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cpu高
『壹』 linux cpu佔用較高
Linux伺服器上出現CPU負載達到100%居高不下的情況,如果CPU 持續跑高,則會影響業務系統的正常運行; CPU利用率。根據經驗來看,用戶空間進程佔用CPU比例在 65-70%。一般不能超過這個比例,超過這個比例,系統性能就會降低,平均負載升高,這點將會在下面的測試中看到。
進程上下文切換。上下文切換和CPU利用率應該聯系起來,如果CPU利用率低,那麼上下文切換稍高點也能接受。上下文切換也是需要消耗CPU資源的,頻繁的切換必將使得CPU利用率升高。
運行隊列中等待運行的進程數。每個CPU核心中等待處理的進程數不應該超過3個線程/進程。如4核心的機器,那麼隊列的最大值應該不超過12個。
對於CPU過載問題通常使用以下兩種方式即可快速定位(不能涵蓋所有特殊情況,請作為其中的參考排查思路):
一、排查分析
方法一(針對java應用):
第一步:使用
top命令,然後按shift+p按照CPU排序
找到佔用CPU過高的進程的pid
第二步:使用
top -H -p [進程id]
找到進程中消耗資源最高的線程的id
第三步:使用
echo 'obase=16;[線程id]' | bc或者printf "%x\n" [線程id]
將線程id轉換為16進制(字母要小寫)
bc是linux的計算器命令
第四步(此步驟可以和相對應的java開發進行一起排查):執行
jstack [進程id] |grep -A 10 [線程id的16進制]」
查看線程狀態信息
二、kswapd0 進程佔用 CPU 較高
操作系統都用分頁機制來管理物理內存,操作系統將磁碟的一部分劃出來作為虛擬內存,由於內存的速度要比磁碟快得多,所以操作系統要按照某種換頁機制將不需要的頁面換到磁碟中,將需要的頁面調到內存中,由於內存持續不足,這個換頁動作持續進行,kswapd0 是虛擬內存管理中負責換頁的,當伺服器內存不足的時候 kswapd0 會執行換頁操作,這個換頁操作是十分消耗主機 CPU 資源的。如果通過 top 發現該進程持續處於非睡眠狀態,且運行時間較長,可以初步判定系統在持續的進行換頁操作,可以將問題轉向內存不足的原因來排查。
『貳』 linux串口接收軟中斷cpu100%
您是想問linux串口接收軟中斷cpu100%是什麼原因嗎?linux串口接收軟中斷cpu100%是因為cpu佔用資源較高。當cpu佔用資源較高,就會導致出現linux串口接收軟中斷cpu100%的現象,所以linux串口接收軟中斷cpu100%是因為cpu佔用資源較高。
『叄』 linux怎麼調高cpu重啟溫度
設置選項。
1、進入超頻設置選項,選擇frequency/voltagecontrol或者PowerBIOSFeatures或者OverClockingsettings或者GenieBIOSSetting或者/Voltage。
2、進入後找到CPUFrequency以及CPUVoltage不可調整則需開啟超頻功能。
3、調整CPUFrequency外頻的值,每次加10這個值一般在200-300之間,按F10再按Y保存退出重啟。
4、電腦重新啟動進入系統,用測溫軟體讀取CPU溫度,在60度以下繼續。
5、返回步驟1重復以上步驟。
6、碰到無法開機或者其他錯誤返回步驟一,進入CPUVoltage電壓,值往上加0。05,保存退出,如果仍然出錯則將CPUFrequency降低10。
7、在熟悉了BIOS之後再進行進階超頻。注意:超頻會減少CPU壽命。超頻尤其是加電壓可能導致CPU燒。
『肆』 Linux裡面cpu佔用太高排查思路是什麼
思路就是top查看是什麼進程佔用高,一般是應用或者資料庫,應用方面可以看看運行吐出日誌是否有報錯信息,查netstat連接應用埠的會話是不是有異常,資料庫進程高,可以使用自帶的檢查命令後台看是否有執行很久的sql事務,鎖等待頻繁,報錯日誌等,找到問題針對性的優化,一步一步解決。
『伍』 Linux 開啟CPU高性能
常用模式介紹:
balanced
