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利稅演算法
❶ 投資利稅率、投資利潤率怎麼計算
1、投資利稅率=年利稅總額或平均利稅總額/總投資*100%
式中:年利稅總額可以是正常生產年份的年利潤總額與銷售稅金之和,也可以是生產期平均年利潤總額與銷售稅金之和;
年利稅總額=年利潤總額+年銷售稅金及附加=年產品銷售收入—年總成本費用;
總投資包括建設投資、建設期利息及流動資金(建設投資+建設期利息=固定資產投資)。
2、總投資利潤率(ROI)=息稅前利潤(EBIT)/總投資(TI)*100%
式中:年利潤總額通常為項目達到正常生產能力的息稅前利潤,也可以是生產期平均年息稅前利潤,息稅前利潤=年利潤總額+利息支出。
(1)月利稅演算法擴展閱讀:
投資利稅率高於或等於行業基準投資利稅率時,證明項目可以採納。投資利稅率和投資利潤率不同,它在效益中多考慮稅金。
這是因為在財務效益分析中,為了從國家財政收入的角度衡量項目為國家所創造的積累,特別是一些稅大利小的企業,用投資利潤率衡量往往不夠准確,用投資利稅率則能較合理的反映項目的財務效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使用投資利稅率指標,更具有現實意義。
算出的投資利潤率應與行業的標准投資利潤率或行業的平均投資利潤率進行比較,若大於(或等於)標准投資利潤率或平均投資利潤率,則認為項目是可以考慮接受的,否則不可行。
❷ 企業利稅怎麼算
年利稅總額
指企業年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增值稅和利潤總額之和。
計算公式
年利稅總額=年營業收入+年營業外收入+年其它收入-生產費用-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其它費用
❸ 農村信用社小額貸款利稅怎麼算
您好,現在能提供小額貸款的平台很多,額度基本在500-30萬之間,可通過銀行、網貸等方式申請。小額貸款相比其它貸款雖然額度較低,但放款快、借還靈活,很受青睞。只要選擇正規的大平台,資金和信息安全有保障,就可以放心使用。
推薦使用有錢花,有錢花原名「網路有錢花」,是度小滿金融旗下信貸品牌,面向用戶提供安全便捷、無抵押、無擔保的信貸服務,借錢就上度小滿金融APP(點擊官方測額)。有錢花-滿易貸,日息低至0.02%起,具有申請簡便、利率低放款快、借還靈活、息費透明、安全性強等特點。
和您分享有錢花消費類產品的申請條件:主要分為年齡要求和資料要求兩個部分。
一、年齡要求:在18-55周歲之間。特別提示:有錢花謝絕向在校大學生提供消費分期貸款,如您是在校大學生,請您放棄申請。
二、資料要求:申請過程中需要提供您的二代身份證、本人借記卡。
注意:申請只支持借記卡,申請卡也為您的借款銀行卡。本人身份信息需為二代身份證信息,不能使用臨時身份證、過期身份證、一代身份證進行申請。
此答案由有錢花提供,因內容存在時效性等客觀原因,若回答內容與有錢花產品的實際息費計算方式不符,以度小滿金融APP-有錢花借款頁面顯示為准。希望這個回答對您有幫助。
❹ 公司上繳利稅怎麼計算
上繳利稅,是指國有企業或者外國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從事生產、經營的機構、場所與其關聯企業要分別向國家交納「利潤」和「稅金」。 營業利潤增長率=本年營業利潤增長額/上年營業利潤總額*100%其中:本年營業利潤增長額=本年營業利潤總額-上年營業利潤總額 平均增長率就是指從第一年到第N年(產值、利潤、營業額……)的每一年的平均增長比率。其計算公式是:a(1+x)^n=c,其中a是基期數額,n為年限,c是期末數額,x為平均增長率。
❺ 利稅總額怎麼計算有哪些數值名稱,數值名稱在哪些表裡
利稅」是利潤和稅收的合稱,反映的是企業的經濟效益和對國家稅收方面的貢獻。
成本費用利稅率
成本費用利稅率是指成本費用與實現利稅的比率,即所得與耗費的比率。其計算公式為:
利稅總額成本費用利稅率= ——x100%
成本費用總額
成本費用利稅率反映企業投入與產出的關系,一般來講,成本費用水平低,則說明企業盈利(貢獻)水平高;反之,成本費用水平高,則說明企業盈利(貢獻)水平低。值得注意的是,為更准確地反映企業盈利水平,還可以通過成本費用利潤率來分析:
利潤總額成本費用利潤率=—— x100%
成本費用總額
一些企業成本費用利稅率雖然較高,但並不能說明它就一定是盈利企業。只有結合成本費用利時率的分析,才能准確反映企業對社會的貢獻和自身的盈利水平。
利稅總額是將企業集團的利潤和稅金之總和進行觀察的一個指標,是企業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增值稅和利潤總額之和。它反映企業集團在一定時期內實現的全部利潤額和對社會承擔義務的量化。
