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下cp命令
㈠ 每天一個linux命令(cp)
功能說明:復制文件或目錄
用法:
cp [OPTION]... [-T] SOURCE DEST
cp [OPTION]... SOURCE... DIRECTORY
cp [OPTION]... -t DIRECTORY SOURCE...
補充說明:cp命令用在復制文件或目錄,如同時指定兩個以上的文件或目錄,且最後的目標是一個已經存在的目錄,則它會把前面指定的所有文件或目錄復制到該目錄中。若同時指定多個文件或目錄,而最後的目標並非是一個已存在的目錄,則會出現錯誤信息。
常用參數:
-b或--backup 刪除,覆蓋目標文件之前的備份,備份文件會在字尾加上一個備份字元串。
-f或--force 強行復制文件或目錄,不論目標文件或目錄是否已存在。
-i或--interactive 覆蓋既有文件之前先詢問用戶。
-l或--link 對源文件建立硬連接,而非復制文件。
-r 遞歸處理,將指定目錄下的文件與子目錄一並處理。
-s或--symbolic-link 對源文件建立符號連接,而非復制文件。
-S備份字尾字元串>或--suffix=備份字尾字元串> 用"-b"參數備份目標文件後,備份文件的字尾會被加上一個備份字元串,預設的備份字尾字元串是符號"~"。
-v或--verbose 顯示指令執行過程。
-t 指定目標文件夾,目標文件夾需存在。
㈡ linux命令cp命令(復制文件,遞歸復制目錄)
cp a.txt b.txt 復制文件
cp -a a.txt b.txt 復制文件的時候,同時復制原文件的屬性,這樣得到的文件會一模一樣,比如擁有相同的組,擁有者和執行許可權
cp -r ./test ./test1 遞歸復制文件夾,會將test下的所有文件都復制,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目標必須是一個目錄,不能是文件名
㈢ linuxcp命令報nomath
1、下載資源和代碼;
2、編譯;
3、將需要打包的文件復制到臨時目錄打包。
後來由於新需求,修改了一下功能,在復制到臨時目錄之前還有回去一些資源到臨時目錄:
2.5、下載三方資源到臨時目錄。
增加此功能後錯誤就出現了,復制的臨時目錄的結構全亂了,比如:
java/bin應復制到temp/bin,結果去錯誤的復制到了temp/bin/bin。
看到此問題我以為是2.5步驟中下載的資源包目錄有問題,將功能運行到2.5步停止查看目錄無問題,保留第3步把2.5刪除也無問題,唯獨這些一起運行就有問題,而且windows系統下沒問題,Linux卻有問題。
後來一位前輩想到了問題的原因,linux系統下面調用了cp命令來復制文件和文件夾,問題就出在這里。
調用的命令 cp -arf srcdir destdir
-a是要復制鏈接文件,有些生僻,-r遞歸-f強制較常見。
從srcdir到destdir有講究。舉例子來說:
cp -arf java/bin temp/bin 有兩種情況的復制:
a.復制前 若temp/bin不存在,則將java/bin直接復制到temp,即temp/bin就是java/bin;
b.復制前 若temp/bin存在,則將java/bin復制到temp/bin/中,即temp/bin/bin才是java/bin。
之前沒有2.5步temp下的bin不存在所以不會有問題,加入2.5步使得bin目錄存在了所以導致復制出錯。
解決方式是這樣復制
cp -arf java/bin temp/
這樣不論怎樣都會正確,注意temp後一定要加/。
另外,windows下使用的是x命令,不會有這樣的問題。
㈣ linux命令 cp 遞歸復制和帶許可權復制
cp -r 遞歸復制源目錄下所有文件及子目錄 到 目標目錄或文件
cp -p 把源文件或目錄下的所具有的許可權一同復制 到 目標目錄或文件
㈤ LINUX命令的cp -r 和-R的區別是
LINUX命令的cp -r 和-R的區別為:復制不同、覆蓋不同、識別依據不同。
一、復制不同
1、cp -r:cp -r既復制當前目錄下的文件,也復制當前目錄下的文件夾。
2、-R:-R只復制當前目錄下的文件,不復制當前目錄下的文件夾。
二、覆蓋不同
1、cp -r:cp -r含文件的文件夾會覆蓋不含文件的同名文件夾,文件也會覆蓋。
