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dvd源碼輸出
㈠ 終極解碼的FAQ
1. 終極解碼對比別的編解碼器集成包有何優勢?
「終極解碼」對比別的解碼包優勢在於對HDTV的超強支持(其它常見的音、視頻格式當然也不在話下!)。「解碼中心」預設了各種解碼模式,一般情況下,選取適宜的解碼模式即可獲得良好的播放效果;有經驗的用戶可在高級設置中自行調整,可以方便的通過解碼中心切換分離器/解碼器,某些特殊功能如DTS-CD播放、DVD軟倍線、HDTV硬體加速等都能簡單實現;同時兼容編碼,配合壓制工具可把常見媒體(AVI/MPG/VOB/MKV/OGM/…)轉為RMVB/WMV/AVI/……。
2. 如何使用終極「解碼中心」的一些特殊設置?
a.硬體加速,選擇上相關解碼器的「HA」選項,即可進行硬體加速。nVidia的Mpeg2視頻解碼器比較特殊默認即可進行硬體加速;
b.CoreAVC/ffdshow H264解碼器的快速解碼,選擇「F」選項即可;
c.「IVTC」與「VPP」選項與Mpeg2視頻的實時IVTC有關。DScaler 0.0.60 IVTC 2005.11.4 能對1080i的film進行實時IVTC;nVidia的視頻解碼器+VPP,能對某些DVD規格的TP視頻進行實時IVTC(注意:選上VPP後硬解碼會失效,將進行軟解碼)。
d.「解碼中心」右上角的「Reg」選項,可開啟編解碼器的快速注冊功能。開啟功能後,將滑鼠移動到需要注冊(regsvr32)或反注冊(regsvr32 /u)的codec文件(.ax、.ocx或.dll)上,單擊右鍵,就會彈出「快速注冊」及「快速反注冊」菜單。其實在codec文件上直接雙擊也就相當於「快速注冊」了。
e.「音效功能」選項,對MPlayerc及BSplayer播放器是使用ffdshow的音效功能,對KMPlayer是使用其內置的音效功能,均只開啟了「音量正常化」功能以放大音量,其它的音頻特效可由使用者在影音播放時自行設置。
f.Elecard/Moonlight分離器的「S」選項,可確保在播放高清TS/TP文件時,不會出現間碼問題且字幕同步;Gabest分離器的「A」選項用於鎖定音軌;Haali分離器的「PS」選項用於分離PS媒體文件(MPG,VOB,EVO...);ffdshow的「D」選項可強制開啟ffdshow視頻解碼器「反交錯」功能。
g.「解碼中心」已可通過滑鼠右鍵,完成解碼器設置(常用音頻、CoreAVC、WMV9、VonSub字幕、ffdshow、Haali、Real、Quicktime)、不同版本分離器/解碼器的切換(Elecard、CoreAVC、CLAVC、Haali)、播放器默認設置恢復以及解碼模式保存/載入等功能。
h.默認不啟用VobSub字幕,建議使用KMPlayer、PotPlayer的內嵌字幕功能來播放HDTV。「AllPlayers」選項可使KMPlayer及PotPlayer支持VobSub掛字幕。除系統自帶字體(黑體、微軟雅黑)外,可在安裝時自動設置啟用「方正准圓_GBK」及「方正隸變_GBK」字體;如字體後於終極解碼安裝,通過「恢復默認狀態」也可完成設置。
i.「PowerDVD兼容」是與PowerDVD兼容的選項,如系統中安裝了PowerDVD則會自動選中該選項,將會優先使用PowerDVD自帶的Cyberlink解碼器;如取消該選項則會優先使用終極解碼自帶的Cyberlink解碼器,可能出現與PowerDVD不兼容的情況。如PowerDVD後於終極解碼安裝,建議重置該選項(即先取消,再選中),以保持良好的兼容性。
j.解碼中心默認的自動模式,可通過分析媒體文件的文件名自動設置合適的解碼模式。自動模式下,解碼中心設置會自動切換「解碼器」和「視頻渲染器」,取消「自動視頻渲染」選項可設置「視頻渲染器」;可通過滑鼠直接雙擊虛擬光碟機載入的原盤或其BDMV文件夾下的index.bdmv文件進行原盤播放。
自動模式還可設置以下選項:
導入用戶設置- 默認選項。影音播放時,可在自動模式下,自動導入用戶自定義的解碼設置。用戶自定義設置包括文件夾和文件兩類設置項,文件夾設置項為「setting.fc」文件,對所在文件夾的所有媒體文件起作用;文件設置項為「主文件名 + .fc」文件,對所在文件夾的相同主文件名的媒體文件起作用。自動模式優先順序為,文件設置項 > 文件夾設置項 > 默認自動模式。.fc文件可在「解碼中心」中「保存設置」生成。建議在非自動模式(用戶模式)下進行解碼設置的播放測試,以獲取特定媒體文件的最佳影音播放效果;「保存設置」後,再在自動模式下播放。對同類型的媒體文件一次設置,一勞永逸。
