOREIGN KEY
(
[FactoryID]
) REFERENCES Factory (
[FactoryID]
),
CONSTRAINT [FK_MerchInfo_Provide] FOREIGN KEY
(
[ProvideID]
) REFERENCES Provide (
[ProvideID]
)
GO
/*銷售表中商品編號與商品信息表之間的外鍵約束*/
ALTER TABLE Sale ADD
CONSTRAINT [FK_Sale_MerchInfo] FOREIGN KEY
(
[MerChID]
) REFERENCES MerchInfo (
[MerchID]
) ON DELETE CASCADE
GO
/*入庫表中商品編號與商品信息表之間的外鍵約束*/
ALTER TABLE Stock ADD
CONSTRAINT [FK_Stock_MerchInfo] FOREIGN KEY
(
[MerchID]
) REFERENCES MerchInfo (
[MerchID]
) ON DELETE CASCADE
GO
/*----------創建索引----------*/
/*在交易表上建立一個以交易編號、交易日期為索引項的非聚集索引*/
CREATE nonclustered INDEX IX_Dealing ON Dealing(DealingID, DealingDate)
GO
/*在商品信息表上建立一個以商品編號為索引項的非聚集索引*/
CREATE nonclustered INDEX IX_MerchInfo ON MerchInfo(MerchID)
GO
/*在銷售表上建立一個以銷售編號、銷售日期為索引項的非聚集索引*/
CREATE nonclustered INDEX IX_Sale ON Sale(SaleID, SaleDate)
GO
/*在入庫表上建立一個以入庫編號、入庫日期、商品編號為索引項的非聚集索引*/
CREATE nonclustered INDEX IX_Stock ON Stock(StockID, StockDate, MerchID)
GO
/*----------創建視圖----------*/
/*創建用於查詢交易情況的視圖*/
CREATE VIEW v_Dealing
AS
SELECT DealingDate as 交易日期,
UserName as 員工名稱,
MemberCard as 會員卡號,
DealingPrice as 交易金額
FROM Dealing
GO
/*創建用於查詢進貨計劃的視圖*/
CREATE VIEW v_PlanStock
AS
SELECT Stock.StockID as SID,
MerchInfo.MerchName as 商品名稱,
MerchInfo.BarCode as 條形碼,
Factory.FactoryName as 廠商,
Provide.ProvideName as 供貨商,
Stock.MerchNum as 計劃進貨數量,
Stock.PlanDate as 計劃進貨日期
FROM Stock,MerchInfo,Provide,Factory
Where Stock.MerchID = MerchInfo.MerchID
and Provide.ProvideID=MerchInfo.ProvideID
and Factory.FactoryID=MerchInfo.FactoryID
and Stock.StockState=0
GO
/*創建用於查詢銷售明細記錄的視圖*/
CREATE VIEW v_Sale
AS
SELECT MerchInfo.MerchName as 商品名稱,
MerchInfo.BarCode as 條形碼,
MerchInfo.MerchPrice as 商品價格,
Sale.SalePrice as 銷售價格,
Sale.SaleNum as 銷售數量,
Sale.SaleDate as 銷售日期
FROM Sale INNER JOIN
MerchInfo ON Sale.MerChID = MerchInfo.MerchID
GO
/*創建用於查詢入庫情況的視圖*/
CREATE VIEW v_Stock
AS
SELECT MerchInfo.MerchName as 商品名稱,
MerchInfo.BarCode as 條形碼,
Factory.FactoryName as 廠商,
Provide.ProvideName as 供貨商,
Stock.MerchPrice as 入庫價格,
Stock.MerchNum as 入庫數量,
Stock.TotalPrice as 入庫總額,
Stock.StockDate as 入庫日期
FROM Stock,MerchInfo,Provide,Factory
Where Stock.MerchID = MerchInfo.MerchID
and Provide.ProvideID=MerchInfo.ProvideID
and Factory.FactoryID=MerchInfo.FactoryID
and Stock.StockState=1
GO
7、小結
和傳統管理模式相比較,使用本系統,毫無疑問會大大提高超市的運作效率,輔助提高超市的決策水平,管理水平,為降低經營成本, 提高效益,減少差錯,節省人力,減少顧客購物時間,增加客流量,提高顧客滿意度,增強超市擴張能力, 提供有效的技術保障。
由於開發者能力有限,加上時間倉促,本系統難免會出現一些不足之處,例如:
本系統只適合小型超市使用,不能適合中大型超市使用;
超市管理系統涉及范圍寬,要解決的問題多,功能復雜,實現困難,但由於限於時間,本系統只能做出其中的一部分功能;
對於以上出現的問題,我們深表歉意,如發現還有其它問題,希望老師批評指正。
請採納。
Ⅳ 資料庫課程設計實例
資料庫課程設計
題目:小型超市管理系統
1、項目計劃
1.1系統開發目的
(1)大大提高超市的運作效率;
(2)通過全面的信息採集和處理,輔助提高超市的決策水平;
(3)使用本系統,可以迅速提升超市的管理水平,為降低經營成本, 提高效益,增強超市擴張力, 提供有效的技術保障。
1.2背景說明
21世紀,超市的競爭也進入到了一個全新的領域,競爭已不再是規模的競爭,而是技術的競爭、管理的競爭、人才的競爭。技術的提升和管理的升級是超市業的競爭核心。零售領域目前呈多元發展趨勢,多種業態:超市、倉儲店、便利店、特許加盟店、專賣店、貨倉等相互並存。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擴大銷售額、降低經營成本、擴大經營規模,成為超市營業者努力追求的目標。
1.3項目確立
針對超市的特點,為了幫助超市解決現在面臨的問題,提高小型超市的競爭力,我們將開發以下系統:前台POS銷售系統、後台管理系統,其中這兩個子系統又包含其它一些子功能。
1.4應用范圍
本系統適應於各種小型的超市。
1.5 定義
(1)商品條形碼:每種商品具有唯一的條形碼,對於某些價格一樣的商品,可以使用自定義條形碼。
(2)交易清單:包括交易的流水賬號、每類商品的商品名、數量、該類商品的總金額、交易的時間、負責本次收銀的員工號。
(3)商品積壓:在一定時期內,遠無法完成銷售計劃的商品會造成積壓。
(4)促銷:在一定時期內,某些商品會按低於原價的促銷價格銷售。
庫存告警提示:當商品的庫存數量低於庫存報警數量時發出提示。
(5)盤點:計算出庫存、銷售額、盈利等經營指標。
1.6 參考資料
《資料庫原理及設計》 陶宏才編 清華大學出版社
《SQL Server 2000 實用教程》范立南編 清華大學出版社
《SQL Server 2000 編程員指南》李香敏編 北京希望電子出版社
《輕松搞定 SQL Server 2000 程序設計》Rebecca M.Riordan編