它的目的是成為性能和功耗之間的折衷。它試圖盡量使用自動調節。它有好的結果對於大多數負載。唯一的缺點是增加了延遲。在當前調釋放它使CPU、磁碟、音頻和視頻插件和激活ondemand調控器。radeon_powersave設置為自動。
latency-performance
低延遲的性能模式。它禁用電能節約機制,使sysctl設置提高延遲。CPU調節器將性能低的CPU鎖定C狀態(通過PM QoS)。
throughput-performance
高吞吐量優化模式。它禁用電能節約機制,使sysctl設置提高吞吐量性能的磁碟、網路IO和轉向最後期限的調度器。CPU調試器設置為性能模式。
virtual-guest
基於企業存儲配置文件,在其他任務,增加虛擬內存swappiness和減少磁碟預讀值。它沒有禁用磁碟屏障。
oracle
基於throughput-performance模式,它另外禁用透明的巨大的頁面和修改內核參數相關的一些其他性能。這個配置文件是由tuned-profiles-oracle包。在6.8及以後版本可用。
『陸』 Linux伺服器 內核佔用cpu過高
在linux中,內存使用是按照最大化原則來的,也就是說你的內存在滿足應用使用的情況下,剩餘部分會被當作高速緩存來使用。看你的內存夠不夠用關鍵看的是swap區的使用量,swap區使用量較小或者不使用則說明你的內存是足夠使用的,如果swap區不停的在增長,或者使用了很多則說明你的內存已經不夠用了。
『柒』 linux 性能優化-- cpu 切換以及cpu過高
本文先介紹了cpu上下文切換的基礎知識,以及上下文切換的類型(進程,線程等切換)。然後介紹了如何查看cpu切換次數的工具和指標的解釋。同時對日常分析種cpu過高的情況下如何分析和定位的方法做了一定的介紹,使用一個簡單的案例進行分析,先用top,pidstat等工具找出佔用過高的進程id,然後通過分析到底是用戶態cpu過高,還是內核態cpu過高,並用perf 定位到具體的調用函數。(來自極客時間課程學習筆記)
1、多任務競爭CPU,cpu變換任務的時候進行CPU上下文切換(context switch)。CPU執行任務有4種方式:進程、線程、或者硬體通過觸發信號導致中斷的調用。
2、當切換任務的時候,需要記錄任務當前的狀態和獲取下一任務的信息和地址(指針),這就是上下文的內容。因此,上下文是指某一時間點CPU寄存器(CPU register)和程序計數器(PC)的內容, 廣義上還包括內存中進程的虛擬地址映射信息.
3、上下文切換的過程:
4、根據任務的執行形式,相應的下上文切換,有進程上下文切換、線程上下文切換、以及中斷上下文切換三類。
5、進程和線程的區別:
進程是資源分配和執行的基本單位;線程是任務調度和運行的基本單位。線程沒有資源,進程給指針提供虛擬內存、棧、變數等共享資源,而線程可以共享進程的資源。
6、進程上下文切換:是指從一個進程切換到另一個進程。
(1)進程運行態為內核運行態和進程運行態。內核空間態資源包括內核的堆棧、寄存器等;用戶空間態資源包括虛擬內存、棧、變數、正文、數據等
(2)系統調用(軟中斷)在內核態完成的,需要進行2次CPU上下文切換(用戶空間-->內核空間-->用戶空間),不涉及用戶態資源,也不會切換進程。
(3)進程是由內核來管理和調度的,進程的切換只能發生在內核態。所以,進程的上下文不僅包括了用戶空間的資源,也包括內核空間資源。
(4)進程的上下文切換過程:
(5)、下列將會觸發進程上下文切換的場景:
7、線程上下文切換:
8、中斷上下文切換
快速響應硬體的事件,中斷處理會打斷進程的正常調度和執行。同一CPU內,硬體中斷優先順序高於進程。切換過程類似於系統調用的時候,不涉及到用戶運行態資源。但大量的中斷上下文切換同樣可能引發性能問題。
重點關注信息:
系統的就緒隊列過長,也就是正在運行和等待 CPU 的進程數過多,導致了大量的上下文切換,而上下文切換又導致了系統 CPU 的佔用率升高。
這個結果中有兩列內容是我們的重點關注對象。一個是 cswch ,表示每秒自願上下文切換(voluntary context switches)的次數,另一個則是 nvcswch ,表示每秒非自願上下文切換(non voluntary context switches)的次數。
