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ess中表和資料庫的關系是
『壹』 access 表與表之間關系
在Access資料庫中,不同表中的數據之間都存在一種關系,這種關系將資料庫里各張表中的每條數據記錄都和資料庫中唯一的主題相聯系,使得對一個數據的操作都成為資料庫的整體操作,正所謂「牽一發而動全身」。就拿上幾課建立的表來說吧,「客戶信息表」中的「公司名稱」和「訂單信息表」中的「訂貨單位」所包含的值有很多是相同的。因為簽了訂單的「訂貨單位」肯定已經是公司的客戶了,這些客戶的名稱也被記載在「客戶信息表」的「公司名稱」欄位中。當我們已知一個客戶的名稱時,既可以通過「客戶信息表」知道它的「客戶信息」,也可以通過「訂單信息表」了解它所簽訂的「訂單信息」,所以說「公司名稱」作為紐帶將「客戶資料表」和「訂單信息表」中的相應欄位信息連接在了一起,為了把資料庫中表之間的這種數據關系體現出來,Access提供一種建立表與表之間「關系」的方法。用這種方法建立了關系的數據只需要通過一個主題就可以調出來使用,非常方便。當我們在「客戶信息表」和「訂單信息表」中建立這樣的關系以後,只需要看看「客戶信息表」,在不增加表內容的情況下,就可以看到所有客戶的信息及其所有「訂單」的情況,使這些數據一目瞭然。表之間的三種關系在建立表之間的關系前,我們還是要提一下「關系」的三種類型「一對一」、「一對多」和「多對多」。在Access中,可以在兩個表之間直接建立「一對一」和「一對多」關系,而「多對多」關系則要通過「一對多」關系來實現。我們分別來說說這三種「關系」。首先是「一對一」關系,比如下面的兩個表:某學校學生月副食補助:和某學校學生月助學金:我們降這兩個表中的數據進行匯總生成新的表:「某學校學生月實發金額匯總」:由於姓名欄位可能會出現重復的情況,所以只有通過不可能出現重復的值的欄位「學號」,才能將這兩個表唯一地聯系起來,保證「副食補貼」和「助學金」不至於錯誤地發放,這樣「月副食補助表」中的一個學號就只對應「月助學金」中的一個學號,絕對不會弄錯。這樣兩個表的關系很明顯就是「一對一」了。下面來看看「一對多」關系。在「客戶信息表」和「訂單信息表」中,「訂單信息表」中的「訂貨單位」欄位和「客戶信息表」中的「公司名稱」欄位中的值都是一樣的。其實只有那些訂貨了的單位才是公司的客戶,所以這兩個表之間是靠客戶公司的名字聯系在一起的。但是每個客戶都可以訂很多份訂單。所以在「客戶信息表」中的一個「公司名稱」就能對應「訂單信息表」中的幾份「訂單」。這樣的關系就是「一對多」。最後使「多對多」關系,我們知道,書店中有很多書,同時一種書也可以在很多書店裡找到。這時「書」和「書店」的關系就是「多對多」關系了。怎樣在表之間建立關系現在我們就開始在表之間建立「關系」,首先單擊「工具」菜單下的「關系」命令,彈出「關系」對話框,上面還有一個「顯示表」對話框如下圖,通過「顯示表」對話框可以把需要建立關系的「表」或「查詢」加到「關系」對話框中去。將兩個表「客戶信息表」和「訂單信息表」都選中,單擊「添加」按鈕把它們都添加到「關系」對話框上,單擊「關閉」按鈕把「顯示表」對話框關閉。以後再需要打開它時,只要在「關系」對話框上單擊滑鼠右鍵,選擇「顯示表」命令就可以了。在「關系」對話框中只有「客戶信息表」和「訂單信息表」的欄位列表。怎麼建立關系呢?其實表都是由欄位構成的,表之間的關系也由欄位來聯系。讓不同表中的兩個欄位建立聯系以後,表中的其他欄位自然也就可以通過這兩個欄位之間的關系聯系在一起了。也就是說在「客戶信息表」中的「公司名稱」和「訂單信息表」中的「訂貨單位」兩個欄位之間建立關系就可以了。先在「客戶信息表」欄位列表中選中「公司名稱」項,然後按住滑鼠左鍵並拖動滑鼠到「訂單信息表」中的「訂貨單位」項上,松開滑鼠左鍵,這時在屏幕上出現「編輯關系」對話框。這個對話框可以幫助我們編輯所建立的關系,通過左面的列表框可以改變建立關系的兩個欄位的來源。可以單擊「新建...」按鈕創建新的關系,或者單擊「聯接類型」為聯接選擇一種聯接類型。單擊「聯接類型」按鈕,在彈出的新對話框中選擇第三項,然後單擊「確定」按鈕就可以了。回到「編輯關系」對話框後單擊「創建」按鈕。現在在兩個列表框間就出現了一條「折線」,將「訂貨公司」和「公司名稱」兩個選項聯接在一起。