VobSub 字幕- 默認選項。可自動啟用VobSub掛字幕;
DXVA 720P– 「DXVA解碼 自動模式」默認選項,取消時可對720P視頻進行軟解,其它視頻進行DXVA解碼;
DXVA 1080P– 「DXVA解碼 自動模式」默認選項,取消時可對1080P視頻進行軟解,其它視頻進行DXVA解碼;
DXVA 修正黑位– 「DXVA解碼 自動模式」選項,可自動修正黑位問題;
PotPlayer 設置– 默認選項,可在「自動模式」下自動進行PotPlayer 「啟用內置分離器及音頻解碼器」的選項切換;
快速分離器– 非默認選項,盡可能使用AVSplitter的「Fast Seek」設置(「F」選項),以增強播放器可操縱性。
PotBDMV 分離– 非默認選項,可啟用PotPlayer內置的BluRay源濾鏡,如播放內容為片頭或花絮,可在PotPlayer的「播放」->「章節|標記|書簽」菜單中選中第一個mpls文件,即可正常播放片子內容。PotPlayer進行源碼輸出時,會默認選中該選項,同時取消「快速分離器」選項。
MKV VobSub– 非默認選項,支持POT/KMP播放MKV視頻時,啟用VobSub掛字幕,可確保字幕特效正常。
CUDA 解碼– 非默認選項。選中時,可在內置的兩種「自動模式」下,啟用CoreAVCCUDA解碼H264。
k.「禁用 Nero-DSFilter」選項,默認會自動選擇上。取消時與Nero完全兼容,但可能出現個別播放問題。
l.「倍線」選項通過ffdshow實現軟倍線功能,可在「視頻輸出」上選擇X2、4:3全屏、16:9全屏三種倍線輸出模式。
m.「SPDIF」輸出,結合「解碼中心」PotPlayer的「啟用內置分離器,音頻及視頻DXVA解碼器」選項,可在Windows7簡單實現硬解及音頻源碼輸出,可通過ffdshow和AC3filter實現各種音頻(LPCM, DTS, EAC3, FLAC, WMA, AAC, MP3等)的「AC3 5.1/48KHz 重編碼」輸出。
終極解碼之菜鳥教程
安裝終極解碼完成前會依次彈出「解碼中心」和「媒體文件關聯」兩個設置菜單。
一、設置「解碼中心」
1. 「音頻輸出」設置,如圖所示,我用的是5.1的箱子就選擇了「3/0/2+SW: 5.1 聲道」。
2.CoreAVC解碼器設置輸出色域(Output levels),強烈建議:電腦顯示器選擇PC(0-255)離子或液晶電視選擇TV(16-235);CoreAVC其它參數不進行調節。
3. 根據需求選擇「解碼模式」。如果機器配置不錯,用「軟解碼」就能播放高清,請選擇「默認解碼 自動模式」;如需要進行「硬體加速/解碼」,請選擇「DXVA解碼 自動模式」;最後再「確定」即可完成設置。
二、選擇關聯的視頻、音頻文件
如無特殊要求,選擇「所有文件格式」,再「確定」即可完成設置。
三、解決異常播放問題
完成以上兩步,基本上不需要再進行其它任何設置,你就已經可以播放絕大多數的高清視頻了。對極少數的不能正常播放的文件,可再次運行Windows桌面上的「解碼中心」,重新設置「解碼模式」(什麼都不懂的話就把每個模式都進行一下嘗試);其中「PowerDVD DXVA模式」最節省系統資源,「ArcSoft DXVA模式」對原版的HDDVD/EVO兼容性最好。解決問題完成播放後,建議把「解碼模式」重新設置到「默認解碼 自動模式」或「DXVA解碼 自動模式」,畢竟自動模式的兼容性是最好的!
Win7下個人偏好設置!
配置:Windows 7 X64 SP1 / i5 760 / GTX460
該解碼中心設置適用於硬體配置比較高的機器,ATI/nVidia顯卡通用,也可根據喜好直接切換到另外兩種自動模式。
㈡ 音頻輸出為何總是pcm,明明是dts
問題1我還真沒見過,只是播DTS-CD的時候無法正常輸出44.1KHz的DTS流.你可以先試試把采樣率改成48kHz,因為電影所用的音頻都是48kHz的.如果是Vista/Win7的話,還要檢查系統的音效卡SPDIF輸出設置,是否有把DTS選上.
