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山源碼
㈠ 秒殺一切妖股指標公式源碼是什麼
如下:
{百底公式1}
{AB:=EMA(((2*C+H+L)/4-LLV(LOW,30))/(HHV(HIGH,30)-LLV(LOW,30))*100,8);
BA:=EMA(AB,5);
頂1:=REFDATE(REF(HHV(H,100),5),DATE);
底1:=REFDATE(REF(LLV(L,100),5),DATE);
中1:=((頂1)+(底1))/2;
頂:IF(AB>0 AND AB-BA<=0,頂1,頂1),COLOR00FF00;
中:IF(AB>0 AND AB-BA<=0,中1,中1),COLORWHITE;
底:IF(AB>0 AND AB-BA<=0,底1,底1),COLORYELLOW;
DRAWTEXT(ISLASTBAR,(頂),STRCAT('',CON2STR(頂,2))),COLORWHITE;
DRAWTEXT(ISLASTBAR,(中),STRCAT('',CON2STR(中,2))),COLORWHITE;
DRAWTEXT(ISLASTBAR,(底),STRCAT('',CON2STR(底,2))),COLORWHITE;
{百底公式2}
N:100 NODRAW ;
高:IF(CURRBARSCOUNT<=N,CONST(HHV(H,N)),DRAWNULL),COLORGREEN ;
低:IF(CURRBARSCOUNT<=N,CONST(LLV(L,N)),DRAWNULL),COLORYELLOW;
NOTEXT中:低+(高-低)/2 COLORWHITE;
{漲幅:(C-低)/低*100 NODRAW COLORFF00FF;}
漲幅:((C-低)/(高-低))*100 NODRAW COLORFF00FF;
漲天數:LLVBARS(L,100)COLORWHITE NODRAW;
{跌幅:((C-高)/高)*100 NODRAW COLORD9D919;};
跌幅:((C-高)/(高-低))*100 NODRAW COLORD9D919;
跌天數:HHVBARS(H,100)COLORWHITE NODRAW;
DRAWTEXT(ISLASTBAR,(高-(高-低)/50),STRCAT('',CON2STR(高-(高-低)/50,2))),COLORWHITE;
DRAWTEXT(ISLASTBAR,(NOTEXT中),STRCAT('',CON2STR(NOTEXT中,2))),COLORWHITE;
DRAWTEXT(ISLASTBAR,(低),STRCAT('',CON2STR(低,2))),COLORWHITE;
MA5:MA(C,5),COLORYELLOW;
NOTEXT5:IF((C<=MA5 OR MA5<=REF(MA5,1)),MA5,DRAWNULL),COLORFFFF00;
振幅:((高-低)/低)*100 NODRAW COLORGREEN;
均周月:INBLOCK('均周')AND INBLOCK('均月') COLORWHITE NODRAW;
逃周月:INBLOCK('逃周')AND INBLOCK('逃月')NODRAW COLORYELLOW;
{VAR6:=REF(C,1);
VAR7:=SMA(MAX(C-VAR6,0),6,1)/SMA(ABS(C-VAR6),6,1)*100;
DRAWTEXT(CROSS(82,VAR7),H*1.01,'高拋'),COLORFFFFFF;
VAR1:=LLV(LOW,21);
VAR2:=HHV(HIGH,21);
AK1:=EMA((((CLOSE - VAR1) / (VAR2 - VAR1)) * 100),5);
AK:=EMA((((CLOSE - VAR1) / (VAR2 - VAR1)) * 50),13);
AB:=CROSS(AK1,AK);
DRAWTEXT((AB = 1),(LOW * 0.99),'低吸'),COLORYELLOW;};
{百底距:=((C-低)/低)*100;
XG1:=BETWEEN(C,低,低*(1+0.03));
盤整天:BARSLASTCOUNT(XG1)NODRAW COLORYELLOW;}
{上漲值:=MA((H+REF(L,1))/2,3);
買進高點:=MA((H+REF(H,1))/2,3);
VAR1:=((O+H+L+2*C)/5)*2-L;
突破買入值:=MA(VAR1,3);{LSS軸點突破買入值}
{下跌值:=MA((REF(H,1)+L)/2,3);
賣出低點:=MA((REF(L,1)+L)/2,3);
VAR2:=((O+H+L+2*C)/5)*2-H;
突破賣出值:=MA(VAR2,3);
次日賣出點:=(上漲值+買進高點+突破買入值+H)/4;
次日買入點:=(下跌值+賣出低點+突破賣出值+L)/4;
均價:=(2*C+L+H/4);
買入價:IF(均價/REF(均價,1)>1,次日買入點*1.01,次日買入點)COLORWHITE NODRAW;
次低價:IF(均價/REF(均價,1)>1,次日買入點/1.0382,次日買入點)NODRAW COLORYELLOW;
賣出價:IF(均價/REF(均價,1)>1,次日賣出點*1.0191,次日賣出點)NODRAW;
必賣價:IF(均價/REF(均價,1)>1,次日賣出點*1.05,次日賣出點)COLORD9D919 NODRAW;}
{AC:=REF(C,1);
漲停K線:=IF((C-AC)*100/AC>=(10-0.01*100/AC),1,0);
跌停K線:=IF((AC-C)*100/AC>=(10-0.01*100/AC),1,0);
STICKLINE(漲停K線,OPEN,CLOSE,2.5,0),COLORYELLOW;
STICKLINE(跌停K線,OPEN,CLOSE,2.5,0),COLORED9564;}
{漲停顏色粉色,完美區分20%10%5%,創業板20200823前10%照樣變色}
BK:=IF(INBLOCK('科創板'),0.2,IF(INBLOCK('創業板'),0.2,IF(INBLOCK('ST板塊'),0.05,0.1)));
XA_1:=IF(DATE<=1200823,1,0);
STICKLINE((C>=ZTPRICE(REF(CLOSE,1),0.1) AND C=H) AND XA_1=1,O,C,3,0),COLORYELLOW;
STICKLINE((C<=DTPRICE(REF(CLOSE,1),0.1) AND C=L) AND XA_1=1,O,C,3,0),COLORED9564;