關閉「關系」對話框,並保存對「關系」布局的修改。在表間建立關系就是這樣的。「關系」與「子數據表」打開「客戶信息表」,你會發現這個表中增加了一些新的表,它們是「客戶信息表」的子表,也就是「訂單信息表」。在這種「一對多」的情況下,完全可以通過「客戶信息表」中的「公司名稱」信息將這兩個表的內容都串起來。在主表中的每一個記錄下面都會帶著一個甚至幾個子表中的「訂單」記錄。具有「一對一」關系的兩個表之間互為對方的「子表」。通常在建立表之間的關系以後,Access會自動在主表中插入子表。但這些子表一開始都是不顯示出來的。在Access中,讓子表顯示出來叫做「展開」子數據表,讓子表隱藏叫做將子數據表「折疊」。展開的時候方便查閱訂單信息,而折疊起來以後有可以比較方便的管理「客戶信息表」。要「展開」子數據表,只要用滑鼠單擊主表第一個欄位前面一格,對應記錄的子記錄就「展開」了,並且格中的小方框內「加號」變成了「減號」。如果再單擊一次,就可以把這一格的子記錄「折疊」起來了,小方框內的「減號」也變回「加號」。如果主表很大的話,這樣一個一個地「展開」和「折疊」子數據表就顯得太麻煩了,Access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操作方式,它可以一下子「展開」或「折疊」當前數據表的所有子數據表。打開一個帶有子數據表的表時,在「格式」菜單「子數據表」項的子菜單中,有三個命令「全部展開」、「全部折疊」和「刪除」,「全部展開」命令可以將主表中的所有子數據表都「展開」,「全部折疊」命令可以將主表中的所有子數據表都「折疊」起來。不需要在主表中顯示子數據表的這種方式來反映兩個表之間的「關系」時,就可以使用「刪除」命令來把這種用子數據表顯示的方法刪除。但這時兩個表的「關系」並沒有被刪除。如果想恢復在主表上顯示「子數據表」的形式,可以先打開主表,比如「客戶信息表」,單擊「插入」菜單下的「子數據表」命令,彈出「插入子數據表」對話框如下圖:在列表框中選取「表」----「訂單信息表」,然後在「鏈接子欄位」組合框中選取「訂貨單位」欄位,並在「鏈接主欄位」組合框中選取「公司名稱」欄位,單擊「確定」按鈕就可以在主數據表「客戶信息表」中重新插入子數據表「訂單信息表」了。必須要注意的是在任何一個數據表中插入子數據表都需要在兩個表之間建立「關系」,如果這兩個表的「主鏈接欄位」和「子鏈接欄位」之間還沒有建立聯結的話,在單擊「確定」按鈕插入「子數據表」的時候就會詢問是否要在這兩個表之間建立相應的「關系」,只有建立「關系」以後,才能完成「插入子數據表」過程。用這樣的方式在表之間建立「關系」不像在「關系」對話框中建立的「關系」那樣直觀。所以我們提倡在關系對話框中建立好表與表之間的「關系」,由Access自動地創建子數據表。結束語:這一課通過「客戶信息表」和「訂單信息表」將表與表之間的「關系」展現在我們面前,如果你已經掌握了表的操作,那就開始看下一課;如果你還沒有完全掌握「表」,就將這四課再好好看一看,因為表是資料庫中最重要的一個部分了。實施參照完整性 在我們建立表之間的關系時,窗口上有一個復選框「實施參照完整性」,單擊它之後,「級聯更新相關欄位」和「級聯刪除相關欄位」兩個復選框就可以用了。如果選定「級聯更新相關欄位」復選框,則當更新父行(一對一、一對多關系中「左」表中的相關行)時,Access就會自動更新子行(一對一、一對多關系中的「右」表中的相關行),選定「級聯刪除相關欄位」後,當刪除父行時,子行也會跟著被刪除。而且當選擇「實施參照完整性」後,在原來折線的兩端會出現「1」或「OO」符號,在一對一關系中「1」符號在折線靠近兩個表端都會出現,而當一對多關系時「OO」符號則會出現在關系中的右表對應折線的一端上。設置了實施參照完整性就可以使我們在表中修改了一個記錄的時候,不會影響到查詢的操作。特別是在有很多表,而且各個表之間都有關系聯接時,「實施參照完整性」會帶來更多的方便。
『貳』 怎麼查看Access資料庫中各表之間的關系
1,打開該access資料庫,資料庫工具,點擊關系。
2,然後便會出現各個表之間對應的關系。點擊它們之間的連線,右擊,便可以看到它們的關系了。
『叄』 在Access資料庫中,表就是
A關系。
參考資料庫access2003應用教程人民郵電出版社第6頁「每一個關系都是一個二維表」。