linux的中斷使用情況可以從 /proc/interrupts 這個只讀文件中讀取。/proc 實際上是 Linux 的一個虛擬文件系統,用於內核空間與用戶空間之間的通信。/proc/interrupts 就是這種通信機制的一部分,提供了一個只讀的中斷使用情況。
重調度中斷(RES),這個中斷類型表示,喚醒空閑狀態的 CPU 來調度新的任務運行。這是多處理器系統(SMP)中,調度器用來分散任務到不同 CPU 的機制,通常也被稱為處理器間中斷(Inter-Processor Interrupts,IPI)。
這個數值其實取決於系統本身的 CPU 性能。如果系統的上下文切換次數比較穩定,那麼從數百到一萬以內,都應該算是正常的。但當上下文切換次數超過一萬次,或者切換次數出現數量級的增長時,就很可能已經出現了性能問題。這時,需要根據上下文切換的類型,再做具體分析。
比方說:
首先通過uptime查看系統負載,然後使用mpstat結合pidstat來初步判斷到底是cpu計算量大還是進程爭搶過大或者是io過多,接著使用vmstat分析切換次數,以及切換類型,來進一步判斷到底是io過多導致問題還是進程爭搶激烈導致問題。
CPU 使用率相關的重要指標:
性能分析工具給出的都是間隔一段時間的平均 CPU 使用率,所以要注意間隔時間的設置,特別是用多個工具對比分析時,你一定要保證它們用的是相同的間隔時間。比如,對比一下 top 和 ps 這兩個工具報告的 CPU 使用率,默認的結果很可能不一樣,因為 top 默認使用 3 秒時間間隔,而 ps 使用的卻是進程的整個生命周期。
top 和 ps 是最常用的性能分析工具:
這個輸出結果中,第三行 %Cpu 就是系統的 CPU 使用率,top 默認顯示的是所有 CPU 的平均值,這個時候你只需要按下數字 1 ,就可以切換到每個 CPU 的使用率了。繼續往下看,空白行之後是進程的實時信息,每個進程都有一個 %CPU 列,表示進程的 CPU 使用率。它是用戶態和內核態 CPU 使用率的總和,包括進程用戶空間使用的 CPU、通過系統調用執行的內核空間 CPU 、以及在就緒隊列等待運行的 CPU。在虛擬化環境中,它還包括了運行虛擬機佔用的 CPU。
預先安裝 stress 和 sysstat 包,如 apt install stress sysstat。
stress 是一個 Linux 系統壓力測試工具,這里我們用作異常進程模擬平均負載升高的場景。而 sysstat 包含了常用的 Linux 性能工具,用來監控和分析系統的性能。我們的案例會用到這個包的兩個命令 mpstat 和 pidstat。
下面的 pidstat 命令,就間隔 1 秒展示了進程的 5 組 CPU 使用率,
包括:
perf 是 Linux 2.6.31 以後內置的性能分析工具。它以性能事件采樣為基礎,不僅可以分析系統的各種事件和內核性能,還可以用來分析指定應用程序的性能問題。
第一種常見用法是 perf top,類似於 top,它能夠實時顯示佔用 CPU 時鍾最多的函數或者指令,因此可以用來查找熱點函數,使用界面如下所示:
輸出結果中,第一行包含三個數據,分別是采樣數(Samples)如2K、事件類型(event)如cpu-clock:pppH和事件總數量(Event count)如:371909314。
第二種常見用法,也就是 perf record 和 perf report。 perf top 雖然實時展示了系統的性能信息,但它的缺點是並不保存數據,也就無法用於離線或者後續的分析。而 perf record 則提供了保存數據的功能,保存後的數據,需要你用 perf report 解析展示。
1.啟動docker 運行進程:
2.ab工具測試伺服器性能
ab(apache bench)是一個常用的 HTTP 服務性能測試工具,這里用來模擬 Ngnix 的客戶端。
3.分析過程
CPU 使用率是最直觀和最常用的系統性能指標,在排查性能問題時,通常會關注的第一個指標。所以更要熟悉它的含義,尤其要弄清楚:
這幾種不同 CPU 的使用率。比如說:
碰到 CPU 使用率升高的問題,你可以藉助 top、pidstat 等工具,確認引發 CPU 性能問題的來源;再使用 perf 等工具,排查出引起性能問題的具體函數.
