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天乾地支的演算法
Ⅰ 天乾地支的演算法
十天干:
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
:
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首先你得了解或者背過天乾地支
計算現在任意的一個年份的天乾地支
天干:年份減3,除以10,沒有餘數就是天乾的最後一個,余數是1對應 甲 ,是2對應 乙 ,依次往後推
地支:年份減3,除以12,沒有餘數就是地支的最後一個,余數是1對應 子 ,是2對應丑,依次往後推。
例如2003年
2003—3=2000 2000÷10=200 則天干為 癸
2003—3=2000 2000÷12=166。。。。。。8 則地支為 未
因此2003年是 癸未年
例如2019年
2019—3=2016 2016÷10=201。。。。。。6則天干為 己
2019—3=2016 2016÷12=168 則地支為 亥
因此2019年是己亥年
Ⅱ 天乾地支計算公式是什麼
天乾地支計算公式是公元年數先減三,除12餘數是地支。月干公式,月的地支是固定的如正月起寅之類只計算月干,天乾地支又分陽干陰干,陽支陰支每一個天干可以和一個地支相配排列,天干在前地支在後,天干由甲起地支有子起,陽干只能配陽支不與陰支相配。
天乾地支的特點
干支紀年法用陽歷的年份除以60得到的年份再減去3就是這一年農歷的干支序號數,查干支表得到干支年紀,若得出來的數據小於零或者等於零則加上60即可,干支紀年都是從每年的立春開始的,不管立春在前一年的臘月還是新一年的正月,立春開始才算新的一年。
干支紀月法主要是星相家用來推算八字用的,所以沒有普及實行,其方法為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為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為甲寅,正月之干支知道了,其餘月可按六十甲子的序推知。
Ⅲ 天乾地支怎麼算 計算方法
天乾地支 ,大家應該都聽過,但是很多人肯定不了解天干到底是哪些,地支又是哪些,怎麼來區分。天乾地支又分陽干陰干,陽支陰支,每一個天干可以和一個地支相配排列,天干在前,地支在後,天干由甲起,地支有子起,陽干只能配陽支,不與陰支相配,陰干配陰支,不與陽支相配,一共有六十個組合,所以稱為「 六十甲子 」。以前的人們都是用六十甲子來計算年月日時的。下面就由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天乾地支的順序配對,還有計算方法吧。
相關閱讀: 十二地支 與五行相生相剋
地支對應五行:亥子為水,寅卯為木,巳午為火,申酉為金,辰戌丑未為土。
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剋含義
眾勝寡,故水勝火;精勝堅,故火勝金;剛勝柔,故金勝木;專勝散,故木勝土;實勝虛,故土勝水。
金:金旺得火,方成器皿。
火:火旺得水,方成相濟。
水:水旺得土,方成池沼。
土:土旺得水,方能疏通。
木:木旺得金,方成棟梁。
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含義
木生火,是因為木性溫暖,火隱伏其中,鑽木而生火,所以木生火。
火生土,是因為火灼熱,所以能夠焚燒木,木被焚燒後就變成灰燼,灰即土,所以火生土。
土生金,因為金需要隱藏在石里,依附著山,津潤而生,聚土成山,有山必生石,所以土生金。
金生水,因為少陰之氣(金氣)溫潤流澤,金靠水生,銷鍛金也可變為水,所以金生水。
水生木,因為水溫潤而使樹木生長出來,所以水生木。
Ⅳ 天乾地支年月日時演算法是什麼
方法1、六十環周推演算法
方法:已知某年年干支,根據六十環周圖次序推算。
舉例:已知2016年(春節後)為丙申年,求2020年干支。
解答:在表中找到丙申,向後推四年,可知2020年(春節後)為庚子年。
方法2、公式計演算法
方法:求某年年干支,公式為(當年年數-3)÷60,其餘數為所求年干支的代數,再到六十環周圖中找出相應的干支。年數減3,是因為公元4年恰好是甲子年,從公元4年起,就要減去公元4年前的3年,故該公式適用於公元4年之後。
舉例:求1979年的干支。
解答:(1979-3)÷60=32······56,在六十環周圖中找到56對應的干支,可知1979年為己未年。
注意:
天乾地支,簡稱為干支,源自中國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十干是指閼逢、旃蒙、柔兆、強圉、著雍、屠維、上章、重光、玄黓、昭陽。十二支是指困敦、赤奮若、攝提格、單閼、執徐、大荒落、敦牂、協洽、涒灘、作噩、閹茂、大淵獻。
簡化後的天乾地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稱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稱為十二地支。
十天乾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兩者按固定的順序相互配合,組成了干支紀元法。天乾地支的發明影響深遠,依舊在使用天乾地支,用於歷法、術數、計算、命名等各方面。
Ⅳ 天乾地支怎麼計算
不是計算,是排列的循序順序!