STICKLINE((C>=ZTPRICE(REF(C,1),BK) AND C=H),C,O,3,0),COLORYELLOW;
STICKLINE((C<=DTPRICE(REF(C,1),BK) AND C=L),C,O,3,0),COLORED9564;
{STICKLINE((H>=ZTPRICE(REF(C,1),BK) AND C<H) OR (H>=ZTPRICE(REF(CLOSE,1),0.1) AND C<H AND XA_1=1),H,MAX(C,O),0.1,0),COLORYELLOW;{漲停後回落}
{STICKLINE((L<=DTPRICE(REF(C,1),BK) AND C>L) OR (L<=DTPRICE(REF(CLOSE,1),0.1) AND C>L AND XA_1=1),L,MIN(C,O),0.1,0),COLORED9564;{跌停後回升}
{Z1:=STRCAT(HYBLOCK,' ');
Z2:=STRCAT(Z1,DYBLOCK);
Z3:=STRCAT(Z2,' ');
DRAWTEXT_FIX(ISLASTBAR,0,10,0,STRCAT(Z3,GNBLOCK)),COLORWHITE;}
{DRAWTEXT_FIX(1,0.00,0.00,0,'主題投資:')COLORYELLOW;
DRAWTEXT_FIX(1,0.06,0.00,0,EXTERNSTR(0,1))COLORYELLOW;
DRAWTEXT_FIX(1,0.00,0.06,0,'主營業務:')COLORWHITE;
DRAWTEXT_FIX(1,0.06,0.06,0,EXTERNSTR(0,2))COLORWHITE;
DRAWTEXT_FIX(1,0.00,0.12,0,'公司亮點:')COLORYELLOW;
DRAWTEXT_FIX(1,0.06,0.12,0,EXTERNSTR(0,3))COLORYELLOW; }
{流通市值:(FINANCE(40)/100000000),NODRAW,COLORRED;}
{漲停統計}
{漲停:=CLOSE/REF(CLOSE,1)>=1.095;
ZTCS:=COUNT(漲停,BARSSINCE(漲停)+1);}
{DRAWNUMBER(漲停,HIGH*1.04,ZTCS),COLORYELLOW;}
{GZT1:=STRCAT('共漲停: ',CON2STR(ZTCS,0));
GZT2:=STRCAT(GZT1,'次');
SSTS1:=STRCAT('上市: ',CON2STR(FINANCE(42),0));
SSTS2:=STRCAT(SSTS1,'天');
NTZZT1:=STRCAT('距今:',CON2STR(CONST(BARSLAST(漲停)),0));
NTZZT2:=STRCAT(NTZZT1,'天有漲停');
ZTTJ1:=STRCAT(SSTS2,GZT2);
ZTTJ2:=STRCAT(ZTTJ1,NTZZT2);
ZTTJ:=STRCAT('漲停統計:',ZTTJ2);
DRAWTEXT_FIX(CURRBARSCOUNT=1,0,0.18,0,ZTTJ),COLORWHITE;}。
㈡ 破解源代碼,順應天之道——《生命的法則》
小時候,我的家鄉有一條清澈的河流,可趁年少,肆無忌憚地裸泳。逐漸,隨著延伸到內地的第一波粗暴工業化進程,河水俞黑,臭氣騰溢。最後,則是鋪天蓋地的腥膻水草,像條腫脹腐爛的綠色巨蟒,掩蓋著身下連綿不絕的暗無天日。那時,我有很多問題,比如為什麼有這么多水草,為什麼政府組織人清理河道、收割水草總是無功而返……
後來,我知道是工廠污水這個「外部因素」強行進入,打破了家鄉河的生態平衡。大概流程是,污水讓抵抗力最差的小型浮游生物大面積死亡,浮游生物死亡導致水生植物失去天敵開始瘋狂繁殖,浮游生物數量減少導致魚類沒有食物而餓死,死亡的魚類為水生植物生長進一步提供營養,水生植物不斷擴張導致水中含氧量越來越少水生動物生存空間進一步被壓縮……
當然,今天不懷舊,也不是談環保,而是聊聊一本新書——《生命的法則》。該書作者肖恩·B·卡羅爾是著名的科普作家,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這本書的核心觀點,可看成是亞里士多德所謂的「中道」,對於中國人來說毫不陌生,那就是儒家的「中庸」,也是道家的「損有餘補不足」。只不過,與古人直覺式的模糊認知不同,書中從微觀的分子層面到宏觀的塞倫蓋蒂草原,給出了充分的實證。
全文四個部分,第一部分介紹一個概念,第二部分是基本的生命法則,第三部分是基本法則的現實運用,第四部分是一些個人想法。
一個世紀前,哈佛大學的生理學家沃爾特·坎農發現,人的身體有著精準的調節能力——人體多數器官受到來自不同神經系統甚至是方向完全相反的信號調節,通過一系列生理過程,調節和維持身體機能,使其穩定在一定范圍內。他把這個過程,命名為「內穩態」。
比如,胰島素對血糖的控制。我們都知道,吃完飯後血糖會升高,此時,迷走神經會刺激胰島腺體分泌胰島素,使得血液里多餘的糖原被儲存起來;而當血糖降低,自主神經系統里的其他成員則發動腎上腺從肝臟里分解並釋放糖原。坎農認為:「生命體的組織器官正是基於這種方式,將血糖波動的幅度嚴格限制在一定范圍內。」
可見,我們的身體自帶強大的自我調節功能,身體本身就在行使著醫生的職能。當我們需要醫生進行外部干預,是由於內穩態遭到了破壞。而醫生的職責就是強化或重建體內的平衡環境。就像家鄉河的那個例子,首先要切斷外部污染源,再引入大量的浮游生物。
以佔領人類腸道的大腸桿菌為例,它們的重量只有一萬億分之一克。即一萬億個細菌約重一克,以20分鍾的細菌分裂時間計算,一個細菌單體只需要兩天就可以增殖成為一個約等於地球重量的種群。
達爾文在他的非凡的《物種起源》里寫到:
這顯得有些可笑,顯然,我們並不生活在大象星球或大腸桿菌星球上。
在達爾文之前,托馬斯·馬爾薩斯在其傑作《人口論》中提出:
可見,無論微觀還是宏觀,我們冥冥中都受到同樣的法則調控。借用亞當斯密說市場看不見的手,自然界,也有一隻看不見的手。那這只手究竟是如何運作的呢?
這只手的如何運作其實很簡單,就4條原理,即可涵蓋存在於所有物種中的不同生理過程。
這個非常簡單,指兩種生物變化方向相同。比如某種植物越多,以此為食的某種動物越多。
這個同樣簡單,指兩種生物變化方向相反。比如某種動物越多,它們的食物會越少。
即當A負向調節B,B負向調節C,負負得正,A和C的發展方向趨於一致。比如:海獺、海膽以及海藻之間的相互作用可以表示為:海獺的存在抑制海膽的數量,海膽又能夠消耗海藻。關於它們相互調節的內涵,其圖示如下:
在此,雙重負向調節邏輯,海獺對海藻生長的「誘導」作用是通過對海膽種群的抑製作用實現的。
再看一個微觀層面的例子:乳糖如何被人吸收?
