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圖資料庫
⑴ 如何安裝CM93資料庫
響應猴哥號召積極參加論壇的活動,回帖,發資料。許可權很快就會提高。
⑵ 電子海圖的發展現狀
1、電子海圖規范與標准
與電子海圖密切相關的三個國際組織是國際海事組織(IMO)、國際海道測量組織(IHO)和國際電工委員會(IEC)。1986年,IMO和IHO同意成立一個由各國有關部門組成的協調小組(HGE),共同參與電子海圖方面的技術討論。隨後的十幾年來,HGE技術組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的電子海圖規范與標准,這些標准主要有:
1995年11月IMO討論通過了ECDIS的性能標准,此標准明文規定,ECDIS可以做為「1974海上人命安全公約(SOLAS)」所要求的紙海圖的等價物,換言之,ECDIS可以取代傳統的紙海圖。1996年11月,IMO又增補了ECDIS備用設備的條款。
1996年2月,IHO增補通過了關於電子海圖內容、圖標、顏色和ECDIS顯示系統的規范,即S52(第五版)。
1996年11月,IHO公布了S57標准第三版,S57規定了ENC的數據交換格式、ENC資料庫的性能標准,以及ENC的改正概要。並規定該標準保持到2000年不變。
1997年9月,IEC提出了對ECDIS硬體設備的檢驗和測試標准(IEC61174)。IEC還有一個對船用導航設備的「環境測試標准」,稱為IEC60945。此標准用來檢測船用導航設備(雷達/ARPA、ECDIS等)在不同溫度、濕度、振動等情況下的可靠性。
2、電子航海圖(ENC)
電子航海圖(ENC)屬於電子海圖資料庫,是由各國官方的海道測量局(HO)製作的(也有一些國家由某公司製作,由HO認定)符合IHO S57標準的矢量電子海圖。ECDIS的應用,離不開全球范圍的數千幅ENC的支持。所以,IHO正在努力敦促世界各海洋國家製作自己海域的ENC,並成立了一些區域性的ENC中心,通過國際合作共同完成全球ENC資料庫的建立,並逐步建立全球的ER發行體系。由於各國的技術水平相差較大,全球ENC資料庫的建立進展緩慢,相反,一些大公司卻利用技術和資金的優勢,製作了符合S57要求的全球ENC資料庫。這些ENC補充了官方ENC數量的不足。但是,也存在著缺乏法律保障、改正不及時等問題。
3、電子海圖顯示與信息系統(ECDIS)和電子海圖系統(ECS):
盡管電子海圖的發展不過十幾年的歷史,但各種電子海圖產品卻如雨後春筍一般不斷涌現。由於ECDIS的設計與生產純粹是企業行為,所以ECDIS的發展速
度遠快於ENC的發展。目前,能夠提供符合國際標準的ECDIS的廠家不下十幾家,其中較著名的有英國船商公司、德國ATLAS公司和7CS公司、加拿大OFFSHORE公司等。除此之外,能夠提供不符合國際標準的電子海圖系統(ECS)的產品的公司估計不下千家。
4、國內現狀
盡管我國從80年代就開展了電子海圖的研究,但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目前仍停留在研究、試制階段,僅有海軍測繪研究所研製的電子海圖系統應用與軍艦的導航,大連海事大學等幾家單位的研究已轉向其他方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國產的符合國際標準的ECDIS產品上市。相反,許多非專業公司和單位都瞄準了電子海圖應用系統的開發,並且已經有多家的簡易型ECS投入使用。
在國際標准電子海圖方面,海事局系統內部正在加緊有關技術問題的研究。上海海事局完成了國際標准電子海圖製作軟體的設計;天津海事局應用加拿大的軟體HOM已具備了批量生產S57標准ENC和ER(電子海圖改正)的能力,目前正與武漢測繪科技大學聯合研製S57標准電子海圖質量控制軟體。
海司航保部目前已完成了1:50萬、1:25萬、1:10萬數字海圖的建庫工作,已可以批量生產S-57標準的ENC。已經對外發布符合S-57標準的電子海圖
⑶ 電子海圖的海圖種類
矢量化海圖(Vector charts):是將數字化的海圖信息分類存儲的資料庫,使用者可以選擇性的查詢、顯示和使用數據,並可以和其他船舶系統相結合,提供諸如警戒區、危險區的自動報警等功能。