問題2,因為CD所用的就是PCM格式,44.1kHz采樣率,16位深度的立體聲音頻.
問題3,PCM有分幾種:LPCM和PPCM。我們所見到過的PCM格式基本上都是LPCM(線性PCM)。至於PPCM(分差PCM)我就沒怎麼接觸過,也就不好說。
問題4,這個可能是驅動和軟體的問題了,但也跟硬體的支持有關,並不是所有的計算機上帶有HDMI 1.3介面的設備都支持HDMI音頻源碼輸出的。到目前只有AMD的HD5000系列顯卡、nVidia還沒出的GeForce 300系列顯卡才能支持HDMI源碼輸出,至於其它HDMI顯卡,可以搭配華碩的XONAR系列HDMI音效卡(目前暫時沒修正Dolby TrueHD源碼輸出的支持)和Auzentech(中文應該是顛覆者)的X-Fi HomeTheater HD音效卡(帶HDMI介面的版本)進行來自HDMI顯卡的HDMI音頻輸入和HDMI源碼音頻輸出的工作。(目前只有這兩款音效卡才可以支持HDMI音頻源碼輸出,而且可能對HDMI顯卡的支持性不足,會出現無法識別來自老HDMI顯卡的次時代音頻輸入,因此盡量選用AMD HD4000系列顯卡、nVidia的100、200系列顯卡搭配這兩款音效卡以保證音效卡能夠接受來自HDMI顯卡的次時代音頻)另外,只有PowerDVD 9才會對顯卡的HDMI次時代音頻的信號輸出的真正支持,並對HD5000系列顯卡提供了支持。
㈢ 什麼版本的powerdvd可以源碼輸出DTS-cd到功放
dts-hd吧?只能播放圓盤才行,而且需要虛擬光碟機。好像8以上的版本就可以了!
建議用tmt5輸出次世代音頻,如果是ts格式的remux可以使用PotPlayer!或者mpc+ffdshow
㈣ DTSHD+TrueHD ATI-5770源碼輸出實戰
【IT168 emufan】PC上看藍光早已不是什麼稀罕事,HTPC遍地開花,為了追求發燒級的視聽效果,接入大屏電視或者投影機和多聲道影院音響系統,是HTPC取代影碟機成為核心設備的必然之路,視頻方面顯卡們輕車熟路,24P、Ycbcr編碼、16-235灰階輸出,都可以達到影碟機的水準,但音頻方面一直存在短板,在DVD時代,通過光纖或者同軸介面輸出DTS和AC3源碼(BitStream)到Av功放實現外部解碼十分普遍,而藍光時代,對於無損壓縮編碼的音軌而言,在PC上實現DTSHD和TrueHD的Bitstream卻變得異常艱難,在ATI 5000系列顯卡上市之前,要在PC上實現這一功能,需要搭配特定音效卡,目前為止,包括華碩的Xonar HDAV 1.3 Delux/Slim和Auzentech X-Fi HomeTheater HD,售價都要1000多元,我們之前也已經測試過華碩的兩塊音效卡,如果你對源碼輸出這檔子事還不是很清楚,可以看看HDAV1.3豪華版的測試文章
。
小貼士:無損源碼輸出目的和條件
我們所熟悉的DTS和AC3都是人耳聽覺特性刪減細節信息來實現的有損壓縮多聲道音軌,帶寬的限制同樣將采樣率和采樣精度限制在一個較低的水平,藍光影碟的大容量和高帶寬允許影碟採用像多聲道LPCM這樣的無損無壓縮音軌,但是LPCM還是很浪費帶寬,杜比和DTS公司分別推出了各自的無損壓縮編碼,那就是DTSHD和TrueHD,這就好比Mp3和APE,不僅可以完全還原原始錄音,在動態范圍和信噪比以及細節還原上表現都更為出色。之所以要將無損音軌輸出到外部解碼器,主要是因為PC本身的解碼能力受到軟體限制,不能達到最佳要求,同時PC音效卡的模擬輸出效果也遠不如AV功放自身解碼並優化放大的效果,除了超級發燒友們玩兒前後級之外,使用次世代AV功放接收bitstream源碼是普遍希望的搭配。
