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調節演算法
1. 西門子PID啟動調節顯示調節出錯過程值過於接近設定值是啥意思
說明當前系統不具備預調節的前提條件,請滿足條件後再使能該功能。
首先計算自整定需要的「滯後」計算,計算完成後開始自調節,調節演算法完成後,進入正常的PID控制。
S7- 1200/1500的參數自整定分為預調節和精確調節兩個階段,預調節要求;
1、設定值和過程值均在組態的極限值范圍內。
2、設定值和過程值的差值的絕對值應大於過程值上、下限之 差的30%,還應大於設定值的50%。
2. S7-1200PID_Compact指令的演算法是如何計算的
ID_Compact 指令提供自動和手動模式下具有集成自我調節功能的通用 PID 控制器。
列表: PID_Compact 指令
LAD/FBD
SCL
說明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PID_Compact_1"( Setpoint:=_real_in_, Input:=_real_in_, Input_PER:=_word_in_, Disturbance:=_real_in_, ManualEnable:=_bool_in_, ManualValue:=_real_in_, ErrorAck:=_bool_in_, Reset:=_bool_in_, ModeActivate:=_bool_in_, Mode:=_int_in_, ScaledInput=>_real_out_, Output=>_real_out_, Output_PER=>_word_out_, Output_PWM=>_bool_out_, SetpointLimit_H=>_bool_out_, SetpointLimit_L=>_bool_out_, InputWarning_H=>_bool_out_, InputWarning_L=>_bool_out_, State=>_int_out_, Error=>_bool_out_, ErrorBits=>_dword_out_);
PID_Compact 提供可在自動模式和手動模式下自我調節的 PID 控制器。PID_Compact 是具有抗積分飽和功能且對 P 分量和 D 分量加權的 PID T1 控制器。
1 STEP 7 會在插入指令時自動創建工藝對象和背景數據塊。 該背景數據塊包含工藝對象的參數。2 在 SCL 示例中,「PID_Compact_1」是背景 DB 的名稱。
3. 怎麼通過數據調整演算法效果
1、獲取更多數據深度學習基於大量的學習數據,數據的質量直接影響到模型的表現,數據量越多,學習的特徵越多。
2、創造更多數據為了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當找不到更多樣本但確實需要更多更全的樣本的時,考慮自己創造樣在圖像處理方面。
3、常用的方法包括:圖片的平移、縮放、旋轉、翻轉、裁剪、添加雜訊等方式如果是一維的波形數據,考慮在原有樣本上添加段范圍內隨機數,一定程度上彌補自己冒然造出的數據的不準確性,不會改變原有波形的正常走勢。
4. 請問PID自動調節與手動哪個精度高
准確地來說,這是一個非常感性的問題,我認為是沒有定論的。PID自動調節,是基於演算法或設定的程序來對控制系統進行調節,而手動調節是根據個人經驗或是根據其自主方法來進行調節。若是進行手動調節的人的經驗豐富,理論知識扎實,其調出的參數精度就高,控制性能就好於自動調節。相反要是沒經驗的工程師,調來調去,估計也不會有自動調節的精度高,控制性能好。
5. 什麼叫自適應演算法
所謂「自適應」就是能夠根據不同的情況,自動快速調節,對原有行為或其他一些東西進行改變,以滿足新情況新環境的要求!
6. 什麼是演算法的自我調節
遞歸是演算法的自我調節。程序調用自身的編程技巧稱為遞歸。遞歸作為一種演算法在程序設計語言中廣泛應用。一個過程或函數在其定義或說明中有直接或間接調用自身的一種方法,它通常把一個大型復雜的問題層層轉化為一個與原問題相似的規模較小的問題來求解,遞歸策略只需少量的程序就可描述出解題過程所需要的多次重復計算,大大地減少了程序的代碼量。遞歸的能力在於用有限的語句來定義對象的無限集合。一般來說,遞歸需要有邊界條件、遞歸前進段和遞歸返回段。當邊界條件不滿足時,遞歸前進。當邊界條件滿足時,遞歸返回。
7. 關於eq演算法和調節
均衡器分為三類:圖示均衡器,參量均衡器和房間均衡器。
超低音:20Hz-40Hz,適當時聲音強而有力。能控制雷聲、低音鼓、管風琴和貝司的聲音。過度提升會使音樂變得混濁不清。