當乳糖不存在時,分解乳糖的β–半乳糖苷酶也不需要存在,因此你的體內此時只有β–半乳糖苷酶阻遏物;當乳糖存在時,它對β–半乳糖苷酶阻遏物的抑製作用使β–半乳糖苷酶的合成過程恢復,β–半乳糖苷酶參與到乳糖的水解過程當中,釋放葡萄糖為細胞提供能量,而當所有的乳糖被消耗掉,其對β–半乳糖苷酶阻遏物的抑製作用也將消失,β–半乳糖苷酶的合成再次被停止,一切又恢復到了乳糖沒有出現時的情景。
大致而言,細胞內的蛋白質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結構蛋白,代表細胞內負責催動化學反應的蛋白質,以及表達病毒組成部分的蛋白質。另外一類是調節蛋白,它們根據不同情況控制結構蛋白是否能夠被表達。 就像一輛車,既有油門,又有剎車。
也就是負反饋。指某種物質可以影響自身的合成過程,從而使該物質的量穩定在一個水平上。就像前面的例子大象沒有佔領地球,因為當大象數量達到一定程度,會導致食物匱乏,越是匱乏,哄搶食物導致食物生長合成越慢,大象會因食物不足死亡。
後兩種,即雙重負向調節和負反饋,時維持內穩態的最重要的方式。
塞倫蓋蒂草原位於坦尚尼亞西北部至肯亞西南部地區,面積30,000平方公里,這里生活著種類繁多、數量驚人的動物,包括70多種哺乳動物、500多種鳥類,甚至連蜣螂都有上百種。這些動物當中,有數量最稀少的非洲野狗、速度最快的獵豹、體型最大的非洲象以及數量最多的角馬。這里是非洲唯一仍有眾多陸地動物遷移的地區,也是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原始生態系統。
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塞倫蓋蒂有無與倫比的特殊性,是研究宏觀生態的不二之選。作者認為,「影響大腸桿菌的規則同樣影響著大象」, 所有生物都遵循「塞倫蓋蒂法則」。這些法則能幫助我們明白蜘蛛、狼、鯊魚和獅子都扮演著相同的角色,讓我們開始了解生物系統中的基本邏輯。在此,你可以把「塞倫蓋蒂法則」理解為前面四種基本法則的生動運用。
眾生並不平等,有的物種影響更大,這些關鍵物種對其生物群落的穩定性和多樣性具有重大影響,而且影響程度常常與它們的生物數量並不匹配。 關鍵物種的重要性體現在它們的影響程度,而不是它們在食物鏈中所處的層級。
比如,20世紀70年代阿拉斯加州南部半島的城堡角地區,至阿留申群島的阿圖島海域中,海獺因虎鯨的捕食數量大幅下降,這種新的捕食行為將原本3個食物層級變成了4個,而底層物種的數量又發生了逆轉——沿海岸的棲息地里鋪滿了海膽,海藻絕跡,生態惡化。
關鍵物種通過「多米諾效應」對食物鏈中低營養層級的物種產生重大間接影響。食物網上的一些物種可以自上而下地產生重要影響,而且影響程度常常與它們的絕對數量並不匹配,這種影響會波及整個生物群落,並間接影響低營養層級的物種。
比如癌症,在人類的約2萬個基因當中,僅有140個基因的突變型頻繁發生在各種癌細胞里,其中約一半為原癌基因,剩下的一半為抑癌基因。原癌基因與抑癌基因的發現解釋了不同基因在細胞數量調節過程中的不同作用。腫瘤專家們只需要將目光投注在幾個關鍵基因上,這種策略極大地簡化了研究工作的復雜程度。與之類似的是,生態學家則只需集中精力在關鍵物種對生態系統結構與調節過程的理解。 可謂,世間大道,殊途同歸。
對共同資源的競爭,導致了一些物種的種群數量減少。在對空間、食物以及棲息地等共同資源的競爭中,有優勢的物種會導致其他物種的種群數量減少。比如,在塞倫蓋蒂草原,角馬的數量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草場、山火、樹木、捕食者、長頸鹿、草本植物、昆蟲以及其他食草動物,顯示了它們是塞倫蓋蒂的關鍵物種,對整個群落的結構和調節過程有著非同尋常的作用。
比如蚱蜢,它們與角馬分享食物來源。角馬數量暴增帶來的是蚱蜢數量銳減, 種類從40多種降到只有10多種。湯氏瞪羚和角馬的食物來源類似,顯然角馬也成為瞪羚種群變小的原因。研究發現,在角馬數量成倍增長的同時,瞪羚的數量從1973年的60萬只減少到了1977年的30萬只。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在一些地區移除水牛的實驗證明,它們並沒有對其他物種有如此強烈的影響。
排除流行性傳染病的干擾,動物種群數量的調節方式可以被總結為兩種:首先是吃什麼(自下而上),以及被什麼吃掉(自上而下),或者是兩者的結合。對任何一個種群來講,最簡單的問題是,這兩種方式,哪一個更重要? 一個驚人的發現是:成年動物的體積與其被捕食的概率之間有強烈的相關性。
150千克體重是一條非常明顯的分界線,體重小於150千克的物種其數量基本被捕食行為控制,而150千克以上的大型動物則不受影響。例如,大多數小型羚羊,像18千克的侏羚、50千克的黑斑羚及120千克的轉角牛羚大多死於捕食者的捕食行為。通常越小的生物,其捕食者種類越多。
但是對於大型哺乳動物,拿水牛來說,它們的捕食者只有獅子,因此就很少死於捕食行為;而對於成年的長頸鹿、犀牛、河馬和大象來說,它們被捕食的概率基本為0。這些大型食草動物,很顯然因其體積巨大而不受捕食者的威脅,因而它們的數量十分穩定,很難被肉食性的捕食者撼動,哪怕是獅子。由於大象等大體積哺乳動物不受捕食者自上而下的調節,它們就必須接受自下而上的調節,即食物的可獲得性。
可見,個頭大小會影響調節模式。動物的個頭大小,決定了它們的種群數量在食物網中被調節的機制。小型動物受捕食者調節(自上而下),而大型動物受食物供應的調節(自下而上)。
一些物種依靠它們自身的密度進行調節。一些動物種群的數量是通過密度制約因素進行調節的,這些因素有穩定種群規模的傾向。
19世紀的象牙交易導致大象數量急劇減少,到20世紀初期,大象已經成為十分稀有的物種。1958年,格茲麥克父子在塞倫蓋蒂南部僅僅找到60頭大象,但是從20世紀60年代早期至70年代中期,這個種群的數量擴張至數千頭,並保持了長時間的穩定。
通過研究每個物種數量增長率與其種群大小之間的關系,發現驚人的一致性。這些曲線通通顯示,當種群數量低時,其增長率高;反之,當種群數量高時,則增長率低,並最終導致負增長率(即種群數量減少)。也就是說,種群數量的變化率是由種群密度決定的。
這種現象被稱為「密度制約」。這是一種負反饋調節模式。正如酶反應的產物累積可以反饋阻斷該酶反應,動物數量的增加也能夠減慢生育速度,甚至導致負的生育率。
6萬頭水牛,超過100萬頭角馬,塞倫蓋蒂草原上的角馬數量要遠遠超過水牛。在捕食者眼裡,體重超過450千克的水牛的價值要遠遠低於體重只有170千克的角馬。除了體積之外,這兩個種群間還存在什麼巨大的差異呢?
真相是,一個相對靜止,另一個遷徙不止。遷徙導致動物數量增加。遷徙行為通過增加食物的可獲得性(減少自下而上的調節),以及減少被捕食的概率(減少自上而下的調節)等方式,來增加物種數量。
所謂「天道」,就是自然法則。我們國人喜歡講順勢而為,也喜歡講奉天承運,也就是,絕不能違天道,只能順天道。
違背自然法則,終將遭受自然的報復。這方面的故事我們聽得多了,自然的威力不僅是報復,還在於強大的復原能力。上世紀 50 年代,整個塞倫蓋蒂草原只有 40 萬只動物。只過了 15 年,動物的數量就增加到 150 萬。莫三比克的戈龍戈薩地區也出現了同樣的情況,大型哺乳動物的數量從 2000 年的 1 千增加到如今的 7.1 萬。
我們敬畏的不僅僅是大自然,還要有對天道的敬畏,對「內穩態」的敬畏。
前些年,我們很擔心人口增速,認為地球很快就承受不了人口大爆炸。如今,我們看到越來越多國家的公民生小孩的意願正在降低,好多已經開始負增長。 是的,有一隻看不見得手在幕後。 每次想到這件事,我都感到一種透徹的寒冷和由衷的敬畏。
不管是儒家的中庸,亞里士多德的中道,還是道家的「損有餘補不足」,實質都是為了保持系統平衡。最近在讀《論語》,反復看到孔子強調「禮」,為什麼強調「禮」呢?「禮」就是各歸其位各謀其政,一切都按規矩辦,不就平衡了嗎?