光柵掃描海圖(Raster charts ):通過對紙質海圖的光學掃描形成的數據信息文件,可以看作是紙質海圖的復製品。因此,不能提供選擇性的查詢和顯示功能。
⑷ 廈門新諾電子海圖HM-5817更新操作時,下載的基礎數據包,更新數據包,
摘要 根據描述的情況,若已經下載數據更新軟體,此軟體包無法刪除。
⑸ 廈門新諾電子海圖HM-5817更新操作時,下載的基礎數據包,更新數據包,
根據描述的情況,若已經下載數據更新軟體,此軟體包無法刪除。
固件升級可以對機器的部分功能進行優化、完善手機系統,使系統更穩定、更流暢。為了更好的保證手機功能使用,當機器提示軟體更新時,建議將手機升級到最新固件版本。
國家統計局的最後一次(2001年全國基本機構普查)數據、流入市場已經5年,中國私營企業平均生命期僅為19個月,加之電話號碼及區號變更升級,企業注冊地址搬遷等因素,這些企業數據的准確率只在20%~40%左右。
對這類源自政府渠道,採集發布周期長、准確率低,需二次加工、核實和規范格式後才能使用的企業數據信息,在國際數據業界被稱為靜態數據或「基礎資料庫」。
(5)海圖資料庫擴展閱讀:
數據包的結構與平常寫信非常類似,目的IP地址是說明這個數據包是要發給誰的,相當於收信人地址;源IP地址是說明這個數據包是發自哪裡的,相當於發信人地址;而凈載數據相當於信件的內容。
正是因為數據包具有這樣的結構,安裝了TCP/IP協議的計算機之間才能相互通信。我們在使用基於TCP/IP協議的網路時,網路中其實傳遞的就是數據包。理解數據包,對於網路管理的網路安全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⑹ 電子海圖的包含內容
電子海圖顯示與信息系統(ECDIS-Electronic Chart Display and Information System)
ECDIS是指符合有關國際標準的船用電子海圖系統。它以計算機為核心,連接定位、測深、雷達等設備,以ENC為基礎,綜合反映船舶行駛狀態,為船舶駕駛人員提供各種信息查詢、量算和航海記錄專門工具,是一種專題地理信息系統(GIS)。
ECDIS相關的國際標准有:
S57—IHO水道測量數據交換標准
S52—電子海圖顯示標准
IEC61174—ECDIS硬體檢測標准等
ECDIS還可以與船舶自動控制系統連接,實現船舶的自動駕駛。
電子航海圖(ENC):ENC(Electric Nautical /Navigational Chart)是由國家官方機構(HO)發布的、專供ECDIS使用的、符合國際標準的資料庫。ENC除包含為了安全航行所必需的海圖信息外,還可能包含航路指南、港口概況等其他有用的信息。其數據格式主要有矢量方式和柵格方式兩種。經IHO承認的矢量數據格式標准為S57/3.0,柵格數據格式標准為ARCS。
矢量電子海圖:它具有存儲量小、顯示速度快、精度高、能夠支持多種智能化功能等優點,但由於其交換格式S57格式公開,不易保密,並且製作較繁瑣。目前覆蓋范圍最大的是挪威C-MAP公司的C93格式電子海圖。交互編輯,,形成矢量海圖底圖。
電子海圖製作:加入各要素的屬性/直接從資料庫調入屬性,生成S57格式的ENC/ER,底圖掃描矢量化/數字化。
電子海圖(EC): EC(Electric Chart)是指各種非標準的數字式海圖。一般應用於一些專業的應用系統,其表示內容、數據格式和顯示方式可以由用戶或設計者自行定義。例如,我們設計的航標維護系統所用的電子海圖。
電子海圖系統(ECS):與EC類似,ECS(ElectricChart System)是指各種非標準的電子海圖應用系統。一般應用於一些專業領域,例如,遊船導航系統、引水系統、漁船應用系統等。它可以很復雜,也可以簡單到只有一條岸線顯示和航線顯示的導航型GPS一體機。
其他名詞:
SENC—系統電子航海圖
ER—電子海圖改正信息
ECDB—電子海圖資料庫
RENC—地區性ENC協調中心
WEND—世界電子航海圖資料庫
IHO—國際水道測量組織
IMO—國際海事組織。
⑺ 電子海圖顯示與信息系統主要功能
(1)海圖顯示
