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化分演算法
『壹』 資料分析怎麼提高做題速度
備考有兩個最重要的方面:1、列式能力培養及訓練。2、計算能力培養及計算。備考資料分析首先要做的就是記公式以及變形的公式,一定要非常熟悉,如果這些內容在考試的時候看到都要發蒙還要一步步推導,那根本談不上解題速度了。
觀察我們近幾年的資料分析考試,很多考生發現雖然公式記的非常牢,但是最近題目的考察難點在於看不懂題干,找不到相關數據,不知道該用哪一個公式。這相比於前幾年的考試,更讓人摸不著頭腦。下面我們就來說一下拿到資料分析材料應該做什麼。
第一步,快速瀏覽材料。利用5到10秒的時間快速瀏覽材料,分清材料結構,是總分結構、分總結構還是總分總結構,然後勾畫出每段文字描述的主要對象。如果遇見獨段材料,則快速將材料分層,找出每層主要描述的對象。
第二步,快速找准考點。大致瀏覽完材料就趕緊回到題干中,通過題干信息,找准考點。如出現「誰占誰的比重為多少?」那麼肯定是求比重,然後再通過時間判斷,是求現期比重還是基期比重。一般主要是有兩種,一種求的是量,一種求的是率。我們可以從單位上去區分,量的單位是具體的實際量,例如噸,億元,億美元,千克,萬公頃等,而率的單位是百分數,沒有單位;還有一些題目是求倍數、比重、平均量的題目,這類題目的特點就很明顯了;當然也還有比較類的,但是比較一般也是比較量或者是率之間的關系,這里就不拿出來單獨講解了。還有一些是間接求法,需要靈活轉變,這也是考察難點,要做到不慌,按公式一步步求解即可。
對於題干分析和材料解讀做以下說明:
一、題干分析
1、確定問題所求的時間(時間點、時間段)
2、確定問題考點(增長量、增長率、倍數、比重、平均數等)
3、明確所涉及的統計指標
4、根據公式列式並計算或查找比較
二、材料解讀
文字類材料
1、確定材料時間
2、明確各個統計指標信息在材料的大致位置及對應的關系
表格類材料
1、確定表格標題(時間+信息)
2、確定表格主要內容及行列標題內容結構
圖形類材料
1、確定圖形標題(時間+信息)
2、確定圖例信息
2、確定圖形主要內容及橫縱坐標的含義
綜合類材料
第三步,准確做出答案。數據找到,直接代入相應的公式中,再利用之前很多計算方法,比如首數法、尾數法、有效數字法、錯位加減法等,快速做出正確答案即可。
最後,要說的是概念的熟練程度決定列式的速度,尤其是一些式子變形。備考中如果算的慢,請先回去看一下這個概念的整個內容,不怕浪費時間,因為提高才是目的,多次反復比一次記憶還要好,要提醒自己多用就會熟練。
選項之間差異大小決定速算的種類與取捨。基本原則是「列而不算,算則從簡」,就是說,列完式子之後不要急於計算,看看有沒有速算方法,而這個速算方法是要結合選項來確定的。
『貳』 2×12.5-4.8×2.5的簡便演算法
12.5可以看做1/8 *100
2.5可以看做1/4 *10
即2*1/8*100 - 4.8*1/4 *10 =25-12 =13
但實際上 真正的計算里2*12.5第一反應就是 25了,未必需要刻意去進行百化分計算。 反而容易弄巧成拙。
『叄』 行測知識點:淺談資料分析「百化分」
在基礎資料分析中,大家總覺得有這幾種問題困擾著大家,導致資料分析得不了高分,1,找不到數據,2,數據找錯,3,數據太復雜,沒時間算,4列式計算太復雜,算了半天沒算出來,相信以上四個問題或多或少困擾著大家,一直找不到解決的辦法,在這我給大家說一個特別好用的方法,他就是百化分,可以說百化分,是資料分析的靈魂。在講百化分之前,首先帶著大家回憶一下對於一些數的演算法,方便大家對於百化分的理解。
A.28 萬 B.33 萬
C.40 萬 D.75 萬
【解析】21.7%≈1/5,則原式≈71885.6×5,對應 B 項。【選 B】
以上就是對資料分析中百化分粗略的了解,百化分在資料分析中,如果大家運用好了,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