但我們知道,孔子失敗了,他自己都感慨禮崩樂壞。問題在哪裡?我的看法是動態問題被孔子作了靜態處理。保持中庸,不像是在屋子裡搭積木,而像在外面騎自行車,「禮」就是搭積木——每一個積木在哪個位置發揮什麼作用,騎自行車是一種遠離平衡的平衡態,你只有不斷蹬車才能保持平衡。平衡不是不作為,而是順應天道而為。估計有人反對,說道家講「無為」,但此處的「無為」恐怕是指特別放鬆地去做,做得自然而然。
閱讀這本書就像是上一次系統思維課。因為系統無處不在,絕大多數時候,節約腦資源的直線思維都只是解決了當下的問題,而無益於解決真正的問題。
讓我們以系統思維再次重溫6條塞倫蓋蒂法則,關鍵物種法則、影響力法則、競爭法則都告訴我們系統內部權重不一,系統問題是有杠桿解的,可以四兩撥千斤;同時,競爭法則指系統內部充滿了互動和博弈;體量法則指出了系統中的兩種調節方式,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就像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兩者不是相互否定,而應相互協作;密度法則的啟示是追求絕對完美很可能前功盡棄,而系統崩潰一定是因為負反饋迴路出了問題。
注意,單獨看每個系統,因為內穩態,都該自平衡。但系統是環環嵌套的,你不能孤立看某一個系統,當系統外的作用力足夠大,系統就會崩潰。如果你能引入外部的能量,用於增加系統內的有序性,那自然好,這不就是遷徙法則嗎?
㈢ 求五子棋C源代碼
這個是稍微好一點的了,以前沒事試過
/*
五子棋
*/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include<graphics.h>
#include<bios.h>
#include<conio.h>
#define LEFT 0x4b00
#define RIGHT 0x4d00
#define DOWN 0x5000
#define UP 0x4800
#define ESC 0x011b
#define SPACE 0x3920
#define BILI 20
#define JZ 4
#define JS 3
#define N 19
int box[N][N];
int step_x,step_y ;
int key ;
int flag=1 ;
void draw_box();
void draw_cicle(int x,int y,int color);
void change();
void judgewho(int x,int y);
void judgekey();
int judgeresult(int x,int y);
void attentoin();
void attention()
{
char ch ;
window(1,1,80,25);
textbackground(LIGHTBLUE);
textcolor(YELLOW);
clrscr();
gotoxy(15,2);
printf("游戲操作規則:");
gotoxy(15,4);
printf("Play Rules:");
gotoxy(15,6);
printf("1、按左右上下方向鍵移動棋子");
gotoxy(15,8);
printf("1. Press Left,Right,Up,Down Key to move Piece");
gotoxy(15,10);
printf("2、按空格確定落棋子");
gotoxy(15,12);
printf("2. Press Space to place the Piece");
gotoxy(15,14);
printf("3、禁止在棋盤外按空格");
gotoxy(15,16);
printf("3. DO NOT press Space outside of the chessboard");
gotoxy(15,18);
printf("你是否接受上述的游戲規則(Y/N)");
gotoxy(15,20);
printf("Do you accept the above Playing Rules? [Y/N]:");
while(1)
{
gotoxy(60,20);
ch=getche();
if(ch=='Y'||ch=='y')
break ;
else if(ch=='N'||ch=='n')
{
window(1,1,80,25);
textbackground(BLACK);
textcolor(LIGHTGRAY);
clrscr();
exit(0);
}
gotoxy(51,12);
printf(" ");
}
}
void draw_box()
{
int x1,x2,y1,y2 ;
setbkcolor(LIGHTBLUE);
setcolor(YELLOW);
gotoxy(7,2);
printf("Left, Right, Up, Down KEY to move, Space to put, ESC-quit.");
for(x1=1,y1=1,y2=18;x1<=18;x1++)
line((x1+JZ)*BILI,(y1+JS)*BILI,(x1+JZ)*BILI,(y2+JS)*BILI);
for(x1=1,y1=1,x2=18;y1<=18;y1++)
line((x1+JZ)*BILI,(y1+JS)*BILI,(x2+JZ)*BILI,(y1+JS)*BILI);
for(x1=1;x1<=18;x1++)
for(y1=1;y1<=18;y1++)
box[x1][y1]=0 ;
}
void draw_circle(int x,int y,int color)
{
setcolor(color);
setlinestyle(SOLID_LINE,0,1);
x=(x+JZ)*BILI ;
y=(y+JS)*BILI ;
circle(x,y,8);
}
void judgekey()
{
int i ;
int j ;
switch(key)
{
case LEFT :
if(step_x-1<0)
break ;
else
{
for(i=step_x-1,j=step_y;i>=1;i--)
if(box[i][j]==0)
{
draw_circle(step_x,step_y,LIGHTBLUE);
break ;
}
if(i<1)break ;
step_x=i ;
judgewho(step_x,step_y);
break ;
}
case RIGHT :
if(step_x+1>18)
break ;
else
{
for(i=step_x+1,j=step_y;i<=18;i++)
if(box[i][j]==0)
{
draw_circle(step_x,step_y,LIGHTBLUE);
break ;
}
if(i>18)break ;
step_x=i ;
judgewho(step_x,step_y);
break ;
}
case DOWN :
if((step_y+1)>18)
break ;
else
{
for(i=step_x,j=step_y+1;j<=18;j++)
if(box[i][j]==0)
{
draw_circle(step_x,step_y,LIGHTBLUE);
break ;
}
if(j>18)break ;
step_y=j ;
judgewho(step_x,step_y);
break ;
}
case UP :
if((step_y-1)<0)
break ;
else
{
for(i=step_x,j=step_y-1;j>=1;j--)
if(box[i][j]==0)
{
draw_circle(step_x,step_y,LIGHTBLUE);
break ;
}
if(j<1)break ;
