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根分區
① linux根目錄分區大小調整教程
1、備份 home
查看未調整前的根目錄容量,可以看到默認是分配 50G,但大都數的軟體安裝都默認在根目錄
所以這里將home的容量分給根目錄。
[root@localhost ~]# df -h
文件系統 容量 已用 可用 已用% 掛載點
/dev/mapper/centos-root 50G 18G 33G 36% /
devtmpfs 16G 0 16G 0% /dev
tmpfs 16G 200K 16G 1% /dev/shm
tmpfs 16G 106M 16G 1% /run
tmpfs 16G 0 16G 0% /sys/fs/cgroup
/dev/mapper/centos-home 434G 33M 433G 1% /home
/dev/sda1 1014M 179M 836M 18% /boot
tmpfs 3.2G 52K 3.2G 1% /run/user/0
tmpfs 3.2G 4.0K 3.2G 1% /run/user/42
/dev/sr0 4.3G 4.3G 0 100% /media
備份home
tar cvf /tmp/home.tar /home
2、拆分
卸載home分區,釋放容量
unmount /dev/mapper/home
移除home卷
lvremove /dev/mapper/centos-home
給根目錄增加容量
lvextend -L +420gG /dev/mapper/centos-root
3、復原home目錄
創建home分區
lvcreate -L 14G -n /dev/mapper/centos-home
新增home卷,並格式化為xfs格式
mkfs.xfs /dev/mapper/centos-home
掛載
mount /dev/centos-home
還原文件
tar -xvf /tmp/home.tar -C /
查看調整後的容量,可以看到根目錄容量已經增加了!
[root@localhost ~]# df -h
文件系統 容量 已用 可用 已用% 掛載點
/dev/mapper/centos-root 470G 18G 453G 4% /
devtmpfs 16G 0 16G 0% /dev
tmpfs 16G 200K 16G 1% /dev/shm
tmpfs 16G 106M 16G 1% /run
tmpfs 16G 0 16G 0% /sys/fs/cgroup
/dev/sda1 1014M 179M 836M 18% /boot
tmpfs 3.2G 52K 3.2G 1% /run/user/0
tmpfs 3.2G 4.0K 3.2G 1% /run/user/42
/dev/sr0 4.3G 4.3G 0 100% /media
② 不能作為linux根分區的分區類型
reiserfs和ntfs不能,作為linux的根分區,作為Linux的根分區只能是ext的類型。因為NTFS也好,reiserfs也好這都是核心載入完成後再載入驅動而成的。
③ linux根分區滿了怎麼辦
根滿了,把大文件找出來刪掉或者移走命令為:
find / -size +100M
把100M以上的文件都找出來,大小可以調,你看多大合適的,注意區分文件,有些是系統文件
④ 安裝linux系統必要的分區是什麼
除了/,其它的都不是必須的。linux也可以使用邏輯分區,但那樣的話/boot分區最好在前面,不一定要求是第一個分區,如果新的Linux,一般連在前面這點也不用考慮了。
⑤ Linux的根分區的文件系統類型是什麼
Linux的根分區的文件系統類型是ext3。
ext3是一個日誌文件系統。系統使用了ext3文件系統後,即使在非正常關機後,系統也不需要檢查文件系統。ext3文件系統能夠極大地提高文件系統的完整性,避免了意外宕機對文件系統的破壞。
(5)linux根分區擴展閱讀
ext3的優點
1、可用性
除非發生硬體故障,即使非正常關機,ext3也不需要文件系統校驗。這是因為數據是以文件系統始終保持一致方式寫入磁碟的。在非正常關機後,恢復ext3文件系統的時間不依賴於文件系統的大小或文件數量,而依賴於維護一致性所需「日誌」的大小。
2、數據完整性
使用ext3文件系統,在非正常關機時,數據完整性能得到可靠的保障。
3、速度
ext3常常快於ext2(高數據流),這是因為ext3的日誌功能優化硬碟磁頭的轉動。
4、易於遷移
可以不重新格式化硬碟,並且很方便的從ext2遷移至ext3而享受可靠的日誌文件系統的好處。
⑥ Linux系統分區是什麼格式的
主分區是Ext4格式,另一個SWAP分區格式。
1、linux最少需要兩個分區,主分區是Ext4格式,另一個SWAP分區格式。
2、新版的linux在安裝時一般會需要3個分區:
第一個是引導分區,用來安裝UEFI等引導信息,通常用Ext2、Ext4的格式;
第二個就是安裝系統和儲存文件的Ext4格式分區;
第三個就是專用於與內存交換數據和作為緩存使用的SWAP分區。
3、Linux管理文件的模式與windows不一樣,是採用文件夾模式,在linux系統當中,新的硬碟加入也是以文件夾的方式掛載到主分區,而不是採用windows的分區模式,通常只能看到Ext4分區,看不到linux的引導分區和交換分區的。
(6)linux根分區擴展閱讀:
安裝Linux時,默認分為三個區,分別是/boot分區、根分區和swap分區.這三個分區分別對應的盤符是hda1、hda2、hda3。
1、boot分區
該分區對應於/boot目錄,約100MB,該分區存放Linux的Grub(bootloader)和內核源碼。用戶可通過訪問/boot目錄來訪問該分區,換句話說,用戶對/boot目錄的操作就是操作該分區。
2、swap分區
該分區沒有對應的目錄,故用戶無法訪問。
Linux下的swap分區即為虛擬內存,虛擬內存用於當系統內存空間不足時,先將臨時數據存放在swap分區,等待一段時間後,然後再將數據調入到內存中執行,所以說,虛擬內存只是暫時存放數據,在該空間內並沒有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