低音:40Hz-150Hz,是聲音的基礎部份,其能量占整個音頻能量的70%,是表現音樂風格的重要成份。適當時,低音張弛得宜,聲音豐滿柔和,不足時聲音單薄,150Hz,過度提升時會使聲音發悶,明亮度下降,鼻音增強。
中低音:150Hz-500Hz,是聲音的結構部分,人聲位於這個位置,不足時,演唱聲會被音樂淹沒,聲音軟而無力,適當提升時會感到渾厚有力,提高聲音的力度和響度。提升過度時會使低音變得生硬,300Hz處過度提升3-6dB,如再加上混響,則會嚴重影響聲音的清晰度。
中音:500Hz-2KHz,包含大多數樂器的低次諧波和泛音,是小軍鼓和打擊樂器的特徵音。適當時聲音透徹明亮,不足時聲音朦朧。過度提升時會產生類似電話的聲音。
中高音:2KHz-5KHz,是弦樂的特徵音(拉弦樂的弓與弦的摩搡聲,彈拔樂的手指觸弦的聲音某)。不足時聲音的穿透力下降,過強時會掩蔽語言音節的識別。
高音:7KHz-8KHz,是影響聲音層次感的頻率。過度提升會使短笛、長笛聲音突出,語言的齒音加重和音色發毛。
極高音:8KHz-10KHz,合適時,三角鐵和立*的金屬感通透率高,沙鍾的節奏清晰可辨。過度提升會使聲音不自然,易燒毀高頻單元。
平衡悅耳的聲音應是:
150Hz以下(低音)應是豐滿、柔和而富有彈性;
150Hz-500Hz(中低音)應是渾厚有力百不混濁;
500Hz-5KHz(中高音)應是明亮透徹而不生硬;
5KHz以上(高音)應是纖細,園順而不尖銳刺耳。
整個頻響特性平直時:聲音自然豐滿而有彈性,層次清晰園順悅耳。頻響多峰谷時:聲音粗糙混濁,高音刺耳發毛,無層次感擴聲易發生反饋嘯叫。
頻率的音感特徵:
30~60Hz 沉悶 如沒有相當大的響度,人耳很難感覺。
60~100Hz 沉重 80Hz附近能產生極強的「重感」效果,響度很高也不會給人舒服的感覺,可給人以強烈的刺激作用。
100~200Hz 豐滿
200~500Hz 力度 易引起嗡嗡聲的煩悶心理。
500~1KHz 明朗 800Hz附近如提升10dB,會明顯產生一種嘈雜感,狹窄感。
1K~2KHz 透亮
2K~4Kz 尖銳 2800Kz附近明亮感關系最大,3400Hz易引起聽覺疲勞。
4K~8Kz 清脆 6800Hz形成尖嘯,銳利的感覺,>7.5KHz音感清徹纖細。
8K~16Kz 纖細 ﹒低音提琴:豐滿與深沉在60Hz~100Hz。在600Hz處為隆隆聲,現場感在2.5kHz,琴弦的雜訊在3kHz以上。衰減200Hz~500Hz附近的成分可以使聲音變得清晰。
電吉他:撥擊聲在60Hz,豐滿度在100Hz,噗噗聲在500Hz,現場感或尖銳激烈的程度在2kHz~3kHz,吱吱聲或刺耳聲在6kHz以上。
鼓類:豐滿度在100Hz~200Hz,鼓聲模糊不清在250Hz~800Hz(可在此范圍內衰減),瑣碎無用的軍鼓聲音在1kHz~3kHz,打擊聲在5kHz。衰減600Hz附近的通通鼓聲可降低盒狀聲。提升10kHz~12kHz可使遲鈍的鑔片聲更細膩和清脆。
低聲鼓:豐滿度和力度低於60Hz,在300Hz~800Hz之間是一種撕紙張的聲音(衰減400Hz~600Hz的成分可使音色更好),咔嗒聲和打擊聲在2kHz~6kHz。
薩克斯管:溫暖感在500Hz,刺耳聲在3kHz,鍵雜訊在10kHz以上。
原生吉他:豐滿度或撥擊聲在80Hz,現場感在5kHz,彈撥(匹克)雜訊在10kHz以上。
原聲吉他微型話筒拾取:為使吉他聲更「原聲化」,可在1.2kHz~1.5kHz的窄頻段內衰減,可能會衰減某些高頻成分。
人聲:男聲的豐滿度在100Hz~200Hz,女聲的豐滿度在200Hz~400Hz,嗡嗡聲或鼻音在500kHz~1kHz,現場感在5kHz,噝噝聲(發「s」和「sh」音)在3kHz~10kHz。
以上是聲音頻率的基礎特性。
我們在調節中可以按照上面的規則針對不同的頻段進行調節,再進行調節時不是僅僅只是當前頻率調整,會有一個寬度和高度有一定的范圍。
我總結出來的調整規律:
1.參數不要有跨度特別大的變化,除非播放設備有嚴重缺陷
2.如果沒有特殊要求參數安裝正玄波分布比較合理
3.eq調節前後要注意能量的均衡防止爆音
8. 什麼演算法是自我調節的過程
什麼演算法是自我調節的過程
遞歸演算法是自我調節的過程
分支轉向是演算法的靈魂;函數和過程及其之間的相互調用,是在經過抽象和封裝之後,實現分支轉向的一種
重要機制;而遞歸則是函數和過程調用的一種特殊形式,即允許函數和過程進行自我調用。因其高度的抽象性和簡潔性,遞歸已成為多數高級程序語言普遍支持的一項重要特性。比如在C++語言中,遞歸調用Q(recursive call)就是某一方法調用自身。這種自我調用通常是直接的,即在函數體中包含一條或多條調用自身的語句。遞歸也可能以間接的形式出現,即某個方法首先調用其它方法,再輾轉通過其它方法的相互調用,最終調用起始的方法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