《軟體工程規范》Watts S.Humphrey編 清華大學出版社
《軟體工程理論與實踐》 Shari Lawrence Pfleeger編 清華大學出版社
《軟體需求分析》 Swapna Kishore編 機械工業出版社
《軟體工程思想》 林銳編
2、邏輯分析與詳細分析
2.1系統功能
(1)、零售前台(POS)管理系統,本系統必須具有以下功能:
商品錄入:根據超巿業務特點制定相關功能,可以通過輸入唯一編號、掃描條形碼、商品名稱等來實現精確或模糊的商品掃描錄入。該掃描錄入方法可以充分保證各種電腦操作水平層次的人員均能准確快速地進行商品掃描錄入。
收銀業務:通過掃描條形碼或者直接輸入商品名稱(對於同類多件商品採用一次錄入加數量的方式)自動計算本次交易的總金額。在顧客付款後,自動計算找零,同時列印交易清單(包括交易的流水賬號、每類商品的商品名、數量、該類商品的總金額、交易的時間、負責本次收銀的員工號)。如果顧客是本店會員並持有本人會員卡,則在交易前先掃描會員卡,並對所購物品全部實行95折優惠,並將所購物品的總金額累計到該會員的總消費金額中。 會員卡的有效期限為一年,滿一年未續卡者,該會員卡將被注銷。
安全性:OS登陸、退出、換班與操作鎖定等許可權驗證保護;斷電自動保護最大限度防止意外及惡意非法操作。
獨立作業:有的斷網收銀即在網路伺服器斷開或網路不通的情況下,收銀機仍能正常作業
(2)、後台管理系統,本系統必須具備以下功能
進貨管理: 根據銷售情況及庫存情況,自動制定進貨計劃(亦可手工制定修改),可以避免盲目進貨造成商品積壓。 按計劃單有選擇性地進行自動入庫登記。 綜合查詢列印計劃進貨與入庫記錄及金額。
銷售管理: 商品正常銷售、促銷與限量、限期及禁止銷售控制。 綜合查詢各種銷售明細記錄、各地收銀員收銀記錄以及交結賬情況等。 按多種方式統計生成銷售排行榜,靈活察看和列印商品銷售日、月、年報表。
庫存管理: 綜合查詢庫存明細記錄。 庫存狀態自動告警提示。如庫存過剩、少貨、缺貨等。軟體為您預警,避免庫存商品積壓損失和缺貨。 庫存自動盤點計算。
人員管理: 員工、會員、供貨商、廠商等基本信息登記管理。 員工操作許可權管理。 客戶銷售許可權管理。
(3)系統結構
系統總體結構
模塊子系統結構
功能描述:商品錄入子系統要求能快速錄入商品,因此必須支持條形碼掃描。
功能描述:收銀業務子系統能計算交易總額,列印交易清單,並根據會員卡打折。
功能描述:進貨管理子系統可以根據庫存自動指定進貨計劃,進貨時自動等級,以及提供查詢和列印計劃進貨與入庫記錄的功能。
功能描述:銷售管理子系統可以控制某商品是否允許銷售,查詢每種商品的銷售情況並產生年、月、日報表,同時可以生成銷售排行榜。
功能描述:庫存管理子系統提供查詢庫存明細記錄的基本功能,並根據庫存的狀態報警,以及自動盤點計算。
功能描述:人員管理子系統提供基本信息登記管理,員工操作許可權管理,客戶銷售許可權管理的功能。
2.2、流程圖
前台管理系統
頂層DFD圖
第0層DFD圖
第1層DFD圖
2.3、戶類型與職能
(1)、員工(營業員):
通過商品條形碼掃描輸入商品到購買清單
操作軟體計算交易總金額
操作軟體輸出交易清單
對會員進行會員卡掃描以便打折
(2)、:超市經理
操作軟體錄入商品,供貨商,廠商
操作軟體制定進貨計劃
查詢列印計劃進貨與入庫記錄
操作軟體控制商品銷售與否
查詢列印銷售情況
操作軟體生成銷售排行榜
查詢庫存明細記錄
根據軟體發出的庫存告警進行入貨
操作軟體進行盤點計算
(3)、總經理:
基本信息登記管理
員工操作許可權管理
客戶銷售許可權管理
2.4、統開發步驟
確定參與者和相關的用況
為每個用況設計過程
建立順序圖,確定每個腳本中對象的協作
創建類,確定腳本中的對象
設計, 編碼, 測試, 集成類
為過程編寫系統測試案例
運行測試案例,檢驗系統
2.5、系統環境需求
系統模式
本系統採用C/S模式作為開發模式
硬體環境
伺服器端:
高性能的計算機一台,
普通的雙絞線作為連接。
客戶端: 普通的計算機或者工作站,
普通的雙絞線作為連接。
軟體環境
伺服器端:安裝SQL Server 2000的伺服器版本,
安裝windows 2000伺服器版本,
配置了諾頓等必須的防毒軟體。
客戶端: 安裝SQL Server2000的伺服器版本,
安裝了VB等可視化開發工具軟體,
安裝windows2000伺服器版本。
2.6、系統安全問題
信息系統盡管功能強大,技術先進,但由於受到自身體系結構,設計思路以及運行機制等限制,也隱含許多不安全因素。常見因素有:數據的輸入,輸出,存取與備份,源程序以及應用軟體,資料庫,操作系統等漏洞或缺陷,硬體,通信部分的漏洞,企業內部人員的因素,病毒,「黑客」等因素。因此,為使本系統能夠真正安全,可靠,穩定地工作,必須考慮如下問題:為保證安全,不致使系統遭到意外事故的損害,系統因該能防止火,盜或其他形式的人為破壞。
系統要能重建
系統應該是可審查的
系統應能進行有效控制,抗干擾能力強
系統使用者的使用許可權是可識別的
3、基於UML的建模
3.1語義規則
用例模型(use cases view)(用例視圖)的基本組成部件是用例(use case)、角色(actor)和系統(system)。用例用於描述系統的功能,也就是從外部用戶的角度觀察,系統應支持哪些功能,幫助分析人員理解系統的行為,它是對系統功能的宏觀描述,一個完整的系統中通常包含若干個用例,每個用例具體說明應完成的功能,代表系統的所有基本功能(集)。角色是與系統進行交互的外部實體,它可以是系統用戶,也可以是其它系統或硬體設備,總之,凡是需要與系統交互的任何東西都可以稱作角色。系統的邊界線以內的區域(即用例的活動區域)則抽象表示系統能夠實現的所有基本功能。在一個基本功能(集)已經實現的系統中,系統運轉的大致過程是:外部角色先初始化用例,然後用例執行其所代表的功能,執行完後用例便給角色返回一些值,這個值可以是角色需要的來自系統中的任何東西。
UML:是一種標準的圖形化建模語言,它是面向對象分析與設計的一種標准表示;它不是一種可視化的程序設計語言而是一種可視化的建模語言;不是工具或知識庫的規格說明而是一種建模語言規格說明是一種表示的標准;不是過程也不是方法但允許任何一種過程和方法使用它。
用例(use case):
參與者(actor):
3.2、UML模型
3.21、系統UML模型
3.22、子系統UML模型
(1)零售前台(POS)管理系統用例視圖
(2)後台管理系統用例視圖
3.3、系統實現圖
4、超市銷售系統概念設計文檔
(1)、系統ER圖
(2)、系統ER圖說明
1) 商店中的所有用戶(員工)可以銷售多種商品,每種商品可由不同用戶(員工)銷售;
2) 每個顧客可以購買多種商品,不同商品可由不同顧客購買;
3) 每個供貨商可以供應多種不同商品,每種商品可由多個供應商供應。
(3)、視圖設計
1) 交易視圖(v_Dealing)——用於查詢交易情況的視圖;
2) 計劃進貨視圖(v_PlanStock)——用於查詢進貨計劃的視圖;
3) 銷售視圖(v_Sale)——用於查詢銷售明細記錄的視圖;
4) 入庫視圖(v_Stock)——用於查詢入庫情況的視圖。
5、邏輯設計文檔
(1)、系統關系模型
a) 商品信息表(商品編號,商品名稱,價格,條形碼,促銷價格,促銷起日期,促銷止日期,允許打折,庫存數量,庫存報警數量,計劃進貨數,允許銷售,廠商編號,供貨商編號)
b) 用戶表(用戶編號,用戶名稱,用戶密碼,用戶類型)
c) 會員表(會員編號,會員卡號,累積消費金額,注冊日期)
d) 銷售表(銷售編號,商品編號,銷售數量,銷售金額,銷售日期)
e) 交易表(交易編號,用戶名稱,交易金額,會員卡號,交易日期)
f) 進貨入庫表(入庫編號,入庫商品編號,入庫數量,單額,總額,入庫日期,計劃進貨日期,入庫狀態)
g) 供貨商表(供貨商編號,供貨商名稱,供貨商地址,供貨商電話)
h) 廠商表(廠商編號,廠商名稱,廠商地址,廠商電話)
(2)、系統資料庫表結構
資料庫表索引
表名 中文名