step_y=j ;
judgewho(step_x,step_y);
break ;
}
case ESC :
break ;
case SPACE :
if(step_x>=1&&step_x<=18&&step_y>=1&&step_y<=18)
{
if(box[step_x][step_y]==0)
{
box[step_x][step_y]=flag ;
if(judgeresult(step_x,step_y)==1)
{
sound(1000);
delay(1000);
nosound();
gotoxy(30,4);
if(flag==1)
{
setbkcolor(BLUE);
cleardevice();
setviewport(100,100,540,380,1);
/*定義一個圖形窗口*/
setfillstyle(1,2);
/*綠色以實填充*/
setcolor(YELLOW);
rectangle(0,0,439,279);
floodfill(50,50,14);
setcolor(12);
settextstyle(1,0,5);
/*三重筆劃字體, 水平放?5倍*/
outtextxy(20,20,"The White Win !");
setcolor(15);
settextstyle(3,0,5);
/*無襯筆劃字體, 水平放大5倍*/
outtextxy(120,120,"The White Win !");
setcolor(14);
settextstyle(2,0,8);
getch();
closegraph();
exit(0);
}
if(flag==2)
{
setbkcolor(BLUE);
cleardevice();
setviewport(100,100,540,380,1);
/*定義一個圖形窗口*/
setfillstyle(1,2);
/*綠色以實填充*/
setcolor(YELLOW);
rectangle(0,0,439,279);
floodfill(50,50,14);
setcolor(12);
settextstyle(1,0,8);
/*三重筆劃字體, 水平放大8倍*/
outtextxy(20,20,"The Red Win !");
setcolor(15);
settextstyle(3,0,5);
/*無襯筆劃字體, 水平放大5倍*/
outtextxy(120,120,"The Red Win !");
setcolor(14);
settextstyle(2,0,8);
getch();
closegraph();
exit(0);
}
}
change();
break ;
}
}
else
break ;
}
}
void change()
{
if(flag==1)
flag=2 ;
else
flag=1 ;
}
void judgewho(int x,int y)
{
if(flag==1)
draw_circle(x,y,15);
if(flag==2)
draw_circle(x,y,4);
}
int judgeresult(int x,int y)
{
int j,k,n1,n2 ;
while(1)
{
n1=0 ;
n2=0 ;
/*水平向左數*/
for(j=x,k=y;j>=1;j--)
{
if(box[j][k]==flag)
n1++;
else
break ;
}
/*水平向右數*/
for(j=x,k=y;j<=18;j++)
{
if(box[j][k]==flag)
n2++;
else
break ;
}
if(n1+n2-1>=5)
{
return(1);
break ;
}
/*垂直向上數*/
n1=0 ;
n2=0 ;
for(j=x,k=y;k>=1;k--)
{
if(box[j][k]==flag)
n1++;
else
break ;
}
/*垂直向下數*/
for(j=x,k=y;k<=18;k++)
{
if(box[j][k]==flag)
n2++;
else
break ;
}
if(n1+n2-1>=5)
{
return(1);
break ;
}
/*向左上方數*/
n1=0 ;
n2=0 ;
for(j=x,k=y;j>=1,k>=1;j--,k--)
{
if(box[j][k]==flag)
n1++;
else
break ;
}
/*向右下方數*/
for(j=x,k=y;j<=18,k<=18;j++,k++)
{
if(box[j][k]==flag)
n2++;
else
break ;
}
if(n1+n2-1>=5)
{
return(1);
break ;
}
/*向右上方數*/
n1=0 ;
n2=0 ;
for(j=x,k=y;j<=18,k>=1;j++,k--)
{
if(box[j][k]==flag)
n1++;
else
break ;
}
/*向左下方數*/
for(j=x,k=y;j>=1,k<=18;j--,k++)
{
if(box[j][k]==flag)
n2++;
else
break ;
}
if(n1+n2-1>=5)
{
return(1);
break ;
}
return(0);
break ;
}
}
void main()
{
int gdriver=VGA,gmode=VGAHI;
clrscr();
attention();
initgraph(&gdriver,&gmode,"c:\\tc");
/* setwritemode(XOR_PUT);*/
flag=1 ;
draw_box();
do
{
step_x=0 ;
step_y=0 ;
/*draw_circle(step_x,step_y,8); */
judgewho(step_x-1,step_y-1);
do
{
while(bioskey(1)==0);
key=bioskey(0);
judgekey();
}
while(key!=SPACE&&key!=ESC);
}
while(key!=ESC);
closegraph();
}
㈣ 現在每一個數字虛擬貨幣都有開源代碼我們怎麼分析呢
五種區分方法:去中心化、恆量「發行」、開源代碼、獨立的電子錢包以及第三方交易平台。
一、去中心化
很多人對去中心化概念比較模糊,也有很多關於幣的項目也在打著去中心化的旗號在推動者這個市場。
1、技術去中心化:比特幣,萊特幣是整個數字貨幣的一個幣種,區塊鏈技術是2.0。美國5年的一個研究,它研究這一塊是失敗的,只達到1.0。
2、不屬於任何一個公司國家或者機構。比如人民幣,美元等都是法幣,是由國家發行和控制,是由中心的;還有騰訊公司的Q幣也是有中心的,叫虛擬幣,不叫虛擬貨幣,是騰訊公司發行的。
二、價格為什麼會漲的,恆量「發行」。
其實真正意義上來說,是不應該用「發行」二字的,比特幣2100萬枚,萊特幣是8400萬枚,其發起人是把這個數字貨幣計算機計算好,用一套公式保存起來,用互聯網程序規定它全球只能有多少枚,是挖掘出來的。
聽說挖地挖地,挖地的礦機,都是時間和數量限制好的,是任何個人或者機構都是更改不了的,並公開它的源代碼,誰都可以挖。物以稀為貴,之所以挖礦,就如地球上的黃金一樣越挖越少,所以叫挖礦,價格就會上漲。
人民幣一直在超發,就出現通貨膨脹的現象,越來越不值錢。真正的數字貨幣是全球永不蒸發,恆量「發行」,具有真正的稀缺性的,通貨緊縮的特質。
三、開源代碼,這是一個關鍵核心。
目前所有的數字貨幣只有一個監管平台,開源代碼成熟,一定要去全球唯一的數字貨幣監管平台審核,通過後掛在此平台上,公布它的開源代碼。
還有一種方式,就是你看各大交易平台是不是有萊特幣和比特幣的身影,凡是公開透明的都是自由買賣交易。
四、獨立的電子錢包。
跨境支付的,是可以給某個區域的轉賬。
五、第三方交易平台
封閉式的交易平台和開放式的交易平台
1、什麼是封閉式交易平台呢?
