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演算法
1. 壓強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壓強的計算公式:P=F/S,液體壓強p=ρgh:
1、壓強定義:物體所受壓力的大小與受力面積之比叫壓強。
2、公式:p = 推導公式:F = PS
3、單位:壓力F的單位:牛頓(N),面積S的單位:米2(m2),壓強p的單位:帕斯卡(Pa)。
4、應用:減小壓強。如:鐵路鋼軌鋪枕木、坦克安裝履帶、書包帶較寬等。
5、液體壓強的計算公式:p=ρgh
6、使用該公式解題時,密度ρ的單位用kg/m3,壓強p的單位用帕斯卡(Pa)。
(1)壓力演算法擴展閱讀:
在靜止的液體中,任取一個底面為正方形(正方形與水平面平行),高為深度的液柱進行受力分析。作用於液柱上的力有液柱的重力 G =密度*ghS ,方向垂直向下;作用在液柱表面的大氣壓力 Fo=poS,方向垂直向下;作用在液柱底面的液體壓力 F=p*S,方向垂直向上;作用液柱的四個側面上的壓力都是水平方向的,兩兩自相平衡。
作用在液柱垂直方向上有向下的重力 G 、向下大氣壓力 Fo, 向上的水壓力 F,因為在垂直方向受力也是平衡的,所以 F=Fo+G,即
pS = poS+ 密度*ghS,約去S得 p = po+ 密度*gh 。如果不計大氣壓力,只計液體本身產生的壓強,則 p = ρgh。
2. 靜水壓力的計算方法有哪些
靜水壓力的計算方法為:P=ρgh,靜水總壓力的計算方法如下。
1、平面
平面上靜水總壓力的大小,應等於分布在平面上各點靜水壓強作用的總壓力的總和。 (矢量的加和性)作用在單位寬度的靜水總壓力,應等於靜水壓強分布圖的面積。 因此整個矩形平面的靜水總壓力,則等於平面寬度乘以壓強分布圖的面積。
2、任意平面
作用於任意平面上的靜水總壓力,等於平面形心點上的靜水壓強與平面面積的乘積。形心點壓強Pc,可理解成整個平面的平均靜水壓強。
(2)壓力演算法擴展閱讀:
靜水壓就是指液體所產生的壓強,生理學上的靜水壓就是機體某部位積聚的液體對其周圍組織產生的壓強。例如生理學中組織液對毛細血管壁的壓力。
作用在平面上靜水總壓力的大小P等於該平面的面積A與其形心處的壓強pc的乘積,即p=pcA=γhcA,hc為平面形心處於液面下的深度,總壓力的方向垂直於作用面。
總壓力的作用點即壓力中心的位置在平面圖形形心的下方,二者間的距離,可由計算確定。作用在曲面上的靜水總壓力p可分別計算其鉛直分力pΖ和水平分力px,然後按力的合成法確定總壓力的大小和作用點。
曲面上靜水總壓力的水平分量等於該曲面的鉛直投影平面上的靜水總壓力,按平面靜水總壓力的計算方法確定其大小、方向和作用點。
靜水總壓力的鉛直分量等於「壓力體」體積內所含液體的重量。壓力體由如下諸面圍成:過曲面周界上一切點的鉛垂線所構成的曲面;與液面重合的水平面。若壓力體實際上充有液體,則該鉛直分力的方向向下。若壓力體並未充有液體,則該鉛直分力的方向向上。
3. 液體內的壓力怎麼算
液體內部的壓強=液體的密度*深度*g(g=9.8N/kg)
壓力=液體內部的壓強*受力面積
但是對於放在圓柱或稜柱的容器中的液體可以用另一種演算法:
可以使用固體壓力的計算方法!
4. 壓強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壓強的計算公式:P=F/S,液體壓強p=ρgh:
1、壓強定義:物體所受壓力的大小與受力面積之比叫壓強。
2、公式:p = 推導公式:F = PS
3、單位:壓力F的單位:牛頓(N),面積S的單位:米2(m2),壓強p的單位:帕斯卡(Pa)。
4、應用:減小壓強。如:鐵路鋼軌鋪枕木、坦克安裝履帶、書包帶較寬等。
5、液體壓強的計算公式:p=ρgh
6、使用該公式解題時,密度ρ的單位用kg/m3,壓強p的單位用帕斯卡(Pa)。
(4)壓力演算法擴展閱讀:
增大壓強的方法有:在受力面積不變的情況下增加壓力或在壓力不變的情況下減小受力面積。減小壓強的方法有:在受力面積不變的情況下減小壓力或在壓力不變的情況下增大受力面積。
液體對容器內部的側壁和底部都有壓強,壓強隨液體深度增加而增大。
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是:液體由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液體壓強還跟液體的密度有關,液體密度越大,壓強也越大。液體內部壓強的大小可以用壓強計來測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壓強
5. 知道質量了 怎麼算壓力!
