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產假工作量的演算法
1. 初中女教師產假期間沒有上班,教學效果怎麼算
女教師
產假
期間的工作量和教學成績通常都是取平均數。自從發明了
績效工資
,學校對教師的考核量化越來越細化,具體到一節課一個教案一次作業都換算成數字。可是,教師的工作是無形的,根本無法用單純的數字來衡量。所以,所謂績效工資根本也起不到激勵作用。
2. 教師評職稱產假課時量怎麼算
產假是國家賦予女教師的合法權益,任何人無權干涉。如果教師評職稱時需要統計產假期間的課時量,應該按學校平均工作量計算,也就是說學校不得以產假名義剝奪教師職稱評審權利。
3. 』小學教師的工作量如何計算
工作量的測算:
1)學校工作總量=教學工作總量+浮動工作總量+職務工作總量。
2)教學工作總量=全校每周各科總課時數×相關學科工作量系數後的總和。
3)職務工作總量=各種職務折算每周課時數的和。
4)平均工作量=學校工作總量÷教職工人數。
5)周平均課時數=教學工作總量÷任課教師數。
6)教師的實際工作量=教學工作量+浮動工作量+職務工作量。
7)教師工作量得分=教師的實際工作量×(教職工人數×40分÷學校工作總量)。
4. 教師在暑假生孩子,產假怎麼計算
產假碰到暑假是可以順延的。
國家教育委員會《關於女教師產假有關問題的復函》(教人〔1992〕8號)規定,女教師產假若正值寒暑假期間,其寒暑假休假時間可以順延。
(4)教師產假工作量的演算法擴展閱讀:
根據《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中規定:
第七條:女職工生育享受98天產假,其中產前可以享受15天產前假,當然也可以根據個人情況合並到生產之後休息。難產的增加產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一個嬰兒,可增加產假15天;用人單位不得因女職工懷孕、生育、哺乳而降低其工資、予以辭退、與其解除勞動或者聘用合同。
第八條:女職工產假期間的生育津貼,對已經參加生育保險的,按照用人單位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標准由生育保險基金支付;對未參加生育保險的,按照女職工產假前工資的標准由用人單位支付。
女職工生育或者流產的醫療費用,按照生育保險規定的項目和標准,對已經參加生育保險的,由生育保險基金支付;對未參加生育保險的,由用人單位支付。
5. 教師正常休產假沒有工作量嗎
教師正常休產假,沒有工作量嗎?教師正常休產假是沒有工作量的,休產假是養身體和照顧孩子,這個時候是不能有工作量的,這也是國家的規定
6. 教師工作量怎麼算
國家教育部規定教師每周工作量:
1、普通高中教師每周工作量10—14節。高中語文、數學、英語每周10節,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每周12節,音樂、體育、美術、通用技術、心理健康、信息技術等每周14節。擔任班主任周課時不少於10節。
2、初中教師每周工作量12—16節。語文、數學、英語每周12節,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體育每周14節,音樂、美術、綜合實踐、信息技術等學科每周16節;體育任教7個班或周課時不少於14節,美術、計算機周課時不少於18節。
3、小學教師每周工作量14—18節。語文、數學每周14節,其他專任教師每周18節。
(6)教師產假工作量的演算法擴展閱讀:
1.《關於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提出,把教師職業理想、職業道德教育融入培養、培訓和管理全過程,構建覆蓋各級各類教育的師德建設制度體系。在准入招聘和考核評價中強化師德考查。實施師德師風建設工程,建立教師國家榮譽制度,加快形成繼承我國優秀傳統、符合時代精神的尊師重教文化,創造良好的教書育人環境。
2.意見同時要求,要切實提高教師待遇。完善中小學教師績效工資制度,改進績效考核辦法,使績效工資充分體現教師的工作量和實際業績,確保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於或高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水平。
7. 教師工作量計算方法有哪些
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周標准工作量及計算辦法