MerchInfo 商品信息表
User 用戶表
Menber 會員表
Sale 銷售表
Dealing 交易表
Stock 進貨入庫表
Provide 供貨商表
Factory 廠商表
商品信息表(MerchInfo)
欄位名 欄位類型 長度 主/外鍵 欄位值約束 對應中文名
MerchID int 4 P Not null 商品編號
MerchName Varchar 50 Not null 商品名稱
MerchPrice Money 4 Not null 價格
MerchNum Int 4 Not null 庫存數量
CautionNum Int 4 Not null 庫存報警數量
PlanNum Int 4 null 計劃進貨數
BarCode Varchar 50 Not null 條形碼
SalesProPrice Money 4 促銷價格
SalesProDateS Datetime 8 促銷起日期
SalesProDateE Datetime 8 促銷止日期
AllowAbate Int 4 Not null 允許打折
AllowSale Int 4 Not null 允許銷售
FactoryID Varchar 10 F Not null 廠商編號
ProvideID Varchar 10 F Not null 供貨商編號
用戶表(User)
欄位名 欄位類型 長度 主/外鍵 欄位值約束 對應中文名
UserID varchar 10 P Not null 用戶編號
UserName Varchar 25 Not null 用戶名稱
UserPW Varchar 50 Not null 用戶密碼
UserStyle Int 4 Not null 用戶類型
會員表(Menber)
欄位名 欄位類型 長度 主/外鍵 欄位值約束 對應中文名
MemberID Varchar 10 P Not null 會員編號
MemberCard Varchar 20 Not null 會員卡號
TotalCost Money 4 Not null 累積消費金額
RegDate Datetime 8 Not null 注冊日期
銷售表(Sale)
欄位名 欄位類型 長度 主/外鍵 欄位值約束 對應中文名
SaleID Varchar 10 P Not null 銷售編號
MerChID Varchar 10 F Not null 商品編號
SaleDate Datetime 8 Not null 銷售日期
SaleNum Int 4 Not null 銷售數量
SalePrice Money 4 Not null 銷售單額
交易表(Dealing)
欄位名 欄位類型 長度 主/外鍵 欄位值約束 對應中文名
DealingID Varchar 10 P Not null 交易編號
DealingPrice Money 4 Not null 交易金額
DealingDate Money 4 Not null 交易日期
MemberID Varchar 10 會員卡號
UserName Varchar 10 F Not null 用戶名稱
入庫紀錄表(Stock)
欄位名 欄位類型 長度 主/外鍵 欄位值約束 對應中文名
StockID Varchar 10 P Not null 入庫編號
MerchID Varchar 10 F Not null 入庫商品編號
MerchNum Int 4 Not null 入庫數量
MerchPrice Money 4 Not null 單額
TotalPrice Money 4 Not null 總額
StockDate Datetime 8 Datetime 入庫日期
PlanDate Datetime 8 Datetime 計劃進貨日期
StockState Int 4 Not null 入庫狀態
供貨商表(Provide)
欄位名 欄位類型 長度 主/外鍵 欄位值約束 對應中文名
ProvideID varchar 10 P Not null 供貨商編號
ProvideName Varchar 50 Not null 供貨商名稱
ProvideAddress Varchar 250 供貨商地址
ProvidePhone Varchar 25 供貨商電話
廠商表(Provide)
欄位名 欄位類型 長度 主/外鍵 欄位值約束 對應中文名
FactoryID varchar 10 P Not null 廠商編號
FactoryName Varchar 50 Not null 廠商名稱
FactoryAddress Varchar 250 廠商地址
FactoryPhone Varchar 25 廠商電話
6、物理設計文檔
/*----------創建資料庫----------*/
create database SuperMarketdb
on primary
(
name=SuperMarketdb,
filename='C:\Program Files\Microsoft SQL Server\MSSQL\Data\SuperMarketdb.mdf',
size=100MB,
maxsize=200MB,
filegrowth=20MB
)
log on
(
name=SuperMarketlog,
filename='C:\Program Files\Microsoft SQL Server\MSSQL\Data\SuperMarketdb.ldf',
size=60MB,
maxsize=200MB,
filegrowth=20MB
)
go
/*----------創建基本表----------*/
use [SuperMarketdb]
go
/*創建交易表*/
CREATE TABLE Dealing (
DealingID int identity(1,1) Primary key ,
DealingDate datetime NOT NULL ,
DealingPrice money NOT NULL ,
UserName varchar(25) NULL ,
MemberCard varchar(20) NULL
)
GO
/*創建廠商表*/
CREATE TABLE Factory (
FactoryID varchar(10) Primary key ,
FactoryName varchar(50) NOT NULL ,
FactoryAddress varchar(250) NULL ,
FactoryPhone varchar(50) NULL
)
GO
/*創建會員表*/
CREATE TABLE Member (
MemberID varchar(10) Primary key ,
MemberCard varchar(20) NOT NULL ,
TotalCost money NOT NULL ,
RegDate datetime NOT NULL
)
GO
/*創建商品信息表*/
CREATE TABLE MerchInfo (
MerchID int identity(1,1) Primary key ,
MerchName varchar(50) Unique NOT NULL ,
MerchPrice money NOT NULL ,
MerchNum int NOT NULL ,
CautionNum int NOT NULL ,
PlanNum int NOT NULL ,
BarCode varchar(20) Unique NOT NULL ,
SalesProPrice money NULL ,
SalesProDateS datetime NULL ,
SalesProDateE datetime NULL ,
AllowAbate int NOT NULL ,
AllowSale int NOT NULL ,
FactoryID int NOT NULL ,
ProvideID int NOT NULL