『捌』 linux cpu使用率過高排查
方法一
第一步:使用
top命令,然後按shift+p按照CPU排序
找到佔用CPU過高的進程的pid
第二步:使用
top -H -p [進程id]
找到進程中消耗資源最高的線程的id
第三步:使用
echo 'obase=16;[線程id]' | bc或者printf "%x
" [線程id]
將線程id轉換為16進制(字母要小寫)
bc是linux的計算器命令
第四步:執行
jstack [進程id] |grep -A 10 [線程id的16進制]」
查看線程狀態信息
方法二
第一步:使用
top命令,然後按shift+p按照CPU排序
找到佔用CPU過高的進程
第二步:使用
ps -mp pid -o THREAD,tid,time | sort -rn
獲取線程信息,並找到佔用CPU高的線程
第三步:使用
echo 'obase=16;[線程id]' | bc或者printf "%x
" [線程id]
將需要的線程ID轉換為16進制格式
第四步:使用
jstack pid |grep tid -A 30 [線程id的16進制]
列印線程的堆棧信息
案例分析
場景描述
生產環境下JAVA進程高CPU佔用故障排查
解決過程
1、根據top命令,發現PID為2633的Java進程佔用CPU高達300%,出現故障。
2、找到該進程後,如何定位具體線程或代碼呢,首先顯示線程列表,並按照CPU佔用高的線程排序:
1[root@localhost ~]# ps -mp 2633 -o THREAD,tid,time | sort -rn
顯示結果如下:
化主動為被動的方式,一方面減輕了運維工程師的工作,另一方面也減小了運維漏看或者忽略告警的情況發生。
『玖』 Linux系統CPU/內存使用率過高的問題排查
伺服器出現由內存問題引發的故障,例如系統內部服務響應速度變慢、伺服器登錄不上、系統觸發 OOM(Out Of Memory)等。通常情況下當實例內存使用率持續高於90%時,可判斷為實例內存使用率過高。CPU/內存使用率過高的問題原因可能由硬體因素、系統進程、業務進程或者木馬病毒等因素導致。
筆者以前寫過一篇文章- Linux 下的 60 秒分析的檢查清單 ,適用於 任何性能問題 的分析工作,這一篇文章是關於CPU/內存使用率的具體的排查思路總結。
執行 top 命令後按 M ,根據駐留內存大小進行排序,查看 「RES」 及 「SHR」 列是否有進程佔用內存過高。按 P,以 CPU 佔用率大小的順序排列進程列表,查看是否有進程佔用cpu過高。
如果有異常進程佔用了大量 CPU 或內存資源,記錄需要終止的進程 PID,輸入k,再輸入需要終止進程的 PID ,按 Enter。
另外說明一下,top 運行中可以通過 top 的內部命令對進程的顯示方式進行控制,最常用的是M和P。
CPU 空閑但高負載情況,Load average 是 CPU 負載的評估,其值越高,說明其任務隊列越長,處於等待執行的任務越多。執行ps -axjf命令,查看進程狀態,並檢查是否存在 D 狀態進程。D 狀態指不可中斷的睡眠狀態,該狀態進程無法被殺死,也無法自行退出。若出現較多 D 狀態進程,可通過恢復該進程依賴資源或重啟系統進行解決。
Linux 系統通過分頁機制管理內存的同時,將磁碟的一部分劃出來作為虛擬內存。而 kswapd0 是 Linux 系統虛擬內存管理中負責換頁的進程。當系統內存不足時,kswapd0 會頻繁的進行換頁操作。換頁操作非常消耗 CPU 資源,導致該進程持續佔用高 CPU 資源。
執行top命令,找到 kswapd0 進程。觀察 kswapd0 進程狀態,若持續處於非睡眠狀態,且運行時間較長並持續佔用較高 CPU 資源,執行 vmstat ,free,ps 等指令,查詢系統內進程的內存佔用情況,重啟系統或終止不需要且安全的進程。如果 si,so 的值也比較高,則表示系統存在頻繁的換頁操作,當前系統的物理內存已經不能滿足您的需要。 si 表示每秒從交換區寫入內存的大小(單位:kb/s) , so 每秒從內存寫到交換區的大小。
執行cat/proc/meminfo |grep-i shmem命令查看共享內存。
buddy可以以頁為單位獲取連續的物理內存了,即4K為單位。slab負責需要頻繁的獲取/釋放並不大的連續物理內存,比如幾十位元組。執行cat /proc/meminfo | grep -i SUnreclaim命令查看slab 內存。
標準的 4KB 大小的頁面外,內存大頁管理內存中的巨大的頁面,處理較少的頁面映射表,從而減少訪問/維護它們的開銷。執行cat /proc/meminfo | grep -iE "HugePages_Total|Hugepagesize" 查看內存大頁。
內存使用率計算:
(Total - available)100% / Total
(Total - Free - Buffers - Cached - SReclaimable + Shmem)* 100% / Total
cat /proc/meminfo查看信息含義:
『拾』 升級php7.3 linux伺服器cpu 突然很高
1、通過寶塔面板安裝的建站環境是LNMP,使用的Nginx 1.16.1、MySQL 5.5.62、PHP-7.0。2、優化PHP7.0設置。先進入到PHP7.0管理頁面。首先先安裝一個opcache緩沖器,用於加速PHP腳本,其他的就都按默認的來吧,畢竟安裝的擴展太多容易影響性能。修改max_execution_time時間為20.性能調整。這里可以根據自己伺服器配置進行設置,寶塔面板比較人性化,會根據你的伺服器配置設置推薦方案。可以根據自己伺服器內存大小進行計算,一般一個php-fpm進程佔用內存30M左右,以1024MB內存1G內存)來計算,大概可以設置34個並發。使用的就是1核1G內存配置的伺服器,安裝寶塔面板後推薦的是40並發,用不到那麼高的並發,所以設置了20並發的方案,並把max_spare_servers數字調整成了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