DTSHD MA(以及有損的DTSHD HR)和TrueHD(以及有損的dd plus)的源碼輸出都是在HDMI 1.3標准敲定之後才得以實現的,不僅需要硬體上的更新(比如PS3和PS3 slim),軟體上的配合同樣重要,華碩的HDAV 1.3需要搭配TotalMedia Theatre,Auzentech X-Fi HomeTheater HD需要POWER DVD9,都只在播放藍光光碟或者鏡像、藍光文件夾時,才可以實現HD音軌的源碼輸出。
實戰過程使用了一款ATI 5770顯卡,搭配安橋支持無損音軌解碼的AV功放SR507,顯卡具備DVI+HDMI+DP介面,我們使用HDMI介面輸出到SR507HDMI輸入,DVI介面連接Dell 3007,通過雙屏擴展模式給SR507輸出1920x1080解析度,至少對PC而言必須要和視頻一起輸出,且解析度為1080 720這樣的標准視頻解析度,顯卡只通過HDMI輸出AV功放、再由功放輸出到電視或者投影機是通常使用方法,不過雙HDMI輸出可是高檔藍光機才具備的功能哦,各有各的優點,這里限於空間就只用雙屏模式,由於只需判斷功放信號來源格式顯示信息,只用耳機監聽工作是否正常。
ATI 5770顯卡的驅動程序並無特殊需求,操作系統我們使用了Windows 7,win7上對HDMI音頻的使用更為方便,關鍵是最新版本的PowerDVD9,目前還只有這款預覽版的內部PD9可以實現無損源碼輸出,正式版還需要等到cyberlink官方的升級補丁。
首先將系統默認音效卡選為ATI HDMI音效卡,我們注意到在支持屬性里,已經包含了DTSHD和TrueHD的信息,LPCM的采樣率和采樣精度支持都很全面。
和TMT不同,筆者發現這版PD9不能在安裝好後就直接進設置找源碼輸出選項,只有在在開始播放藍光之後,在進入音頻設置,才會出現“non decode hight-defination audio to external device”選項,否則只有解碼為PCM和不解碼輸出DTS和AC3到外部設備選項
選了這個選項就開始輸出源碼了,AV功放上對應的信息指示燈亮起,便表明源碼輸出正常,不過ddplus出問題了,測試過幾部藍光之後,發現DTS HD MA和DTS HD HR以及TrueHD都工作正常,而DDplus只能源碼輸出AC3,還好現在藍光影碟幾乎沒有使用這一音軌格式的,可能是軟體的bug吧。在源碼輸出時,PD9的信息框顯示輸出播放中的壓縮的音軌格式。
ATI顯卡的內置HDMI音效卡通常全系列都保持同一規格,因此低價位低功耗的顯卡會成為HTPC的絕配,當然還需要搭配支持無損音軌解碼的AV功放才有用武之地,下面就推薦三款目前最為熱門的入門級次世代Av功放。此外,PD9隻能播放藍光光碟或者ISO鏡像,盡管一些高清PT網站已經開始提供這種ISO,不過大多數人可能都沒有機會下載這些龐然大物,如果手頭有些帶有無損音軌的remux 的TS文件,可以通過tsmuxer製成BDMV格式,這款軟體也支持將srt字幕的加入,再通過NERO或者IMGburn製作UDF2.5的鏡像文件,並通過daemon等虛擬光碟機載入。
低價位入門次世代功放推薦:
天龍 AVR 1610 參考價格 2400元
主要的規格
輸出入端子
HDMI端子:輸入3/輸出1
合成影像端子:輸入1/輸出2
s影像端子:輸入1
色差端子:輸入4/輸出2
音聲輸入:數碼光纖2,同軸數碼1,模擬6
音聲輸出:模擬2,後環繞/前置1
其它特性
額定輸出/前置75W+75W,中置75W,環繞75W+75W(8Ω、20Hz-20kHz、THD0.08%)
實際最大輸出功率/前置:130W+130W、中置:130W、環繞:130W+130W、(6Ω、JEITA)
外形尺寸(含腳,端子,)W434×H171×D378mm
重量9.2kg.