)
GO
/*創建供應商表*/
CREATE TABLE Provide (
ProvideID varchar(10) Primary key ,
ProvideName varchar(50) NOT NULL ,
ProvideAddress varchar(250) NULL ,
ProvidePhone varchar(25) NULL
)
GO
/*創建銷售表*/
CREATE TABLE Sale (
SaleID int identity(1,1) Primary key ,
MerChID int NOT NULL ,
SaleDate datetime NOT NULL ,
SaleNum int NOT NULL,
SalePrice money NOT NULL
)
GO
/*創建入庫表*/
CREATE TABLE Stock (
StockID int identity(1,1) Primary key ,
MerchID int NOT NULL ,
MerchNum int NOT NULL ,
MerchPrice money NULL ,
TotalPrice money NULL ,
PlanDate datetime NULL ,
StockDate datetime NULL,
StockState int NOT NULL
)
GO
/*創建用戶表*/
CREATE TABLE User (
UserID varchar(10) Primary key ,
UserName varchar(25) NOT NULL ,
UserPW varchar(50) NOT NULL ,
UserStyle int NOT NULL ,
)
GO
/*----------創建表間約束----------*/
/*商品信息表中廠商編號、供應商編號分別與廠商表、供應商表之間的外鍵約束*/
ALTER TABLE MerchInfo ADD
CONSTRAINT [FK_MerchInfo_Factory] FOREIGN KEY
(
[FactoryID]
) REFERENCES Factory (
[FactoryID]
),
CONSTRAINT [FK_MerchInfo_Provide] FOREIGN KEY
(
[ProvideID]
) REFERENCES Provide (
[ProvideID]
)
GO
/*銷售表中商品編號與商品信息表之間的外鍵約束*/
ALTER TABLE Sale ADD
CONSTRAINT [FK_Sale_MerchInfo] FOREIGN KEY
(
[MerChID]
) REFERENCES MerchInfo (
[MerchID]
) ON DELETE CASCADE
GO
/*入庫表中商品編號與商品信息表之間的外鍵約束*/
ALTER TABLE Stock ADD
CONSTRAINT [FK_Stock_MerchInfo] FOREIGN KEY
(
[MerchID]
) REFERENCES MerchInfo (
[MerchID]
) ON DELETE CASCADE
GO
/*----------創建索引----------*/
/*在交易表上建立一個以交易編號、交易日期為索引項的非聚集索引*/
CREATE nonclustered INDEX IX_Dealing ON Dealing(DealingID, DealingDate)
GO
/*在商品信息表上建立一個以商品編號為索引項的非聚集索引*/
CREATE nonclustered INDEX IX_MerchInfo ON MerchInfo(MerchID)
GO
/*在銷售表上建立一個以銷售編號、銷售日期為索引項的非聚集索引*/
CREATE nonclustered INDEX IX_Sale ON Sale(SaleID, SaleDate)
GO
/*在入庫表上建立一個以入庫編號、入庫日期、商品編號為索引項的非聚集索引*/
CREATE nonclustered INDEX IX_Stock ON Stock(StockID, StockDate, MerchID)
GO
/*----------創建視圖----------*/
/*創建用於查詢交易情況的視圖*/
CREATE VIEW v_Dealing
AS
SELECT DealingDate as 交易日期,
UserName as 員工名稱,
MemberCard as 會員卡號,
DealingPrice as 交易金額
FROM Dealing
GO
/*創建用於查詢進貨計劃的視圖*/
CREATE VIEW v_PlanStock
AS
SELECT Stock.StockID as SID,
MerchInfo.MerchName as 商品名稱,
MerchInfo.BarCode as 條形碼,
Factory.FactoryName as 廠商,
Provide.ProvideName as 供貨商,
Stock.MerchNum as 計劃進貨數量,
Stock.PlanDate as 計劃進貨日期
FROM Stock,MerchInfo,Provide,Factory
Where Stock.MerchID = MerchInfo.MerchID
and Provide.ProvideID=MerchInfo.ProvideID
and Factory.FactoryID=MerchInfo.FactoryID
and Stock.StockState=0
GO
/*創建用於查詢銷售明細記錄的視圖*/
CREATE VIEW v_Sale
AS
SELECT MerchInfo.MerchName as 商品名稱,
MerchInfo.BarCode as 條形碼,
MerchInfo.MerchPrice as 商品價格,
Sale.SalePrice as 銷售價格,
Sale.SaleNum as 銷售數量,
Sale.SaleDate as 銷售日期
FROM Sale INNER JOIN
MerchInfo ON Sale.MerChID = MerchInfo.MerchID
GO
/*創建用於查詢入庫情況的視圖*/
CREATE VIEW v_Stock
AS
SELECT MerchInfo.MerchName as 商品名稱,
MerchInfo.BarCode as 條形碼,
Factory.FactoryName as 廠商,
Provide.ProvideName as 供貨商,
Stock.MerchPrice as 入庫價格,
Stock.MerchNum as 入庫數量,
Stock.TotalPrice as 入庫總額,
Stock.StockDate as 入庫日期
FROM Stock,MerchInfo,Provide,Factory
Where Stock.MerchID = MerchInfo.MerchID
and Provide.ProvideID=MerchInfo.ProvideID
and Factory.FactoryID=MerchInfo.FactoryID
and Stock.StockState=1
GO
7、小結
和傳統管理模式相比較,使用本系統,毫無疑問會大大提高超市的運作效率,輔助提高超市的決策水平,管理水平,為降低經營成本, 提高效益,減少差錯,節省人力,減少顧客購物時間,增加客流量,提高顧客滿意度,增強超市擴張能力, 提供有效的技術保障。
由於開發者能力有限,加上時間倉促,本系統難免會出現一些不足之處,例如:
本系統只適合小型超市使用,不能適合中大型超市使用;
超市管理系統涉及范圍寬,要解決的問題多,功能復雜,實現困難,但由於限於時間,本系統只能做出其中的一部分功能;
對於以上出現的問題,我們深表歉意,如發現還有其它問題,希望老師批評指正。