如下: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稱為「十天干」,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
十乾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兩者按固定的順序互相配合,組成了干支紀法。從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來看,天乾地支在我國古代主要用於紀日,此外還曾用來紀月、紀年、紀時等。
60年一循環
1.
甲子
2.乙丑
3.丙寅
4.丁卯
5.戊辰
6.己巳
7.庚午
8.辛未
9.壬申
10.癸酉
11.甲戌
12.乙亥回
13.丙子
14.丁丑
15.戊寅
16.己卯
17.庚辰
18.辛巳
19.壬午
20.癸未
21.甲申
22.乙酉
23.丙戌答
24.丁亥
25.戊子
26.己丑
27.庚寅
28.辛卯
29.壬辰
30.癸巳
31.甲午
32.乙未
33.丙申
34.丁酉
35.戊戌
36.己亥
37.庚子
38.辛丑
39.壬寅
40.癸卯
41.甲辰
42.乙巳
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
46.己酉
47.庚戌
48.辛亥
49.壬子
50.癸丑
51.甲寅
52.乙卯
53.丙辰
54.丁巳
55.戊午
56.己未
57.庚申
58.辛酉
59.壬戌
60.癸亥
Ⅵ 天乾地支萬能計算公式是什麼
干支紀年法簡便演算法公式
10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12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乾地支紀年法計算的萬能公式:
天干計演算法:年減去3再除以10得到的余數對應的天干字就是干。
地支計演算法:年減去3再除以12得到的余數對應的地支字就是支。
1、1900----2100年之年干:年尾數-3。
例:1969年年干=9—3=6,第6位天干就是已。
2012年年干=2-3=9,第9位天干是壬(2不足減就補十成12)。
2、1900----1999年之年支:年尾二位數+1;2000----2099年之年支:年尾二位數+5。
例:1969年年支=69+1=70,去掉60的倍數為10,地支第十位為酉;2012年年支=12+5=17,去掉12餘5,地支第五位是辰;那麼1969年干支就是已酉2012年干支就是壬辰。
3、月干公式,月的地支是固定的如正月起寅之類,只計算月干。
月干=年干數×2+月份。
例:1969年(已酉)年八月(酉月)的天干=6×2+8=20,天干10為周期就去掉10,天干第十位為癸,則此月干支為癸酉。
4、日干支公式:
1900----1999年日干支基數=(年尾二位數+3)×5+55+(年尾二位數-1)/4。
2000----2099年日干支基數=(年尾二位數+7)×5+15+(年尾二位數+19)/4(只用商數,余數不用,數過60就去掉60)。
Ⅶ 天乾地支紀年法是怎樣計算的
天乾地支紀年的口訣是:
「公元年數先減三,除10餘數是天干,基數改用12除,余數便是地支年」。
以2021年為例,年份減3得基數2018,除以10得余數8,對查天干次序(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得「辛」,再將基數2018除以12得余數為2,再循環對查地支次序(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得「丑」故2021年為辛丑年。(若得0可理解為1之前即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