在給定的投影方式下合成的顯示海圖(在使用墨卡托投影方式時,可適當選取海圖的基準緯度,以減小海圖投影變形);以「正北向上」或「船首向上」方式顯示海圖;隨機改變電子海圖的比例尺(縮放顯示及漫遊);分層顯示海圖信息(隱去本船在特定條件下不需要的信息)。
(2)海圖作業
在電子海圖上進行計劃航線設計(依照推薦航線進行手工設計或進行大圓航線計算);以靈活的方式計算任意兩點間的距離和方位(如利用電子方位線、可變距離圈等方式)預計到達轉向點的時間等;標繪船位、航跡和時間。在航線設計中,如果設計的航線穿越了本船安全等深線,禁區邊界或有特殊情況的某一地區邊界,該系統會給出指示。在航行中,計劃航線會自動出現在電子海圖上,清楚地給出船舶的當前狀態與計劃航線的關系。需要時還能以表格形式顯示各航路之間航線參數,如計劃航速、航向和預計到達的時間以及實際航速航向和預計到達的時間。
(3)海圖改正
ECDIS有許多優點,更主要的優點是與紙海圖相比,電子海圖的改正更容易、迅速和准確,大大地減輕了航海人員的工作量並降低了誤差出現的機會。ECDIS能夠接受由官方ENC製作部門提供的正式改正數據以及由航海人員從紙海圖航海通告或無線電航行警告中提取的改正數據,實現ENC的自動、半自動和手工改正。
(4)定位及導航
多種導航感測器實時連續地接收各種信息,ECDIS能夠同計程儀、陀螺羅經、GPS、Loran-C、測深儀和氣象儀等設備連接,接收來自這些感測器的信息,並進行綜合處理,求得最佳船位、航跡、航向和航速等;能夠進行各種陸標定位計算。在航行中,來自GPS或DGPS的本船船位可連續自動地顯示在電子海圖上,並連續地顯示出航跡,以便與計劃航線比較。根據IMO的性能標准:雷達信息或其他導航信息可以疊加到ECDIS顯示中,但不得減少SENC信息並且明顯地與SENC信息加以區別。(5)航海信息咨詢
獲取電子海圖上物標的詳細描述信息以及整個航線上的航行條件信息,如潮汐、海流和氣象等。在航行期間,可以用滑鼠捕獲目標,該目標屬性及文字說明可顯示在屏幕上,例如將滑鼠置於引航站位置,該引航站的通信頻率、呼號等可以得到顯示。還可以查詢本地的潮汐數據,也可計算到達位置的潮汐數據。通過復雜煩瑣的繪算才能求得某一特定時間、特定地點的潮汐潮流計算問題,簡化為在屏幕上的輕輕一擊。
(6)雷達圖像疊加
在彩色顯示器上,以電子海圖為背景,疊加顯示雷達圖像可以認為是一種最有效的疊加顯示方法。它既可以完成導航功能,又可以達到避碰的目的。海圖背景、本船位置以及周圍目標雷達圖像的組合顯示構成了安全航行所需要的全部信息。ECDIS可將雷達圖像或ARPA信息疊加顯示在電子海圖上,提供本船、本船周圍的靜態目標與動態目標三者之間的位置關系,航海人員可據此判斷避碰態勢,做出避碰決策,同時,還能在電子海圖上檢測該避碰決策是否可行。
(7)航線設計
根據IMO性能標準的規定:應包括直線和曲線兩者在內的航線設計;能通過下述方法去修改航線:
①在航線上增加轉向點;
②從航線上刪除轉向點;
③改變轉向點的位置;
④改變航線中轉向點的次序。
除選定的航線外,應能准備一條備用航線。選定的航線應與其他航線明顯區別;如果航海人員擬定穿越本船的安全等深線,應給出一個指示;如果航海人員擬定的航線會穿越禁航區的邊界或存在特殊區域的邊界,應給出指示;航海人員應規定一個偏離計劃航線的限度,根據此限度,接通自動偏航報警裝置。
(8)航路監視
在船舶航行過程中,能清楚地給出船舶當前狀態與計劃航線的關系。ECDIS能自動計算船舶偏離計劃航線的距離,當必要時給出指示和報警,實現航跡保持。ECDIS還可自動檢測航行前方的危險海區、暗礁、禁航區和淺灘等,實現避碰,防擱淺。當本船船位偏離計劃航線的距離大於設定距離時,該系統將會發出報警。
(9)航行記錄
根據IMO性能標準的規定:ECDIS應存儲並能重現12h的航行過程和使用官方資料庫所要求的最少量要素。ECDIS應能以1 min的時間間隔記錄如下數據:
①本船航跡的記錄:時間、位置、航向和航速。
②使用官方數據的記錄:ENC來源、版本、日期、單元和改正情況。
另外,ECDIS應記錄時間標記間隔不超過4h的整個航程的完整航跡;ECDIS不能對記錄的信息進行處理或變更;ECDIS應能保留前12h的航海記錄和航跡記錄。也就是說,ECDIS應具備類似「黑匣子」的功能。
⑻ 什麼是ECDIS
什麼是ECDIS?