Ⅳ 資料庫具體應用的實例有哪些
資料庫的應用領域
1、多媒體資料庫: 這類資料庫主要存儲與多媒體相關的數據,如聲音、圖像和視頻等數據。多媒體數據最大的特點是數據連續,而且數據量比較大,存儲需要的空間較大。
2、移動資料庫: 該類資料庫是在移動計算機系統上發展起來的,如筆記本電腦、掌上計算機等。該資料庫最大的特點是通過無線數字通信網路傳輸的。移動資料庫可以隨時隨地地獲取和訪問數據,為一些商務應用和一些緊急情況帶來了很大的便利。
3、空間資料庫: 這類資料庫目前發展比較迅速。它主要包括地理信息資料庫(又稱為地理信息系統,即GIS)和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資料庫。其中地理信息資料庫一般存儲與地圖相關的信息數據;計算機輔助設計資料庫一般存儲設計信息的空間資料庫,如機械、集成電路以及電子設備設計圖等。
4、信息檢索系統: 信息檢索就是根據用戶輸入的信息,從資料庫中查找相關的文檔或信息,並把查找的信息反饋給用戶。信息檢索領域和資料庫是同步發展的,它是一種典型的聯機文檔管理系統或者聯機圖書目錄。
5、分布式信息檢索: 這類資料庫是隨著Internet的發展而產生的資料庫。它一般用於網際網路及遠距離計算機網路系統中。特別是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這類資料庫發展更加迅猛。
許多網路用戶(如個人、公司或企業等)在自己的計算機中存儲信息,同時希望通過網路使用發送電子郵件、文件傳輸、遠程登錄方式和別人共享這些信息。分布式信息檢索滿足了這一要求。
6、專家決策系統: 專家決策系統也是資料庫應用的一部分。由於越來越多的數據可以聯機獲取,特別是企業通過這些數據可以對企業的發展作出更好的決策,以使企業更好地運行。由於人工智慧的發展,使得專家決策系統的應用更加廣泛。
(5)資料庫系統設計案例擴展閱讀
對資料庫系統的基本要求是:
①能夠保證數據的獨立性。數據和程序相互獨立有利於加快軟體開發速度,節省開發費用。
②冗餘數據少,數據共享程度高。
③系統的用戶介面簡單,用戶容易掌握,使用方便。
④能夠確保系統運行可靠,出現故障時能迅速排除;能夠保護數據不受非受權者訪問或破壞;能夠防止錯誤數據的產生,一旦產生也能及時發現。
⑤有重新組織數據的能力,能改變數據的存儲結構或數據存儲位置,以適應用戶操作特性的變化,改善由於頻繁插入、刪除操作造成的數據組織零亂和時空性能變壞的狀況。
⑥具有可修改性和可擴充性。
⑦能夠充分描述數據間的內在聯系。
Ⅵ 《高並發Oracle資料庫系統的架構與設計》epub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高並發Oracle資料庫系統的架構與設計》(侯松)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 https://pan..com/s/1uMcvabVr-o3WxAGvtojG2g
書名:高並發Oracle資料庫系統的架構與設計
作者:侯松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4-11-1
頁數:388
內容簡介:
這是國內第一本深度講解如何架構與設計高並發Oracle資料庫系統的著作,也是國內第一本系統講解內存資料庫TimesTen的專著。作者是擁有10餘年Oracle從業經驗的資深資料庫架構師,本書的內容也得到了業界以蓋國強為代表的數位資料庫專家的一致認可。本書秉承大道至簡的思想,技術與藝術並重,從技術、方法論、原理和思想等角度講解了如何架構與設計高並發Oracle資料庫系統。
全書主要內容從三個維度展開:首先是內部擴展的維度,深入探討了高效B樹索引、高效表設計、查詢優化器等資料庫架構設計與優化的核心技術,以及高並發Oracle資料庫系統架構與設計的方法論和常見的高並發案例;其次是縱向擴展的維度,國內首次詳細講解了內存資料庫TimesTen的基本使用、高可用架構設計、緩存應用、監控方法、數據備份與恢復、數據遷移以及高並發場景;最後是橫向擴展的維度,詳細講解了如何使用GoldenGate構建資料庫群,重點是結合鏈路原理的實現,介紹了拓展數據集成平台和異構資料庫群的設計思路。此外,還從容災和高並發的角度介紹了Data Guard的妙用,以及超出純技術范圍的一些最佳實踐。
作者簡介:
侯松(網名:麻袋爸爸)
資深資料庫架構師、PMP、北美壽險管理師,現就職於中國平安保險集團,擁有10餘年資料庫開發、管理和運維經驗。精通Oracle資料庫相關技術,掌握ITIL運維體系,擅長金融行業(銀行、保險、投資)的項目管理和資料庫系統的架構設計,有世界500強IT團隊管理與大型項目管理的經驗。活躍於ITPUB等技術社區,2013年中國資料庫大會演講嘉賓。個人網站:http://www.housong.net
Ⅶ ASP+Access資料庫系統開發案例精選的圖書目錄
第1章ASP入門1
1.1ASP概述2
1.2ASP環境配置2
1.2.1IIS伺服器的安裝2
1.2.2IIS伺服器的配置3
1.2.3測試網站伺服器4
1.3ASP頁的搭建9
1.3.1ASP程序的基本結構9
1.3.2ASP搭建網站的優點10
1.4Web的工作原理10
1.4.1伺服器端與客戶端10
1.4.2靜態網頁的工作原理11
1.4.3動態網頁的工作原理11
1.5ASP內置對象11
1.5.1內置對象概述11
1.5.2Request對象12
1.5.3Response對象14
1.5.4Application對象19
1.5.5Server對象21
1.5.6Session對象23
1.5.7ObjectContext對象27
1.6ASP安全維護28
1.6.1通過許可權設置維護網站安全28
1.6.2存在的安全漏洞28
1.6.3完善安全防範措施29
第2章Access 2003資料庫基礎31
2.1資料庫的概述32
2.1.1什麼是資料庫32
2.1.2關系型資料庫32
2.1.3記錄與欄位32
2.2Access 2003資料庫33
2.2.1安裝和啟動Access 200333
2.2.2Access 2003工作環境36
2.2.3資料庫操作38
2.2.4數據表操作42
2.3資料庫連接47
2.3.1非DSN訪問資料庫47
2.3.2通過DSN訪問資料庫48
2.4SQL查詢50
2.4.1簡單的SELECT語句查詢51
2.4.2FROM子句52
2.4.3使用WHERE子句設置查詢條件53
2.4.4使用ORDER BY子句對查詢結果排序54
2.4.5使用GROUP BY子句將查詢結果分組55
2.4.6嵌套查詢56
2.4.7多表查詢58
2.4.8添加數據59
2.4.9修改數據60
2.4.10刪除數據61
第3章個人網站63
3.1概述65
3.2系統分析65
3.2.1需求分析65
3.2.2可行性分析65
3.3總體設計65
3.3.1項目規劃65
3.3.2系統功能結構圖66
3.4系統設計66
3.4.1設計目標66
3.4.2開發及運行環境67
3.5資料庫設計67
3.5.1數據表概要說明67
3.5.2主要數據表的結構67
3.6技術准備69
3.6.1讀者知識要求69
3.6.2命名規則69
3.6.3文件管理規劃69
3.7前台主要功能模塊詳細設計70
3.7.1前台文件總體架構70
3.7.2我的文章模塊設計72
3.7.3博客日歷模塊設計75
3.7.4我的相冊模塊設計80
3.7.5在線音樂點播模塊設計82
3.8後台主要功能模塊詳細設計86
3.8.1後台總體架構86
3.8.2文章管理模塊設計87
3.8.3音頻文件管理模塊設計92
3.8.4退出登錄模塊設計96
3.9疑難問題分析解決97
3.9.1防止SQL注入漏洞97
3.9.2使用Cookie統計網站訪問量97
3.10程序調試及錯誤處理98