舉例,比如憑票購物,憑票吃飯那個年代,你是化工廠的,你是糧局的,今天你拿著工廠的飯票去糧局吃飯是不可以的,是屬於內部掌控的。
2、開放式的交易平台,像OKCOIN,火幣網,都是開放式的。任何一個平台購買的萊特幣都是可以在這個平台上進行買賣交易的,公開,透明。
總之,是不是真正數字貨幣,有五大標准:
1、去中心化;2、開源代碼;3、恆量發行;4、第三方交易平台;5、電子錢包。
(4)百山源碼擴展閱讀:
虛擬貨幣基本階段
沒有把游戲幣與股票、衍生金融工具、特別是電子貨幣加以界定和區分。實際上,有一條內在線索可以把這些形態各異的虛擬貨幣貫穿起來,這就是個性化價值的表現成熟度。我們從邏輯上概括如下:
一、銀行電子貨幣
銀行電子貨幣最初是一種「偽虛擬貨幣」。它只具有虛擬貨幣的形式,如數字化、符號化,但不具有虛擬貨幣的實質,與個性化無關。例如,它只是紙幣的對應物;它可能由央行發行;它可能與貨幣市場處於同一市場等。
但是銀行電子貨幣有一點突破了貨幣的外延—那就是它也可以不是由央行發行,而是由信息服務商發行,早期的幾種電子貨幣就是這樣。第二點突破就是銀行電子貨幣的流動性,遠遠超過一般貨幣。因此就隱含了對貨幣價格水平定價權的挑戰。
比如,在隔夜拆借之中,如果同一筆貨幣以電子貨幣方式被周轉若干次,雖然從傳統貨幣觀點,一切都沒有發生,但如果從虛擬貨幣流通速度的角度看,實際上已改變了貨幣價格水平的條件。
二、信用信息貨幣
股票是最典型的信用信息貨幣,其本質是虛擬的,是一種具有個人化特點的虛擬貨幣。它是當前虛擬經濟最現實的基礎。股票市場、衍生金融工具市場,構成了一個規模龐大而且統一的虛擬貨幣市場,它們不僅有實體業務作為基礎,而且有廣泛的信託業務、保險業務等信息服務作為支撐。
所謂統一市場是有所特指的,是指這一市場作為一個整體,可以同貨幣市場在國民收入的整體水平上進行交換。從歷史上看,只有當貨幣形成統一市場,即國民經濟的主體都實現貨幣化時,貨幣量和利率對國民經濟的調節作用才談得上。這個道理對虛擬經濟也一樣。
這個問題不無爭議,如今虛擬經濟的規模,雖然已經若干倍於實體經濟,但實體經濟中畢竟還有很大一部分沒有進入這個統一市場。如果把游戲幣與股票比較,它在這方面的進展還差得遠。只有經過娛樂產業化和產業娛樂化兩個階段,才有可能達到統一市場的水平。
分析股票市場和衍生金融工具市場,它有一個與一般貨幣市場最大的不同,就是它的流通速度不能由央行直接決定。例如,股指作為虛擬貨幣價格水平,不能象利率那樣,由央行直接決定,而是由所謂人們的「信心」這種信息直接決定的。
央行以及實體資本市場的基本面,只能間接決定股市,而不能直接決定。所以我認為股票市場是信息市場而不是貨幣市場。
同成熟的虛擬貨幣市場比較,股市在主要特徵上,表現是不完全的。股市把所有參照點上的噪音(即個別得失值),集成為一個統一的參照值,與標准值(基本面上的效用值、一般均衡值)進行合成,形成市場圍繞效用價值的不斷波動。
雖然有別於以央行為中心進行有序化向心運動的貨幣市場,但與貨幣市場又沒有區別。而從真正的虛擬貨幣市場的觀點看,不可通約的個性化定價值,才是這一市場的特性所在。從這個意義上說,集中的股市並沒有實現這一功用,股市作為所謂「賭場」的獨立作用還沒有得到發揮。
三、個性化信用憑證
虛擬貨幣的根本作用,是在個性的「現場」合成價值,而不是跑到一個脫離真實世界的均衡點上孤立地確定一個理性價值。虛擬貨幣的意義在於以最終消費者為中心建立價值體系。虛擬貨幣全面實現後,只有一般等價功能的單一貨幣將趨於後台化。
游戲幣是更高階段虛擬貨幣的試驗田,還難當大任。理想的虛擬貨幣是真實世界的價值符號。在一般等價交換中,具體使用價值以及具體使用價值的主體對應物—人的非同質化的需求、個性化需求,被完全過濾掉。
虛擬貨幣將改變這一切,通過虛擬方式,將人的非同質化需求、個性化需求以個體參照點向基本面錨定的方式,進行價值合成。因此虛擬貨幣必須具有兩面性,一方面是具有商品交換的功能,一方面是具有物物交換的功能。
通過前者克服價值的相對性和主觀性,通過後者實現個性化的價值確認。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虛擬貨幣肯定要實現一不為人知的巨大轉型,這就是向對話體系的轉型,成為互動式貨幣。
這里的討價還價是針對貨幣價格水平的討價還價。回憶一下,人類在幾十年內,早已實現的文本向對話的轉型,正是虛擬貨幣轉型的方向所在。游戲幣的價值其實是不確定的。人們交換到游戲幣,從中最終可能得到的快樂,是在幣值以上、還是以下,不到參與游戲之時是不確定的。
游戲就是一個對話過程。當然,游戲幣的各種增值功能,還沒有結合個性化信息服務開發出來。如果這種增值業務充分得到開發,游戲幣因為提供服務的商家不同而不通用,可能反而成為一種相對於股票的優勢。
完全個性化的虛擬貨幣,可能是一種附加信息的貨幣卡,它的價值是待確認的。擁有具體待定功能和余值的虛擬貨幣,其信息一方面可以具有象文本一樣有再闡釋的餘地,一方面具有卡拉OK式的再開發的潛力。
它的信息價值是有開放介面的,可以再增值的。如果把它們投入股市一樣的二級市場交換,它們可能憑其個性化信息在基本票面價值上下浮動,它本身就會具有更多的象股票那樣的吸引力。
游戲貨幣,還只具有價值流通功能,而不具有市場平台功能,所以它只是一種不完善的虛擬貨幣,究其原因,是因為缺乏相應的產業基礎。
㈤ 求 java 非同步觀察者模式 的源代碼(完整的),不要同步的,好的給加分
package TestObserver;
import java.util.Iterator;
import java.util.Vector;
/**
*
* @author Seastar
*/
interface Observed {
public void addObserver(Observer o);
public void removeObserver(Observer o);
public void update();
}
interface Observer {
public void takeAction();
}
class Invoker {
private Observer o;
Handler handler;
public Invoker(Observer o) {
new Handler();
this.o = o;
}
private class Handler extends Thread {
public Handler() {
handler = this;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o.takeAction();
}
}
public boolean TestSameObserver(Observer o) {
return o == this.o;
}
public void invoke() {
handler.start();
}
}
class ObservedObject implements Observed {
private Vector<Invoker> observerList = new Vector<Invoker>();
public void addObserver(Observer o) {
observerList.add(new Invoker(o));
}
public void removeObserver(Observer o) {
Iterator<Invoker> it = observerList.iterator();
while (it.hasNext()) {
Invoker i = it.next();
if (i.TestSameObserver(o)) {