2、-R:-R不會覆蓋含內容的文件夾,但是會覆蓋同名的空文件。
三、識別依據不同
1、cp -r:cp -r不以文件後綴名作為識別依據。
2、-R:-R以文件後綴名作為識別依據。
㈥ linux cp命令一個目錄復制到另一個目錄
linux復制指定目錄下的全部文件到另一個目錄中
復制指定目錄下的全部文件到另一個目錄中
文件及目錄的復制是經常要用到的。linux下進行復制的命令為cp。
假設復制源目錄 為 dir1 ,目標目錄為dir2。怎樣才能將dir1下所有文件復制到dir2下了
如果dir2目錄不存在,則可以直接使用。《Linux就該這么學》
cp -r dir1 dir2
例:cp -r /data01/sinopec/pos/. /data01/sinopec/pos-pc/
即可。
如果dir2目錄已存在,則需要使用
cp -r dir1/. dir2
如果這時使用cp -r dir1 dir2,則也會將dir1目錄復制到dir2中,明顯不符合要求。
ps:dir1、dir2改成對應的目錄路徑即可。
cp -r /home/www/xxx/statics/. /home/www/statics
㈦ Linux cp命令怎麼使用
該命令的功能是將給出的文件或目錄拷貝到另一文件或目錄中,同MSDOS下的命令一樣,功能十分強大。
語法: cp [選項] 源文件或目錄 目標文件或目錄
說明:該命令把指定的源文件復制到目標文件或把多個源文件復制到目標目錄中。
該命令的各選項含義如下:
- a 該選項通常在拷貝目錄時使用。它保留鏈接、文件屬性,並遞歸地拷貝目錄,其作用等於dpR選項的組合。
- d 拷貝時保留鏈接。
- f 刪除已經存在的目標文件而不提示。
- i 和f選項相反,在覆蓋目標文件之前將給出提示要求用戶確認。回答y時目標文件將被覆蓋,是互動式拷貝。
- p 此時cp除復制源文件的內容外,還將把其修改時間和訪問許可權也復制到新文件中。
- r 若給出的源文件是一目錄文件,此時cp將遞歸復制該目錄下所有的子目錄和文件。此時目標文件必須為一個目錄名。
- l 不作拷貝,只是鏈接文件。
需要說明的是,為防止用戶在不經意的情況下用cp命令破壞另一個文件,如用戶指定的目標文件名已存在,用cp命令拷貝文件後,這個文件就會被新源文件覆蓋,因此,建議用戶在使用cp命令拷貝文件時,最好使用i選項。
例子:
Cp -i file1 file2 (將文檔 file1 復製成 file2 . –i為提示確認。)
cp file1 dir1 將文檔 file1 復制到目錄 dir1 下,文件名仍為 file1.
cp /tmp/file1 . 將目錄 /tmp 下的文檔 file1復制到現行目錄下,檔名仍為 file1.
cp /tmp/file1 file2 將目錄 /tmp 下的文檔 file1現行目錄下,檔名為file2
cp -r dir1 dir2 (recursive ) 復制整個目錄.若目錄 dir2 不存在,則將目錄dir1,及其所有文檔和子目錄,復制到目錄 dir2 下,新目錄名稱為dir1.若目錄dir2不存在,則將dir1,及其所有文檔和子目錄,復制為目錄 dir2.
㈧ linux cp命令對於拷貝文件和文件夾有何區別
cp文件時候可以不用加參數,但是cp文件夾的時候必須加-R或-r。解決方法如下:
1、首先將文件復制到另一個目錄中:cp 文件名 目錄名。復制a.txt至test目錄中,則執行 cp a.txt /test 即可。
㈨ linux命令:cp復制文件或目錄
使用Linux系統的時候經常需要運用cp命令進行文件或者文件夾的復制,那麼該如何操作cp命令呢?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一下。
工具/材料
linux系統終端
- 01
首先登錄進linux系統,右鍵單擊選擇Open In Terminal選項,如下圖所示
- 02
接下來我們在打開的終端命令行,首先用pwd命令查看當前目錄,然後運用cp命令進行文件的復制,如下圖所示,注意復制後的文件名稱被修改了
- 03
回到桌面,我們可以看到已經有2個文件了,並且復制的文件名稱也已改變,如下圖所示
- 04
最後我們還可以通過cp命令直接復制文件夾到另一個文件夾,如下圖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