第4章新聞網站99
4.1概述101
4.2系統分析101
4.2.1需求分析101
4.2.2可行性分析101
4.3總體設計101
4.3.1項目規劃101
4.3.2系統功能結構圖102
4.4系統設計102
4.4.1設計目標102
4.4.2開發及運行環境103
4.5資料庫設計103
4.5.1數據表概要說明103
4.5.2主要數據表的結構103
4.6技術准備105
4.6.1讀者知識要求105
4.6.2命名規則105
4.6.3文件管理規劃106
4.7前台主要功能模塊詳細設計106
4.7.1前台文件總體架構106
4.7.2連接資料庫模塊設計108
4.7.3新聞展示模塊設計109
4.7.4往日新聞查看模塊設計112
4.7.5新聞排行模塊設計114
4.8後台主要功能模塊詳細設計115
4.8.1後台總體架構115
4.8.2功能菜單模塊設計117
4.8.3新聞管理模塊設計119
4.8.4管理員設置模塊設計121
4.8.5網站信息統計模塊設計125
4.8.6資料庫維護管理模塊設計129
4.9疑難問題分析解決131
4.9.1防止Access資料庫被下載131
4.9.2實現滑鼠經過文本框顏色改變131
4.10程序調試及錯誤處理131
第5章辦公自動化管理系統133
5.1概述135
5.2系統分析135
5.2.1需求分析135
5.2.2可行性分析135
5.3總體設計136
5.3.1項目規劃136
5.3.2系統功能結構圖136
5.4系統設計136
5.4.1設計目標136
5.4.2開發及運行環境137
5.4.3Windows XP系統中的IIS配置137
5.5資料庫設計140
5.5.1數據表的實體E-R圖140
5.5.2主要數據表的結構141
5.5.3數據表概要說明143
5.6技術准備144
5.6.1讀者知識要求144
5.6.2命名規則144
5.6.3文件管理規劃145
5.7主要功能模塊詳細設計145
5.7.1文件總體架構145
5.7.2文件架構146
5.7.3首頁的運行效果146
5.7.4創建資料庫連接147
5.8考勤管理模塊設計148
5.8.1外出登記頁面設計148
5.8.2上下班登記頁面設計150
5.9審核管理模塊設計152
5.9.1發布審請頁面設計152
5.9.2審核批示管理頁面設計154
5.10員工管理模塊設計157
5.10.1員工信息添加頁面設計157
5.10.2員工維護頁面設計158
5.11通訊管理模塊設計163
5.11.1顯示通訊組信息頁面設計164
5.11.2添加通訊詳細信息頁面設計167
5.12疑難問題分析解決170
5.12.1製作樹狀導航菜單170
5.12.2將資料庫中的記錄顯示在下拉列表中172
5.12.3修改數據時下拉列表的默認值為資料庫中原數據信息173
5.12.4通過日期選擇器選擇時間174
5.13程序調試及錯誤處理176
第6章企業門戶網站179
6.1概述181
6.2系統分析181
6.2.1需求分析181
6.2.2可行性分析181
6.3總體設計182
6.3.1項目規劃182
6.3.2系統功能結構圖182
6.4系統設計183
6.4.1設計目標183
6.4.2開發及運行環境184
6.5資料庫設計184
6.5.1數據表概要說明184
6.5.2主要數據表的結構185
6.6技術准備187
6.6.1讀者知識要求187
6.6.2命名規則187
6.6.3文件管理規劃188
6.7前台主要功能模塊詳細設計188
6.7.1前台文件總體架構188
6.7.2商品展示模塊設計190
6.7.3商品分類模塊設計193
6.7.4加盟商申請和登錄模塊設計195
6.7.5加盟商中心模塊設計196
6.7.6站內新聞模塊設計197
6.7.7在線投票模塊設計198
6.8後台主要功能模塊詳細設計199
6.8.1後台總體架構199
6.8.2商品基本信息管理模塊設計202
6.8.3加盟商信息管理模塊設計206
6.8.4往來管理模塊設計212
6.8.5員工信息管理模塊設計215
6.8.6站內信息管理模塊設計218
6.8.7商品銷售統計模塊設計221
6.8.8系統設置模塊設計223
6.9疑難問題分析解決224
6.9.1在Access資料庫中通過輸入掩碼控制輸入值的格式224
6.9.2實現二級級聯菜單225
6.9.3根據單選框的值顯示不同控制項227
6.10程序調試及錯誤處理228
第7章電子商務網站231
7.1概述233
7.2系統分析233
7.2.1需求分析233
7.2.2可行性分析233
7.2.3實體—關系圖(ER圖)234
7.3總體設計234
7.3.1項目規劃234
7.3.2系統功能結構圖234
7.3.3網站流程設計235
7.4系統設計236
7.4.1設計目標236
7.4.2開發及運行環境236
7.4.3Windows 2003系統中的IIS配置236
7.5資料庫設計239
7.5.1數據表概要說明239
7.5.2主要數據表的結構239
7.6技術准備241
7.6.1讀者知識要求241
7.6.2命名規則241
7.6.3文件管理規劃242
7.7前台主要功能模塊詳細設計242
7.7.1前台文件總體架構242
7.7.2網站導航設計245
7.7.3連接資料庫模塊設計245
7.7.4商品展示模塊設計246
7.7.5購物車模塊設計248
7.7.6收銀台模塊設計250
7.7.7會員模塊設計253
7.7.8商業資訊模塊設計257
7.7.9站內公告模塊設計257
7.8後台主要功能模塊詳細設計258
7.8.1後台總體架構258
7.8.2後台登錄模塊設計260
7.8.3網站信息管理模塊設計262
7.8.4商品信息管理模塊設計265
7.8.5商品分類管理模塊設計268
7.8.6訂單信息管理模塊設計271
7.8.7新聞信息管理模塊設計275
7.9疑難問題分析解決276
7.9.1實現商品大類與小類的分級選擇276
7.9.2在頁面中應用框架技術277
7.10程序調試及錯誤處理277
第8章新城校友錄279
8.1概述281
8.2系統分析281
8.2.1需求分析281
8.2.2可行性分析281
8.3總體設計282
8.3.1項目規劃282
8.3.2系統功能結構圖282
8.4系統設計283
8.4.1設計目標283
8.4.2開發及運行環境283
8.5資料庫設計284
8.5.1數據表的實體E-R圖284
8.5.2主要數據表的結構284
8.5.3數據表概要說明286
8.6技術准備286
8.6.1命名規則286
8.6.2文件管理規劃288
8.7前台主要功能模塊詳細設計288
8.7.1前台文件總體架構288
8.7.2文件架構288
8.7.3前台頁面的運行效果289
8.7.4校友錄登錄模塊設計290
8.7.5班級相冊模塊設計292
8.7.6加入同學詳細信息模塊設計298
8.7.7真情祝福模塊設計301
8.8後台主要功能模塊詳細設計303
8.8.1後台總體架構303
8.8.2後台管理頁面的實現過程303
8.8.3後台登錄模塊設計303
8.8.4班級相冊管理模塊設計306
8.8.5同學信息管理模塊設計311
8.9疑難問題分析解決314
8.9.1分欄、分頁顯示記錄314
8.9.2關閉子窗口時刷新父窗口316
8.9.3未登錄點擊某頁,強制跳轉到登錄頁面316
8.9.4Insert Into語句和AddNew方法的區別317
8.10程序調試及錯誤處理317
8.10.1更新Access資料庫出現錯誤的原因317
8.10.2使用Err對象實現錯誤處理318
第9章在線論壇321
9.1概述323
9.2系統分析323
9.2.1需求分析323
9.2.2可行性分析323
9.3總體設計324
9.3.1項目規劃324
9.3.2系統功能結構圖324
9.4系統設計325
9.4.1設計目標325