observerList.remove(i);
break;
}
}
}
public void update() {
for (Invoker i : observerList) {
i.invoke();
}
}
}
class ObserverA implements Observer {
public void takeAction() {
System.out.println("I am Observer A ,state changed ,so i have to do something");
}
}
class ObserverB implements Observer {
public void takeAction() {
System.out.println("I am Observer B ,i was told to do something");
}
}
class ObserverC implements Observer {
public void takeAction() {
System.out.println("I am Observer C ,I just look ,and do nothing");
}
}
public class Main {
/**
* @param args the command line argument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ObserverA a = new ObserverA();
ObserverB b = new ObserverB();
ObserverC c = new ObserverC();
ObservedObject oo = new ObservedObject();
oo.addObserver(a);
oo.addObserver(b);
oo.addObserver(c);
for (int i = 0; i < 5; ++i) {
oo.addObserver(new Observer() {
public void takeAction() {
System.out.println("我是山寨觀察者"+",誰敢攔我");
}
});
}
//sometime oo changed ,so it calls update and informs all observer
oo.update();
}
}
觀察者模式的精髓在於注冊一個觀察者觀測可能隨時變化的對象,對象變化時就會自動通知觀察者,
這樣在被觀測對象影響范圍廣,可能引起多個類的行為改變時很好用,因為無需修改被觀測對象的代碼就可以增加被觀測對象影響的類,這樣的設計模式使得代碼易於管理和維護,並且減少了出錯幾率
至於非同步機制實際是個噱頭,可以有觀測對象來實現非同步,也可以有觀察者自身實現,這個程序實際是觀測對象實現了非同步機制,方法是在觀察者類外包裝了一層invoker類
㈥ lol原計劃和源代碼的區別
1、英雄不同
原計劃:亞索、易、菲奧娜、雷歐娜、劫、盧錫安、艾希、艾克、卡特琳娜、薇恩、燼、蔚。
源代碼:布里茨、索拉卡、麗桑卓、卡蜜爾。
2、構造不同
原計劃:是半機械化,可以看出來源計劃是在原英雄基礎上做的機械化升級,能看出來有肉體。
源代碼:是完全機械化,無法辨別是否為英雄本身,有可能是純機器。
原計劃
3、背景故事不同
原計劃:
(1)源計劃風,亞索:亞索從一次高科技戰斗中歸來,卻被指控一項他不曾犯下的罪行,他知道源計劃的管理層一定牽連其中,於是亞索與基因動力叛軍並肩作戰,用自己的等離子鍛壓戰刃斬斷科技的謊言。
(2)源計劃林,易:作為最初的概念原型之一,易被源計劃囚禁並淪為試驗對象,最後終於被基因動力叛軍解救,他的心智或許依然存在故障,但他的實驗級超光「阿爾法」劍刃以其精準的平衡為反抗軍貢獻力量。
(3)源計劃火,菲奧娜:增強改造只為速度的菲奧娜,手持零度脈沖劍刃,與艾希和其他基因動力的成員並肩作戰,完整長度的能量劍刃是為了完美無瑕的攻擊速度 和最大限度擊打強度,空間受控的原子針鍍層能最大程度地兼容單目標作戰。
(4)源計劃山,雷歐娜:重裝戰斗人員雷歐娜曾見證過源計劃霓虹燈光背後的真相,現在她與艾希和基因動力叛軍並肩作戰,她拿著離子火花護盾,利用能量變數輸出阻擋並擊暈目標。
(5)源計劃陰,劫:在體系內新晉崛起的劫是源計劃反間諜小組的首領,他使用一雙高頻能量戰刃「固態煙」投影裝置搜尋基因動力的叛軍,擅長近距離多角度的目標割裂。
(6)源計劃雷,盧錫安:盧錫安曾在體系內擔任哨兵,所以見證過源計劃的真正面目。他的粒子核心光束手槍現在為基因動力和人類的反叛而戰,用殘酷的高效摧毀科技的壓迫者。
(7)源計劃聯合,艾希:艾希曾在一場集團戰爭的前線上見證了源計劃以人類作為代價實現自己的野心。現在她是反抗組織基因動力的領袖,艾希的目標就是要顛覆這個最強大的集團。
(8)源計劃自由,艾克:艾克是一個黑客奇才,艾希在下城收編了他,並沒有費多大口舌就說服了艾克幫她扳倒源計劃。憑借強力的秘鑰解密裝置和擅長干擾的思維,艾克總是能夠繞道訪問核心編碼。
(8)源計劃雄心,卡特琳娜:曾在基因動力叛軍中擔任中尉的卡特琳娜,在與艾希本尊當面對質以後回到了體系內。她的超刃匕首現在重新新為源計劃而戰,但那些了解她的叛軍依然心存希望,認為她會從內部為叛軍而戰。
(9)源計劃凈化,薇恩:裝備了機密級增強科技的薇恩曾是源計劃反間謀小組的一員。她被自己效命的集團出賣以後,如今潛伏在黑影中扮演義警,不斷尋求新方式破壞源計劃,破壞侵擾她靈魂的科技。
(10)源計劃升華,燼:一次拙劣的手術過後,燼從一個黑市增強體黑客變為一個機械化僱傭殺手,他的程序依然嗜好高許可權升級組件, 但燼從獵物身上得來的部件讓他出現嚴重的人格分裂,而且對源計劃和整個人類的未來產生了一種黑暗願景。
(11)源計劃裁決,蔚:街頭智慧,魯莽無禮而且永遠都不懂委婉的蔚,是一名中心區的警探,負責這座霓虹城市的治安和秩序。在下城執法的日子鍛煉了她,蔚捍衛和平的工具是對阿特拉斯拳套,還有一記狠毒的右勾拳。
源代碼:
(1)蘋果機器人,布里茨:蘋果機器人布里茨最初的設計是家用服務機械體,但後來上千個布里茨在一次日常軟體更新時被源代碼攻破。 他們的人類主人對此毫不知情,而他們繼續忙裡忙外,耐心地等待著新命令初始化。
(2)源代碼,索拉卡:源代碼索拉卡的創造是作為支援機器人保護人類的脆弱本質,以機械天使之手帶來科技的救贖。如今被損壞代瑪入侵的她,不知道是否還以這仁慈的使命作為自己的首要指令。
(3)源代碼,麗桑卓:源代碼麗桑卓的設計意圖是作為目視一切的安保機器人,但她超越了自己的初始代碼,成為了有自我生成力的人工智慧。她通過自己的擬態指令玩弄人類增強改造技術,所有人都會在她面前崩塌。
(4)源代碼,卡蜜爾:源代碼卡密爾是為了鎮壓基因動力反叛而生的人形兵器,任何試圖使用未授權技術的人類都會成為她的暗殺目標,她擁有高度適應性的執行規程和激光般的集中,直接聽命於源代瑪的頂層人工智慧。
㈦ 求幾部好看的電影,類似《盜夢空間》《源代碼》的片子。恐怖的就不要了。
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
蝙蝠俠:黑暗騎士
致命魔術 (是貝爾演的,就是蝙蝠俠那個人,還有休傑克曼~)
蝙蝠俠:俠影之謎
記憶碎片 (倒敘,要是不全神貫注看,有點凌亂)
蟻蛉
盜竊罪
塔蘭泰拉
被解放的迪亞戈 (新片子~昆丁的,暴力美學~)
胡佛傳
革命之路
無間道風雲 (國外版的無間道)
血鑽
飛行家
貓鼠游戲 (好看~那時候小李還很帥啊~不劇透啦)
禁閉島(心理懸系吧~馬丁導演的~)