利潤總額是指企業集團付清一切帳項後剩下的金額(含所得稅在內)。包括:營業利潤、補貼收入、投資凈收益、營業外收支凈額及其他業務利潤等。報告期內如出現虧損以「—」號表示。
稅金是指企業集團在一定時期進行經營活動,按現行稅法的規定向國家所履行的義務。包括除所得稅以外的各種稅金:營業稅、城市建設維護稅、教育費附加和管理費中的房產稅、車船使用稅、土地使用稅、印花稅等。
利稅總額的計算公式為:
利稅總額=(本年利稅總額+上年利稅總額+兩年前利稅總額)÷3
❻ 企業利稅怎麼算
1、所得稅一般屬於季度預繳,年終匯算清繳。也有的地方按月預繳。因此,如果按季度預繳所得稅的,要在每季度末計算提取所得稅。如果按月預繳所得稅的,要在每月末計算提取所得稅。
2、所得稅徵收方式有兩種:查帳徵收和核定徵收。
(1)如果你單位屬於查帳徵收方式的,按利潤計算提取所得稅。也就是說,季度末(季度繳納的)或每月末(按月繳納的)累計利潤為盈利,要計算提取所得稅。
計算公式:應繳所得稅=利潤總額*25%
(2)如果你單位屬於查帳徵收方式的,按收入計算繳納所得稅。也就是說,只要季末或月末有收入,不管利潤是否虧損,都要計算提取繳納所得稅。
計算公式:應繳所得稅=收入總額*稅務核定固定比例*25%
❼ 利稅是怎麼計算的稅指的是什麼如稅前利潤是1億,利稅是多少
利稅=本年稅後利潤+本年應交稅金
稅是指本年應交納的各項稅金合計數和
利稅=1億+本年應交各種稅金合計
❽ 利稅是怎麼計算的
利稅的計算方式有以下幾點:
1、成本費用利稅率,成本費用利稅率是指成本費用與實現利稅的比率,即所得與耗費的比率。其計算公式為,成本費用利稅率等於 利稅總額除以成本費用總額乘於100%;
2、成本費用利稅率反映企業投入與產出的關系,一般來講,成本費用水平低,則說明企業盈利(貢獻)水平高,反之,成本費用水平高,則說明企業盈利(貢獻)水平低。值得注意的是,為更准確地反映企業盈利水平。
中國財政收入來源上,建立的以利稅分離為基點的國營資產收入和賦稅收入的雙重收入體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稅收徵收管理,規范稅收徵收和繳納行為,保障國家稅收收入,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定本法。
❾ 我問下項目投產後,預計年新增銷售收入8000萬元,利稅3433萬元,這利稅怎麼算的啊
利稅的概念是94年稅制改革前使用的,當時的含義是利潤加所得稅,利潤的45%上繳國家,就是所得稅,兩者相加形成重復數字,當時由於主要是集體經濟,因此「利稅」概念主要表示執政者的政績。目前在統計方面延續使用這一概念,從政者也喜歡這個概念,實際上他並非財務指標。說到這,你可能明白,收入8000,利稅3433,純粹為了體現數字,沒有根據。
退一步說,8000的收入,假如還按以前演算法,利潤加所得稅,所得稅是利潤的25%,這是目前的稅率,相當於實際利潤為2746.4,占收入總額的34.33%,(不知是什麼項目);如果利稅是指利潤和增值稅,按目前增值稅的理論演算法,銷實現稅金至少3433/1.17*0.17=500,(稅負率為7.3%),那麼利潤就為2933,利潤率達到36.66%。
因此,強調一遍,新增收入可能靠譜,實現利稅純粹胡扯,裝點門面的把戲,別較真兒。
❿ 利稅是什麼、怎麼計算的
「利稅」是利潤和稅收的合稱,反映的是企業的經濟效益和對國家稅收方面的貢獻。
計算利稅的公式:
1、成本費用利稅率,成本費用利稅率是指成本費用與實現利稅的比率,即所得與耗費的比率。其計算公式為:
2、成本費用利稅率= 利稅總額/成本費用總額X100%
3、成本費用利稅率反映企業投入與產出的關系,一般來講,成本費用水平低,則說明企業盈利(貢獻)水平高;反之,成本費用水平高,則說明企業盈利(貢獻)水平低。值得注意的是,為更准確地反映企業盈利水平。
(10)月利稅演算法擴展閱讀
中國財政收入來源上,建立的以利稅分離為基點的國營資產收入和賦稅收入的雙重收入體系。1983年開始,中國實施了兩步利改稅,企業由上繳利潤改為上繳所得稅,國營企業在繳納所得稅後,再按規定繳納國營企業調節稅,建立起了以稅代利,利稅合一的體制。
但是這種體制使國有資產的產權關系模糊不清;使國家的稅種、稅目、稅率復雜化,甚至是「一戶一率」;也不利於企業對生產資料、設備的節約使用,使企業的中間投入猛增,加工工業急劇膨脹;
國家應得的財政收入經各種暗流渠道泄漏轉為社會分散資金和私人收入;造成企業之間利潤分配留成的差距懸殊。目前,國家財政仍承擔著積累資金,集中計劃投資的重點建設任務,單純通過稅收渠道籌集資金是遠遠不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