ECDIS(電子海圖信息顯示系統)是指符合有關國際標準的船用電子海圖系統。它以計算機為核心連接定位、測深、雷達、AIS等設備,以電子海圖為基礎,綜合反映船舶行駛狀態,為船舶駕駛人員提供各種信息查詢、量算和航海記錄專門工具,是一種專題地理信息系統(GIS)。ECDIS可以與船舶自動控制系統連接,實現船舶的自動駕駛。
ECDIS相關的國際標准有:
. IHO S57—水道測量數據交換標准;
. IHO S52—電子海圖顯示標准;
. IEC61174—ECDIS硬體檢測標准等。
BACK TO TOP-->
ECDIS相關術語
. ECDIS(Electronic Chart Display and Information System)-電子海圖顯示與信息系統
. ENC(Electronic Nautical /Navigational Chart)-電子航海圖
. EC(Electronic Chart)-電子海圖
. ECS( Electronic Chart System)-電子海圖系統
. SENC—系統電子航海圖
. ER—電子海圖改正信息
. ECDB—電子海圖資料庫
. RENC—地區性ENC協調中心
. WEND—世界電子航海圖資料庫
. IHO—國際水道測量組織
BACK TO TOP-->
AIS簡介
AIS――船舶自動識別系統,是近年來幾個國際組織,特別是國際海事組織(IMO)、國際航標協會(IALA)、國際電信聯盟(ITU-R)共同的研究成果。安裝了AIS的船舶將在海事VHF頻段不停向外發送本船的航向、航速、經緯度位置等動態信息,船名、呼號、來港、去港等靜態信息。同時也接收他船發送的這些動態、靜態信息。如此,安裝了AIS的船舶便可實現可靠的數據交換意義上的「互見」。如將這些數據在電子海圖上以圖形化的方式顯示出來,即可實現真正視覺上的可靠「互見」。為避碰提供重要保障。
由於AIS使用海事VHF頻段交換數據,所以AIS設備的成本相對於雷達設備要低很多,然而它的"可視"范圍卻幾乎等於雷達。由於這種特性,AIS將極大地增強雷達功能。而且,由於安裝AIS的船舶的航行信息都是在"空中"傳播,因此當地VTS站也可以收到。為處理AIS信息,VTS只需配有AIS基站,操作員無須逐個查詢船舶,利用AIS就可以獲得所有裝有AIS船舶的完整的交通動態信息。由於AIS完全獨立於雷達,也就是說,基於AIS的VTS無須安裝雷達,因此,AIS技術對VTS操作的長期作用,其效果不可估量。
最後,如果將定期航行和固定航線的船舶的相關信息經常或者按需加在傳送信息中,AIS將成為一種船舶報告系統。這些附加的信息包括船舶呼號、船名、貨種、始發港和目的港以及實際吃水等等。
上述三個應用領域組成了AIS的整體思想,也是IMO對它定義的依據:
. AIS是一種船上改善避碰效果的方法。
. AIS是一種不用雷達即可使VTMS獲得交通狀態的方法。
. AIS是一種制定船舶報告計劃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