雅馬哈RX-V465 參考價格 2950元
140W×5ch高功率;
兼容HD音頻格式:Dobly TrueHD ;DTS-HD Master Audio ;
192kHz/24-bit DACs(美國Burr-Brown) 用於所有聲道
高畫質1080p兼容HDMI(4輸入/1輸出)
支持Deep Color(30/36 bit)和x.v.Color
100/120Hz和1080p24Hz刷新率
自動人聲同步補償
新場景按鈕功能
前板迷你插孔用於攜帶型音頻連接
YPAO(雅馬哈自動調音系統)
iPod功能可搭配雅馬哈通用底座YDS-11
藍牙功能可搭配雅馬哈無線音頻接收器YBA-10
新預設碼遙控器
環繞聲表現CINEMA DSP (17DSP程序)
自適應DRC
壓縮格式音質增強
深夜聆聽模式和寂靜影院
音頻延遲調整人聲同步(0~240ms)
安橋 SR507 參考價格 3200元
160W/聲道,6Ω,1kHz ,JEITA ,單聲道驅動
DTS-HD Master Audio,DTS-HD High Resolution Audio,DTS-HD Express,Dolby TrueHD,Dolby Digital Plus 解碼功能
DTS-ES Discrete/Matrix,DTS Neo:6,DTS 96/24,Dolby Digital EX,Dolby Pro Logic IIx 解碼功能
DTS 虛擬環繞聲技術
HDMI (1.3a版本) 支持Deep Color,x.v. Color,LipSync(唇音同步校正),Dolby TrueHD(杜比TrueHD),DTS-HD Master Audio(主體音頻),DVD-Audio,Super Audio CD及CEC
HDMI 音頻和視頻處理 (1080p;4組輸入和1組輸出)
Audyssey 2EQ 房間聲學修正技術
用於保持理想聆聽音量和動態 范圍的Audyssey 動態音量技術
用於響度修正的Audyssey Dynamic EQ技術
用於游戲的4種DSP模 式 :ROCK , 運動 , 動作 , RPG
用於攜帶型播放機的前面板音頻輸入
用於壓縮音樂文件的音樂優化器
H.C.P.S. (大電流電源供應) 巨型大電流變壓器
高級32bit DSP音效處理晶片
WRAT (寬頻放大技術)
Theater-Dimensional 虛擬環繞功能
純音頻模式
帶有模式鍵LED的新設計的預編程RI (相互控制) 遙控器
Universal Port 以簡易連接Onkyo 最新iPod 機座
W x H x D: 435 x 151.5 x 329 mm
重量: 10 kg
㈤ 要瘋了,別人源碼輸出這么簡單為啥我的就這么難
換顯卡,一般AMD 6X以上,英偉達 210以上都支持 音視頻HDMI 1.4A 音視頻 3D源碼輸出至功放。要DTS音樂輸出功放最好用FOOBAR 2000,,,,視頻非3D帶DTS的 用KMP ,potplayer,,都能成功,放3D的用TMT5(支持字幕載入MKV),powerdvd11(不支持字幕載入),系統最好用64位的,適合3D輸出
㈥ 有什麼播放軟體播放MKV和ts格式的可能實現音頻源碼輸出的啊
完美解碼,可以支持「次時代音頻」的源碼輸出,功放DTS HD點燈沒有任何問題;
先確認一下您的電腦顯卡是否支持「次時代音頻」的源碼輸出。
㈦ 如何讓電腦源碼輸出信號讓功放解碼次時代音頻(諸如dts hd,dd true hd)
不通過的HDMI 1.3介面是不能傳輸次世代的,計算機上輸出,華碩好像是唯一的選擇,價格好像已經進入三位數了,很便宜的了!而且就算你有華碩了,但是播放軟體也很頭疼,PD嗎?不支持目錄播放,TMT嗎?還有其他的問題。還有就是支持次世代的碟機能解決你的問題,設置簡單,介面全面,價格現在已經很便宜了,才1500多元!我所知道的是,某品牌的播放機播放最新的ts文件truehd給功放可以完美解決,點亮功放HD燈,DTSHD就不行了,但是全部都轉換成藍光原版目錄形式,兩者都能解碼,點亮功放HD燈。LPCM更不在話下!再便宜的俺目前找不到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㈧ 高清播放器連接功放dts不起作用 什麼原因
1.看你機器支不支持DTS解碼。
2.設置-音頻-源碼輸出。。。
㈨ 關於如何功放如何dts輸出 powerdvd
這個容易,用完美解碼綁定pd或者kmplayer,在完美解碼設置音頻解碼和輸出那裡,如果你用kmplayer的話就選AC3filter 後面聲道選擇spdif,這樣的話當播放dts音頻的電影由於用了spdif輸出,再電腦看自然就沒有了聲音了.到你把大廳的功放一看,發現終於顯示了dts..我以前也是這種情況.不過我是kmplayer和完美解碼一齊用的.pd只用來播放藍光碟或者藍光封裝的文件夾文件.因為藍光封裝的只能用pd才能看到字幕,郁悶
㈩ 筆記本電腦通過hdmi連接功放,實現軟體播放藍光、4k電影等,5.1聲道音頻源碼輸出(dts)
網上下載視頻文件看電影沒問題,要享受4K和5.1效果,還需要折騰些硬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