主要是諾蘭導演的片子都是這樣的風格的,你搜下就知道了,致命魔術和記憶碎片我比較喜歡,盜夢空間也是他導演的,馬丁導演的也有很多這樣的片子,你也可以自己去搜索下~
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演的很多也是這樣的片子,禁閉島和貓鼠游戲最好看吧~
還有些片子。。我搜索來的
致命ID(我前幾天在看的,還沒看完)
八面埋伏
機械師
滿洲候選人
一級恐懼
洛城機密
沉默的羔羊(不錯,很有名)
本能
一級恐懼
七宗罪(是布拉德皮特和摩根弗里曼的,個人看完了不舒服)
搏擊俱樂部(也是皮特的,個人看完了,心理還是不舒服啊~!但是是部好片子)
非常嫌疑犯
狙擊電話亭超級立方體
機動殺人
靈異第六感
靈異拼圖
萬能鑰匙
蝴蝶效應(這也很有名,不劇透了,稍微有些情節對我來說有點恐怖~)
圈套
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干什麼
11點14
危機四伏
迷霧
穆赫蘭道
致命游戲
八面埋伏
1408幻影空間
撕裂記憶體
好了,有些片子我沒介紹,你斟酌著看吧~
希望對你有幫助~
㈧ 哪個地方有俠客行100的MUD源碼
§人物水平:
掌門人:上上 exp >1000k lvl=100
一流高手:上 exp 500k-1000k lvl=80-100
高手:上偏下 exp 50k-500k lvl=60-80
重要人物、土匪大王、老虎、蟒蛇:中偏上 exp 10000-50000 lvl=40-60
官兵、打手、衙役、土匪小頭目、熊、鷹:中 exp 5000-10000 lvl=20-40
家丁、土匪、狼、毒蛇:中偏下 exp 1000-5000 lvl=10-20
工匠、流氓、狼狗、蛇:下偏上 exp 500-1000 lvl=10
農民、酒鬼、野狗、蝙蝠:下 exp 100-500
小孩、村姑、丫鬟、伙計、店小二、野貓、野兔:下下 exp <100
人物的神大約為其經驗的十分之一(即掌門人相當於十個曠世大俠或大魔王),正負視其正邪而定。動物沒有神。殺動物只長經驗。
同一水平的人物有不同的技能,各有特色。
§結婚:
男女雙方各花一張銀票向雜貨鋪老闆買戒指,再各花一張銀票給醉仙樓老闆辦酒席,當時在網上的玩家都可得到一隻烤鴨和一瓶女兒紅。然後雙方互相交換戒指戴上,就算結婚了。戒指會一直戴著,不會因為退出遊戲而消失,直到有一方死亡為止。
結婚的好處是可以互相學習武功,在能關門的地方就可以做愛而無需花錢到客棧,而且每次消耗的精減半。
§做愛:
玩家相互之間的,要由女方先發出love nick指令,男方回應love nick就行。非夫婦之能在客店二樓。夫婦只要找個能關門的地方即可。
嫖妓見麗春院說明。
英雄救美人:如果救出被財主關押的丫鬟、被土匪攔截的村姑,
對方示愛(只向神正的人示愛),回應love nick即可。
每次消耗一百點的精。如果服用春葯,在葯力有效期內,可減低為僅消耗五十點。(如果是夫婦,則相應減半)
好處:男女雙修,練精化氣,每次長10點精力和1點氣。
正派弟子若嫖妓,會損失十分之一的神。
§指令:
基本(所有的mud都有的)指令用英文:
alias, quit, save, passwd, who, finger, hp, look (l), n, w, s, e, d, u,
inventory (i), give, ask, drop, get, fight, kill, buy, go, open, set,
follow
特殊指令(本mud才有的)用漢語拼音。
常用物件英文、拼音兼用。
特殊物件用拼音。
人名、地名、功夫名用拼音。
§解謎能找到的寶物:
軟蝟甲:刀槍不入。
人形何首烏:增加1點悟性。
倚天劍
屠龍刀
避邪劍譜
連城訣
九陽真經
九陰真經
方舟子, 1995.10.
------------------------------------------------------------------------
科舉制度簡介
中國古代在大部分時期都是文官政府管理的(戰亂時期除外)。從隋朝開始,文官的挑選則採用科舉制度。對武官的挑選也有「武舉」,不過不象科舉那麼重要。
艱辛的科舉之路從五、六歲時便要開始。一般有錢人家會請一位教書先生到家裡給孩子啟蒙,沒錢請先生的便要去私塾上學。開始時總是先學「三百千」(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然後大些再學「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五經」(詩、書、禮、易、春秋)。到學得差不多了,就可以參加縣里的童生試,考過了便是童生。童生是科舉之途上的第一個台階。一般人在拿童生之後還要考些別的功名,可也有人一輩子就停在這,被戲稱為老童生。
通過了縣試,再去參加府試。府試通過了還是叫童生,不過就有了資格參加由省里的提督學院主持的院試,這是童生試的最後一關,考過了就成為生員,也就是俗稱的「秀才」。
秀才是正式成為知識分子的標志。當了秀才,就可以到縣里的學宮入學,領幾斗米補貼生活,也有一些特權,如見了縣官不用下跪。秀才沒官做,沒俸祿,又要一門心思准備考舉子,日子一般比較清貧,所以常聽到「窮秀才」之說。秀才每三年要參加兩次考試,稱為歲考,考得好的有獎,靠不好就要受罰,所以俗語說「秀才怕歲考」。如果一個秀才屢試不第,便會去教書,或幹些閑事而又自命不凡,如孔乙己;抑或一怒而反,如張角、王倫,或而當神仙了事,如呂洞賓。
秀才可到省城參加每三年一次的鄉試,通過了就是中舉,成為舉人了。舉人可算是高級知識分子,有了出身,通常可以做官,有俸祿,和秀才不可同日而語,所以也就分外得難
考。一但中舉,其父為(老)太爺,其人為老爺,其子為少爺,故有「一世中舉,三世為爺」之說。范進中舉之後的興奮當不難理解。鄉試的第一名叫做解元,比如唐伯虎就是解元。鄉試的前五名是從所考的五經中各取一名,叫做「五經魁」,合起來就是「五魁首」了。
各地的舉子每三年進京趕考趕考參加會試是全國高級知識分子最大的匯集,所以常要生些事,如「公車上書」。考中了就成為貢士。會試的第一名叫會元。貢士再參加殿士,由皇帝在殿廷上親自策問,以定甲第。一甲只有三名,賜進士及第,第一名叫狀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我國歷史上的名人,象王維、柳公權、賀知章、張九齡、呂蒙正、張孝祥、陳亮、文天祥和楊慎,都是狀元。如過在鄉、會、殿三試中都得第一名,就叫連中三元,是科舉的最高榮耀了。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第一名叫傳臚。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進士榜稱為甲榜,因為用黃紙書寫,所以又叫「黃榜」、「金榜」,中了進士,就叫「金榜題名」。
考中了進士就按規定授予一定的官職。狀元一般授予翰林院史館修撰,榜眼和探花授予翰林院編修,其他進士文章書法比較好的當翰林院庶吉士,學習當官。三年以後考試優良者,分別授予翰林院編修、檢討等職,未入選者或內用為六部主事、內閣中書,或外用為知縣。這些都是六、七品的小官。
如果留在翰林院,可以一級一級往上升,一直升到翰林院的「院長」--正五品的學士。翰林也可能被選入內閣當大學士。明朝內閣共有四殿(中極、建極、文華、武英)和二閣(文淵、東閣)共六名大學士,其中領頭的稱為首輔,也就是宰相,象張居正就是最有名的內閣首輔。這是文官最高的榮譽了。
當然,真正的大學問家是不顯山露水的。他們寧可隱於山野而無爭於世,這大概是道家思想的影響。
(蒙人、方舟子,1996年9月)