9.4.2開發及運行環境325
9.5資料庫設計326
9.5.1數據表概要說明326
9.5.2數據表關系概要說明326
9.5.3主要數據表的結構327
9.5.4資料庫查詢330
9.6技術准備331
9.6.1讀者知識要求331
9.6.2命名規則331
9.6.3文件管理規劃332
9.7前台主要功能模塊詳細設計332
9.7.1前台文件總體架構332
9.7.2網站導航設計334
9.7.3連接資料庫模塊設計335
9.7.4論壇版面模塊設計335
9.7.5用戶注冊模塊設計339
9.7.6用戶登錄模塊設計341
9.7.7發表和回復主題信息模塊設計344
9.7.8主題信息顯示模塊設計349
9.8後台主要功能模塊詳細設計354
9.8.1後台總體架構354
9.8.2後台登錄模塊設計355
9.8.3論壇管理模塊設計357
9.8.4用戶管理模塊設計364
9.8.5系統參數設置模塊設計371
9.8.6資料庫管理模塊設計374
9.8.7其他管理模塊設計377
9.9疑難問題分析解決379
9.9.1將Access資料庫轉換為SQL Server資料庫379
9.9.2防止論壇中的代碼被瀏覽器執行381
9.10程序調試及錯誤處理381
第10章中介信息網站383
10.1概述385
10.2系統分析385
10.2.1需求分析385
10.2.2可行性分析385
10.3總體設計386
10.3.1項目規劃386
10.3.2系統功能結構圖386
10.4系統設計387
10.4.1設計目標387
10.4.2開發及運行環境388
10.5資料庫設計388
10.5.1數據表概要說明388
10.5.2主要數據表的結構389
10.6技術准備391
10.6.1讀者知識要求391
10.6.2命名規則392
10.6.3文件管理規劃392
10.7前台主要功能模塊詳細設計393
10.7.1前台文件總體架構393
10.7.2會員登錄模塊設計394
10.7.3求職信息模塊設計398
10.7.4出租房屋模塊設計400
10.8後台主要功能模塊詳細設計405
10.8.1後台總體架構405
10.8.2管理員登錄模塊設計408
10.8.3辦理VIP貴賓卡模塊設計409
10.8.4客戶續約模塊設計409
10.8.5出租房屋信息管理模塊設計412
10.9疑難問題分析解決413
10.9.1加密資料庫及設置資料庫密碼413
10.9.2如何與加密的Access資料庫建立連接414
10.10程序調試及錯誤處理414
Ⅷ 請結合實例簡述進行適度關系型資料庫規范化是為了解決關系型資料庫的哪些問題
關系資料庫邏輯設計的好壞與所含的各個關系模式設計的好壞相關。如果各個關系模式結構合理、功能簡單明確、規范化程度高,就能確保所建立的資料庫具有較少的數據冗餘、較高的數據共享度、較好的數據一致性,並為資料庫系統能夠很好的應用於實際打下良好的基礎。
因此,關系的規范化理論就是為解決數據冗餘、刪除異常和插入異常等問題而提出來的。
(8)資料庫系統設計案例擴展閱讀:
一個關系模式接著分解可以得到不同關系模式集合,也就是說分解方法不是惟一的。最小冗餘的要求必須以分解後的資料庫能夠表達原來資料庫所有信息為前提來實現。其根本目標是節省存儲空問,避免數據不一致性,提高對關系的操作效率,同時滿足應用需求。
實際上,並不一定要求全部模式都達到BCNF不可。有時故意保留部分冗餘可能更方便數據查詢。尤其對於那些更新頻度不高,查詢頻度極高的資料庫系統更是如此。
Ⅸ 誰知道資料庫優化設計方案有哪些
本文首先討論了基於第三範式的資料庫表的基本設計,著重論述了建立主鍵和索引的策略和方案,然後從資料庫表的擴展設計和庫表對象的放置等角度概述了資料庫管理系統的優化方案。
關鍵詞: 優化(Optimizing) 第三範式(3NF) 冗餘數據(Rendant Data) 索引(Index) 數據分割(Data Partitioning) 對象放置(Object Placement)
1 引言
資料庫優化的目標無非是避免磁碟I/O瓶頸、減少CPU利用率和減少資源競爭。為了便於讀者閱讀和理解,筆者參閱了Sybase、Informix和Oracle等大型資料庫系統參考資料,基於多年的工程實踐經驗,從基本表設計、擴展設計和資料庫表對象放置等角度進行討論,著重討論了如何避免磁碟I/O瓶頸和減少資源競爭,相信讀者會一目瞭然。
2 基於第三範式的基本表設計
在基於表驅動的信息管理系統(MIS)中,基本表的設計規范是第三範式(3NF)。第三範式的基本特徵是非主鍵屬性只依賴於主鍵屬性。基於第三範式的資料庫表設計具有很多優點:一是消除了冗餘數據,節省了磁碟存儲空間;二是有良好的數據完整性限制,即基於主外鍵的參照完整限制和基於主鍵的實體完整性限制,這使得數據容易維護,也容易移植和更新;三是數據的可逆性好,在做連接(Join)查詢或者合並表時不遺漏、也不重復;四是因消除了冗餘數據(冗餘列),在查詢(Select)時每個數據頁存的數據行就多,這樣就有效地減少了邏輯I/O,每個Cash存的頁面就多,也減少物理I/O;五是對大多數事務(Transaction)而言,運行性能好;六是物理設計(Physical Design)的機動性較大,能滿足日益增長的用戶需求。
在基本表設計中,表的主鍵、外鍵、索引設計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系統設計人員往往只注重於滿足用戶要求,而沒有從系統優化的高度來認識和重視它們。實際上,它們與系統的運行性能密切相關。現在從系統資料庫優化角度討論這些基本概念及其重要意義:
(1)主鍵(Primary Key):主鍵被用於復雜的SQL語句時,頻繁地在數據訪問中被用到。一個表只有一個主鍵。主鍵應該有固定值(不能為Null或預設值,要有相對穩定性),不含代碼信息,易訪問。把常用(眾所周知)的列作為主鍵才有意義。短主鍵最佳(小於25bytes),主鍵的長短影響索引的大小,索引的大小影響索引頁的大小,從而影響磁碟I/O。主鍵分為自然主鍵和人為主鍵。自然主鍵由實體的屬性構成,自然主鍵可以是復合性的,在形成復合主鍵時,主鍵列不能太多,復合主鍵使得Join*作復雜化、也增加了外鍵表的大小。人為主鍵是,在沒有合適的自然屬性鍵、或自然屬性復雜或靈敏度高時,人為形成的。人為主鍵一般是整型值(滿足最小化要求),沒有實際意義,也略微增加了表的大小;但減少了把它作為外鍵的表的大小。
(2)外鍵(Foreign Key):外鍵的作用是建立關系型資料庫中表之間的關系(參照完整性),主鍵只能從獨立的實體遷移到非獨立的實體,成為後者的一個屬性,被稱為外鍵。
(3)索引(Index):利用索引優化系統性能是顯而易見的,對所有常用於查詢中的Where子句的列和所有用於排序的列創建索引,可以避免整表掃描或訪問,在不改變表的物理結構的情況下,直接訪問特定的數據列,這樣減少數據存取時間;利用索引可以優化或排除耗時的分類*作;把數據分散到不同的頁面上,就分散了插入的數據;主鍵自動建立了唯一索引,因此唯一索引也能確保數據的唯一性(即實體完整性);索引碼越小,定位就越直接;新建的索引效能最好,因此定期更新索引非常必要。索引也有代價:有空間開銷,建立它也要花費時間,在進行Insert、Delete和Update*作時,也有維護代價。索引有兩種:聚族索引和非聚族索引。一個表只能有一個聚族索引,可有多個非聚族索引。使用聚族索引查詢數據要比使用非聚族索引快。在建索引前,應利用資料庫系統函數估算索引的大小。
① 聚族索引(Clustered Index):聚族索引的數據頁按物理有序儲存,佔用空間小。選擇策略是,被用於Where子句的列:包括范圍查詢、模糊查詢或高度重復的列(連續磁碟掃描);被用於連接Join*作的列;被用於Order by和Group by子句的列。聚族索引不利於插入*作,另外沒有必要用主鍵建聚族索引。