一 、周標准工作量
農村小學 16節 農村初中14節
縣城小學14節 縣城初中13節
二、周標准工作量的計算辦法
1、課堂教學工作量:
按公式 N1 =∑(XiKini/50 )計算。其中Xi 為所授第i班某學科的課時數,Ki 為所授第i班某學科的課時折算系數,ni為第i班的學生人數,一個標准班的學生人數小學取50初中學科課時折算系數(Ki)表
語文 數學 外語 國學 物理 化學 生物 思品 歷史 地理 體育 音樂 美術 信息 其它
1 1 1 1 0.9 0.9 0.85 085 0.85 0.85 0.8 0.8 0.8 0.8 0.7
小學學科課時折算系數(Ki)表
語文 數學 國學 外語 品德 科學 體育 音樂 美術 信息 其它
1 1 1 0.9 0.85 0.85 0.8 0.8 0.8 0.8 0.7
(1)同科同頭多班,取其中一個班按表中折算系數計算,其餘班的折算系數降低0.1。
(2)同科不同頭多班,按表中折算系數計算。
例如:某校小學教師,上三年級一個班(60人)的語文,同時又上五年級一個班(65人)的科學。按部頒課時計劃,他的周課堂教學工作量為:N1=(8×1×60/50)+(2×0.85×65/50)=11.81
2、早讀和晚自習輔導工作量;
早讀:按標准課時乘以0.3計算
3、職務工作量(課時計/周):
職務工作量表 職 務
類 別 校級 副校級 中層正職 中層副職 會計出納
小學 12 10 8 6 8
初中 10 8 6 4 6
4、教師周工作量:N=N1+早讀和晚自習輔導工作量+職務工作量
5、教師月工作量:A=4N
6、其它人員月工作量:按全校教師月平均工作量×(0.7~1.0)計算。
三、教師周標准工作量的使用
各校教師周工作量計算出後,與周標准工作量相比較,超出周標准工作量,計算超課時工作量,未超出周課時工作量,不計算超課時工作量。各校教師的周工作量應該在開學的時候,根據國家規定的課時計劃排好課後,計算出全校周總工作量,再算出本校人平均周工作量。最後根據人平周工作量安排教師工作。
幾點說明:
1、本方案只是對教師工作量的一種計算方法。
2、周課時應以國家頒布的課時計劃為准。應該說凡是國家規定開設的課程對於學生的全面發展都是必需的,都同等重要。同時我們也應該承認工作量還是有差異的。
3、 學校中特崗教師如實驗員、搞遠程教育的、學校辦公平台等教師的工作量可以參照有關人員(其它人員周工作量:按全校教師周平均工作量×(0.7~1.0)計算)的執行。
4、學校各個職務崗位,都有相應的具體管理工作,並不是只有上課才叫做事。管理工作從某種意義上說,也很重要。因此,各種關於學校教師工作量計算方案,都對領導管理工作計一定工作量。
8. 重慶教師的產假如何計算
《重慶市口與計劃育條例》規定:已婚婦二十四周歲育第晚育晚育婦增加產假二十工作《重慶市職工育保險暫行辦》規定:職工育產假90列情形按照列規定增加產假間:
1、晚育增加產假20;
2、胞胎育每育嬰增加產假15;
3、難產增加產假15
9. 產假期間教師的工作量如何計算
1、首先, 產假 期間公司發放的 工資 和 社保 局發放的生育津貼不能同時享受。生育津貼的計算方法為:月繳費工資/30天×產假天數; 2、 如果單位有交社保,產假期間企業無需向職工支付工資,而是由公司憑 女職工 的生育憑證,到 生育保險 基金處為其申請生育津貼,以生育津貼作為 女職工產假 期間的 工資。但是,若企業為職工繳納的生育保險費基數低於女職工上年度平均工資收入,那麼將導致女職工領取的生育津貼低於其正常出勤期間的工資,企業需要予以差額補足; 3、如果單位沒有交社保,產假期間公司應當按正常出勤發放工資。
10. 教師的產假怎麼計算
法律分析:教師和普通職工一樣,享受國家法定產假98天,各省、自治區均在國家法定基礎上對產假進行了延長,具體的產假天數需要視所在地區而定。依據相關法律規定,女職工生育享受98天產假。產假時間一般為分娩前半個月到生產後兩個半月,符合難產情況的,由醫生開具難產證明可增加15天難產假。
法律依據:《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第七條 女職工生育享受98天產假,其中產前可以休假15天;難產的,應增加產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個嬰兒,可增加產假15天。女職工懷孕未滿4個月流產的,享受15天產假;懷孕滿4個月流產的,享受42天產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