1.把物體放在平面上,物體對平面的壓力演算法如下:
如果物體的質量是m,所在地的重力加速度是g,平面與水平面的角度是q度,
則平面所受的壓力N=m*g*cosq
2.把物體對著垂直水平面的平面放置,要想要物體靜止,則必須施加外力。這就很復雜了,和外力的大小與施加方向有關了。就要具體考慮了。
希望我的回答你能滿意。
6. 壓力的計算公式
壓力=壓強*受力面積(F=PS)。
壓力的國際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符號「N」;習慣上,在力學和多數工程學科中,「壓力」一詞與物理學中的壓強同義。
固體表面的壓力通常是彈性變形的結果,一般屬於接觸力。液體和氣體表面的壓力通常是重力和分子運動的結果。壓力方向通常垂直於物體的接觸面。如果壓力的作用方向與接觸面不垂直,通常是由於壓力和摩擦的相互作用。
(6)壓力演算法擴展閱讀
壓力與壓強的區別:
一、定義不同:
1、壓力指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
2、壓強指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
二、成因不同:
1、壓力是物體間相互擠壓形成的。
2、壓強則是壓力的作用效果,壓強大小既跟壓力大小有關,也與受力面積大小有關。壓力越大,受力面積越小,壓強越大。
7. 壓力與流量計算公式
流速=流量/管道截面積。
假設流量為S立方米/秒,圓形管道內半徑R米,則流速v:v=S/(3.14*RR)。
流量=流速×(管道內徑×管道內徑×π÷4)。
流體在一定時間內通過某一橫斷面的容積或重量稱為流量。用容積表示流量單位是L/s或(`m^3`/h);用重量表示流量單位是kg/s或t/h。
流體在管道內流動時,在一定時間內所流過的距離為流速,流速一般指流體的平均流速,單位為m/s。
水的壓力的計算公式:水的壓強P×裝水的容器的底面積S。壓力對於液體來說,對流速、管徑、流量沒有關系,因為液體認為是不可壓縮性的;但對氣體來說,影響較大,可用氣態方程式去換算P×V=RT。
流量與管道斷面及流速成正比,三者之間關系:
Q =(∏D^2)/ 4•v•3600 `(`m^3` / h)式中 Q— 流量(`m ^3` / h或t / h);
D— 管道內徑(m);
V— 流體平均速度(m / s)。
根據上式,當流速一定時,其流量與管徑的平方成正比,在施工中遇到管徑替代時,應進行計算後方可代用。例如用二根DN50的管代替一根DN100的管是不允許的,從公式得知DN100的管道流量是DN50管道流量的4倍,因此必須用4根DN50的管才能代用DN100的管。
(7)壓力演算法擴展閱讀:
流速是流體的流動速度。當流速很小時,流體分層流動,互不混合,稱為層流,或稱為片流;逐漸增加流速,流體的流線開始出現波浪狀的擺動,擺動的頻率及振幅隨流速的增加而增加,此種流況稱為過渡流;當流速增加到很大時,流線不再清楚可辨,流場中有許多小漩渦,稱為湍流,又稱為亂流、擾流或紊流。
這種變化可以用雷諾數來量化。雷諾數較小時,黏滯力對流場的影響大於慣性力,流場中流速的擾動會因黏滯力而衰減,流體流動穩定,為層流;反之,若雷諾數較大時,慣性力對流場的影響大於黏滯力,流體流動較不穩定,流速的微小變化容易發展、增強,形成紊亂、不規則的湍流流場。
8. 水壓力計算公式
P=ρgh=49.035kPa。
p=ρgh(p是壓強,ρ是液體密度,水的密度為1×10^3kg/m^3,g是重力加速度取9.8 N/kg,h是取壓點到液面高度)
水壓與水的多少無關,只與水的深淺和密度有關系。(水越深,水壓大;密度越大,水壓越大),在實際生活中,家中水壓還受水管的彎折度的影響,彎折次數越多,水壓就會有所減小。
(8)壓力演算法擴展閱讀
一般自來水水壓是0.7公斤左右,1MPa等於10公斤水壓。1MPa=10kg/平方厘米,MPa兆帕為新單位。依照自來水供水規范:
龍頭水,一般認為0.1Mpa=10米,國家規定的管網末梢供壓是0.14Mpa,更直觀地說,0.1MPa,就相當於一個標准大氣壓,管網末梢供壓是0.14Mpa,相當於水龍頭離供水塔(池)有14米的高度。所以,家住的位置越高,水壓就會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