② 非聚族索引(Nonclustered Index):與聚族索引相比,佔用空間大,而且效率低。選擇策略是,被用於Where子句的列:包括范圍查詢、模糊查詢(在沒有聚族索引時)、主鍵或外鍵列、點(指針類)或小范圍(返回的結果域小於整表數據的20%)查詢;被用於連接Join*作的列、主鍵列(范圍查詢);被用於Order by和Group by子句的列;需要被覆蓋的列。對只讀表建多個非聚族索引有利。索引也有其弊端,一是創建索引要耗費時間,二是索引要佔有大量磁碟空間,三是增加了維護代價(在修改帶索引的數據列時索引會減緩修改速度)。那麼,在哪種情況下不建索引呢?對於小表(數據小於5頁)、小到中表(不直接訪問單行數據或結果集不用排序)、單值域(返回值密集)、索引列值太長(大於20bitys)、容易變化的列、高度重復的列、Null值列,對沒有被用於Where子語句和Join查詢的列都不能建索引。另外,對主要用於數據錄入的,盡可能少建索引。當然,也要防止建立無效索引,當Where語句中多於5個條件時,維護索引的開銷大於索引的效益,這時,建立臨時表存儲有關數據更有效。
批量導入數據時的注意事項:在實際應用中,大批量的計算(如電信話單計費)用C語言程序做,這種基於主外鍵關系數據計算而得的批量數據(文本文件),可利用系統的自身功能函數(如Sybase的BCP命令)快速批量導入,在導入資料庫表時,可先刪除相應庫表的索引,這有利於加快導入速度,減少導入時間。在導入後再重建索引以便優化查詢。
(4)鎖:鎖是並行處理的重要機制,能保持數據並發的一致性,即按事務進行處理;系統利用鎖,保證數據完整性。因此,我們避免不了死鎖,但在設計時可以充分考慮如何避免長事務,減少排它鎖時間,減少在事務中與用戶的交互,杜絕讓用戶控制事務的長短;要避免批量數據同時執行,尤其是耗時並用到相同的數據表。鎖的徵用:一個表同時只能有一個排它鎖,一個用戶用時,其它用戶在等待。若用戶數增加,則Server的性能下降,出現「假死」現象。如何避免死鎖呢?從頁級鎖到行級鎖,減少了鎖徵用;給小表增加無效記錄,從頁級鎖到行級鎖沒有影響,若在同一頁內競爭有影響,可選擇合適的聚族索引把數據分配到不同的頁面;創建冗餘表;保持事務簡短;同一批處理應該沒有網路交互。
(5)查詢優化規則:在訪問資料庫表的數據(Access Data)時,要盡可能避免排序(Sort)、連接(Join)和相關子查詢*作。經驗告訴我們,在優化查詢時,必須做到:
① 盡可能少的行;
② 避免排序或為盡可能少的行排序,若要做大量數據排序,最好將相關數據放在臨時表中*作;用簡單的鍵(列)排序,如整型或短字元串排序;
③ 避免表內的相關子查詢;
④ 避免在Where子句中使用復雜的表達式或非起始的子字元串、用長字元串連接;
⑤ 在Where子句中多使用「與」(And)連接,少使用「或」(Or)連接;
⑥ 利用臨時資料庫。在查詢多表、有多個連接、查詢復雜、數據要過濾時,可以建臨時表(索引)以減少I/O。但缺點是增加了空間開銷。
除非每個列都有索引支持,否則在有連接的查詢時分別找出兩個動態索引,放在工作表中重新排序。
3 基本表擴展設計
基於第三範式設計的庫表雖然有其優越性(見本文第一部分),然而在實際應用中有時不利於系統運行性能的優化:如需要部分數據時而要掃描整表,許多過程同時競爭同一數據,反復用相同行計算相同的結果,過程從多表獲取數據時引發大量的連接*作,當數據來源於多表時的連接*作;這都消耗了磁碟I/O和CPU時間。
尤其在遇到下列情形時,我們要對基本表進行擴展設計:許多過程要頻繁訪問一個表、子集數據訪問、重復計算和冗餘數據,有時用戶要求一些過程優先或低的響應時間。
如何避免這些不利因素呢?根據訪問的頻繁程度對相關表進行分割處理、存儲冗餘數據、存儲衍生列、合並相關表處理,這些都是克服這些不利因素和優化系統運行的有效途徑。
3.1 分割表或儲存冗餘數據
分割表分為水平分割表和垂直分割表兩種。分割表增加了維護數據完整性的代價。
水平分割表:一種是當多個過程頻繁訪問數據表的不同行時,水平分割表,並消除新表中的冗餘數據列;若個別過程要訪問整個數據,則要用連接*作,這也無妨分割表;典型案例是電信話單按月分割存放。另一種是當主要過程要重復訪問部分行時,最好將被重復訪問的這些行單獨形成子集表(冗餘儲存),這在不考慮磁碟空間開銷時顯得十分重要;但在分割表以後,增加了維護難度,要用觸發器立即更新、或存儲過程或應用代碼批量更新,這也會增加額外的磁碟I/O開銷。
垂直分割表(不破壞第三範式),一種是當多個過程頻繁訪問表的不同列時,可將表垂直分成幾個表,減少磁碟I/O(每行的數據列少,每頁存的數據行就多,相應佔用的頁就少),更新時不必考慮鎖,沒有冗餘數據。缺點是要在插入或刪除數據時要考慮數據的完整性,用存儲過程維護。另一種是當主要過程反復訪問部分列時,最好將這部分被頻繁訪問的列數據單獨存為一個子集表(冗餘儲存),這在不考慮磁碟空間開銷時顯得十分重要;但這增加了重疊列的維護難度,要用觸發器立即更新、或存儲過程或應用代碼批量更新,這也會增加額外的磁碟I/O開銷。垂直分割表可以達到最大化利用Cache的目的。
總之,為主要過程分割表的方法適用於:各個過程需要表的不聯結的子集,各個過程需要表的子集,訪問頻率高的主要過程不需要整表。在主要的、頻繁訪問的主表需要表的子集而其它主要頻繁訪問的過程需要整表時則產生冗餘子集表。
注意,在分割表以後,要考慮重新建立索引。
3.2 存儲衍生數據
對一些要做大量重復性計算的過程而言,若重復計算過程得到的結果相同(源列數據穩定,因此計算結果也不變),或計算牽扯多行數據需額外的磁碟I/O開銷,或計算復雜需要大量的CPU時間,就考慮存儲計算結果(冗餘儲存)。現予以分類說明:
若在一行內重復計算,就在表內增加列存儲結果。但若參與計算的列被更新時,必須要用觸發器更新這個新列。
若對表按類進行重復計算,就增加新表(一般而言,存放類和結果兩列就可以了)存儲相關結果。但若參與計算的列被更新時,就必須要用觸發器立即更新、或存儲過程或應用代碼批量更新這個新表。
若對多行進行重復性計算(如排名次),就在表內增加列存儲結果。但若參與計算的列被更新時,必須要用觸發器或存儲過程更新這個新列。
總之,存儲冗餘數據有利於加快訪問速度;但違反了第三範式,這會增加維護數據完整性的代價,必須用觸發器立即更新、或存儲過程或應用代碼批量更新,以維護數據的完整性。
3.3 消除昂貴結合
對於頻繁同時訪問多表的一些主要過程,考慮在主表內存儲冗餘數據,即存儲冗餘列或衍生列(它不依賴於主鍵),但破壞了第三範式,也增加了維護難度。在源表的相關列發生變化時,必須要用觸發器或存儲過程更新這個冗餘列。當主要過程總同時訪問兩個表時可以合並表,這樣可以減少磁碟I/O*作,但破壞了第三範式,也增加了維護難度。對父子表和1:1關系表合並方法不同:合並父子表後,產生冗餘表;合並1:1關系表後,在表內產生冗餘數據。
4 資料庫對象的放置策略
資料庫對象的放置策略是均勻地把數據分布在系統的磁碟中,平衡I/O訪問,避免I/O瓶頸。
⑴ 訪問分散到不同的磁碟,即使用戶數據盡可能跨越多個設備,多個I/O運轉,避免I/O競爭,克服訪問瓶頸;分別放置隨機訪問和連續訪問數據。
⑵ 分離系統資料庫I/O和應用資料庫I/O。把系統審計表和臨時庫表放在不忙的磁碟上。
⑶ 把事務日誌放在單獨的磁碟上,減少磁碟I/O開銷,這還有利於在障礙後恢復,提高了系統的安全性。
⑷ 把頻繁訪問的「活性」表放在不同的磁碟上;把頻繁用的表、頻繁做Join*作的表分別放在單獨的磁碟上,甚至把把頻繁訪問的表的欄位放在不同的磁碟上,把訪問分散到不同的磁碟上,避免I/O爭奪;
⑸ 利用段分離頻繁訪問的表及其索引(非聚族的)、分離文本和圖像數據。段的目的是平衡I/O,避免瓶頸,增加吞吐量,實現並行掃描,提高並發度,最大化磁碟的吞吐量。利用邏輯段功能,分別放置「活性」表及其非聚族索引以平衡I/O。當然最好利用系統的默認段。另外,利用段可以使備份和恢復數據更加靈活,使系統授權更加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