表由欄位組成。就像一張紙質表一樣,假如你有一張人員基本信息表,姓名、性別、年齡、出生年月日、家庭住址、職務、職稱,等等這些在資料庫表設計中就稱為欄位,欄位;
有一些屬性,最重要屬性是它數據類型,比如姓名、性別、家庭住址、職務、職稱在ACCESS中一般設置成文本類型,出生年月日則是日期類型,年齡可以整數型或者小數類型。
Access擁有的報表
創建功能能夠處理任何它能夠訪問的數據源。Access提供功能參數化的查詢,這些查詢和Access表格可以被諸如VB6和.NET的其它程序通過DAO或ADO訪問。在Access中,VBA能夠通過ADO訪問參數化的存儲過程。
與一般的CS關系型資料庫管理不同,Access不執行資料庫觸發,預存程序或互動式登錄操作。Access 2010包括了嵌入ACE數據引擎的表級觸發和預存程序,在Access 2010中,表格,查詢,圖表,報表和宏在基於網路的應用上能夠進行分別開發。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ACCESS資料庫
『肆』 Access資料庫包括表、查詢、窗體、報表、 、宏和模塊他們的關系
1、表:是存於電腦的原始數據
2、查詢:將大而復雜的表,通過給定條件,從表中篩選出來,並按照一定的結構輸出到指定的設備,這是我們平時最想要的結果。
3、窗體:是用來人機對話的窗口,是一個程序模塊的集合,將所有的程序命令集成到窗體的各個控制項中,通過他可以很簡單地完成操作任務。他可含有表,查詢,命令按鈕,文本框...等等。
4、報表:是將數據按照用戶的要求格式進行輸出的程序模塊,可以通過列印機列印出來。也可以通過屏幕預覽。
5、宏:可理解為:用戶操作命令的集合。
6、模塊:完成一定目標的程序。可以是一段代碼,也可以是一個窗體。
『伍』 ACCESS資料庫關聯
microsoft
access是一種關系式資料庫,關系式資料庫由一系列表組成,表又由一系列行和列組成,每一行是一個記錄,每一列是一個欄位,每個欄位有一個欄位名,欄位名在一個表中不能重復。圖1是一個「產品」表的例子。「產品」表由10個記錄組成,一個記錄佔一行,每一個記錄由產品id、產品名稱、庫存量、訂貨量、單價和折扣率6個欄位組成。「產品id」是欄位名,其下面的1,2等是欄位的值。
表與表之間可以建立關系(或稱關聯,連接),以便查詢相關聯的信息。access資料庫以文件形式保存,文件的擴展名是mdb。
access
資料庫由六種對象組成,它們是表、查詢、窗體、報表、宏和模塊。
表(table)
——表是資料庫的基本對象,是創建其他5種對象的基礎。表由記錄組成,記錄由欄位組成,表用來存貯資料庫的數據,故又稱數據表。
查詢(query)——查詢可以按索引快速查找到需要的記錄,按要求篩選記錄並能連接若干個表的欄位組成新表。
窗體(form)——窗體提供了一種方便的瀏覽、輸入及更改數據的窗口。還可以創建子窗體顯示相關聯的表的內容。窗體也稱表單。
報表(report)——報表的功能是將資料庫中的數據分類匯總,然後列印出來,以便分析。
宏(macro)——宏相當於dos中的批處理,用來自動執行一系列操作。access列出了一些常用的操作供用戶選擇,使用起來十分方便。
模塊(mole)——模塊的功能與宏類似,但它定義的操作比宏更精細和復雜,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編寫程序。模塊使用visual
basic編程。
『陸』 access資料庫各窗體間關系以及表、查詢、窗體、報表之間的關系
應該是:表是基礎數據,查詢是通過基礎數據整理出新數據以查詢或新表的形式表現出來做為表的補充或完善,窗體是表或查詢的外部形式,防止原始數據被篡改,面報表是建立資料庫後客戶端所需數據的最終體現。
『柒』 在access資料庫中,表之間的關系一般定義為________。 A.一對一 B一對多 C多對多 D 多對一
在access資料庫中表之間的關系一般定義為一對多的關系,一對一關系是一對多中特殊的關系,多對多關系會被轉化為一對多關系實現,沒有多對一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